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共41页

合集下载

炎症介质课件

炎症介质课件
趋化作用
发热 疼痛 组织损伤
主要介质种类
组胺、缓激肽PGE2、PGD2、
PGI2、NO
组胺、缓激肽、C3a和C5a
PAF、LTC4、LTD4
LTE4、P物质
C5a、LTB4、阳离子蛋白
细菌产物、化学因子
IL-1、IL-2、TNF- α 、PGE2
PGE2、缓激肽
7
溶酶体酶、氧自由基、NO
急性炎症的类型及其病理变化
6. 大多数炎症介质具有潜在的致损伤能力
5
炎症介质的来源
来源
具体内容
外源性
细菌、病毒、毒素、产物
内源性 细胞源性 血管活性胺、 前列腺素、
白细胞三烯、脂质素、细胞因子
PAF、溶酶体成分、
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
体液源性 激肽系统、补体系统、
6
凝血系统、纤溶系统
各种炎症反应的主要介质
炎症反应 血管扩张
血管通透性升高
(一) 浆液性炎 (serous inflammation)
特 点: 以浆液(血浆成分)渗出为主 部 位: 粘膜、浆膜、皮肤、疏松结缔组织 表 现: 炎性水肿、体腔积液、浆液性卡他性炎等 举 例: 皮肤烫伤→水泡、水痘、带状疱疹、
急性鼻炎、结核性胸膜炎
8
9
(二) 纤维素性炎 (fibrinous inflammation)
(三) 炎症介质 (inflammatory mediators)
概念: 致炎因子引起局部细胞或体液释放,产生的 参与炎症反应的化学活性物
1
炎症介质的一般特点
1. 炎症介质来自细胞和血浆 前者以颗粒形式储存于细胞内,需要时释放
到细胞外或在致炎因子作用下合成并释放;后者 以前体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必须经蛋白水解酶裂 解才能被激活。

细胞因子与炎症[优质文档]

细胞因子与炎症[优质文档]

细胞因子与炎症邢杰1,王淑芬2综述,翁福海3审校(1.黑龙江省鸡西煤炭高等医学专科学校病原室,158100;2.天津市干部疗养院医疗中心内科,3.天津医科大学药理教研室)[中图分类号]R3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147(2001)01-0146-03[关键词]细胞因子;内毒素;炎症;[Ca2+]红肿热痛以及脓毒血症是感染性炎症病理过程反映的症状,它是由大量炎性细胞产生的介质参与的复杂现象,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细胞因子的作用。

细胞因子是一组调节细胞反应的蛋白质,由体内多种细胞产生分泌,它既是机体应激反应的需要,又是应激组织损伤发生和发展的病理基础。

由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又称淋巴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 F )、白细胞介素(IL s )、干扰素(IFN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 -CSF )等。

生长因子如内皮生长因子(E GF )、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PD GF )以及转化生长因子(T GF )也可称为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共同特点是:1.低分子量(<80KD )糖基化蛋白。

2.在炎症及免疫反应过程调节反应的幅度及持续时间。

31不同于内分泌激素,它产生作用为局部性及短暂性。

4.作用强,在10-1mol 时即显示生物学效应。

5.与细胞表面特殊受体结合具有高度亲和力,多个细胞相互作用于受体形成细胞因子网络(C y tokines network )。

目前已知有5种细胞因子受体如白介素-2(IL -2)、IL -1α,IL -1β,IL -6,γ-干扰素(γ-IFN )及M -CSF 。

各种类细胞间有多种重叠的细胞调节作用。

6.多种细胞有刺激生长及增强机体功能上调节作用(u p re g ulation )而导致免疫及炎症反应增强,而IFN -γ及TN F -β产生低调节作用(downre g ulation )。

7.有种属差别。

如人IL -5对嗜酸性细胞敏感,对小鼠不敏感。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

IL-1
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 广泛生物学效应,在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程中起重 要作用。
作为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
参与免疫应答,并刺激靶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
参与炎症反应(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合成 多种细胞因子、粘附分子等多种炎症介质,促进合成 急性期反应蛋白等作用);
促进伤口愈合。
INF
单核细胞分泌INFα 成纤维细胞分泌INFβ
I型干扰素
活化T细胞/NK细胞分泌γ Ⅱ型干扰素
激活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生物学活性。
炎症介质的种类
细胞源性
细胞因子 脂类炎症介质 粘附分子 活性氧代谢产物
血浆源性
自由基、溶酶体酶、蛋白酶、缓激肽、补体系统。它 们之间形成瀑布样连锁反应,使炎症反应失控。 • 靶细胞:器官或系统的实质细胞、上皮细胞 • 效应:微循环障碍和内脏器官代谢功能和形态损伤; 凝血功能紊乱、微血管微血栓形成。
炎症细胞激活(activiation of inflammatory cells)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
重症医学科 杨丽丽
SIRS是指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难以控制
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细菌
真菌
感染 败血症 SIRS
病毒
寄生虫 其他
其它
创伤
烧伤
胰腺炎
SIRS的临床表现
(1) 体温 : >38℃或 <36℃;
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血小板、内皮细胞
细胞变形脱颗粒 分泌炎症介质 表达粘附分子
炎症细胞激活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

炎症介质的种类
细胞源性
细胞因子 脂类炎症介质 粘附分子 活性氧代谢产物
血浆源性
补体 缓激肽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活性氧代谢产物: 主要来自嗜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功能: 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 灭活抗蛋白酶(如可灭活α1抗胰蛋白酶),导致蛋白酶
活性增加,可破坏组织结构成分,如弹力纤维;
激肽样作用:能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炎性渗出和水 肿。(C2a)
过敏毒素作用:能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 胺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 缩和支气管痉挛等症状。 (C3a、C4a和C5a)
趋化作用: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向炎症病灶部位 聚集,发挥吞噬作用,释放炎性介质引起或增强炎症反应。 ( C3a和C5a)
介导和调节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抗原活化的T淋巴细 胞分泌,调节淋巴细胞的激活、生长、分化和发挥效应。
诱导凋亡
激活诱导的细胞凋亡是一种重要的免疫应答负调节机制。
刺激造血
TNF
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具有高亲和力的TNF受体 存在于肝、肾、肺、肠、肌肉及多种细胞表面。
它有多种生物学效应, 它对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单核巨 噬细胞、破骨细胞、滑膜细胞等具有广泛的调节效应。
细胞因子网络 不同于内分泌激素,它产生作用为局部性及短暂性。 作用强, 低浓度即显示生物学效应。 多种细胞因子有刺激生长及增强机体功能等调节作用,而导致免疫及炎症
反应增强, 而IFN-γ及TNF-β 产生低调节作用。
细胞因子按功能分类
六大类(按功能分类):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s,ILs) 干扰素(interferon,IFN)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 趋化因子(chemokines) 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课件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课件
究和探索。
05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中华医学杂 志, 2019, 99(1): 12-20.
参考文献
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中国细胞生物学 学报, 2020, 42(3): 457-464.
参考文献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在免疫应答中的相互作用. 免疫 学杂志, 2018, 34(5): 433-440.
02
炎症介质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01
02
03
04
细胞因子
由免疫细胞和炎症细胞释放, 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趋化因子
吸引免疫细胞到炎症部位,参 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
生长因子
参与组织修复和细胞增殖。
细胞溶素
由细胞释放的蛋白酶和炎症相 关分子。
血浆中存在的炎症介质
补体系统
由蛋白质和炎症细胞组成 的系统,参与免疫应答和 炎症反应。
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细胞的增殖、分化、修复和存活,对于 组织器官的发育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04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的关系
炎症介质与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炎症过程的平衡和稳定。
炎症介质可以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而细胞因子则可以反过来影响炎症介质 的合成和释放。
炎症介质的研究意义
深入理解炎症反应的机制
研究炎症介质可以深入理解炎症反应的机制,为炎症相关疾病的 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探索新的治疗靶点
研究炎症介质可以探索新的治疗靶点,为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 提供帮助。
评估疾病病情和预后
检测炎症介质的水平可以为评估疾病病情和预后提供参考,指导医 生制定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炎症细胞因子

炎症细胞因子

WORD格式
在众多炎症细胞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是TNF-α、IL-1β、IL-6、IL-8等。

TNF-α是炎症反应过程中出现最早、最重要的炎性介质,能激活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使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调节其他组织代谢活性并促使其他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

IL一6能诱导B细胞分化和产生抗体,并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是炎性反应的促发剂。

IL-8能刺激中性粒细胞、T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促进中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弹性蛋白酶,损伤内皮细胞,使微循环血流淤滞,组织坏死,造成器官功能损伤。

专业资料整理。

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中作用PPT课件

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中作用PPT课件
进展和预后。
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靶点
基于对细胞因子作用机制的深入 了解,开发针对特定细胞因子的
靶向治疗策略。
研究细胞因子与其他生物标志物 的关系,以便更准确地预测疾病
进展和治疗效果。
探索新型药物剂型和给药方式, 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和患者的依从
IL-4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促 进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炎症反 应。
TGF-β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细胞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调节
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和调节关系,共同参与炎症 性肠病的发病过程。
促炎细胞因子可以诱导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而抗炎细胞因子则可以抑制促炎细胞 因子的产生,从而形成负反馈调节机制。
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产生 和作用,可以改善肠道炎 症反应,缓解症状。
个体化治疗
根据患者细胞因子水平和 病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细胞因子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
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炎症性肠病患者,手术 治疗是必要的,但术后仍需药物 治疗和细胞因子调节来巩固疗效。
心理治疗
炎症性肠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有助于改善 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01
细胞因子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调节免
疫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从而影响免疫应答。
介导炎症反应
02
细胞因子在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诱导炎症介质的产
生,促进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活化,进一步放大炎症反应。
参与组织修复和再生
03
细胞因子能够促进组织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对于维护组织和器
03 细胞因子在炎症性肠病中 的作用

细胞因子概述ppt课件

细胞因子概述ppt课件

5.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 GF) 介导不同类型细胞生长和分化。 TGF-β,NGF, EGF等。
6.趋化因子(chemokine)
对不同靶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的细胞因子。
化学趋化活性,在细胞黏附,脱颗粒与生物 活性介质释放,血管生成,造血细胞和免疫 细胞发育,淋巴器官起源中起作用。
二. 2)T、B活化第二信号:共刺激分子对 CD28-B7,CD40-CD40L
3、参与免疫细胞的效应
一. 1) 介导细胞凋亡:Fas-FasL 二. 2)介导免疫细胞其他效应:补体受体,细胞因
子受体,IgFcR等 三. 如:CD64(FcγRⅠ),高亲和力,调理作用,ADCC 四. CD32(FcγRⅡ),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和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
1、多样性:作用于多种细胞,多种生 物学效应
2、局部性:自分泌或旁分泌为主,内 分泌
作用方式: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
Autocrine (自分泌)
T cell
IL-2
IL-2R
Paracrine (旁分泌)
IL-12
T cell
IL-12R
Endocrine (内分泌): IL-1, IL-6, TNFa
2.炎症过程中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 细胞黏附,穿越血管内皮细胞并向炎 症部位渗出;
3.促使淋巴细胞归巢:淋巴细胞归巢 受体,淋巴细胞再循环
3.黏附分子与肿瘤 4.参与伤口愈合和血栓形成
下一讲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CD也可指单克隆抗体群,但在实际 研究中若无特别说明,CD主要是指 分化抗原,即细胞膜分子的命名编 号(1-363)。
CD分子参与机体多种重要的生理和 病理过程。
CD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