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浙江自考卫生检验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卫生检验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0年10月浙江自考卫生检验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卫生检验试题

课程代码:0165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标准物质进行测定( )

A.选择与待测试样浓度水平有较大差异的标准物质

B.选择与待测试样化学组成接近的标准物质

C.选择与待测试样物理性质不同的标准物质

D.选择与待测试样体积接近的标准物质

2.关于电位滴定法叙述错误的是( )

A.也称间接电位法

B.滴定时将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插在溶液中

C.随着滴定剂的加入,溶液中待测离子浓度不会发生变化

D.指示电极的电极电位发生相应变化,体系的电池电动势也随之改变

3.共轭双键对有机物光吸收影响现象是( )

A.随着共轭双键的减少,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显著红移

B.随着共轭双键的增加,化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显著红移

C.随着共轭双键的增加,吸收强度减弱

D.随着共轭双键的增加,颜色变淡

4.对荧光描述错误的是( )

A.荧光的能量小于激发光的能量

B.荧光波长比激发光的波长长

C.激发光照射停止,发光继续

D.是最常见的光致发光现象

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灯电流的选择( )

1

A.尽量选用最低的工作电流

B.灯电流越大,放电越稳定

C.灯电流越大,谱线越窄

D.灯电流越大,灵敏度越高

6.在医学上对感染绿脓杆菌的烧伤病人,可用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进行治疗,这是利用了微生物种群间相互关系中的哪种?( )

A.偏利共生

B.竞争

C.寄生

D.拮抗

7.粪大肠菌群的检测温度为( )

A.28℃

B.35℃

C.37℃

D.44.5℃

8.各种空气采样方法在特定条件下的灵敏度(CS)与哪一个参数成负相关?( )

A.收集效率

B.空气采样流量

C.可采样时间

D.最终采样液容积

9.副溶血性弧菌属食物中毒的中毒食品主要是( )

A.奶类

B.畜禽肉类

C.海产品

D.粮豆类

10.下列药品中属于规定灭菌药品的为( )

A.体内包埋剂和创面用制剂

B.口服固体剂型

C.中药材

D.阴道、尿道局部给药制剂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准确度是反映该方法系统误差和________大小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分析结果的________。

2.物质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物质只能吸收其________的光,有色物质都是由于吸收了________光中的部分光,显示的颜色是吸收光的补色。

3.温度对溶液的荧光强度有着较________的影响,一般来说,溶液的荧光强度随着温度的________而增加。

2

4.大内径毛细管的特点是:可直接取代________,无需________进样。

5.离子交换色谱流动相的pH影响固定相上________基团、流动相中的________和溶质离子三者的存在形式,因而影响保留值。

6.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其中生物环境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的关系。

7.空气微生物的传播方式主要经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传播。

8.化妆品微生物学检验包括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的检验。

9.药品微生物危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精密度

2.基态

3.大肠菌群

4.食品变败

5.一次污染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答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

2.简答化学电池及其类型。

3.高效液相色谱一般操作步骤。

4.在空气微生物检验中,选择采样方法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5.在水微生物检验中,采样时应注意的事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关系。

2.试述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应符合的条件与要求。

3

自考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科学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是( )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B.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 C.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D.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2.一般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法约尔 B.泰罗 C.麦格雷戈 D.韦伯 3.下列属于非正式组织特点的是( ) A.权力分层、职务分等 B.形式灵活、稳定性弱 C.规章成文、按章办事 D.因事设置、专职专人 4.按层次实行管理,对不同层次的人员赋予不同的权利和责任,体现了管理的( ) A.动力原则 B.弹性原则 C.反馈原则 D.能级原则 5.护理人员的“三基三严”培训计划属于( ) A.战术计划 B.战略计划 C.作业计划 D.指令性计划 6.下列关于ABC时间管理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级工作可委托或授权,可不占用工作时间 B.A级工作应占工作总量的40—50% C.B级工作不重要也不紧迫可以委托或授权

D.B级工作应占工作总量的15—25% 7.根据组织文化的表现形式,属于组织文化制度层的是( ) A.组织的基本信念 B.组织的行为准则 C.组织成员的服饰 D.组织的环境布局 8.下列属于职能制组织结构的缺点是( ) A.容易产生专制 B.部门领导之间相互推卸责任 C.实行多头领导,不利于组织的统一指挥 D.仅适用于小型组织 9.充分重视人际关系、对业绩关心少的管理,属于管理方格理论中的( ) A.乡村俱乐部型 B.权威型 C.团队型 D.贫乏型 10.根据权变领导理论,对毕业年限较短的护士最适宜采取的领导方式是( ) A.命令式 B.说服式 C.参与式 D.授权式 11.下列属于前馈控制的是( ) A.护士长夜查房 B.护士操作中执行查对制度 C.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D.对差错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12.下列属于现场控制的是( ) A.实行护士资格准入 B.护士自我控制 C.患者满意度调查 D.护理人员绩效考核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试题与复习资料

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试题+复习资料(全)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品支出总额的比重,实际上反映了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化。一般而言,恩格尔系数在( D )以上生活为贫困。 A.50-59% B.45-50% C.20-40% D.59%以上。 2.屠宰加工企业的平面布局总的设计原则不包括( D )。 A.符合科学管理 B.方便生产 C.清洁卫生 D.地势 应高燥﹑平坦﹑有一坡度 3.屠畜收购前的准备不包括( D)。 A.了解疫情 B.物质准备 C.人员分工 D.严格检疫 4.宰前检验的个体检查包括(D )。 A.静态的检查 B.动态的检查 C.饮食状态的检查 D.看、听、摸、检 5.宰后检验的“白下水”检验不包括( D )。 A.胃、肠及相应淋巴结 B.胰及相应淋巴结 C.脾及相应淋巴结 D.肾及相应淋巴结 6.猪头部检验检验要点不包括(D )。 A.颌下淋巴 B.咬肌 C.鼻盘、唇、齿龈 D.腹股沟浅淋巴结 7.肌肉僵直的根本原因为肌肉中B )含量的多少。 A.糖酵解酶 B. ATP C.糖原 D.葡萄糖 8.在集贸市场上对动物产品进行监督检查的工作程序是(B )。 A.验章,查证,感官检验,处理 B.查证,验章,感官检验,处理 C.查证,感官检验,验章,处理 D.感官检验,查证,验章,处理 9.腌腊制品的盐卤浓度为(B )。 A.15%饱和盐溶液 B.25%饱和盐溶液 C.35%饱和盐 溶液 D.45%饱和盐溶液 10.罐头类食品的外销检验取样其取样基数不得少 于(C )罐,采取的检样全部进行感官、理化检验及细菌学检验,化学检验不得少于取样数的1/10,且每批不得少于2罐。 A.3 B.4 C.5 D.6 11.无论发生次数还是中毒人数,在我国占食物中毒总数第一位的是(A )。 A. 细菌性食物中毒 B.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C.化学性食物中毒 D.霉变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E.真菌毒素 12.细菌性食物中毒多见于夏秋季,主要是由于 (D )。 A.夏季食物易受污染 B.进食熟肉类食品多 C.人口流动性大 D.气温较高,微生物易于生长繁殖 E.生熟交叉污染 13.在我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 ( D )。 A.肉制品 B.豆制品 C.罐头食品 D.自制发酵食品 E.鱼制品 14.发生食物中毒后,恶心、呕吐症状较为明显的是( E )。 A.沙门菌属食物中毒 B.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C.致病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D.肉毒食物中 毒E.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15.植物性食物(如剩饭、米粉)引起的食物中毒最 可能原因是(C )。 A.沙门菌属 B.副溶血性弧菌 C.葡萄球菌肠毒 素 D.肉毒梭菌毒素 16.以下哪项不属于屠畜运输中的兽医卫生监督的 内容(C) A及时检查畜群,妥善处理死畜; B做好防疫及消 毒工作和饮喂工作; C防治违章宰杀,避免购入患病畜;D加强饲养管 理,防止压、热、冷等。 17.宰前检验的步骤不包括(D) A入场验收 B 住场查圈C 送宰检查D了解疫情 18.屠畜收购检疫的方法不包括(D) A外貌检查B逐头测温C实验室检查D个体诊断 19.屠畜宰前检验后的处理不包括(A ) A冷宰 B禁宰 C急宰 D 准宰 20.胴体的整理方法包括干修、湿修两种,其卫生 要求是肉尸应平平整整、干干、净净,摘除三腺一 体,做到四不带。“三腺”指的是(A) A甲状腺、肾上腺、病变淋巴。B甲状腺、肾上腺、 前列腺C唾液腺、肾上腺、病变淋巴腺D甲状腺、 肾上腺、脑垂体 21.宰后检验的“白下水”检验不包括D) A胃、肠及相应淋巴结。B胰及相应淋巴结C脾及 相应淋巴结D肾及相应淋巴结 2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要素不包括包括(B ) A传染源B中间宿主C易感人群D传播途径。 23.不是寄生虫与宿主共存关系(D ) A共栖 B互利共生C寄生D以上都不是 24.囊尾蚴病又名囊虫病,来自患囊虫病猪的肉俗 称(A ),是由有钩或无钩绦虫的幼虫所引起的一 种经肉感染人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多种动物均可 感染此病。是肉品卫生检验的重点项目之一。 A“米猪肉”B“DFD肉”C“白肌肉”D“水煮肉” 25.肌肉僵直过程中的微观变化不包括(C ) A.次黄嘌呤核苷酸的形成 B.酸性极限PH值的形 成 C.次黄嘌呤的形成 D.WHC的变化 26.肉解冻的。注意事项以下那个是错误的(A ) A解冻介质的温度应尽量低,最高不能超过产品温 度的30℃, B解冻介质的数量要充足,应尽量流动, C采用空气解冻时,湿度要大,否则,升温慢,干 耗大, D解冻的单元应尽量小,以增大接触面。 27.腌腊制品的感官检查不包括( C) A 看 B扦 C听 D斩 28.食物中毒的发病条件不包括(A ) A感染B食物被中毒物污染C进食数量正常D食物 食用前未彻底加热 29. 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列哪种食物而引起 的(C ) A. 有毒食物 B. 腐败变质 的食物 C. 正常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 D. 动物性食 品 30. 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 (A ) A.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 B.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 病人出现 C.有一定潜伏期 D.有相似的临床表现,有无体温 升高 31.宰后检验的要求包括不包括(C) A检验人员要熟练掌握病理解剖知识,下刀准确, 对病变反应迅速,判断无误, B按一定检验顺序进行,防止漏检, C要保持商品的完整性,不得随意下刀,淋巴结要 横切,肌肉要纵切。 D做好疫病检出的原始纪录, 32.猪头部检验检验要点不包括(D) A颌下淋巴 B咬肌 C鼻盘、唇、齿龈D腹股沟浅淋 巴结 33.猪肉尸宰后检验必检淋巴结不包括(C) A腹股沟浅淋巴结,B髂淋巴结,C颌下淋巴结,D 各内脏器官淋巴结 34.肌肉僵直过程中的微观变化不包括(C) A.次黄嘌呤核苷酸的形成 B.酸性极限PH值的形成 C.次黄嘌呤的形成 D.WHC的变化 35.腌腊制品原料的卫生要求不包括(B) A原料必须来自健康畜禽,并经兽医卫生检验 合格新鲜肉或冻肉, B使用鲜肉原料必须充分风凉或加热解冻, C选用的肠衣或膀胱皮子应有弹性,新鲜,无 污垢,无孔洞,使用纤维素肠衣,成本底,使用方 便。 D 腌制用具要及时用热水清洗、消毒后才能 再次使用。 36.腌腊制品的盐卤浓度为(B) A 15%饱和盐溶液, B 25%饱和盐溶液,C35%饱和盐 溶液,D45%饱和盐溶液, 37.食物中毒的发病条件不包括(A) A感染B食物被中毒物污染C进食数量正常D食物食 用前未彻底加热 38.二噁英事件属于食物的( A ) A. 化学性污染 B. 微生物污染 C. 放射性污 染 D. 昆虫污染 39.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了下列哪种食物而引起的 (C ) A. 有毒食物 B. 腐败变质的食物 C. 正常 数量可食状态的有毒食物 D. 动物性食品 E. 植物性食品 40.沿海喜食海产品的地区发生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以下列哪项较为多见( D ) A. 沙门菌食物中毒 B. 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C. 河豚鱼中毒 D. 副溶血性弧菌 E. 葡萄球菌中毒 41.煎炸食物时油温不宜过高的原因是( B ) A. 油温过高容易使油产生“哈喇味” B. 油温过高 使油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特质 C. 容易使被煎炸食物的口感不好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2.从临床表现来看,感染型与中毒型食物中毒最大 的区别在于(D) A.有无恶心、呕吐 B.有无腹痛、腹泻 C.病死率不同 D.有无体温升高

2018年4月自考03006护理管理学试卷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护理管理学试卷 (课程代码03006)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被称为“管理过程之父”的是 A. 法约尔 B.泰罗 C.麦格雷戈 D.韦伯 2.权变领导理论认为,适宜采取说服式领导方式的员工类型是 A.成熟度低 B.较为不成熟 C.比较成熟 D.高度成熟 3.选择对全局影响大的关键环节进行控制,体现了控制的 A.目的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重点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4.非正式组织的特点是 A.领导者具有新角色 B.社会距离感消失 C.高协作成本 D.组织成员职务稳定 5.在计划完成后进行的控制是 A.前馈控制 B.同期控制 C.过程控制 D.反馈控制 6.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属于内外环境分析的内容是 A.分析组织发展战略,明确适合自身发展的条件 B.分析个人职业发展定位

C.分析自身实现职业目标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D.分析自身的职业发展优势 7.下列关于绩效评价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行为特征评定法目前应用最广泛 B.强迫选择比例法是记录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无效行为 C.描述法侧重评定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突出行为 D.关键事件法可以采用等级制 8.护理人员边工作边接受指导、教育的学习过程,属于 A.脱产培训 B.岗前培训 C.业余学习 D。在职培训9.由于护理人员配置不足引起的护理风险属于 A.护理人员素质因素 B.技术因素 C.环境因素 D.管理因素 10.护理单元的各个环节应围绕医院护理服务的总体目标,体现了PDCA 的 A.完整性、统一性、连续性 B.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衔接,相互促进 C.不断循环,螺旋上升 D.实用性 11.应用《患者跌倒危险度评估表》对患者发生跌倒的危险程度进行评分,属于风险管 理的 A.风险鉴别 B.风险评估 C.风险控制 D.风险监测12.科学管理理论的研究重点是 A.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效率 B.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 C.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 D.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 13.“需求层次理论”的创建者是 A.马斯洛 B.戴尔 C.麦格雷戈 D.赫茨伯格 14.对不同层次的人员分别赋予不同的权利和责任,体现了管理的 A.动力原则 B.弹性原则 C.反馈原则 D.能级原则 15.属于组织文化精神层的内容是 A.组织的价值标准 B.组织的行为准则 c.组织的风俗习惯 D.组织的工作环境 16.依据时间“四象限”法,对护理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属于 , A.紧急且重要的事务 B.紧急但不重要的事务 C.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 D.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务

2018年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标准更新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职业卫生检测考试试题1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5分) 1.在微小气候诸因素中,受外界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 A.气温 B.气湿 C.气流 D.气压 2. 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的飘尘,主要是( D ) A.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 B.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 C.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 D.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 3. 下列哪种粒径的粉尘致肺纤维化作用最强?( D ) A.直径>15μm B.直径10μm-15μm C.直径5μm-10μm D.直径<5μm 4.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是( D ) A.>60C B. >200C C. >250C D.≥250C C 5. 长时间检测要求最好( B )小时。 A.6 B.8 C.10 D.12 6. 关于空白样品,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B )个空白样。 A.1 B.2 C.3 D.4 二、多选题(每题5分) 1.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 ABC ) A.化学成分 B.浓度 C.分散度 D.质量 2. 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 ABCD )

A.报警装置 B.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C.冲洗设备 D.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3. 用人单位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 AB ) A.警示标识 B.中文警示说明 C. 警戒线 D.隔离 4. 空气检测根据检测目的分为( ABCD ) A. 评价检测 B. 日常检测 C.监督检测 D.事故检测 5. 职业卫生监测的基本要求( AB ) A.采样满足GBZ159 B.检测方法要依照GBZ/T300 C.满足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D.全程质量控制 6. 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 ABD ) A.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 B.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C.随机的工作地点 D.呼吸带 三、简答题(每题20分) 1. 采样前需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首先是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容主要包括:1.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2.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3.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03006

全国2019 年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护理管理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 1 分,共20分。 1. 对于各层次管理者都非常重要的技能是 A. 专业技能 B. 人际技能 C. 概念技能 D. 创造技能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人际关系技能,对于高、中、低层管理者有效地开展管理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各层次的管理者都必须在与上下左右进行有效沟通的基础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组织的目标。 2. 决策过程的首要步骤是 A. 诊断问题 B. 识别问题 C. 确定决策目标 D. 制定备选方案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决策过程的首要步骤是识别问题/ 机遇。 3. 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理论是 A. 双因素理论 B. 管理方格理论 C. 需要层次理论 D. 情境领导理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双因素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对200多名 工程师和会计师进行访谈调查后给出的。 4. 控制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 确立标准 B. 收集信息 C. 衡量成效 D. 找出偏差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控制过程包括三个关键步骤:确立目标、衡量绩效和评价并纠正偏差。 5. 属于现场控制的重点工作是 A. 检查医疗护理材料的质量 B. 患者满意度调查 C.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 D. 护士自我控制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前馈控制的重点在于投入,如检查医疗护理材料的质量、实行护士资格准入等;现场控制的重点在于不间断的过程,如护士自我控制、护理部到临床科室督查等;反馈控制的重点在于输出,如患者满意度调查、护理人员绩效考核等。 6. 根据业务范围分类,可将控制分为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二)试题

课程代码:00015 Ⅰ.V ocabulary and Structure(10 points,1 point for each) 从下列各句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https://www.360docs.net/doc/2c2389137.html,mercial television has mixed entertainment and advertising.If you want the entertainment,you have to _______ the advertising. A. come up with B. put up with C. keep up with D. catch up with 2.Many of the ideas which scientists tell us have no foundation _______ with mixtures of food. A. have to doing B.having to doing C. have to do D. having to do 3.Perhaps this would be a good chance _______ promotion. A. being got B. got C. getting D. to get 4.How can you keep the machine _______ when you are away? A. running B. ran C.to run D. being run https://www.360docs.net/doc/2c2389137.html,ter another wrong idea about tomatoes grew up-the idea _______ they were poisonous. A. that B. which C.in which D. when 6.Some people argue that euthanasia doesn't take into _______ that there are ways of caring for the dying. A. steps B. action C. account D. consider 7.The more seriously this is sought,_______ positive attitudes will be encouraged. A. more likely B. the more likely C. likely more D. the more like 8.Daydreaming improves a person's ability to be better _______ to practical,immediate concerns. A. adopted B. adapted C. admitted D. approved 9.One timing system comes from the periodicity we experience when _______ in a particular time zone. A. living B.we living C. are living D. lived 10.Forming an integrated image with all the information placed in a single mental picture can help us to _______ a memory. A. present B. reserve C. conserve D. preserve Ⅱ.Mistake Recognition(10 points,1 point for each) 下面的句子中每个句子都有四处划有横线并标以A、B、C、D,其中有一处是错误的。指出你认为错误之处,并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11. with meals is helpful because it makes the digestive juice and the food. 12. a "learned" word in the English vocabulary is book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literature the actual needs of ordinary conversation.

全国自学考试护理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自学考试护理管理学 试题及答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全国2011年1月自学考试护理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30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护士长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对突发事件给予临机处置,体现了护理管理者的 ( ) A.协调者角色 B.发言人角色 C.监督者角色 D.联络者角色 2.权变领导理论认为,适宜采取参与式领导方式的员工类型是( ) A.成熟度低 B.较为不成熟 C.比较成熟 D.高度成熟 3.在管理方格理论中,贫乏管理的领导方式是( ) ,1型管理 ,9型管理 ,1型管理 ,9型管理 4.依据控制采用的手段不同.. ,可以把控制分为( ) A.局部控制和全面控制 B.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C.正式组织控制、群体控制和自我控制 D.反馈控制和前馈控制 5.下列属于控制主体的是( ) A.组织总体绩效 B.偏差测量机构 C.作业 D.信息 6.现场控制的重点在于不间断... 的过程,如( ) A.检查医疗护理材料的质量 B.患者满意度调查 C.护理人员绩效考核 D.护士自我控制 7.下列关于医院护理人员编制标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一级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比例为75% B.二级医院病床与病房护理人员之比为1: C.三级医院医师与护理人员之比为1:2 D.三级医院护师以上人员比例应大于10% 8.将被评价者在工作中的有效行为和无效或错误行为记录下来并以此作为评价依据的方法属于绩效评价方法中的( ) A.绩效评价表法 B.关键事件法 C.目标管理法 D.描述法 9.护士的绩效考核由所在护理单元的护士长进行,护士长的考核由科护士长进行,这种方式属于绩效考核的( )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1 (含答案)

职业卫生检测考试题目1 姓名: 一、填空: 1.超高频辐射是指频率为30-300MH Z 或波长为10-1米的电磁辐射,包括脉冲波和连续波。 2.高频电磁场或称高频辐射,指频率为 0.1-30MH Z 相应波长为3km-10m 范围的电磁场(或波)。 3、微波辐射是指频率为300MH Z -300GH Z ,波长为1m-1mm范 围内的电磁波,包括脉冲微波和连续微波。 4、电磁辐射频率为1-100H Z 的为极低频电场,频率为 50-60H Z 的为工频电场,主要测量其电场强度,以V/m或kV/m表示 5、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是100-400nm。分为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400-315nm;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315-280nm;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80-100nm; 6.激光:是指波长为200-1nm之间的相干光辐射 二问答题 1、超高频辐射的测量对象是什么? 1)相同型号、相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选择有代表性的设备及接触人员进行测量; 2)不同型号或相同型号不同防护的超高频设备及接触人员应分别测量; 3)接触人员的各操作位应分别进行测量,并记录接触时间。 2、超高频辐射有哪些的测量方法? 1)测量前应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进行校准; 2)测量操作者接触强度时:应分别测量其头、胸、腹各部位; 立姿操作,测量高度分别取1.5-1.7m、1.1-1.3m、0.7-0.9m; 坐姿操作,测量高度分别取1.1-1.3m、0.8-1.0m、0.5-0.7m; 3)测量超调频设备场强时:将仪器天线探头置于距设备5cm处; 4)测量时将偶极子天线对准电场矢量,旋转探头,读出最大值。测量时,手握探头下部,手臂尽量伸直,测量者身体应避开天线杆的延伸线方向,探头1m内不应站人或放置其他物品,探头与发射源设备及馈线应保持一

2017年10月自考护理学研究(有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护理学研究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下列研究对象的权利属于护理研究的“公正原则”的是 A.隐私权 B.充分认知的权利 C.自主决定权 D.不被剥削或利用的权利 2.按照文献的级别,期刊论文属于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3.按照变量值的性质,身高、体重属于 A.二项分类变量 B.有序分类变量 C.多项分类变量 D.连续型变量 4.根据研究的对象和要解决问题的性质,“唐山市市区及区级以上医院护理人员死因资料的减寿分析”的研究中研究问题的类别为 A.调查研究 B.实验观察 C.资料分析 D.经验体会 5.某研究的研究假设为“吸烟会增加肺癌的发生率”,此研究假设为 A.有方向性假设 B.无效假设 C.无方向性假设 D.统计学假设

6.量性研究的结果陈述形式是 A.引述 B.评论 C.数字 D.故事 7.在进行医学文献创造性阅读过程中,在某个地方有意识地停顿下来,以己经阅读的内容为基础,设想以后的内容,再与文献中后面的内容对比,检验自己的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这种文献阅读方法是 A.质疑法 B.推测法 C.比较法 D.反馈法 8.实验性研究和非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设立对照组 B.是否有干扰因素 C.是否随机抽样 D.有无干预 9.在研究设计时将研究对象自身在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的方法是 A.随机对照 B.自身对照 C.组间对照 D.配对对照 10.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部分观察单位是 A.抽样 B.总体 C.样本 D.随机 11.入院率偏倚属于 A.选择性偏倚 B.报告偏倚 C.测量偏倚 D.回忆偏倚

浙江省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脑印刷设计试题

浙江省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脑印刷设计试题 课程代码:10132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印刷的CMYK图象中,当M的百分比均为100%时,则会得到 A.红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 2.15世纪,意大利人菲尼古拉在雕刻金属时无意中发明了 A.雕刻金属平版印刷法 B.雕刻金属凸版印刷法 C.雕刻金属凹版印刷法 D.雕刻金属间接印刷法 3.塑料薄膜在印前必须进行一定的处理,这是因为其表面对油墨、涂料等的粘合能力 A.太强 B.一般 C.很差 D.很强 4.国产方正维思(Wits)和美国的Page Maker都是适用于 A.矢量图形处理 B.图像处理的软件 C.彩色排版的软件 D.三维立体图案设计 5.在一般的印刷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出血后的版面切割问题,常在正稿上将印刷外沿延伸______mm。 A.3 B.4 C.5 D.6 6.我国发明的最早的印刷方式是 A.雕版印刷 B.蜡印 C.活字印刷术 D.平版印刷 7.在印刷中,画册和商业图片出菲林时最为适宜的加网线数为 A.200线 B.133线

C.175线 D.150线 8.适用于重要著作、科技图书、学术刊物、教材等正文用纸是 A.白报纸 B.白板纸 C.凸版纸 D.凹版印刷纸 9.在实际的应用中,使用陷印的规则是青色和______对等地相互扩张。 A.黄色 B.品红色 C.黑色 D.白色 10.为了避免“撞网”,四色胶印的印版网线分别采用不同的 A.粗细线条B.颜色 C.角度D.形状 11.开本是印刷与出版部门表示书刊______的术语。 A.厚薄 B.书号 C.装订 D.大小 12.某图像在显示器中显示的颜色在印刷时不能表现的原因是CMYK的色域比RGB色域 A.大 B.小 C.相同 D.不相关 13.一般在骑马订装订的画册设计的时候,画册的总页数应该可以被______整除。 A.2 B.4 C.6 D.8 14.凹版印刷主要利用油墨的半透明性和______来反映原稿的明暗层次。 A.凹痕的深浅、大小 B.凹痕的大小 C.油墨的干湿 D.油墨的浓淡 15.胶装书本书芯的厚度一般在______之间。 A.1mm—10mm B.2mm—20mm C.3mm—30mm D.4mm—40mm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6.扉页是______和______内容及风格的连接点,一般用来印书名或题字。 A.封面 B.内页 C.目录 D.环衬 E.套封 17.在直接印刷法中,______和______属于凸版印刷。 A.感光树脂版 B.蚀刻版

自考本科护理管理学重点

专衔本,护理管理学重点,课程代码03006 护理管理 管理理念 动力原则 控制论 护理管理学 控制系统 .临床路径 绩效 弹性原则 医疗过失行为 组织变革 绩效评价 护理成本控制 临床教学 护理质量缺陷: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切不符合护理质量标准的现象和结果。护理成本 组织文化 护理安全 社区护理管理. 反馈原则 风险鉴别 社区护理(国情) 组织设计 控制过程 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目标管理的特点。 .简述组织的基本特征。 根据控制措施的作用环节不同,可将控制分为哪几类? 简述护理人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工作。 简述临床教学的特点。 简述社区儿童保健管理的具体措施。 简述现代管理的特点。 简述能级原则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简述制定计划的步骤。 简述组织设计的原则。 简述选择控制关键点应考虑的因素。 简述护理人员排班的基本原则。 简述社区护理管理的基本要求。

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措施。 简述在执行计划中领导与管理的区别。 简述护理人员培训的目的和功能。 简述常用的护理风险管理方法。 简述护理教学查房的注意事项。P202 简述社区慢性病自我管理的支持方式。P211. 简述消除组织变革阻力的措施。P108 简述领导者的含义。P113 简述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 简述常用的护理风险控制手段。 简述护理教学查房的意义。P202 简述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对管理学的主要贡献。P58-60 .简述弹性原则的表现形式。P71-72 .简述职能制组织结构的优点和缺点。P96-97 .简述领导者有效沟通的技巧。P130-131 简述绩效考核的形式。P159 .简述PDCA循环的基本要求。P169 简述护理教学查房的基本要求。P200 2 简述社区慢性病患者随访的主要内容。P211 简述现代管理活动的特点。 简述动力原则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简述护理管理者实施时间管理的步骤。 简述学习型组织的特征。 简述护理成本的概念及主要构成。 简述护理人员编配的主要原则。 .简述社区健康教育管理的主要措施。 简述行政组织理论的主要内容。 简述反馈的基本要求。 .简述计划在护理管理中的意义。 简述组织过程的基本内容。 简述控制的基本原则。 简述护理人员排班的方法。 简述社区护理的特点。 论述题 试述授权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试述护理组织文化的创建步骤。 .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应如何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试述计划作为管理的最基本职能,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P81-82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培训考题 答案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培训考题 姓名分数 1.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室内风速、整体照明的照度和噪声源在室 外的噪声的测点布置:室内面积不足50 m2的设置1个测点,测点设置在中央;50 m2 ~200m2的设置2个测点,测点设置在室内对称点上;200 m2以上的设置3~5个测点。测点距离地面高度1~1.5 m,距离墙面不小于0.5 m。 2.室内新风量示踪气体法的测量范围是非机械通风且换气次数小于 5次/h的公共场所。常用的示踪气体有CO2和SF6。 3.对于噪声的测量,当噪声源在公共场所内部时,应设置3个测点, 其测点分布为:噪声源中心至对侧墙壁中心的直线四等分的3个等分点上。 4.照度测量时,若光源是白炽灯应开启5 min后、气体放电灯应开启 30 min后开始测量,其受光器应水平放置。一个区域的平均照度 以该区域内各测点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给出。 5.空气微生物撞击法采样布点:距离地面高度应为1.2~1.5 m,距离 墙面不小于1 m。应避开通风口、通风道。自然沉降法采样布点:室内面积不足50 m2的设置3个采样点,50 m2以上的设置5个采样点。 6.毛巾、枕巾、浴巾微生物的采集部位为对折后两面的中央,床单、 被单为上下两部与颈部、脚部接触处,睡衣、睡裤为随机选择,

浴盆在盆内一侧壁二分之一高度及盆底中央,脸盆、脚盆为盆内二分之一高度相对两侧壁,坐便器在坐便圈前部弯曲处,按摩床、按摩椅在床、椅面中部,均匀涂抹5次采样,每25 cm2为一份样品,每件用具采集两份。 7.杯具微生物的采集部位在茶具内、外缘与口唇接触处,即1~5cm 高处一圈,采样面积50cm2,为一份样品。鞋类的采集位置在每只鞋的鞋内与脚趾接触处,一双鞋为一份样品,采样面积共50cm2。 购物车、筐在把手处选择两个部位,一件物品为一份样品,采样面积50cm2。 8.理发推子在推子前部上下均匀涂抹3次,理发刀、剪在刀、剪两 面各涂抹一次,美容美甲工具在与人体接触处均匀涂抹,采样面积达到25cm2,一件物品为一份样品。修脚工具在与人体接触处涂抹采样,采样面积达到50 cm2为一份样品。

自考护理管理学名词解释

1.管理 2.管理学 3.管理者 4.技术技能 5.人际技能 6.概念技能 7.物力资源 8.信息资源 9.教育方法 10.数量分析方法 11.管理的自然属性 12.管理的社会属性 13.保健因素 14.激励因素 15.系统管理学派 16.决策理论学派 17.系统 18.“人本”原理 19.动态原理 20.效益原理 21.整分合原则 22.弹性原则 23.反馈 24.管理职能 25.计划制定职能 26.预测职能 27.决策职能 28.计划 29.组织职能 30.领导职能 31.控制 32.护理管理 33.护理管理学 34.危机 35.组织危机 36.中华护理学会 37.医院 38.卫生部护理中心 39.计划 40.长期计划 41.中期计划 42.指令性计划 43.指导性计划 44.整体计划 45.局部计划 46.宗旨 47.目标 48.策略 49.政策 50.程序51.规则 52.规划 53.预算 54.决策 55.程序化决策 56.非程序化决策 57.战略决策 58.管理决策 59.业务决策 60.确定型决策 61.风险型决策 62.不确定型决策 63.名义集体决策法 64.时间管理 65.时间消耗 66.时间浪费 67.ABC时间管理法 68.目标 69.目标管理 70.护理目标管理 71.组织 72.组织工作 73.正式组织 74.非正式组织 75.组织设计 76.集权 77.分权 78.直线权力 79.参谋权力 80.组织变革 81.人力资源管理职 能 82.病人分类系统 83.工时测定 84.个案护理 85.功能制护理 86.责任制护理 87.个案管理 88.直接护理 89.间接护理 90.岗位职责 91.规范化培训 92.继续教育 93.小组制护理 94.平均护理时数 95.领导 96.领导者 97.影响力 98.授权 99.信息沟通 100.人际关系 101.成熟度 102.性格理论 103.正强化 104.负强化 105.惩罚 106.衰减 107.挫折 108.合理化作用 109.关联性 110.效价 111.工作任务再设计 112.动机 113.控制 114.前馈控制 115.同期控制 116.反馈控制 117.标准 118.组织文化 119.质量 120.质量保证 121.持续性质量改进 (CQI) 122.质量圈 123.护理业务 124.护理技术 125.护理业务技术管 理 126.护理诊疗技术操 作 127.专科护理技术 128.急诊抢救技术 129.新业务、新技术 130.整体护理技术 131.分级管理 132.信息 133.护理行政管理信 息系统 134.定向循环 135.定位循环 136.按病种循环 137.按病例循环 138.信息的收集 139.信息的输出 140.质量管理 141.标准 142.质量标准 143.管理标准 144.标准化 145.护理质量 146.护理质量管理 147.护理事故 148.护理差错 149.自我监控 150.角色 151.激励 152.定量目标 153.许诺激励 154.控制过程 155.风险鉴别 156.医疗过失行为 157.直线权利 158.积极强化 159.冲突 160.能级原则 161.职业生涯规划 162.风险控制 163.护理安全 164.反馈原则 165.护理质量缺陷 166.社区护理 1.管理:是在一定环境 中,由组织中的管理 者运用计划、决策、 组织、领导和控制等 职能,采取一定的管 理方法与管理手段, 调动组织内的各种资 源来有效地达成组织 目标的实践活动。 2.管理学:是一门系统 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 遍规律、基本原理和 一般方法的科学。 3.管理者:是管理活动 的主体,在管理活动 中起主导作用,管理 者是拥有组织的制度 权利,并以这些权利 为基础指挥他人活动 的人。 4.技术技能:指的是管 理者使用某一种与专 业领域有关的工作程 序、技术、知识、和 完成组织任务的能 力。 5.人际技能:指的是管 理者处理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并能够以群 体成员的身份有效地 工作的行政能力。 6.概念技能:也称为思 维技能。指的是管理 者综观全局,对影响 组织生存与发展的重 大问题做出正确的判 断、决策、引导组织 发展方向的能力。 7.物力资源:指组织的 有形资产和无形资 产,包括对设备、材 料、能源、技术等物 质的管理。 8.信息资源:包括管理 活动中的各种报表、 数据、资料、图纸、 指令、情报等。 9.教育方法:按照一定 的目的、要求对受教 育者从德智体诸方面 施加影响,从而使受 教育者改变行为称为 一种有计划的活动。 10.数量分析方法:指建 立在现代的系统论、 信息论、控制论等科 学基础上的一系列数 量分析、决策方法。 11.管理的自然属性:就 是管理与生产力及社 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 属性。 12.管理的社会属性:指 管理所具有的监督劳 动,维护生产关系的 特征。 13.保健因素:从不满意 道没有不满意连续体 之间的这类因素。 14.激励因素:满意和没 有满意的这个连续体 之间的那些因素。 15.系统管理学派:是把 系统论的观点运用于 研究企业和其他的社 会组织活动的理论。 16.决策理论学派:综合 了行为科学、系统理

浙江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浙江省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数字电路试题 课程代码:02344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VHDL的逻辑与的操作符是_________。 2.n个变量的逻辑函数共有最小项_________个。 3.标准TTL反相器的关门电阻约为_________。 4.全加器的输入比半加器多一个端口,该端口信号来自_________。 5.数据分配器和_________有相同的基本电路结构形式。 6.有约束条件的触发器是_________。 7.最大长度移位寄存器的反馈电路一般由_________门组成。 8.制作ASIC的方法分为_________、现场可编程方法。 9.单稳态触发器的非重触发是指在_________期间不能接收新的触发信号。 10.转换速度最快的A/D转换器是_________型。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1.十进制数4的编码为0100,则该编码不会是( ) A.8421 B.2421(A) C.5211 D.2421(B)码 12.A+A B=( ) A.A+B B.A+B C.A+B D.A+B 13.CMOS反相器的i D最大时输入电压约在( ) A.0.2V DD B.0.5V DD C.0.8V DD D.V DD 14.三态门的输出没有( ) A.高电平 B.低电平 C.高阻抗 D.低阻抗 15.七段显示译码器的输出Y a~Y g=0010010驱动共阳极七段发光管可显示( )

自考护理管理学小抄整理

自考护理管理学 管理理论的发展共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20世纪30年代-20世纪60年代)、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一、古典管理理论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 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有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 (二)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年)是科学管理学派奠基人。19世纪末20世纪初,针对美国工厂中管理落后、工人劳动生产率低下的状况,泰勒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研究。泰勒的研究和理论侧重于管理的生产过程方面,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如何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2)如何提高组 织的管理效率。他的研究主 要反映在3个最有名的实验 中:“搬运铁块”实验,“铁砂 和煤炭的挖掘实验”和“金属 切削实验”。通过实验研究, 他提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改进管理制度和方法的一整 套管理措施和方法。1911 年,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 泰勒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该书的出版,成为管 理科学正式产生的标志,泰 勒也因此被称为“科学管理 之父”。 (三)法约尔的管理过 程理论 其主要内容为: 1、管理的基本职能:管 理活动包含五项基本职能, 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和控制。 2、管理的六项活动:法 约尔认为,就一般企业而言, 其主要活动有六项,即技术 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 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 活动,其中管理活动处于核 心地位。 3、管理的一般原则:围 绕着管理活动和职能,法约 尔提出了管理的14项原则: (四)韦伯行政组织理 论 其组织管理方面的思想 主要有: (一)权力与权威是组 织形成的基础。认为组织中 存在三种纯粹形式的权力与 权威:一是法定权力与权威, 是以组织内部各级领导职位 所具有的正式权力为依据 的;二是传统的权力,是以 古老传统的不可侵犯性和执 行这种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 统性为依据的;三是超凡的 权力,是以对别人的特殊的、 神圣英雄主义或模范品德的 崇拜为依据的,即个人魅力 型权力。韦伯强调,组织必 须以法定的权力与权威作为 组织体系的基础。 (二)理想行政组织体 系的特点: 明确的分工;自上而下 的等级系统;人员的考评和 教育;职业管理人员;遵守 规则和纪律;组织中的人际 关系以理性准则为指导。 二、行为科学理论 其研究内容包括:人的 本性和需要、人的行为动机、 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等。 主要理论有:人际关系 学说、人类需要层次理论、 人性管理理论、群体行为理 论、领导行为理论。 (一)人际关系学说 管理的行为科学产生于 对人的本性的关注,在管理 中关注人的本性问题始于 1924~1932年的“霍桑实 验”。霍桑实验引人注目之 处就是提出了-人是社会人 的管理观点,由美国行为科 学家乔治?梅奥主持,是在西 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 为测量各种因素对生产效率 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一系列 实验,包括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访谈实验(+) 和群体实验(--)。根据历时 8年的霍桑实验,梅奥等人 得出结论(略,见简答题) (二)人类需要层次理 论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 论亚伯拉罕?马斯洛 (A.H.Maslow)代表作《人 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 个人》,指出人的动机是由需 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 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 划分为5个层次,即生理的 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 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 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 们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后 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 注意需要的层次性。 2.奥尔德弗的ERG理 论1973年,克莱顿?奥尔 德弗(Clayton Alderfer) 提出一种关于需要和激励的 理论,也是对马斯洛理论的 修正,被称为“ERG”理论。 认为人的需要有3种:生存 (Existence)的、相互关 系(Relatedness)的需要、 成长发展(Growth)的需要。 3.赫茨伯格 Hertzberg的双因素理论 Two factor theory 在马斯洛的人类基本需 要层次论基础上,美国着名 心理学家赫茨伯格 (Frederick Hertzberg) 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即保 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和 激励因素motiv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