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策略和技术分析
基于等级保护的气象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策略分析

青海气象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行业都逐渐迈向了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气象行业也不例外。
气象信息系统的应用,极大限度地提高了气象行业的工作效率,带来了更好的服务效果。
但与此同时病毒感染、黑客入侵、网络故障、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
为了进一步保障全国各行业的信息安全,国家于2007年制定《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组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也于2017年6月1日起施行,明确提出应当按照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以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为重点保卫对象,履行安全保护义务。
1气象信息系统发展现状气象行业作为服务生产、民生的重要行业,离不开气象信息系统的支撑。
气象信息系统是由分布极广、实时联系、相互依存的若干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而成的,它是整个气象事业的公共技术基础设施,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平台和组成部分,是世界气象(气候系统)基础设施的重要节点,是整个多轨道业务技术体系能否高效能运转的基础保障[1]。
气象行业在努力进行智慧气象建设的过程中,将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有机结合,通过通信、网络相互支持,形成气象信息系统的集约化发展。
通信、网络在其中起着纽带与支撑作用,使气象信息系统发挥气象业务的综合效益。
2气象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安全防护难点气象信息系统作为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具有以下特点:组成部分多、应用范围广泛;涉及的服务器、设备种类多,操作方式繁杂;数据资料量大,具有存储价值,可以做研究分析使用;面向用户多,多种行业用户的接入也增加了防护压力;需要的稳定度高,7×24h不间断的运行,若发生间断情况,也要尽量缩短间断时间,及时恢复。
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多个方面,其中每一个方面都是重要不可忽视的。
需要将繁杂的服务器、设备划分在合理的安全域内;需要设置区域边界的安全防御措施;需要划分合理的VLAN;需要做好各类访客身份的鉴别和限制都是安全防护中基于等级保护的气象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策略分析沈鹿鸣1吴杰1刘冰玉1王海军2(1.河北省秦皇岛市气象局,秦皇岛066000;2.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气象局,八宝镇810400)摘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在气象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气象现代化的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气象信息系统也有了更大的发展,与此同时需要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渐增多,建立一套完善可行的安全防护措施,降低气象信息系统安全风险显得越发重要。
气象网络安全

气象网络安全气象网络安全,这是一个日益重要的议题。
随着气象信息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气象系统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黑客和恶意行为者可能利用气象系统的漏洞来破坏气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而干扰甚至破坏气象预报和监测系统。
这对于国家和地区的气象服务和相关行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气象网络安全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气象系统通常由多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组成,包括传感器、网络设备、数据存储和处理系统等。
这些组件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存在各种漏洞和隐患,给恶意攻击者提供了可乘之机。
其次,气象系统涉及的数据量庞大,包括实时气象数据、模拟预报数据、卫星图像等。
这些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容易被窃取、篡改和销毁,给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带来风险。
再次,气象系统的重要性使其成为了恶意攻击的目标。
黑客和其他恶意行为者可能试图入侵气象系统,以获取珍贵的气象数据或干扰气象服务。
这种攻击可能直接威胁到国家和地区的气象安全,甚至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为了确保气象网络安全,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加强气象系统的安全设计和实施。
这包括对组件进行全面的漏洞扫描和安全测试,及时修补系统的漏洞和弱点,确保气象系统的整体安全性。
其次,需要加强对气象数据传输和存储的安全保护。
这包括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传输和存储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同时,还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应对数据丢失和破坏的情况。
此外,需要进行定期的安全审计和演练,以确保系统的持续安全性。
安全审计可以检测系统中存在的风险和漏洞,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而安全演练可以在实际攻击模拟中检验系统的安全响应能力,并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也是保障气象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气象系统和数据的安全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各国和地区共同努力。
加强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能够有效增强气象网络的整体安全性。
总之,保障气象网络安全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贵州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3 网 络 安全 的威 胁来 源 J
几乎全 省各 级 气象 部 门的信 息 网络均 通 过
CR E E N T与 It t 连 , ne 相 me 在享 受 It t 源 的 同 ne 资 me 时 , 面 临 来 自 It t 击 的风 险 。各 级 气 象 部 也 ne 攻 me 门在组 建 了本 地局 域 网 的 同时 , 连 接 上一 级 气 象 也 部 门和 下一 级 气 象 部 门 , 多 还 连 接 了 同城 用 户 。 很 因此所 承受 的安 全威 胁 是 多 方面 的。概 括 起来 , 主
设置不完整等。网络用户 的失误 通常有 口令设置
不 当 、 账号 随 意借 用他 人 、 意共享 本 地资源 等 。 将 任
③恶意攻击 : 事实上大多数的安全问题均是 由
于某 些 恶意 的人企 图获 得某 种 利 益 、 起别 人 关 注 引 或伤 害他 人而 有 意 制造 的 。此 类攻 击 可分 为 2种 :
2 贵 州 气象 信 息 网 络 的 安 全现 状
在 调 查 了贵 州 各 级 气 象 部 门 的 网 络 安 全 形 势
后, 总体而言 , 气象信息 网络 的安全 现状呈现如下 的共 同点 : 网络 中存 在 大量 的 A P攻 击 ; R 安全 软件
部署 率偏 低 ; 端安 全 产 品 品 牌 多 种 多样 ; 意 更 终 随 改I P现象较 多 ; 海量 下 载 , 线 视频 等 导致 网络 流 在
3 ・ 5
・
20 0 8年 第 6期 第 3 卷 2
贵 州 气 象
Ju a O uzo eerl y o r l f i uM t o o n G h o g Vo 3 NO. L 2 6
气象部门通信网络安全分析及隐患处理措施

气象部门通信网络安全分析及隐患处理措施发表时间:2018-09-11T15:44:57.833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7期作者:李熠[导读] 本文通过分析气象部门通信网络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气象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四川省绵阳市气象局四川绵阳 62100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自气象部门使用计算机通信网络以来,相关的问题逐渐显现,严重阻碍了气象工作的顺利开展。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气象部门通信网络安全隐患,并提出了相关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气象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关键词:气象部门通信网络安全隐患处理措施1气象部门通信网络安全分析1.1在互联网出口进行硬件拦截防御1.1.1硬件防火墙硬件防火墙是不同网络安全域之间的部件组合,是不同网络安全域之间进行通信的唯一通道,能根据气象业务进行有关安全策略控制进出网络的访问行为,可以对普通用户软件防火墙上的弊端进行完善,提升局域网对外的防护性水平。
将硬件防火墙安装在互联网和DMZ 区之间,可以提升该区域内相关业务服务器的安全运行水平,再加上防火墙日志服务器,可以在短时间内查询访问网络的历史记录。
1.1.2网页防篡改系统实际上,网页防篡改系统主要在DMZ区内进行部署,分布在WEB服务器和防火墙之间。
通过一系列的实时监控、报警、自动恢复等功能进一步提升了WEB网站的安全性水平。
另外,借助于文件日志可以全程监控网站文件更新内容,有效避免恐怖分子、黑客、病毒等对网站内的网页、图片、文档等相关的文件进行非法破坏或篡改,增强了网站的安全性水平。
1.2局域网内多层次防护1.2.1防病毒软件气象部门内的防病毒软件主要是通过单机杀毒和软件杀毒两种方式对病毒进行一系列的预防、诊断、杀灭和检测等。
在大部分的省气象局内部均安装了趋势网络版杀毒软件,同时还对网络安全防护策略进行灵活配置。
气象局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及防范措施研究

气象局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及防范措施研究摘要:本文调查了气象局信息网络安全的现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希望能够提供借鉴价值关键词:气象局;信息网络安全;防火墙;访问控制;安全培训随着信息技术在气象局应用中的不断发展,信息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旨在研究气象局信息网络安全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护气象局的信息资产和网络系统的安全。
1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及安全隐患1.1信息网络安全现状据研究,气象局的信息网络安全现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气象局网络系统存在缺乏安全意识和培训的情况,员工对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和风险意识较低。
其次,技术设备的更新和维护滞后,存在老旧设备和软件容易受到攻击的问题。
此外,缺乏完善的安全措施和机制,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容易遭受网络攻击。
在安全隐患方面,气象局可能面临各种安全威胁,如网络攻击、恶意软件、数据泄露等。
其中,来自内部员工的威胁也是需要关注的,如未经授权访问和滥用权限等。
1.2来自互联网直接或间接的威胁来自互联网的直接或间接威胁对气象局信息网络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直接威胁包括网络攻击,如DDoS攻击、恶意软件植入和网络钓鱼等,这些攻击可能导致系统瘫痪、数据泄露或损坏。
间接威胁包括恶意软件传播、网络诈骗和社交工程等,可能通过终端设备进入气象局网络,给系统和数据带来风险。
为了应对互联网威胁,气象局应采取以下防范措施:首先,加强网络边界保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入侵预防系统,用于过滤和阻止互联网上的恶意流量和攻击。
同时,及时更新和升级网络设备和软件,以关闭已知漏洞和提高系统安全性。
其次,实施强密码策略和多因素身份验证,确保用户账户安全。
要求用户使用复杂密码,并定期更换,限制对敏感操作和功能的访问权限,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滥用。
此外,建立网络安全监测与响应机制,及时检测和应对网络攻击。
持续监测网络流量、日志和异常活动,并建立应急响应计划,包括恢复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的步骤。
甘肃省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现状及防范措施

Ga u M ee r lg n o m a i n a o tNewo k S c rt iuai n a d Pr v n i eM e s r s ns to o o y I f r to b u t r e u iy S t to n e e tv a u e
代化 、信息化建设过程所 面临的诸多 问题 中 ,计算机 网
络安全 问题成为网络运行 和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必须 采取切实有效 的策略及措施来保证 网络安全 。针对甘肃
省 气 象 局 网络 系 统安 全 防 护 现状 ,结 合 不 同 的 安 全保 护
因素 ,通过切实有效 的技术手段 ,实现 实用 的网络安全
It nt n r 是世界 上最大 的信息 资源 系统 ,已成为 全 ee
法 使用 I 址 ,导 致 I P地 P冲突 事 件 时有 发 生 。最 常 见 的
球范围内传化建设和办公 自动化进 程 。在气象现
现象是用户使用 B T等软件非法进行 海量下载 、在线视 频 等导致网络 流量负载过大 ,直接影 响全局 网速 ,甚至 出现全网瘫痪 ,在某 种程度上影 响到 了部分正 常业 务。 同时,用户对计算 机终端 的安 全意识和知识水 平不足 ,
综 合解 决 方 案 。
1 信息网络安全现状与安全隐患分析
11 信 息 网络 安全 现 状 .
一
局 域 网 中 的 网 络 安 全 直 接 或 间 接 来 源 于 It nt nr , e e
这类威胁主要 以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 的方式直接作用 于内部 网络。计算 机 病毒 主 要来 源 为 It t ne 、软 盘、 me 光盘和可移 动 存 储 介 质等 ,其病 毒 种 类 繁 多 ,比如: Nt e蠕虫和病毒 、网页篡 改 、木 马和 间谍 软件 、主机攻 击 、漏洞扫捕和攻击 、木马与后门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 ( o ,D o) D S D s 、欺骗攻击 (P R ,W B,D S I ,A P E N )等。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都会造成气象部门局域 网产生故
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浅析

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浅析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气象信息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以及国家安全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日常的天气预报,到农业生产、航空航海、能源供应等重要领域的决策支持,气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都依赖于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气象信息网络所面临的安全威胁也日益严峻。
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涵盖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发布等多个环节。
在数据采集方面,气象观测站点分布广泛,通过各种传感器和仪器收集大量的气象数据。
这些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在传输过程中,如果网络安全措施不到位,数据就有可能被窃取、篡改或丢失。
网络攻击是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
黑客可能会利用系统漏洞、恶意软件等手段入侵气象信息网络,获取敏感信息或者破坏系统的正常运行。
例如,他们可能会篡改天气预报数据,导致公众收到错误的气象信息,从而引发混乱和损失。
另外,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DoS)也可能会使气象信息网络瘫痪,影响气象服务的正常提供。
除了外部攻击,内部因素也可能导致气象信息网络安全问题。
内部人员的误操作、违规行为或者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而导致的信息泄露,都可能给气象信息网络带来安全隐患。
此外,系统自身的漏洞和缺陷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软件和硬件的漏洞可能会被攻击者利用,从而威胁到气象信息网络的安全。
为了保障气象信息网络安全,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技术防护是关键。
这包括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对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和防护。
同时,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及时更新软件和硬件,以减少系统的安全风险。
其次,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明确内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对内部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对于敏感信息的访问和处理,要实行严格的审批和监控机制。
数据备份和恢复也是保障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
市级气象业务网络系统安全技术分析与策略

收稿 日期 :0 6 1- 7 修 回 日期 :0 7 O— 3 2 0- 0 2 ; 20 一 12
作者简介: 李芬(90 )女, 17- , 学士, - 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 计算机网
Ge e a t t ge n a a y i bo tt e me e r lg c ls r ie o in e s c e n r lsa e i sa d n l ss a u h to oo ia e v c - r e t d e ur
n t o k r h t cur ew r a c ie t e
.
K yw r sN tok S c r ; n yi;t e e e o d : e r ;e ue A a s S t s w l s a g i
1 引言
近年 ,随着业务 现代化建 设的不断发展及新 业务 技术体制改革 的逐 步推进 ,多轨道 业务系统及 三站 四 网的布局正在我省逐 步形成 ,省市 两级信息与技术 支 持 平 台建 设和 维护是 现代 气象业 务 的基 础和 支撑 , 其
维普资讯
《 农业网络信息》07 20 年第 2 期 网络 与 电子商务, 务 政
市级气 象业务 网络 系统安全技 术分 析与策略
李 芬 蔡 亮 t 凯 2 , , 陈
(. 昌市气象局 , 1 南 江西 南昌 300 ;. 30 82 江西省防雷中心, 江西 南昌 304 ) 306
发展 是气象现代化水 平的重要标志之 一 ,直接影 响到 气象各项业务服务 系统 能否正常运转 。互 联 网的接入
图 1 市 局 网 络 结构 示 意 图
为业务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 , 我们也正受到其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策略和技术分析
在信息化时代,气象信息已经成为各行业和公众决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资源。
与此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加,这就要求气象信息系统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策略和技术体系。
本文将对气象信息网络安全策略和技术进行分析。
气象信息系统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网络安全策略。
这包括:
1.建立网络安全意识:培养气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对网络安全的重视和意识,提高其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制定并实施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确保网络安全保密和完整性。
3.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对气象信息系统使用者进行网络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网络安全威胁的认识和理解。
4.建立网络安全责任制:明确网络安全责任的分工和岗位职责,落实到人,确保网络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
5.加强安全技术保障: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手段,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加强对网络的安全防护。
气象信息系统需要采用一系列网络安全技术来保护安全。
具体包括:
1.身份认证技术:通过身份认证技术来确保气象信息系统的使用者身份的合法性,防止非法入侵和篡改。
2.数据加密技术:对气象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机密性,防止信息泄露。
3.网络监控技术:通过网络监控技术,对气象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迅速发现和处理网络安全威胁。
4.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入侵检测技术,对气象信息系统进行入侵扫描和检测,及时发现、隔离和处置入侵行为。
5.应急响应技术: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对网络安全事件的及时处理和响应,降低安全事件对系统的影响。
气象信息系统还需要与其他相关系统进行信息共享和协同防护,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益的网络安全体系。
这可以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平台、加强与第三方安全机构的合作等方式来实现。
气象信息的安全对于社会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策略和技术体系是必不可少的。
这不仅能够保护气象信息系统的安全,还能够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安全策略和技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