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与三大战役

土地革命与三大战役
土地革命与三大战役

《土地革命与三大战役》导学单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革命的内容与意义,区别解放区和国统区不同的社会面貌,了解其影响。

2、了解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的具体史实及其意义。

3、通过分析史实,认识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多种因素,知道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心向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三大战役

2、学习难点:认识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多种因素

【教学过程】:

【梳理】

1、1946年6月,

2、1947年2月,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7年6月,、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余人,在鲁西强渡黄河,,揭开了

3、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

内容

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时间

作战方针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

中间突破,

肢解敌人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战况

意义

【探索】

材料一:

【解放区】【国统区】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这个世界倒了颠,1946.6 1947.61948.91949.1

解放区得人民好喜欢, 万元大钞不值钱,

民主政府爱人民呀, 呼吁和平要流血,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 保障人权坐牢监。

呀呼嗨嗨, 一个呀嗨, 这个世界倒了颠,

呀呼嗨呼嗨, 呀呼嗨嗨嗨, “自由分子”抹下脸,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言论自由封报馆,

民主宪法变戒严。

——《解放区的天》——1946年《马凡陀山歌》地区

社会面貌解放区国统区政治上

经济上

结果

材料二: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和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之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毛泽东

联系书本P107图文资料

总结:请你从以下方面归纳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因素。

政治:

经济:

军事:

社会:

【启示录】

从解放战争的结果,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第2框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教学设计人教版

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 一、【课标解读】 课标:3-1-5叙述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历程,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解读:本课是要让学生学习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知道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地点,以及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材简析】:. 本课运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描述了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说明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教材继续将重点放在战场上,运用地图、数据与历史图片等资料,全方位再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概况,说明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共产党在战争中由弱变强,最终取得胜利。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比较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分析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知道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初步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 4.知道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地点,以及重要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优劣势、强弱势、成败势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归纳出蒋家王朝的覆灭是历史的必然,培养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历史史实,归纳综合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2.在教师指导下,分析土地改革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土地改革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为即将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以此激发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习毛泽东等领导人以战略家的伟大胆略和雄伟气魄,把握战略决战这一历史机遇。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功绩,进而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高一历史三大战役的胜利及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三章三节二课 目标:分析三大决战;体现灵活战术及人民主力作用 重点:三大战役的胜利及意义 难点:三大战役过程及示意图 三、战略决战的胜利 1、决战时机成熟: (1)时间:1948年秋(解放战争第三年) (2)形势:敌我力量发生了重大变化(兵力、士气、民心),国民党军队兵力不足,只能重点防守一些战略要地。 2、辽沈战役: (1)首战选择东北战场的原因: ①东北战场兵力对比解放军占优势;②东北敌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 ③对东北地区是撤是守,国民政府举棋不定;④首战东北可粉碎敌人战略收缩企图;⑤东北决战结束后可配合华北、华东作战;⑥可用东北工业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2)战术:“关门打狗” 1948年9月12日至1948年11月2日,西进廖耀湘,锦州范汉杰,长春曾泽生、郑洞国,57天47万,消灭新一军、新六军两支王牌,国民党军变成290万,我军300万。 3、淮海战役:中原、华东配合;1948年11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 战术:“临机处置一切”(特点:规模大、地位高、协调好、战术好) 刘、陈、邓为常委,邓为书记。三大妙笔:拖住白崇禧(敌人对刘伯承三怕:进关、过江、入川);截断徐蚌线;攻占宿县(十字架)。“吃一个,夹一

个,看一个”。张克侠三个师2.3万人起义。黄百韬(碾庄,“碾稻谷”);黄维(双堆集,“堆黄花”);杜聿明(陈官庄,“装木土”)。消灭第五军、第十八军两支王牌。65天55万。 4、平津战役:东北、华北配合;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 战术:“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和平改编” 天津陈长捷顽抗;北平傅作义和解(女儿傅冬菊)。63天消灭和改编52万。 5、三大决战的意义: 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基础。 6、大决战胜利原因 (1)中共中央决策正确; (2)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 (3)解放区人民大力支援; (4)国统区中共地下党和革命群众贡献力量。 总之,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

春秋时期的三大战役

春秋时期的三大战役 在春秋时期,有着著名的三大战役,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为大家整理了春秋时期的三大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春秋三大战役之桂陵之战 战国中期,齐、魏、燕、赵、韩、楚、秦七雄并立,征战频繁。公元前354年,魏国派大将庞涓率8万精兵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赵国苦战了一年,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急忙向盟国齐国求救。齐威王正欲向外扩张,于是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去救赵国。 孙膑是兵圣孙武的后代,出生于齐国。他曾拜兵学家鬼谷子为师,与魏国大将庞涓是同窗好友。但庞涓做了魏国大将后,十分嫉妒孙膑的才能,将他骗到魏国施以膑刑(去膝盖骨),欲使其永远不能领兵打仗。后孙膑千方百计才逃出回齐国,并被齐威王重用。 孙膑终于得到一个向庞涓复仇的机会。但他并没有急于与庞涓在战场上相见。他劝田忌放弃领兵直趋邯郸,与魏军决战的计划,趁魏军主力出兵在外,国内防务空虚之际,直捣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迫使远在异国的魏军“释赵而自救”。等庞涓回兵时,中途予以截击,这样既救了赵,又能给魏国以沉重打击,是一举而两得。 田忌采纳了孙膑“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战法,挥师直逼魏国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齐军攻打平陵的行动并不坚决,庞涓

也不急于回救,继续竭尽全力攻克邯郸。直到魏军已占领邯郸,损兵折将急需休整时,孙膑才建议齐军挥师直捣魏都大梁,逼魏惠王十万火急命令庞涓统兵回救。庞涓接令后,不得不放弃邯郸,抛弃辎重,昼夜兼程回师。孙膑判断魏军回师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立即率齐军主力北上,在桂陵设下埋伏。当魏军经长途跋涉行至桂陵时,以逸待劳的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庞涓只身逃回魏国(一说被俘后放回)。 春秋三大战役之马陵之战 发生时间: 公元前342年 所属年代: 春秋战国时代 发生地点: 马陵(今山东范县西南) 事件介绍: 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歼灭魏军的著名伏击战。 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魏发兵攻韩,韩向齐求救。齐应允救援,以促韩竭力抗魏。但鉴于战事初起,魏、韩双方实力未损,过早出兵对齐不利,直到韩军五战俱败,情况危急,魏军也十分疲惫,才发兵相救。 二十七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田婴、田盼为副将,孙膑为军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见桂陵之战),率军直趋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诱使魏军回救,以解韩围。魏军果然撤回大梁,并以太子申为上,庞涓为将,率兵10万东出外黄(今河南兰考东南),迎击齐军。

三大战役

晋城八中问题(发现、生成、解决)评价单 (预习提纲和导学方案指导) 班级:组别:姓名:科目:历史主备:冯志丽辅备:姚雪华 学时课题:三大战役(1课时 + 10 分钟)【学习目标】: 1.识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2.三大战役都是战略大决战中的一环,其作战策略各有特点,同中辨异,异中有同,通过比较理解其战略意图。 3.中共中央的正确战略部署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是人民解放军战略决战胜利的保证。 【自主学习,课堂检测】(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完成以下学习内容) (一)复习巩固:1.国民党要进行重庆谈判的目的是,共产党去参加谈判的目的是。2.内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标志是蒋介石撕毁《》,对发动全面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作战方针,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3. 年,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标志性事件是。 1.以小组为单位复述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你知道三大战役能迅速取胜的原因是什么吗? 3.平津战役中,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不选择进攻北平,而是采取和平方式解放北平。 【师生互动】: 1.三大战役中的第一场战役为什么选择在东北战场进行? 2.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名称的变化。 【进阶作业】 1.电影《大决战》有三部,按战役的先后顺序排列这三部应是() ①《辽沈战役》篇②《平津战役》篇③《淮海战役》篇 A.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②③① D. ②①③ 2.在电影《大决战》中,邓小平参加指挥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3.《孙子兵法.谋略片》中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下列城市的解放体

现了上述策略的是() A南京B北平C天津D沈阳 4.当人们站在长春市内公园的解放碑前,不禁会想到1948年使长春获得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5.解放战争期间,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指挥的,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基础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B.渡江战役C.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 6.文献记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 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敌人对延安的进攻B.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7.下列哪次战役的胜利,被陈毅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一些有关解放战争时期最后战略大决战的历史,马小虎同学收集了以后几部经典电影,请你结合这四部作品,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A B C D (1)请你结合下列批给的提示,选择相对应的影片 ①断敌退路,关门打狗____ ②千里跃进,战略进攻____ ③分割包围,先打两头____ ④中间突破,规模最大____ (2)假设这些影片的摄制组都是采取了实地拍摄,请你分别说出拍摄每部影片所应该去的地点。 (3)在这些影片中,如果想了解邓小平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你应该观看哪些影片?并说出他在解放战争中的具体贡献。 (4)请你总结一下,这些军事行动能够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习疑点与反思】:

土地革命与三大战役

《土地革命与三大战役》导学单 【学习目标】 1、了解土地革命的内容与意义,区别解放区和国统区不同的社会面貌,了解其影响。 2、了解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的具体史实及其意义。 3、通过分析史实,认识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多种因素,知道决定战争胜利的是人心向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三大战役 2、学习难点:认识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多种因素 【教学过程】: 【梳理】 1、1946年6月, 2、1947年2月,解放军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1947年6月,、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12万余人,在鲁西强渡黄河,,揭开了 。 3、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 内容 战役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时间 作战方针关门打狗, 各个击破 中间突破, 肢解敌人 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 战况 意义 【探索】 材料一: 【解放区】【国统区】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这个世界倒了颠,1946.6 1947.61948.91949.1

解放区得人民好喜欢, 万元大钞不值钱, 民主政府爱人民呀, 呼吁和平要流血, 共产党的恩情说不完 . 保障人权坐牢监。 呀呼嗨嗨, 一个呀嗨, 这个世界倒了颠, 呀呼嗨呼嗨, 呀呼嗨嗨嗨, “自由分子”抹下脸,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言论自由封报馆, 民主宪法变戒严。 ——《解放区的天》——1946年《马凡陀山歌》地区 社会面貌解放区国统区政治上 经济上 结果 材料二: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和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之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毛泽东 联系书本P107图文资料 总结:请你从以下方面归纳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因素。 政治: 经济: 军事: 社会: 【启示录】 从解放战争的结果,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教学设计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解放战争开始于哪一年?什么时候我军转入反攻作战?其标志是什么?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后,战争形势又有什么新进展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变为 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2.教师提问: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在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的? 学生回答:通过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在解放区内进行土地革命。 3.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解放区的土改有哪 些成效? 学生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历时一年多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4.教师展示材料: 材料一: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老百姓高呼的口号“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 材料二:解放区的农民从亲人参军 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板书设计? 《中国土地法大纲》 解放区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总路线 辽沈战役 三大战役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江战役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主要是关于一系列战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战争影片片断,让学生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形式获得历史的基础知识,而且还可以大大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思考如何安排适当时间观看影片来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是需要注意和思考的。

历史课堂的“三大战役”

历史课堂的“三大战役” 历史课堂的“三大战役”作者王国辉我所任教的学生,全部都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不仅如此,单亲、离异、困难户家庭较多,如20XX届某毕业班仅一名学生具备完整家庭。学生学习历史的基础也不理想。总结十年来的教学心得,我制定了初中历史课堂的“三大战役”。一、课本“战役”——运用三大利器第一大利器:课本。课本是学生带上考场强有力的武器,初中历史教学必须立足课本,依标施教。为了培养学生重视课本的习惯,每学期伊始,我将包书作为布置给学生的第一个家庭作业。这样做有两大好处:一是资料、试卷可以夹进书皮里,便于以后复习时查找,防止和其它学科的资料相混淆;二是培养了学生爱惜、重视书本的习惯,即使学生把语文、数学课本都丢了,历史书还会完好地保存着。因为爱惜历史书,所以要学好历史科目。第二大利器:笔记。历史笔记除了点明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经过、结果、意义等等之外,更多地参考了每课的习题、单元检测的习题、期中的习题、期末的习题,上年同期期中、期末的试卷,上年同期调考、中考的试卷等等。在书上做好标记,精髓皆见于课本,可以起到有的放矢和画龙点睛的作用。第三大利器:目录。制作目录,“串起”历史是初中历史教学的一个特殊教法,认真做好书本目录也是适应开卷考试的需要。(教学论文)可以要求学生按教材的顺序、年代的顺序以及拼音字母的顺序,排列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等,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串起”历史知识点、能力点和考点,使之一目了然。二、课堂“战役”——使出三大绝招第一招,当堂落实。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抓高效课堂,出教学成绩,重在当堂落实。落实的方法就是当堂检测学习的知识点等内容。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的作用,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对学起来简单而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采用提问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第二招,检查纠错。课堂上,多注重培养学生做课堂笔记的习惯,紧抓45分钟,让学生多读多写,特别注意一些易错、易混的字词。开卷考试不是不背,是精背,对于难题,教师适时引导、激发学生讨论解决,课后精选作业,减少学生负担。总之,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在课堂45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持久的注意力。第三招:赢得人心。树信心,立斗志,“攻心为上”。这项工作,班主任要做,科任老师也必须做。因为在学生的思维中,班主任对他们的管理教育,是理所当然的,久而久之会“麻木”了。如果科任老师对其循循善诱,他们会有“受宠若惊”的感觉,有时只是一席话就足以令学生感动,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哪怕不是班主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一、选择题 1.(原创题)1947年中共中央制定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于() A.抗日战争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初期 2.(2011年广西南宁中考题25)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这是因为()A.解放战争打响了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大决战开始了D.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3.(2008山东中考题11)刘伯承与邓小平被称为战场上的最佳拍档,他们共同指挥的著名战役有() (1)挺进大别山(2)辽沈战役(3)淮海战役(4)平津战役 A.(1)(2)B.(2)(4)C.(1)(3)D.(3)(4) 4.(原创题)根据以下表格提供的信息判断,这应该是哪一次战役?()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5.(2009德州中考题6)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6.(2010年辽宁沈阳中考题3)下图中的建筑物是东北解放纪念碑,它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碑文记载了东北三省军民浴血奋战解放全东北的业绩。下列与东北解放相关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7.(2010年广东湛江中考题28)小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时,收集到以下四幅图片,请问他在进行哪一历史主题的学习?() 8.(2012年江西中考题2)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9.(原创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行了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这些战役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们() A.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迅速崩溃 B.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D.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二、非选择题(材料探究题) 材料一:上图是《三大战役示意图》,将图中A、B、C所示的战役名称填入题后相应的横线上: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材料二: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 (2)材料二描述的战争是哪场战役?说说这场战役有什么特点? 材料三:毛泽东曾言:“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失人存地,人地皆失。”正因如此,战争的形势逐步向着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方向发展。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历经艰难的一年,又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1947年,解放军由被动逐步转为主动的最直接原因,也是共产党人夺取政权的最根本原因。1947年国共双方势力如何实现历史性反转? (3)材料三中所说的1947年,对党中央与毛泽东而言,是走向胜利的关键一年。请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军事、社会等方面举例说明。

三大战役简介

三大战役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会战。东北人民解放军于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至十一月二日,在北宁路中长路之间长达七百五十公里绵长战线上,同国民党军展开了一场决战,这期间包括锦州攻坚战、长春围困战、辽西围歼战和沈阳、营口解放等一系列战役。 东北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共有12个野战纵队、36个师,计447800余人,第一兵团指挥独一至独十一师,第二兵团指挥独四至独八师及炮兵旅、骑兵师,计133100余人,炮兵纵队、铁道纵队,计33670人,合计614700余人。地方武装,共有吉林、龙江、嫩江、辽北、松江、合江、辽宁、安东、冀察热辽等军区,合计为332500余人。东北军区直属之司令部、政治部、前后方后勤部及学校,合计为92500人。 [ 转自铁血社区https://www.360docs.net/doc/2c2020337.html,/post_8884713_1.html/ ] 总计东北人民解放军全部实力为1037000余人,拥有长枪385134支,短枪50352支,冲锋枪12960支,轻机枪15582挺,重机枪3136挺,高射机枪127挺,战防枪61挺,自动步枪749支,信号枪203支,枪榴弹筒1883个,掷弹筒3959个,六零炮2890门,迫击炮986门,战防炮121门,火箭炮253门,步兵炮127门,平射炮58门,速射炮45门,高射炮54门,机关炮108门,山炮324门,野炮194门,榴弹炮92门,十加炮8门,刺刀126171把,军马104057匹。 国民党军:国民党东北“剿总”总司令卫立煌率2个兵团、8个军、24个师又3个旅,约30万人防守沈阳及其卫星城市铁岭、抚顺、本溪、辽阳和新民地

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教案

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分析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知道土地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3.初步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要意义。 4.知道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地点,以及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知道土地改革的内容及意义。 2.比较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 教学流程预设: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1)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决定的?(2)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订的协定是什么? (3)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的力量对比怎样? 由问题(3)引发学生讨论: 共产党为何能够打败国民党呢? 引用陈毅元帅对淮海战役的一句评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 引导学生从军事与民心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结论: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学习新课: 1.国民党为何会失民心,而共产党为何能够得民心? (1)引导学生阅读P105页的内容并思考这一问题。 (2)多媒体播放视频《国统区的危机》,并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回答:国统区存在哪些危机? 归纳:政治腐败,孤立无援;物价飞涨,经济崩溃;民不聊生,载声怨道。(3)视频:《解放区的天》MV,思考:对于解放区的农民来说,共产党最大的恩情是什么? 土地改革,《中国土地法大纲》——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讲:在政治上,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在军事上,实力差距逐渐缩小,最后的决战终于到来了。 2.千里跃进大别山 视频《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大决战:三大战役 (1)指导学生看P106图,了解三大战役的地点和时间。 (2)三大战役的胜利,对于战争的局势产生怎样的影响?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阅读P107的材料,并思考书上的问题: 从四个方面归纳共产党取得胜利的原因: 参考答案:

八年级历史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教案+反思】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课标要求】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简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知道刘邓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分析理解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胜利进行的关系;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原因的探究分析过程,培养学生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初步掌握归纳,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研究,认识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从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学习解放军艰苦奋斗、坚持抗战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教学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回顾旧知,温故知新,设置问题: 1、全面内战是什么时间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作答:1946年6月,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教师呈现地图,培养学生的历史地理识图能力。 2、全面进攻被瓦解之后,又发动了对哪里的重点进攻? 学生作答:1947年3月,国民党开始发动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同样在地图上呈现陕北与山东解放区的地理位置,学生能够了解战争的基本形势与国民党进攻的地域范围。 呈现“1946年6月内战爆发时”和“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后”国民党与共产党兵力对比图,提问学生能够看出随时间发展兵力对比有何变化,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得出结论:国民党仍然占据优势,但是国共兵力对比的差距在逐步缩小。 由此引申本课主题,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被瓦解,此时随革命形势发展,我们如何才能扭亏为盈,取得内战的胜利呢,共产党审时度势,决定以史为鉴: 出示两句名谚:“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战国】荀子” “得君子心者得诸侯;得诸侯心者得士大夫;得民心者得天下——【西晋】司马懿” 由此,抛出问题:思考两位大思想家的观点有何共性? 学生自主进行阅读并翻译,得到“重视百姓的作用”、“得民心”的重要信息;接着继续引导学生思考,怎么样才能取得“民心”呢? 从而呈现本课学习结构: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三大战役

课题:三大战役 ——战略大决战 教师:梁爱君 【教学目标】:1.理解解放战争战略决战阶段的主要历史特征。 2.掌握三大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等基本历史事实。 3.分析和总结蒋家王朝覆灭的原因 4.理解渡江战役的重大历史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解放南京 难点:对渡江战役历史作用和蒋家王朝覆灭原因的分析和理解 【知识梳理】 背景: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概况:1.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2. 淮海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3.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意义: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垮台

【自主预习】: 一.三大战役 1背景: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收缩到,,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2.时间:年9月到1949年月 。 二:渡江战役 1.时间:年月。 2.经过:下达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分三路渡江作战。 3.结果:国民党的长江防线顷刻崩溃,年月日,解 放。统治中国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4.影响:南京解放后,国民党残余退往。

【教师讲解】 一.导入新课: 我们今天将学习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三阶段--战略大决战。请大家根据上一课所学知识,想一想,解放战争在战略大决战之前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二:学生交流,纠正完善。 三.教师讲解,难点突破(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组) (1)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东北为突破口,有哪些有利条件?(辽沈战役组)? (2)淮海战役组: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请结合P94《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说说陈毅的话说明了什么?(淮海战役组) (3)平津战役组:中共中央为什么要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平津战役组) (4)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南京解放意味着什么?(渡江战役组) (5)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的三年内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每个小组都要完成)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教学设计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史料对比,学生能描述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能说出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的作用。 2.研读地图,自学课文,了解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概况。 3.通过研讨问题,明确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由弱变强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 2.难点: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由弱变强最终取得胜利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 1.采用地图、数据和历史图片等资料,全方位再现历史。贯穿对比法、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 2.采用进行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通过精心设问激发学生思维,促进有效学习。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史论结合,突出历史学科原则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这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基本原则。历史资料是历史结论的依据和实证。本课内容描述的了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说明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战争上,笔者本着这样的理念,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地图、数据与历史图片等史料,全方位再现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的概况,在引导下得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取得胜利。不仅能克服枯燥无味而带来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增强课堂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除了教材中的史料,笔者还引进了课外的史料来充实课堂,比如描述的了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1946年解放战争东北形势图》《1948年解放战争东北形势图》、淮海战役的群众力量资料、和平解放北平资料等等;这些图文史料,或与历史知识互为表里,互相补充,或是历史知识的形象化,或是对历史知识的诠释和拓展,在恰当充分引导解读挖掘之后,不仅帮助了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近历史的真相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2.提问环环相扣,突出思维含量 每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提问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必须既要考虑每个问题的价值,又要按照教学思路和认识规律把一个个问题组合起来,认真推敲和设计好每个问题在整体中的位置和作用,使每个问题既发挥它自身的作用,又承前启后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让设问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比如在本课中,国统区与解放区的社会面貌有什么不同?这会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过渡到战争上。在讲述三大战役过程时,循序渐进,首先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有关三大战役的基本史实。再补充历史细节等资料,设置了三个有思维含量的问题链,最后再结合所学,理解三大战役对国民党统治产生了什么具体影响?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讨论共产党胜利因素讨论中,问学生有哪些因素发挥了作用?并用史实加以说明。这个问题是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体现的是本课的主干知识,通过前面一系列问题的铺垫,学生已逐步了解三大战役胜利的概况,最后问题的解决就水到渠成。这样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便于学生逐步回答。教师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既掌握了单个知识点,又把握这个知识脉络,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得到了锻炼和延伸。不仅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去挖掘本质事件的能力,而且灵活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运用教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3.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内容是解放战争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连接上节课内容且为下面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做铺垫,知识点相对较为庞杂。本课的设计意图是通过环节的设置,以设问的方式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 淮海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在华东、中原军区及华北军区所属冀鲁豫军区部队配合下,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江苏省海州(今属连云港)、西迄河南省商丘、北至山东省临 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同国 民党军刘峙集团进行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 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 南部战线形势发生有利于人民解放军 的深刻变化 1948年秋季,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 个战场上的胜利,特别是在东北战场上举行 的第一个战略决战性战役辽沈战役的胜利,使中国的军事形势进入一个新的转折点,战争双方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由战争初期的127万人增至300余万人;国民党军则由430万人下降至290万人。人民解放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有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已占有优势。 在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南部战线,人民解放军1947年7月转入战略进攻以后,经过同国民党军1年的激烈较量,至1948年7月,形势发生了有利于人民解放军的深刻变化。人民解放军力量有很大发展。由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的中原野战军辖7个步兵纵队15万人;中原军区辖豫西、陕南、豫皖苏、皖西、桐柏、江汉、鄂豫7个军区20余万人;由陈毅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华东野战军辖15个步兵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36万人;华东军区辖胶东、渤海、鲁中南、苏北、江淮5个军区30余万人。济南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主力位于济南、滕县(今滕州)之间,一部位于山东省临沂、夏庄(今临沭)地区和江苏省宿迁地区休整,积极进行新的作战准备。中原野战军主力于10月下旬解放郑州、开封,另一部活动于河南省南部、湖北省北部地区。华东、中原两野战军已能在统一指挥下进行战役上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中原、华东解放区空前巩固,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秋粮获得丰收,支援战争的物质力量增强。在国民党军方面,由白崇禧任总司令的华中"剿匪"总司令部辖第3兵团(司令官张淦)、第12兵团(司令官黄维)、第14兵团(司令官宋希濂)和第5(信阳)、第13(南阳)、第16(咸宁)"绥靖"区,共35万余人,主力分布在以汉口为中心的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确山至汉口段和长江北岸宜昌至安庆段。由刘峙任总司令的徐州"剿匪"总司令部辖第2兵团(司令官邱清泉)、第7兵团(司令官黄百韬)、第13兵团(司令官李弥)、第16兵团(司令官孙元良)和第1(扬州)、第3(徐州)、第4(商丘)、第9(海州)、第11(青岛)、第12(新乡)"绥靖"区,共60万人。这是国民党军兵力最多、战斗力最强的一个战略集团,主力集结于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铁路(今兰州-连云港)商丘至海州段、津浦铁路(天津-浦口)徐州至蚌埠段。由桂系将领控制的华中"剿总"和由蒋介石嫡系将领控制的徐州"剿总"之间存在矛盾,难以实

2017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教案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重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三大战役。 难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顺利进行的关系。 ?教学过程?

根据上述材料,说一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有什么作用? 学生回答: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地改革,人民群众踊跃参军支援前线;④东北的工业相对发达,可以用它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 5.教师提问:为什么要用和平手段解决北平?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①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②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迹和文物不受破坏;③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兵家所推崇的上策,有利于进一步瓦解敌人。 6.教师讲述: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7.教师出示:《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示意图》, 讲述: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 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 湾。 8.教师提问:解放南京意味着什么?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①反动势力方面:统治全国22年的国民 党政权垮台了。 ②革命力量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接管了国家领导权,劳动人民的地位发生 了根本变化。 9.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中国共产党: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②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指导;③选择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即由新民主主义

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反思

《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教学反思 《土地改革和三大战役》是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四单元“中国革命的胜利”第一课“两种命运的决战”中第二框内容。本课内容是抗战胜利后中国社会面临着:中国向何方向发展的问题,是光明的前途或是黑暗的前途?国共两党在这种情况下的斗志斗勇。 1.史论结合,突出历史学科原则 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这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基本原则。历史资料是历史结论的依据和实证。本课内容描述的了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说明人心向背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所以重点还是要放在战争上,要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地图、数据与历史图片等史料,全方位再现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大战役的概况,在引导下得出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取得胜利。不仅能克服枯燥无味而带来的心理障碍,而且还增强课堂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除了教材中的史料,还有必要引进课外的史料来充实课堂,比如描述的了国统区和解放区不同的社会面貌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1946年解放战争东北形势图》《1948年解放战争东北形势图》、淮海战役的群众力量资料、和平解放北平资料等等;这些图文史料,会在恰当充分引导解读挖掘之后,不仅帮助了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让学生更近距离的接近历史的真相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 2.提问环环相扣,突出思维含量 每节课、每一个知识点的提问所涉及的内容都不是孤立的,相互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如在讲述三大战役过程时,循序渐进,首先是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有关三大战役的基本史实。再补充历史细节等资料,理解三大战役对国民党统治产生了什么具体影响?在最后一个教学环节讨论共产党胜利因素讨论中,问学生有哪些因素发挥了作用?并用史实加以说明。这个问题是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体现的是本课的主干知识,通过前面一系列问题的铺垫,学生已逐步了解三大战役胜利的概况,最后问题的解决就水到渠成。这样的课堂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便于学生逐步回答。教师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既掌握了单个知识点,又把握这个知识脉络,学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得到了锻炼和延伸。不仅培养了学生透过现象去挖掘本质事件的能力,而且灵活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运用教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3.不足之处 本节课的内容是解放战争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连接上节课内容且为下面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做铺垫,知识点相对较为庞杂。由于图片、史料等过多,再加上自学课本等方式解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淮海、平津三个战略性战役。 背景 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的英勇作战,到1948年秋,敌我力量对比进一步出现了有利于革命而不利于反革命的变化。首先,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变化。这时,人民解放军已经增加到了280万人,第一线总兵力则超过了敌人。经过新式整兵运动,全军指战员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也是大大加强了。此时,国民党军队的全面防御和分区防御都已经破产,为了避免各个被歼,蒋介石决定实行重点防御,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完整的战线,缺少进行战略机动的兵力。因此,从军事上来说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其次,国民党在政治上已经空前孤立,不但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群众日益看清蒋介石反革命集团内战、独裁卖国的反革命本质,而且国民党内部也是矛盾重重,陷于分崩离析的困境之中,经济上,国民党统治区也是一片混乱,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整个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而这时解放区的政治经济形势却是蒸蒸日上。当时各主要解放区已经连成一片,面积达到235.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4.5%,人口有1.6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35.3%。而且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区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解放军的后方进一步巩固。 这些情况表明,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共中央军委制定了关于第三年的军事计划,决定在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发起攻势,进行几次大的战役,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战略作战,需要贯彻分批歼敌的方针。中共中央决定把第一个歼击目标选择 在东北战场。 辽沈战役 战役时间: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 兵力对比:70万:50万。东北野战军全部主力2个兵团部、步兵12个纵队和1个特种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东北军区地方部队等;国民党军东北“剿总”

初中历史与社会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4.1.2 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 同步测试(含解析)

第二框土地改革与三大战役80] 一、国统区和解放区的社会面貌 二、两种命运的决战 1.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__1947__年6月,__刘伯承__、__邓小平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__大别山__,揭开了人民解放军__战略反攻__的序幕。

2.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 (1)背景:解放军在各战场不断取得胜利。 (2)时间:__1948__年9月至__1949__年1月,人民解放军先后发动了三大战役。 (3)三大战役内容: ①__辽沈__战役:解放东北全境。 ②淮海战役:以__徐州__为中心进行;基本解放了__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__;陈毅感慨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__小车__推出来的。 ③__平津__战役: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__华北__全境基本解放。 (4)影响: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人,__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__,大大加快了解放战争__全国胜利__的到来。 ▲重点知识

一、选择题 1.“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在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这是毛泽东对1947年战局的一个分析。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采取的战略行动是(C) A.渡江战役 B.转战陕北,进行战略防御 C.挺进大别山,转入战略反攻 D.打运动战,进行战略转移 【解析】1947年刘邓大军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地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的重镇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反攻的序幕。 2.下图是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战争”是指(D) A.护国战争B.北伐战争

三大战役

国共冲突指得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后国共军队为接受日本投降和抢夺地盘而发生的军事战争。主要由上党战役,平绥战役、平汉战役、津浦战役以及山海关阻击战组成。这些战役大部分均是因为国民政府军北上或抢占军事要点准备受降,中共军队发起进攻引发;同时,当年华北地区南北纵向铁路(主干线津浦,平汉等)遭到中共全面破坏。

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东北野战军70万人,国民党军55万人。这场战役主要分为锦州会战、辽西会战、解放沈阳三个部分。锦州会战特别关键,锦州是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毛泽东认为“关门打狗”是上上之策,锦州破后,国民党军队就被封闭在东北,陷入了孤立境地,陆上无法逃脱。锦州失守后,蒋介石一意孤行,不顾当时东北人民解放军力量增长的实际情况,固执地与解放军展开决战,让廖耀湘继续西进,强攻黑山。随后攻锦部队二三七八九及一纵主力迅速隐蔽东进,包围彰武、新立屯,将廖兵团分割包围。独立二师攻占营口,切断了廖兵团的海上退路。五纵、六纵在廖兵团出沈阳后,进驻郑家窝棚、二道岗子一线,切断了廖兵团回沈阳的退路。廖耀湘兵团是东北国民党军的脊梁,打掉廖耀湘兵团,整个东北国民党军再也无力反抗。 (廖耀湘兵团:第九兵团是国民党东北“剿总”的主力,三大“王牌兵团”之一,全部美式装备,实力较强。 蒋介石的一意孤行:蒋介石严令卫立煌按照“放弃沈阳,全力援锦,长春突围,死中求生”的方案实施,组织廖耀湘兵团从沈阳西进,以解锦州之围,并派参谋总长顾祝同以监军的身份和卫一同回沈,监督卫实施这个方案。但卫立煌不赞成蒋介石的作战方案,回沈后同廖耀湘研究对策,廖也不同意蒋的主张。卫立煌还和顾祝同打赌说:“出辽西肯定全军覆没,不信我同你画个十字!”顾祝同无法监督卫、廖二人执行命令,一怒之下飞回南京。蒋介石不得不亲赴沈阳,先是召集师以上将领训话,大骂东北将领不想打仗,接着又单独召见廖耀湘,斥责他说:“你是我的学生,为什么你也不听我的命令……这次沈阳军队出兵辽西,解锦州之围,完全交你负责,如有贻误,也唯你是问!”在蒋介石的严厉督责下,廖耀湘硬着头皮勉强同意出兵辽西。 ) 淮海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 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 军总共伤亡13.4万人。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 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第一阶段(11月6日至22日),歼灭黄伯韬兵团,攻占 宿县,孤立徐州。第二阶段(11月23日至12月15日),歼灭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 团。第三阶段(12月16日至翌年1月10日),全歼杜聿明集团。淮海战役的失利,军事 上使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嫡系部队中的骨干,黄维的第12兵团和邱 清泉的第2兵团全军覆没,其中还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该战役之后, 黄河以北绝大部分已是解放区,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基本是解放区,国民党只得凭借长江 天险占据江南半壁,但随着精锐主力的丧失,也已缺乏足够的兵力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