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煤层气排采中影响产气的因素探讨
煤层气井生产特征及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

58 (下转第91页)1 地质构造对单井产气量的影响1.1 煤层当中的瓦斯含量煤层所在的地质构造当中,情况非常的复杂,尤其是由于煤层所在位置的不同,煤井的各不相同,使煤层当中所含的瓦斯含量也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实际的开采过程中,有效的把控好煤层中瓦斯的含量,是有效提高产气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从实际经验可以说明,一般情况下,瓦斯含量在10立方米以上的地区进行抽气的最好地区。
1.2 构造部位(1)从相关的开采经验以及数据分析来看,产气量海域地质的构造部位具有一定的关系,特别是海拔高度。
一般情况下,越是接近断层的地方,裂缝的发育也就越好,也就越容易与地表水进行接触,从而提供更好的采气条件,而地势比较低的部位更能够有效的与地下水源形成交汇,从而更好的提高产气量。
(2)一般情况下,高产井都在地质构造比较高的地方,与断层的距离相对较远,这主要是因为在煤层的形成过程中,背斜轴一般都是在张性应力的作用下,这样其物性就会相对好一些,从而有利于煤层当中气的解吸,进而出气也就会比较快,产气量也就会比较高。
相反,产气量也就会比较低。
(3)在接近陡坡的地带、陷落柱地带以及断层地带,采气量是相对比较少的。
其中,断层地带的煤层其保存条件相对较差,不易形成良好的产气环境,而且其解吸的能力也比较低,进而影响了储气层的压力,并且容易对相关的煤层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1.3 断层的导水性从以往的开采经验上来分析,断层当中的导水性也会对产气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导水性越强,产气量也就越小,甚至会出现零产气的情况,特别是低部位,其水体相对较大,容易形成地下水的堆积,进而更会影响解吸能力,从而导致产水量加大,而产气量变小。
2 渗透率对产气量的影响渗透率是影响煤层气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储层渗透率大于2md后,产量有所下降的气井可能处于构造相对较低的部位,气井由于处于地下汇水区,高的渗透率导致其排水泄压困难,使其产量有所下降;而在构造较高部位的气井,由于储层拥有良好的渗透性,其产量很高。
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气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李 亭在我国,煤层气的开发日益受到重视,但是单井产气量却一直难以有较大提高,这也是一直制约煤层气开发的主要问题。
本文试图从地质因素和开发技术两个大的方面入手,分析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种种因素,找出问题所在。
1地质因素地质因素是决定煤层气富集及产出的关键,是影响气井产能的内在因素。
以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的开发为例,通过研究及勘探开发的实践表明,气井产能受煤构造部位、煤层厚度、埋深、气含量、渗透率、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
不同地区煤层气地质、储层条件对比情况见表1。
1.1构造发育及分布1.1.1褶皱煤层气勘探开发资料显示,褶皱对煤层气井的产量有一定影响。
中联煤在潘河地区的煤层气井分布在背斜、向斜的不同部位,虽然各种产量井在背斜、向斜上的分布没有明显的比例优势,产能分布与构造关系不十分显著,但在背斜轴部,高产井的比例高[1],向斜和褶皱翼部的高产井比例分别为75%和59%,背斜轴部的煤层气井全为高产井(表2)。
中石油在樊庄区块进行的煤层气开发也基本上表现为相同的产气特征,在背斜区和褶皱翼部高产气井的比例高。
表2不同构造位置区的气井产气状况[2]1.1.2断层断层对煤层气开发的影响表现为:①在局部范围内使煤层厚度或煤体结构发生变化,如煤层变薄、煤层渗透率降低等;②导通邻近含水层,导致产水量大、降压困难等;③使附近的煤层气逸散,气含量降低;④使煤层气井间形成隔离屏障,阻断井间的联系,降低开发效果;⑤增加钻井、固井、压裂作业等的施工难度,对煤储层的污染可能更大。
这些都会导致产气量降低,因此断层对煤层气井的产量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1.2煤层厚度煤层厚度越大,向井筒渗流汇聚的煤层气就越充足,产气量就越高。
对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井产量与目标煤层厚度进行统计发现,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大,煤层气井产量有增加的趋势。
1.3煤层埋深煤层气理论研究和勘探开发的实践表明,深度是影响煤层气井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煤层气开发目标煤层埋藏越浅,则地应力低、渗透率高,排水降压容易,气井产量就越高。
煤层气井产气规律及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煤层气井产气规律及产能影响因素分析任建华;任韶然;孟尚志【摘要】Coalbed methane ( CBM) is an important unconventional resource. The exploit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CBM) must reduce reservoir pressure making adsorbed gas desorption through depressurization. The coalbed methane pressure dropping process was analyz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reservoir characteristics, the geological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single well production history was well matched. Using the above model, the effect of fracture permeability, porosity and the bottom hole flowing pressure on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 and peak time are analyzed.%煤层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资源.煤层气的开采首先需要将储层中的水排出,降低储层压力使吸附气解吸产出.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煤层气压降开采过程,并利用实际储层特征建立地质模型,对单井生产历史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应用上述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裂缝渗透率、孔隙度以及最小井底流压对煤层气井产气变化规律以及峰值时间的影响.【期刊名称】《科学技术与工程》【年(卷),期】2013(013)010【总页数】4页(P2799-2802)【关键词】煤层气;降压吸附气;解吸;数值模拟【作者】任建华;任韶然;孟尚志【作者单位】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55我国具有丰富的煤层气资源。
探讨煤层气低产井低产原因及增产改造技术

探讨煤层气低产井低产原因及增产改造技术朱家伟1,2胡海洋2易旺2(1.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四二队; 2.贵州省煤层气页岩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贵州贵阳 550081)摘要:我国许多地区煤层气开采都形成了一定规模,从实际开发情况来看,部分区域煤气层开发井受各项因素影响产量较低,这会影响煤层气开发。
对于这一现象,要查明原因,采取合理措施处理,提高产量,为煤层气低产井后期改造提供支持。
基于此,该文对煤层气低产井低产原因及增产改造技术进行了探讨,提高单井产量与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必须加强对相关内容的分析。
关键词:煤层气 钻井储层 低产井 增产改造中图分类号: TD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3)17-0183-04Discussion on the Causes of Low Production and theSti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of theLow-production Wells of Coalbed MethaneZHU Jiawei1,2HU Haiyang2YI Wang2(1.Team 142, Guizhou Coalfield Geologic Bureau; 2. Guizhou Coalbed Gas Shale Gas Engineering TechnologyResearch Center,Guiyang, Guizhou Province, 550081 China)Abstract: The coalbed methane exploitation in many regions of China has formed a certain scale. From the actu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wells in some regions are affected by various factors and the production is low, which will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coalbed methane. For this phenomenon,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take reasonable measures to deal with it,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so a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later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albed methane low-production well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auses of low production of low production wells of coalbed methane and the technology of sti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single wells.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analysis of relevant contents.Key Words: Coalbed methane; Drilling reservoir; Low production wells; Sti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我国具有丰富的煤层气,但是从探明的情况来看,煤储层具有低渗、低压、低孔等特点,单井产量低。
煤层气排采中煤粉产出的影响因素

2041 煤层气排采中煤粉产出的现状气排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在国外矿井气排很早就投入使用。
随着煤矿相关的设施逐步改善,煤矿煤层气排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提高。
当前,国外煤矿资源发达的国家与地区,都对矿井气排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矿井气排的电量使用问题是重要的问题。
提高气排的运行效率是相当重要的。
俄罗斯博士B.B.马祖连科提出了煤粉产出工况修正,可以作为气排设备的选择依据。
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控制技术在煤矿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甚至开发了微机板式的控制及安全;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等提出了数字化煤矿的领先概念,建设综合化监控技术;伴随着传感技术的发展及精度的提高,西欧国家甚至简历了智能化煤矿概念,如:芬兰煤矿业就实现了智能化煤矿的技术,目的是为了实现煤矿的各个领域的自动化、网络化。
虽然国内部分煤矿正试图采用煤粉产出自动化,可是在这些本身就有着诸多问题,而且这些和实际煤层现状不相符合。
所以,中国大量的煤矿仍然采用人工操控,而不去使用自动气排。
并且科学技术煤粉平仍然比较低下和煤矿设备不是很先进,其中工作人员的技术煤粉平不是很高,对于检测技术的运用、设备的操作准确度等方面都有待提高。
目前所使用的传感器都是比较传统的,在煤矿煤层这种恶劣环境中,污泥、煤泥等污渍同会堵塞传感器,导致其可靠性不高,难以准确的采集信号。
虽然也有比较先进的传感器,但使用范围比较窄。
2 煤层气排采中煤粉产出的目的和意义由于矿井生产集约化煤粉水平的提升,相应生产设备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必须也随之得到提升,同时也需要精准、实时、及时查探了解工作情况。
目前主要由人工控制的传统煤粉产出控制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长久以来的能源浪费、工作低效、管理维护设备不周以及极大损耗人力资源等。
煤矿气排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不间断地监测其过程,包括煤粉仓的煤粉位、煤粉产出的运行状态,结合当前的状态进行分析,根据个人的经验进行开关的控制,来启动或停止煤粉产出,以控制煤粉位。
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探讨

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探讨钻井与压裂是当前导致煤层产量难以提高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钻井工程与压裂改造对于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可以为今后我国开展煤层气的勘探技术提升做出贡献。
标签:煤层气;产能;影响因素;探讨1 钻井工程对于煤气产能所带来的影响钻井工程的煤层气井产能所带来的影响主要包含了在钻井进行的过程中会造成其煤储层中产生污染,导致井身质量的下降,对于后期开展的压裂和开采连续性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最终导致了煤层气井的产能难以提高。
1.1 钻井液性质对于煤层气产能所带来的影响钻井液对于煤层气产能所带来的影响主要包含了污染和损害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煤层能够吸收高分子聚合物,此时就会形成一定量的膨胀和吸附作用,导致整个开采系统出现堵塞的现象;另一个方面,钻井液中的固体颗粒直接进入到煤储层中的裂缝内部,造成了该部分位置出现严重的污染清理。
本文的笔者深入的分析了当前工业区内部正常开采的42口实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使用清水钻井液的产气量比使用聚合物低固相钻井液的产气量高出很多。
后者的平均最高产气量为1164m3,平均单井稳产气量739 m3;使用前者的平均产气量为1571 m3,平均单井稳产气量1163 m3。
1.2 钻井液的中浸泡对于煤层产气能所带来的影响煤层在钻井液中浸泡时间主要指的是钻井过程中从揭开煤层值固井完井的整个过程内,根据当前该工业区中正常产气量分析后发现,煤层通常会在钻井液中浸泡长达2~28天的时间,但是一般都是3~11天左右。
通过研究产气量以及浸泡时间存在的内部联系,发现排采井从整体上煤层的钻井液中浸泡的时间会比较长,最高产气量以及稳定产气量的数据都会出现一定的降低,但是关联性也不是非常的明显。
如果探井煤层在钻井液中的浸泡时间小于14天,那么这就表示上述的两者并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如果浸泡的时间超過了14天,那么二者的关系就是负关联性,也就是说浸泡的时间越长,那么最终的最高产气量和稳定产期量都会相应的有所降低。
煤层气井产气规律及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技
术
与
工
程
Vo 1 . 1 3 No . 1 0 Ap r .2 0 1 3
1 6 7 1 —1 8 1 5 ( 2 0 1 3 1 1 0 - 2 7 9 9 — 0 4
S c i e n c e Te c h no l o g y a n d En g i ne e in r g
采用 数值模 拟方法分析 了煤 层气压降开采 过程 , 并利用 实际储层特 征建 立地质模 型, 对 单井生产 历史进行 拟合 , 拟合效果 较
好 。应用 上述 所建 立的模 型分析 了裂缝渗透 率、 孔 隙度 以及最小井底流压对煤层气井产气变化规律 以及峰值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 煤 层气 降压 吸附气 解吸 数值模 拟 B 中图法分类号 T E 1 5 5 ; 文献标志码
井筒 向周 围煤层 逐渐 扩展 的过程 如 图 1 所示 ( 沿压
第一作 者简介 : 任建华 ( 1 9 8 6 一) , 男, 中国石油大学( 华东 ) 油气井工
程专业 博士研究生 。研究 方 向: 非常规 气体 开发 。E - m a i l :r e n j i a n .
h u a 1 2 6@ 1 2 6 . c o n。 r
⑥
2 0 1 3 S c i . T e e h . E n g r g .
煤层气井产气规律 及产能影响 因素分析
任建 华 任韶 然 孟 尚志
(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 院 , 青岛2 6 6 5 8 0 ;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 司 , 北京 1 0 0 0 1 1 )
摘
要
煤 层气是 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资源。煤 层气 的开采 首先 需要将储 层 中的水排 出, 降低储 层压力 使 吸附气解 吸产 出。
煤层气产出量的影响因素

然 因素一煤层 气的含气量以及煤层气的压力吸附特性是 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参量。对 于前者 ,我们 可以运用井底造穴和压裂等方法来增大井眼的等效半径 ,改善产层压力曲线,使产 气控制 区域增 大。对于后者,我们应该重视客观 ,普及对煤层 气的解析及压力吸附测试技 术,加强对煤层数据
n lge rd s r n oo isf e obig CBM d p su /a s r to e t n e me whl o n a r s r b op in ts .I t a e e h n i e,c l cin,a ay i d sud n ol t e o n l ssa t y o n CBM a h u d b te gh n d a l n o e ob t risr c u r n CBM x lrto d d v lp— d t s o l e sr n t e e weli r rt et n tu to rwok o a s d e e po ain a e eo n
维普资讯
第 4卷 第 3 期
2O 年 7月 O7
中国煤 层气
CI A C0A BE N - ⅡN I D MEI HA E
V 1 4 N . 0 . o 3
Jl O 7 uy2 O
煤 层气 产 出量 的影 响 因素
卢 长 生
( 格瑞克 能源 ( 国际)公 司,北京 1o 7) 08 3
tr n l d n a o tn fCBM d p e s e/a s r ig fau e fCBM ,a o e e mp ra tr frn e. o ,icu i g g s c ne to n a rsur b o b n e tr so n t rv r i o tn ee e c h y F rt e f tf co ,we c mpo to s o a i t n a d fa t rn o i ce s ee uv e tr du fte o i a tr h l n a e ly me d fc vt i r cu i g t n ra e t q ia n a iso n h ao n h l h b rh l n od rt mp v r su a i e s a p o ucn a d e lr e t e c nr lig a e a o e oe i r e o i r e p e s r r duso t m r d i g g a n ag o t n r a o g s o e f h e s n h o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煤层气排采中影响产气的因素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对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增长,风能等新能源在生活中被使用的频率逐渐提高,但是目前在我国使用得最广泛的还是热能,因此煤气层资源对我们来说非常总要。
虽然煤层气资源丰富,但它的产量一直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煤层气领域很早就采用了商业性运作手段,但是各种因素影响着煤层气排采的质量和效率,因此要正确认识影响它合理排采的因素才能提高煤层气排采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煤层气排采;影响因素
引言: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的变化,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生活水平的发展和有限能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能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如何提高能源的开采效率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因此要想提高煤层气排采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分析影响它排采的因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
本文将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日常的新闻报道,对影响煤层气排采的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希望能为提高煤层气排采的效率和质量闲言。
一、煤层气排采的技术原理
在对影响煤层气排采的质量和效率时,第一步应该清晰掌握煤层气排采的技术原理。
煤层气排采简单来说就是在煤层中进行排水采气处理。
煤层中含有大量的水,因此在进行处理时首先应该先用技术手段排除井筒里含有的水,从而降低煤层的储存压力,以此让煤气层被解吸并且逐渐渗透到井筒里然后被采出。
煤层气排采的原理看着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过程技术含量很高,每一步对煤层气排采的质量和效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只有熟练掌握煤层气排采的技术原理,才能找到影响煤层气排采质量和产量的因素,从而对症下药。
二、影响煤层气排采的因素分析
影响煤层气排采的质量和效率的因素很多,通过文献资源和新闻报道,本文将其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煤层构造
地质因素是影响煤层气排采的主要因素,煤层气的形成和排采都和周围的地理环境系息息相关。
经过实践证明,煤层气的产量主要受褶皱的影响较大。
从地理的角度来看,背斜和向斜是煤层气的主要存储位置。
虽然目前还没有证实煤层气的产能和它的分布有直接的关系,但从实践来看,在背斜处,煤层气的排采量较多,高产量的井基本都分布在背斜的轴部。
断层对煤气资源的形成和开发都有重要的作用,断层有时会影响着煤层的厚度和构造,比如,有时疏通邻近的含水层,导致煤层的含水量变大,从而增大煤层的降压难度。
同时还增加了钻井工作的难度。
同时断层还会增加煤层气被污染的可能性,一旦煤层气被污染那么它的产量和质量就会降低,因此断层对煤层气的开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煤层的厚度
煤是通过埋藏在地下的物质经过几亿年的变化而形成的,因此煤层的厚度和它的排采质量和产量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一般来说,煤层的厚度和煤层气的排采成正相关关系,即煤层的厚度越厚,那么煤层气的排采的产量就会越高,在没有被污染的情况下,质量也越高。
(三)煤层的深度
经过实践证明,煤层的深度对煤层气的排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世界各
国对煤层气的排采的目标之一就是挖掘深埋的煤层资源。
埋得越浅的煤气资源它
的渗透率会增大,会让采煤过程中的排压难度减小,因此煤气层的产量也会增多。
(四)渗透率
煤层气是否高产、质量是否过关,它的渗透率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数。
对煤
气层的排采来说,技术水平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会直接影响煤层气开发的质量。
与常规的天然气相比,煤层气的储存的应力更敏感。
普通的钻井挖掘很容易对其
产生破坏,这样很容易对后续的作业产生影响,直接影响就是它的渗透率会变低,导致它的最终产量减少。
为了提高渗透率,要运用最新的钻井技术进行作业,例
如多分支水平井就可以克服这一缺陷。
这种技术可以增大泄气的面积,从而提高
煤层气的产量。
只有不断尝试运用新技术,才能有效解决各种因素导致的煤层气
产量下降和质量不高的情况。
(五)排采中的压套
在对影响煤层气排采的质量和产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要对排采的数据和
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切记不可凭空捏造。
收集相关数据并且进行分析,在分析中
把套压分为了三个类型发现,当这一值小于03MPa时,地层所处的状态为泄压状态,这是煤气层排采的初始阶段,当套压的值介于03MPa-11MPa时,煤层气排
采符合线性曲线的要求;当这一值大于11MPa时,煤层气排采符合二次函数的要求。
因此研究套压的参数对煤层气的排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煤层气排采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我们要充
分利用数学原理进行建模处理,运用模型分析煤层气排采中各参数间的关系,对
数据进行正确的认识。
对煤层气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这是最长久有效
的改善方法,也是最科学的。
经过实践和数据分析得出,套压和煤层气排采的产
量之间呈负相关,即当套压减小时,煤层气的产量会增加,产量减少时也意味着
套压此时处于高值。
掌握这一原理后,我们可以利用技术对排采中产生的套压进
行合理控制,这样就能尽量减少因套压的增加而导致的煤层气产量的减少。
三、结束语
在煤气层的排采中各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它的产量和质量,对影响煤层气开
发的质量和产量的因素进行探讨,能够对症下药,能够探讨出解决煤层气开发的
质量和效率,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在排采过程中的不利因素,这样才能提高决
煤层气排采的质量和效率,才能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价值,从而提高经济和社
会效益。
在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要采集这一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数据,运用数
学模型分析不同参数之间的关系,只有充分掌握不同阶段、不同参数之间的相关
关系才能对煤层气排采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改善。
同时要运用
最新的技术,逐渐淘汰传统的煤层气排采技术,新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
因素对煤层气排采的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提高煤层气排采的质量和产量,能够推
动经济的发展,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田博凡,康永尚,刘娜, et al.滇东-黔西煤层气井排采动态影响因素及初始排水速度优化步骤[J]. 煤炭学报,2018,43(06):1716-1727.
[2]汪万红.构造煤煤层气分压合排产气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J].煤炭科学技
术,2019,47(02):125-129.
[3]李建坡. 煤层气排采中煤粉产出的影响因素[J]. 石化技术, 26(01):211.
[4]马波, 罗薇. 煤层气排采产气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延川南工区谭坪构造带排
采井为例[J]. 中国煤层气, 2015, 12(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