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同步练习 (2)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比的基本性质(附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比的基本性质(附答案)

2.比的基本性质【知识点一】比的基本性质1.填空。

(20分)(1)6∶8=()∶4=9÷()=3()=()20(2)一个比的比值是3,如果它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后项(),那么比值不变。

(3)2∶0.25的比值是()。

如果后项乘4,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应()。

(4)把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后,原数与所得数的比是()∶()。

(5)比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2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12,这时的比值是原来比值的()。

2.选择。

(8分)(1)4∶9的前项乘9,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A.72B.81C.9(2)0.6∶0.7的比值是()。

A.6∶7 B.67C.60∶70(3)如果两个正方形边长的比是3∶4,那么面积的比是()。

A.6∶8 B.9∶16 C.4∶3(4)按盐与水的质量比是1∶8配制一种盐水,现在有盐6克,水42克,要求把盐全部用完,则水()。

A.多6克B.少6克C.无法判断【知识点二】化简比3.根据化简比的方法填一填。

(16分)(1)100∶80=(100÷________)∶(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5∶43=⎝ ⎛⎭⎪⎫25× ∶⎝ ⎛⎭⎪⎫43×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0.8×0.05=(0.8×________)∶(0.05×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12分)比 最简整数比 比值12∶20 3∶14 18∶1.255.【操作题】在下面的方格图上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直角三角形,使每个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比都是2∶1。

(8分)6.【变式题】人每天需要的水分约为2500毫升,其中从食物中摄取的约为1200毫升,直接饮入的约为1300毫升。

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正反比例的练习苏教版(2020秋)

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正反比例的练习苏教版(2020秋)

六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及解析正反比例的练习苏教版(2020秋)《正、反比例的练习》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剖析】鉴别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要是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要是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答案】解:每天步行上学的速度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与家到学校的隔断有下面的干系:速度×时间=家到学校的隔断(一定);已知家到学校的隔断一定,也便是每天步行上学的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所以走路的速度与所用的时间反比例;故答案为:反.【总结】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鉴别。

二、选择题1.C=πd中,要是c一定,π和d()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答案】:B2.从南京到南通,汽车车轮的直径与转数()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答案】:B3.钟面上分针转动的圈数与天数()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答案】:A三、解答题2.根据表格填空:(1)表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

(2)当时间扩大时,行驶的路程也随着();当时间缩小时,行驶的路程也随着()。

(3)在变化历程中,()始终没有产生变化。

(4)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干系。

(5)当汽车行驶8时,路程是()千米,汽车要到600千米的地方,需要()时。

【答案】解:(1)表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汽车行驶的时间和汽车行驶的路程。

(2)当时间扩大时,行驶的路程也随着扩大;当时间缩小时,行驶的路程也随着缩小.(3)在变化历程中,速度始终没有产生变化。

(4)汽车行驶的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干系。

(5)当汽车行驶8时时,路程是:240÷3×8=640千米,汽车要到600千米的地方,需要:600÷(240÷3)=7.5时。

故答案为:汽车行驶的时间和汽车行驶的路程,扩大,缩小,速度,正比例,640,7.5。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四 比例-第2课时 比例的意义同步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 四  比例-第2课时 比例的意义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2课时 比例的意义(教材例3P35)一、填空。

1.加工同一种零件,李师傅5小时加工了45个零件,王师傅3小时加工了27个零件。

李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

王师傅加工的零件个数和所用时间的比是( )。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2.写出比值是34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 )。

3.用9、4、16、36组成一个比例是( )。

二、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用线连起来。

三、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每组的两个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0.4∶8和8∶16 13∶14和8∶6四、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是否组成比例,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1. 圆的半径/m1 2 圆的面积/m 23.14 12.562. 衣服的数量/件5 10 总价/元100 200五、小华用6元钱买了5本练习本,小芳用9.6元买了8本同样的练习本。

分别写出小华和小芳购买练习本用的钱数和购买练习本的数量,看它们能否组成比例。

六、用图中的4 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把它们写下来。

第2课时一、1.45∶527∶3答:45÷5=9,27÷3=9,因为比值相等,所以能组成比例。

2.3∶4=6∶8(答案不唯一)3.16∶4=36∶9(答案不唯一)二、略三、0.4∶8=0.058∶16=0.50.05≠0.5不能组成比例13∶14=438∶6=4343=43可以组成比例13∶14=8∶6四、1.答:不能组成比例。

2.答:能组成比例,5∶100=10∶200。

五、6∶5=1.29.6∶8=1.2答:它们能组成比例,比例式是6∶5=9.6∶8。

六、3∶1.5=4∶22∶1.5=4∶33∶4=1.5∶22∶4=1.5∶3 1.5∶3=2∶44∶3=2∶1.5 1.5∶2=3∶44∶2=3∶1.5。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练习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练习2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正比例和反比例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1、仔细观察每张表格,思考表格中两种量之间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表格1表格2表格3 用60元钱购买笔记本,笔记本的单价和可以购买的数量如下表:2、用一批纸装订练习本,每本25页,可以装订400本。

如果要装订500本,每本有X页。

题中()量一定,关系式:()○()=()(一定),()和()成()比例。

3、一间会客室地面用边长0.3米的正方形地砖铺,需要640块。

如果改用边长0.4米的正方形地砖,需要Y块。

题中()量一定,关系式:()○()=()(一定),()和()成()比例。

4、在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这三种量中当底面周长一定时,()与()成()比例;当高一定时,()与()成()比例;当侧面积一定时,()与()成()比例。

5、在被除数、除数、商这三种量中,当()一定时,()与()成正比例;当()一定时,()与()成反比例;6、当 a × b = c( a、b、c 为三种量,且均不为0)。

()一定,()与()成()比例;()一定,()与()成()比例;()一定,()与()成()比例。

7、判断。

(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反比例。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3)、X和Y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7Y=0,X和Y不成比例。

()(4)、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5)、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6)、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7)订阅《小学数学评价手册》的份数与所需钱数成正比例。

( )(8)在400米赛跑中,跑步的速度和所用时间成反比例。

( )(9)工作总量一定,已完成的量和未完成的量成反比例。

( )(10)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成正比例。

( )(11)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

( )(12)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成正比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3章_圆柱和圆锥、比例》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3章_圆柱和圆锥、比例》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2、3章圆柱和圆锥、比例》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2)一、解答题1. 一张操场平面图上,量得操场的宽为10cm,而操场的实际宽为36m,求这张平面图的比例尺。

2. 在比例尺是1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5cm,若把这两地画在比例尺4000000是1:7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长?3. 一个盐池从100克海水里晒出2.1克盐,照这样计算,一次放入海水30万吨,共可晒出盐多少万吨?4. 一堆煤,工厂原计划烧60天,每天烧15吨,实际每天比原计划节约20%,这批煤实际烧了多少天?5. 一块长方形操场,用1的比例尺画在图上,长5cm,宽3cm,那么操场的实际面10000积是多少?6. 在一副比例尺1:5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城间的距离是2.4cm,一列火车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共要几小时?7. 一根木头,锯成4段要12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把这根木头锯成8段要________分钟。

8. 一块24公顷的地,一台拖拉机3小时耕了它的1,照这样计算,耕完这块地需要几小8时?9. 一批零件有96个,一台机床1.5小时可加工24个零件,照这样计算,加工完这批零件共需几小时?10. 一个精密的手表零件长2毫米,画在一张设计图上长是2分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11. 甲、乙两人共完成一批零件,甲、乙工作效率比是5:6,完成任务时甲做了350个,这批零件共多少个?12. 已知100克蜂蜜里有34.5克葡萄糖,照这样计算,4.5千克的蜂蜜里含有多少千克葡萄糖?13. 要用同一种方砖铺大小两个房间的地面,已知大房间17平方米,共用方砖68块,照这样计算,铺完12平方米的小房间,至少还要准备多少块这样的方砖?14. 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90米,宽60米,按1:3000的比例尺画出这块菜地的平面图。

15. 甲、乙两人合作生产了一批零件,已知甲做零件个数的34与乙做零件个数的25相等,若这批零件共460个,问:甲加工了多少个零件?16. 甲、乙、丙三张地图上的比例尺分别是1:2500000、13000000、14000000问:哪张地图上6cm 表示的实际距离最长?17.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10cm ,甲、乙两辆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8小时相遇。

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课时练第4单元《比例》(2)(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课时练第4单元《比例》(2)(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4比例1.填空题。

(1)从20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比例是()。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312,另一个内项是()。

(3)写出一个比例,使它的两个外项的积是30。

这个比例可能是()(4)如果A∶8=B∶11,那么A×()=B×();如果7a=10b,那么a:b=()∶()。

(5)下面的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4,请你把该比例填写完整。

10∶()=()∶15(6)在比例a:b=c:d中,如果a和d不变,b乘10,要使比例成立,c要()。

如果a和c不变,b乘10,要使比例成立,d要()2.判断题。

(1)15∶16与5∶6能组成比例。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及答案练习题苏教版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及答案练习题苏教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一、 填空题。

1 •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 )。

2. 18: 6 = 24: ( ) = ()- 3 =() %3•甲数是乙数的1.5倍,用最简单的整数比表示():()。

34•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是最小的合数,一个外项是 4,另一个外项是(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

6•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最大的两位数,其中一个内项是 33,另一个内项是7.在比例3: 12= 6: 24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加6,第二个比的前项应(),立。

&在比例尺是1 : 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 7厘米,实际距离是()千米。

二、 判断题。

1 •两个比可以组成一个比例。

()2.任意两圆各自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才都可以组成比例。

()3 .在一张地图上,4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2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 50。

() 4. x : 16= 7: 6,求x 的值叫做解比例。

() 5•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积的差是 0。

()6.在比例尺是 & 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红段表示零件实际长 16厘米。

()三、 计算题。

1. 解比例。

1 21(1)4 丄:1- = 1丄:(4- x )2 7 3⑵丄:丄(15-x ) :23 7班级姓名 ________)。

( )。

比例才能成2. 依照条件列比例,再解比例。

(1 )最小的质数与最大的一位数的比等于2与x的比。

(2)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比等于3与x的比。

(3)最小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比等于分子是1的最大真分数与x的比。

四、应用题。

1. 在比例尺是1 : 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南京的铁路长是5厘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用了8小时,求火车的速度。

2 .一个轴承图的比例尺是4: 1,如果在图上量行长是34厘米,实际长是多少?3 .一列火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北京开往韶山,20小时后到达,在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为35厘米,请你算算这幅地图的比例就。

2024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必刷专题:比与比例(含答案)

2024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必刷专题:比与比例(含答案)

2024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暑假必刷专题:比与比例一、单选题1.某年级的男生人数正好是女生人数的56,这个年级的总人数可能是( )。

A .60人B .90人C .88人D .120人2.下列比例中错误的是( )。

A .4:3=60:45B .10:12=5:6C .20:10=60:20D .7:8=35:403.一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7mm ,但在图上量得的长度是3.5c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 .5:1B .1:5C .1:2D .50:14.如图中三个图形的体积比是( )A .3:9:1B .1:9:1C .1:3:1D .1:3:25.学校足球场长100米,宽64米,画在校园平面图上,长是5厘米。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0B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1:200C .宽要画6.4厘米D .宽要画3.2厘米6.下列关系中,能表示a 和b 成反比例的是( )(a 、b 均不为0)。

A .a+b=5B .a-b=5C .ab = 5D . a 3 =5b二、填空题7.  :16=0.75=15÷ =  %=( )( )(填最简分数)8.甲数比乙数多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甲数的45与乙数的27相等(甲、乙均不为0),则甲、乙两数的比值是 。

9.立夏那天,樱桃已经成熟了。

小明一家驾车去种植园采摘樱桃,在比例尺为1:5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小明家到种植园的距离为1.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千米。

小明一家上午出发,经过125小时到达种植园,路上一共用时  分钟。

10.一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5:3,分别以长与宽为轴旋转一周得到两个圆柱甲和乙,那么这两个圆柱的体积比V 甲:V 乙= 。

11.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边长的比是4:5,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面积的比是 。

12.甲数的13等于乙数的25,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3.被减数是108,减数与差的比是4:5,减数是  ,差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同步练习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一、 填空题 1. 4:( )=
2016=( )÷10=( )%
2.在3:5里,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 .
3.12:1的图纸上,精密零件的长度为6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 毫米.
4.某生产队有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120米,在总面积中种植西红柿、南瓜、
茄子面积的比是25:1:
2
1,三种蔬菜各种了 亩.
5.买甲、乙两种铅笔共210支,甲种铅笔每支价值3分,乙种铅笔每支价值
4分,两种铅笔用去的钱相同,甲种铅笔买了 支.
6.车库中停放若干辆双轮摩托车和四轮小卧车,车的辆数与车的轮子数的
比是2:5.问:摩托车的辆数与小卧车的辆数的比是 .
7.自然数A 、B 满足
182111=-B A ,且A :B =7:13.那么,A +B = .
8.光明小学有三个年级,一年级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二年级与三年
级学生人数的比是3:4,已知一年级比三年级学生少40人,一年级有学生 人.
9.水泥、石子、黄砂各有5吨,用水泥、石子、黄砂按5:3:2拌制某种混
凝土,若用完石子,水泥缺 吨.黄砂多 吨.
10.甲、乙两人步行的速度比是13:11.如果甲、乙分别由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它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小时.
二、解答题
11.已知甲、乙两数的比为5:3,并且它们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是1040,那么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
12.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2:3.现在加入锌6克,共得新合金36克,求在新合金内铜与锌的比.
13.一段路程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之比依次是1:2:3.
某人走各段路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时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50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
14.一个圆柱体的容器中,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在打开一个水龙头往容
器中注水,3分钟时,水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又过了18分钟,水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度是50厘米.长方体的高度是20厘米,那么长方体底面积:容器底面面积等于多少?
比例同步练习答案 年级 班 姓名 得分
二、 填空题 1. 4:( )=
2016=( ) 10=( )%
设4:x =
%1020
16z y =÷=,可以求得x =5,y =8, z =80. 2.在3:5里,如果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 .
在3:5里,如果前项加6,前项为3+6=9,即扩大了9÷3=3倍,要使比值不变,
后项也应扩大3倍,即为5⨯3=15.后项应增加15-5=10.
3.12:1的图纸上,精密零件的长度为6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 毫米.
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可得:6÷(12:1)=0.5(厘米)=5(毫米).
4.某生产队有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120米,在总面积中种植西红柿、南瓜、
茄子面积的比是25:1:2
1,三种蔬菜各种了 亩. 总面积:120⨯120=14400(平方米) 约为20.4亩、0.8亩、0.4亩
5.买甲、乙两种铅笔共210支,甲种铅笔每支价值3分,乙种铅笔每支价值
4分,两种铅笔用去的钱相同,甲种铅笔买了 支.
甲、乙两种铅笔单价之比为3:4,又两种笔用去的单价相同,故甲乙两种铅
笔数之比为4:3.其中甲占总数的344+即7
4,甲种铅笔数为12074210=⨯(支). 6.车库中停放若干辆双轮摩托车和四轮小卧车,车的辆数与车的轮子数的
比是2:5.问:摩托车的辆数与小卧车的辆数的比是 .
因为2:5=4:10,所以4辆车共有10个轮子,如果4辆车全是小卧车,那么轮
子数应为16个,比实际多6个.故每4辆车中有摩托车(4⨯4-10)÷(4-2)=3(辆),有小卧车1辆.所以摩托车与小卧车的辆数之比为3:1.
7.自然数A 、B 满足
182111=-B A ,且A :B =7:13.那么,A +B = .
设A =7K ,B =13K ,182
19161317111==-=-K K K B A ,故K =12,从而A +B =20K =240.
8.光明小学有三个年级,一年级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25%,二年级与三年
级学生人数的比是3:4,已知一年级比三年级学生少40人,一年级有学生 人.
二、三年级占全校总数的1-25%=75%,故三年级占全校总数的75%73344=+⨯
.一年级比三年级少的40人占全校的285%2573=-.于是全校有22428
540=÷(人),一年级学生有224⨯25%=56(人).
9.水泥、石子、黄砂各有5吨,用水泥、石子、黄砂按5:3:2拌制某种混
凝土,若用完石子,水泥缺 吨.黄砂多 吨.
石子占总份数的
2353++,即103.当石子用5吨时,混凝土共有32161035=÷(吨),因为水泥占总份数的2355++即21,那么3
216吨混凝土中的水泥应为3
18213216=⨯(吨). 同法可求得3
216吨混凝土中的黄砂为:313235216=++⨯(吨) 水泥缺3135318=-(吨),黄砂多3
213135=-(吨).
10.甲、乙两人步行的速度比是13:11.如果甲、乙分别由A 、B 两地同时出
发相向而行,0.5小时后相遇,如果它们同向而行,那么甲追上乙需要 小时.
设甲的速度为每小时行13K 米,乙的速度为每小时行11K 千米,则两地相距(13K +11K )⨯0.5=12K 千米.甲追上乙需12K ÷(13K -11K )=6(小时).
二、解答题
11.已知甲、乙两数的比为5:3,并且它们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是1040,那么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
设甲和乙的最大公约数为K ,则甲数为5K ,乙数为3K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为
15K .于是K +15K =1040,解得K =65.
从而甲数为5⨯65=325,乙数为3⨯65=195.
12.有一块铜锌合金,其中铜与锌的比是2:3.现在加入锌6克,共得新合金36克,求在新合金内铜与锌的比.
旧合金的重量为36-6=30(克). 铜在旧合金中占
52322=+,故旧合金中有铜125230=⨯(克),有锌30-12=18(克).
新合金中,铜仍为12克,锌为18+6=24(克),于是铜与锌的比为12:24=1:2.
13.一段路程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之比依次是1:2:3.某人走各段路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4:5:6.已知他上坡时速度为每小时3千米.路程全长50千米.问:此人走完全程用了多少时间?
上坡路占总路程的
613211=++,上坡路程为3
256150=⨯(千米),上坡时间为9253325=÷(小时). 平路时间为
3612545925=⨯(小时),下坡时间为3615046925=⨯(小时). 全程时间为
12
5103615036125925=++(小时)
14.一个圆柱体的容器中,放有一个长方形铁块.现在打开一个水龙头往容器中注水,3分钟时,水恰好没过长方体的顶面,又过了18分钟,水灌满容器.已知容器的高度是50厘米.长方体的高度是20厘米,那么长方体底面积:容器底面面积等于多少?
注满容器20厘米高的水与30厘米高的水所用时间之比为20:30=2:3.注20厘米的水的时间为123
218=⨯(分),这说明注入长方形铁块所占空间的水要用时间为12-3=9(分).已知长方形铁块高为20厘米,因此它们底的面积比等于它们的体积之比,而它们的体积比等于所注入时间之比,故长方形底面面积:容器底面面积=9:1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