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学生)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儿童劳工:历史上的劳动权益与社会改革

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儿童劳工:历史上的劳动权益与社会改革英国的工业革命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英国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儿童劳工成为了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儿童劳工的迅速增加,他们遭受的残酷工作环境引发了人们对劳工权益以及社会改革的关注。
在工业革命之前,英国是一个农业为主导的社会,大多数家庭在农田中劳作,包括孩子们。
而随着城市工业的兴起,孩子们成为了廉价劳动力的供应源。
由于他们的体力相对较强,薪酬低廉,不需要支付学徒费用,儿童劳工被用于从纺织业到制造业的各个行业。
然而,儿童劳工在工作中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艰辛。
他们需要在极为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例如矿井、纺织厂和工厂,长时间工作,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时间。
工作环境肮脏、危险且令人窒息,儿童劳工常常遭受严重的身体伤害,包括呼吸道疾病和肢体伤害。
此外,他们还经常遭受虐待和剥削,工资微薄,劳动条件恶劣。
这些严峻的工作条件导致了儿童劳工的健康状况恶化,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上对儿童劳工待遇的忧虑。
在19世纪初,社会改革运动开始兴起,倡导着对儿童劳工进行保护和改善工作条件的呼声。
改革运动的先驱者,如社会活动家John Fielden和Caroline Chisholm等人,倡导废止童工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法律和政策。
终于,在1833年,英国通过了“工厂法”,限制了儿童劳工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条件,确保他们能够接受教育,并保证他们的身体健康。
根据这项法律,儿童劳工的工作时间被限制在每天12小时以内,8至13岁的儿童每周至少接受3小时的教育,并禁止雇主虐待和殴打劳工。
此后,英国进一步通过了一系列法律,保护劳工权益,提高了儿童劳工的生活质量。
从历史上看,英国的工业革命给儿童劳工带来了困苦和艰难。
然而,正是因为儿童劳工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引发了劳动权益和社会改革的呼声。
通过一系列相关法律的实施,儿童劳工的权益得到了保护和改善。
工业革命中英国儿童的劳动状况

• 过程
• 1796年,珀西瓦尔博士在调查工厂卫生状况时 起草了一篇宣言,在该宣言中,他指出在工厂 中工作的童工最易受热病的传染,这种病“破坏 了新生一代的持久活力”,对儿童未来加入社会 是不利的,而且“儿童参加劳动一般都被剥夺了 受教育的机会,得不到道德及宗教的教诲”。因 此,珀西瓦尔博士指出,“应请求议会帮助制订 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管理工厂” 1802年,政府颁布了第一个工厂法,强制工厂对 童工进行学习教育。本法令旨在保障受雇于各类 棉纺厂和其他工厂的徒工和工人的健康及道德风 尚。
• 工作环境 童工的工作环境相当恶劣。特别是在机器工业建立初期, 纱厂里那些细碎的飞花象云彩似地飘荡着并钻到肺里去, 纺麻厂的水汽渗透了空气并浸湿了衣服,多数童工要在 空气极其污浊、气味令人呕心的地方干活。恩格斯在«英 国工人阶级状况»中也谈到, 在纺纱工厂和纺麻工厂里, 屋 子里都飞舞着浓密的纤维屑, 使梳棉间和刮麻间的工人容 易得肺病。许多地方常年见不到阳光,空气也不畅通, 致使许多童工留下了后遗症。此外,工厂、矿山中的童 工还时常受到工伤事故的威胁。如,1843年时,海明斯 利铁钉铁环制造厂发生事故时,“一个小男童因一堆铁环 掉到头上当场死亡,另一个男童工断了两条大腿和一只 手臂。另外3 个男童工也受了伤”。
• 部门代表
纺织业, “兰开夏的最初一批工厂满是儿童。罗伯特· 皮尔爵士 的工厂里同时有1000名以上的儿童。” 据统计1789年, 阿克莱特开办的3个纺纱厂中有工人1150名,(其中的2 /3是童工)。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3岁以下的童工 有28771人,占到该行业中工人总数的13%左右。童工廉 价的劳动力,工厂主利用儿童来进行严重的剥削。为了 榨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尽量延长童工的劳 动时间。童工们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环境极其恶 劣,加重了对童工身体的摧残。在工厂中,由于儿童在 智力和体力上的弱势地位,他们往往意识不到身边的危 险。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

英国工业革命教案教案标题:英国工业革命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2. 探讨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革。
3. 分析工业革命对全球历史的影响。
教案大纲: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工业革命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工业革命是什么。
2. 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和重要性。
3. 引发学生兴趣,激发他们对工业革命的好奇心。
二、知识讲解(20分钟)1. 介绍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包括农业革命、商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影响。
2. 解释工业革命的定义和起因,如纺织业的发展、煤炭和铁矿的开采等。
3. 分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结构的影响,如城市化、阶级分化等。
4. 探讨工业革命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如工厂制造、贸易扩张等。
5.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如蒸汽机的应用等。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对工业革命的理解和观点。
2. 提供一些与工业革命相关的案例,如纺织业的变革、蒸汽机的应用等。
3.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对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
四、影响评价(15分钟)1. 引导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行评价,如积极和消极影响。
2. 讨论工业革命对全球历史的影响,如工业化的传播、全球贸易的变革等。
3. 激发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如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等。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总结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和影响。
2. 引导学生思考工业革命对未来的启示和挑战。
教学方法:1. 导入部分可采用问题引导、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2. 知识讲解部分可采用讲解、示范、多媒体展示等方式,确保学生理解。
3. 案例分析部分可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影响评价部分可采用辩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5. 总结与展望部分可采用思维导图、小结等方式,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
英国的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工业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和发展。
英国的工业革命不仅对该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启示。
一、导致工业革命的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英国的地理环境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便利,该国拥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有利于工业生产的发展。
其次,英国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英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使得英国社会发生了剧变,创造了适宜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环境。
最后,英国拥有强大的海军力量,保障了其殖民地的安全与贸易的畅通。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 经济影响:工业革命使得英国的经济迅速腾飞。
机器工业的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商品质量,极大地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商品交换的频繁。
同时,英国的工业生产大量输出商品,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也推动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社会的面貌。
大量农民进入城市从事工业劳动,城市的规模扩大,社会结构发生庞大转变。
城市的快速扩张导致了许多问题的出现,如不良的工作条件、低工资、住房拥挤和疾病传播等。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阶级矛盾也逐渐激化。
3. 技术影响:工业革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技术创新的广泛出现。
蒸汽机的发明使得工业生产的动力得以革新,纺织工业、铁路运输、矿业等行业得以迅速发展。
工业科技的进步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4. 环境影响:工业革命对环境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量的煤炭燃烧释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导致空气和水质污染严重。
同时,工业化的进展也加剧了土地的破坏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对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压力。
三、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本国,也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工业革命的成功经验被各国学习和效仿,推动了世界各国的工业化进程。
同时,英国的工业产品也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加速了全球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一体化。
英国的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转变为以机械化生产为基础的工厂制度的过程。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它的一切特征都具有典型意义。
人们常常根据英国的情况给工业革命下定义,特别是把机器发明应用以及工厂制产生作为工业革命的标志。
从整体世界历史的角度来说,工业革命也是在英国独家发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它始自18世纪下半叶,结束于19世纪中叶。
当然,许多教科书在这个标题下还叙述了法、德、美、俄等国的“工业革命”,其实从全球史的角度来看,只有英国工业革命才具有基础的意义,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都只是英国工业革命影响在国外的扩散。
换言之,作为现代文明基本原则之一的“工业化”,主要就是由英国的工业革命孕育和产生出来的。
第一节工业革命的准备14—15世纪时,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英国会成为首先爆发工业革命的国家。
16—18世纪英国逐渐在西欧国家的角逐中崭露头角,为工业革命做好了准备。
一、市场制度的创新从15世纪末到17世纪初,英国在商业革命的冲击下,一切旧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形式都衰落了,制度创新成为主流。
在农村,圈地运动打破了中世纪田园诗般的沉寂,独立小农成批地被扫除,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农场的经营方式。
在城市,行会制度瓦解,代之兴起的是行业公会、合伙公司、股份公司等新的企业制度。
地理大发现导致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和需求大爆炸,使整个大不列颠——从商人到手工业者,再到农民——都为对外贸易和商品生产而运转起来:尤其是与外贸有关的工场手工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分料到户制和集中的手工工场成为工场手工业新的组织形式;为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银行、交易所等,近代金融制度等。
在一系列制度创新的过程中,贸易的重要性超过其他各种经济活动,拥有商业资本的商人享有对许多领域进行投资的选择权,商人成为关键人物,相应产生了重商主义的学说和政策。
重商主义使英国社会生活出现商业化趋势,打破了自然经济的沉寂。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人阶级的兴起

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人阶级的兴起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英国,发生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即工业革命。
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格局,也催生了工人阶级的兴起。
本文将探讨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以及工人阶级由此崛起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工业革命的原因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有多个原因。
首先,英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和铁矿石,这为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其次,英国的农业革命促进了劳动力的释放,农民纷纷迁移到城市从事工业生产。
此外,英国政府的开明政策和法律制度的完善也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1. 经济影响工业革命引领了英国的经济转型,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
工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
此外,工业革命也促进了分工与合作的发展,加强了国内市场的联系与交流。
2. 社会影响工业革命导致了城市化的加速,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然而,城市环境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恶化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恶劣的住房条件、劳动时间过长和工资低微等。
3. 政治影响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和权力格局。
资产阶级在经济上逐渐崭露头角,并且通过议会代表制度进一步争取了政治地位。
同时,工人阶级开始组织起来,通过工会等形式争取自身权益。
三、工人阶级的兴起1. 工人阶级的形成工业革命使许多农民迁徙至城市,成为工人,由此形成了工人阶级。
工人们承受着恶劣的工作条件、长时间的劳动和微薄的工资,这激发了他们对权益的追求和团结。
2. 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的工人运动,工人们组织起来进行合法的抗议和争取权益的斗争。
他们通过工会的建立,集体谈判和罢工等方式,争取改善自身的工作条件和待遇。
3. 工人阶级的政治参与随着工人阶级声音的不断提高,工人们开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争取选举权和政治权益。
他们通过工党等政治组织,为工人阶级发声争取利益。
最终,工人阶级的斗争和努力使得工人权益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提高。
高中历史: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学习目标】了解英国工业革命的时间、条件、主要发明成就和影响。
【知识概述】1.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2.条件:前提:英国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劳动力:英国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本;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市场:殖民扩张,扩大了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了国内市场。
3.主要发明成就:时间人物重要发明影响1733年凯伊飞梭1765年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揭开序幕)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万能原动机)(原理:经典力学)工业革命的标志人类历史进入“蒸汽时代”,使工业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1825年史蒂芬孙(英)火车4.影响:(1)英国工业革命使它的社会生产力得到飞速的发展,工业革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使英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头号工业强国,号称“世界工厂”,称霸世界达半个世纪之久。
(2)英国工业革命使它在国内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一步加强和巩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地位。
到19世纪40年代,工厂制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已占居统治地位。
工厂制的确立,形成了近代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3)英国工业革命改变了国内的经济和人口的分布,出现了一些新兴的工业区和工业城市。
(4)英国工业革命对其它国家工业革命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知识延伸】英国工业革命的启示:(1)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世界发展进程发生着重大影响,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力量。
(2)一个国家只有掌握先进的科技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3)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4)改革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英国的工业革命

关于英国的工业革命
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工厂制度是生产组织方式的革命。
正如恩格斯所说:“分工、动力、特别是蒸汽力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的3个伟大的杠杆。
”工业革命引起了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使社会发生巨大变革。
随着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的提高、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工业企业的效率问题、控制问题、对企业中人的管理问题更加突出,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如何在市场中通过努力来获得高效率和最大的利润。
由此,古典管理思想开始萌芽了。
英国重商主义后期的重要代表人物詹姆斯·斯图亚特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出版了,他论述了工人由于重复操作而使作业动作更为灵巧。
他还提出了管理人员和工人之间的分工问题。
关于机器在制造业中的应用问题,他指出机器代替工人的劳动,不会使工人失业,反而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建立者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了他的最重要的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称《国富论》)。
提出了经济人的概念和经济自由的思想。
大卫·李嘉图是19世纪初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他的代表作是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李嘉图在经济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坚持和发展了劳动价值论,并由此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对立关系在分配领域中的经济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工业革命
一、概念: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 概念: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转变的过程。 转变的过程。 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二、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 )政治前提: 政策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条件 (2)、条件 )、 A劳动力条件: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破产失地的农民,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劳动力条件: 劳动力条件 圈地运动造成了大量破产失地的农民, B资本条件: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累资本、 资本条件: 资本条件 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累资本、 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C文化知识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文化知识条件,发达的工场手 文化知识条件和技术条件: 文化知识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然科学发展提供了文化知识条件, 工业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劳动分工和技术条件 D市场条件: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海上优势和庞大的商船队,控制了欧美亚 市场条件: 市场条件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海上优势和庞大的商船队, 的广大市场, 的广大市场, 市场需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 市场需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了工业革命强大的 经济驱动力, 经济驱动力,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需求
19世纪 年代,英国建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 世纪40年代 英国建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 世纪 年代, 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核心的现代工业体系。
三、过程: 过程: 1、革新: 、革新: 生产方式: 生产方式: 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家水力纺纱厂。现代工厂诞生的标志 年 阿克莱特建立第一家水力纺纱厂。 动力: 动力: 詹姆斯•瓦特发明了 万能蒸汽机” 蒸汽机动力代替了水力、 瓦特发明了“ 詹姆斯 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 蒸汽机动力代替了水力、畜 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能源材料: 能源材料: 新能源(煤炭)新材料(钢铁), 世纪初, ),10世纪初 新能源(煤炭)新材料(钢铁), 世纪初,英国煤产量的增长和 钢铁炼造工艺的改进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 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开始交通运输的重大改革, 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开始交通运输的重大改革,出现了兴 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建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2、完成标志: 、完成标志: 19世纪 年代,英国建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为核心的现 世纪40年代 世纪 年代,英国建成了以纺织、煤炭、钢铁、 代工业体系。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代工业体系。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41、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 、 世纪下半叶 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世纪下半叶, 现这种变化?( ?(15分 你怎样评价这一制度初期状况。 现这种变化?( 分)你怎样评价这一制度初期状况。
• 41、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 、 世纪下半叶 世纪下半叶, 为君主专制。( 。(3分 为君主专制。( 分) •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 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英 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 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 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 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 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 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8分 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分) • 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君主专制初期,两国打击大贵族势力, 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君主专制初期,两国打击大贵族势力, 全力加强皇权,并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 全力加强皇权,并颁布了一系列重商主义政策,客观上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4分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瓦特改良蒸汽机
英国史蒂芬逊(火车机车) 英国史蒂芬逊(火车机车)
1825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 年世界第一条铁路在英国正式通车
“轮 船之 父” 富尔 顿 美国 1807年蒸汽汽船“克莱蒙特号”下 年蒸汽汽船“克莱蒙特号” 年蒸汽汽船 水
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詹姆斯•瓦特发明了 万能蒸汽机” 瓦特发明了“ 詹姆斯 瓦特发明了“万能蒸汽机”, 蒸汽 机” 机动力代替了水力、畜力, 机动力代替了水力、畜力,人类进入蒸汽时 1771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家水力纺 代 年阿克莱特建立第一家水力纺 十 纱厂。 纱厂。现代工厂诞生的标志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英国,她被称为“世界工厂”。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生在英国,她被称为“世界工厂” 接着工业革命推向美国和欧洲的其它地区。 接着工业革命推向美国和欧洲的其它地区。
the Pacific Ocean
the Atlantic Ocean Emigrants from Latin America
英国到 1800年 1800年 时生产 的煤和 铁比世 界其余 地区合 在一起 生产的 还多。 还多。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Coal&Iron Output to Britain are Growing Rapidly
Coal 煤 Iron 铁
1700
1800
42、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作用,人们看法不一,有人认 为,它给亚非美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也有人认为, 它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你的意见如何?(15分) (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和影响 ) • 积极方面:(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全球贸易范围空 积极方面:( :(1)新航路开辟后, 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世界市场开始 前扩大和商品流通数量、品种急剧增加, 形成, 形成,加强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 • (2)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先后加入殖民扩张的行 )新航路开辟后, 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列,西欧早期殖民活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有 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3)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传播了新 )客观上冲击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制度, 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兴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 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 消极方面:西欧各国走上了对亚非美洲的殖民统治道路, 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 给这些地区的各个民族带来空前浩劫,造成长期的贫困 与落后。 与落后。
第九课
英国工业革命
一、概念: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从工场手工业 概念:工业革命是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向机器大工业转变的过程。 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二、产生的前提和条件: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____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 )政治前提: 政府积极推行有利于 ______________的政策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的政策为工业革命的到来提供了政治前提 (2)条件 ) A劳动力条件: ______造成了大量破产失地的农民,提供了大量的 劳动力条件: 造成了大量破产失地的农民, 劳动力条件 造成了大量破产失地的农民 自由劳动力 B资本条件: ______和______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在积 资本条件: 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 资本条件 和 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手段 累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累资本、开辟国外市场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C文化知识条件和技术条件: ______提供了文化知识条件, ______ 文化知识条件和技术条件: 提供了文化知识条件, 文化知识条件和技术条件 提供了文化知识条件 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______和______ 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 和 D市场条件: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海上优势和庞大的商船队, 市场条件: 市场条件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利用海上优势和庞大的商船队, 控制了______的广大市场, 的广大市场, 控制了 的广大市场 市场需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 市场需求: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不断扩大的商品需求,成了工 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 业革命强大的经济驱动力,手工业生产已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 需求
股份制
金融制度
自由贸易政策
预习作业1 预习作业 请同学们预习一下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改革时间 改革者 内容 (1) (2) (3) (4)
预习作业2: 预习作业 : 请同学预习一下德川幕府面临的外患危机的表现 条约 签订时间 影响 名称 1854年
1858年
预习作业3 预习作业 明治维新的内容 项目 内容 政治 1 2 经济 1 2 军事 文化 社会 目的
1861
1840年,英国已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51%,占国际贸易总额的 年 英国已占世界工业生产总额的 %,占国际贸易总额的25 %,占国际贸易总额的 %。英国有了 世界工厂”的称号,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英国有了“ %。英国有了“世界工厂”的称号,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伦敦水晶宫
英 国 工 业 革 命
纺织
煤炭 钢铁
煤炭和钢铁的大量生产和应用解 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 决了新能源和新材料问题 煤产量的增长和钢铁炼造工艺的 改进为机器制造业奠定了基础
九 万能 世 蒸汽机 纪 中 叶 基 运输业 本 完 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 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开始 成
交通运输的重大改革, 交通运输的重大改革,出现了兴建 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 铁路的热潮,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