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ISO9000基础知识

ISO9000基础知识

03 质量管理体系的维护和改进: 04 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认可:
定期检查、评估和改进质量
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认
管理体系
证和认可,确保质量管理体
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
1 ISO9000质量 管理体系的核心 理念
持续改进包括对
2 过程、产品和服 务的改进
持续改进需要建
3 立有效的改进机 制,如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等
ISO9000与 ISO13485: 两者都是国际 标准, ISO9000关注 质量管理, ISO13485关 注医疗器械质 量管理。
01
02
03
04
谢谢
旨在帮助组 织提高产品 质量和服务
质量
包括一系列 质量管理体 系标准,如 ISO9001、 ISO9002等
标准体系构成
ISO9000标准体系包括ISO9000、
01
ISO9001、ISO9004等标准
ISO9000是基础标准,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
02
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ISO9001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规定了组织
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ISO9000与 ISO14000: 两者都是国际 标准, ISO9000关注 质量管理, ISO14000关 注环境管理。
ISO9000与 ISO27000: 两者都是国际 标准, ISO9000关注 质量管理, ISO27000关 注信息安全管 理。
ISO9000与 ISO45001: 两者都是国际 标准, ISO9000关注 质量管理, ISO45001关 注职业健康安 全管理。
ISO9000基础知识
演讲人
目录
01. ISO9000概述 02.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03. ISO9000认证 04. ISO9000与其他标准的关系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知识大全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知识大全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知识大全一、标准简介质量管理体系:1.形成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手册、控制文件和记录。

2.管理职责:管理承诺要求、以顾客为中心、建立质量方针、建立质量目标并策划实现过程、确定职责权限并确保有效沟通、开展管理评审活动、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性。

3.资源管理:提供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基础设施管理、工作环境管理。

4.产品实现:策划产品实现过程、管理与顾客有关的过程、设计和开发、采购管理、管理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管理监测装置。

5.测量、分析和改进:监视和测量--顾客满意、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控制不合格品、进行数据分析、改进---持续改进、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二、认证范围编辑企业申请质量管理认证的范围怎么确定?认证机构给出的认证范围应与营业执照相符,描述的专业应符合认可要求, 企业一般都希望,证书范围越大越好,以证明自身管理能力强。

如果审核证据无法准确描述的范围或范围过大将给认证机构带来风险。

认证机构和企业之间经常会有不同的要求,如果沟通协调不好会导致企业不满意或中断审核等。

根据认可要求,申请的认证范围所对应的产品,必须在现场审核时能够在正常生产。

从企业角度出发,就可以初步限定认证范围。

这样即符合要求,又降低了认证风险(认证风险是企业与认证机构双方共同承担的,如任何一方受到认证相关监管部门的查处,均会对双方造成影响)。

从质量管理认证便利性角度考虑,体系包含的不同类的产品越多,自然运行起来也就越复杂,对于企业来说,会造成体系运行成本增加。

企业在确定质量管理认证范围时也应从管理成本的角度考虑这个问题。

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应具备的条件1、有包括体系覆盖产品的营业执照。

2、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初步运行。

3、开展了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活动。

4、体系覆盖产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四、八项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

因此,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ISO9000管理体系认证基础知识一、ISO90001.什么是ISOISO是一个组织的英语简称。

其全称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翻译成中文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标准化组织.它成立于1947年2月23日,它的前身是1928年成立的“国际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简称ISA)。

IEC 也比较大.IEC即“国际电工委员会”, 1906年在英国伦敦成立,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IEC 主要负责电工、电子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而ISO负责除电工、电子领域之外的所有其他领域的标准化活动。

ISO 宣称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进标准化及其相关活动的发展,以便于商品和服务的国际交换,在智力、科学、技术和经济领域开展合作。

"ISO 现有117个成员,包括117个国家和地区。

ISO的最高权力机构是每年一次的“全体大会”,其日常办事机构是中央秘书处,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中央秘书处现有170名职员,由秘书长领导。

2.什么是认证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证实某一经鉴定的产品或服务符合特定标准或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举例来说,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生产的产品甲,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

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

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

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

3.ISO9000背景ISO通过它的2856个技术机构开展技术活动.其中技术委员会(简称TC)共185个,分技术委员会(简称SC)共611个,工作组(WG)2022个,特别工作组38个。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模板.pptx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模板.pptx

b) 质量手册;
c)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
d) 组织确定的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 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
2019-10-20 感谢你的阅读
34
4.2.2 质量手册 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 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
2019-10-20 感谢你的阅读
36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
控制的的规模(通常由部门和受控岗位数来决定) 和活动的类型(管理的层次和业务的类型);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员工的素质与能力(如员工的教育程度、技能的熟
练情况和经验的丰富情况、培训情况、敬业精神等); 组织原有的管理水平;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等。
有计划地、系统地测量顾客满意程度并针对测量 结果采取改进措施;
处理好与顾客的关系,力求顾客满意;
在重点关注顾客的前提下,确保兼顾其他相关方 面的利益,使组织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
2019-10-20 感谢你的阅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
对学校和培训机构“顾客”的理解
顾客的定义:接受服务的组织与个人。
在组织各级创造并坚持一种共同价值观,并树立职业道 德榜样,形成企业的精神和企业文化;
使全体成员工作在一个比较宽松和和谐的环境中,建立 自信,消除忧虑;
为员工提供所需资源、培训和在职范围内的自主权;
激发和激励并承认员工的贡献;
提倡公开和诚恳的交流和沟通。
2019-10-20 感谢你的阅读
e) 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 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QMS)基础知识(PPT 104页)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QMS)基础知识(PPT 104页)
勢和規律, 以利於尋求問題的解決方法. - 統計技術在QMS中的作用
ISO9001:2000標準在測量、分析和改進這 一部分內容中明確提出使用統計技術的需求.
30
第三部分 十二條品質管制體系 基本原理(续)
11. QMS與其他MS(管理體系)所關注的目標 關心目標 - 品質管制體系關注並致力於使質量目標有關的 輸出(結果)適當地滿足相關方的需求期望和 要求. - 品質管制體系和其他管理體系如何能整合為一 個使用共用要素的管理體系,關注的焦點應為 整合的方法. - 組織的管理體系可以對照其要求進行評定: 如 審核.
20
第三部分 十二條品質管制體系 基本原理(续)
5.建立質量方針與質量目標的目的和 意義
- 目的: 為組織提供了關注點及預期達到的結果. - 意義: • 質量方針為組織規劃了未來的藍圖; • 質量方針為質量目標的評審提供了框架; • 質量方針必須通過質量目標落實; • 質量目標以質量方針為框架具體展開; • 質量目標與質量方針和持續改進的承諾相一致; • 質量目標的建立為組織的運作提供了具體的要
進的機會. - 持續改進的方法: • 糾正措施; • 預防措施; • 過程改進方法.
27
第三部分 十二條品質管制體系 基本原理(续)
- 持續改進的步驟: • 確定、測量和分析改進物件的現狀; • 建立可實現的改進目標; • 針對改進對象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 • 評價這些解決辦法的優劣及可能的效果; • 實施選定的解決辦法; • 測量、驗證和分析實施的結果; • 將更改納入檔, 形成改進後的有效運作方法.
8
第一部分 八項品質管制原則(续)
7. 基於事實的決策方法
對資料和資訊的邏輯分析或直覺判斷是有效 決策的基礎. - 依據分析確保資料和資訊足夠、精確、可靠. - 讓資料和資訊需要者能得到資料和資訊. - 基於事實分析、權衡經驗與直覺,作出決策並 採取措施.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内部相互关联的活动。通 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或一组活动,可以视为一 个过程。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形成下一个过程的输入。
为产生期望的结果,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 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 法”。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ISO精神 :说写做一致 (写我所做、做我所写、证明给我看)
做事三准则: 如果有规定,就坚决依照规定执行。 如果规定不合理,先执行规定然后提出修改建议。 如果没有规定,按照正确方法执行,然后提出制定规定。
顾客
资源管理 测量 分析和改进
满意
要求 INPUT 输入
图释 增值活动
信息流 图1
产品或服 务实现
产品或 服务
OUTPUT 输出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
0.3 与GB/T 19004的关系
GB/T19001和 GB/T19004已都是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这两项标准相 互补充,但也可以单独使用。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法定要求。
1.2应用
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 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 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如果进行删减,而且这些删减仅限于标准第7 章的要求,同时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 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方可声称符合本 标准.
的麻烦。
◆ 可以使产品质量得到根本的保证。
◆ 为客户和潜在的客户提供信心。 ◆ 提高企业的形象,增加了竞争的实力.
◆ 满足市场准入的要求

《ISO9001、ISO14001体系基础知识》知识点

《ISO9001、ISO14001体系基础知识》知识点

《ISO9001、ISO14001体系基础知识》知识点1、通用体系知识:i )对体系的认识:体系构建的目的不在于通过认证,而是通过体系的运行达到持续改进 的目的,关键在于体系的维护和改进,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并大力支持 ; 有效的、实用的体系是按照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公司的现状制定 的,并形成一系列的文件, 通过文件的执行明确职责权限,规范公司的管理。

2 )名词定义解释:什么是体系(£09000:2005 3.2.1)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什么是管理: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什么是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

3 )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步骤: 堆工作纽4)文件的定义及分类:文件:信息及其承载媒体示例:记录、规范、程序文件、图样、报告、标准。

注1 :媒体可以是纸张,计算机磁盘、光盘或其他电子媒体,照片或标准样品,或它们的组合。

注2 :一组文件,如若干个规范和记录,通常被称为" documentation策划 开展标准帥I初姑评审 体系丈件策划 体系运行 文件培训 内审管理评审体系改进 丈件编写*丈件修改丈件岌布迎接审枝 不辖合项刖正(如修订受控的要求)和注3 :某些要求(如易读的要求)与所有类型的文件有关,可是对规范记录(如可检索的要求)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按照文件的性质:共分为四阶: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类文件、质量记录按照文件的来源和去向:内部文件、外来文件和外发文件。

外来文件根据需要可以转化为公司 内部文件。

记录一是一种特殊的文件: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注:记录可用于为可追溯性提供文件,并提供验证、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证据。

5)纠正与纠正措施: 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所采取的措施。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iso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iso第三章  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第三章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19000——2000idt ISO9000:2000)GB/T19001——2000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明确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第二部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第三部分:术语和定义,规定了ISO9000族标准中质量管理体系的术语,共计十类87个词条;第四部分:附录,定义了标准中术语的使用方法,表述了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特定概念领域中术语之间的的亲系和理解的有效方法——概念图。

第一节八项质量管理原则一、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产生及意义随着全球兑争的不断加剧,质量管理越来越为所有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

为了更有效地指导组织实施质量管理,帮助组织实现预期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普遍适用的并且能在全世界范围被接受的质量管理理论。

1995年ISO/TC176成立了一个工作小组,研究基本质量管理原则,工作小组评审了大量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世界上各种质量奖的评奖标准,整理并编撰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高度概括、易于理解的语言所表述的质量管理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它是组织有效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是制定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理论基础.二、八项质量管理原则的内容(一)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其顾客。

因此,组织应当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

“以顾客不并注”可以使组织能对市场机遇作出快速而灵活的反应,扩大市场占有率并增加收益。

而且可以获得顾客的青睐,追加订单并招徕回头客。

因此,任何一个组织将争取客户、使客户满意作为首要的工作来考虑,依此可以采取下述活动:(1)全面地了解并掌掌握顾客的各项要求。

(2)确保组织的目标与顾客的要求的相结合.(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沟通顾客的要求。

(4)测量顾客的满意程度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活动或进一步的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SO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ISO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1、引言
1.1 本文档旨在介绍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了解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理、要求和应用。

2、ISO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2.1 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定义
2.1.1 ISO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一组规范和要求,旨在帮助组织建立和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提供符合客户要求和法律法规的产品和服务。

2.2 ISO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势
2.2.1 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2.2.2 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
2.2.3 增强客户的信任和满意度
2.2.4 提升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3、ISO质量管理体系要素
3.1 质量方针
3.1.1 定义组织对质量的承诺和目标
3.2 质量目标
3.2.1 设定具体、可衡量和可追踪的质量目标
3.3 全面质量管理
3.3.1 管理质量相关的所有过程和活动
3.4 质量手册
3.4.1 编制质量手册,包括组织的质量方针、目标和过程
3.5 质量程序和记录
3.5.1 建立质量程序和记录,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4、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
4.1 规划阶段
4.1.1 确定组织的质量目标和策略
4.1.2 建立质量团队和指定质量管理代表
4.2 实施阶段
4.2.1 开展质量管理培训和意识提高活动
4.2.2 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程序和记录
4.2.3 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进行内部审核 4.3 检查和改进阶段
4.3.1 进行管理评审和持续改进活动
4.3.2 执行内部和外部审核
4.3.3 确定和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5、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5.1 认证机构
5.1.1 选择合适的认证机构
5.1.2 提交认证申请并进行评估
5.2 认证过程
5.2.1 准备认证文件和资料
5.2.2 进行初次认证审核
5.2.3 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5.2.4 进行再认证或监督审核
6、附件
附件2:ISO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
7、法律名词及注释
- 质量管理体系:指组织在实施和管控质量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系列文件、规范和程序。

-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全称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是一个非国际标准化组织。

- 认证机构:指有权评估和认证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符合ISO 标准要求的第三方机构。

- 内部审核:指由组织内部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评估和审核活动。

- 监督审核:指认证机构定期对已认证的组织进行的审核活动,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