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教学课件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合集下载

非正常作业标准

非正常作业标准

一、全站停电接车作业标准
08.01.01
二、全站停电发车作业标准
08.01.01
三、一(或一、二)离去红光带发车作业标准
08.01.01
四、进站、引导信号机均故障不能开放接车作业标准
08.01.01
五、出站信号机故障发车作业标准
08.01.01
六、反方向接车作业标准
08.01.01
七、反方向发车作业标准
08.01.01
八、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路用)列车作业标准
08.01.01
九、站内无空闲线路接车作业标准
08.01.01
十、道岔无表示发车作业标准
08.01.01
十一、道岔无表示接车作业标准
08.01.01
十二、发生“改方”应急处理作业标准
08.01.01
十三、道岔轨道电路故障(红光带)接车
08.01.01
十四、道岔轨道电路故障(红光带)发车作业标准
08.01.01。

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非正常接发列车指导手册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作业2014 - 06 发布上海铁路局运输处印发目录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标准 (3)3 接发列车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和岗位作业技术要求 (3)3.1 到发线非占用轨道电路红光带接车作业 (3)3.2 无岔区段非占用轨道电路红光带接车(通过)作业 (6)3.3 无岔区段非占用轨道电路红光带发车作业 (10)3.4 道岔失去表示接车(通过)作业 (13)3.5 道岔失去表示发车作业 (18)3.6 第一或第一、二闭塞分区非列车占用红光带发车作业 (22)3.7 区间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发车作业 (24)3.8 基本闭塞设备故障发车作业 (28)3.9 反方向接车(通过)作业 (30)3.10 反方向发车作业 (34)3.11 进站信号机故障接车(通过)作业 (37)3.12 出站信号不能开放发车作业 (41)3.13 由未设出站信号机的线路上发车(含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作业 (44)3.14 向封锁区间开行折返路用列车发车作业 (46)3.15 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列车发车(及返回时接车)作业 (49)3.16 全站停电接车(通过)作业 (53)3.17 全站停电发车作业 (60)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作业1 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的车站,在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作业程序、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和各有关工种的岗位作业技术要求及有关规定。

本手册适用于上海铁路局所属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的车站。

2 规范性引用标准TB/T 1500.1~1500.8-2009 接发列车作业原铁道部令第29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上铁师〔2013〕460号行车组织规则3 接发列车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和岗位作业技术要求3.1 到发线非占用轨道电路红光带接车作业3.6 第一或第一、二闭塞分区非列车占用红光带发车作业3.7 区间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发车作业3.9 反方向接车(通过)作业3.12 出站信号不能开放发车作业3.15 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列车发车(及返回时接车)作业。

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的行车凭证

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作业—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的行车凭证

四、规定
发布调度命令的一般规定:
所有命令必须记录在调度命令登记簿上,不随意涂改, 8 如有涂改之处,应有发布命令的调度员盖章确认,调
度命令登记簿要妥善保管;
9
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如无法及时将书面命令传递给 司机时,应适时完成命令的补交手续。
五、调度命令的发布图
列车调度员
车站值班员
具备调度命令无线传输功能的 可直接传输给司机
七、调度命令号码的规定
调度命令日期的划分以0:00为界,调度命 令循环号码的起讫时间以18:00区分。各级
调度命令应保管一年。
八、调度命令内容举例
(一)临时变更行车闭塞法或恢复原行车闭塞法
1.停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
根据____ 站报告,因____,自接令时( ____ 次 列车到 ____站)起,____线 ____ 站至____站间 (____行线)停用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
每一个循环期间不得漏号,跳号及重号;
4
受令处所若为沿线各站及运转,根据标准填记车站 全称;
四、规定
发布调度命令的一般规定:
5
发令人、受令人、复诵人、复核人必须填记 全名;
6 发令日期、发令时间按实际发令时间填写;
四、规定
发布调度命令的一般规定:
口头命令采用应答制,如行调未作要求,受令人不 必复诵命令内容,但必须回答“*****次清楚”或 7 “*****次明白”,书面调度命令必须指定人员进行 复诵;
(二)执行要求
根据《技规》第181条规定:指挥列车运行 的命令和口头指示,只能由列车调度员发布。
《技规》第180条规定:有关行车人员必须执 行列车调度员命令,服从调度指挥。
一、调度命令

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非正常接发列车指导手册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作业2014 - 06 发布上海铁路局运输处印发目录1 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标准 (3)3 接发列车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和岗位作业技术要求 (3)3.1到发线非占用轨道电路红光带接车作业 (3)3.2无岔区段非占用轨道电路红光带接车(通过)作业 (6)3.3无岔区段非占用轨道电路红光带发车作业 (10)3.4 道岔失去表示接车(通过)作业 (13)3.5道岔失去表示发车作业 (18)3.6第一或第一、二闭塞分区非列车占用红光带发车作业 (22)3.7区间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发车作业 (24)3.8基本闭塞设备故障发车作业 (28)3.9反方向接车(通过)作业 (30)3.10反方向发车作业 (34)3.11进站信号机故障接车(通过)作业 (37)3.12出站信号不能开放发车作业 (41)3.13由未设出站信号机的线路上发车(含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作业 (44)3.14向封锁区间开行折返路用列车发车作业 (46)3.15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列车发车(及返回时接车)作业 (49)3.16全站停电接车(通过)作业 (53)3.17全站停电发车作业 (60)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作业1 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的车站,在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作业程序、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和各有关工种的岗位作业技术要求及有关规定。

本手册适用于上海铁路局所属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的车站。

2 规范性引用标准TB/T 1500.1~1500.8-2009 接发列车作业原铁道部令第29号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上铁师〔2013〕460号行车组织规则3 接发列车适用范围、关键环节和岗位作业技术要求3.1 到发线非占用轨道电路红光带接车作业3.6 第一或第一、二闭塞分区非列车占用红光带发车作业3.7 区间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发车作业3.9 反方向接车(通过)作业3.12 出站信号不能开放发车作业。

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Q/JT65———2003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作业标准1.范围 (2)2.引用标准 (2)3.执行本标准的有关规定 (2)4.停电接车(通过)作业标准 (3)5.停电发车作业标准 (9)6.使用特定行车办法发车作业标准 (13)7.反方向接车(通过)作业标准 (17)8.反方向发车作业标准 (21)9.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列车发车(及返回时接车)(设信号员)作业标准 (24)10.向封锁区间开行路用列车发车(及返回时接车)(设信号员)作业标准 (27)11.向封锁区间开行挂取遗留车辆的列车发车(及返回时接车)(设信号员)作业标准 (30)12.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接车进路上某轨道电路区段出现红光带接车(通过)作业标准 (33)13.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某道岔或区段轨道电路失去表示接车(通过)作业标准 (37)14.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故障接车(通过)作业标准 (42)15.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进站信号机灭灯接车(通过)作业标准 (46)16.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向非到发线接车作业标准 (50)17.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站内无空闲线路接车作业标准 (54)18.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自动闭塞设备发生故障发车作业标准 (56)19.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控制台监督器不能确认第一闭塞分区空闲发车作业标准 (60)20.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由未设出站信号机的线路上发车作业标准 (63)21.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出站信号机故障发车作业标准 (68)22.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进路上某道岔或轨道电路区段故障发车作业标准 (7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双线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的车站,在各种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关键环节、作业程序和各有关工种的岗位作业技术要求。

接发列车作业标准课件

接发列车作业标准课件
4. 列车停稳后,车站值班员应及时与 司机进行交接,核对列车编组内容, 确保列车安全、顺利地出发。
列车出发作业
1. 列车出发前,车站值班员应核对列车编组内容,确保 列车安全、顺利地出发。
3. 列车出站后,车站值班员应及时核对列车车次、方向、 辆数等信息,确认无误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2. 列车出发时,车站值班员应使用手信号旗(灯)对列 车进行指示,引导列车出站。
故障登记与汇报
对设备故障进行详细登记,及时 向上级部门汇报,并追踪维修进
展,直至设备恢复正常。
天气不良处理
天气监测
密切关注天气状况,特别是大风、暴雨、雪等恶 劣天气条件下的接发列车作业。
安全措施
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 封闭车站、停运列车、加强现场指挥等。
信息通报
及时将天气状况和采取的措施通知相关部门和旅 客,确保信息的透明度和准确性。
4. 列车发出后,车站值班员应及时将列车车次、方向、 辆数等信息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查询和管理。
03
发车作业标准
准备作业
01
02
03
掌握列车基本情况
了解列车种类、编组内容、 机车交路和型号等信息。
检查设备状态
确认信号设备、通讯设备、 机车车辆状态良好。
制定作业计划
根据列车种类和编组内容, 制定合理的作业计划。
05
安全注意事项及事故案例分析
安全注意事 项
遵守规章制度
严格遵守铁路部门的规章制度,确保 接发列车作业的安全和稳定。
02
规范作业流程
按照规定的作业流程进行接发列车, 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事故或损失。
01
应急处理
在遇到紧急情况或设备故障时,应立 即采取应急措施,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和人员进行处理。

《接发列车工作》教学课件 项目三 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

《接发列车工作》教学课件 项目三  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
对跨局的列车,接车铁路局列车调度员可委托发车铁路局列车调度员发布调度命令。更换机车或变更限速条 件时,应由有关铁路局列车调度员重新发给相关调度命令。途中乘务人员换班时,应将调度命令内容交接清楚。
使用计算机、传真机、调度命令无线传送系统发布调度命令时,命令接受人员确认无误后应及时反馈回执。 使用电话发收调度命令时,应填记《调度命令登记簿》(附件7),指定受令人员中一人复诵,并记明发收人员姓 名及时刻。
(1)封锁或开通区间。 (2)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列车或路用列车。 (3)临时变更或恢复原行车闭塞法。 (4)双线反方向行车及由双线改为单线或恢复双线行车。 (5)变更列车径路。 (6)发出在区间内停车或由区间返回的列车。 (7)开往区间岔线的列车。 (8)发出临时由区间内返回后部补机的列车。 (9)列车需临时降弓运行。 (10)列车临时限速运行。
(1)使用绿色许可证或半自动闭塞发车进路通知书发出列车时。 (2)自动闭塞区间一架通过信号机故障。 (3)旅客列车在技术停车站(不办理客运、通勤业务和技术作业)临时变更通过。 (4)使用引导信号接车(使用引导手信号除外)。 (5)站内采用调车方式救援。 (6)已发布运行揭示调度命令的变更旅客列车固定走行径路。 (7)接发动车组列车变更固定股道。 (8)区间内机车信号、列车运行监控装置(LKJ)、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发生故障,运行至前方站 停车处理。 (9)列车退行。 (10)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自走行时因自身设备原因限速。 (11)旅客列车发生制动关门,依据《旅客列车制动关门限速证明书》限速;货物列车编入关门车数超过现 车总辆数的6%,依据《制动效能证明书》限速。
(2)严格按列车运行图指挥行车,遇列车发 生晚点时,应积极采取措施,组织有关人员恢复正 点。
(3)注意列车在车站到发及区间内的运行情 况,正确、及时地处理临时发生的问题。

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接发列车工作课件)

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接发列车工作课件)

2.操作过程
(4)开放引导信号 申请并接收引导接车的调度命令后,登记运统一46,破封按压该 咽喉区引导信号按钮。控制台接车进路亮白光带(故障轨道区段 仍亮红光带),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的引导信号开放。
2.操作过程
(5)列车到达后解锁进路 当列车第一轮对越过进站信号机后,引导信号自动关闭。列车按 进路方向对轨道区段逐段占用(亮红光带)、逐段出清(红光带 熄灭)。列车过后,亮红光带的故障轨道区段,在工、电人员没 有修复以前,始终亮红光带。列车整列到达接车线警冲标内方后, 控制台上接车进路仍亮白光带,说明进路还在锁闭状态。
目录
01
适用范围
02
操作过程
0
Part One
1
适用范围
1.适用范围
当进站、接车进路信号机发 生故障不能开放允许信号或 接车进路上(含延续进路) 某一轨道区段发生故障(出 现红光带)时,采用引导进 路锁闭方式接车。
02
操作过程
2.操作过程
(1)检查确认接车进路空闲 派人现场检查确认进路空闲。对出现红光带的轨道区 段,必须派人现场检査无车占用。按规定登记运统— 46,报告列车调度员,通知工务、电务部门处理,通 知站长到岗。
引导接车的定义和使用情况
目录
01
概念及分类
02
需要引导接车的情况
0
Part One
1
概念及分类
1.概念及分类
1.引导接车的概念 引导接车是指凡进站或接
车进路信号机不能正常使用 或双线反方向无进站信号机 时,以引导信号或引导手信 号接车的办法。
1.概念及分类
• 2.引导接车的分类 引导接车可分为信号机引导和人工引导两类。 信号机引导:使用进站或接车进路信号机显示的引导信号接车,根据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正常接发列 车作业标准
பைடு நூலகம்
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 一、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安全控制图 • 二、我局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的历次
修改 • 三、2009新版标准的修改说明 • 四、有关规定 • 五、接发列车的安全关键环节 • 六、处理好非正常行车需要的基础技能
一、非正常情况接发列车安全控制图
二、我局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 3.作业方式符合实际。将原标准中反方向接车方 式由“引导手信号(设有反向进站信号机的车站 可开放进站信号机接车)”改为“反方向进站信 号机,遇反方向进站信号机故障或未设反方向进 站信号机时,使用引导信号或派引导人员接车”, 修改后更符合现场实际。
• 4.增加岗位作业技术要求。按照《铁路运输调度 规则》规定,将标准中涉及到需引导接车的作业, 在岗位作业技术要求中增加了“抄收引导接车调 度命令”的内容。
• 5.修改完善适用范围。将停电接发车作业的适用 范围由“站内信号联锁及区间闭塞设备全部停电 接车(发车)”改为“站内信号联锁及区间闭塞 设备全部停电(停用)接车(发车)”。将超长 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并压上出站方面轨道电 路发车适用范围由“单(双)线半自动闭塞集中 联锁的车站”改为“列车头部越过出站信号机并 压上出站方面轨道电路发车”。
三、2009新版标准的修改说明
• 为便于现场职工的学习使用,此次修订没有改变原标准的 总体结构和程序,只是对“项目”、“岗位作业技术要 求”、“说明事项”和“有关规定”中的内容进行修订和 完善。主要修改和变化的内容有:
• 1.修改标准题目,删减作业内容。为符合我局作业实际, 将《单双线半自动闭塞集中联锁(设信号员)非正常接发 列车作业标准》(Q/JT67—2003)和《单双线半自动闭 塞集中联锁(无信号员)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Q/JT68—2003)修改为《单线半自动闭塞集中联锁 (设信号员)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和《单线半自动闭塞 集中联锁(未设信号员)非正常接发列车作业》,删掉了 “双线”车站作业范围,并删除两项标准中的“反方向接 发车作业”内容。
• (5)对接车进路上某轨道电路区段出现红 光带接车作业的说明事项中增加“控制台 不能确认列车整列到达时,现场确认并报 告”。
• 7.修改、规范作业用语。为与新版《接发列 车作业》用语一致,将“停止×道调车作 业”修改为“停止影响进路的调车作业”; 为准确表述区间行别,将“×区间”修改 为“×(站)—×(站)间×行线”;对 扳道员检查失表道岔后的回报用语,修改 为“×道岔空闲,定(反)位”。
• 2.重新调整设置故障项目。将“使用特定行车办 法发车作业标准”分为“施工特定行车办法通过 作业”和“施工特定行车办法发车作业”两项内 容;将“进路上某道岔或轨道电路区段故障发车 作业”分为“发车进路上某道岔失去表示发车作 业”和“发车进路上某轨道电路区段出现红光带 发车作业”两项内容,并对其进路准备等岗位技 术要求作了相应修改。
• (3)对“施工特定行车办法(通过)发车 作业”的说明事项栏中增加了“无联锁时 还应对邻线上的防护道岔按规定加锁”等 内容。
• (4)对“接车进路上某道岔失去表示接车 (通过)作业”、“向非到发线接车作业” 的说明事项中增加了“进路上不能使用引 导总锁闭锁闭的道岔(腰岔)及防护道岔 应单操锁闭”内容。
• 8.调整作业项目顺序。根据现场作业实际,将 “检查故障区段”作业项目调整到“报告通知” 的作业程序中。
• 9.对有关文字的叙述重新进行了规范、精简和调 整。
• (1)将助理值班员对“有运转车长值乘的列车, 按规定向运转车长显示互检信号”改为“有运转 车长值乘的列车,按规定显示互检信号”。
• (2)将作业程序“说明事项”中“监视列车运行 时,发现问题按规定处理”;“岗位作业技术要 求”中“列车有异状时一并报告”,“始发列车 应报告列车编组简报、机车号码、司机和运转车 长姓名或代号及晚点原因,摘挂列车应报告摘挂 辆数”等调整至作业标准的“有关规定”中说明。
• 6.增加、修改说明事项。 • (1)对发布、转达引导接车命令在说明事
项中增加“按规定使用调度命令无线传送 系统发布、转达或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 设备转达引导接车调度命令(邻站发车前 命令已交付除外)”的内容。 • (2)按照《行规》第127条规定,对“向 封锁区间开行挂取遗留车辆的列车发车 (及返回时接车)作业”和“向封锁区间 开行救援列车发车(及返回时接车)作业” 的说明事项中增加“从请求救援列车后部 救援时,自救援请求20分钟后方可向封锁 区间开行救援列车”、“全面传达调度命 令”等内容。
的历次修改
• 1.1997年,路局首次颁布实施了《非正常接发列 车作业标准》(Q/JT65~68-1997),从此,我局 对非正常接发列车有了指导性的标准,对强化我 局安全基础和运输组织工作,落实规范管理,提 高接发列车工作水平,确保行车安全起到了积极 的推进作用。
• 2.2003年,随着全局技术装备和行车组织的变化, 尤其第九版《技规》的颁布,根据铁道部修订颁 布的新《接发列车作业标准》(TB/T1500~15062003),对原作业标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订完 善。
• 3.2009年,由于CTC、GSMR、动车组等新 设备的投入运用,加之规章制度的不断变化, 行车组织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在铁道部新 版《接发列车作业》(TB/T1500.1~1500.82009)颁布后,我局结合规章制度变化情况 以及实际作业中积累的经验,重新对《非正 常情况接发列车作业标准》(Q/JT65~682003)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 (3)在助理值班员“岗位作业技术要求”中增加 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车的内容。
• (4)将说明事项中的“特快旅客列车通知助理值 班员接车时机,三显示区段为列车一接近,四显 示区段为列车二接近”修改为“动车组、特快旅 客列车的通知接车时机,按《站细》规定”,与 新版《接发列车作业》一致。
• (5)在“有关规定”中增加“无联锁接发列车时, 进路上分动外锁闭道岔的加锁、钉固办法按《行 规》第161条规定执行”;“分动外锁闭道岔故 障后,在办理接发列车前需得到电务人员确认该 道岔尖轨密贴、外锁闭良好的签认”;“执行车 机联控时,一端有两个及其以上列车运行方向的 车站,列车通过应在联控用语后增加去××方 向”;“分路不良区段办理接发列车及列车通过 进路后漏解锁,按照《行规》第162条规定执 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