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海领土纷争一览
我国海洋权益争端的现状及主要原因

我国海洋权益争端的现状及主要原因一、我国海洋权益争端的现状黄海黄海,总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应划归中国管辖的有25万平方公里,可是在海域划界问题上,韩国主张等距线为界。
如果按此划分,他们可以多划18万平方公里,因此中国与朝鲜和韩国存在着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海区。
韩国去年开始在远离朝鲜半岛西部海岸大陆架勘探石油,勘探地点越过两国等距线50千米。
可以看出韩国在与中国争夺海洋资源咄咄逼人的态势。
在大陆架划分问题上,韩国采取的是实用主义的态度,它在处理与日本的海底底土时主张大陆架自然延伸原则,而在处理与中国的海底底土问题时就“忘记”了这一原则。
韩国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中国大陆边缘自然延伸的大陆架延伸到距朝鲜半岛较近的地方,以大陆自然延伸原则划分大陆架对其不利。
此外,在领海划分上我国与朝鲜以124°10′6″E为领海分界线,存在的问题是我国船只一出海就是朝鲜水域,虽然两国确定在123°59′E至124°26′E间两国一切船舶可自由航行,但这毕竟是一个被动的权宜之计。
中朝在专属经济区(朝鲜称为经济水域)的划分上存在较大分歧,朝鲜在1977年6月颁布的“关于建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经济水域的政令”中声称其经济水域在不能划至200海里的海域划至海洋的半分线,即中间线,这是我国不能接受的,在北黄海,中国一侧岸线长度为688公里,朝鲜一侧仅为414公里,其比例为1∶0.6,且黄海沉积物大部分来源于中国大陆,按中间线法划分显然有失公平。
东海东海,总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它是中、日、韩三国陆地领土环绕的一个半封闭的海域。
东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
韩国和日本都提出以等距离原则为根据提出对东海大陆架进行划分,而我国坚持自然延伸原则和公平原则,双方(三方)有极大分歧。
按日本的无理要求,日本与中国有16万平方公里、韩国与中国有18万平方公里的争议地区。
这其中以我国与日本的争端最为激烈,日本故意忽视冲绳海沟单方面宣称与我国是共大陆架国家,妄图争夺我大陆架。
中国与其周边国家的领土争端

·第二问:岛的命运从何时开始兜转? 答案甲午战争。1884年日本那霸
居民古贺首次登上钓鱼岛捕捞周围海 产物。他随后提出开拓钓鱼岛的请愿 还被冲绳县知事拒绝。1885年后,冲 绳县知事多次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将 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归其管辖, 日本官方都顾及中国清朝政府对这些 岛屿的主权主张而没作答复。但是后 来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 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 台湾及附属各岛屿。
• 南海主权争端由来已久,纵观南海周边国家,越南和菲律宾两国对南海主权声索最为
激烈。当然这不是没有原因的,在南海星罗棋布的岛礁中,越南和菲律宾各非法侵占 28和8个。然而,由于他们不是主权国而是主权声索国,故此为了商业和国家利益,在 南海挑起一次又一次的主权争端。对此,中国外交部只是例行性的发表声明:XXX是中 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并作出不具有威慑性的军事回应和对相
·
中国与日本的领土争端缘由
• 第三问:日本为何死死咬住小岛不放? 答案是石油。钓鱼岛的主权归属将直接影响东海海洋
权益,如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最重要的是附近 海域石油矿藏蕴藏量达30-70亿吨。以钓鱼岛为基础,日 本可与中国分划东海大陆架,多约2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 国土,攫取东中国海油气资源的一半 .
关国家给予经济补偿。当然,南海周边国家也十分识趣,在得到利益后便息事宁人。
然而这次马尼拉似乎并不打算故伎重演,而是作出一副与中国对抗到低的样子。是什 么让一个国力甚微的南海小国有如此大勇气挑战北京的南海底线?
• 为了增加与北京对抗的本钱和底气,马尼拉接连打出“军事”、“外交”、“国际化
”,“组合拳”,进一步搅浑南海局势,将其公然侵犯中国领海领土的行为打扮成两 国有争议的海疆划界之争。其派遣“德尔比拉尔”号军舰继续在黄岩岛与中国海监船 对峙,并与美国举行一度中断的“肩并肩”联合军演;通过外交斡旋想要博取“东盟 ”国家对其主权声索的支持;菲外长德尔罗萨里奥单方面提出将南海主权争端问题提 交国际法庭仲裁;菲各大媒体大肆煽动民族主义,并打能源牌,将俄、美、越、印等 石油公司引进南海。针对菲律宾咄咄逼人态势,中国军方高层和外交部迅速做出应对 策略,于18日派遣我国最先进的渔政执法船——“渔政310”前往黄岩岛事发区域;与 俄罗斯在青岛举行“海上联合2012”年度例行军演;外交部提出:他国选边站队只会 扩大事态,促使东盟国家对菲律宾的态度冷淡;拒绝将南海问题提交至国际法庭,提 出双方对话谈判机制。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浅析

中国周边安全形势浅析中国作为邻国最多国家,地缘矛盾最多,战略主体最复杂,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统一的大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领海等权益上,存在巨大问题,所以维护好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外交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是中国成为世界强国的必要条件。
而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主要因素有:恐怖主义、宗教权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领土纠纷、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主要有印巴冲突、印中争端等问题,,中日争议、钓鱼岛之争、朝鲜半岛问题、中俄问题、南海问题以及美国势力等。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简单分析中国周边目前的形势。
1、首先印巴冲突问题及印中争端问题印巴冲突是包括领土、民族、宗教和军备之争的综合性、长期性矛盾与争端。
冲突自1947年因克什米尔问题升级,矛盾根深蒂固;而今,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南亚地区战略格局变化、大国争夺的影响,印巴关系再次扑朔迷离。
一旦爆发大规模冲突,将使我国处于两难的境地。
如果印度封锁印度洋,将影响我还上石油供应线的安全,并对我边境地区的安全带来直接影响。
同时,同样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它的崛起应该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一些防范。
中印边界一直存在争端,而今边界冲突又似乎有抬头之势,在一定条件下双方矛盾和冲突依然有激化的可能性;印度在1998年5月核爆炸实验成功后,正积极发展导弹技术,针对中国等“假想敌”;在海上,积极组建筹备发展高科技海军力量,妄图称霸印度洋,这些都给中国带来直接的威胁。
除此以外,印度还积极支持达赖集团分裂国家的活动,妄图分裂我西藏地区。
作为敌手与共同发展的“朋友”,印度不可不防。
其次是日本:中日关系目前相对平稳,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力量进一步发展和政治野心的进一步膨胀,日本现实和潜在危险仍呈上升趋势并且目前正由“防御型”向“进攻型”转变,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
政治上,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意图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
如何客观评估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以及当前我国面临的领土争端问题

如何客观评估我国的周边外交环境以及当前我国面临的领土争端问题近年来,中国与邻国关系中连续发生了一些摩擦和纠纷,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中国的边海形势日益严峻,对中国的周边外交构成了巨大的考验和挑战。
那么中国的周边外交环境如何?为什么存在着领土的争议和摩擦?我们将采取哪些应对策略?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考虑与深思。
(一)我国所面临的严峻的外交局势东海,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继续僵持;在南海,中国同菲律宾等国的海洋权益争端不断加剧,而且中菲南沙争端还因菲律宾的恶意扩大事态而冲破了以往的外交谈判框架。
无论是在东海还是在南海,除了争端当事国之外,都有非争端当事国势力介入。
美国宣布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并以“航行自由”为幌子积极介入南海问题;日本也试图介入南海争端。
印度、越南有关公司签署了在南海争议海域共同开发海上油气资源的合作协议,还与日本就从南海经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这一“海上交通路线”的航行安全重要性进行了确认。
在陆上,中国与印度的领土争端问题长期僵持不下,去年出现了中印“帐篷对峙”事件。
此外,陆地边疆的安全问题较之往年更为突出。
“东突”势力在新疆的恐怖活动没有停止;西藏的一些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此外,由于朝鲜半岛问题持续升温,我国东北边疆的安全形势也面临考验。
有现今局势可以看出当前中国边海形势的特点是:第一,与周边国家领土争议明显化、激烈化;第二,与中国存在领土或海上权益争端的国家间正在相互靠近,使东海与南海联动、陆地与海洋内联的边海形势进一步演进;第三,域外大国特别是美国,对中国与周边邻国边海争端的升级有直接联系;第四,陆地边疆的安全问题再次凸显,且受到周边国家安全形势的影响(二)为什么会存在这些摩擦与纠纷呢?1、中国周边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中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疆土,有2.2万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中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
中国还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日本、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马来西亚等国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它们是中国的海上邻国。
中国与周边国家海

• 同年10月内政部还公布了“我国四至地点及其经纬度、我
国与各邻国之境界线之名称与起迄地点”,同年12月内政 部方域司绘制的南海诸岛位置图(1948年2 月出版)、西 沙群岛图、中沙群岛图、南沙群岛图,在南海诸岛的周围 明确标绘了断续国界线。当时南海的周边国家并未提出任 何异议。但是随着1982年《海洋法公约》的制定,国家管 辖范围内的海域明显扩大,南沙的周围邻国纷纷觊觎南沙 群岛,悍然侵占南海海域。截至目前为止,越南已占据了 21个岛礁,菲律宾占了8个,马来西亚占了3个,文莱和印 度尼西亚我国南海的岛礁也都提出领土要求。
中国与东南亚等国的南海之争
• 南海,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北濒中国大陆和台湾,东临菲律宾群
岛,南以连接西南婆罗洲到苏门答腊的一条线为界,西南是从马 来西亚到马泰边界再到越南南端和越南南部沿岸。南海的总面积 350万平方公里。岛屿大都狭小,其 中最大者为东沙岛,12平方公里, 其他各岛面积要小得多。西沙最大 的永兴岛为1.85平方公里。南海有 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渔业资源同时蕴 藏着大量的油气资源,因此被周边 国家觊觎。我国在南海的传统海疆 线(既地图上的不连续线),是二 次大战结束后,我国于1946年11 月—12月从日本手中接管西沙和南 沙群岛时划定的。1947 年我国内政 部公布了南海诸岛170多个岛、礁、 沙、 滩的名称
• 周边国家对资源的觊觎: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周边国家借国际海洋法的名义,瓜分我国大陆架以及经济
区,甚至公然岛屿也就不足为奇了。
• 我国长期以来对海洋权益的漠视也是
现阶段与周边国家海洋权益争端白热
化的原因。由于
我国是传统的大陆国
家,
因此对海洋并不
重
视。由于不断的国
内政治斗争,在我国
百年中国边界争端

与菲律宾的领海岛屿争端。南沙群岛菲律宾-占据 个岛 礁。 与印度尼西亚的领海岛屿争端。南沙群岛 个岛礁
与马来西亚的领海岛屿争端。南沙群岛抢占 个岛礁 与越南的领海岛屿争端。南沙群岛 海及白龙尾岛
9
2
9
28个岛礁,北部湾领 1
与文莱的领海岛屿争端。南沙群岛 个岛礁
与印度的边界全长1700 公里,双方争议地区有8块, 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其 中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 南(山南)地区9万平方公里、 中段波林三地区3.35万平方 公里除巴里加斯的450平方公 里外均为我方控制。
日本《产经新闻》4月27日报道声称,中国8艘海 监船相继进入钓鱼岛12海里执法的4月23日当天,曾有 40多架中国军机出现在钓鱼岛海域周边空域,且中方 军机中多半为战斗机,包括中国空军新型战机苏-27和 苏-30。
除此之外,东海大陆架也是争议热点。它位于中、日、 韩三国之间,是中国大陆领土的自然延伸。可惜的是 这片海域并不是中国能够控制的区域。中、日、韩都 想分一杯羹。尤其是日本和中国,自1982年第一次提 出所谓东海大陆架“中间线”后,日本在东海大陆架 上一直有所想法,2004年日本使得中日大陆架争端骤 然升温。2012年12月1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代 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秘书处提交了东海部分海域200海 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
么都没拿走,失败者除了失 败的声音什么都没留下”。
上述地区是怎么消失的 呢?
原来在中国新疆与其他国家的边界问题 上产生了分歧,产生分歧的国家是: 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阿富汗。 主要在帕米尔高原和萨雷阔勒岭两处我 们与他们有分歧。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中国和这些苏联分裂出来的国家,最后一直到2002年才最 终处理好边界问题: 1963年的中巴边境划分,中国在克什米尔地区取得了由巴方实际控制的5000 多平方公里的土地。 中国与塔吉克斯坦在1997年就有争议的乌赤别里山口和喀喇杂克山口两地区 达成协议。塔总统同意把靠近帕米尔地区存在争议的28,000平方公里土地中 的3.5%共大约1,000平方公里的领土交给中国,从而结束了边界争议。 1998年7月3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签署了《中哈国界补充协定》,位於塔城地 区的塔尔巴哈台山和巴尔鲁克山变成了中哈界山。 2000年7月,中塔吉三国签署了《中塔吉关于三国国界交界点的协定》。中塔 2002年划界谈判的结果是基本按照实际控制线(不是民国地图的边界)划分。 中吉两国在2002年5月签订的边界协议将有争议的山区土地作三、七开,七 分确定给吉尔吉斯,三分划给中国, 鲜是所谓友好邻邦, 但是这个友好邻邦 却是拿数万领土换 来的,并且似乎也 不怎么友好。右侧 显示的便是中国 “赠送”的领土。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是陆海兼备的东亚大国,现有陆地疆域96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
中国地缘环境之复杂,举世公认:中国在陆上同14个国家接壤,海上同6个国家隔海相望;全世界10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有7个在中国周边.军事力量排在世界前25位的国家中有8个在中国周边;公开宣称拥有核武器的8个国家中有4个在中国周边。
当今世界五大潜在热点冲突地区(中东波斯湾、中亚、南亚次大陆、台湾海峡、朝鲜半岛)中的四个在中国周边;在中国的周边,既有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等,也有在世界上最贫穷国家榜上有名的老挝缅甸等。
如此大的经济发展差距,给地区经济合作和安全合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世界主要战略力量,除了欧盟和美国以外,都在中国周边(日、俄、印、东盟);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周围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
我国周边各地缘标的目的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
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标的目的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
从海陆地缘标的目的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归纳综合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
即陆地环境较着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肃。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冷战结束后,面临西方的压力,中国外交从周边着手,本着顾大局、讲友善、有克制,增信释疑、增进友好精神,与周边各国达成或签署了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协定。
根据睦邻友好、维护和平与稳定,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精神与一些国家解决了尚未解决边界问题,或者达成了协议实现了边界的和平,或者即使问题还存在,也达成一致将问题搁置起来,中国的周边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1957年,中国提出了解决边界问题的政策:以“安定四邻,争取国际形势的和缓,便于进行建设”为目的,以“双方真正在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加以解决”为原则,既要照顾过去的历史背景,又要照顾已经形成的实际情况和双边关系的大局,在解决之前,维持现状。
浅析中国与邻国的海洋争端

浅析中国与邻国的海洋争端摘要:众所周知,中国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大海域,其中渤海基本上属于内海,而黄海、东海和南海则都与其他国家存在争议。
尤其是石油储量丰富的东海、南海争议更大。
在海洋资源日益重要的今天,我们不能再漠视周边国家对我国海洋权益的侵犯。
必须针对不同情况找到合理、有效的解决机制。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本属于我们自己的资源。
关键词:中国海洋争端解决方法中国既是一个陆地大国,又是一个海洋大国,有18000多公里海岸线,6500多个沿海岛屿。
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200多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和大陆架制度,中国拥有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
据海洋研究机构的权威数据,中国共有大约12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中,涉及日本、越南、菲律宾等8个邻国。
本文由中国目前与邻国的海洋争端入手,从历史、现状、未来展望三个方面分析该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从中国沿海放眼望去,在东海海域,有日本与中国的钓鱼岛纷争;在黄海海域,有韩国与中国的苏岩礁纠纷;南海海域的情况则更为复杂,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正在蚕食中国的海洋权益。
下面,我们以中日钓鱼岛争端为例,简要了解中国领海问题现状。
钓鱼岛是台湾省附属岛屿,位于东海大陆架边缘,早在15世纪就已归中国管辖,早在明朝永乐年间就有了“钓鱼屿”的记载,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曾下诏将钓鱼岛赏给当时的邮传部尚书盛宣怀作为采药地。
而日方却强词夺理,声称钓鱼岛是位于冲绳岛西南的小岛屿。
根据当年归还冲绳协定而属于日本,是日本固有领土。
日本一些人所谓在1895年已将该岛"编入日本领土"的说法,实际上是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将其窃取的。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
日本政府将附属于台湾岛的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交由美军占领。
由于琉球群岛(冲绳)被美国托管,因此钓鱼岛也成了美军“靶场”,由美军代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我堂堂中华,不能一统,已经让人遗憾万分,而更为令人遗憾的是,中国与周边邻国的边界多存在争议,至今不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领土领海问题,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
1759年即乾隆二十四年,大清王朝真正统一中国,形成了稳定的极盛疆域: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领土面积1300多万平方公里。
但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和日本先后对中国发动战争,并先后割占了香港、澳门、库页岛、黑龙江以北地区、乌苏里江以东地区、乌孜别里山口以西地区、台湾和澎湖。
1921年蒙古从中国独立出去。
10年后日本侵华,1945年中国抗战胜利收回台湾和澎湖后,中国疆域稳定至今,但陆地和海洋边界的局部纠纷持续至今。
现在所说的中国960万平方公里,是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命令解放军参谋部根据内战结束前的地图计算的,当时和许多邻国还没有划定边界,中国领土其实不是960万,而是1042万平方公里。
陆地边界争端1.中俄边界。
唐努乌梁海地区,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江东六十四屯、乌苏里江以东及库页岛地区,巴尔喀什湖东南部、伊犁河地区中俄边界西段50余公里,东段约4280公里。
2005年6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签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俄最后一部分有争议的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中国得到的面积约174平方公里,加上位于黑龙江上的塔拉巴罗夫岛(银龙岛)的全部等共337平方公里的土地划还给了中国。
中俄之间的第一个条约是1689年签署的《尼布楚条约》,以后陆陆续续签署了70多个条约。
1929年发生了"中东路事件",斯大林下令苏联红军远东边防部队占领了这些河道和相关岛屿。
唐努乌梁海是清代乌梁海三部之一,因境内有唐努山而得名。
它位于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的北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从战略上讲,是外蒙古的北方屏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这里历史上是中国的领土,唐朝时是突厥族分布区,归北庭都护府管辖。
元朝时,为岭北行省管辖区。
清代为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辖区,当时分为5旗46佐领。
1864年10月,中俄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中国领土,包括原属中国内湖的斋桑湖、特穆尔图淖尔在内的共计约44万平方公里土地被沙俄割占。
其中包括唐努乌梁海西北部的10佐领,以及原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的阿尔泰淖尔乌梁海的两个旗。
1907年沙俄政府任命迦基洛夫大尉为国境监查官,在乌梁海中部一带地方建立沙俄殖民据点。
1914年6月,大批俄军侵入,尼古拉二世宣布唐努乌梁海地区归俄罗斯所有,强行霸占我国17万平方公里领土。
1915年中俄蒙恰克图会议时,中国代表提出唐努乌梁海问题,沙俄代表拒绝讨论。
沙俄侵占我国唐努乌梁海地区,不仅当时中国的北京政府未予承认,以后历届中国政府也从未声明放弃对这一地区的主权。
江东六十四屯位于黑龙江东岸精奇里江口以南,瑗珲隔江相对,属中国的领土。
1858年,中俄《瑗珲条约》规定,江东六十四屯一带依旧归中国官员管辖,中国居民在原地有永久居住权。
1900年7月17日,俄军越过精奇里江,对江东六十四屯中的布丁屯居民大肆焚杀,强行驱赶过江。
接着派出骑兵,将未及渡江的二十八屯中国居民"聚一大屋中,烧死无算"。
18日晨,清军渡江与俄军激战。
同时瑗珲水师日夜接渡,把部分屯民接至江右。
当日,俄军枪杀了千名中国居民,将未来得及渡江的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
统统用刺刀逼入黑龙江中。
至21日,江东六十四屯全被俄军焚毁,枪杀、烧杀、淹毙的中国居民达2000多人。
2.与朝鲜的边界。
长白山天池,吉林省延边自治州(即所谓的"间岛"),鸭绿江和图们江中一些岛屿。
1962年中朝边界谈判后,白头峰和一大半天池划给朝鲜,白头峰后被朝鲜改名叫将军峰。
韩国认为中朝现有边界是北朝鲜在1950-53年朝鲜战争期间有求于中国而作出让步的结果。
1909年中国和日朝签订的《间岛协约》是一项不平等条约。
并称长白山"天池的一半划让给中国",是中国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提出的出兵参加朝鲜战争的代价。
间岛是以白头山为起点向西北包括晖春地区,向南以豆满江为界的大约2.9万平方公里的地区。
公元1712年,清康熙帝派乌喇总管穆克登赴长白山查看中朝边界界河鸭绿江、图们江江源地段,同时知会朝鲜政府。
朝鲜政府遂派汉城府尹朴权、咸镜道观察使李善溥为接伴使,并派若干军官、译官随穆克登上长白山。
5月15日,穆克登在长白山顶分水领鸭绿江、图们江两江源头立审视碑(朝鲜称定界碑)。
1887年(光绪十三年)4月7日至5月19日中朝进行第二次勘界。
1894年--1895年,清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一败涂地,在被迫与日签订的马关条约中确认朝鲜独立,并废除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朝鲜国王高宗,此时自认取得独立,且见中国又陷于诸多帝国主义侵赂危机之中,决计借助沙俄之庇护.重提中朝边界争议。
于是,朝鲜于中日甲午战后,再次挑起中朝边界争议。
这一时期朝鲜重新提出边界争议之论点,除坚持以红土山水为图们江正源并以此水划界的主张外,更推翻1887年中朝第二次勘界取得疆界大局已定的成果,再次提出土门、豆满(图们)为两江之主张,且增添图们江北岸为朝鲜垦民拓垦必为朝鲜领土之主张。
1900年.沙俄参加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北京,同年10月侵占中国东北全境。
沙俄笼络朝鲜政府,排斥日本势力,进而控制朝鲜政府,与朝鲜达成朝、俄共同统治中国延边之协议,沙俄将中国延边地区的一半统治权让与朝鲜。
朝鲜依恃俄势,自1900年起,在中朝边境多次制造事端。
朝鲜政府将鸭绿江、图们江两江北岸中国边境地带视为朝鲜领土.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平壤签订《中朝边界条约》。
中朝边境线全长1334公里,其中陆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
辽宁段上自辽宁省与吉林省交界的浑江河口起,下至鸭绿江入海口止,全长306公里。
经过1972年至1975年进行的中朝第一次边界联检,确定沙洲、岛屿61个,其中划归中方13个。
1990年开始,中朝双方进行第二次边界联检,辽宁段因有10个未决岛屿而搁置起来。
这10个岛屿是:1、下尖沙洲,2、套里夹心子岛,3、套里上岛(朝方称间桑岛),4、上桑岛下岛,5、燕窝外岛,6、套里夹心子与北桑岛上部粘连,夹心子岛面积49058平方米,上部扩大部分与朝方北桑岛有930平方米重合,1995特大洪水时已粘接;8、东太平岛,9、楸桑岛本岛下部增大部分,10、楸桑岛子岛明显增大。
在双方准备就这10个问题确定归属之际,朝方提出中方下尖沙洲的出现,是因为中方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修筑马市夹心子120米堤坝,堵死了界河支流所致。
所以中方必需先扒掉夹心子堤坝,然后再考虑确定下尖沙洲的归属问题,致使第二次联检于1992年中止。
在这种情况下,经双方联检委员会协商,自1993年始,由两省道先就马市夹心子工程问题举行会谈。
因而,第二次中朝边界联检也被搁置起来,至今未能结束。
3.与印度的边界。
双方边界全长1700公里,双方争议地区有8块,面积达12.5万平方公里。
其中东段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山南)地区9万平方公里、中段波林三多等2千平方公里均为印方控制,西段阿克赛钦等地区3.35万平方公里除巴里加斯的450平方公里外均为我方控制。
4.与越南的边界。
法卡山、者阴山、老山地区越南原为中国藩属,1885年中法安南之役清廷将其割让给法国,法国于1892年征服老挝,加上早在1863年即占领柬埔寨,一并将之纳为殖民地,统称为法属印度支那。
法国为安抚三国人民,准许各自保有其原来王朝及官制,但一切大权却全操纵在法国人手中1944年12月武元甲潜回越南,美军协助其建军,1945年4月武将其军队改名为越南解放军,日本投降后第三天,胡志明率领八百名解放军进入河内,8月24日保大王被迫退位,9月2日胡志明正式在河内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盟军总部将越南境内的日军以北纬十六度为界区分为南北两区受降,北区由中国负责,南区由英国负责。
英军接收南越后即协助法国建军,运送法国远征军,转运武器弹药,以利法国对南越的征服,并重建法国的统治。
1945年末中国军由卢汉率领占领北越,胡志明深恐卢汉干涉越南内政,制造战争,乃于1946年3月与前法国代表圣安东尼签署协议,准许法军合法进驻北越,接替中国军队(胡志明相信打败法军较打败中国军容易)往后,法国仍希望统治越南,双方即冲突不断,1946年12月19日当胡志明获悉法军计划向越盟发动攻击时,乃向法国宣战。
法越战争初期,越盟建军犹在萌芽阶段,力量脆弱,不堪一击,因此只能退守山区,1949年秋中共军队自长江流域进入西南边疆,对越盟的抗法军提供了及时的支持,1950年初,正值抗法战争进入了最为惨烈的阶段时,胡志明潜赴中国大陆向中共求援,中共即派罗贵波为政治顾问团团长,向北越当局提供有关财经,组训,民运,思想教育与思想改造及革命斗争等工作经验,嗣后又以陈赓为中**中央代表的身分,协助北越训练其党政干部及军队,并直接指导越军作战,又以韦国清任军事顾问团团长,给予战略战术方面的指导,且协助北越军遂行多次战役并指导1954年5月的奠边府战役。
1954年3月12日越盟军308师对卡布雷列发起攻击,并于3月13日攻陷,312师在炮兵支持下于15日攻陷东北方据点,304师则向伊沙贝尔压迫,316师则向东南方向奠边府进迫。
法军于3月15日以伞兵战车夺回卡布雷列,3天后又主动放弃。
3月18日法军机场外围据点失守,机场受威胁,十天后机场无法起降飞机。
3月30日越盟军发动总攻击,夺下外围据点,守军粮尽援绝,到5月7日向越盟军投降。
1954年10月23日美国总统艾森豪在最后一批法军撤离中南半岛后宣布直接支持南越政府1955年2月12日首批美军顾问三百人到达南越,协助训练南越三军1962年2月8日美国在南越成立军援司令部,顾问2646人,1963年则达16732人1964年8月东京湾事件,詹森总统派遣战斗部队至南越抵抗**侵略1968年尼克森上台后即逐步撤军,1971年4月越共发动春季攻势。
1972年12月至1973年6月,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驻军先后撤离。
1973年1月27日,越共和南越在巴黎签订定停战协议,立即全面停火,二个月内美军完全撤离越南。
1976年7月2日,越共宣布南北越统一,更改国名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设于河内,并将西贡改名胡志明市。
1965年春天,风和日丽,毛泽东和来访的越共主席胡志明亲切会见,毛泽东早就洞悉了越南战场的局势,和胡志明此行的目的,所以他一见面张口便说,你来自越南,我在湖南,咱们是一家子,有什么困难你尽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