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检验
着色渗透探伤实验报告

实验八着色渗透探伤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着色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2.掌握着色渗透探伤的操作方法,以及缺陷的检查评定。
二、实验原理着色渗透探伤是采用带有红色染料的渗透剂的渗透作用,显示缺陷痕迹的无损探伤法。
渗透探伤是检验表面开口缺陷的常规方法。
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是在被检工件表面涂上某种具有高渗透能力的渗透液,利用液体对固体表面细小孔隙的渗透作用,使渗透液渗透到工件表面的开口缺陷中,然后用水或其它清洗液将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清洗干净,待工件干燥后再把显像剂涂在工件表面,利用毛细管作用将缺陷中的渗透液重新吸附出来,在工件表面形成缺陷的痕迹,根据显示的缺陷痕迹对缺陷进行分析、判断。
其基本原理及基本步骤见图1。
a) b) c)d) e)图1 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及步骤a) 前清洁处理b)渗透处理c)清洗去除处理d)显像处理e)检查评定焊接件的探伤:(1)表面预处理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容易粘有焊渣、焊剂、飞溅物、氧化物等污物,在进行着色检测前要进行清理,常用的清理方法是机械清理法。
污物清理干净后,再用清洗液清洗焊缝表面的油污,最后用压缩空气吹干。
(2)渗透由于焊接工件的尺寸一般较大,所以施加渗透液时,常采用喷涂或刷涂,一般应在焊缝上反复施加3~4次,每次间隔3~5min,小型工件可采用浸涂法(3)去除先用干燥、洁净不脱毛的布或纸按一个方向进行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去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布或纸进行擦拭,将被检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
(4)干燥清洗干净的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可经自然风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
(5)显像和观察利用压缩空气或压力喷罐将溶剂悬浮显像粉均匀地喷洒在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显像3~5分钟后,可用肉眼或借助3~5放大镜观察所显示的图像,为发现细微缺陷,可间隔5分钟观察一次,重复观察2~3次。
(6)后清洗用湿布擦除被检面显像剂或用水冲洗。
避免残留在焊缝上的渗透液和显像剂会影响随后进行的焊接,使其产生缺陷。
焊接检验渗透

– 刷涂法:用软毛刷醮上渗透液对探伤部位进行刷涂的方法。刷涂 法方法简单、操作方便,不受工件大小、形状的限制,同时节省 渗透液,成本低,应用比较广泛,特别适合于焊缝或大型工件的 局部检验。
– 喷涂法:用压缩空气将喷罐内的渗透液直接喷洒在工件表面的方 法。喷涂法渗透液能均匀地附着在工件上,渗透效果好。 应用 广泛。
根据渗透剂分类
(1)水洗型探伤法 水洗型探伤法是用水清洗工件表面多余的渗透液,操作比较简单, 成本低廉、使用较普遍。但其主要缺点是灵敏度较低,不能检测 细小缺陷。 渗透液有两种类型,水基型(适于检验不能接触油类的工件) 和自乳 化型(适于检验有油污或比较粗糙的工件)。
(2)后乳化型探伤法 后乳化型渗透液中不加乳化剂,不能直接用水清洗残余的渗透液, 必须在渗透之后、清洗之前加上“乳化过程”这道工序。 后乳化型探伤灵敏度高,能检测出细小的缺陷,适于检查精密工件。
序号 1 2
编制:
技术参数说明 渗透温度×~×℃,渗透时间>×分钟 显像时间>×分钟
校对:
备注: 审核:
渗透探伤操作步骤
1、前处理 2、渗透处理 3、乳化处理 4、清洗处理 5、干燥处理 6、显像处理 7、检验 8、后处理
1、前处理
前处理是彻底清理工件表面影响渗透液渗入缺陷的杂 物,如油污、铁锈、氧化皮、焊渣及污物等附着物。
相对而言,荧光探伤的灵敏度比着色探伤高一些,因为人 眼对黑色背衬下荧光亮点的分辨力大于白色背衬下其它颜 色的分辨力。
着色探伤比较简单,在普通光源下即可观察,而荧光探伤 必须在暗室中观察才能发现缺陷。
不管是荧光剂还是着色剂必须能溶解在渗透液中,方能发 挥作用,显示缺陷。
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检验

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检验
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是检验焊接接头表面缺陷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焊缝的磁粉探伤相比,它具有不局限于铁磁性材料的优点,其应用范围可扩大到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合金等非磁性材料。
着色渗透探伤过程是将含有颜料和荧光粉剂的渗透液喷洒或涂敷在焊件受检部位表面上,利用液体的毛细管作用,使其渗入到开口的表面缺陷中。
然后清除残留在表面的渗透液,等干燥后施加显像剂,将已渗入到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到表面上来而显示出缺陷痕迹。
渗透探伤的缺点是只能检测开口坡的表面缺陷,而无法检测表层的埋藏缺陷。
1.着色渗透探伤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湿式显像剂是显像粉末的水溶液。
且溶液中显像粉末呈悬浮状态。
同时附加润湿剂,分散剂及防腐剂。
快干式显像剂是显像粉末溶解于挥发性有机溶液中,并加适量限制剂和稀释剂等。
3.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的检验程序及操作要点
焊缝渗透探伤的检验程序包括预处理、预清洗、渗透处理、乳化处理、去除处理、干燥处理、显像、观察和后处理等。
各检验程序的操作要点、缺陷痕迹的形式及其成因详见下表。
焊缝着色渗透探伤中各种常见的焊接缺陷痕迹特征综列于下表。
缺陷痕迹的评定,可参照
JB/T6062-1992《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痕迹分级》标准的规定执行,该标准将缺陷痕迹分成4个质量等级,I级要求最高,IV级要求最低。
详见下表。
着色渗透探伤原理

着色渗透探伤原理
不锈钢管与管板焊接检验---着色渗透探伤关于不锈钢压力容器的焊接,焊缝质量检验,除了目视检验外,还必须做无损检验---着色渗透探伤(PT),通过喷洒、刷涂或浸渍等方法,把渗透能力很强的渗透液施加到被检查的物体上,当物体表面存在开口性缺陷时,渗透液因毛细管作用原理而深入到缺陷中去,将物体表面多余的渗透液擦拭或冲洗干净后,再在物体表面均匀施加显像剂,显像剂能将已渗入缺陷内的渗透液引导到物体表面上来,由于显像剂本身提供了与渗透液形成强烈对比的背景衬托,因此反渗出的渗透液将显示出缺陷的状况图像,它可以是以颜色对比而在白光下用肉眼观察(称作"着色渗透探伤"),主要应用于检查材料及工件表面开口性缺陷,其灵敏度已经达到可以检查出开口宽度仅有微米级的缺陷。
着色(渗透)探伤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毛细现象使渗透液渗入缺陷,经清洗使表面渗透液支除,而缺陷中的渗透残瘤,再利用显像剂的毛细管作用吸附出缺陷中残瘤渗透液而达到检验缺陷的目的。
钢结构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施细则

钢构作业指导书钢结构焊缝着色渗透探伤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钢结构焊缝着色渗透探伤实施细则1.目的为使测试人员在做渗透探伤时有章可循,并使其操作合乎规范。
2.适用范围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探伤方法是一种用于探测非多孔性的金属或其它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有效方法,可以用这种方法探测的典型缺陷有:裂缝、裂纹、折迭、冷隔、分层及气孔。
3.检测依据1.1 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 JGJ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1.3 TB10212-2009铁路钢桥制造规范1.4 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1.5 JB/T6062-2007无损检测焊缝渗透检测4.检验方法概述渗透法的原理是先对被检验的表面施加液体渗透剂,并让它渗入缺陷中,然后除去所有多余的渗透剂,干燥零件,再施加一种显像剂。
显像剂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作为一种吸收剂,将已经渗入缺陷中的渗透剂吸出来;二是作为一种本底的衬托,以加强渗透剂迹像的能见度。
5. 检测技术要求按照JGJ81-2002规程中第7.3.10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表面检测,若工件为非铁磁性材料应采用渗透探伤。
a,外观检查发现裂纹时,应对该批中同类焊缝进行100%的表面检测;b,外观检查怀疑有裂纹时,应对怀疑的部位进行表面探伤;c,设计图纸规定进行表面探伤时;d,检查员认为有必要时。
6.人员要求所有从事渗透探伤的检验员应通过有关部门组织的渗透探伤培训、考试并取得相应的执业资格证书,Ⅰ级检验员具有现场操作资格,但必须在Ⅱ级或Ⅲ级人员的指导或监督下进行,Ⅱ级或Ⅲ级人员可以编制渗透探伤工艺规程和工艺卡以及签发审核检验报告。
渗透探伤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测试方法应符合GB 11533的规定。
并每年检查1次,不得有色盲。
7.检测器材7.1液体渗透检验材料应按表-1进行:表-17.2溶剂去除型渗透剂渗透剂应按照标准相关规定进行保存和做相对密度校验,对于散装渗透剂应提取基准渗透剂,并做浓度校验和性能对比试验,正在使用中的渗透剂应进行外观检查。
着色渗透探伤检验规程

着色渗透探伤检验规程(ISO9001-2015/IATF16949)1.0目的:1.1本规范适用于非铁磁性材料阀门表面的着色渗透检测方法和缺陷等级评定。
1.2本规范可用于产品的工序检验和最终检验。
2.0引用标准ASTME165ASMEB16.34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3.0探伤人员:应符合API6A和JB4730-2005中4.3条有关规定,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II或III资格。
4.0一般要求4.1取样(APISpec6A产品)4.1.1在最终热处理和机加工后,完工零件的所有润湿表面和所有密封面以液体渗透法检验。
4.1.2每件完工零件的所有接近的表面均应检查。
4.2基本程序渗透检测操作的基本步骤如下:a、预清洗;b、施加渗透液;c、清洗多余的渗透液;d、施加显像剂;e、观察及评定显示迹痕。
4.3渗透检测剂(1)种类:渗透检测剂一般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
(2)渗透剂的质量控制a、在每一批新的渗透剂中应取出500ml贮藏在玻璃容器作为样品保存起来,作为参照基准。
贮存温度为15~50,并应避免阳光照射。
b、渗透剂应装在密封容器中,放在低温处保存。
c、渗透剂的浓度应根据制造厂说明书进行校验。
d、对正在使用的渗透剂做外观检验,如发现有明显的混浊或沉淀物,变色或难以清洗,则应予以报废。
e、各种渗透剂对比试块与基准渗透剂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当被检渗透剂显示缺陷的能力低于基准渗透剂时,应予报废。
(3)显像剂的质量控制对湿式显像剂的浓度应保持在制造厂规定的工作范围内,其比重应经常进行校验。
4.4对比试块对比试块应符合JB4730-2005中12.3.3的要求。
4.5表面准备(1)工件表面不得有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
(2)被检工件加工表面粗糙度Ra值为6.3μm;被检工件非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Ra值为12.5μm。
但对不能打磨的工件可适当放宽。
(3)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四周向外扩展25mm。
焊缝外观缺陷检验标准

焊缝外观检验标准1、目的指导焊工及焊接检验人员工作,确保焊接质量。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钢结构件焊缝外观质量检验(自检和专检)。
3、焊接部外观检查项目3.1 焊接缺陷:3.1.1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工艺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3.1.2焊缝表面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叫气孔。
表面气孔指露在表面的气孔。
3.1.3未熔合: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
3.1.4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3.1.5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而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征。
3.1.6未焊满:由于填充金属不足,在焊缝表面形成的连续或断续的沟槽。
3.1.7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3.1.8烧穿: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
3.2焊缝形状缺陷:3.2.1焊缝成形差:熔焊时,液态焊缝金属冷凝后形成的焊缝外形叫焊缝成形,焊缝成形差是指焊缝外观上,焊缝高低、宽窄不一,焊缝波纹不整齐甚至没有等。
3.2.2焊脚尺寸:在角焊缝横截面中画出最大等腰三角形中,直角边的长度。
缺陷表现在焊脚尺寸小于设计要求和焊脚尺寸不等(单边)等。
3.2.3余高超差:余高高于要求或低于母材。
3.2.4错边:对接焊缝时两母材不在一平面上。
3.2.5漏焊:要求焊接的焊缝未焊接。
表现在整条焊缝未焊接、整条焊缝部分未焊接、未填满弧坑、焊缝未填满未焊完等。
3.2.6 漏装:结构件中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零件未组焊上去。
3.2.7飞溅。
3.2.8电弧擦伤。
3.3 复合缺陷:同一条焊缝或同一条焊缝同一处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缺陷。
3.4 焊缝打磨。
焊缝打磨要求:打磨后焊缝符合本检验标准,焊缝圆滑过渡或焊缝与母材圆滑过渡,不允许破坏母材,其余参见《挖机结构件焊缝打磨规定》。
着色渗透探伤

着色渗透探伤一.着色探伤原理介绍着色探伤是无损检测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表面检测方法,主要用来探测诸如肉眼无法识别的裂纹之类的表面损伤,如检测不锈钢材料近表面缺陷(裂纹)、气孔、疏松、分层、未焊透及未熔合等缺陷(也称为PT检测)。
适用于检查致密性金属材料(焊缝)、非金属材料(玻璃、陶瓷、氟塑料)及制品表面开口性的缺陷(裂纹、气孔等)。
着色探伤的基本原理:用着色剂涂在材料的表面,着色剂渗入受损部位。
放置一段时间后将表面的着色剂冲洗掉。
在已经清洗干净的表面涂上显影剂,损伤部位由于着色剂渗入其中从而看得一清二楚。
主要利用毛细现象使渗透液渗入缺陷,经清洗剂清洗使表面渗透液清除,而缺陷中的渗透液残留,再利用显像剂的毛细管作用吸附出缺陷中残留的渗透液而达到检验缺陷的目的。
二.着色探伤的工作标准(一)工件表面预清理在被检表面施加渗透剂前,应使用清洗剂将工件表面清洗干净,使得被检表面无油污、锈蚀、切屑、漆层及其他污物(如检验焊缝时,在焊缝表面及焊缝边缘不应有氧化皮、焊渣、飞溅等污物),然后,使得被检工件表面要充分干燥。
(二)着色渗透用渗透剂对已处理干净的工件表面均匀喷涂后,渗透5-15分钟。
(三)清洗、干燥在渗透5-15分钟之后,施加显象剂之前:(1)要使用清洗剂将喷在工件表面的渗透剂清洗干净,使得被检表面要清洁(2)用干净的纱布擦干或在室温下自然干燥注:清除多余的渗透剂时,应防止过清洗或清洗不足(保证工件表面没有渗透剂即可)(四)显像将显像剂充分摇匀后,对被检工件表面(已经清洗干净、干燥后的工件)保持距离150mm-300mm均匀喷涂,喷洒角度为30°- 40°,显像时间不小于7分钟。
(五)观察1、观察显示迹痕,应从施加显像剂后开始,直至迹痕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为止,约7-15分钟,观察显像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60分钟内进行。
2、观察显示迹痕,必须在充足的自然光或白光下进行。
3、观察显示迹痕,可用肉眼或5--10倍放大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检验
欧阳光明(2021.03.07)
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是检验焊接接头表面缺陷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焊缝的磁粉探伤相比,它具有不局限于铁磁性材料的优点,其应用范围可扩大到奥氏体不锈钢和镍合金等非磁性材料。
着色渗透探伤过程是将含有颜料和荧光粉剂的渗透液喷洒或涂敷在焊件受检部位表面上,利用液体的毛细管作用,使其渗入到开口的表面缺陷中。
然后清除残留在表面的渗透液,等干燥后施加显像剂,将已渗入到缺陷中的渗透液吸附到表面上来而显示出缺陷痕迹。
渗透探伤的缺点是只能检测开口坡的表面缺陷,而无法检测表层的埋藏缺陷。
1.着色渗透探伤方法的特点及应用范围
着色渗透探伤法还可按不同的显像过程分成干式显像法、湿式显像法和无显像剂显像法。
着色渗透探伤法可用于以下部位的检查:
1)焊前坡口切割面或加工面的检查。
2)焊缝及近缝区表面的检查。
3)焊接过程中焊道表面的检查。
4)临时装配定位拉筋板拆除后焊疤表面的检查。
2.着色渗透探伤剂的组成
焊缝渗透探伤用试剂包括渗透剂、去除剂和显像剂。
(1) 渗透剂液体状态的渗透剂通常由颜料、溶剂、乳化剂和多种增强渗透性能的添加剂组成。
(2) 去除剂焊缝渗透探伤用去除剂分水洗型、后乳化型和溶剂型。
水洗型去除剂的主要组分是工业用水。
后乳化型去除剂由乳化剂和水组成。
乳化剂以表面活性剂为主、并附加调整粘度的溶剂。
(3) 显像剂渗透探伤用显像剂分干式显像剂、湿式显像剂和快干式显像剂。
干式显像剂的组分是白色无机粉末,如氧化镁和氧化钛粉末。
湿式显像剂是显像粉末的水溶液。
且溶液中显像粉末呈悬浮状态。
同时附加润湿剂,分散剂及防腐剂。
快干式显像剂是显像粉末溶解于挥发性有机溶液中,并加适量限制剂和稀释剂等。
3.焊缝的着色渗透探伤的检验程序及操作要点
焊缝渗透探伤的检验程序包括预处理、预清洗、渗透处理、乳化处理、去除处理、干燥处理、显像、观察和后处理等。
各检验程序的操作要点、缺陷痕迹的形式及其成因详见下表。
焊缝着色渗透探伤检验程序和操作要点
渗透探伤痕迹形式及其成因
4.缺陷痕迹的评定
焊缝着色渗透探伤中各种常见的焊接缺陷痕迹特征综列于下表。
缺陷痕迹的评定,可参照JB/T6062-1992《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痕迹分级》标准的规定执行,该标准将缺陷痕迹分成4个质量等级,I级要求最高,IV级要求最低。
详见下表。
各种焊接缺陷痕迹特征
焊缝渗透探伤缺陷痕迹分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