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麻醉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

组织手术
润
法
麻
骨膜上浸
醉
润法
上颌或下前牙区牙
牙周膜注
槽突区域小手术
射法
精选ppt课件
21
1.软组织浸润麻醉法 适应症:软组织内的手术行皮下或黏膜下浸润。
设计切口,避免 注药后组织变形
注射少量麻药, 麻药在组织内
形成小皮丘
产生张力
减少出血,术 野清楚,易于 分离组织
沿切口线由浅 至深分层注射
麻药扩散渗透 至神经末梢
精选ppt课件
4
局麻适 用范围
局麻特点
口外门诊手术
牙髓病的治疗
固定义齿修复
➢不需要特殊设备 ➢不需要麻醉医师参与 ➢不需要特别护理 ➢不适于不合作的病人
精选ppt课件
5
第一节 概述
二、常用局麻药物 酯类
局麻药 酰胺类
普鲁卡因
丁卡因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阿替卡因 甲哌卡因 丙胺卡因
精选ppt课件
6
1.利多卡因(Lidocaine ) Ø 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于表麻。 Ø 临床常用:2%利多卡因行阻滞和浸润麻醉。 Ø 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心律失常病人首选。 Ø 临床最常用。
精选ppt课件
19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定义: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 经末梢,使其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
适用范围: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手术。 上颌或下前牙区牙槽突区域小手术。
常用药物:2%利多卡因,碧兰麻
精选ppt课件
20
软组织浸
口腔颌面部软
浸
润麻醉
第八章
口腔局部麻醉
(Oral Local Anaethesia) 医药系 张少芳
章口腔局部麻醉(ppt)

适应证
• 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 • 拔除松动乳牙或恒牙 • 舌根部检查及手术前准备 • 作气管内插管的粘膜表面麻醉
常用药物
•1%丁卡因或2%-4%利多卡因on anesthesia
• 是将局麻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 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 而产生麻醉效果
•
不适用于表面麻醉。每次用量<1g。
丁卡因: 1-2%浓度,< 0.1g / 次,表面麻醉,毒性大,可
维持20-40分钟。
•利多卡因:比普鲁卡因强,毒性比普鲁卡因大,维持时间1-2
•
小时。 浸润麻醉和阻滞麻醉为1-2%溶液,每次用
•
量<0.4g。可表麻 2-4%浓度
•布比卡因:比利多卡因强4倍,维持时间5小时, 毒副作用
麻醉范围:78、6远中颊根腭根、
牙槽突及颊侧牙周膜、 骨膜龈粘膜。
(2)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点:8或7腭侧龈缘至腭中
线的中外1/3交界处。 8未萌出则 在7腭侧。
注射方法:坐位,头后仰,大
张口,上牙 平面与地平面成60。 角。注射针从对侧下颌尖牙与第 一前磨牙之间,向后、上、外进 针达骨面,稍回抽0.1cm,注药 0.5ml。可见局部腭黏膜变白。
2cm注药1ml,示指压在眶下缘中点下方,寻找并进入眶下孔, 回抽无血,注药1ml。
麻醉范围:同侧下睑、鼻、眶下部、上唇及上颌前牙、前磨
牙及其唇颊侧龈粘膜、骨膜牙槽骨。
(5)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口内注射法: 进针点:颊脂垫尖 ,翼下颌皱襞中点外侧0.3-0.4cm,下颌
磨牙 平面上1cm 。无牙合患者上下牙槽嵴连线中点外侧 0.3-0.4cm
(7) 颊神经阻滞麻醉
方法与下牙槽神经麻醉相同,在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口内法注射后, 注射针后退至肌层、黏膜下,再注射麻醉药物1ml,可麻醉颊神经。 麻醉范围:下颌磨牙颊侧牙龈、黏骨膜、颊侧黏膜、肌肉和皮肤。
《口腔局部麻醉》课件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
目录
• 口腔局部麻醉简介 • 口腔局部麻醉的方法 • 口腔局部麻醉的注意事项 •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 • 口腔局部麻醉的发展趋势
01
口腔局部麻醉简介
局部麻醉的定义
01
局部麻醉是一种通过局部注射药 物,暂时阻断神经传导以达到镇 痛效果的方法。
02
局部麻醉通常用于口腔治疗中, 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小的副作用。
新型注射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注射器的研发
新型注射器在注射方式、注射剂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使得注射过程更加精准、 安全和舒适。
新型注射技术的应用
例如超声引导注射、神经刺激器引导注射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注射部位更加精确,减少 了麻醉药物的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
个体化给药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观察恢复情况
在麻醉恢复期间,密切观察患 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和呼吸情 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 当的止痛措施,如口服止痛药 、冷敷等,缓解术后疼痛。
口腔卫生
指导患者在麻醉恢复后保持口 腔卫生,避免食物残渣和细菌 滋生,预防感染。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术 后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
详细描述
局部血肿表现为拔牙或手术后局部肿 胀、疼痛和瘀斑。轻微的局部血肿可 以自行消退,但较大的血肿需要就医 治疗,如冷敷、压迫止血和口服止血 药等。
暂时性面瘫
总结词
暂时性面瘫是口腔局部麻醉的常见并发 症,表现为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
VS
详细描述
暂时性面瘫通常在麻醉后出现,可能是由 于药物作用或注射位置不当所致。轻度面 瘫可以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自行恢复,但严 重面瘫需要就医治疗,如给予糖皮质激素 和营养神经药物等。
目录
• 口腔局部麻醉简介 • 口腔局部麻醉的方法 • 口腔局部麻醉的注意事项 • 口腔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处理 • 口腔局部麻醉的发展趋势
01
口腔局部麻醉简介
局部麻醉的定义
01
局部麻醉是一种通过局部注射药 物,暂时阻断神经传导以达到镇 痛效果的方法。
02
局部麻醉通常用于口腔治疗中, 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小的副作用。
新型注射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新型注射器的研发
新型注射器在注射方式、注射剂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使得注射过程更加精准、 安全和舒适。
新型注射技术的应用
例如超声引导注射、神经刺激器引导注射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注射部位更加精确,减少 了麻醉药物的用量和并发症的发生。
个体化给药方案的研究与应用
观察恢复情况
在麻醉恢复期间,密切观察患 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和呼吸情 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
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 当的止痛措施,如口服止痛药 、冷敷等,缓解术后疼痛。
口腔卫生
指导患者在麻醉恢复后保持口 腔卫生,避免食物残渣和细菌 滋生,预防感染。
定期随访
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术 后恢复情况,及时处理可能出
详细描述
局部血肿表现为拔牙或手术后局部肿 胀、疼痛和瘀斑。轻微的局部血肿可 以自行消退,但较大的血肿需要就医 治疗,如冷敷、压迫止血和口服止血 药等。
暂时性面瘫
总结词
暂时性面瘫是口腔局部麻醉的常见并发 症,表现为面部肌肉无力或瘫痪。
VS
详细描述
暂时性面瘫通常在麻醉后出现,可能是由 于药物作用或注射位置不当所致。轻度面 瘫可以在数小时或数天内自行恢复,但严 重面瘫需要就医治疗,如给予糖皮质激素 和营养神经药物等。
口腔局部麻醉PPT优秀课件

骨膜上浸润麻醉: 将麻药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表面,主要 用于上颌及下颌前份牙及牙槽突的手术。(骨
质疏松、多孔) 部位:患牙唇颊侧前庭沟,舌腭侧距龈 缘约1cm进
针。为了避免骨膜下 浸润所致的骨膜分离、 疼痛、手术后局部反应,当针头触抵骨面后 应退针0.2cm左右。
浸润麻醉
粘膜下骨膜上浸润麻醉
二 、 浸润麻醉
牙周膜注射法: 短、细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和远中 侧刺入牙周膜,深约0.5cm,分别 注入麻药0.2ml,即可麻醉牙及牙 周组织。
特点: 痛,损伤很小,用于血友病、出血倾向 患者,牙周膜有炎症,其他局麻效果不 佳者。
浸润麻醉
周牙膜注射法
三 、 阻滞麻醉
定义 : 将局麻药物注射于神经干或主要分 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 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
起软腭、腭垂麻痹不适而导致恶心、呕吐 • 麻醉范围:同侧上颌磨牙、前磨牙的腭侧
牙龈、粘骨膜和骨组织。
1.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 • 除上颌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上颌磨牙、牙槽突及
其颊侧牙周膜、骨膜、龈粘膜(上颌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
由上牙槽中神经支配。)
2.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 麻药注射于腭大孔或其附近,麻醉腭前神经,又称腭大孔 注射法。
• 表面标志:腭大孔(粘膜小凹陷) • 进针点:上颌第三或第二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
特点: 范围广,进针次数少,用药少,效 果好,时间长。 活检、整形手术、感染病例
注意: 严格无菌,回抽无血,熟悉口腔颌 面部的局部解剖(三叉神经)
1.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 将麻药注射于上颌结节,又称上颌结节注 射法。 • 标志:①进针点为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
根 部前庭沟,②第二磨牙尚未萌 出时,进针点为第一磨牙远中颊侧根 部前庭沟, ③如上颌磨牙缺失,颧 牙槽嵴的前庭沟为进针点
质疏松、多孔) 部位:患牙唇颊侧前庭沟,舌腭侧距龈 缘约1cm进
针。为了避免骨膜下 浸润所致的骨膜分离、 疼痛、手术后局部反应,当针头触抵骨面后 应退针0.2cm左右。
浸润麻醉
粘膜下骨膜上浸润麻醉
二 、 浸润麻醉
牙周膜注射法: 短、细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和远中 侧刺入牙周膜,深约0.5cm,分别 注入麻药0.2ml,即可麻醉牙及牙 周组织。
特点: 痛,损伤很小,用于血友病、出血倾向 患者,牙周膜有炎症,其他局麻效果不 佳者。
浸润麻醉
周牙膜注射法
三 、 阻滞麻醉
定义 : 将局麻药物注射于神经干或主要分 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 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
起软腭、腭垂麻痹不适而导致恶心、呕吐 • 麻醉范围:同侧上颌磨牙、前磨牙的腭侧
牙龈、粘骨膜和骨组织。
1.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 • 除上颌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外的同侧上颌磨牙、牙槽突及
其颊侧牙周膜、骨膜、龈粘膜(上颌第一磨牙颊侧近中根
由上牙槽中神经支配。)
2.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 麻药注射于腭大孔或其附近,麻醉腭前神经,又称腭大孔 注射法。
• 表面标志:腭大孔(粘膜小凹陷) • 进针点:上颌第三或第二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
特点: 范围广,进针次数少,用药少,效 果好,时间长。 活检、整形手术、感染病例
注意: 严格无菌,回抽无血,熟悉口腔颌 面部的局部解剖(三叉神经)
1.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 将麻药注射于上颌结节,又称上颌结节注 射法。 • 标志:①进针点为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
根 部前庭沟,②第二磨牙尚未萌 出时,进针点为第一磨牙远中颊侧根 部前庭沟, ③如上颌磨牙缺失,颧 牙槽嵴的前庭沟为进针点
口腔局部麻醉ppt课件

常用麻醉药
碧兰麻 :4%盐酸阿替卡因+1:100000的肾 上腺素组成。起效快2~3分钟,组织渗透性 强,效能高,毒副作用小。 麻药付肾联合应用:优点:延缓吸收,增强 镇痛效果,降低毒性反应,延长局麻时间, 减少出血、使术野清晰。缺点:肾上腺素 反应。 麻醉药物过敏试验0.1—1.0—0.1 20min 对照
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防治
4 注射区疼痛和水肿:常因麻醉药液变质或混入 杂质;注射针头钝而弯曲或有倒钩 防治原则:认真检查麻醉剂和器械,并避免同 一部位反复注射。 5 血肿:注射针刺破血管(特别是翼静脉丛, 眶下神经血管束)所致。 防治原则:注射针不能有倒钩,注射时不要反 反复穿刺。出现血肿立即压迫止血并冷敷 ,24小时后热敷。
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防治
6 感染: 注射针被污染,局部或麻药消毒 不严,或注射针穿过感染病灶, 将感染带入深层引起。 防治: 严格的无菌操作,严格消毒注射器 器械及注射区;防止注射针的污染和避免 穿过或直接在炎症区注射。 7 暂时性面瘫:麻药注入腮腺内麻醉面神经引 引起,多见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的比较
药名 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丁卡因 效能强度 1 1.5~2 10 毒性强度 1 1~1.5 10 显效时间 中等 最短 最迟 维持时间 45~60 90~120 120 ~150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的比较
药名 普鲁卡因 利多卡因 丁卡因 浸润性 弱 强 强 表麻浓度% —— 2~4 2 浸润麻浓度% 0.5~1 1~2 0 .1 阻滞麻醉% 2 1~2 0.1~0.2 最大剂量mg 800~1000 300~400 60~100
局部麻醉的并发症及防治
8 注射针折断: 常因注射针质量差、缺乏弹性, 操作不当,病人躁动等引起。 防治原则:注射前检查,向病人解释清楚、得到 患者配合,选择适当长度的注射针(至少 应有1cm长度保留在组织外)。若断针完 全进入组织内,应在X线定位下手术取出。 9 暂时性牙关禁闭:麻药注入翼内肌或咬肌。 10 暂时性复视或失明:麻药入下牙槽动脉逆行至 眼动脉。注意回抽无血。
口腔局麻-幻灯片

适应症
1.一般的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手术 2.牙髓病的治疗 3.牙周刮治等治疗 4.固定义齿修复的牙体预备 5.种植牙手术等
常见药物
1.普鲁卡因 优点:麻醉效果较好,价格低廉,毒性和不良反应小。 缺点:其血管扩张作用较为明显,故应用时常加入少量肾上腺素,以减慢组织对普鲁卡因的吸收而延长麻醉 作用的时间。 过敏反应:酯类麻醉药物,偶能产生过敏反应。
2.利多卡因 优点:局麻作用较普鲁卡因强,维持时间亦长,有较强的阻滞穿透性和扩散性,可用做表面麻醉。但在临床 上主要以含1:100 000肾上腺素的1%-2%利多卡因行阻滞麻醉。目前是口腔科应用最多的局麻药。 还有迅速而安全的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因而对心律失常病人常作首选的局部麻醉药物。 过敏反应:罕见。
2.过敏反应:可发生于注射酯类局麻药物后,即刻反应可出现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心 跳骤停而死亡,延迟反应是血管神经性水肿。 防治原则: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必要时做过敏试验。
3.中毒:常因单位时间内注射药量过大或局麻药快速注入血管引起。 防治原则:应了解局麻药一次的最大用量及原则。
4.注射区疼痛:常见原因麻药液变质或混入杂质,或针头钝而弯曲等。 防治原则:注射前认真检查麻醉剂及器械。
2.表面麻醉 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药物吸收后麻醉末梢神经, 使浅层组织的痛觉消失。 适应症:适用于表浅的粘膜下脓肿的切开引流,松动乳牙及恒牙 的拔除以及气管插管前的粘膜表面麻醉。 2%丁卡因,麻醉效果强,但毒性大,临床上较多应用2%-5%的利 多卡因
3.浸润麻醉 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
麻醉前准备
1.让病人知道病情及所要做的治疗,征求病人的同意, 然后才可以进行操作。消除病人的余虑。 2.不要让病人看到注射器和针头。 3.如果麻醉药从冰箱里拿出或室外温度太低,麻药要 捏在手里,加温。 4.可将麻药涂布于粘膜表面以麻醉末梢神经(麻醉药滴 在棉球上,涂布于进针部位)。 5.如果病人在打麻醉的过程中,有乱动,手乱抓的情 况下,应该有人帮助压住病人的手。 6.缓慢推注麻药。
口腔局部麻醉 PPT课件

注意事项:熟悉局部解剖,无菌操作,减少或避 免并发症
口腔神经解剖结构
口腔神经解剖结构
口腔神经解剖结构
阻滞麻醉
1、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法)
适用症:上颌骨后部手 术及磨牙拔除或上颌 窦 手术时后壁的麻醉。 进针点:一般在上颌第二 磨牙远中颊侧根部的前庭 沟处。 麻醉范围:876 颊侧牙周 膜、骨膜、龈黏膜
3、碧兰麻 起效2-3分钟 渗透性强 毒副作用小 注射速度慢(1ml/min)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节 常用局麻药物
碧兰麻专用注射器
ppt课件 6
第二节 常用局麻药物
(二)血管收缩剂——肾上腺素的应用
作用: 延缓吸收 减少毒性 延长时间 减少出血 常用浓度: 1:100000-200000(10-20ug/ml) 心血管疾病患者慎用
ppt课件
9
浸润麻醉
常用药:0.5-1%普鲁卡因或1-2%的利多卡因。 方法:(1)皮丘注射法 (2)骨膜上注射法 (3)牙周膜注射法
浸润麻醉(牙周膜注射法)示意图
疼痛
出血倾向
补充加强
第三节 口腔局麻方法
(三)阻滞麻醉 定义:是将麻药注射到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 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所 分布的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优点:(1)免多次注射; (2)麻药用量少; (3)麻醉效果完全;(4)麻醉作用深, 维持时间长。
ppt课件 24
5-1 1-5 876 678
第四节 局部麻醉并发症及其防治
(一)晕厥 定义: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所致短暂的意识丧失 过程。 原因:病人出现恐惧、饥饿、疲劳和全身健康较差 等内在因素。 症状:病人先出现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 四肢冰冷无力、脉快而弱、恶心、呼吸困难, 严重者有短暂的意识丧失。
口腔局部麻醉 PPT课件

麻醉区域及效果: 麻醉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
中切牙的唇(颊)侧牙龈、粘骨膜及下唇部。 。
三、阻滞麻醉
三、阻滞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 (六) 舌神经阻滞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舌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与下牙槽神经向前下方并 行,经过翼内肌与翼外肌之间,在相当于下颌神 经沟的水平时,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的前内方 约1cm处。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 口腔常用局麻药要求: 麻醉效果好、作用快、维持时间长、无明显毒副作 用,易溶于水、性质稳定。
• 临床常用局麻药: – Lidocaine(利多卡因) – Procaine(普鲁卡因) – Bupivacaine(布比卡因) – Dicaine(丁卡因) – Articaine(碧兰麻)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七)颊(颊长)神经阻滞麻醉 颊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往下前行,在颞肌止端
上份进入颞肌鞘膜,在下颌支前缘内侧,与颞肌腱纤 维平行往下。大约在相当于下颌磨牙眊面,颊神经 离开鞘膜,即成终末支分布于颊部及下颌第一、二、 三磨牙及第一前磨牙颊侧牙龈、骨膜及附近的粘 膜组织。
口腔局部麻醉
翼下颌韧带外侧颊 垫尖端交界处
大张口,从对侧下 颌两前牙间,与下 颌牙咬合面症行, 向后、向外刺入。
约1.5~2.5厘米触及 骨面
1.5~2毫升
舌神经阻滞麻醉 颊神经阻滞麻醉
同上
同上
一法:同上
同上
二法:腮腺导管口 与粘膜成15~30度
后方1厘米处
角
麻醉下牙槽神经后 将针退出0.5~1厘米
0.5~1毫升
1.5~2h,毒性大2~3倍 • 通透性和弥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麻; • 最大剂量:成人0.3~0.4g,小儿7~10mg/kg; • 使用浓度:软组织0.5~1%,牙槽部2%,表麻
中切牙的唇(颊)侧牙龈、粘骨膜及下唇部。 。
三、阻滞麻醉
三、阻滞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 (六) 舌神经阻滞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舌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与下牙槽神经向前下方并 行,经过翼内肌与翼外肌之间,在相当于下颌神 经沟的水平时,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的前内方 约1cm处。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 口腔常用局麻药要求: 麻醉效果好、作用快、维持时间长、无明显毒副作 用,易溶于水、性质稳定。
• 临床常用局麻药: – Lidocaine(利多卡因) – Procaine(普鲁卡因) – Bupivacaine(布比卡因) – Dicaine(丁卡因) – Articaine(碧兰麻)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七)颊(颊长)神经阻滞麻醉 颊神经自下颌神经分出后往下前行,在颞肌止端
上份进入颞肌鞘膜,在下颌支前缘内侧,与颞肌腱纤 维平行往下。大约在相当于下颌磨牙眊面,颊神经 离开鞘膜,即成终末支分布于颊部及下颌第一、二、 三磨牙及第一前磨牙颊侧牙龈、骨膜及附近的粘 膜组织。
口腔局部麻醉
翼下颌韧带外侧颊 垫尖端交界处
大张口,从对侧下 颌两前牙间,与下 颌牙咬合面症行, 向后、向外刺入。
约1.5~2.5厘米触及 骨面
1.5~2毫升
舌神经阻滞麻醉 颊神经阻滞麻醉
同上
同上
一法:同上
同上
二法:腮腺导管口 与粘膜成15~30度
后方1厘米处
角
麻醉下牙槽神经后 将针退出0.5~1厘米
0.5~1毫升
1.5~2h,毒性大2~3倍 • 通透性和弥散性较强,可用作表麻; • 最大剂量:成人0.3~0.4g,小儿7~10mg/kg; • 使用浓度:软组织0.5~1%,牙槽部2%,表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延缓局麻药的
减少注射部
吸收,延长局 降低毒性反应 位出血,使
麻时间
术野清晰
肾上腺素反应:心悸、头痛、紧张、恐惧、颤抖及失 眠,用量过大或注射时误入血管可导致血压上升而发 生脑出血,或心脏过度兴奋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室 纤颤等。
注射最大剂量 健康人:0.2mg(1:10000利多加肾20ml) 心血管病患者:0.04mg(1:10000利多加肾4ml)
1、3周岁以下儿童严禁使用本药 2、儿童使用本麻醉剂的剂量为每公斤体重0.025ml(0.5mg盐酸甲哌卡 因) 即每支斯康杜尼对应儿童体重20kg 3、对同一患者,一个疗程只能使用一次,而且针剂
一经开封必须即时使用。 4、成人每次治疗限用1~3剂,儿童每次剂量
不能超过1剂。 5、推注速度:应不超过每分钟1ml.
局麻适 用范围
局麻特点
口外门诊手术
牙髓病的治疗
固定义齿修复
➢不需要特殊设备 ➢不需要麻醉医师参与 ➢不需要特别护理 ➢不适于不合作的病人
第一节 概述
二、常用局麻药物 酯类
局麻药 酰胺类
普鲁卡因
丁卡因
利多卡因 布比卡因 阿替卡因 甲哌卡因 丙胺卡因
1.利多卡因(Lidocaine ) ➢ 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可用于表麻。 ➢ 临床常用:2%利多卡因行阻滞和浸润麻醉。 ➢ 抗室性心律失常作用,心律失常病人首选。 ➢ 临床最常用。
2.阿替卡因(A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icaine) :碧兰。 ✓ 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给药后2~3min显效. ✓ 牙髓的麻醉时间约60~70min,
软组织麻醉时间可达3h以上。 ✓ 效能高,极少量可达最佳效果。 ✓ 安全可靠无付作用,毒性低。 ✓ 适用于成人及4岁以上儿童。
2.阿替卡因(Articaine) :碧兰。
常用局麻药的比较
药名 类型
普鲁卡因 布比卡因
酯类
酰胺类
效能强度
1
8
毒性强度
1
4
显效时间(min)
6~10 6~10
维持时间(min)
45~60 180~480
阻滞麻醉浓度(%) 2
0.5
一次最大剂量(mg) 6.6/kg 1.3/kg
利多卡因 阿替卡因
酰胺类
酰胺类
2 2 2~3 90~120
1.9 1~1.5 2 120~150
局部麻醉作用比利多卡因强约4倍,局麻持续时 间是利多卡因的2倍。
常用0.5%的溶液与1:200 000肾上腺素作阻滞麻 醉
其作用时间一般可维持5小时 毒副作用小,术后镇痛作用较长,为较安全的
长效局麻药
5.盐酸甲哌卡因(斯康杜尼)
盐酸甲哌卡因盐酸盐是一种新型的氨基类局部麻醉剂。它 作用于感觉及运动神经纤维,见效快,药效持续时间长, 能有效阻碍神经传导。
二、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定义:将麻药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麻醉 末梢神经,使浅层组织痛觉消失。
适用范围: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 拔除松动牙; 气管插管前的粘膜表麻。
常用药物:2%盐酸丁卡因,2%利多卡因
表面麻醉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一、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二、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四、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碧兰麻 一次最大 剂量
成人 7mg/kg
儿童 5mg/kg
每只碧兰对应 体重 10kg
14kg
正常体重最大极 量
7只(体重以70kg 计)
2只(体重以28kg 计)
3.丁卡因(dicaine) 易溶于水,穿透力强。 常做表麻,毒性大。 一般不作浸润麻醉。 表麻2%丁卡因不超过:2ml。
4.布比卡因
一、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定义:应用药物使局部组织散热,皮肤温度骤降, 以至局部感觉(首先痛觉)消失。
常用药物:氯乙烷
适用范围:粘膜下和下浅表脓肿切开引流 松动乳牙拔除
特点:方法简单, 对组织刺激大,用时周围皮肤粘膜涂凡士林。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一、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二、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四、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特定含量的肾上腺素溶液怎么配制?
1、每支肾上腺素制剂为1ml,含肾上腺素1mg.也就是说每支含 量为1:1000 2、一般 5ml利多卡因 滴入1滴肾上腺素制剂 得到的就是含约1: 100000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溶液。 3、 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一滴水的体积是1/20mL。但通常任何 一滴液体的体积也用这个数值。 4、一滴肾上腺素 是一支肾上腺素的1/20,稀释了20倍
儿童手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局部麻醉的概念
➢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简称局麻, 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 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
➢ 局麻确切含义:局部无痛(local analgesia) ,除痛觉外,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感等依然 存在,病人仍保持清醒的意识。
2
4
4.4~6.6/kg 5~7/kg
第一节 概述
三、局麻药物的过敏 酯类药物偶有过敏:普鲁卡因。
假胆碱酯酶
普鲁卡因
对氨基苯甲酸(PABA)+乙二胺乙醇
血浆
过敏体质者做过敏试验。
第一节 概述
四、血管收缩药在局麻中的应用
➢ 肾上腺素(adrenalin) 浓度:1:50000~200000
血管收缩剂的作用
5ml利多卡因是1ml肾上腺素体积的5倍,稀释了5倍 总共稀释了100倍
第一节 概述
五、注射器及麻药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一、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二、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四、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Oral Local Anaethesia)
一、概述 二、局部麻醉的方法
第一节 概述
麻醉(Anaethesia ):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 机体或机体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 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局部麻醉 口外麻醉
牙和牙槽突手术 颌面部小手术 疼痛的治疗
颌面部中、大型手术 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