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港区文化馆建筑方案设计
文化馆建设标准

文化馆建设标准建标136-2010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施行日期:2010年12月1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北京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批准发布《文化馆建设标准》的通知建标〔2010〕136号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由文化部负责编制的《文化馆建设标准》,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
在文化馆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控制楼堂馆所建设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文化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〇一〇年八月三十日前言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促进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加强文化馆建设的科学决策和规范管理,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06〕172号)要求,依据原建设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程序规定》和《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写规定》的通知(建标〔2007〕144号)的要求,编制《文化馆建设标准》。
《文化馆建设标准》包括六章: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组成,选址、用地与总体布局,面积指标,建筑与室内外环境,建筑设备。
《文化馆建设标准》的主编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条建议范文

一条建议范文一条建议总体城市设计文化中心规划建设项目位于河西区,区域西侧与迎宾馆和天津大礼堂毗邻,东至隆昌路、南至平江道、西至友谊路、北至乐园道,用地总面积90公顷。
该区域环境优势明显,现状有中华剧院、科学技术馆、博物馆、银河公园等重要公共设施。
xx年,通过城市设计方案国际征集比选,确定了文化中心区域的整体布局。
文化中心区域的总体城市设计是,利用银河公园与现状乐园的绿化、湖面形成开敞空间,从天津大礼堂向东延伸景观轴线,在轴线底景布置天津大剧院,面向湖面,与水景相映成趣。
在湖面南侧,结合现状保留的天津博物馆(改建为自然博物馆)与中华剧院,自西向东依次布置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天津图书馆,形成文化带;在湖面北侧,布置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天津乐园。
规划中的南侧文化带建筑端庄典雅,北侧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天津乐园活力动感,两侧建筑的尺度设计和材质运用相互协调、呼应,烘托出天津大剧院清新大气的主体地位。
在交通组织方面,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区域人流集散特点,依据区域道路交通网络,中心城区4条轨道交通线路将服务于文化中心,实现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保证人流的快速集散;同时,完善周边地区道路网络,并结合地下空间开发,为项目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文化中心以“文化、人本、生态”为主题,充分展示天津大气、洋气、和-谐、现代的靓丽形象。
1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目前,青少年活动中心用于青少年活动部分的建筑面积约为3.4万平方米,大量的青少年活动空间都设在室外,受天气影响很大,而且设施老化,不能满足我市青少年活动的需求。
新建的天津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规模、功能和设施等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和完善。
在建筑规模方面,新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
在使用功能方面,儿童城、欢乐水城、地震教育馆、拓展训练馆、数码艺廊等场所能满足青少年活动中心全天候教育、培训和娱乐等综合服务的需要。
同时,文化中心区域内的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和大剧院都将成为本市青少年儿童教育学习活动场所。
文化馆设计方案说明

文化馆设计方案说明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需求日益增长。
文化馆作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场所,承担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我们精心设计了这座全新的文化馆。
二、设计理念1、以人为本文化馆的设计以服务人群为核心,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兴趣爱好的人的需求。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功能分区,为人们提供便捷、舒适、多样化的文化体验。
2、文化传承与创新在设计中,注重对本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展示,同时融入现代创新元素,使文化馆既具有历史底蕴,又充满时代活力。
3、开放性与互动性打破传统文化馆封闭的格局,营造开放、互动的空间氛围。
鼓励人们参与文化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共享。
三、总体布局文化馆主体建筑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展览区、活动区和服务区。
1、展览区位于文化馆的一层和二层,包括常设展厅和临时展厅。
常设展厅主要展示本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临时展厅则用于举办各类主题展览。
展览区采用了先进的展示技术和多媒体设备,为观众带来丰富多样的观展体验。
2、活动区分布在三层和四层,设有多功能厅、培训教室、排练室等。
多功能厅可举办大型演出、讲座、会议等活动;培训教室用于开展各类文化培训课程;排练室供文艺团体和个人进行排练。
3、服务区位于五层,包括休息区、咖啡厅、文创商店等。
为观众提供休息、交流和购物的场所,提升文化馆的服务品质。
四、功能分区详细说明1、展览区常设展厅以时间轴为线索,展示本地的发展历程和文化演变。
通过实物、图片、文字、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生动呈现本地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
设计了互动展示区域,观众可以通过触摸屏幕、虚拟现实等技术,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地文化。
具有灵活的空间布局,可根据不同的展览主题进行快速调整。
配备了专业的灯光和音响设备,为展览营造良好的氛围。
2、活动区多功能厅拥有先进的舞台设备和音响系统,能够满足各类演出的需求。
天津古文化街建筑样式

天津古文化街建筑样式
天津古文化街的建筑风格主要是仿清代民间建筑风格,同时也融入了明清小式建筑的特点。
街区内的建筑高低错落,蜿蜒曲折,大部分为一、二层,呈现出古色古香的味道。
建筑的色调以青砖红柱为主,磨砖对缝,配以不同形式的隔扇门窗、栏杆、屋顶翼角,显得隽秀、古朴、典雅。
此外,街区内的建筑还配有以我国古典文学、神话传说等为题材的油漆彩画、砖雕、木雕等艺术装饰,增添了街区的古典文化气息。
在街区的南北两端,各有一座仿清式牌楼,分别写有“津门故里”和“沽上艺苑”等字样,彰显了街区的文化内涵。
同时,街区内的店铺也多为清式建筑,经营着各种文化用品、文物古玩、工艺品等,其中以杨柳青画社、泥人张彩塑工艺品经营部等最为著名。
总体来说,天津古文化街的建筑样式既有传统的清代民间建筑特点,又融入了明清小式建筑的元素,展现出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这些建筑不仅是文化遗产,也是天津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文化馆设计》课件

功能性原则
确保文化馆的设计满足其 使用功能,合理规划各区 域,满足展示、教育、交 流等多种需求。
艺术性原则
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 提升文化馆的艺术价值, 使其成为具有美学价值的 文化地标。
设计目标
展示与传承文化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通过设计,充分展示和传承地域、民 族等多元文化,使参观者能够深入了 解和体验文化的魅力。
的体验。
以人为本
设计应充分考虑参观者的需求, 创造舒适、便捷的参观环境,以 及满足不同人群的无障碍需求。
可持续发展
遵循绿色、环保的设计原则,合 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以及考 虑到文化馆的未来发展,使其能
够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设计原则
01
02
03
整体性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重文 化馆的整体性,包括空间 布局、色彩搭配、材料选 择等方面的统一。
案例三:某社区文化馆设计
总结词
温馨、亲和,注重参与性
详细描述
该社区文化馆设计风格温馨、亲和,以拉近与社区居民的距离。设计注重空间的 开放性和通透感,采用柔和的色彩和圆润的线条。此外,文化馆还设置了多种互 动设施,鼓励居民参与文化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借助现代技术和创意设计,吸引更多 人参观文化馆,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 播。
提供优质的参观体验
以人性化的设计,为参观者创造舒适 、便捷的参观环境,提供丰富的互动 体验。
02
文化馆的功能分区
阅读区设计
阅读环境营造
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读空 间,采用柔和的照明和舒 适的座椅,营造出宜人的 阅读氛围。
书籍分类与陈列
《文化馆设计》ppt 课件
目录
文化馆展馆设计施工方案

文化馆展馆设计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馆作为展示地区文化、历史和发展的重要窗口,其建设日益受到重视。
本项目旨在打造一座集展览、交流、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化文化馆,以满足公众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通过本施工方案的实施,我们将确保工程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为市民提供一个优质的参观学习场所。
二、施工前准备对项目现场进行详细勘查,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
根据勘查结果,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计划。
组织施工队伍,进行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
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工具,确保供应充足。
与相关部门协调,办理施工许可等手续。
三、建筑设计方案设计理念:以现代简约风格为主,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打造独特的建筑形象。
功能布局:合理划分展览区、交流区、休息区等功能区域,确保空间使用效率。
材料选择:选用环保、耐用的建筑材料,确保建筑质量。
照明与通风:采用先进的照明和通风系统,为观众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
四、施工工艺流程基础施工: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处理、基础浇筑等工作。
主体结构施工:搭建钢筋骨架,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结构稳定。
外墙施工:安装保温材料、防水层,进行外墙装饰。
室内装修:进行墙面、地面装修,安装门窗、灯具等设施。
展览设备安装:布置展览设施,确保功能完备。
五、质量控制标准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工程质量标准和规范。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
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培训,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六、施工进度安排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的任务和时间节点。
定期召开进度会议,对施工进度进行监控和调整。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判,制定应对措施,确保工程按计划推进。
七、安全教育与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八、施工后期维护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文化馆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类型,其建筑设计规范与其他建筑类型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1. 功能布局规范:文化馆通常包括展示区、活动区、咨询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
在设计时要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布局,保证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便捷性。
2. 建筑风格规范:文化馆建筑风格应体现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既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又要突出其独特性。
设计师可以根据馆内文物展品的特点和表达手法,选择相应的建筑风格。
3. 空间尺度规范:文化馆展示区域需要满足不同尺度的展览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不同大小的展厅空间。
一般来说,文化馆展厅的高度宜为4-6米,展厅面积宜大于200平方米。
4. 空气质量规范:文化馆内部需要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以保证展品的保存和观众的舒适。
设计师需要充分考虑通风系统的设置,合理安排进出口位置,并设置空气净化设备。
5. 采光规范:文化馆展示区域需要充足的自然采光,以展现展品的真实色彩和细节。
设计师可以通过设置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天窗等方式来提供充足的采光。
6. 环境保护规范: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馆应注重环境保护。
设计师需要考虑节能、节水、节地等方面的设计措施,使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7. 安全防护规范:文化馆内通常有珍贵的展品和人员流动,因此需要安装合适的安全防护设备,如监控系统、报警系统、消防设施等,以确保展品和人员的安全。
8. 无障碍设施规范:文化馆应提供无障碍设施,方便行动不便的人群进出和参观,如坡道、扶手、轮椅通道等。
9. 建筑材料规范:文化馆建筑材料应具有耐久性、防火性和环保性。
设计师需要选择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建筑材料。
10. 维护管理规范:文化馆建成后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以保持建筑的良好状态。
设计师应在设计时考虑维护和管理的方便性,如通风系统、灯光设备的维修,清洁设施的设置等。
总之,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需要兼顾功能需求、文化内涵和环境要求,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所获主要奖项及荣誉

[ TOPIC ] 主题/城市心象风景 VISIONARY URBANSCAPEAWARDS AND DISTINCTIONS所获主要奖项及荣誉2013天津和苑住区雅和园·尊和园·尚和园定向安置经济适用房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天津文化中心建筑群中国文化建筑优秀工程天津市大寺新家园F地块公共租赁住房项目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全国保障性住房优秀设计专项奖二等奖秋怡家园住宅工程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全国保障性住房优秀设计专项奖三等奖天津文化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天津解放南路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三等奖天津图书馆项目天津市钢结构金奖-优秀设计奖天津图书馆 “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特别奖文化中心总体设计“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特别奖天津市文化中心图书馆弱电工程“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专项工程特别奖天津文化中心总体设计“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一等奖天津市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中心“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三等奖杨楼地块经济适用房(和瑞园)“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住宅与住宅小区三等奖和苑居住区(起步区)C地块经济适用房工程“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住宅与住宅小区三等奖天津文化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天津解放南路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一等奖天津解放南路地区22号等地块安置商品房修建性详细规划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天津市双青新家园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三等奖2014天津市文化中心第十二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天津天房美域豪庭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天津文化中心工程建设新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图书馆内装设计“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装饰一等奖河北路314号近代博物馆落地重建项目“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三等奖2016济宁文化中心项目创新杯建筑信息模型设计大赛绿色设计优秀BIM应用奖新建天津青年职业学院工程“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一等奖滨海新区区委党校“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二等奖2015天津历史风貌街区保护与利用第十三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天津文化中心-图书馆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建筑工程一等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合并《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钢筋混凝土筒体结构》)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评选标准设计三等奖天津环城铁路绿道公园规划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天津新八大里地区城市设计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二等奖天津解放南路周边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天津环城铁路绿道公园规划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天津新八大里地区城市设计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文化中心周边地区市政工程专项规划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一等奖西开教堂区域保护性规划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二等奖天津市建筑标准设计图集(2012版79册)“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标准一等奖泰安道四号院“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一等奖泰安道二号院“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二等奖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85[ UED ] 132 | 08 | 20212862019202120202017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城市设计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二等奖天津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二等奖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一期)项目文化场馆部分修建性详细规划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表扬奖天津市新八大里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方案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类(城市规划类)一等奖天津市中心城区总体城市设计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类(城市规划类)一等奖天津市中心城区大运河沿线地区城市设计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二等奖天津市海港公园工程(应急绿化工程)设计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三等奖天津市郊野公园绿道连通方案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类)三等奖天津广播电视大学新校区“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二等奖国鑫大厦 “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二等奖浯水道铁路职工住宅工程“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住宅与住宅小区二等奖天津市宜兴埠城中村B地块一期(宜景园)项目“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住宅与住宅小区三等奖天津八大里街区四信里、五福里住宅项目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城市设计整体性管理实施方法建构与实践应用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一期)项目文化场馆部分行业优秀勘察设计奖优秀(公共)建筑设计一等奖泰安道五大院项目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项目天津文化中心项目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项目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一期)项目文化场馆部分全国优秀勘察设计项目济宁市文化中心钢结构工程第十三届中国钢结构金奖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一期)项目文化场馆部分“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一等奖天津海河堤岸(春意桥-外环桥段)景观工程设计“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一等奖济宁市文化中心群艺馆“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BIM二等奖天津市滨海新区文化中心(一期)项目文化场馆部分“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绿色建筑设计二等奖浙江省义乌市异国风情街整体改造提升规划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设计)一等奖山东省济宁市文化中心城市设计天津市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设计)三等奖天津市第四中学迁址扩建工程“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一等奖天津市民族文化宫重建项目“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三等奖新八大里片区五里小学“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三等奖济宁市群众艺术馆室内装修工程“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装饰设计一等奖浙江省义乌市异国风情街整体改造提升规划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城市规划)三等奖济宁市文化中心群众艺术馆“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一等奖海瀛商务楼“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三等奖天津市海河教育园二期基础设施工程景观绿化项目“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园林景观设计三等奖2018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急救综合楼内装设计)“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装饰一等奖五福里“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住宅与住宅小区一等奖天津市滨海监狱迁建项目“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二等奖天津市人民医院扩建三期工程急救综合楼项目“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公建三等奖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名称:天津市大港区文化馆建筑方案设计一、设计原始依据1. 设计基础资料(1)地形图(附件1)(2)气候、地质、人文、历史文化资料(附件2)2.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二、设计内容和要求1.工程概况天津大港区文化馆建筑是天津城市区级文化娱乐活动设施。
它担负着宣传、教育和组织辅导广大群众更好地开展社会文化活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
文化馆是当地的文化“窗口” ,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综合性、群众性。
天津大港区文化馆规划总用地12917平方米,具体用地范围详见地形图,建筑控制线退北侧用地界线9米,容积率不超过1.6,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1000平方米以内,地上建筑不超过24米,地下宜按1层设置。
建筑密度不大于50%,绿地率不小于15%,地上地下停车数量不少于300辆。
2.设计内容按功能性质分为群众活动用房,业务工作用房,学习辅导用房,行政管理用房,辅助用房等几大部分。
具体内容详见下表:一、群众活动用房8000-9000 ㎡(指导性面积划分,以下均同,设计时另加门厅、走廊、楼梯、厕所等辅助面积)1、1500人公共剧场:(包括入口大厅、观众厅、演员休息区、化妆区、舞台、后台&侧台、放映、声光控制室、天桥等……详见剧场设计规范)约4000㎡;2、400人阶梯报告厅1间(包括配套用房)1000㎡3、200人小型报告厅2间(包括配套用房)2×500㎡4、展览、陈列(厅、室、廊皆可)500㎡;5、图书报刊阅览室300㎡;6、茶室100 ㎡;7、小型超市100㎡;8、快餐店200㎡二、业务工作用房:2000㎡1、文艺工作室4 间4×100 ㎡2、音乐工作室2 间4×100㎡3、编辑室2 间2×50 ㎡4、戏曲工作室2 间2×100 ㎡5、美术工作室2 间2×100㎡6、舞蹈工作室1 间300 ㎡三、学习辅导用房:1500 ㎡1、普通教室6 间6×60 ㎡2、大教室4间4×100 ㎡3、综合排练厅2间2×200㎡四、行政管理用房1000 ㎡1、馆长室50㎡2、财会室50 ㎡3、办公室8间,8×25㎡4、接待、会议3间3×100㎡5、总务室25 ㎡6、值班25 ㎡7、文印室25 ㎡8、其它相关用房100㎡五、辅助用房:500 ㎡1、门卫、传达、票房50 ㎡2、职工食堂、厨房200 ㎡3、仓库100 ㎡4、木工及综合修理100 ㎡六、地下车库及地下设备用房7000-8000 ㎡七、室外及停车场地1、自行车停放约200 辆2、机动车停放:建议地上100辆,其中大轿车10 辆、小轿车90 辆,地下约200辆3、入口景观广场、绿化、小品。
3.设计要求(1)设计要求1. 功能要求功能分区应明确合理,合理组织交通流线。
动静分区应合理,各部分均应通风、采光。
2.建筑造型和空间环境要求文化馆在建筑造型上应充分发掘文化馆在建筑文化和艺术上的特点和潜力。
从外部环境看,应根据周围的环境,进行建筑“艺术与文化”创造。
从内部空间看,应根据人的行为心理来进行空间和流线设计。
3. 紧密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建筑和周围环境乃至整体空间景观之间的关系,重视室内外空间环境间的和谐关系。
4.技术上合理、可行。
(2)设计进度及成果要求详见本届毕业班实践教学指导书。
附件1附件2天津市大港区地形地貌:大港区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坡度小于万分之一。
平原地势有利于大气扩散和空气对流交换,南部的北大港水库可提供氧气和湿润空气,有利于调节气候。
天津市大港区地质结构:大港区属华北平原滨海沉积区,地层结构简单,横向比较均匀,地质上属黄骅凹陷的一部分。
天津市大港区气候:大港区属北半球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濒临渤海,受季风环流影响很大,冬夏季风更替明显。
夏季主导风向为南南西向。
冬季主导风向为北北西向。
秋季以东向为主导风向。
历史人文资料:天津市大港区总面积940平方千米。
总人口35万人(2004年)。
其中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67%,境内有回族、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近20个少数民族。
大港区位于太平洋西岸渤海湾畔的大港,古老而又年轻。
蜿蜒壮观的贝壳堤,风景如画的古泻湖湿地,历久弥新的战国刀币,诉说着沧海桑田、历史变迁;碧水蓝天,扶疏叠翠,楼宇鳞栉,色彩斑斓,展示着滨海花园城市的现代气息。
大港地区是退海之地,以后逐渐形成现在的滨海平原。
经天津文物考古和海洋研究部门的科学考证,约距今5000年左右.黄骅海侵(又称天津海侵)后,海水发生海退。
随着海退的逐步推展,在天津沿海地区形成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三道贝壳堤(大港区内为四道),其中滨海沿线的一列贝壳堤,已被国家批准为贝壳堤自然保护区。
自1956年以来,陆续在中塘乡大坨子高地、万家码头和太平村乡窦庄子村及沙井子村发现古遗址、遗物和古墓葬。
经鉴定,中塘、万家码头、沙井子遗址为战国居住遗址;中塘、万家码头、沙井子、窦庄子古墓葬为汉代瓮棺葬。
出土遗物主要有:中塘燕国粗红陶釜,沙井子战国平舒戈、窦庄子北魏铜造像等。
据此,约在2300年前就有人类在大港地区生息繁衍。
1949年建国以来,在区境内发现大量战国及以后朝代的陶器、陶片和遗物,主要有:中塘和沙井子出土的粗红陶釜、泥质灰陶尊、盂、罐、盆、壶、浅盘豆、板瓦、铜剑、铜带钩等。
可见,战国时期就有不少人在今大港地区居聚,从事渔猎、盐业等生产活动。
大港地区归属,春秋以前不可考,战国先后属燕、齐。
秦属巨鹿郡。
汉属渤海郡章武县。
三国、魏隶属不变。
晋属章武国(县)。
北朝先后属北魏、东魏、北齐和北周章武郡(县)。
隋属河间郡鲁城县。
唐属沧州乾符县。
五代隶属不变。
宋属沧、清二州。
金属清州会川、靖海县和沧州清池县。
元属清州会川县和沧州清池县。
明属清州静海县和沧州清池县。
清属天津府静海、天津县和沧州(至民国初降为县)。
民国属河北省黄骅、静海、天津三县。
天津市大港区正式始建于1979年11月,是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以石油和石油化工为主体产业的新型滨海城区。
它地处天津市东南,东临渤海湾、塘沽区;南与河北省黄骅市接壤;西与静海县为邻;北与津南、西青两区交界全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3米。
东部多为滩涂,中部有面积22万亩的大港水库,西部和西南部为肥沃的农田。
全区南北长约48公里,东西宽约36公里,总面积1113.83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63平方公里,滩涂面积85.5平方公里,荒地72.5平方公里。
海岸线长34公里。
全区共辖3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60个居民委员会。
大港区区位优势明显。
距北京165公里,距天津新港28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205国道、李港铁路穿境,丹拉、京晋高速公路与津港公路相联,交通极为便捷。
大港区资源丰富。
已探明石油储藏量8.87亿吨,天然气储量360.5亿立方米。
内陆水域面积达36万亩。
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平原水库--北大港水库,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蓄水量可达5亿立方米。
地热资源丰富,地热分布面积62平方公里,热水井出口温度在94℃-96℃之间,出水量为500吨/日。
大港区沐浴改革开放春风诞生、崛起。
20多年来,勤劳智慧的大港人不断开拓创新,艰苦创业,实现区属GDP和区级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0%,使大港成为天津发展最快地区之一,被评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区、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区、全国环保模范城区、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港区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思想,遵循“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的根本思路,全力打造完备的基础环境,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创造规范的诚信环境、良好的人才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大港成为资金汇聚“洼地”和人才聚集“高地”;进一步发挥石化产业与资源优势,以发展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为重点,以开发区、海洋石化科技园、镇街工业园区为载体,构筑经济发展新平台。
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