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表分析
中考考点各类统计表的分析与应用

中考考点各类统计表的分析与应用统计表是一种用来反映数据和信息的图表形式,它在中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并掌握各类统计表的分析与应用方法,对于中考考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从条形统计表、折线统计表和饼状统计表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应用的探讨。
一、条形统计表的分析与应用条形统计表是一种用条形的长度代表数据量的统计图表,通过比较条形的长度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大小关系。
在中考中,常见的条形统计表题目如“某班级学生兴趣爱好统计表”、“某地区年度降水量统计表”等。
分析条形统计表的关键是要理清数据的分布规律和趋势。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条形的长度、高低以及相对位置,来判断不同数据之间的大小关系。
其次,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数据项之间的差距,进一步了解数据之间的差异性。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进而进行预测和推测,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和建议。
应用条形统计表的关键是要能够灵活运用相关的计算和比较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不同数据项的百分比和比例,来进行更精确的比较和分析。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绘制自己的条形统计图,将不同数据进行直观地对比,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统计表中的信息。
二、折线统计表的分析与应用折线统计表是一种用折线的形式反映数据变化趋势的统计图表。
在中考中,常见的折线统计表题目如“某城市近几年空气质量指数统计表”、“某班级学生身高变化统计表”等。
分析折线统计表的关键是要能够看清数据的变化趋势和波动情况。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折线的走势和走势的趋势,来判断数据的增长或减少情况。
其次,我们还可以比较不同折线之间的高低和相对位置,进一步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对比。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数据的周期性和规律性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释和建议。
应用折线统计表的关键是要能够运用相关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来研究数据的变化趋势和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折线的斜率和变化率,来判断数据的增长速度和波动程度。
数学教案二:根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数学教案二:根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无论是在商业领域、医学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还是教育领域,统计学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教育领域,统计学应用的最为广泛的地方莫过于分析学生的成绩。
而分析学生的成绩,是需要借助于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等工具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分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进行数据分析。
一、统计表的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是需要借助于统计表来进行分析的。
通常情况下,学校会将学生的成绩汇总在一张综合性的成绩单上。
这个成绩单上会有对应的科目名称、考试时间、总分、及格分数线和学生的得分情况等信息。
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就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统计表中的数据一般都是以数字形式呈现的,需要我们对这些数字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于科目名称,我们需要了解每个科目的考试难度和考试知识点的分布情况。
这样才可以得知哪些科目的看重,哪些科目的需要重点复习。
而对于考试时间,我们需要了解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是多少。
由于同一科目的考试时间可能有多次,需要对不同的考试时间进行分析。
对于总分和及格分数线,我们主要可以用来计算学生的总分以及及格率。
而对于学生的得分情况,我们可以通过对数据中的缺失值、异常值等异常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找出数据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修正。
二、条形统计图的分析在统计学中,条形统计图是一种最为常用和易懂的图表类型之一。
通常情况下,条形统计图主要是用来展示不同随机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不同变量的相对数量大小。
在条形统计图中,通常都会用横纵坐标来分别表示不同的随机变量。
而随机变量的数量,则是用横向的水平线段长度来表示的。
不同变量的长度大小则可以通过比较各个水平线段的长度得出。
值得一提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竖向刻度线主要用来表示不同数据的数量大小。
通常情况下,刻度线的长度会逐渐增长,以便于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数据的数量大小变化。
统计表分析与数据解读

统计表分析与数据解读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兴起,统计表成为了许多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收集、整理和呈现各种数据。
统计表的分析与数据解读能够帮助我们深入洞察信息背后的意义和规律。
本文将探讨统计表的分析方法和数据解读技巧。
一、综合统计表分析在进行综合统计表分析时,首先要关注统计表中的各个维度。
例如,统计表可能包含多个变量的数据,如时间、地域、年龄、性别等。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组和筛选,以更好地理解数据。
其次,需要对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对比。
通过比较不同维度之间的数据差异,可以揭示出潜在的关系和规律。
最后,要注意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统计表中的数据必须经过合适的抽样和调查方法得出,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二、单一统计表分析当面对单一统计表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分析方法:1. 数量分析:通过计算各个类别的数量,我们可以获得一个直观而明确的表态,从而对数据有更深入的理解。
例如,统计一个产品的销售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销售的趋势和季节性变化。
2. 比例分析:比例分析用于比较不同类别在总体中的占比情况。
通过计算各个类别的比例,我们可以了解各个类别的相对重要性和变化趋势。
比例分析常用于研究市场份额、人口结构等问题。
3. 趋势分析:趋势分析通过观察统计数据的变化趋势来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可以使用线性回归、移动平均等方法来识别和分析趋势。
趋势分析常用于预测市场需求、人口增长等问题。
三、数据解读技巧在进行统计表的数据解读时,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背景:了解数据的来源、采集方法和样本规模等背景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据本身的特点和限制。
2. 数据单位:注意数据表中的单位,以免产生误解。
我们应该注意到不同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并根据需要进行合适的转化和计算。
3. 数据变异性:通过观察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异程度,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统计指标包括均值、标准差等。
数学中的统计表与分析

数学中的统计表与分析统计学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
在统计学中,统计表是一种常见的工具,用于有效地呈现和分析数据。
本文将介绍统计表的类型和用途,并探讨统计分析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一、统计表的类型统计表是将数据按照一定规则整理并呈现的形式。
常见的统计表包括频数表、频率表、百分比表、交叉表等。
1. 频数表频数表是最简单的统计表形式,它列出了各个数据项出现的次数。
频数表通常包括两列:第一列是数据项,第二列是对应的频数。
通过频数表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2. 频率表频率表是在频数表的基础上加入了频率信息的统计表。
频率是指某个数据项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之比。
频率表除了包括频数,还会加入对应的频率列,用于更准确地描述数据分布。
3. 百分比表百分比表是在频率表的基础上将频率转化为百分比形式的统计表。
百分比是指某个数据项出现的频率与总频率之比,通常以百分比的形式呈现。
百分比表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状况。
4. 交叉表交叉表是用于分析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表。
它将一个或多个变量的数据交叉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二维表格。
通过交叉表可以发现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
二、统计表的应用统计表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 数据总结与分析统计表是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概括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数据的特征和分布情况。
通过统计表,我们可以计算均值、中位数、众数等描述统计量,进一步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含义。
2. 数据比较与对比统计表可以将不同数据项的频数、频率或百分比直观地展示在一起,以便进行对比和分析。
通过比较不同数据项的数值,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推断可能存在的关联或规律。
3. 数据预测与预测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一些规律和趋势,并用于未来的预测与预测。
例如,通过分析过去几年的销售数据,可以预测未来一个季度或一年的销售趋势,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统计图表的分析与应用

统计图表的分析与应用统计图表是一种将数据以图形形式展示的工具,它能够直观地呈现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趋势,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在各个领域,统计图表的使用都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将探讨统计图表的分析方法和应用场景。
一、饼图的分析与应用饼图是一种以圆形为基础的图表形式,用于表示各部分与整体的比例关系。
在市场调研和销售分析中,饼图常常用来展示不同产品的市场份额或者不同地区的销售量占比。
通过观察饼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重要性。
二、柱状图的分析与应用柱状图是一种以长方形柱子的高度或长度来表示数据的图表形式。
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中,柱状图常用来比较不同时间段之间的数据变化情况。
柱状图还可以用来对比不同类别或者不同组的数据,以便于识别出其中的规律和差异。
三、折线图的分析与应用折线图是一种以折线的方式来表示数据变化趋势的图表形式。
在金融领域中,折线图常用来追踪股票价格和交易量的变化情况。
通过观察折线图,我们可以判断价格的上涨或下跌趋势,并根据趋势进行投资决策。
四、散点图的分析与应用散点图是一种通过坐标点的位置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形式。
在科学实验和统计分析中,散点图常用来发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通过观察散点图的分布,我们可以判断两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或者其他类型的关系。
五、雷达图的分析与应用雷达图是一种以多边形边界和半径长度来表示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图表形式。
在综合评价和决策分析中,雷达图常用来比较不同维度的指标得分,并找出各个维度之间的优劣势。
通过观察雷达图的形状,我们可以判断出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热力图的分析与应用热力图是一种以颜色深浅来表示数据密度或数值大小的图表形式。
在地理信息分析和风险评估中,热力图常用来展示特定区域的数据强度和潜在风险。
通过观察热力图的色彩变化,我们可以发现空间上的规律和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统计图表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数据。
统计表的应用与分析

统计表的应用与分析统计表是一种用来整理和展示数据的工具,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对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统计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把握数据所呈现的规律和趋势。
本文将探讨统计表的应用,并分析其对数据分析的重要性。
一、统计表的类型和结构在介绍统计表的应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统计表的类型和结构。
统计表可以分为数值型统计表和文字型统计表两种类型。
数值型统计表适合展示具体的数值和量化数据,如销售额、人口数量等;而文字型统计表则适用于展示描述性的数据,如产品的特点、学生的评价等。
无论是数值型还是文字型统计表,都应该具备清晰、简洁的结构。
统计表通常由表头、表身和表尾三部分组成。
表头应包括统计表的标题、单位和时间等信息;表身则是数据的主体部分,按照一定的分类和顺序呈现数据;表尾可以用于备注、总结和数据分析等。
二、统计表的应用领域统计表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领域:1. 商业领域:在市场调研、销售分析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统计表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对销售额、成本和市场份额等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企业可以了解自己的业务状况,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和财务计划。
2. 教育领域:学校和教育机构可以利用统计表来统计和分析学生成绩、考勤情况和教学评价等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教师和管理者进行教学调整和学生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
3. 政府部门:政府在制定政策和规划发展方向时,需要依靠大量的数据和信息。
统计表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整理和分析人口、经济、环境等各方面的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决策支持。
4. 科学研究:在科学研究中,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统计表来整理和比较实验数据,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三、统计表的分析方法统计表的最主要作用是帮助我们分析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统计表分析方法:1. 对比法:通过对比不同时间点或不同群体的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差异。
统计表的制作与分析

统计表的制作与分析统计表是一种用于整理和呈现数据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统计表的制作过程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掌握制作和解读统计表的技巧。
1. 统计表的制作统计表的制作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在收集数据时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其次,根据所需的统计指标,选择合适的统计表格类型,常见的统计表格类型包括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等。
然后,根据数据和表格类型,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或Google表格等进行数据录入和表格制作。
在制作表格时,要注意表头的清晰明确,数据的横纵坐标的排列顺序,以及表格的边框和颜色的选择等。
最后,对制作好的统计表进行检查和编辑,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表格的整洁美观。
2. 统计表的分析统计表的分析是根据表格所呈现的数据进行解读和推断的过程。
首先,要对表格的结构和数据进行整体观察,了解表格的大致内容和趋势。
其次,关注数据的变化情况,比较不同类别或时间段的数据差异,寻找规律和趋势。
进一步,根据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如平均数、比例、增长率等进行具体分析。
此外,还可以使用图表来进一步展示和分析数据,比如柱状图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类别之间的差异,折线图可以显示时间序列数据的变化趋势。
最后,做出总结和结论,将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建议或预测。
3. 统计表的应用统计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经济领域,统计表可以用于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需求,帮助企业进行决策和规划。
在教育领域,统计表可以用于分析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情况,帮助教师评估教学效果和制定教学计划。
在医疗领域,统计表可以用于分析疾病发病率和治疗效果,帮助医生制定治疗策略和改进医疗服务。
总之,统计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能够为决策者和研究者提供重要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读者已经对统计表的制作和分析有了初步的了解。
制作一个清晰准确的统计表并能够正确分析其数据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统计表的制作和分析

统计表的制作和分析统计表是数据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它能直观地呈现出数据的结果和趋势。
本文将介绍统计表的制作过程和分析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统计表。
一、统计表的制作过程1. 数据收集: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统计数据等方式获取。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2. 选择合适的表格类型:根据所要展示的数据类型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表格类型。
常见的表格类型有数据表、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根据需要设置表格的列名和行名。
3. 编辑表格: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将收集到的数据输入到表格中。
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标题、标签、单位等,并确保表格的格式整齐、美观。
4. 添加图形元素:根据需要,可以在统计表中添加图形元素,如柱状图、折线图等,以更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5. 审核和调整:在制作完成后,对表格进行审核和调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修改表格的排版、字体、颜色等,以使整个统计表更加美观。
二、统计表的分析方法1. 数据的整体情况分析:观察统计表中的总体数据,了解其变化趋势和分布情况。
可以通过计算平均值、中位数、众数等来获得对数据整体情况的了解。
2. 数据的对比分析: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数据,查找其中的规律和差异。
可以通过制作多个统计表进行对比,也可以使用柱状图、折线图等来进行可视化对比。
3. 数据的趋势分析:观察统计表中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其变化的趋势和周期性。
可以使用折线图、曲线图等来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并进行趋势线的拟合和预测。
4. 数据的关联分析:分析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可以使用散点图、回归分析等方法来研究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并计算相关系数来衡量关联程度。
5. 数据的异常值分析:分析统计表中的异常值,了解其成因和影响。
可以使用箱线图、异常点检测等方法来识别异常值,并进行异常值的处理和解释。
通过以上的制作和分析步骤,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利用统计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表分析一、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技巧(一)、统计表的内容与基本格式统计表是指把获得的数字资料,经过汇总整理后,按一定的顺序填列在一定的表格之内的表格。
任何一种统计表,都是统计表格与统计数字的结合体。
统计表是系统提供资料和积累资料的重要形式。
根据统计表的构成情况,统计表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类。
统计表具有简明扼要、条理清晰提纲挈领等优点。
统计表的基本格式如下: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的国际比较单位:%总标目← 国家工人所得个体业主所得财产所得←纵标目横标目→英国70 9 21 ←数字美国69 12 19法国59 29 12德国60 22 18从外形看,一个统计表至少由标题、标目、线条和数字四部分构成。
1、标题是表的名称,用以概括地表列全部统计资料的内容;2、标目说明表内数字的含义,标目包括横标目和纵标目,用来表示表中被研究对象的主要特征;3、线条是指表的边框、顶线和底线;4、数字是表内统计指标数值。
在数字格中,若出现“……”符号时,表示暂缺或省略不计;若出现“——”符号时,则表示该格不应有数字。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的解题方法与技巧统计表具有一目了然、条理清楚的优点,答题时首先要看清标题、纵标目、横标目以及注释,了解每行每列的数据所代表的含义,然后再有针对性地答题。
一般来讲,关于统计表的问题,有三种类型:一种是直接从图表上查阅答案,这种问题比较简单;第二种需要结合几个因素,进行简单的计算,这就要求应试者弄清题意,找准计算对象;第三种是比较复杂的分析和计算,需要综合运用图表所提供的数字。
在解答统计表问题时,首先要看清试题的要求。
通览整个材料,然后带着问题与表中的具体数值相对照,利用表中所给出的各项数字指标,研究出某一现象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
二、统计表分析测验典型例题分析[例题1]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指标计算单位吉林铁合金厂湖南铁合金厂峨眉铁合金厂贵州铁合金广西北铁合金厂职工总人数人6728 3217 3958 8732 4408 工人数人4495 2294 2625 5309 2910 利润率% 4 . 07 3 . 24 10 . 38 8 . 07 13 . 33 1.工人人数最多的厂是( )。
A.吉林铁合金厂 B.湖南铁合金厂 C.峨眉铁合金厂 D.贵州铁合金厂2.蛾眉铁合金厂的全部职工人数为( )。
A.3217 B.2625 C.3958 D.29103.利润率最接近的两个厂是( )。
A. 湖南铁合金厂与贵州铁合金厂 B.湖南铁合金厂与吉林铁合金厂C.峨眉铁合金厂与西北铁合金厂 D.吉林铁合金厂与西北铁合金厂4.人均利润率最高的厂是( )。
A.湖南铁合金厂 B.吉林铁合金厂 C.西北铁合金厂 D.不确定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峨眉铁合金厂的工人占全部职工数的一半以上B.湖南铁合金厂的工人数比西北铁合金厂多C.吉林铁合金厂的工人数没有超过5000人D.各厂工人数均占职工数的一半以上[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D;2.C;3.B;4.C;5.B。
第1、2、3题通过统计表可以直接作出判断。
注意,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看懂题目后先不要看答案,而是根据题目去统计表中找答案。
如果先看答案,容易被其他信息所干扰,可能需要在问题的答案和统计表上来回看几遍。
第4、5题需要简单的计算,尤其是第4题,计算人均利润率,虽然计算原理并不复杂,但因为数字本身比较复杂,可能计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就更需要仔细认真。
[例题2]根据下表回答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经济走势经济增长率 (%)2000年2001年2002年全球 4.7 2.6 3.5七国集团 3.4 1.1 1.8美国 4.1 1.3 2.2日本 1.5 - 0.5 0.2德国 3 0.8 1.8法国 3.4 2 2.1意大利2.9 1.8 2英国3.1 2 2.4加拿大4.4 2 2.2欧元区 3.5 1.8 2.2发展中国家 5.8 4.3 5.3中国8 7.5 7.1印度 6 4.5 5.7非洲2.8 3.8 4.4拉丁美洲4.2 1.7 3.6经济转型国6.3 4 4.1中欧3.8 3.5 4.2俄罗斯8.3 4 41.从2000年开始,对全球经济最不恰当的描述是( )。
A.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缓慢B.整体增长速度减慢,由此可能进人全球经济衰退期C.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传统的发达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亮点D.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形势要明显好于发达国家2.经济增长最为缓慢的组织或者国家是( )。
A.美国 B.欧元区 C.日本 D.俄罗斯3.从上面的数据表可以得出( )。
A.美国的经济经过短暂的衰退后,会马上繁荣起来B.日本将很快(在一至两年内)走出经济衰退期C.七国集团的经济规模大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总和D.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形势可能趋于稳定4.从2000年到2002年中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最接近的是( )。
A.8.1% B.7.5% C.7.2% D.6.2%5.下列最能描述三年间的全球经济走势的图表是( )。
[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B;2.C;3.D;4.B;5.A。
第1题,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2000、2001、2002年三年来世界经济增长率均是正值,且2002年的增速较2001年有所加快,因此说全球进入经济衰退期是错误的,故选B。
第2题,从统计图表中可以直接查出。
第3题,从统计图表中可以看出,经济转型国家的3年增长速度比较平稳,2001、2002年的增长速度比较接近,因此,得出其经济形势可能趋于稳定的判断是有些根据的,答案D项表述中用的是“可能”,如用肯定式的判断就不对了。
第4题:通过统计表中可知三年增长不会低于7.1%,也不会高于8%,故A、D可以排除,(8%+7.5%+7.1%)/3=7.5%故B项正确。
第5题:由统计图表可知,2000、2001、2002年全球增长速度分别为4.7%、2.6%、3.5%,故全球经济走势的图表应是两头高中间低,且开始的值最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例题3]根据下表回答问题:某些国家信息业从业人数国家就业总人数 (万人) 信息业从业人数 (万人) 信息业从业人数所占比率 (%)中国57314 6591.1 11.5 苏联 (前) 13088 5235.2 40.0美国11244 5565.8 49.5日本5911 2512.2 42.5法国2128 925.7 43.5意大利2099 745.1 35.5巴西5544 2106.7 38.0印度2586 1112.0 43.O1.下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最多的国家是( )。
A.中国 B.苏联(前) C.美国 D.印度2.下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所占本国就业总人数比重最小的是( )。
A.中国 B.苏联(前) C.美国 D.印度3.表中所列国家中,信息业从业人数所占本国就业总人数比重最大的是( )。
A.苏联(前) B.法国 C.印度 D.以上三个国家均不对4.意大利从事非信息业的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多少?( )A.35.5 B.35.5% C.64.5 D.64.5%5.美国从事信息业的人数比苏联(前)多多少?( )A.320.5万人 B.330.5万人 C.330.6万人 D.330.4万人[答案解析]本题的正确答案为1.A;2.A;3.D;4.D;5.C。
第1题,这张统计表罗列的是中、美、日等国的就业总人数及信息业从业人数,因为有一个信息业所占比例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弄明白,这里面不仅涉及绝对值,更有相对值的比较。
从中国到意大利这六个国家的信息业从业人数大体上按一个递减的顺序排列,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松地判断出第1题选A中国。
第2题,是相对值的比较,比的是信息业从业人数占本国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不过,这个题还是比较容易的,它给出了具体数字,不需计算直接比较就可以直接获得答案。
第3题,解法与第2题相同,只不过问的是比重最大的。
第4题,进入了计算环节,它已经不是直接的比较,而是要求考生对所给的相对值进行简单的一步处理后,得出答案。
需要理解的是从事信息业和从事非信息业的比值之和为“1”,这就容易做了。
第5题,首先需要将美国与苏联(前)的从事信息业的人数找出来,然后进行比较计算。
这一过程要求敏锐地搜寻所需数据和进行精确的量化比较。
三、统计表分析测验强化训练根据下表回答问题:(一)××年各地区卫生机构数 (单位:个)地区卫生机构数其中医院小计总计城市农村北京4344 3596 748 445 天津3363 2987 376 285 河北10579 4487 6092 3374 山西6053 2360 3693 2551 上海7471 5155 2316 444 吉林7792 5685 2107 1918 1.上述几个地区中,卫生机构总数最多的地区是( )。
A.北京 B.河北 C.山西 D.上海2.下列几个地区中,城市卫生机构比农村卫生机构少的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河北3.下面哪个判断是正确的( )A,上述几个地区医院个数最多是山西B.上述几个地区总的卫生机构最少的是天津C.上述几个地区城市卫生机构都比农村卫生机构多D.以上三个结论都不对4.下列几个地区中,城市卫生机构与农村卫生机构相差最多的是( )。
A.北京 B.天津 C.上海 D.吉林5.下列几个地区中医院占总计卫生机构比例最多的是( )。
A.北京 B.天津 C.山西 D.吉林(二)1990年上海8种上市股票的股权结构股本额 (万元) 比重%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17795.861994.436828.466.867.4925.65合计26618.69 100.006.1990年,上海8种上市股票股本总额为( )。
A.17795.86万元 B. 26618.69万元 C.6828.4万元 D.26618.69万元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法人股股本额为1994.43万元B.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由国家股、法人股和个人股3种构成C.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中个人股占一半以上D.以上3种说法均不对8.1990年,上海8种上市股票中,国家股所占比重比法人股多多少?( ) A.59.37个百分点 B.59.37% C.7.49% D.无法确定9.1990年,上海8种上市股票中,个人股占( )。
A.1/4弱 B.1/4强 C.1/2弱 D.1/2强10.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A.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中,国家股占1/2强B.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中,法人股所占比重最小C.1990年,上海上市股票中,个人股占25.65%D.以上判断均是错误的(三)某些国家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就业总人数比重 (%)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美国1960—1980 7—2 36—32 57—66 英国1960—1980 10—2 48—42 49—66 法国1960—1980 22—8 39—39 39—53 日本1960—1980 33—12 30—39 37—49 11.从事第三产业人数所占全国就业总人数比重最大的国家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