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微生物的监测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样本的采集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放平板,从内向外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收平板,从外向内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臂越过平皿×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采样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注射器吸取 1ml 被检样液,加入 9ml 的复 方中和剂中混匀,立即送检。
医院环境中还有哪些是 污染源?
肥皂含菌浓度: 1×106-7 个 /g
医院环境中还有哪些是污染源?
某饮水机采样
26
中央空调出风口采样
27
医院环境监测的意义
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
皿盖朝上×
√
注意事项
采样前,关好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后进行 采样。
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一
压印法
将格式无菌培养皿对准需要进行采样的物体表面直接按压, 等到培养基和物体表面完全接触后,保持10-20秒,取样完成 ,盖好盖子,立即送检。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 样本的采集
环 境 卫 生 学 监 测 范 围
1空气
2物体表面 3医护人员手 4医疗用品 5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测定
操作前准备
手套、隔离衣、直径 9cm 的普通营养琼脂培养 皿、面积25cm2的格式无菌培养皿、无菌洗脱液、 复方中和剂、胶布、酒精灯、打火机、棉签、 等。
一、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院感监测采样方法院感(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中获得的一种感染,这是一种严重的医疗问题,可以对患者及医务人员产生很大的危害。
为了及时有效地进行院感监测,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采样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院感监测采样方法。
1.空气采样方法空气中的微生物是导致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使用空气采样仪器对医疗机构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可以及时了解医院内的微生物污染情况。
常用的空气采样方法有空气泵、悬浮粒子采样和沉降菌采样。
(1)空气泵空气泵是一种常见的空气采样设备,通过吸入空气将其中的微生物粒子捕捉到采样器中。
采样器中的样本可以用来分析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含量。
使用空气泵时需要注意避免采样点过于封闭,以免采样器中的空气无法流动,影响采样效果。
(2)悬浮粒子采样悬浮粒子采样是利用采样器中的过滤膜将空气中的微生物捕捉下来。
过滤膜上沉积的微生物可以用来分析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
使用悬浮粒子采样时需要注意采样时间和过滤膜的更换,以确保采样的准确性。
(3)沉降菌采样沉降菌采样是将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沉降到专门的培养基上,以观察和分离微生物。
通过比较不同采样时间和采样地点的沉降菌数量,可以了解空气中悬浮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2.物体表面采样方法(1)拭子法拭子法是将湿润的拭子对物体表面进行擦拭,然后将拭子中的微生物转移到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分析。
拭子可以选用干棉签或含灭菌水的棉球,需要将拭子彻底接触到物体表面,并避免过度压力对拭子上的微生物造成破坏。
(2)刷子法刷子法是使用刷子对物体表面进行刷拭,然后将刷毛上的微生物转移至培养基上进行分析。
刷子应选用刷毛柔软的刷子,对物体表面进行缓慢均匀的刷拭操作。
(3)不同培养基法不同培养基法是将不同类型的培养基直接压在物体表面,利用培养基上的微生物细胞对培养基进行培养。
此方法可同时进行多个物体表面的采样,提高采样的效率。
3.液体采样方法医院内的液体是传播病原体的重要媒介,对液体进行采样可以了解医院内液体污染的情况。
医院感染相关监测方法

医院感染相关监测方法一、手卫生效果监测方法(一)采样时间:采取手卫生后,在接触患者或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二)监测方法:被检者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各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二、空气采样监测方法(一)采样时间: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Ⅱ、Ⅲ、Ⅳ类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采样。
(二)监测方法:1.Ⅰ类环境可选择平板暴露法和空气采样器法,参照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2013)要求进行监测,放置时间为30分钟。
2.Ⅱ、Ⅲ、Ⅳ类环境采用平板暴露法:(1)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cm2,设内、中、外对角线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c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布点位置应距墙壁1m处,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样点。
(2)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
(3)采样方法: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定时间后(Ⅱ类环境暴露15分钟,Ⅲ、Ⅳ类环境暴露5分钟),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三、物体表面采样监测方法(一)采样时间:在消毒处理后或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二)采样面积:被采面积<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三)采样方法: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0.03mol/L 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
四、诊疗器械采样监测方法:(一)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监测制度

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监测制度
1、医院感染的微生物学监测由检验科协同院感科共同完成,各临床科室及有关部门必须密切配合。
2、微生物学监测应至少每月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如发生流行时)则应立即进入现场随时监测。
3、微生物学监测的采样工作由感染科检验人员与监控护士共同完成,其余工作则由检验人员完成,必要时检验科其他人员应给予协助。
4、各被监测科室及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受监测。
5、每次监测后,院感科应及时分析结果,查找原因,并采取适宜的
措施。
6,院感科应定期(每季度一次)总结医院中菌株的分布及其药敏试验结果,并向临床公布。
李秋平 医院感染微生物检测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1) 布点要求: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点布 点部位距墙壁1.0m处;室内面积>30m2,设 4 角及中央 5 点,4 角的 布点部位距墙壁 1.0m 处。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之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是为了控制医院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 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保证和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意义: 感染暴发或感染流行时,环境因素在感染中的流行病学意义; 监测潜在的危险环境,证明有危险的病原体存在或证明危险病原体已被清除; 当某项感染控制措施改变时,评价其效果; 询证医学证据的支持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的支持文件
《医院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6)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WS/T 510-2016)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1. 采样时间: Ⅰ类环境在洁净系统自净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Ⅱ、 Ⅲ、 Ⅳ、环境在消毒或规定的通风换气后与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 采样。采样后应尽快对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检测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2.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医生、护士) 3.物体和环境表面消毒效果监测(手术台面,桌面,门把手、 病历夹等) 4.无菌物品消毒效果监测(呼吸机出、入口) 5.内窥镜消毒效果监测(湿化瓶) 6.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嗜热芽孢) 7.环氧乙烷灭菌效果监测(环氧乙烷) 8.透析液内毒素、透析用水监测
医院感染的细菌学监测

(2)免疫功能低下与感染病原菌种类有 密切的关系。在免疫低下病人的感染 中,需氧菌特别是革兰阴性杆菌最多。
(3)医院感染中病原菌的耐药性。 大 多数医院感染病原菌为耐药性细菌或 多重耐药菌。
2、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监测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主要研究感染在 医院中的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感 染的发生、分布、致病因素,包括病 原体的来源、传播、宿主和环境等, 从而为科学地制订有效预防措施提供 依据。流行病学监测应从感染源、传 播方式和易感者等方面进行。
1)采样 时间应在消毒后立即进行。
①手的采样 被检人五指并拢,用浸 有复方中和剂的无菌棉拭子,在双手 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抹2次(一 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 采样棉拭子,剪去与操作者手接触部 位,将棉拭子投入含9ml的复方中和剂 的无菌试管内,立即送检。
3)检测方法 35℃环境中培养24-48h, 观察并计数细菌菌落数。平板暴露法 结果计算公式:
细菌总数(CFU/m3)=50000N/(A×T)
式中:A为平板面积(cm2);T为平板暴 露时间(min);N为平均菌落数 (CFU)。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Ⅱ类区域 细菌总数≤200CFU/m3(或 4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Ⅲ类区域 细菌总数≤500CFU/m3(或 10CFU/平板),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为消毒合格。
二、医院传染源及环境卫生学监测
1、传染源监测 包括对病人、带菌者 及易感人群的监测。这些传染源可以 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在病人中传播感 染。院内易感人群多见于机体抵抗力 下降的老人、小儿和重症病人,或者 由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大量抗菌 剂、抗癌药物、放射治疗以及某些大 型手术后的病人。
医院感染微生物学监测

非洁净区域--布点‧用物:普通营养琼脂培养皿‧布点‧室内面积≤30m2设内、外、中对角线3点内、外点距离墙壁1m处‧室内面积>30m2设四角及中央共5点四角距离墙壁1m处距地面高度0.8—1.5m ‧暴露时间Ⅱ类环境暴露15min Ⅲ、Ⅳ类环境暴露5min◆◆◆◆◆◆◆◆注意事项规范布点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布点顺序:从外向里开皿顺序:从里向外收皿顺序:从外向里采样后盖好平皿盖子,记录采样科室、地点、采样时间,同时在蓝蜻蜓院感系统填写检测申请单。
采样方法‧用物5cm × 5cm灭菌规格板4个、无菌洗脱液、无菌棉签‧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蘸有无菌洗脱液的棉签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横竖往返各涂擦5次,并随之转动棉签,4个规格板共100cm2。
物体表面采样方法视频.mp4‧被采样表面≥100cm2,取100cm2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面积‧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投入装有10ml无菌检测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检测对象及频率:使用中消毒剂,每季度检测1次碘伏、酒精、艾尔碘、次氯酸钠、戊二醛等‧用物:中和剂、5ml注射器‧中和剂--在微生物杀灭实验中用以消除试验微生物与消毒剂的混悬液中和微生物表面上残留的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试剂碘氯类、醇酚类、醛类消毒剂有效浓度的监测含氯消毒剂--现配现用,配后立即有效浓度监测戊二醛--连续使用14天,每日有效浓度监测手卫生效果监测采样方法.mp4注意事项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硬彝览蜻蜓匿预扫梅审曳社播织盒年史‧硬彝转司>工号,4低明-‧硬彝富穿>888888,6中8-蓝蜻蜓院感系统--检测单填写检测单填写检测单填写--空气检测单填写--空气检测单填写--医务人员手检测单填写--物体表面。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

医院感染微生物监测报告一、背景介绍:医院感染是指在医疗卫生活动的过程中,由病人本身、医务人员和周围环境等多因素引起的一类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感染微生物对医院工作和病人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监测医院感染微生物的类型和分布,可以为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二、实施方法:本次感染微生物监测通过对医院内环境、医疗器械和患者体液样品的收集和分析,对其进行感染微生物的筛查和鉴定,以了解感染微生物的类型和分布情况。
三、监测结果:1.环境监测结果:通过对医院各科室、手术室、产房等区域的空气、物体表面和水样进行采样和培养,共检测得到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共计120个品种。
其中细菌占70%,真菌占25%,病毒占5%。
细菌中,最常见的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真菌中,最常见的有白色念珠菌、毛霉菌、曲霉菌等。
病毒中,最常见的有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2.医疗器械监测结果:对床单、被褥、手术器械、注射器等医疗器械进行采集和培养,发现有20%的器械存在污染,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
其中,最常见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
3.患者体液监测结果:对患者体液进行采集和培养,发现有10%的患者存在感染微生物。
其中,尿液样本中细菌污染最为常见,主要是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
血液样本中也发现了多个细菌和真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
四、数据分析:1.感染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医院的环境中,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和水样,在医疗器械和患者体液中次之。
2.细菌是主要的感染微生物,占监测样本的70%。
其中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常见细菌,对患者的感染风险较高。
3.医疗器械污染率达到20%,需要加强对医疗器械的清洁和消毒。
4.在患者体液中,10%存在感染微生物,其中尿液样本最为常见,血液样本也有多个细菌和真菌。
五、建议措施:1.加强手卫生和环境清洁工作,定期对各科室进行消毒和清洁,减少感染微生物的传播和繁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感染微生物的监测
1、病房物体表面污染细菌的监测
病房物体表面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
5×5 cm2 的物体表面往返涂抹5次,放入10ml采样液内送检。
定量接种的平板放置35℃培养24~48h,观察结果。
物体表面每平方厘米的菌落总数的计算公式为:
采样面积(cm2)÷采样液稀释倍数⨯物体表面菌落总数(CFU)/cm2= 平板上菌落平均数
2、空气中细菌监测
AT÷10)=50000N÷(1000⨯平板暴露时间(T)}÷{5 ⨯平板面积(A)}÷{100⨯在空气消毒后、操作之前,用空气采样器或空气沉降法采样。
空气沉降法采样简便、经济,但不能精确定量,采样方法为: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3点,内、外布点部位距离墙1m处;室内面积>30m2,设4角及中央5点,4角的部点部位距离墙1m处。
将直径9cm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放在各采样点5分钟后送检。
平板放置35℃培养24~48h,计算1m3空气中的细菌数。
沉降法采样菌落数根据5分钟内在100cm2培养基上降落的细菌数相当于10L空气中含的细菌数。
计算公式:空气细菌总数CFU/m3=平板上平均菌落数(N)
3、医务人员手部污染细菌监测
医务人员的手消毒后,五指并拢,用浸湿的无菌棉拭子在双手指屈面从指根到指端往返涂抹2次,将棉拭子放入含有中和剂的10ml采样液管内送检。
定量接种后35℃培养24h,若无细菌生长放置48h ,计算每平方厘米生长的细菌数。
手细菌总数(CFU/cm2)=平板上菌落平均数×采样液稀释倍数÷双手涂抹面积(cm2)。
4、医院环境污染细菌的监测的卫生学标准
(1)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空气中菌落数不超过10个CFU/ m3,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部不超过5个CFU/ m2,而且无致病菌检出为合格。
(2)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供应室洁净区:空气中菌落数不超过200个CFU/ m3,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部不超过5个CFU/cm2,而且无致病菌检出为合格。
(3)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急诊室、供应室的清洁区、各类普通病房、化验室:空气中菌落数不超过500个CFU/ m3,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手部不超过10个CFU/cm2,而且无致病菌检出为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