苏教版必修4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

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语文苏教版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廉颇蔺相如传记》知识点概括通假字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以得。
“予”通“与”,赐予。
2.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质”通“锧”,砧板。
3.可予不。
“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4.臣愿奉璧西入秦。
“奉”通“捧”,用双手托着。
5.拜送书于庭。
“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6.召有司案图。
“案”通“按”,审察、观察。
7.设九宾礼于廷。
“宾”通“傧”,古代指接引来宾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8.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何尝有坚明拘束者也。
“缪”通“穆”。
9.唯大王与群臣孰商议之。
“孰”通“熟”,认真。
10.为一击缶。
“缶”通“缻”,盛酒浆的瓦器 , 秦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
一词多义于①君幸于赵王 ( 介词,被 )②故燕王欲结于君( 连词,同 )见①徒见欺 ( 介词,被,受 )②大王见臣列观 ( 动词,接见 )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 名作动,布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款待来宾的馆舍)负①秦贪,负其强 ( 仰仗,依靠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失期不偿城(违反)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使肩负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背着 )使①秦昭王闻之,令人遗赵王书( 派)②其人猛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③乃使其从者衣褐( 让)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 使臣 )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 介绍,延请 )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 ( 牵,拉 ; 这里引申为调转 )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拉引)徒①秦城恐不可以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只,只可是 )幸①大王亦幸赦臣 ( 幸亏,幸亏 )②而君幸于赵王 ( 被 ...宠幸)③则幸得脱矣 ( 侥幸 )以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用以,用来 )⑤吾所认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尔后私仇也 ( 由于 ) ⑥传以示佳人及左右 ( 连词,连结“传”与“示” ) 欢①逆强秦之欢 ( 欢心 )②绝秦赵之欢 ( 交情 )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册曰( 回头 )②顾吾念之 ( 不过 )③顾野有麦场 ( 《狼》 )( 周围看 )④念父亲母亲,顾老婆 ( 《报任安书》 )( 顾惜,怜悯 ) 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为学》 )( 反而 )必①其必定不敢留君( 必定,必定 )②王必无人 ( 假如 )因①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 )②因来宾至蔺相如门赔罪(经过)③不如因此厚待之( 趁此,由此 )传①廉颇蔺相如传记( 一种文体 )②舍相如广成传 ( 传舍,旅馆 )③传以示佳人及左右( 传达 )④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歌颂)从①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随从)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遵从)乃①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居然)②乃前曰 ( 于是,就 )③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才)孰①唯大王与群臣孰商议之 ( 同“熟”,认真 ) ②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 谁,哪一个 )闻①以勇气闻于诸侯( 有名 )②寡人窃闻赵王好音( 听闻 )二、古今异义①拜为上卿 ( 拜:古义指授与官职; 委任。
(完整word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重点文言翻译

必修四文言翻译《季氏将伐颛臾》1、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译文:史官周任有句话说:“施展自己的才能担任职务,如果不能胜任就辞职。
”2、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译文:遇到危险却不去保护,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做相的人呢?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译文:老虎犀牛从木笼里跑出来,龟甲和玉器在木匣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文:君子憎恨那种不愿直接说自己想得到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译文:不怕财富少就怕分配不均,不怕民众贫困就怕社会不安定。
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译文:如果这样,远方的人还不服从,那么就发扬教化礼仪来招抚他们。
7、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译文:我担心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国的宫廷内部啊。
《寡人之于国也》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如果黄河以北地区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迁移到黄河以东地区,把黄河以东地区的粮食运往黄河以北地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咚咚咚地敲击战鼓,交战开始了,士兵丢弃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过没有逃到一百步而已,但是这也是逃跑啊。
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细蜜的渔网不入池塘,鱼和鳖就吃不完。
斧头根据时节进入山林砍伐,树木就用不完。
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注重学校的教育,把孝敬父母敬爱兄弟的道理反复强调,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着东西了。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狗和猪吃的是人的食物却不知道制止,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知道开仓赈济。
《黄花岗烈士事略》序1、以坚毅不扰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
(革命党人)凭借着坚毅不扰的精神,与民国的敌人搏斗,多次遭遇挫折失败。
2、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
(完整)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一、字音字形谙(ān)熟彩笺(jiān)画舫(fǎnɡ)叨陪鲤对(tāo)篦子(bì)筵(yán)席愧怍(zuò)砭(biān)人肌骨嫉恨(jí)翼轸(zhěn)踬踣(zhì bó)潜规则(qián)舸舰(gě)胜饯(jiàn)菁(jīnɡ)华浩气四塞(sāi)勖(xù)勉湍(tuān)急杌陧(wù niè)一抔(póu)土剑戟(jǐ)笞(chī)刑黝(yǒu)黑睇眄(dì miǎn)彭蠡(lǐ)脸颊(jiá)捻(niǎn)子呕哑(ōu yā)凝噎(yē)悯(mǐn)默栗冽(lì liè)丰草绿褥(rù)荫翳(yì)桎梏(zhìgù)狗彘(zhì)之畜(xù)虾蟆(há má)推搡(sǎnɡ)台隍(huáng)嘲哳(zhāo zhā)帝阍(hūn)遄飞(chuán)数罟(cù gǔ)云销雨霁(jì)夔(kuí)州编纂(zuǎn)簪笏(hù)险巇(xī)二、词语部分社稷:“社”指神土,“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豁然开朗:指顿时现出宽敞明亮的境界。
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
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
膺,胸。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息,呼吸时进出的气。
大放厥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
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
苏教版必修四语文知识点

高中阶段学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为了帮助同学减轻负担,接下来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苏教版必修四语文知识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教版必修四语文知识点【篇一】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3)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苏教版必修四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学案复习篇目:《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黄花冈烈士事略序》《秋声赋》复习目标:积累文中重点的实词、虚词及句式背诵、默写文中重点语段、语句能通过积累归纳文言文基本阅读技巧高考热点:近几年高考题目常出现的是对本册文言虚词的考查诵读经典《论语》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论语•子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基础梳理(一)、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 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收敛,积蓄4、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 道路5、三十年所主唱“唱”通“倡”6、忽奔腾而砰湃“砰”通“澎”(二)、古今异义:1有国有家者(国:古义指诸侯统治的地方、家古义指大夫统治的地方。
今义指国家和家庭)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是采取军事行动;今义是有事情)3、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是把...当做;今义是认为)4、寡人之于国也(寡人,古代国君称自己的谦词。
今用于形影孤单的人。
)5、河内凶(河,黄河,今泛指河流。
凶,谷物收成不好,今常指人暴躁,心肠狠。
)6、请以战喻(请,请允许我。
今常用于对方。
例如:“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7、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凭借。
今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8、弃甲曳兵而走(走,跑,这里指逃跑。
今常指一般的行走。
)9、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不定代词。
今常用于选择复句中的选择词。
)10、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则,那么。
今常用于代词,当“这”“此”讲,如“斯文”等。
)1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今常用义是保养身体。
)12、王无罪岁(无罪,不要归咎;今常用义是没有犯罪)13、满清末造(造:古义时代,今义制造,创造)14、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寿:古义长存,今义活的岁数大)15、是谓天地之义气(义气:古义有天地尊严正义之气,今义为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16、金铁皆鸣(金铁:古义是兵器,今义指金属名)(三)、实词积累:为:①语气词,呢例:何以伐为②动词,担任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③动词,成为例:后世必为子孙忧④介词,替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例:则将焉用彼相矣②动词,辅佐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过:①动词,责备例:无乃尔是过与②形容词,错误例:且尔言过矣③名词,过错例:是谁之过与且:①而且例:且在邦域之中矣②况且例:且尔言过矣安:①形容词,安定例:不患贫而患不安②使动用法,使…… 安定例:既来之,则安之凶:(1)不吉祥,不幸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2)庄稼收成不好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3)凶残、残暴攘除奸凶(《出师表》)(4)恐惧而喧嚷骚动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察:(1)观察、仔细看徐而察之(《石钟山记》)(2)考察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3)考察后推荐察臣孝廉(《陈情表》)(4)明智、精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兵(1)兵器、武器兵刃既接(《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2)军事、战争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3)军队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蔺相如列传》)(4)士兵可汗大点兵(《木兰诗》)直(1)与“弯”相对木受绳则直(《劝学》)(2)正确的、正直的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3)面对、遇到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4)价值,后写作“值” 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5)副词,仅,只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6)副词,径直、一直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7)副词,竟然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数Shù(1)数目、数量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2)几,几个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3)命运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Cù(4)密,与“疏”相对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Shǔ(5)计算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uò(6)屡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王:1、然而不王者(称王wang4;名作动)2、梁惠王曰(君王wang2;名词)食: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时: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四)虚词积累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2、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以:1、请以战喻(用;介词)2、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3、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4、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动词)之: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然: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然而、但是)4、赵太后曰:“然”(对的、认为…对的)则: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却)(五)、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1、填然鼓之鼓:打鼓2、树之以桑树:种植3、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5、王无罪岁罪:归罪6、虽以史迁之善转游侠传:为····立传7、春生秋实实:结果实8、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名作动,找借口动词作名词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活着的人,死:死去的人形容词作动词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使动用法1、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2、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使……来,3、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使….迁移4、直可惊天地泣鬼神惊:使···惊动泣:使···哭泣5、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光大:使····光大(六)、特殊句式: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状语后置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3、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5、是谁之过与判断句6、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7、何以伐为宾语前置8、申之以孝悌之义树之以桑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状语后置句9、未之有也宾语前置10、非我也岁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判断句11、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被动句12、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定语后置句13、闻有声自西南来者定语后置句(七)、固定句式: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2、何以伐为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问)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罢了,那还是……4、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的…有的….5、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这与……有什么不同呢?能力提升文言文翻译口诀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复习知识整理一、字音字形冉有(rǎn)颛臾(zhuān yú)社稷(jì)焉用彼相(xiàng)虎兕(sì)出于柙( xiá)毁于椟中(dú)固而近于费(bì)萧墙(xiāo)弃甲曳(yè)兵谷不可胜食(shēng)庠(xiánɡ)序孝悌(tì)数罟(cù gǔ)鸡豚(tún)狗彘(zhì)之畜(xù)饿莩(piǎo)悼词(dào)纷繁芜杂(wú)豁(huò)然开朗拂(fú)去衷心(zhōng)卓有成效(zhuó)嫉恨(jí)诽谤(fěi bàng)诅咒(zǔ)污蔑(miè)枷锁(jiā)束缚(shù fù)蜕变(tuì)义愤填膺(yīng)猖獗(chānɡ jué)白雪皑皑(ái)险巇(xī)踬踣(zhì bó)菁(jīnɡ)华浩气四塞(sāi)蛰居(zhé)沟壑(hè)肇(zhào)造抔(póu)土湮(yān)没编纂(zuǎn)乞丐(ɡài)杌陧(wù niè)勖(xù)勉汗涔涔(cén)半晌(shǎng)笞(chī)刑垂头耷(dā)脑腋(yè)下蜷(quán)缩抽搐(chù)恫吓(dòng hè)黝(yǒu)黑虫豸(zhì)黯(àn)淡嘶哑(sī yǎ)砌成(qì)缄(jiān)默咆哮(páo xiào)跛(bǒ)脚脸颊(jiá)迸出(bèng)引擎(qínɡ)恻隐(cè)捻(niǎn)子噙(qín)泪缭(liáo)绕瞎掰(bāi)搭讪(shàn)狂吠(fèi)推搡(sǎnɡ)搪(tánɡ)瓷不屑(xiè)鱼凫(fú)石栈(zhàn)猿猱(náo)扪参(mén shēn)巉(chán)岩湍(tuān)急喧豗(huī)砯(pīnɡ)崖崔嵬(cuī wéi)吮血(shǔn)咨嗟(zījiē)峥嵘(zhēng róng)夔(kuí)州铮(zhēng)铮然悯(mǐn)默商贾(gǔ)恬(tián)静迁谪(zhé)浔(xún)阳荻(dí)花萧瑟(sè)霓(ní)裳画舫(fǎnɡ)虾蟆(há má)篦子(bì)钿(diàn)嘲哳(zhāo zhā)呕哑(ōu yā)雕阑(lán)玉砌(qì)槛(jiàn)菊愁烟谙(ān)熟彩笺(jiān)凝噎(yē)暮霭(ǎi)剑戟(jǐ)胜饯(jiàn)翼轸(zhěn)云销雨霁(jì)睇眄(dì miǎn)捧袂(mèi)瓯越(ōu)潦水(lǎo)簪笏(zān hù)桑梓(zǐ)台隍(huáng)舸舰(gě)帝阍(hūn)叨陪鲤对(tāo)懿范(yì)彭蠡(lǐ)遄飞(chuán)筵(yán)席萧飒(sà)毛骨悚(sǒnɡ)然砭(biān)人肌骨栗冽(lì liè)丰草绿褥(rù)烟霏云敛(liǎn)陷阱(xiànjǐng)桎梏(zhìgù)铿锵(kēng qiāng)萦绕(yíng)缴械(xiè)镣铐(liào)缄口不语(jiān)迄今(qì)沉湎(miǎn)轻侮(wǔ)拙劣(zhuō liè)绚丽(xuàn)兢(jīng)兢业业赡养(shàn)遛(liù)鸟融洽(qià)空巢(cháo)行囊(náng)蔓延(màn)轩昂(xuān áng)软肋(ruǎn lèi)来龙去脉(mài)潜规则(qián)薄弱(bó ruò)茕(qióng)茕孑(jié)立命运多舛(chuǎn)荫翳(yì)愧怍(zuò)二、词语部分社稷:“社”指神土,“稷”指谷神,古代君主都祭社稷,后来就用“社稷”来代表国家。
苏教版必修四文言知识整理

必修四文言知识整理一、实词河东凶.:收成不好,荒年。
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加。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已经。
兵器。
逃跑。
直.不百步耳:只不过。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细密的渔网。
尽,完。
斧斤.以时入山林:斧。
鸡豚狗彘之畜.:畜养。
勿夺.其时:改变。
谨庠序..之教:学校。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
王无罪.岁:怪罪。
匪我愆.期:过将.子无怒:愿,请以我贿.迁:财物,指嫁妆自我徂.尔:往女也不爽.:.过失,差错士也罔极..:.没有原则日月忽其不淹.兮:久留汩.余若将不及兮:水流迅疾的样子,形容时光流逝得快惟.草木之零落兮:思因为..长句:因此写下暮去朝来颜色..故:容貌老大..嫁作商人妇:上了年纪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二、虚词寡人之.于国也:去独。
尽心焉耳矣...:语气词连用。
移其.民于.河东:指示代词,那里的。
介词,到。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去独。
……的人。
请以.战喻:介词,用。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去独;句末表示陈述语气。
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
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的。
无失其.时:人称代词,它们的。
三、通假字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通“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道路。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通“敛”,收敛。
氓之蚩蚩;通“嗤嗤”匪来贸丝:“非”于嗟鸠兮:“吁”士之耽兮:“脱”来吾道夫先路:“导”四、词类活用填然鼓.之:名词用作动词,击鼓。
树.之以桑: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词用作名词,生者,死者。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词用作动词,穿。
王无罪.岁:名词用作动词,归罪。
谨.庠序之教: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然而不王.者: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夙.兴夜.寐:名作状,在早上,在晚上三岁食贫.:形做名,贫苦的生活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形做名,美好的品质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名作动,取名、字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名作状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使动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意动,以……为轻/重小楼昨夜又东风..:.名作动,刮起东风五、特殊句式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苏教版必修4全册文言基础知识

1苏教版高一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整理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1、虎兕sì2、出于柙xi á3、毁于椟dú4、不胜食shēng5、数罟cùgǔ6、洿池wū7、衣帛y ì8、鸡豚狗彘zhì 9、饿莩piǎo10、庠序xiáng 11、险巇xī12、肇造zhào 13、方炽ch ì14、杌陧wùni è15、勖x ù16、噫吁嚱xī17、猿猱náo18、萦绕yíng 19、崖pēng20、崔嵬cuīwéi21、趑趄zījū22、云篦bì24、槛菊jiàn25、暮霭ǎi26、翼轸zhěn27、棨戟23、呕哑嘲哳ōuyāzhāozhāqǐ28、潦水lǎo29、遄飞chuán30、雕甍méng 31、睢园suī 32、睇眄dìmiǎn33、吴会kuài 34、命途多舛chuǎn 35、宗悫què 、渥然36、捧袂mèi 37、悚然sǒng 38、砭人肌骨biān39、鏦鏦铮铮cōngzhēng 40wò 41、黟然yí42、巉岩chán 43、踬踣zhìb ó44、一抔土póu二、解释加点的词1、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的标志2、陈力就列施展担任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痛恨托词4、相夫子辅助5、邻国之民不加少更6、弃甲曳兵拖7、或百步而后止有的8、数罟不入洿池密池塘9、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敬父母尊敬兄长10、斯天下之民至焉那麽11、危乎高哉高12、开国何茫然多麽13、扪参历井仰胁息摸屏住14、以手抚膺坐长叹胸15、一夫当关把守16、去来江口守空船语气助词,无义17、却坐促弦弦转急后退18、星分翼轸分野19、龙光射牛斗之墟区域20、都督阎公之雅望美好21、家君作宰县令22、时维九月在23、俨骖騑于上路整治24、披绣闼打开25、川泽纡其骇属屈曲26、云销雨霁雨后初晴227、逸兴遄飞急速28、爽籁发参差不齐29、穷且益坚却30、一介书生微末31、等终军之弱冠相同32、叨陪鲤对谦辞,有愧于33、盛筵难再第二次34、敢竭鄙怀,恭疏短引冒昧35、欧阳子方夜读书正当36、有动于中,必摇其精内心37、念谁为之戕贼残杀38、顾自民国肇造但是39、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为……作传40、丐序于予索求作序41、视清季有加比较42、滋可痛已更加三、指出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介到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介对于3、虎兕出于柙介从4、且在邦域之中助的5、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助取独6、填然鼓之音节助词7、是谁之过与助,前置标志8、山原旷其盈视连而9、万事劳其形代他的10、奉帝宣以何年介在11、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介凭着12、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同后面“为”连用13、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连因为14、请以战喻介拿15、斧斤以时入山林介按照四、解释下列划线的古今异义词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攻打2、河内凶黄河以北3、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供养活人4、因为长句因而写作指七言诗5、暮去朝来颜色故面容6、其所以摧败零落者……的原因五、找出下列活用词,并加以解释1、既来之,则安之使动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3、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名作动4、浔阳江头夜送客名作状5、商人重利轻别离意动6、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7、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8、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9、窜梁鸿于海曲使动10、人杰地灵形作动11、物华天宝形作动12、四美具,二难并形作名13、春生秋实名作动14、万物劳其形使动15、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16、谨庠序之教形作动17、然而不王者名作动六、指出下列各句所含句式,并加以翻译1、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2、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3、树之以桑状语后置4、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判断句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7、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定语后置8、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住定语后置9、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其一气之余烈判断句七、翻译下列各句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2、盖君无贫,和无寡,安无倾3、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作动词,穿 4、七十者衣帛食肉 名词作动词,穿 5、然而不王者 名词作动词,称王 6、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五、一词多义 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动词,吃 / 名词,食物 2、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 3、数罟不入洿池 形容词,密,细密 六、特殊句式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介宾结构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 介宾结构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宾结构后置 4、未之有也 宾语前置 5、非我也,岁也 判断句 6、则何如? 宾语前置
代词,代之百姓 / 助词,的
9、未之有也 代词,代指前面说的事
1、弃甲曳兵而走 连词,表修饰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连词,表承接 3、然而不王者 连词,表转折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连词,表转折 5、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连词,表转折 6、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连词,表承接 1、尽心焉耳矣 句末语气词,可不译 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代词,代指“这里” 1、河东凶亦然 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3、然而不王者 代词,这样 1、寡人之于国也 介词,对于,可译为“治理” 2、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介词,表比较,比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介词,在
二、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同“斑”,这里指头发花白 2、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同“途”,道路 / 同“殍”, 同“敛”,收敛,积蓄 尸体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三、古今异义词 1、河内凶 专指黄河 /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副词,更 3、王好战,请以战喻 请允许我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跑,这里指逃跑 5、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要希望 6、养生丧死无憾 供养活着的人 四、词类活用 1、填然鼓之 名词用作动词,敲鼓 2、树之以桑 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七、翻译句子 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 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矣。 4、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5、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 则何如?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 6、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 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 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殍而不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