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醉翁亭记》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醉翁亭记》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醉翁亭记》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醉翁亭记》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一)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之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与“宴酣之乐”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辍耕之垄上C、邻人之孀妻D、渔人甚异之2、对第一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伛偻提携”和《桃花源记》中的“黄发垂髻”均指老人和小孩。

B、“颓然乎其间者”形象地描绘出太守精神不振,以酒浇愁的样子。

C、“至于”一词把文章推进一层,由写欣赏美景之乐转而写众人游宴之乐。

D、此段以醉翁事的美丽风光为背景,描绘出一幅与民同乐图,同时也曲折地写了太守治滁的政绩。

3、第二段紧扣一个“乐”字来写,用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句中表达的作者内心复杂的思想感情是_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有( )A、“滁人游”的欢悦情景侧面反映了太守治下的政治清明;写“滁人游”,衬托了“太守醉”。

B、“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一句的意思是: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老人,昏昏欲倒的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C、“醉能同其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意为:太守说的谁?就是庐陵欧阳修。

(二)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四时也。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A. 欧阳修B. 苏轼C. 柳宗元D. 王安石2. 《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句话的意思是()A. 醉翁喜欢喝酒B. 醉翁喜欢山水C. 醉翁不在乎酒,只在乎山水D. 醉翁在乎酒,更在乎山水3. 下列哪项不是《醉翁亭记》中的景色描写?()A. 野芳发而幽香B. 佳木秀而繁阴C. 风霜高洁D. 水落石出二、填空题1. 《醉翁亭记》中,醉翁亭位于______(地名)。

2. “______,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作者对山水的喜爱。

3. “______,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醉翁亭记》中醉翁亭的位置及环境。

2. 请简述《醉翁亭记》中作者与民同乐的场景。

3. 请分析《醉翁亭记》中作者的情感变化。

四、翻译题五、论述题1.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醉翁亭记》中“与民同乐”这一主题的理解。

2. 请从写景、抒情、议论等角度,分析《醉翁亭记》的艺术特色。

六、拓展题1. 请以《醉翁亭记》中的景色描写为基础,创作一首七言绝句。

2. 请结合《醉翁亭记》的内容,谈谈你对欧阳修其他作品的了解。

七、判断题1. 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通过描写四季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2.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直接批评了当时官场的腐败现象。

()3. 《醉翁亭记》的写作背景是欧阳修被贬至滁州,他在文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八、连线题请将下列《醉翁亭记》中的景色与对应的季节连线:1. 野芳发而幽香 __________ 春2. 佳木秀而繁阴 __________ 夏3. 风霜高洁 __________ 秋4. 水落石出 __________ 冬九、解释题1. 请解释《醉翁亭记》中“醉翁之意不在酒”中“意”的含义。

2. 请解释《醉翁亭记》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中“阴翳”的意思。

十、改写题1. 请将《醉翁亭记》中的叙述性句子“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醉翁亭记》的作者是,字,号,晚年又号,吉州庐陵人,北宋家、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 年),欧阳修因上书为范仲淹等政治改革派辩护,被贬为滁州太守。

《醉翁亭记》写于他到滁州上任的第二年,作者在文中极其生动地描写了醉翁亭的秀美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现了作者的以及。

二、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饮少辄( )醉林霏( )开岩穴暝( ) 山肴( )伛偻( ) 野蔌( ) 觥( )筹交错三、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①名之者谁()②有亭翼然临于泉上()③醉翁之意不在酒()④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⑤林壑尤美()⑥临溪而渔()⑦泉香而酒冽()⑧树林阴翳()⑨觥筹交错()⑩已而夕阳在山()四、下列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才美不外现。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醉翁之意不在酒。

五、阅读理解。

(一)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醉翁之意不在酒。

()2.指出下列句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①名之者谁?()②山之僧智仙也。

()3.文中哪句话概括描述了滁州地理环境的特征?。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

5.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

6.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

7.“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

8.太守在文中的自号是什么?。

9.概括本段的大意:。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习题含答案.doc

醉翁亭记习题含答案.doc

醉翁亭记习题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9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州()__________________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潺()__________________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明()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筹交错()__________________提携()()山__________________()野__________________()【答案】chúwèi láng yáchán niàng zhémíng huìhān yìyìgōng yǔlǚyáo sù难度:偏难知识点:字音2.解释下列加点词。

(1)有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岩穴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饮少__________________醉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之者谁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筹交错________________(6)杂然而前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溪而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夕阳在山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其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答案】(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2)昏暗(3)就(4)命名(5)酒杯(6)摆放,陈列(7)靠近;捕鱼(8)不久(9)以……为乐;乐趣难度:偏难知识点:字义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醉翁亭记》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及答案

《醉翁亭记》练习及答案知识梳理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环.滁皆山也环:(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3)峰回.路转回:(4)名.之者谁名:(5)饮少辄.醉辄:(6)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霏:开:(7)野芳.发而幽香芳:(8)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者:(9)行者休于树...休于树:(10)伛偻提携....伛偻:提携:(11)临溪而渔.渔:(12)泉香而酒洌.洌:(13)山肴野蔌.蔌:(14)杂然而前陈.者陈:(15)宴酣.之乐酣:(16)弈.者胜弈:(17)觥筹..交错觥:筹:(18)苍颜..白发苍颜:(19)颓然乎...其间者颓然:(20)树林阴翳.翳:(21)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22)太守谓.谁谓: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内容理解。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的理解。

(2)作者被贬为滁州知州,自号“醉翁”,细读文章,说说作者写作本文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3)欧阳修自号为“六一居士”。

所谓“六一”,即藏书一万卷、集录金石遗文一千卷、一壶酒、一张琴、一局棋、一醉翁。

结合本文的思想感情简要谈谈作者的性格特点。

精题演练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佳木秀.而繁阴秀:(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以富有灵性的笔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琅琊山变幻无穷的美丽景色,赏山乐水的欢畅与惬意跃然纸上。

B.文章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众宾归”均围绕“乐”字展开,既写出太守与民同乐,又表现了当时滁州的政治清明。

C.文章着力写太守与滁人沉醉于山水之间的情状,意在表现作者因仕途不得意而沉迷山水的消极的人生态度。

《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一】一、基础训练1、做客“联想吧”请同学们从你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亭”有关的诗句。

(含“亭”即可,加油啊!)2、测测你的注音速度!(既快又准哦!)环( ) 琅( )琊( ) 饮少辄( )醉林霏( )岩穴( ) 山肴( ) 野( ) 弈( )者胜阴( ) 翼( )然酒洌( )3、验验你的写字速度!(相信你!没错的!)林hè_____ wèi_____然水声chán chán_____tuí_____然岩穴mínɡ_____ huì_____明变化yǔ_____lǚ_____提携ɡōnɡ_____chóu_____交错宴hān_____之乐4、速配(请将下列加点的词语与它们相应的释义连线搭配!)蔚然遮盖翼然临于泉上茂盛的样子醉翁之意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佳木秀靠近颓然情趣阴开花,这里指滋长的意思5、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

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C.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D.树林/阴,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

B.风霜高洁,水落石出。

C.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C.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下列句子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的一项是( )A.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B.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C.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醉翁亭记》课后练习含答案

《醉翁亭记》课后练习含答案

一、基础积累(一)解释加红的词。

(10分)2、林壑尤美( ))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6、名之者谁( ))( )8、醉翁之意不在酒答案:1.环:环绕2、壑:山谷3、蔚然:茂盛的样子4、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临:靠近5、辄:就6、名:命名7、得:领会; 寓:寄托8、意:情趣(二)翻译句子。

(12分)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4、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珊也。

5、环滁皆山也。

6、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醉翁亭记》课后习题1、环滁皆山也( ) 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5、饮少辄醉()答案:1、游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中而寄托在酒上2、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3、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

而在山光水色中啊4、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珠山5、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

它西南方向的许多山峦,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6、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酿泉啊(三)课内回顾。

(12分)1、文段出自《》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

(3分)2、描写滁洲城总的地理环境的句子是:o(1分)3、描写琅哪山景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4、描写景物由远而近的句子是从到(2分)5、写醉翁亭命名之意的句子是:o(1分)6、文段中直抒作者胸臆的句子是:o (1分)7、文段写琅舟山和酿泉,是为了引出,接着解释亭名的来由,其中跟文章的脉络关系最密切的一句是:o(2分)8、本文段的中心句是o(1分)答案:1、《醉翁亭记》;欧阳修;宋2、环滁皆山也2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4、从"环滁皆山也"到"醉翁亭也"5、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亭记课后习题带答案

醉翁亭记课后习题带答案

醉翁亭记课后习题带答案醉翁亭记课后习题带答案醉翁亭记是唐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一篇散文,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要内容。

这篇文章深受读者喜爱,也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篇目之一。

在阅读完醉翁亭记后,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习题来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技巧。

1. 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什么样的心情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答案:欧阳修以豁达、乐观的心情描绘了自己的生活。

他在文章中描述了自己的游玩、品茗、赏景等乐趣,表达了对于人生的豁达和对自然的赞美。

2. 醉翁亭记中的“醉翁”指的是谁?他的“醉”和“翁”有何寓意?答案:醉翁指的是欧阳修自己。

他的“醉”寓意着他对于人生的豁达和乐观,不受世俗琐事的困扰;而“翁”则表示他已经年过半百,有了长者的智慧和从容。

3. 文章中有哪些描写自然景色的句子?这些描写有何作用?答案:文章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色的句子,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等等。

这些描写使整篇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同时,这些描写也起到了烘托欧阳修心情的作用,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他的豁达和乐观。

4. 欧阳修在文章中提到的“无怀”、“有酒”、“故乡”等词语,有何象征意义?答案:这些词语都有着象征意义。

欧阳修提到的“无怀”表示他不受世俗琐事的困扰,心境豁达;“有酒”则象征着他对于人生的乐观态度和享受生活的心情;“故乡”则代表着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故土的眷恋。

5. 醉翁亭记中有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案:醉翁亭记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这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了表达的力度,使读者更加深入地体会到欧阳修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醉翁亭记这篇文章。

欧阳修以豁达、乐观的心情描绘了自己的生活,表达了对于人生的豁达和对自然的赞美。

他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同时也更加深入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①环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足原文。

2、《醉翁亭记》的作者是我国_____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________。

3、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描写“山间四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

4、归纳第②自然段的`段意。

5、第③自然段可分为四层,分别用三个字括层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核心为________。

6、《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一、1、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chú lánɡ yá zhé fēi xué yáo sù yì yì yì liè
3、壑蔚潺潺颓暝晦筹酣
4、略
5、B
6、B
7、A
8、A
9、C
10、①远远看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玡山。

②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③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④不久夕阳落到西山上,人们的影子散乱一地,太守回去,宾客跟从着。

⑤喝醉了能和大家一同享受快乐,酒醒后能用文章来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

⑥早晨进山,晚上回城,四季的景色不同,而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11、①《欧阳文忠公文集》欧阳修宋文学家历史学家②乐写景抒情③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水落石出筹交错④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⑤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二、1.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提携往来而不绝者人游也
2.宋欧阳修
3.(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2)太守之乐其乐
4.写山间早晚和四季的景色及其带给游人的无穷乐趣。

5.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
6、相同的是:他们都有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岳阳楼记》中的范仲淹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生活理想。

《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抒发了与山水同乐的思想感情。

不同的是:《岳阳楼记》的作者“不以己悲”,以此规劝友人并勉励自己,表现了崇高的精神境界。

而《醉翁亭记》的作者含有寄情山水来排遣谪居苦闷的情怀。

【《醉翁亭记》课后练习题及答案二】
(一)“环皆山也……得知心而寓之酒也”
【阅读训练】
1、文中最能说明醉翁亭命名之意的一句话是“ ”。

2、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与“名之者谁”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醉翁之意不在酒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两狼之并驱如故
D、箕运于渤海之尾
3、写出文段中的两个成语、
4、用现代汉语译下面的句子。

⑴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⑵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2、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⑴泻出于两山之间也泻⑵有亭翼然翼⑶饮少辄醉辄
3、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哪两句话进一步说明“醉翁“二字的深意,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
(二)“若夫日出而林霏开……太守醉也”。

【阅读训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