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导游词最新范文

黄帝陵导游词最新范文黄帝陵导游词1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
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
1993年,陕西省人民政府把黄陵定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1997年6月,黄帝陵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
你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轩辕广场。
这里是谒陵的起点。
轩辕广场的地面是用秦岭天然河卵石铺就而成的,共计5000块,含义是代表着中华民族5000年的悠久历史。
眼前的池子叫印池,相传是黄帝洗笔的地方。
印池之水来自沮河。
在古汉语中,沮通“祖”,故而沮河也被看成是祖先之河。
夜晚来临,这里会出现“沮水月夜”的美丽景观。
现在,我们所经过的这座桥叫轩辕桥。
这座桥横跨印池,全长66米,宽8.5米,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被誉为“中国近代全石材第一桥”。
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龙尾道共有95级台阶,寓意黄帝“九五之尊”的崇高地位。
拾级而上则是宽阔的庙前广场,近年来的公祭活动大都在此举行,现代传媒已使它广为人知。
站到宽阔的庙前广场,请你们再回头看轩辕广场,你一定会感受到一种“雄伟、庄严、肃穆、古朴”的恢弘气势。
拜祭黄帝,一般为“先祭庙,后谒陵”。
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居高临下、雄伟壮观。
请你们跟我走进这个神圣之地。
这座祭祖黄帝的古老庙宇,相传初建于汉代。
原来在桥山西麓,宋代移至这里。
轩辕庙由四进院落构成,庙门为汉代建筑风格,庑殿顶,白墙,黑琉璃瓦,高大巍峨,古朴大方。
据旧中部县志记载:司马迁为写《黄帝本记》曾来黄帝陵考证过。
此事过后,地方官员就创建了“轩辕庙”。
到了唐代宗大历年间,正式建庙于城北桥山西麓。
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年),因河水侵蚀,又把庙址从西山麓移到东山麓,这就是现在的“轩辕庙”址。
当地民间流传的俗语说:“汉代立庙唐朝建,到了宋朝把庙迁。
不论谁来做皇帝,登基都不忘祖先。
”“轩辕庙”三个字是由蒋鼎文先生书写的。
蒋鼎文,字铭三,浙江诸暨县石山人,1895年生。
黄帝陵的导游词(实用3篇)

黄帝陵的导游词(实用3篇)1.黄帝陵的导游词第1篇黄帝陵相传是华夏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陕西省中部黄陵县乡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中国本始社会末期一位巨大的部落首领,是首创中华民族文亮的先人。
他用玉做兵器,制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造制了文字,其臣大挠造制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造做了乐器。
中国厥后能巍然屹立于全国四大文亮今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没有合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初次同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进史籍。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
有一次,在他东巡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升。
它对黄帝说:“您的使命已经完成,请您以及我一块女死吧。
”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
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
黎民公民闻讯从大江北南赶去,个个痛哭流涕。
在黄龙的再三敦慌忙下,西北地区,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几回再三挽留。
黄龙带走了黄帝来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
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
这等于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去。
但是也有人说,黄帝逝世后就安葬在桥山。
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行为,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合始了。
从孔子,孟子的文章中以及他们与学生对话语录中,已经得到证实。
据《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这些今史乘籍记载:“墓设陵园”在秦代合始形成一种造度。
黄帝陵园最早修于秦代。
秦同一六国后,又划定天子的坟墓一概称做“陵”,日常庶民坟都称做“墓”。
汉代又划定天子陵旁必设“庙”。
刘邦修立大汉后,汉朝早期就在桥山西麓修起“轩辕庙”。
唐代宗大历五年至大历七年,对轩辕庙举行了用时两年重建扩修,并栽植柏树一千一百四十株。
宋朝合宝两年,因沮河水连年腐蚀,桥山西麓经常发生发火崖塌水崩,威胁庙院存亡,地方官员上书朝廷,宋太祖赵匡胤升旨,将轩辕庙由桥山西麓迁移桥山东麓黄帝行宫。
这等于当今人们前去拜谒的轩辕庙。
在来后的元,亮,清各朝和辛亥革命先后直至当古,都对黄帝陵庙举行过多次建缮以及扩修。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

陕西黄帝陵导游词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轩辕黄帝的陵园。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陕西黄帝陵旅游的人越来越多。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陕西黄帝陵导游词,欢迎参考!陕西黄帝陵导游词1陕西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墓,被称为中华第一陵,是民族圣地。
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来此拜谒祭陵的人络绎不绝。
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点)。
黄帝陵,地处黄陵桥山,沮水环绕,群山环抱,古柏参天,四季青翠,环境幽雅。
山下有大路可通山顶直至陵前。
祭亭中央的高大石碑上刻有郭沫若题“黄帝陵”三个大字。
祭亭后的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四字。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陵冢高3.6米,周长48米。
陵墓前数十米处有一高台,相传汉武帝征朔方还,来这里祭奠黄帝,筑台祈仙,故称“汉武仙台”。
轩辕庙,呈四方形,庙门朝南,气势雄伟。
庙院内有大殿,门额上悬挂着“人文初祖”大匾。
大殿中间安放着巨大的黄帝牌位,上书“轩辕黄帝之位”。
庙院内的“黄帝手植柏”,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距今4000余年。
巨柏高米,树干下围10米,有谚语称:“七搂八扎半,圪里圪哒不上算”,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
另有一株高大古柏相传为汉武帝“挂甲柏”,又名“将军柏”。
庙内碑亭,有碑石约50通,内容主要是历代帝王的“御制祭文”和历代修葺陵庙的记载。
其中有孙中山、毛泽东亲笔撰写的祭文。
黄帝陵风景名胜区,面积28平方公里。
划分为东湾、西湾、马山、印台山、黄花沟、桥山镇6个景区。
黄帝陵陵寝圣地,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桥山夜月、沮水秋风、南谷黄花、北岩净雪、龙湾晓雾、凤岭春烟、汉武仙台、轩辕古庙等被誉为黄陵八景。
桥山现有古柏8万多株,其中千年以上古柏3多万株,面积86 7公顷,为我国面积最大的古柏林。
高者参天,低亦拂云,常青不凋,树姿优美。
黄帝陵经过大规模整修,一、二期工程已经竣工。
新建轩辕庙山门、黄帝陵祭祀大殿、庙前广场、轩辕桥、桥南广场,拓宽改造了陵区道路,并广植松柏花木,绿化美化陵区。
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黄帝陵古柏群,是中国最古老、覆盖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共8万余株,千年以上3万余株。
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被誉为世界柏树之父和世界柏树之冠。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陕西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一)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游览被誉为世界中华第一陵的---黄帝陵。
我是你们本次旅游的导游,我姓蒋,也可以叫我蒋导。
如果在旅游中遇到了问题,大家可以向我提出,我会帮助大家。
祝大家旅游愉快!为了让大家对黄帝陵有一个深刻的了解,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申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黄帝,是距今5000年左右的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位杰出的部落联盟领袖。
据古籍记载,黄帝为少典之子,姓公孙,因长于姬水,又姓姬。
封于有熊,号有熊氏。
曾居于轩辕之丘,又号轩辕。
因崇尚土德,土色黄,所以又称为黄帝。
传说中,黄帝不但是一位英雄的领袖人物,而且也是智慧的化身。
人们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或他的妻子、臣下。
如造舟车、制衣冠、务蚕桑、创医学、定音律、造文字、布五谷、烧彩陶及政治生活中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中的婚丧礼仪等,后人以黄帝时代作为中华民族迈人文明社会的开始,所以,黄帝被尊为人文初祖。
关于黄帝埋在哪里?现在有很多说法。
但是,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以及历代政府的态度上看,大家马上就要看到的黄帝陵就是黄帝百年后唯一的安寝之地。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明确说黄帝崩,葬桥山。
而黄帝陵历史上就称为桥陵,1944年才改称今名。
在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黄帝是在黄陵县的桥山骑龙升天的,后人们将黄帝衣冠埋葬在这里,起冢为陵,这就是黄帝陵的由来。
另外,黄帝陵一带被考古证明曾经是这一带原始氏族的聚居地,出土的陶器和石器,带有鲜明的仰韶文化的特征。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北距西安约180公里。
黄陵县原名中部县,1944年经呈请原民国政府批准,更名为黄陵县。
逛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三篇

逛黄帝陵的导游词范文三篇导游词一:黄帝陵之旅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的黄帝陵!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这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墓,一同了解中华民族的源流和传统。
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安塞县境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黄帝的陵墓。
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他发明了农业、渔业、医药等许多重要的技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帝陵占地面积广达五十余万平方米,其中主要景点有墓道、神道、坛场、陵园等。
游览黄帝陵,首先我们将进入陵墓的主体——墓道。
墓道全长约400米,是一条由大石块铺成的宽敞通道。
墓道两旁有数十个石雕,这些雕像栩栩如生,各具特色,代表了黄帝的事迹和民间传说。
在墓道的尽头,我们将来到一个巨大的广场——坛场。
坛场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这里有一座高大的祭坛,上面供奉着黄帝的神像。
每年的黄帝诞辰和清明节期间,成千上万的人会来到这里,烧香祭拜,表达对黄帝的崇敬之情。
从坛场出来,我们将进入一个美丽而宁静的陵园。
陵园被绿树环绕,四季花开不败。
园内有一座仿古建筑——黄帝祠,这是供奉黄帝的场所。
祠堂内有一尊黄帝的塑像,塑像栩栩如生,神态庄重。
在祠堂前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刻有黄帝的事迹和历史记载。
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黄帝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是我们民族自尊心的象征。
希望大家能带着对黄帝的崇敬之情,继续探索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
谢谢大家!导游词二:黄帝陵之行各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位于河南省新郑市的黄帝陵!我将带领大家一同探索这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墓,一同了解中华民族的源流和传统。
黄帝陵位于黄河南岸的巨鹿山脚下,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他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黄帝陵占地面积广达五十余万平方米,主要景点有墓道、神道、坛场、陵园等。
游览黄帝陵,首先我们将进入陵墓的主体——墓道。
墓道全长约400米,是一条由巨石铺成的通道,两旁有石雕和铭刻,记录了黄帝的事迹和民间传说。
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3篇)

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3篇)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精选3篇)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篇1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黄帝陵——天下第一陵就在延安市的黄陵县,黄帝,姓公孙,名叫轩辕,出生于母系氏族社会。
母亲名叫附宝,据史书上载:“农历二月初二,在沮水河畔(今黄陵县沮水河)沮源关的降龙峡生下黄帝,从此就有了二月二龙抬头”吉祥之说。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可见,黄帝从出生到成长就不是一般人物。
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五十三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
人类文明从此开始了。
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文明之祖”。
为此,延安又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他出生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族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黄帝逝世后安葬于今黄陵县桥山之巅。
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
新中国建立后,每年清明、重阳节均在此进行祭祀典礼,特别是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圣地,海外侨胞将其誉为“东方麦加”。
1962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区景色迷人,山麓有建于汉代的轩辕庙,庙东侧碑廊珍藏历代帝王御制祭文碑57通,现又新增香港、澳门“回归纪念碑”。
陵、庙所在地桥山现有千年古柏株,是我国最大的古柏群。
庙内有相传黄帝手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苍劲挺拔,冠盖蔽空,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一株柏树。
黄帝陵的经典导游词篇2中华民族汗青悠暂,毫光光耀,有五千年的文亮史。
这五千年的文亮史次要从黄帝合国(修国)算起。
孙中山的祭黄帝陵词合首等于“中华合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今传,造制指北车,仄定蚩尤治,全国文亮,唯有我先”。
延安黄帝陵导游词

延安黄帝陵导游词延安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之巅,被称为中国第一陵,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来此拜谒祭陵的人川流不息。
下面是带来的延安黄帝陵导游词,盼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延安黄帝陵导游词欢送大家来到这!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
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黄帝陵古称桥陵。
是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此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东边有河,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曰桥山。
陵因山而得名,曰桥陵。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
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
清代毕沅更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
自此以后,桥陵之称更为著名。
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分,遂改桥陵为黄帝陵。
此年冬天,国民党中心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
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
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
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Huangdi;YellowEmperor)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陕西黄帝陵为《史记》正史记载的唯一一个黄帝陵。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
黄帝陵为全国首批确定的5A级旅游景区。
黄帝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闻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
据记载,最早举办祭祀黄帝始于公元前442年。
自汉武帝亲率十八万大军祭祀黄帝陵和唐大历五年(770年)建庙祀典以来,始终是历代王朝举办国家大祭的场所。
陵前的黄帝手植柏树龄高达五千年以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见证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史。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批示,请周恩来部署对黄帝陵进展修理爱护。
推荐最新的景点黄帝陵导游词样文五篇

推荐最新的景点黄帝陵导游词样文五篇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是我国有名的旅游风景区,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黄帝陵参观,导游要结合黄帝陵的特色,详细介绍给游客了解。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帝陵导游词,仅供参考。
黄帝陵导游词(一)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
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
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
”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
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
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
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
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
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
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
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
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
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
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
再后面便是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
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
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
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帝陵导游词
黄帝陵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玄远黄帝的陵园,它位于黄陵县城北的桥山顶上。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
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
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我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
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
据说黄帝活了118岁。
有一次,在他出巡河南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
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
”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
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
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
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
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了。
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
这就是传说中的黄帝陵的由来。
但是也有人说,黄帝死后就安葬在桥山。
黄帝陵区约4平方公里,山水环抱,林木葱郁。
参观者到达桥山山顶,首先看见路立的一块石碑,上刻“文武百官到此下马”。
陵前有一座祭亭,亭中央立一高大石碑,碑上
刻有“黄帝陵”3个大字。
祭亭后面又有一块石碑,上书“桥山龙驭”4字。
再后面便是黄帝陵。
黄帝陵位于山顶正中,面向南,陵冢高约4米,周长约50米,陵前40米处有一约20米高台,其旁一石碑上书有“汉武仙台”四字。
此台系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游朔方归来时,祭奠黄帝,祈仙求神时所筑。
黄陵下的轩辕庙里面尚有一些建筑、古柏和石碑等文物。
跨进庙门,左边有一棵巨大的柏树。
相传此柏为黄帝亲手所植,故称“黄帝手植柏”,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了。
庙门北有一过厅和一碑亭,碑亭里陈放着47块石碑。
最北边坐落着大殿,大殿前还有一株高大的古柏,叫“挂甲柏”。
据传,这是汉武帝挂金甲印烙所致。
大殿雄伟壮丽,门额上悬挂有“人文初祖”四字大匾。
大殿中间有富丽堂皇的黄帝牌位,其周围殿墙下还有一些陈列品。
~小三峡导游词·陕西大雁塔··司马迁墓导游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