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酮质量标准
人工麝香标准

人工麝香标准
一、物理性质
1. 外观:为黄绿色至棕色的粉末或颗粒,无肉眼可见的杂质。
2. 密度:应不低于0.85g/cm³。
3. 溶解性: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乙醚等,但不溶于水。
二、化学成分
1. 麝香酮:人工麝香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强烈的香气,其含量应不低于总量的30%。
2. 雄黄酮: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其含量应不低于总量的10%。
3. 苯甲酸:具有防腐作用,其含量应不超过总量的5%。
4. 其他成分:包括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其含量应符合相关规定。
三、嗅觉特性
1. 香气强度:人工麝香应具有强烈的香气,能明显地与其他香料区分开来。
2. 香气质量:人工麝香的香气应纯正、和谐,无不良气味。
3. 香气持久性:人工麝香的香气应持久稳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不易挥发。
四、杂质含量
1. 有机杂质:人工麝香中不得检出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杂质。
2. 无机杂质:人工麝香中不得检出对人体有害的无机杂质。
3. 微生物:人工麝香中不得检出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
气相色谱法测定六神丸中麝香酮含量

气相色谱法测定六神丸中麝香酮含量吕霞;郭青;钟文英【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六神丸中麝香酮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浸渍提取后进样,采用HP 50+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 m ×0.53mm,1μm),以N2为载气,柱温165℃,进样口温度150℃,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温度190℃.结果麝香酮质量浓度在23.90~1195.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麝香酮的平均回收率为99.16%,RSD为1.04%(n=9).结论气相色谱法简单、准确,可用于六神丸的质量控制.【期刊名称】《中国药业》【年(卷),期】2010(019)021【总页数】2页(P24-25)【关键词】气相色谱法;六神丸;麝香酮;含量测定【作者】吕霞;郭青;钟文英【作者单位】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中医药分院,江苏,连云港,222006;江苏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江苏,南京,210008;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R286.0六神丸由麝香、蟾酥、人工牛黄等6味中药组方,属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具有清凉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常用于治疗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小儿热疖、痈疡疔疮、无名肿毒等症。
本品质量标准中含量测定仅限于人工牛黄和蟾酥,处方中主药麝香的主要成分麝香酮只有定性鉴别项,无含量测定要求[1-2]。
笔者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六神丸中麝香酮含量,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GC-2010型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
麝香酮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0819-200006);试剂(均为分析纯);六神丸6批样品和麝香阴性样品(批号分别为EA10053,FA1003和FA1006的样品由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号分别为050502,050503和050504的样品及麝香阴性样品由苏州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2 方法与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HP 50+石英毛细管柱(30 m ×0.53 mm,1 μm);柱温:165℃;进样口温度:150℃;检测器温度:190℃;载气:N2;流速:2 mL/min;柱前压:80 kPa;空气:400mL/min;氢气:40 mL/min;尾吹:50 mL/min;分流比:2 ∶1;进样量:1 μL。
麝香酮的提取分离

均可使大鼠前列腺和精囊腺重量增加,提 取麝香酮标准品溶液同时点样, 记录各样品的层析斑点的颜色和Rf值。
能直接作用于大脑皮层。
3、方法
3.1不同溶剂和提取方法制备麝香提取液
以乙醇、乙醚、正己烷为提取溶剂, 分别采用超声、冷浸、热回流3种方法提 取麝香。每处理取麝香样品100.0 mg,参 加溶剂15mL,于超声破碎仪上处理10min、 或室温下放置2h、或加热回流提取2h, 重复4次,合并各上清液,分别定容至5mL。
3.2 薄层层析分析麝香提取液
取各麝香提取液5mL,分别点样于 12 x 20 cm的预制硅胶板上,以苯: 乙酸乙酯( 2:1) 为展开剂,5%香荚 醛稀硫酸为显色剂, 加热显色。取麝 香酮标准品溶液同时点样, 记录各样 品的层析斑点的颜色和Rf值。
4、气相色谱分析麝香提取液及标准液
色谱柱Hp-1(25mm x 0.32mm x 0.17 mm),手动进样,进样量1μL,进样口温度 300゜C,柱温的起始温度160゜C,维持 2min后以5゜C /min 升温到300゜C, 恒 温10min,FID 检测温度250゜C,载气为高 纯氮气,载气流量1mL/min, 归一化法算 面积。记录各麝香提取液气相色谱图的 峰数、峰面积、保存时间, 并按下式计 算别离度:
4、气相色谱分析麝香提取液及标准液
腹水瘤、实体瘤、肉瘤以及白血病等瘤谱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不同的提取方法和溶剂对麝香的成分有明显的影响,而本研究发现用不同方法提取的麝香酮含量差异较大, 其中
冷浸法提取的麝香酮含量最高, 可到达2.
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天然麝香中的麝香酮_何易玲

作者简介:何易玲,女,四川峨眉,主管技师,从事卫生检验工作。
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天然麝香中的麝香酮何易玲1,汤晓勤2,向仕学2,徐 佳311四川省峨眉山市卫生防疫站,四川峨嵋61420021四川省卫生防疫站,四川成都61003131乐山市五通桥区防疫站,四川乐山614800摘要:目的 建立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样品用乙醇浸提,在0125g #L -1盐酸苯肼-110g #L -1氯化钠底液中,于峰电位-800mV(vs.SCE)处测定麝香酮。
结果 麝香酮含量在215~20L g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019995,方法检出限为115L g,日内精密度RSD =614%(n =5),日间精密度RSD =710%(n =5),平均回收率为8917%。
结论 该方法快捷、简便易行。
可用于麝香酮的含量测定。
关键词:极谱法;麝香酮;天然麝香中图分类号:R282174,R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103(2002)01-0053-02天然麝香(musk)是麝科动物成熟雄体麝腺香囊中的分泌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气。
天然麝香的主要香气成份为麝香酮(muscone),化学名为3-甲基环十五烷酮(L-3-methylcyclopentadecanone),用于配制化妆品,亦在香精香料、医药工业上使用。
麝香酮的测定方法已有不少报道[1,2],但使用单扫描极谱法测定天然麝香中麝香酮却未见报道。
实验研究表明麝香酮在酸性条件下,与苯肼反应生成的衍生物具备电活性,在氯化钠介质中,于-800mV(vs.SCE)产生一个尖锐、对称且稳定的极谱波峰。
用于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1 实验部分111 仪器与试剂JP -303型极谱仪(成都仪器厂)。
麝香酮化学对照品(批号:769-860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1%氯化钠溶液;乙醇均为分析醇;水为重蒸水。
112 方法11211 麝香酮标准溶液的制备 准确称取50mg 麝香酮化学对照品约200mg 于50ml 烧杯中,用无水乙醇溶解并定容至50ml 量瓶中。
麝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样, 结 果 安 宫 牛 黄 丸 中麝 香 酮 的含 量 为 0 . 0 9 m g / g 。 周锐 等 …采 用
围 内 与 峰 面 积 线 性 关 系 良好 ( r = 0 . 9 9 8 2 ) , 平 均 回 收 率 为 9 6 . 7 %, 检测 限 0 . 1 n g / m L 。 陈琴华 等 使用 G C—M S联用仪 , 采
1 . 7 6 %( n=1 5 ) , 检 测 限为 2 . 5 n g / mL , 定量 限为 6 . 0 n g / mL , 表
性 期的治疗 。 为了便于更深 入地系统研究 , 现 对麝香酮含量 测定
方 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气 相 色谱 ( GC J 法
明该方 法可将 ( S ) 一和( R) 一 麝 香酮进行 有效拆分 , 并 能有效控
G C—MS法 测 定 麝 香 酮含 量 , 具有 简便 、 快速 、 灵 敏度 高、 结 果准确可靠等优点。
陈琴华等 使用 G C—M S联用仪 , 采用选择监测离子法测定
麝香 中麝香酮 含量 , 结果麝香 酮质量 浓度在 0 . 0 5~ 5 . 0 0 g / L范
气流速为 7 0 m L / m i n , 氮气 为尾 吹气 , 流速为 3 0 m L / m i n , 分流进
用A g i l e n t D B— WA X毛 细管 色谱 柱 ( 3 0 . 0mx 0 . 4 4 9 m m, 0 . 8 5 I x m ) ,
制剂 中麝 香酮 的含量 , 色谱 柱为 H P一 5 M S石英 毛细管 , 柱温为 7 0~2 0 0 o C, 检测 器温 度 为 2 5 0℃ , 进样 口温 度 为 2 2 0℃ , 载气
麝香酮的GC—MS联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麝香酮的GC—MS联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吴启端;魏刚;方永奇【期刊名称】《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年(卷),期】2001(12)5【摘要】采用GC-MS联用仪,DB-1毛细管柱,以高纯度氦气为载气,异补骨脂素为内标物,对天然麝香中麝香酮进行定量测定。
结果,麝香酮的线性范围为0.056~0.451g/L,r=0.9999,加样回收率为97.99%,RSD=5.0%,日内精密度为RSD=3.85%;日间精密度为2.20%;所测3批天然麝香中麝香酮的舍量为l.82%(RSD=2.50%)、3.33%(RSD=1.36%)、4.40%(RSD=3.85%)。
表明该法简便、快捷、灵敏,精密度好,特异性强,适合麝香及其制剂中麝香酮的质量控制。
【总页数】2页(P368-369)【关键词】麝香;麝香酮;GC-MS;化学成分;中药【作者】吴启端;魏刚;方永奇【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实验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空气中苯系物的GC-MS/SIM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J], 陈慧;戴晖2.海水中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萃取/GC-MS/SIM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J], 刘景泰;杜广玉;刘扬;王平3.人体尿液中曲马多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SPE-GC-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J], 陈园园;刘晓云;萧晓红;王继华;彭运平;唐时幸4.汽油中四种金属抗爆剂的气质联用(GC-MS)检测方法研究 [J], 王文华; 李红俊; 赵双宏5.人体尿液中芬太尼及其代谢物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SPE-GC-MS)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J], 刘晓云;罗文光;王继华;唐时幸;彭运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相色谱法测定六神丸中麝香酮含量

六 神 丸 由麝 香 、 酥 、 工 牛 黄 等 6味 中药 组 方 , 国家 中 药 蟾 人 属 保 护 品种 , 具有 清凉 解 毒 、 炎止 痛 等 功 效 , 消 常用 于治 疗 烂 喉 丹 痧 、
线 性 关 系 考 察 : 密 吸取 精
麝 香 酮 对照 品溶 液 (. 9 / ) 11 5 L g
i smp e n r l b e o t q a i c nto f i h n s i l a d ei l fr he u lt o r lo Lus e Pi s a y l. l Ke wor : y ds GC; us e P l; Li h n il mus o e c ne t t r ia in c n ; o tn deem n to
i h a g o 3 9 n te rn e f2 . 0—11 5 0 g mL( =0 9 97) T e vrg e oe ae a 9 1 % ( S =1 0 % ) Co cu in T i 9 . 0 ̄ / r . 9 . aea e rc vr rt h y w s 9 . 6 RD .4 . n lso h s to meh d
Ab ta t Ob e t e T e eo meh d fr te eemiain o so e i is e i sMeh d T e ho tga hc sprt n sr c : jci o d vlp a GC v to o h d tr n t f muc n n Lu h n Pl . t o s h c rmao rp i e aai o l o
De e m i t仰 t r na i
O u c n i Li s e Pil b C fM so e n uhn l s y G
不同干燥方法对麝香中麝香酮含量的影响

不同干燥方法对麝香中麝香酮含量的影响目的:比较两种干燥方法中麝香的麝香酮含量,比较方法的合理、实用性。
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麝香中的麝香酮含量。
结果:干燥失重项下取样和直接取样,按干燥品计算麝香酮的含量,两种检测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结论:麝香中麝香酮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直接取样,按干燥品计算其含量。
标签:气相色谱法;麝香;麝香酮麝香为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oschus sifanicus Przewalski 或原麝Moschus mlschiferu Linnaeus成熟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闭经、心腹暴痛、痹痛麻木,治疗一切虚损恶病。
现代研究表明,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脑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均有显著的影响。
麝香在我国已有近2000年的药用历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
麝香既是药中珍品,又是一种名贵的香料,是高档香精中不可缺少的定香剂,而芳香气味主要来源为所含的麝香酮。
麝香酮是麝香重要的生理活性成分,是控制麝香以及含麝香中成药质量的重要指标。
我国药典标准规定天然麝香按干燥品计算,麝香酮的含量不低于20%。
药典标准规定的供试品制备为干燥失重项下取样,实验发现干燥失重项下取样,所得样品中麝香酮的含量与未干燥取样,按干燥品计算所得样品中麝香酮的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1仪器与试药11仪器Agilent6890型气相色谱仪(FID检测器);Agilent工作站;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
12试药麝香酮对照品(批号:110719-200512,中国药品生物制品研究所);麝香样品为各企业或个人委托检品。
无水乙醇为分析纯。
2方法21色谱条件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柱长30m,内径025mm,膜厚度025um);柱温:程序升温,初温160℃,每分钟升温10℃至220℃,保持5mi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麝香酮质量标准
麝香酮是一种天然香料,其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香气特性:麝香酮应具有明显的麝香气味,香气纯正、稳定,并无明显异味。
2. 外观:麝香酮为无色或微黄色结晶状固体,应无杂质和明显的不溶物。
3. 含量:麝香酮的含量应符合国家、行业或企业规定的标准,通常以百分比(%)或克/升(g/L)表示。
4. 溶解度:麝香酮应在常见的有机溶剂中可溶解,如乙醇、丙酮、乙醚等。
其溶解度一般以温度、溶剂和浓度为参数进行表述。
5. 杂质:麝香酮的杂质含量应符合相应的标准,使其符合使用要求。
常见的杂质有水分、挥发性物质、重金属、农药残留等。
6. 化学性质:麝香酮在化学反应中的稳定性和活性也是其质量标准的重要方面。
这可以通过对麝香酮进行适当的分析和测试,如酸值、酐值、氧化性等指标来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地域、行业或企业可能会有不同的质量标准,具体的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