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新汶煤尘爆炸事故
矿山爆破事故案例

矿山爆破事故案例【篇一:矿山爆破事故案例】事故案例分析一、露天矿山边坡坍塌事故(一)边坡破坏的类型崩塌倾倒滑坡(二)滑坡的型式平面滑坡楔形滑坡圆弧滑动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有:(1)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一般岩石的硬度越大越稳定。
通常见到的滑坡是在砂质岩、泥岩、灰岩及片理化的岩层中发生。
(2)地质构造:主要是由节理、裂隙、层理、断层和破碎带以及极不稳定的软岩夹层和遇水膨胀的软岩面等形成的(3)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包括地表水的渗入和地下水。
露天矿的滑坡多发生在雨季或解冻期。
(4)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包括边坡角、边坡形式、开采程序、推进方向以及穿爆工艺等的影响。
边坡角越小,边坡越稳定;上部较缓、下部陡的边坡比上部陡、下部缓的边坡稳定而经济;边坡出露的时间越短越稳定;爆破震动作用也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现在由于边坡角较陡而导致的边坡坍塌时事故占边坡事故的大多数。
(5)管理方面的影响:如超挖坡脚,在边坡上部堆臵废石和设备,建筑房屋等,都会降低边坡的稳定性。
(5)地震对边坡的稳定也有影响。
案例:胡龙湾露天采场“6.23”边坡坍塌事故 2001 时40分,宜昌县晓溪塔姜家庙采石场的职工陆某某、范某某、黄某某、曾某某四人相继来到采石场。
陆领来了雷管和炸药之后,与范、黄三人到离地面约8 米高的采场坡面的小墩上,先将19 日打好的炮孔中的积水用两颗纸雷管炸出来,之后由往炮孔内装炸药和雷管进行扩壶作业。
当第二次扩壶未起爆时,三人便同时走近炮孔查看,这时炮孔上方突然垮落一块长约约0.5米,重约1.5 吨的不规则巨石,将三人同时砸落至采场底部平台上,范、黄当场死亡,陆重伤,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原因分析:(1)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分台阶开采;(2)当班作业前,没有按照规定检查、清除采场边坡上方(3)没有建立任何安全管理制度,放炮员无证上岗作业。
四川雅安宝兴矿山山体坍塌导致14 人死亡,2 人轻伤。
2004 年10 月18 日11 时40 分左右,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陇东镇宇通石材有限公司大理石矿场(陇东大沟头) 岩体垮塌,山体垮塌造成多人当场被埋。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山东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19”重大爆燃事故情况的通报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山东新泰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19”重大爆燃事故情况的通报安监总管三[2011]18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有关中央企业:2011年11月19日14时左右,山东新泰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爆燃事故,造成15人死亡、4人受伤。
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已对该事故的查处实行挂牌督办,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类似事故发生,现将事故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事故企业基本情况山东新泰联合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新泰市楼德镇新泰市化工园区内,原为泰安市双丰化肥有限公司,始建于1966年,2009年被山东联合化工有限公司(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收购为全资子公司。
企业固定资产7000余万元,员工600余人。
主要产品的年生产能力为合成氨8万吨,尿素10万吨,三聚氰胺(商品名为密胺)3万吨,甲醇1.5万吨。
2005年3月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2008年3月、2011年3月两次延期换证。
这次发生事故的3万吨/年三聚氰胺装置由山东省医药工业设计院(系化工石化医药行业专业甲级资质)设计,于2011年7月投料生产,主要生产原料为尿素、二氧化碳,辅助材料为熔盐、道生油(含联苯26.5%、联苯醚73.5%,也称导生油)。
生产工艺为气相淬冷法,即:由液体尿素在反应器内遇载气(二氧化碳,0.25Mpa,400℃),转化为三聚氰胺。
该装置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其产品和主要原料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
二、事故简要经过11月19日7时左右,操作人员发现作为装置换热载体的道生油储罐内压力偏高,怀疑位于四楼平台的道生油冷凝器泄漏。
7时30分左右,三聚氰胺装置停车、道生油降温、在冷凝器气相入口和液相出口加装盲板后,由设备制造厂家对漏点进行焊接并经水压试验合格。
为尽快完成维修任务,车间组织两个班的保全工和有关人员共19人(均为企业内部员工)在现场同时进行拆除冷凝器气相入口盲板和冷凝器封头复位作业。
山东华源矿难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案例1 山东华源煤矿溃水淹井事故一、事故经过2007年8月17日,山东省新汶地区突降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洪水漫过上游东周、金斗水库泄洪道,造成汶河水位暴涨,汶河大堤决口约50米左右。
17日14时30分洪水通过煤矿用于井下水砂充填的废弃砂井,以50立方米/秒的流量溃入新矿集团华源有限公司(原张庄煤矿)矿井下,当时井下共有756人,该矿发现险情后,紧急撤人,有585人安全升井,尚有172人被困井下。
经全力抢救无人生还,最终造成172人全部遇难。
另外还有名公煤矿有一矿井与华源被淹矿井连通,当时井下有56人作业,发现淹井后有47人撤出,9人遇难。
二、事故原因及性质1、事故直接原因1)突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河堤决口山东华源煤矿抢险救援专家组组长卜昌泰介绍了造成煤矿溃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是突降暴雨。
今年以来,新泰地区降雨比去年同期多35%,比历年多39%。
8月16日至到8月18日止,3天降雨量达262毫米为50年一遇,有70%集中在17日凌晨2点到下午3点,11个小时降雨180毫米以上,为70年一遇。
二是山洪暴发,河水暴涨。
柴汶河上游的山区丘陵地表为很难渗透的土壤结构,大面积的地表水汇总形成山洪,导致河水猛涨,据核算最大洪峰达到了1800 m3/s,该河最大泄洪能力为1089m3/s,河水暴涨、漫河过堤。
三是河堤决口。
在柴汶河两河交汇处,河床极不规则、河道曲折,对河岸冲刷严重;加之决口段为沙土土质松软,经洪水浸泡、冲刷很快决堤。
2)矿井与洼地连通。
柴汶河决堤之后,洪水进入多年挖沙的沙场,沙场中有废弃的砂井、露天采煤矿井等与洼地相通,从而导致了洪水直接进入煤矿的淹井事故。
2、间接原因1)华源煤矿领导缺乏安全意识,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应急预防工作不到位。
对处于多年挖沙形成的低洼处的煤矿废弃砂井、露天煤矿等与地面连同处没有采取加高、密封等措施,致使溃水进入矿井。
2)当地有关部门对柴汶河维护、管理不到位。
我国矿山放炮事故成因分析及消灭事故的对策研究

我国矿山放炮事故成因分析及消灭事故的对策研究提要:煤矿放炮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占整个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的30%左右,每年因此死亡2000人左右,放炮引起的重特大事故占到了60%多,而且,放炮事故占比重还在不断上升。
其根本原因在于,技术落后,以及因为技术落后导致的管理落后、标准落后等。
文章介绍了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中,遏制消灭放炮事故的几项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首先,我们再回顾一下最近几年对煤矿事故的报道(网络报道和内部通报):报道一 2005年11月27日21时22分,黑龙江省龙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七台河分公司东风煤矿发生一起(放炮引起的)特别重大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71人。
报道二 2005年3月19日12时13分,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细水煤矿发生(放炮引起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爆炸波及相邻的康家窑煤矿,造成72人死亡。
报道三 2004年11月28日7时06分,陕西省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煤矿发生(放炮引起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66人死亡。
报道四我们看看山东省最近几年的这类事故!山东联创公司2006年2月23日发生(放炮引起的)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8人。
1999年3月27日柴里放炮引起的煤尘爆炸特大事故,死亡17人。
2001年12月27新汶矿业集团放炮引起了煤尘爆炸事故,死亡22人。
报道五全国最近的特大事故都是放炮引起的2006年7月15日下午16时40分,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蔺家庄煤矿发生(放炮引起的)煤尘爆炸事故,,共有56名被困矿工遇难。
2006年5月18日20时30分左右,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张家场乡新井煤矿发生一起放炮引起的透水瞒报事故。
死亡50多人。
二、近几年放炮引起的事故在煤矿事故中所占的比重通过上述报道,我们看到了在煤矿事故中放炮是一个重要的诱发因素,这个诱发因素有多大呢?让我们看看下列事实:1.放炮事故造成的死亡非常惊人放炮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占煤矿事故总死亡人数的30%左右,最近几年全国煤矿每年事故死亡5000-6000人左右,其中放炮造成的大约2000人左右。
华源事故华源事故

抢险预案中,未明确柴汶河溃水时的撤人措施。 指挥人员对本矿井环节多、作业地点分散、通知 和组织人员迅速撤出难度估计不足,在接到柴汶 河洪水漫过河岸、井下发现溃水险情报告后,对 可能溃入井下的水量估计不足,未能果断作出井 下所有人员一次全部撤离升井的决定,而是分三 次下达了受威胁区域人员撤离的命令,延误了部 分人员的最佳撤离时机。
山洪暴发
河岸垮塌处断面上游北、东、南三面环 山,地形坡度较大,地表径流迅速,降雨 易于汇集,雨水汇集后流速湍急。 广泛分布的古老变质岩不利于降水的入 渗,形成地表径流,致使该区域遇强降雨 形成山洪暴发。
..\Documents\照片\被洪水冲断的河流.JPG
河水猛涨
在上述两个因素和东周水库泄洪 的作用下,柴汶河河岸漫溢垮塌处最 大洪峰流量1840m3/s,河水最高水位 超过河岸高程0.85m。
5. 劳动定员管理缺乏标准,井下 作业人员多。
一是华源矿业有限公司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结合 本矿实际,制定本企业的劳动定员标准。二是按 照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于 2007年6月28日下发的《山东省加强煤矿劳动定 员管理、严格控制井下作业人员数量的暂行规 定》,华源矿业有限公司8月17日中班共超员61 人。三是华源矿业有限公司沿习多年形成的中班 检修习惯,致使中班(11时-18时)人员比其他 小班多150人。
“8.17”事故灾难的原因分析 8.17”
这次事故灾难是8月16日至17日“突降 暴雨”,引起“山洪暴发”和“河水猛 涨”,造成“河岸垮塌”,洪水“溃入井 下”,造成淹井,是一起严重自然灾害引 发的事故灾难。
..\Documents\照片\洪水冲垮堤坝后形成的冲刷区和塌陷区 全景.JPG . . \ Documents\ 照 片 \ 1 A5N0129.JPG . . \ Documents\ 照 片 \1A5N0162.JPG..\Documents\照片\1A5N0151.JPG
放炮事故分析--吴小刚

• 2) 没有任何的现代化的监测监控手段 • 对于非常容易造成事故的放炮作业,没有相 应的监控系统。现有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不 能监测监控放炮这样的重大的安全活动。
• 3.管理体制不理顺 • 主要表现在放炮的主管职能部门不统一。 对大型企业集团来看,牵头的管理部门有 的归通风部门、有的归掘进部门。管理机 构不理顺的单位,也是好发生事故的单位。 • 有的矿井发爆器由放炮员私自存放、管理, 私自维修发爆器,造成大量的问题发爆器 在一线使用。
• 放炮员和放炮作业不能统一管理,有的矿井放炮 员和放炮作业归掘进或者采煤区队直接管理,结 果放炮成了兼职工作,放炮技术得不到提高,现 场不按照标准流程作业,安全规程、放炮规程、 放炮规定得不到遵守,三人连锁放炮制度的不到 落实。 • 上述种种管理的缺陷造成,放炮事故不断发生。 从每次放炮事故来看,违章作业每时每刻都在发 生。(2010年共使用炸药5050吨,雷管951万发, 每分钟近20发)
• 现行的《煤矿安全规程》,“放炮作业规 程”,各矿都有自己的非常详细的放炮管 理规定,但是,这些规程、规定等等,都 没有很好地被一线管理人员和职工贯彻落 实到现场,没有被严格遵守过
• 主要原因是,缺少可靠的监督管理手段, 没有硬件的手段监督制度的执行,平时是 否执行没有人、也没有办法严格检查和监 督;出了事了才发现管理漏洞多多。
• 1.技术落后,起爆安全技术数十年来基本上没有 任何发展 • 发爆器从建国以来基本没有变化,已经非常落后。 发爆器的制造的理念仅仅基于“起爆雷管”就可 以了,基本上没有安全的概念在里面。如果有一 点的话,也仅仅在于防止发爆器引起的电火花引 爆瓦斯方面(要求电路本安,要求壳子隔爆), 而在更加重要的确保起爆安全方面根本一直没有 任何建树。
事故案例
山东新汶矿务局张庄矿东都井“.26”煤尘爆炸事故救护战例

山东新汶矿务局张庄矿东都井“1.26”煤尘爆炸事故救护战例1996年1月26日15时40分,新汶矿务局张庄煤矿多种经营公司采煤公司东都井71510东掘进工作面发生煤尘爆炸,死亡5人。
一、矿井概况张庄煤矿多种经营公司采煤公司成立于1993年12月,主要开采矿井的残留煤柱。
该公司在张庄煤矿-210水平七采区生产,年产量13万t。
该采区截止1995年底,剩余储量约14万t左右,已进入开采后期。
该矿为低瓦斯矿井,开采以来十五层煤未发现瓦斯异常现象;但十五层煤煤尘爆炸指数为44.64%,有爆炸危险。
71510东平巷为-210水平最后一个亚阶段,到1996年1月26日早班,该巷已掘进365m,再掘20m左右到东边界。
该巷道沿煤层起底掘进,净断面5.04m<sup>2</sup>,毛断面6.12m<sup>2</sup>。
巷道采用两排锚杆支护,局部地点采用金属棚支护。
用11kW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风筒直径500mm。
放炮掘进,分打分装,采用17型扒装机装载,电瓶车运输。
巷道掘进的煤用底卸式矿车运到平巷口,把煤卸到溜子内,用溜子运到煤仓里;巷道掘进的矸石装车后用电瓶车经过石门运到七采配电所附近的车场处。
在十五层回风上山下部安设1部溜子,溜子的尾部放在1510东平巷口的道轨底下,而道轨架在溜尾上,所以不影响矸石车的通过。
巷道内按规程要求,设置防尘管子和两道水幕、1道隔爆水袋。
二、事故经过1996年1月26日中班,采煤公司掘进工区71510东平巷掘进迎头出勤8人。
按工区安排继续向前掘进,由副队长葛圣奎代理队长指挥施工。
15时,掘进工区的跟班副区长成立军到迎头时,副队长葛圣奎正带领何颜绪、魏开沂、张洪、王道金4人在迎头打眼;刘如刚从井上往迎头运锚杆;安振田、扬广秋领来炸药后,杨广秋做炮泥,安振田(放炮员)做炮头。
15时30分打完炮眼后,葛圣奎安排何颜绪、杨广秋、刘如刚3人到石门处等候卸车。
葛圣奎提出压风不足(打锚杆眼用),成立军沿管路检查回来,葛圣奎与安振田开始定炮,其余3人往外撤工具后在距迎头80m处休息。
新汶矿务局华丰煤矿322事故大反思

新汶矿务局华丰煤矿322事故大反思应对事故,我们要提高超前防范的安全意识,要做好隐患的排查工作。
安全工作的关键就是要防患于未然,能“见于未萌、避危于无形”,变被动为主动。
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因为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未能及时查出现场设备安全隐患,不能切实地解决安全运行中的困难。
存在侥幸和“等等看”的的错误思想认识。
所以排查隐患很重要的是要细致,慎之又慎,查找深层次的问题,对异常信号的原因进行深查细究,彻底消除隐患。
所以对一些隐患,尤其是细微隐患,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在事态恶化前提前做好整改,真正将所有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要我牢牢记住此次事故的教训,时刻紧绷安全的弦,不能只是嘴上说,更重要的是付诸于行动,为公司成为一个本质安全型、和谐稳定型、强势竞争型、科学发展型的现代化企业。
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编辑ppt
1
可编辑ppt
2
●事故概况:事故前,华丰矿一号井集中在
-210水平生产,东翼正在开拓中,尚未形 成通风系统。西翼有三个采区生产,六个 采煤工作面、四个掘进工作面。爆炸点在210水平十五层平巷迎头。
十五层煤厚0.8米,灰分24.7%, 水分2.46%,挥发分47.66%。掘进迎头 用电煤钻打眼,人力扒装,局扇安装在石 门以东-210十三层大巷新鲜风流中。当班 出勤12人。
可编辑ppt
3
●事故原因:
▲发生事故时,该迎头正放第二茬炮。因该头 放炮未开风机,放第一茬炮时扬起的煤尘不能 稀释,造成煤尘达到爆炸浓度。第二茬放炮发 生残药着火,引爆煤尘。
▲事故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生产混乱, 正常管理制度和体制被打乱。
▲该煤层挥发分达47.66%,煤尘有严重爆炸危险
性。
▲井下无防尘管路,巷道煤尘堆积很厚,当十 五层平巷发生爆炸后,将各处煤尘扬起,发生 连续爆炸,使事故扩大。
大巷在三、四采区间为微风区,不能及时将煤尘带走, 使大巷接车点附近煤尘长时间处于爆炸界限内。电机 车产生电火花引爆。是这次爆炸的直接原因。
▲通使该段产生的煤尘不能及时带走,给煤尘 爆炸创造了条件。
▲矿井无防尘系统,加之付巷翻车,大巷接车,接
车点产生大量浮尘,使煤尘达到爆炸界限。19层煤挥 发分达40%,严重爆炸危险性。
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 “10.24”煤尘爆炸事故分析
1968年10月24日14时40分,新矿 集团华丰矿发生一起特大煤尘爆炸事故, 造成108人死亡,64人受伤。破坏巷道 1050米,通风设施35个(风门20个,密闭 15个),破坏设备7台,电缆6340米,通 讯线22300米,架空线1600米,矿车30辆。
可编辑ppt
4
●事故教训:
▲任何时候都不能打乱正常的生产管理体制, 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否则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 罚。
▲煤尘达到爆炸浓度,且有火源时,煤尘可 以直接爆炸。切不可认为矿井瓦斯浓度低,忽 视煤尘管理。
▲尽量减少串联通风,防止事故范围扩大 ▲ 掘进工作面停风时,应停止一切作业,撤出人 员,并采取适当措施进行处理。
事故示意图如下:
可编辑ppt
11
可编辑ppt
12
●事故原因:
▲事故直接原因: 事故的直接原因放炮
时由于炸药爆燃产生火源,引起煤尘爆 炸。
▲事故主要原因: ① 特殊防尘措施不
力。对开采的十三层煤缺少有针对性的
特殊防尘措施。② 切眼掘进工作面与其
相连的回采工作面平行作业同时生产。
③现场违章施工、违章放炮。如炮眼没
有按按作业规程布置、掘进工作面一次
装药分次起爆等。可编辑ppt
13
●防范措施:
▲开展攻关研究,解决13层煤注水难的问题。 ▲针对13层煤爆炸指数高,具有强爆性的特 点,加强煤尘防治措施及爆破消焰措施的研究。 ▲加强采掘工作面爆破参数的研究。 ▲加强采掘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 ▲严把采掘作业规程的编制、审批、修改补 充、学习考试与现场落实等关口。 ▲建立健全通防管理机构,加强“一通三防” 专业管理。
▲因全矿无防尘系统,各处煤尘堆积很厚,因此一
处爆炸,将各处煤尘扬起,发生连续爆炸,使事故扩
大。
可编辑ppt
9
●事故教训:
▲限于当时的社会形势,该矿长期通风系统不 合理,无防尘措施,无人过问安全工作。
▲煤尘达到爆炸浓度,且有火源时,煤尘可以直 接爆炸。切不可认为矿井瓦斯浓度低(当时为 0.1%左右),忽视煤尘管理。
可编辑ppt
14
正在生产,31604付巷、41604伏巷 和4161主付巷正在掘进。在矿井东翼 工作的100多人几乎全部遇难 。在负 伤的108人中,当场受伤的只有5人 (其余103人都是在事故抢救中受伤 的)。
可编辑ppt
8
●事故原因:
▲31604付巷掘进煤用V型车运至贯眼,通过溜子 运输,大巷接车。因此,产生大量煤尘,又由于±0
可编辑ppt
5
新汶矿业集团潘西煤矿 “4.4”煤尘爆炸事故分析
1969年4月4日3时10分,新矿集团潘 西矿二号井东翼发生一起特大煤尘爆炸事故, 造成115人死亡,108人受伤。破坏巷道 3700米,破坏设备73台、电缆2950米。
事故示意图如下:
可编辑ppt
6
可编辑ppt
7
●事故概况:事故前,三采区31604面
▲职工安全素质低,对煤尘爆炸掌握的知识少, 没有建立防尘管理制度,没有制定防尘措施。
▲进一步证明了风速与煤尘的关系。风量过大会 扬起煤尘,但微风、无风会使煤尘长期悬浮,不 能技术带走煤尘。
可编辑ppt
10
新汶矿业集团汶南煤矿 “12.27”煤尘爆炸事故分析
2001年12月27日8时20分,新矿集 团汶南矿11310东面断层切眼掘进工作面发 生一起煤尘爆炸事故,16人当场死亡,24 人受伤(后在医院抢救期间死亡6人),直接经 济损失320.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