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液相色谱个人工作总结

液相色谱个人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液相色谱技术工程师,我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学习,对液相色谱技术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个人在液相色谱领域的工作经验,分享我在这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收获。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和同事们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在他们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液相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实验室的工作中,我深入研究了各种样品的制备方法和色谱柱的选择,不断优化实验条件,提高了分离和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我在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开发和优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利用液相色谱技术成功开发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该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良好的重现性,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好评。
同时,我还针对实验室的需求,优化了现有的分析方法,使其更加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为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我还在液相色谱仪器的维护和管理方面做出了一些工作。
我负责对实验室的液相色谱仪器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同时,我还参与了一些新仪器的选购和安装工作,为实验室引进了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提高了实验室的分析能力和水平。
总的来说,我在液相色谱领域的工作经验丰富,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收获。
但我也清楚地意识到,液相色谱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分析需求和挑战。
我将继续努力,为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液相工作总结

液相工作总结
液相工作是化学分析中常见的一种工作方式,它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和工业
生产中。
液相工作是指在液体介质中进行化学反应、分离和纯化的工作过程。
在液相工作中,常常使用溶剂作为反应介质,通过控制溶剂的性质和条件,可以实现对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
在液相工作中,常见的操作包括溶解、稀释、提取、过滤和结晶等。
这些操作
可以帮助化学分析人员实现对化合物的分离和纯化,从而得到所需的纯净化合物。
此外,液相工作还可以用于化合物的合成、反应动力学研究和催化剂的制备等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液相工作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步骤,以确保实验结果
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化学分析人员需要熟悉各种溶剂的性质和用途,掌握液相工作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了解常见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同时,还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化学品的泄漏和溅洒,保护个人和环境的安全。
总的来说,液相工作是化学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化学分析人员提供
了一个重要的工作平台,可以实现对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分析。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学习,化学分析人员可以不断提高液相工作的技能和水平,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液相色谱个人工作总结

液相色谱个人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液相色谱分析师,我深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有幸参与了多个液相色谱分析项目,并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我在液相色谱工作中的经验和收获。
首先,液相色谱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药物分析、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
因此,作为一名液相色谱分析师,我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通过参与多个项目,我逐渐掌握了液相色谱分析的各种技术和方法,能够熟练操作各种仪器设备,并且能够准确地解读和分析实验数据。
其次,液相色谱分析工作需要具备严谨的态度和细致的精神。
在实验过程中,
任何一个细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甚至使整个项目的结果失去可靠性。
因此,我在工作中始终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严密把关每一个步骤,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也注重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和沟通,共同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最后,液相色谱分析工作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解决方法。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积极参与项目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尝试不同的实验方案和方法,最终取得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成果。
总的来说,液相色谱分析工作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意义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
丰富的实践经验、严谨的态度和创新的精神。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液相色谱分析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hplc分离工作总结

hplc分离工作总结
HPLC分离工作总结。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和环境领域。
在HPLC分离工作中,我们通常会面临样品预处理、色谱柱选择、方法优化等挑战。
在此,我将对HPLC分离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
和实践提供参考。
首先,样品预处理是HPLC分离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样品的预处理包括样
品的提取、净化、浓缩等步骤。
通过合适的样品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色谱分离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对色谱柱和仪器的损坏。
其次,色谱柱的选择对HPLC分离工作也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色谱柱具有不
同的分离机理和分离效果,因此在选择色谱柱时需要考虑样品的性质、分子大小、亲疏水性等因素,以及分离的目标和要求。
另外,方法的优化也是HPLC分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方法的优化包括流
动相的选择、流速的调整、柱温的控制、检测波长的确定等步骤。
通过合理的方法优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离的效率和灵敏度,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HPLC分离工作是一个复杂而又精密的过程,需要研究人员具备丰
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不断地总结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HPLC分离
工作的技术要领,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提供更加可靠和准确的数据支持。
希望本文对HPLC分离工作有所帮助,也期待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能够有更多的突破和创新。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O O
(rigid & linear)
O
O
O
O
O O
O
O
O
O
O O
(helical)
市售常用的手性色谱柱:
Daicel的“四大金刚”及新型的键合相系列,Phenomenex的Cellulose-1
柱型号
固定相,官能团
拆分化合物类型
Chiralpak OD Cellulose-1
(phenomenex)
手性固定相法拆分机理2
Dalgliesh三点作用模型
①
基体
③
(S)-选择子
②
①
基体
(S)-选择子
②
相互作用强,保 留长,后出峰
(R)-溶质 相互作用弱,保 留短,先出峰
(S)-溶质
手性分离效果是多种相互作用共同作用的 结果。这些相互作用通过影响包埋复合物 的形成,特殊位点与分析物的键合等而改 变手性分离结果。由于这种作用力较微弱, 因此需要仔细调节、优化流动相和温度以 达到最佳分离效果。
合。
不对称C原子数目(n)与立体异构体数之间的关系为2n
• 1966年 Lngold和V.Prelog分析讨论了旋光性与分子结构间的关系,建议将
分子本身与其镜像不能重合的分子,定义为手性分子。
如何判断:
分子的手性与处于手性部分的一个或一个 以上的特定原子有关,使分子具有手性的 几何因素有手性中心、手性轴和手性面。
3. 也可以先以少量DMSO,DMF,CHCl2溶解,然后再用 流动相稀释至不析出为止。
4. 如果样品紫外吸收很弱,则需加大样品浓度至10mg/ml. 5. 无紫外吸收,换检测器:ELSD或MS,或者让合成人员
液相色谱个人工作总结

液相色谱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在液相色谱实验室中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通过这些工作,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技能,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此将我个人在液相色谱方面的工作总结如下。
首先,我对液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和仪器操作有了深入的了解。
通过参与实验室的日常工作,我学习了液相色谱系统的组成和相关的仪器操作。
我熟练掌握了进样器的使用和进样方法、柱温控制、流速调节以及检测器的选择和设置。
同时,我也学会了调整和优化方法参数以获得最佳的色谱分离效果。
其次,我学习了不同类型的液相色谱柱的选择和使用。
在实验中,我使用了不同类型的液相色谱柱,如反相柱、离子交换柱、亲水性柱等,对比了它们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性能和分离效果。
通过实践,我发现不同的柱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能够提供更好的分离效果和分析结果。
此外,我在方法的建立和优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通过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分析目标,我成功地建立了一些液相色谱方法。
在建立方法的过程中,我仔细研究了样品的特性和分析要求,选择了合适的柱和流动相,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和优化。
最终,我获得了稳定可靠的方法,并得到了满意的分离和分析结果。
最后,我在实验的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面有了一定的能力和经验。
通过大量的实验,我熟练掌握了色谱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
我能够根据峰的形状、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等信息对样品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同时,我也学会了使用色谱软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图形的绘制,以便更好地展示和解释结果。
总的来说,我通过在液相色谱实验室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技能。
我对液相色谱的原理和仪器操作有了深入的了解,学会了选择和使用不同类型的液相色谱柱,建立和优化方法,以及处理和分析数据。
这些经验和技能对我今后的研究和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提高,为液相色谱分析做出更大的贡献。
液相色谱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液相色谱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致力于液相色谱(HPLC)的研究和应用。
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我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和经验,并将其总结如下。
在HPLC实验室中,我首先学会了操作和维护高压液相色谱仪。
我了解了不同部件的功能和操作步骤,并能独立进行仪器的开机、关机和常规调试。
同时,我能够根据不同实验样品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柱、溶剂、流速和梯度条件进行分析。
在样品前处理方面,我熟练掌握了液液萃取、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我能够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最适合的前处理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以提高分离和检测的效果。
在方法开发和优化方面,我深入研究了不同的样品矩阵和复杂样品的分析要求。
我通过尝试不同的色谱柱、溶剂体系和色谱条件,成功开发了适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方法,并对其进行了验证和优化。
通过这些工作,我提高了样品的分离度、灵敏度和选择性。
在质量控制方面,我熟练掌握了方法验证和样品分析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
我能够按照规定的步骤,准确地进行方法验证和样品分析,并生成符合要求的分析报告。
在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解释方面,我熟悉常见的数据处理软件和方法。
我可以使用Microsoft Excel和Origin等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曲线拟合和结果展示。
我也能够准确地解释分析结果,并通过文献查阅和分析探讨结果的科学意义。
通过个人工作总结,我认识到液相色谱在分析化学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我也发现了自己在实验技术和科学研究方面的不足之处,例如在方法开发和优化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技能和经验。
因此,我将继续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水平。
液相色谱个人工作总结

液相色谱个人工作总结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通过将待测物溶解于溶剂中,在固定相的作用下,通过流动相在固定相中进行分离,最终获得分离的结果。
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进行了一系列的液相色谱工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的工作。
首先,我明确了我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主要研究了某种新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其析出物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我做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对于该药物的属性和分析方法有了全面的了解。
其次,我设计了实验方案。
在进行液相色谱实验之前,我根据文献中的方法和我的实验目标,制定了详细的实验计划,并制备了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试剂。
我对于仪器设备进行了仔细的检查和调试,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后,我开始了实验操作。
我按照实验方案的要求,精确配制了流动相和标准溶液,进行了色谱柱的装填和平衡。
我严格控制了实验条件,确保了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在分析过程中,我根据曲线图和峰面积,准确测定了待测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并分析了样品中的其他组分。
最后,我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比对文献中的结果,我得出了定量分析的结果,并对样品中其他组分的含量和纯度进行了评估。
我总结出了该药物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方案,以提高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这次液相色谱工作,我不仅掌握了液相色谱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巧,还深入了解了某种新药物的分析方法和质量评估。
这对于我的研究和实验能力的提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应用液相色谱技术,为科研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
在液相色谱的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对于样品的准备和预处理,我需要仔细选择适用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有时,我需要采用固相萃取(SPE)或其他提取方法,以去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并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其次,在实际的分离过程中,我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流动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F,MtBE,CHCl3,CH2Cl2 乙酸乙酯,1,4-二氧环乙烷,丙酮, 甲苯(紫外吸收强)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方法步骤: • 了解待分离化合物样品结构信息 • 了解化合物反相色谱信息 • 样品前处理 • 选择合适的手性固定相(手性分析柱) • 优化流动相,柱温
Chiralcel AD
Chiralcel OJ
纤维素三(3,5-二甲苯基氨基甲酸酯)
淀粉三[(S)-α-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淀粉三(3,5-二甲苯基氨基甲酸酯)
纤维素三(4-甲基苯基甲酸酯)
含有芳香基、酰胺基、羰基、 硝基、氨基、磺酰基、氰基、 羧基、羟基等化合物的分离, 及具有不对称点的位阻大的 化合物的分离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手性固定相分类
• 刷(Brush)型或称为Prikle型 • 聚合物固定相(如纤维素、淀粉,合成的手性聚
合物) • 大环手性固定相(环糊精、手性冠醚、大环抗生
素) • 蛋白质(Protein)型 • 配体交换(Ligand exchange)型 • 分子印迹固定相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拆分 1974年Blaschke:由光学活性单体合成出用手性LC的手性聚合物 1975年Gram等:用手性冠醚发展出主-客体色谱 1979年Pirkle和House:合成出第 一个硅胶键合手性固定相,并应用于手
性LC分离 1979年Okamoto等:合成出手性LC的螺旋形聚合物 1982年Allenmark等:把琼酯键合的BSA用于手性LC 1983年Hermansson:把硅胶键合的a1-酸糖蛋白用于手性拆分 1984年Armstrong和DeMond:制备出硅胶键合环糊精固定相
要大于1%,且要有空白对照。 3. 也可以先以少量DMSO,DMF,CHCl2溶解,然后再用
流动相稀释至不析出为止。 4. 如果样品紫外吸收很弱,则需加大样品浓度至10mg/ml. 5. 无紫外吸收,换检测器:ELSD或MS,或者让合成人员
接生色基团。 6. 过滤进样。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 选择合适的手性柱: 从手性固定相对样品的通用性,适应范围 考虑。如果是制备服务,在选择手性柱时 还应考虑柱容量(柱样品荷载量)。 各商品化的手性柱使用顺序大致为: IA(或AD-H),IC,OD-H,AS-H,OJ-H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 了解待分离化合物样品结构信息:
手性方法建立的第一步为检查待测物的化学结构, 尽可能地获取样品的如下信息——在不同溶剂中 的溶解性。形成氢键、π键或者偶极相互作用的 能力;是否有极性官能团(是否含氨基NH2-、羧 基-COOH或者既含酸性基团又有碱性基团);手性 中心附近有无大的刚性取代基;紫外光谱可否检 测,酸碱是否稳定等。诸如此类的样品结构信息 对预判手性分离能力及手性固定相的选择有较大 的帮助作用。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 了解样品反相色谱信息:
如果合成人员提供反相色谱信息,可以知道其样 品的纯度。也可以根据流动相条件来确定手性分 离中烷烃与醇的比例,甚至依此判定以及是否需 要添加酸碱添加剂。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 样品前处理:
1. 1~2mg EtOH,MeOH溶解。 2. 如难溶,且为盐,加入酸碱添加剂助溶。酸碱总浓度不
(样品需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及热稳定性) • 毛细管电泳(HPCE) • 超临界流体色谱(SFC) • 薄层色谱(TLC,定性)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手性色谱柱的发展史
1939年Henderson和Rule在乳糖上色谱分离外消旋樟脑衍生物 1952年Dalgliesh:提出氨基酸在纸色谱上光学分离的三点作用假设 1966年Gil-Au等:用GC直接分离对映体 1971年Davankov和Rogozhin:引入手性配体交换色谱 1972年Wulff和Sarhan:制备出手性LC的酶模拟聚合物 1973年Hesse和Hagel:制备出手性拆分的纤维素三乙酸酯 1973年Stewart和Dherty:把琼酯糖键合的牛血清清蛋白(BSA)用于手性
流动相:涂敷型:
Hexane, Heptane, EtOH, IPA,ACN,MeOH(少量混合使用) 添加剂:TFA,MSA,ESA(离子对),DEA,MEA,(HAC,HCOOH,丁胺) 常备的配置的流动相(14种): Hexane, Hexane(0.1%TFA), Hexane(0.1%DEA), Hexane(5%EtOH,0.1%MSA), Hexane(5%EtOH,0.1%MEA) EtOH, EtOH(0.1%TFA), EtOH(0.1%DEA) IPA, IPA(0.1%TFA), IPA(0.1%DEA), ACN,MEOH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过去100年:拆分约7000种手性化合物 手性色谱:已拆分近万种手性化合物 液相色谱中的手性固定相已研制100多种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HPLC分离方式: 直接法(CMPA、CSP):
手性固定相法
是由具有光学活性的单体,固定在硅胶或其它聚合物上制成手性固定 相,通过引入手性环境使对映异构体间呈现物理特征的差异,从而达 到光学异构体拆分的目的。
• 手性分子的研究历史
• 1801年 Hauy发现水晶晶体显示半面现象。 • 1809年 Malus观察到水晶晶体引起的偏光效应。 • 1812年 Biot发现了水晶片的旋光性 • 1815年 Biot将研究延伸到有机物及其溶液,发现除石英外樟脑、柠檬油、
松节油等酒精溶液以及蔗糖、酒石酸水溶液剂许多液体有机化合物 具有旋光性。 • 1848年 Pasteur在28岁时,研究酒石酸钠时发现有两种晶体。他在放大镜下 根据晶形的不同用镊子将其分成两份,配制成溶液测旋光,发现一 左旋、一右旋。又从结构上推想和分子结构的不对称联系起来,认 为一物一像。(历史上第一个手性拆分实验) • 1874年 J.H. van’t Hoff提出C四面体学说,记为: 如果一个C上连有四个不同基因,在空间有两种排列,表示有二 种不同的构型。二种构型之间为物象关系:外形相似,但不能重 合。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手性拆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 农用化学 • 化妆品、香水、香料 • 营养品(人和动物) • 光学材料(如光电子用手性液晶)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二.仪器手性拆分方式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常用的仪器分离手性化合物的技术
•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 气相色谱 (GC)
H2N H O
S-天冬酰胺 ~ 甜的
R-天冬酰液胺相色谱~手性苦物的质分离工作总结
20世纪90年代后,许多国家规定,凡结构中具 有不对称因素的药物,即“手性药物”,必须 拆分其相应的立体异构体,并分别研究其药理、 毒理和药物代谢性质。对已上市的消旋体药物, 要重新评价其光学异构体的性质。对新申报的 药品,一开始就要合成其光学异构体。
聚合物固定相的手性化合物拆分作用力RO来自Dipole-dipole
Cellulose
stacking O
Amylose
O
N
H
HNR HOR
Hydrogen bond
X
π- π
Hydrogen bond
Y R
O
H
R
N
H
R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纤维素和直链淀粉的空间结构
Cellulose
Amylose
Chiralpak IA 淀粉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
Chiralpak IC 纤维素三(3,5-二氯苯基氨基甲酸酯)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三.液相手性拆分方法流程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液相手性方法开发的基本配置:
液相部分:四元泵,DAD检测器 手性色谱柱若干(150mm*4.6mm,5um) 柱选择器(最好带温控)
不对称C原子数目(n)与立体异构体数之间的关系为2n
• 1966年 Lngold和V.Prelog分析讨论了旋光性与分子结构间的关系,建议将
分子本身与其镜像不能重合的分子,定义为手性分子。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如何判断:
分子的手性与处于手性部分的一个或一个 以上的特定原子有关,使分子具有手性的 几何因素有手性中心、手性轴和手性面。
1.拆分化合物有限 2.某些添加剂不够稳定
手性试剂衍 生法
1.固定相流动相简单 2.有利于增加紫外或荧光灵敏度
1.高纯衍生化试剂 2.异构体间衍生速率无法保证 3.不可逆破坏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手性色谱柱拆分机理1
Dalgliesh: 要实现手性识别,手性化合物分子与手性 固定相之间至少存在三种相互作用。这种 相互作用包括氢键、偶级-偶级作用、ππ作用、静电作用、疏水作用或空间作用, 并且其中至少有一种作用具有立体选择性。
手性中心:能引起分子具有手性的一个原子或者分子骨架的 中心,最常见的是手性碳;值得注意的是:多价杂原子 B,N,P,S等也可形成手性中心。
手性轴:分子中若干原子组成轴状结构,因分子中的一些原 子或基团在此轴周围的空间排列不同而产生手性。
手性面:分子的手性由于某些基团对分子中的某一平面的不 同分布而引起。
常用的衍生试剂:异硫氰酸脂类,酰氯类等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三种方法比 优点 较
手性固定相 1.适用范围广
法
2.分离制备简便 3.定量分析可靠性高
缺点
1.需特殊的固定相,价格昂贵 2.少量样品依然需要柱前衍生 (不一定是手性衍生化试剂)
手性流动相 1.固定相简单
添加剂法
2.非对映异构体化具可逆
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
手性固定相法拆分机理2
Dalgliesh三点作用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