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二.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 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 查等工作
医院发现哪些情况应 于12小时向所在地县 级卫生行政部门以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 告?
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发生院感暴发流 行2小时向所在 地县级卫生行政 部门以及疾病预 防控制机构报告 有关哪些?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制度
入院后多久发生的感染为医院 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为入院后48小时。
确诊医院感染后24小时内报告。出现暴 发流行趋势时应及时报告。
医院感染病例的报告时 限?
什么叫院内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 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 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 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病 例报告时限及科室是什么?
经治医生或护士、微生物室人员发现时, 立即报告科主任和护士长,同时报告感控 科、医务科、护理部、报告分管院长。
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 病例报告时报告程序?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 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 暴发应该怎么办?
一.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 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 疗安全。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10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 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什么是医源性 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 引起的感染
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 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什么叫特殊病原体的医 院感染?
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前言: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对于保障医院安全和提高公众健康意义重大。

本文就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内容构成、实施步骤等进行了探讨和说明。

一、背景介绍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而导致的感染。

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仅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不良影响,还可能造成疾病传播风险。

因此,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

二、重要性1. 提高患者安全水平:通过建立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可以及时获取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提升医院声誉:良好的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可以增加医院的透明度和诚信度,提升公众对医院的信任度,从而提高医院的声誉。

3. 优化医疗服务质量:通过监测医院感染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三、内容构成1. 感染监测指标的选择:根据相关标准和指南,选择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的感染监测指标,包括感染发生率、耐药菌感染率、手卫生合格率等。

2. 数据采集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系统,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为了保护患者隐私,需采取有效的数据管理措施。

3.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定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感染发生的规律和趋势,编制详细的报告,包括感染情况描述、原因分析和改进措施等。

四、实施步骤1. 建立相关制度和规范:制定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的相关文件,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

2. 培训和宣传: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监测和报告能力。

同时,通过宣传活动向公众推广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

3. 数据采集和管理:建立数据采集系统,明确数据采集时间和范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同时,加强数据管理,保护患者隐私。

4. 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定期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感染发生的规律和趋势,并根据分析结果编制详细的报告。

5. 报告发布与改进措施:根据报告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向相关部门和人员下发通知,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一、背景介绍: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卫生活动的过程中,由病人本身、医务人员和周围环境等多因素引起的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微生物对医院工作和病人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监测医院感染微生物的类型和分布,可以为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实施方法:本次感染微生物监测通过对医院内环境、医疗器械和患者体液样品的收集和分析,对其进行感染微生物的筛查和鉴定,以了解感染微生物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三、监测结果:1.环境监测结果:通过对医院各科室、手术室、产房等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和水样进行采样和培养,共检测得到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共计120个品种。

其中细菌占70%,真菌占25%,病毒占5%。

细菌中,最常见的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真菌中,最常见的有白色念珠菌、毛霉菌、曲霉菌等。

病毒中,最常见的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2.医疗器械监测结果:对床单、被褥、手术器械、注射器等医疗器械进行采集和培养,发现有20%的器械存在污染,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

其中,最常见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3.患者体液监测结果:对患者体液进行采集和培养,发现有10%的患者存在感染微生物。

其中,尿液样本中细菌污染最为常见,主要是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血液样本中也发现了多个细菌和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

四、数据分析:1.感染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医院的环境中,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水样,在医疗器械和患者体液中次之。

2.细菌是主要的感染微生物,占监测样本的70%。

其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常见细菌,对患者的感染风险较高。

3.医疗器械污染率达到20%,需要加强对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4.在患者体液中,10%存在感染微生物,其中尿液样本最为常见,血液样本也有多个细菌和真菌。

五、建议措施:1.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工作,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感染微生物的传播和繁殖。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一、监测要求(一)住院惠者和医务人员。

(二)主管医生严密观察分管患者有无医院感染症象,及时进行感染相关检验检查,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诊感染病例,24小时内通过院his中院感管理上报。

对疑似医院感染病例,及时组织讨论,明确诊断后及时上报。

(三)临床医生发现本病区严重感染或特殊感染病例,及时电话报告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四)当某病区短期内 (1周)同一种标本检出同一种病原菌3例以上时,应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五)手术科室建立术后回访制度,发现无植入物手术后1月内、有植入物手术1年内出现手术部位感染及时上报。

(六)微生物室发现多重耐药菌及时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和感染管理科,并记录。

(七)各手术室及时了解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感染管理科。

(八)院感科根据医院感染发病率情况每年进行重点科室的目标性监测,危险因素监测等。

(九)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主动、持续地对调查对象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跟踪观察与记录。

每天院感信息系统上监测感染病例,根据情况到病区调查感染患者,核实诊断。

(十)监测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特别是锐器刺伤的发生,按要求处理和报告。

二、监测内容:(一)住院基本情况:监测月份、住院号、科室、床号、姓名、年龄、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疾病诊断、疾病转归、切口类型。

(二)医院感染情况:感染日期、感染诊断、感染与原发疾病的关系、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中心静脉插管、泌尿道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早产、糖尿病、免疫抑制剂等)及相关性、医院感染培养标本名称、送检日期、病原体名称、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三)监测月份患者出院情况:按科室记录出院人数,按科室和手术危险指数记录出院人数:或者同期住院患者住院日总数。

(四)目标性监测: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要求进行。

三、资料分析、总结和反馈:1、结合历史同期和上月医院感染发病率资料,对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监测中发现问题,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向临床科室反馈监测结果和分析建议。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一、目的:
掌握医院感染发病率、发生情况,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二、适用范围:
全院各科室
三、依据:
〔1〕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2009
〔2〕《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评价规范》2018
〔3〕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19〕480
四、内容:
(一)为掌握本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多发部位、多发科室、高危因素、病原体特点及耐药性等,全院各临床科室开展医院感染病例综合性监测,医院感染患病率调查和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

(二)医院感染病例由临床主管医生按照 2001 年《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及时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

明确诊断后,有主管医生于 24 小时内通过内网填报“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报至感控科,感控科接收并及时进行确定。

(三)感控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将结果反馈给临床和相关部门,特殊情况及时汇报和反馈。

(四)根据本院的特点有计划的开展目标性监测,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和反馈,对其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即提出改进措施。

监测结束,
应由终结报告。

(五)根据医院的耐药菌特点有选择的开展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监测,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和反馈。

根据药敏实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六)当发现医院有感染暴发流行趋势时,按《医院感染暴发与控制制度》中的流程进行处理。

(七)临床科室及时报告,漏报、迟报现象给予相应奖惩。

造成医院感染暴发的,依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

一季度医院感染监测汇总及分析

一季度医院感染监测汇总及分析

一季度医院感染监测汇总及分析医院感染监测资料汇总及分析在2015年的第一季度,我院出院病人为274人次,共监测病人164人次,实查率为59%。

其中,仅有1人发生了院内感染,感染率为0.6%。

一、一季度院内感染发病率情况:月份出院人数(人)感染人数(人)感染率(%)1月份 172 1 0.9%2月份 90 1 0.9%3月份 111 0 0%合计 274 2 0.6%二、一季度各科室感染分布分析:科室住院感染人数感染率(%)感染部位内科 183 0.5% 呼吸道、泌尿道、无菌皮肤外科 56 0.5% 手术切口妇科 35 0.5% 会阴切口合计 274分析:在一季度中,发生了一例手及前臂浅表静脉炎的患者,患者为女性,年龄为72岁,同时还出现了左中肺部感染。

原因分析显示,患者年龄较大,住院周期长,护士未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手卫生依从性差。

三、一季度手卫生监测情况:科室应洗手次数实际洗手次数洗手依从性监测人(%)住院部 5743 646 3 63% ___内科 4212 962 296 72% ___妇科 673 398 64% ___门诊 632 389 62% ___手术室 198 141 71% ___检验科 628 365 61% ___药剂科 521 70% ___分析:在手卫生方面,医护人员态度不够认真,缺乏正确的手卫生知识,手卫生依从性较低。

同时,医护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惯,卫生手消毒时使用消毒剂量不足。

四、抗菌素使用情况:月份项目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静脉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抗菌药物使用金额(按销售金额计万)一月 75.6% 71.3 2% 29.8 14.7% 0% 21.25二月 74% 69.4 2% 23.8% 15.9% 0% 11.9三月 67.6% 69.8 0% 28.7% 19.2% 0% 13.1分析:大多数医生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存在合理使用指征不明确的问题。

医院感染的定义、监测和报告

医院感染的定义、监测和报告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医院感染的定义、监测和报告一、何谓医院感染?答: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如何判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答:对于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通常规定入院48 小时以后发生的感染才属于医院感染。

三、发生医院感染医生应在什么时间、如何向感染管理科报告?答:应24h 内在电子病历首页填写医院感染上报卡。

不可迟报、漏报、或至患者出院时才报。

四、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哪些?答: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传播。

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2)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 >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l m 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由飞沫传播的疾病有百日咳、白喉、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腮腺炎等。

(3)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μm) 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

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肺结核、麻疹、水痘等。

五、住院期间,患者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属于医院感染吗?答:患者住院期间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感染,应该属于医院感染。

可表现为两种情况:(1)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新的其他部位感染(排除脓毒血症所导致的迁徒新病灶)。

(2)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排除污染和原有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六、什么是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答:是利用普查或抽查的方式收集某一特定时期内,即在某一时点或时段内,调查病例中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数量,从而描述医院感染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

七、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答: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

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制度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科室、部门及工作人员。

三、组织架构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感染管理的领导工作。

2. 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感染管理的具体工作。

3. 各临床科室设立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

四、医院感染监测1. 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感染病例监测,采取前瞻性监测方法,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避免暴发流行。

2. 临床主管医生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医院感染病例,并通过电子信息报告系统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

3. 医院感染管理部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对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高危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定期向分管院长、相关科室汇报和反馈。

4. 医院感染管理部每年组织进行一次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5. 根据医院感染的重点和难点开展目标性监测。

包括多重耐药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等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医院感染监测。

五、医院感染报告1. 确诊的医院感染散发病例经治医生应及时向主任报告,同时认真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并于24小时内报医院办公室。

2. 如发现以下情况立即报告医院办公室,医院办公室立即报告院长和分管院长,并于12小时内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1)同类病例3例或以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2)短期内在同类标本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在同一病区的病例中多次检出同一种病原体,或检出特殊的、重要的、多重耐药的病原体;(3)医院感染暴发流行迹象。

3. 医院感染管理科对报告的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分析,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并根据需要协调其他科室解决问题,防止医院感染的流行和暴发。

六、消毒灭菌效果监测1.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等规范要求,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
送检科室:接收日期:
标本类型
环境卫生学监测参考标准
送检区域检出结果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空气(cfu/m3)普通手术室≤10≤200≤500 -
洁净手术室
(静态监测)
1级手术区5个/m3周边区 10个/m3
2级手术区25个/m3周边区 50个/m3
3级手术区75个/m3周边区150个/m3
4级手术区175个/m3周边区 10个/m3
物体表面
(cfu/cm2)
≤5≤5≤10 ≤15
手表面(cfu/cm2)
≤5≤5≤10 ≤15(备注:空气、物表、手表面均应未检出致病菌)
暖箱水细菌总数<100cfu/ml,未检出致病菌污水大肠菌群数<500 cfu/L,未检出致病菌标本类型医疗用品及器械检出结果参考标准
无菌器械
无细菌生长
无菌物品
标本类型
使用中消毒剂监测
参考标准检出结果(cfu/ml)是否检出致病菌
碘伏
细菌总数<100cfu/ml,未检出致病菌酒精
其它
标本类型
使用中消毒剂监测
参考标准检出结果(cfu/ml)是否检出致病菌
消毒内镜消毒内镜:菌落数≤20cfu /件,未检出致病菌灭菌内镜灭菌内镜:无细菌生长
内镜附件内镜附件:无细菌生长检验日期:检验者:审核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