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海洋区划管理

08海洋区划管理
08海洋区划管理

第八章海洋区划管理

第一节海洋区划

为什么要进行海洋区划:

1.海洋区划是实现海洋经济的区域合理布局,确定不同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和依据,是发展海洋区域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海洋区划为指导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解决海区内各种开发利用活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科学方法。科学掌握海洋区划的基本内涵、类型和海洋区划的程序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一、海洋区划概念

1.概念:海洋区划是对一国管辖的全部海域或其他特定海域,根据开发利用的目的,按照海域不同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形成的海域差异而划分的海洋区域。

2.基础:海洋区划的客观基础是在不同类型海域内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以及在同一类型的海域内又具有其一定的相似性。差异性是进行海洋区划的前提。具体分析:

地理上的:我国的海区北起辽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南北跨度为38个纬度,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东西为25个经度,还有大小不同的岛屿,具有独特的区域海洋学特征。

法律上的:邻近海域陆架宽阔,既有内水和领海,又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彼此法律地位不同,海洋开发和管理都有特殊的制度。

经济上的:沿海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别很大。

结论:海洋区划,就是在综合研究不同海域的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科学技术要素的基础上,依据各种海洋开发利用的区域特点和要求,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做出的海域分区,形成的一些相对独立的经济地理单元。

二、海洋区划类型

(一)海洋自然区划

海洋自然区划,是根据海洋区域所处的自然地理位臵不同,把海域划分为不同的海区。中国近海,依传统划分为四个海区,即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二)海洋功能区划

海洋功能区划,是指根据各种类型海洋功能区的标准,把海洋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海洋功能区。海洋功能区是根据不同的海域固有的自然和社会属性的差异

性,综合考虑海洋不同区域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及其开发利用的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划定不同的海洋功能区。

目前,我国的海洋功能区共分为五大类:开发利用区、治理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特殊功能区和保留区。

(三)海洋经济区划

海洋经济区划,是指根据一定海洋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前景需要,按照海洋经济固有的特性和发展规律,划分不同类型的海洋区域。

按照海洋经济区划标准不同,我国重要的海洋经济区划有海区经济区、海岸带经济区、海洋重点开发经济区、沿海开放经济区、海洋法定(法律地位)经济区和海洋行政经济区。

(四)海洋行政区划

海洋行政区划,是指根据海洋行政管理的需要,按照行政层次划分的海洋区域。

按照行政区划可以把海域划分为省、市、县管辖的海域。

(五)海洋特殊区划

海洋特殊区划,是指根据海洋开发利用的特殊需要目的,按照特殊要求的条件划分的海洋区域。例如,为了保护海洋自然环境和资源划定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用于军事目的的海洋军事区,以及用于保护渔业资源的禁渔区和休渔区,等等。

三、海洋区划程序

海洋区划的程序,也就是海洋区划的方法和步骤,一般有以下步骤。

(一)提出任务和指导思想

(二)组织工作班子

(三)设计工作方案

(四)开展技术培训

(五)组织调查研究

(六)海区规划方案拟订和绘制海洋区划图

(七)科学论证

(八)送审确定

第二节海洋功能区划

背景:

海洋功能区划是海洋开发与管理的基础,其核心是根据海域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海域功能标准,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区,确定海域的最佳利用功能和使用顺序,以控制和引导海域的使用方向,为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海洋提供科学依据和保障。

一、海洋功能区划的概念和意义

概念:

海洋功能区划是指根据海洋开发利用的需要,依照海洋的自然实行,包括海洋的自然资源条件、环境状况和地理位臵,又兼顾海洋的社会属性,包括海洋开发利用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按照一定的海洋功能标准,对海域进行的一种区划所划分的不同功能价值和作用的海域单元。

海洋功能区划是通过全国的海洋功能区划和分级的海洋功能区划的形式来实现的。

(一)海洋功能区划提高了海洋空间和资源综合利用效益

(二)海洋功能区划提高了海域开发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包括沿海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和港口规划等涉及海域使用的规划,也应当与海洋功能区划相衔接,提高海域开发利用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海洋功能区划提高了海洋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在海洋功能区划中划定的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区、盐田区、海洋倾废区和排污区以及适于在海岸和海岛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建设、港口建设、滩涂围垦、海底电缆和管道的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建立等的功能区,是这些海域使用管理中许可证审批和发放的科学依据。海洋功能区划还为在海岸带和海上新建开发项目的资源、环境影响评价和颁发许可证提供客观依据。

(四)海洋功能区划提高了国家宏观调控海洋开发利用的能力

海洋功能区划可以从海洋开发利用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综合平衡部门和行业的利益,协调解决部门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矛盾,达到合理开发利用海域资源,促进海洋经济持续、稳定和协调发展。

二、海洋功能区划应遵循的原则

(一)自然属性为主、社会属性为辅的原则

1.自然属性原则

海域特定区域自然属性的特殊性和不同区域自然属性的差异性是评定各种功能区的先决条件。主要包括区位、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三个方面。

2社会属性原则

社会属性要考虑到海洋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原则

1.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2.海洋可持续发展原则。

(三)因地制宜与技术可行性相一致原则

第一,优先安排海洋直接性功能,然后安排海洋依托性功能,同时也不忽视必不可少的其他功能的安排;

第二,资源和环境备择性窄的功能优先于备择性宽的功能,备择性窄的功能包括:港口和航道建设离不开海洋和具有一定水深的水道,油气田离不开含油地层和圈闭构造,采矿业离不开矿体,旅游业离不开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外向型经济,离不开港口码头和陆上便利的交通,等等。

第三,必须坚持技术可行性原则。

(四)超前性原则

把近代科技的新成果和新概念引入功能区划工作之中。

三、海洋功能区划的理论体系

(一)海洋功能区划的理论基础

1.区域规划理论

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区域规划一般包括几个方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区域发展政策等。

2.可持续发展理论

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中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制定的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如下:(1)以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把发展海洋经济为中心作为海洋工作最基本的战略原则。(2)适度快速发展。(3)海陆一体化开发。(4)科教兴海。(5)协调发展。多学科合作研究海洋,加深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各行业要协调发展,各得其所。

讨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如何实现“陆海联动”。

3.海洋综合管理理论

(二)海洋功能区划的性质

海洋功能区划是海洋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新领域。海洋功能区划是结节区的划分方式。海洋是一个区域,区域分两种类型,一种是区域内部个要素具有一致

性或相似性,称之为均质区,地理学中传统的各种区划,如农业区划、自然区划,都是均质区的划分。另一种类型是结节区,或称为功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海洋功能区划就是一种结节区的划分。因此,海洋功能区划不同于传统地理学、经济学中的区划。

1.海洋功能区划的权威性

海洋功能区划与法具有同等效力。

2.海洋功能区划的前臵性

海洋功能区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的前臵文件,是对各行业用海的科学制约,是一切用海首要考虑的问题,具有无可争辩的前臵性。

3.海洋功能区划的复杂性

4.海洋功能区划的层次性

海洋功能区划的层次性体现在海洋功能区划的分级和分类体系上。海洋功能区划分为国家、省、市、县四级。这四级体现了海洋功能区划作用范围的层次性。

5.海洋功能区划的时效性

6.海洋功能区划的科学性。

7.海洋功能区划的成果可操作性

(三)海洋功能区划的分类

海洋功能区划可划分为自然型,规划型,协调型和管理型区划。

1.自然型区划

海洋功能区划要突出海域的自然属性。自然界有景观资源的一般辟为旅游区和保护区;有深水岸线的一般用作港口区;含泥量较大的潮间带多划分为养殖区和盐田区。

2.规划型区划

3.协调型区划

4.管理型区划

(四)海洋功能区划的方法体系

1.分类体系

为了使海洋功能分区(类型划分)简明扼要,有利于海域使用管理。海洋功能区采用调整后的十类二级分类体系,即:

(1)港口航运区,包括港口、航道、锚地3种类型;

(2)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主要包括渔港和渔业设施基地建设、养殖、增殖、捕捞4种类型;

(3)矿产资源利用区,主要包括油气、固体矿产2种类型;

(4)旅游资源利用区,主要包括风景旅游、度假旅游2种类型;

(5)海水资源利用区,主要包括盐田、特殊工业用水2种类型;

(6)海洋能利用区,主要包括潮汐能、潮流能2种类型;

(7)工程用海区,主要包括海底管线、石油平台(含人工岛)、海岸防护、其他工程用海4种类型;

(8)海洋保护区,主要包括海洋和海岸自然生态保护、生物物种自然保护、自然遗迹和非生物资源保护3种类型;

(9)特殊利用区,主要包括科学研究实验区、军事、排污控制、污染防治5种类型;

(10)保留区,主要包括预留区、功能待定区2种类型。

2.分级体系

海洋功能区划从管理上分为国家级、省级、市(地区)级和县(市)级共4个层次,根据编制要求,各自体现以下特点:

(1)国家级区划。国家级区划是宏观型区划

(2)省级区划。省级区划主要还是宏观型区划,侧重对重点海域进行综合性的功能排序

(3)市(地区)级和县(市)级区划。市县级区划都有准确的地理单元和功能定位,有标志面积、坐标。

四、各海区海洋功能区划:

1.渤海区

整体功能:通过海、河、陆、空交通运输网络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和旅游区的建设,工业和城镇群的合理布局,把渤海区建成为我国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基地;通过海水增养殖和海洋农牧化、海洋石油、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等的建设,把渤海区建成我国第一个海洋综合开发基地;通过功能区划,合理组织开发利益、治理保护和科学整治,把渤海区建设成为我国第一个具有良性循环的海洋人工生态示范基地

划分情况:开发利用区293个,治理保护区44个,自然保护区24个,特殊功能区9个,保留区12个

2.黄海区

整体功能:通过沿海港口体系、交通运输网络,经济开发区、沿海城镇体系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使黄海区成为我国发达的商品生产和流通多功能外向型经济基地;通过对沿海港口条件的充分利用、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新建和扩建高技术工业企业,使黄海区成为重要的工业基地;通过优越自然条件、丰富的土地和海洋资源、海上农牧化建设,巩固提高黄海区作为粮、棉、水产以及加工业为主的传统农副产品基地的地位

划分情况:开发利用区348个,治理保护区87个,自然保护区41个,特殊功

能区44个,保留区16个

3.东海区

整体功能:以港口为先导,以沿海开放城市为依托,通过交通运输网络、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港口工业区的建设,把东海区建设成为多功能、对外开放型、结构合理型的海洋产业群和海洋型工业基地;通过东海油气开发、海洋渔业和海水养殖业的发展,把东海区建成为能源和海洋蛋白质生产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沿海省市不同地域、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建立不同特点和风格的海洋产业综合发展体

划分情况:开发利用区606个,治理保护区87个,自然保护区58个,特殊功能区174个,保留区7个

4.南海区

整体功能:以港口城市为依托,以海上运输线为纽带,通过经济特区和临海工业区的建设,把南海区建成我国最大的外向型产业基地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南大门;通过海水养殖、海洋捕捞和海洋牧场开发,促进海产品、海珍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把南海区建成海洋蛋白质生产基地;通过海洋油气、海盐业开发和海洋化工、石油化工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把南海建成海洋油气综合利用为龙头,海洋运输、晒盐、旅游等产业为两翼的海洋产业基地,重视濒海大农业建设,通过农牧化等产业的综合开发,把海洋濒海陆域建成农业基础牢固,为海洋产业、港口以及外向型产业服务的海洋开发后勤基地;充分利用南海海上通道的区位优势,将南海区建成我国开发国际公海资源的示范区

划分情况:开发利用区1255个,治理保护区312个,自然保护区98个,特殊功能区103个,保留区45个

第三节海洋经济区划

一、海洋经济区划的概念

通过海洋经济区划,明确海洋资源优势和开发潜力,确定沿海地区的劳动地域分工、专业化经济部门和区域发展的新格局,为合理配臵海洋资源,协调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系,完善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海)域经济体系,合理制定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二、海洋经济区划的原则

(一)单一功能区划与多功能综合区划相结合。

(二)静态与动态相结合。

(三)生态与经济相结合。

三、海洋经济区划的特征

(一)海洋经济区内部空间结构上呈现海陆交互的“折扇形”特征

图一

(二)海洋经济区在生产要素的组织上具有明显的开放性特征

(三)海洋经济要素聚集与人口聚集非同比增长特征

四、海洋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

(一)海洋经济区划的原则

1.坚持海陆一体化,注重经济中心(以城市为依托)与吸引和辐射范围相结合。

2.与环境资源承载力相适应。

3.区域自然地理条件有较强的类似性,海洋资源的种类、开发与海洋空间的地域组合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4.海洋的社会经济条件、海洋经济发展程度与水平、海洋产业政策的区域化以及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类似性

5.海洋经济区的界线要适当照顾行政区划的完整性。

(二)海洋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

根据近年来海洋经济区划的初步实践,参考各类经济区划的经验,海洋经济

区划的指标体系主要有5个方面:

1.海洋资源的丰度与组成特点。

2.海洋经济发展水平与地位。

3.海洋产业的部门构成与部门间的变化。

4.海洋产业生产能力与资源潜力。

5.海洋经济区内外联系。

(三)海洋经济区划的层次体系

1.全国海洋经济区划。

2.省级海洋经济区划。

3.地(市)或县级海洋经济区划。

在上述区划体系中,全国、省一级属上级区划,是下级区划的依据和指导:下级区划是上级区划的基础和落实。上、下级区划应衔接一致。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 温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发展优势与重大意义 (2) 第一节发展优势 (2) 第二节重大意义 (4) 第二章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 (6) 第一节指导思想 (6) 第二节发展定位 (7) 第三节发展目标 (8) 第四节空间格局 (10) 第三章重点任务 (11) 第一节建设对外开放新平台 (11) 第二节建设国家重要枢纽港 (16) 第三节建设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20) 第四节推进重要海岛开发与保护 (25) 第五节推进涉海基础设施完善 (28) 第六节推进海洋生态文明提升 (33) 第四章保障措施 (37)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协调 (37)

第二节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37) 第三节加强要素保障支撑 (38) 第四节加强政策扶持力度 (39) 第五节加强重大项目带动 (40) 第六节加强海洋科技创新 (41) 附表 1、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表 2、温州市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责任分工一览表 3、温州市重点海洋产业区块发展导向表 4、温州市海洋经济重大建设项目库 附图 1、空间格局示意图 2、综合交通示意图 3、重点海洋产业区块示意图 4、重要海岛开发布局示意图

前言 21世纪是海洋世纪。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温州作为长三角南翼、海西区北翼中心城市和我省三大沿海都市圈之一,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温州将围绕建设“生产、生活、生态”相融合的现代化国际性大都市,发挥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和区位条件优势,主动承接国家海洋开发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全力推进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 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方案》的总体部署,依据《省发改委关于组织开展沿海市县编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浙发改地区“2010”1259号),特制订《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温州市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和推进“十二五”时期海洋经济发展的行动纲领。 《实施方案》区域范围包括温州市所辖海域和温州市市区及乐清、永嘉、瑞安、平阳、苍南、洞头6个沿海县(市)的陆域。海域、陆域面积分别为1.1万和0.87万平方公里,其中海岛陆域总面积约170平方公里。期限为2011—2020年,重点为“十二五”时期。

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

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 (公示稿) 河北省海洋局 二○一一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海域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4) 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 (10) 第四章基本功能分区 (13) 第五章实施措施 (16) 第六章附则 (2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区划目的】为适应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管理海洋,规范各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合理配置海洋资源,优化海洋产业布局,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制定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 第二条【区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国务院关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的批复》(国函[2002]77号),《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17108-2006),国家海洋局《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国海发[2007]18号),国家海洋局《海洋功能区划备案管理办法》(国海发[2008]12号),国家海洋局《关于开展省级海洋功能区划修编工作的通知》(国海管字[2009]660号),国家海洋局《省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要求》(海管字[2010]83号),《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16日河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其他相关政策、法规、技术规范。 第三条【区划目标】建立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的海洋开发利用秩序,为加快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和发展海洋经济提供资源保障;统筹各行业用海需求,缓解用海矛盾,引导和促进海洋资源的集约、节约利用;保护和治理海洋环境,实现海洋环境质量基本符合海洋

基本功能需求,重要海洋生态系统和景观资源的生态服务功能得到有效保护与恢复。 〖海洋开发利用目标〗保重点、调结构、促发展。保障国家和省级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建设、滨海旅游等重点工程项目的用海需求,围填海总量控制在609平方公里以内;保障渔业生产活动的必要发展空间,养殖用海保有量不低于1000平方公里。 〖海洋环境保护目标〗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有效保护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河口、潟湖、海岛等重要海洋生态系统,新建海洋保护区3个,海洋保护区总数达到7个,保护面积达到320平方公里。 〖海域综合整治目标〗规范用海秩序,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调整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要求的用海,实现海域使用全面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综合治理河口、养殖区、港口及工业区环境,使海洋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海洋基本功能区海洋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90%;修复沙滩、潟湖、海岛等受损海洋生态系统,初步实现海洋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整治岸线不少于80公里、整治海域面积不低于200平方公里。 第四条【区划原则】区划遵循以下原则: 〖尊重自然、保障发展〗按照海域的区位、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等自然属性和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以海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确定海域的基本功能,切实保障公共利益和国家、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docx

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 — 2020 年) 文本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十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1b5E2RGbC 第一条区划目的.......................................................................................................................................................................... 1p1EanqFD 第二条区划依据............................................................................................................................................................................... 1DXDiTa9E 第三条区划原则........................................................................................................................................................................ 2RTCrpUDG 第四条区划目标............................................................................................................................................................................. 35PCzVD7H 第五条区划范围.................................................................................................................................................................................. 4jLBHrnAI 第六条区划成果............................................................................................................................................................................. 4xHAQX74J 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5LDAYtRyK 第七条地理概况与区位条件 .................................................................................................................................. 5Zzz6ZB2L 第八条海域自然环境条件......................................................................................................................................... 5dvzfvkwM 第九条海洋自然资源 .......................................................................................................................................................... 5rqyn14ZN 第十条海洋开发利用状况....................................................................................................................................... 7EmxvxOtO 第十一条面临的形势 ............................................................................................................................................................ 7SixE2yXP 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 96ewMyirQ 第十二条海洋开发与保护空间布局.................................................................................................... 9kavU42VR 第十三条沙埕港海域 ............................................................................................................................................................ 9y6v3ALoS 第十四条三沙湾海域 ................................................................................................................................................... 10M2ub6vST 第十五条罗源湾海域 ........................................................................................................................................................ 100YujCfmU 第十六条闽江口海域 ........................................................................................................................................................ 11eUts8ZQV 第十七条福清湾及海坛海峡海域11sQsAEJkW

印发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

印发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 珠府办〔2006〕48号 各区人民政府,经济功能区,市府直属各单位: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六年九月十九日 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职能 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 根据《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高栏港经济区管理体制调整方案〉的通知》(珠字〔2006〕16号),高栏港经济区与南水镇实行区镇合一管理。经市编委会议研究,确定珠海高栏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如下: 一、主要职责 高栏港经济区管理委员会是珠海市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正处级,区(港区)镇(南水镇)合一后,对辖区内的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和行政审批权。其主要职能是: (一)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经济开发区的方针、政策、法律和规章。 (二)制定辖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和行政管理规定并组织实施。 (三)负责区域的土地出让管理工作;负责区域控制性、修正性详细规划的

编制和实施;负责区域内市政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审核办理工程项目报建手续,对建设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四)负责区内经济运行情况的分析、预测;按权限审核在区内的投资项目,负责区内招商引资、经济贸易、技术协作、旅游、食品、药品、统计等管理工作。 (五)管理区内文化、教育、卫生、人口与计划生育、人民武装、维护稳定等社会事务和农村工作。 (六)管理区内财政收支实施一级财政管理。 (七)按权限调配、任免、奖惩管委会机关及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按权限负责辖区内企业劳资保险、劳动监察等。 (八)负责区内安全生产综合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九)协调中央、省在辖区设立的垂直单位,管理市直单位派驻港区的有关部门;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职能,高栏港经济区内设12个局(室、中心、部)。 (一)办公室(挂党委办牌子,与南水镇党政办合署)。 负责区机关政务工作;负责区会议组织、文秘、调研、政务信息、宣传、接待、信访、联络等工作;负责督办、文书档案管理及保密工作;负责行政后勤事务,公共财物管理;负责外事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监管区机关业务工作秩序;协调人大、政协和中央、省派驻港区相关机构的工作。 (二)组织人事劳动局(挂纪检委牌子)。 负责党务党建工作;负责干部的考核、培训、任免、奖惩、人事调配、职称、机构编制、劳资保险、劳动用工监督管理、调处劳资纠纷和离退休干部工作;负责纪检监察、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 (三)经济发展局(与南水镇经济建设办公室合署)。 组织编制港区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招商引资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负责审批项目立项、合同章程以及企业协调管理工作;组织经济运行情况分析;负责港区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负责区内经济贸易、技术协作、旅游、食品、药品、统计等管理工作。负责项目引进以及项目动工的跟踪落实、服务工作。 (四)财政局。 编制和执行区财政预决算,制定财政和收支预算计划并组织实施;管理

广东省水功能区划(2007年6月)

广东省水功能区划 广东省水利厅 二〇〇七年六月

关于印发广东省水功能区划的通知 各地、市水利(水务)局: 《广东省水功能区划》业经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前言 水功能区是指根据流域或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和水环境状况,结合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及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在江河湖库划定的具有相应使用功能,并且主导功能和水质管理目标明确的水域。经批准的水功能区划是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将水质管理目标落实到具体水域和入河污染源的主要依据;是加强水资源调度,维持江河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强化陆域污染源管理,优化产业布局,科学确定和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明晰水权的重要依据之一。水功能区划是水资源规划的重要基础,也是我省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保护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二、三十三和三十四条规定,按照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计委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水规计[2002]83号),以及广东省计委和省水利厅联合发出的《关于开展广东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粤计农[2002]903号),要求各省对已批准的水功能区划进行复核和调整,并在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和技术细则中明确了水功能区复核和调整的原则和方法。据此,省水利厅委托省水文局,重新复核广东省水功能区划的成果。 《广东省水功能区划》是由省水文局在《广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有关水功能区划成果基础上,通过野外勘查,广泛搜集基本资

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文本

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文本(上) (2007-6-5,1293)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区划目的 第二条区划依据 第三条区划目标 第四条区划原则 第五条区划范围 第六条区划成果 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第七条地理概况及区位条件 第八条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 第九条开发利用现状 第十条面临的形势 第三章海洋功能分区 第十一条海洋功能分区概述 第十二条港口航运利用区 第十三条渔业资源利用和养护区 第十四条矿产资源利用区

第十五条旅游区 第十六条海水资源利用区 第十七条海洋能利用区 第十八条工程用海区 第十九条海洋保护区 第二十条特殊利用区 第二十一条保留区 第四章重点海域划分及主要功能分述 第二十二条重点海域划分 第二十三条金塘岛及邻近海域 第二十四条六横岛及邻近海域 第二十五条舟山岛西、南部及邻近海域 第二十六条舟山岛北部及邻近海域 第二十七条岱山岛及邻近海域 第二十八条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岛及邻近海域第二十九条中街山列岛及邻近海域 第三十条衢山岛及邻近海域 第三十一条大、小洋山及邻近海域 第三十二条嵊泗列岛及邻近海域 第三十三条马鞍列岛及邻近海域 第五章实施措施

第三十四条区划编制与审批 第三十五条修编机制 第三十六条区划实施 第三十七条海域使用管理 第三十八条海洋环境保护 第三十九条监督检查 第四十条宣传教育 第四十一条技术支持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二条区划效力 第四十三条区划附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区划目的 舟山市位于浙江省的东北部,座落在长江口南端,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海域中,辖区内海岛众多,岸线漫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相当丰富。舟山是陆域小市,海洋大市。近年来,舟山的海洋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舟山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了适应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海域使用管理工作的需要,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与保护、为海洋开发战略和管理法规的制定、以及海洋行业规划和各专项功能区划的编制等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全市海洋经济持续、稳步、健康发展,更好地贯彻落实省委的“八八战略”和市委的“六六决策”,全面打造“海洋经济强市”、“海上花园城市”和“海洋文化名城”,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近岸海域区位条件、环境与资源状况等自然属性,结合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照《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功能区划技术标准,遵循《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报批稿),在原舟山市

营口市海洋功能区划

营口市海洋功能区划(2014-2020年) 文本 (报批稿) 营口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五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一条区划目的 (2) 第二条区划依据 (3) 第三条区划目标 (4) 第四条区划原则 (7) 第五条区划范围和实施期限 (9) 第六条分类体系 (10) 第七条区划成果 (16) 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17) 第八条区位条件 (17) 第九条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 (17) 第十条海洋资源 (21) 第十一条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4) 第十二条面临的形势 (28) 第三章海洋基本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 (30) 第十三条海洋功能区划分区概述 (30) 第十四条农渔业区 (31) 第十五条港口航运区 (32) 第十六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34) 第十七条矿产与能源区 (35)

第十八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36) 第十九条海洋保护区 (37) 第二十条特殊利用区 (38) 第二十一条保留区 (38) 第四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 (39) 第二十二条总体定位 (39) 第二十三条海洋开发总体布局 (40) 第二十四条海洋保护总体布局 (41) 第五章实施保障措施 (44) 第二十五条区划编制与审批 (44) 第二十六条区划实施管理 (44) 第二十七条海域使用管理 (45) 第二十八条海洋环境保护 (47) 第二十九条海洋功能区生态环境整治、修复 (49) 第三十条监督检查 (50) 第三十一条宣传教育 (50) 第三十二条技术支持 (51) 第六章附则 (51) 第三十三条区划效力 (51) 第三十四条区划附件 (51)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

珠海市海洋功能区划(2015—2020年) 文本 珠海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八年四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条区划目的 (1) 第二条区划依据 (1) 第三条区划目标 (3) 第四条区划原则 (5) 第五条区划范围 (5) 第六条分类体系 (6) 第七条区划成果 (8) 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8) 第八条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 (8) 第九条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 (9) 第十条开发利用现状 (10) 第十一条面临的形势 (11) 第三章海洋基本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 (13) 第十二条总体布局 (13) 第十三条海洋基本功能分区概述 (15) 第十四条农渔业区 (16) 第十五条港口航运区 (16) 第十六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17) 第十七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18) 第十八条海洋保护区 (19) 第十九条特殊利用区 (19)

第二十条保留区 (20) 第四章实施保障措施 (20) 第二十一条区划实施管理 (20) 第二十二条海域使用管理 (22) 第二十三条海洋环境保护 (23) 第二十四条基础能力建设 (23) 第二十五条监督检查与执法 (23) 第二十六条法制建设与宣传 (24) 第五章附则 (24) 第二十七条区划效力 (24) 第二十八条区划附件 (2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区划目的 海洋功能区划是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制度,是海域资源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以及编制各类涉海规划的法定依据。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海洋开发保护的方针、政策,在综合考虑珠海市海域自然属性、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经济社会科学发展需要的基础上,按照《市县级海洋功能区划编制技术指南》,制定本区划。以协调和规范珠海海域开发活动,加强对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保障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海域开发、保护和综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区划依据 (一)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6.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 1 —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钓梁区块区域建设用海规划

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钓梁区块区域建设用海规划 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评审意见 2012年12月21日,国家海洋局海洋咨询中心在北京主持召开了《浙江舟山群岛新区—钓梁区块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海域使用论证报告书》(以下简称“论证报告”)评审会。中国海监总队、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舟山市人民政府(规划实施单位)、舟山市钓梁围垦建设指挥部、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舟山市海洋勘测设计院、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浙江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上海东海海洋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论证单位)、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论证单位)等部门与单位的代表和特邀专家共31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邀请7名专家组成专家评审组(名单附后)。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了关于规划概况和论证报告主要内容的汇报,经深入讨论和认真审议,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一、区域建设用海规划和用海概况 (一)用海规划概况 浙江舟山群岛—钓梁区块区域建设用海规划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本岛东北部的钓山与梁横山之间,属于舟山市定海区北蝉乡和普陀区展茅街道管辖,包括梁横山、钓山、团结海塘、红旗村、黄沙村等区域,西起钓山新港工业区一期界线,东至梁横山东面,北起海堤北Ⅰ、北Ⅱ堤轴线,南至大矗山山脚和南堤堤轴线,总面积约1855.05hm2。规划用海面积为1381.35hm2。 用海规划以钓梁高涂养殖用海区和梁横山西侧养殖区为基础,将原养殖用海转性为区域建设用海,包括原钓梁高涂养殖用海区1155.234hm2、原梁横山西侧养殖用海区197.492hm2和新增用海面积28.624hm2。规划期限为5年用海规划目标是建设临港工业产业区,大力发展海工装备等临港制造业和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发展海洋经济,同时增加深水岸线,为港口和物流开发创造条件,积极推进港口、工业物流、水产品精深加工等区块的开发,加强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形成交通便捷、生态环境良好,集工业、物流、港口等多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临港工业区。

《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唐山海域)修改方案

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唐山海域) 修改方案 河北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三月

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唐山海域) 修改方案文本 《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2005-2010)》(以下简称《区划》)自200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实施以来,在全省海域使用管理、海洋执法监察、海洋环境保护等工作中得到了严格执行,成为用海项目海域使用预审、论证、审查、违法用海事件查处的重要依据和引导、调控用海需求,规范用海行为的有效手段。 我省第七次党代会“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战略目标的提出和省政府一系列“发挥沿海优势,加快培育沿海经济隆起带”举措的出台,极大地推进了我省沿海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视察曹妃甸工业区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列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并被国务院批准为循环经济示范区后,唐山市委、市政府作出实施“四点一带”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进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唐山市的海洋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围绕着“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现代物流”四大循环经济主导产业发展重点,唐山市沿海地区开发建设进入产业项目加速聚集的新阶段,曹妃甸新城建设进

入起步阶段,新的发展形势对海域空间资源有了更新、更高的需求,使《区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有所下降,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区域产业集聚、沿海城镇化建设的需要。为了解决重大建设用海需求激增问题,满足唐山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证海洋功能区划制度的顺利实施,在对2005年以来《区划》在唐山海域的实施情况和唐山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及周边区域的用海需求进行实地调研和评估的基础上,对《区划》中唐山海域部分功能区进行了修改、调整。 一、修改依据 1、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关于曹妃甸建设的重要指示; 2、《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发改工业[2008]282号); 3、《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GBT17108-2006); 4、《海洋功能区划管理规定》(国海发[2007]18号); 5、《唐山港总体规划》(冀政函[2007]113号); 6、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促进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冀政办字[2008]67号); 7、《唐山市曹妃甸新城总体规划(2008—2020)》(冀政函〔2008〕135号)。 二、修改原则 以自然属性为主,兼顾社会属性,力求总体上获得最佳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坚持统筹兼顾,突出“保

唐山市海洋功能区划

唐山市海洋功能区划(2013-2020年) (公示稿) 文本 唐山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四年七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一条区划目的 (3) 第二条区划依据 (3) 第三条区划目标 (4) 第四条区划原则 (6) 第五条区划范围 (7) 第六条分类体系 (7) 第七条区划成果 (8) 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9) 第八条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 (9) 第九条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 (10) 第十条面临的形势 (12) 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总体布局 (14) 第十一条开发利用现状 (14) 第十二条总体定位与布局 (15) 第十三条乐亭县海域 (17) 第十四条曹妃甸区近岸海域 (18) 第十五条滦南县近岸海域 (19) 第十六条丰南区海域 (19) 第四章海洋功能分区和管理要求 (20)

第十七条海洋功能分区 (20) 第十八条农渔业区 (21) 第十九条港口航运区 (23) 第二十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25) 第二十一条矿产与能源区 (26) 第二十二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26) 第二十三条海洋保护区 (27) 第二十四条特殊利用区 (28) 第五章实施措施 (28) 第二十五条严格区划实施管理 (28) 第二十六条提高海域使用管理水平 (28) 第二十七条强化海洋环境保护 (30) 第二十八条实施海域海岛海岸带整治修复 (30) 第二十九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31) 第三十条规范监督检查与执法 (32) 第三十一条注重宣传教育 (32) 第六章附则 (33) 第三十二条区划效力 (33) 第三十三条区划附件 (33)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区划目的 为贯彻落实《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和《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适应唐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规范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秩序,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海洋空间布局,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唐山沿海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编制本区划。 第二条区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 8.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 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08海洋区划管理

第八章海洋区划管理 第一节海洋区划 为什么要进行海洋区划: 1.海洋区划是实现海洋经济的区域合理布局,确定不同海洋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基础和依据,是发展海洋区域经济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2.海洋区划为指导调整海洋产业结构和地区布局,解决海区内各种开发利用活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科学方法。科学掌握海洋区划的基本内涵、类型和海洋区划的程序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一、海洋区划概念 1.概念:海洋区划是对一国管辖的全部海域或其他特定海域,根据开发利用的目的,按照海域不同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所形成的海域差异而划分的海洋区域。 2.基础:海洋区划的客观基础是在不同类型海域内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以及在同一类型的海域内又具有其一定的相似性。差异性是进行海洋区划的前提。具体分析: 地理上的:我国的海区北起辽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南北跨度为38个纬度,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东西为25个经度,还有大小不同的岛屿,具有独特的区域海洋学特征。 法律上的:邻近海域陆架宽阔,既有内水和领海,又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彼此法律地位不同,海洋开发和管理都有特殊的制度。 经济上的:沿海的社会经济条件差别很大。 结论:海洋区划,就是在综合研究不同海域的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科学技术要素的基础上,依据各种海洋开发利用的区域特点和要求,按照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做出的海域分区,形成的一些相对独立的经济地理单元。 二、海洋区划类型 (一)海洋自然区划 海洋自然区划,是根据海洋区域所处的自然地理位臵不同,把海域划分为不同的海区。中国近海,依传统划分为四个海区,即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二)海洋功能区划 海洋功能区划,是指根据各种类型海洋功能区的标准,把海洋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海洋功能区。海洋功能区是根据不同的海域固有的自然和社会属性的差异

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为了保护和改善我省海洋生态环境,防止海洋环境污染,保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及海洋资源的永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等有关法律和标准的要求,以及国家关于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要,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制订《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

一、适用范围 广东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范围主要适用于我省管辖的近岸海域。 二、区划的基本原则 (一)社会、经济、环境三效益相统一原则:功能区划分时要充分考虑沿岸海域自然环境特点,资源利用状况,沿海经济发展布局和相应水域的水质要求,优先开发利用和重点保护相一致,使近岸海域的开发利用程度同环境容量和资源

承受能力保持一致,做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统一。 (二)突出重点,优先保护原则:生态繁衍栖息区,珍贵海洋资源区和鱼类 回游通道区是重点保护区域。优先保护重点保护区域和养殖、制盐、食品加工等与人类食物有关的功能区域;优先保护高水质功能,同一水域具有多种使用功能,应以高水质功能确定其保护水质类别。如确有困难,也不能低于主体功能水质类别。同时注意选择性窄(特定)的优于选择性宽的。 (三)共同保护,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尽量不降低现有功能和现状水质原则:根据发展规划,充分考虑海域海流特点及其扩散规律,在不影响邻近规定功能区域水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海洋水环境自净能力,科学地确定排污口附近限定区

域内适宜的水质超标的混合过渡区,给出适当的排污渠道,同时将其范围缩小到最低限度;相邻区域互相尊重,协调一致,容量共享共护。 三、功能区的分类和水质目标 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是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划定功能区,并依据《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确定功能区海水水质目标,以实施近岸海域水质目标分类管理的目的。《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将海水水质分为四类:

即墨海洋功能区划

即墨海洋功能区划

————————————————————————————————作者:————————————————————————————————日期: ?

4即墨市海洋旅游市场开发 4.1 即墨市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即墨的旅游市场即客源市场在结构上包括国内旅游市场和国际旅游市场。虽然即墨国内旅游市场起步比较晚,属于后开发地区,但是即墨的旅游业发展十分的迅速,是即墨旅游市场的主体,海外旅游市场主要以日韩等国家为主,韩国是即墨第一大海外客源国,欧美国家在即墨海外客源市场所占的比重十分的小。因此,发展即墨周边城市以及津京地区、东北、华东地区国内旅游市场是重点,海外旅游市场要重点保持日韩旅游市场在即墨的国际旅游市场中的地位,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的开拓欧美等远程旅游市场。 4.1.1国内旅游市场 即墨从2001年以来,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国内旅游市场主要是本市居民和周边城市的游客,这一主体市场基本上占到国内旅游市场的80%左右,2006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7.9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60.9%,2007年即墨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2001年—2007年即墨市旅游接待规模情况 年份旅游接待人数 (万人次) 旅游人数增长比 例(%) 旅游总收入(亿 元) 旅游收入增长比 例(%) 2001233.9822 0.8892 23.5 2002 267.8 14.5 2.2 147.5 2003182.57 -31.8 2.9 -31.8 2004330.2 80.9 5.09 75.5 2005 335.6 1.66.5634.8 2006345.72 3.0 17.9160.9 2007369.9 7 2222.9 资料来源:即墨市旅游局 在旅游接待总人数中,2006年全市以温泉、田横岛、鹤山等主体的景区接待游客228.4万人次,游客分布相对集中。温泉度假区每年约接待30万人次

珠海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分(20110906)

珠海市《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域划分 为防治噪声污染,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声环境质量,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珠海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划分》(珠府[1996]51号)进行修编,形成本区划。 一、适用范围 本噪声区划适用于珠海市建成区和规划区,乡村地区同样纳入标准适用范围;此外,机场周围区域按《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88)独立成一适用区。 二、相关标准及技术规范 《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机场周围飞机噪声环境标准》(GB 9660-88)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分技术规范》(GB/T 15190-94) 三、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划分及其噪声限值 (一)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划分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分为五类,其噪声标准见表1。 a)0类标准适用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 b)1类标准适用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c)2类标准适用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 d)3类标准适用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 e)4类标准适用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 类和4b 类两种类型: 1)4a类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两侧区域; 2)4b类为铁路干线两侧区域。 (二)乡村的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乡村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标准适用区,可按以下要求进行确定: a)位于乡村的康复疗养区执行0类标准适用区要求; b)村庄原则上执行1类标准适用区要求,工业活动较多的村庄以及有交通干线经过的村庄(指执行4类标准适用区要求以外的地区)可局部或全部执行2类标准适用区要求; c)集镇执行2类标准适用区要求; d)独立于村庄、集镇之外的工业、仓储集中区执行3类标准适用区要求; e)位于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参考GB/T 15190第8.3条规定)内的噪声敏感建筑物执行4类标准适用区要求。

01-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文本)

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 文本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一条区划目的 (1) 第二条区划依据 (1) 第三条区划目标 (2) 第四条区划原则 (4) 第五条区划范围 (4) 第六条区划成果 (4) 第二章海洋开发保护现状与面临形势 (5) 第七条地理概况和区位条件 (5) 第八条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 (5) 第九条开发利用现状 (6) 第十条面临的形势 (7) 第三章海洋开发与保护战略布局 (7) 第十一条总体布局 (7) 第十二条大埕湾—柘林湾及周边海域 (8) 第十三条南澳岛及周边海域 (9) 第十四条汕头港及周边海域 (9) 第十五条海门湾—神泉港及周边海域 (9) 第十六条碣石湾—红海湾及周边海域 (10) 第十七条大亚湾及周边海域 (10)

第十八条狮子洋—伶仃洋及周边海域 (11) 第十九条万山群岛及周边海域 (11) 第二十条磨刀门—黄茅海及周边海域 (12) 第二十一条广海湾—川山群岛及周边海域 (12) 第二十二条海陵湾及周边海域 (12) 第二十三条博贺湾—水东湾及周边海域 (13) 第二十四条湛江湾及周边海域 (13) 第二十五条琼州海峡—英罗港及周边海域 (13) 第四章海洋基本功能分区及管理要求 (14) 第二十六条概述 (14) 第二十七条农渔业区 (14) 第二十八条港口航运区 (15) 第二十九条工业与城镇用海区 (16) 第三十条矿产与能源区 (17) 第三十一条旅游休闲娱乐区 (18) 第三十二条海洋保护区 (19) 第三十三条特殊利用区 (20) 第三十四条保留区 (20) 第五章实施措施 (21) 第三十五条海域使用管理 (21) 第三十六条海洋环境保护 (22) 第三十七条区划编制 (23)

海洋功能区划图件绘制规程

海洋功能区划图件绘制 技术规程 国家海洋局 二○○○年四月

海洋功能区划图件绘制技术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1:50000海洋功能区划图的作业内容、数字化作业要求、数据采集原则、资料使用要求及各要素的编制方法。 本规程适用于1:50000海洋功能区划图的编制,自由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图的制作可依据本规程执行。 2引用标准 GB17108—1997海洋功能区划技术导则 GB12320—98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 GB/T17160—199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GB15968—1995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GB12343—901:25000、1:5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 GB/T14268—199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修测规范 GHB 4.2—97军用数字地图1:50000地形图数字化作业细则 GB/T5791—1993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12319—98中国航海图图式 GB/T17157—1997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测图规范 3术语 3.1海洋功能区划图 用于表示海域和相邻陆域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利用状况及其具有的海洋功能区类型的专题地图。 3.2地图修测 依据实地现状对地图图内已发生变化的元素进行修正和补充。 3.3工作底图 经过相应处理,可直接用于海洋功能区划内外作业的基本图。 1

4数学基础 4.1坐标系 采用国家坐标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或1954北京坐标系。 4.2深度基准 采用理论最低潮面(理论深度基准面)为深度基准。深度计量单位为m。 4.3高程基准 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高程基准。高程计量单位为m。 4.4投影 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按6°分带。 4.5比例尺 一般为1:50000。 4.6分幅与编号 4.6.1采用国际百万分之一地图分幅系统。1:50000海洋功能区划图按经差15′00″、纬差10′00″分幅。 4.6.2编号按GB12342—90《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附录的规定执行。编号以百万图号+十万图号+甲、乙、丙、丁组成。 5制图的基本要求 5.1图幅的主题 通过图面表示海域和相邻陆域海洋功能区类型,以简明、清晰、美观、协调的图示方法揭示各区域的主导功能。要突出海洋功能特点和海洋立体化特点,尽可能扩大图件的信息量。同时,要提高海洋功能区划图件的实用性和区域间的可对比性。 5.2功能区划图 要正确表示各种功能区范围和类型。 5.3功能区类型 以不同颜色的色块、符号、底色和符号表示。 6工作底图制作 6.1资料的收集 6.1.1地图资料 a.最新出版的1:50000地形图和海图;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