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图表题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图表题
(完整word版)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图表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图表题

[考点导航]

近年中考语文学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性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题近年来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目前图表题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读表表述,要求考生根据表格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二是读图表述,对漫画、图标、照片、招贴画等进行解读;三是以图片为媒介,考查其他知识。

[点击经典]

1.分析下面的表格内容,把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补写完整。

世界城市化进程: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23个,其中增加的12个全都来自发展中国家。预计到2015年,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________________。

2.在沈阳站你遇到了一位外地来沈阳的叔叔,他向你打听去外文书店的路,你该怎样向他介绍呢?请根据下图提示,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3.《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最受公众喜欢的校徽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人大校徽主体构思是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寓意“人民”“人本”“人文”,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之意。

下图是北京大学校徽,中间的“北大”二字由三个篆书“人”字图形组成。认真读图后回答:三个“人”字图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校徽突出的办学理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幅题为《爱与碍》的漫画,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个字)

5.下图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欣赏这

幅油画,说说它的感人之处。

6.十几年来,下面这张宣传希望工程的照片一直震撼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灵。请仔细阅读这张照片,说说你最真切的感受。

◎[送你一把钥匙,让我们走进作品]这是一张反映贫困地区儿童渴望知识的照片。阅读的时候,请关注小女孩的神态,留意照片明暗对比的效果,也请融入你自己的生活体验。

[复习指要]

读表表述题要把握好五个方面。1. 注重整体阅读。对这类考题,应当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2. 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些问题,而这可能正是材料的重要之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3. 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的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4. 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这样,比较分析有关内容,就可准确回答问题。5. 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问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有

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也就符合简答要求了。解答读图表述题,一要细致观察,读懂图画的整体构思;二要抓住关键词,把握答题信息。对于图文链接题,既要仔细读图,又要结合文章分析图画反映的主题。

第1题为表格分析题,它综合考查考生对信息的筛选、提取,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读好表格,要横向、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整合数学知识,用简明连贯的语言概括表格反映的情况。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预计到2015年,全世界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将发展到36个,增加的大城市数量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扮演了主要角色(或“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第2题的图片为沈阳市区局部地图,要求考生根据地图按要求给外地叔叔指路。这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考查了学生识别地图的能力;既是一道口语交际题,又是一道地理学科渗透题。参考答案:示例1:(叔叔)你顺着中华路向东(前)走,到太原北街向北(左)转弯,在中山路和太原北街的交汇处就是外文书店了。示例2:(叔叔)你沿着胜利大街向北(前)走,到中山路向东北(右)转弯,在太原北街和中山路的交汇处就是外文书店了。

第3题是一道徽标题,认真读图后,不难发现:“北”字是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大”字是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了北大“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第4题为漫画题,此题不设统一答案,解题时只要能根据漫画内容把“爱”与“碍”的关系正确、清楚地表达出来即可。示例1:不恰当的爱会阻碍人的健康成长。示例2:过度的爱反而会使人扭曲。

第5题是一道典型的美术学科渗透题,油画是作为阅读理解题《黄土》的链接材料出现的,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与《黄土》一文在主题上有相同之处。此题较开放,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示例:油画的感人之处是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农民父亲的形象。他黝黑的脸,深深的纹,粗糙的手,显示出他艰辛勤劳的一生;他慈祥的面容,挺直的鼻梁,厚厚的嘴唇,透露出他的善良和质朴;他缠裹的白布头巾、手捧的粗瓷大碗及碗中的稀饭,又说明了他生活的贫困。

第6题是图片链接阅读题,链接的文章《跟瓶子一起唱歌》叙写的是一个小女孩捡瓶子读书的故事,链接的图片与原文在主题上相关联,同时又给出了提示语,能帮助考生解读图片。示例1:照片突出了小女孩的眼睛,大而明亮的眼睛里流露出对读书的渴望。这双眼睛仿佛要穿透无知的黑暗,越过贫困的迷雾。照片注意了明暗色调的对比,小女孩坐在黑暗中,只有一丝光线照亮她的书桌。这张照片的作者仿佛在呼唤:请伸出友爱之手,孩子的梦将不再遥远。示例2:这张照片同样震撼着我的心灵。小姑娘明亮的双眸仿佛在暗夜中探寻着光明,微张的双辱似乎发出渴求知识的呼喊。她的生活境况也许是困顿和忧伤的,但她执著向上的精神正是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

[一试身手]

1. 下面是某权威资料统计、预计世界人口数量的一组数字,请根据表格内容写一个描写地球状况的比喻句。

——————————————————————————————————2. 下图你认识吗?请写出它的名称,并用简洁的文字对其说明。

3. 下图是一幅国家节水标志图,请对此图标的构图及其寓意作简要说明。

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香港迪斯尼乐园2005年9月12日正式迎接游客,它是继日本之后亚洲第二个、全球第五个迪斯尼乐园。开业前,某媒体在网上就这一旅游热点进行了调查,情况如下:

有,马上去正在考虑,可能会去尚未考虑不去,没兴趣19% 29% 36% 16% (

门票价格人流拥挤程度乐园设施出入境手续是否简便请你整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给乐园管理层提出合理建议。

结论:

建议:

5.请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对广州新体育馆的所在位置作一个介绍。

------------------------------------------------------------------

6.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下面是某省教育厅公布的该省学生体质状况最新监测结果。(箭头多少代表升降幅度):

材料二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军区新兵训练,55%的新兵怕跑步,跑不动,跑不远,一累就虚脱。新兵一连进行站军姿训练,不到20分钟,全连117名新兵中,竟有9人晕倒。

材料三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长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河南省千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也随之启动。

(1)从材料一、二中,你发现青少年体质状况呈现出什么特点?

(2)“阳光体育运动”中“阳光”有哪两层含义?

(3)请为“阳光体育运动”拟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字)

7.读图赏析,想一想。

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右面是国家“防灾减灾日”征集活动图标获奖作品的主体部分,请仔细观察,从构图创意上,把你想到的获奖理由写出来。

8.仔细观察漫画《下不来》,说说漫画的含义。

9.根据下面全国少儿频道节目播出情况表,任选两列,把你得出的结论写在相应的横线上。(答题时先在括号中填好所选中的序列号)

第()

列:

第()

列:

10.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1)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

容。

(2)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11.欣赏下面这幅漫画,说说它表达的主题意义。

12.结合上海世博会志愿者标志的图案及文字介绍,用简洁的语言说明此标志的寓意。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V”是英文“Volunteer”的首字母,代表“志愿者”的含义)、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三部分构成。

13.下图是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图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在设计理念上,努力实现“体现主办国家的文化”“演绎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的功能,请你仔细观察图案,分析它是怎样体现设计理念的。

14.请仿照例句写出你的联想或想象。(不要求句式完全一致)

一个“雨”字,让我仿佛看到了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一个“山”字,让我仿佛看到

一个“淼”字,让我仿佛看到

15.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主口号为:“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诠释口号的含

义。

16.品读下面名言,用简明连贯的一句话概括这三则名言的中心意思。

①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②读过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③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这三句话的中心意思

是:

参考答案:

1. 示例:地球,一艘倾斜的太空船。

2. 该图是第29届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会徽由三部分组成:自上而下分别为主体图案、举办城市和时间、奥运会五环标志。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印章内容“京”字,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3. 绿色的圆球中间是掌心向上的手,掌心上方有一滴水。图画启示我们要从我做起,珍惜身边每一滴水。

4.结论:有近五成(或48%)的受访者打算来乐园,影响光顾乐园的最大因素是门票的价格。建议:适当调整门票价格并完善乐园设施。

5.广州新体育馆位于广州市白云大道西侧,隔道东望鸣泉居度假村和风景秀丽的白云山,西傍白云新城,南接蓝天花园,北邻白云国际会议中心。

6.(1)体质下降。(2)①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 ②充满活力(体魄强健、意志坚强)。(3)示例:参加阳光体育运动,做共和国合格建设者(参加体育运动,做阳光少年)

7.①图案整体是“5·12”的缩写变形,让我们铭记全国“防灾减灾日”日期;②同时也突出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纪念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③“5·12”变化为一个由长城构成的手呵护幼小虚弱的“1”,寓示这一图标的含义:我们团结一心,凝聚在一起,众志成城抗大灾。

8.示例: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应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9.第1列:①看电视已成为中国儿童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②电视有可能成为中国儿童接受资讯、接触社会的主要途径。③儿童每天的娱乐时间至少在两小时以上。④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12年中,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达1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第2列:①少儿频道应该名副其实。

②成人影视剧不适合儿童观看。第3列:①超量播出的国外动画片挤占了中国少儿频道的动画栏目。②国产动画片数量不足。第4列:我国优秀原创儿童节目的缺乏令人担忧。第5列:①相当数量的少儿频道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②部分少儿频道开始自省。10.示例:(1)一个小孩,他的生活水平很高,而文化水平很低,成为身心发育不均衡的畸形儿。(2)反映了当今社会许多家庭只关心孩子的物质生活条件,却不重视对孩子的文化教育和品德培养。11.示例:不良网站危害性大,广大青少年应远离不良网站。12.表达了志愿者的用心和热心,飞翔的和平鸽象征和平友爱,橄榄枝则寓含可持续发展和希望之意。13示例: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人”字互相支撑的结构也揭示了美好生活要靠你我共创的理念。只有全世界的“人”相互支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这样的城市才会让生活更加美好,从而

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14.示例:一个“山”字,让我仿佛看到了山峰竞秀,沟壑藏云,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一直伸向高空;一个“淼”字,让我仿佛看到了洞庭波撼岳阳城,钱塘潮涨江面宽的壮观情景。15.示例:“世界在你眼前”代表了2010年世界目光汇聚上海,因为世博会汇聚了全世界的科技,在上海就可以看到整个世界。“我们在你身边”表明志愿者将在每个人的身边帮助“你”,关怀“你”。16.读书很重要,我们要常读书,读好书。(大意对即可)

2020年高考语文图表转化题专题强化训练及答案

专题强化训练图文(表文)转化题 1.下图是某人设计的猴年会意书法作品,请写出除英文以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丙申年万事如意 (1)构图要素(不超过5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寓意(不超过30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品的主体是“2016”的猴年标志,又形成“猴捧寿桃”的图案,右上角有“万事如意”的印章和“丙申年”的字样,最下面是几朵祥云的图案。(写三处即可) (2)整个作品突出了猴年这一主题,表达了猴年万事如意、福寿吉祥等良好祝愿。 2.认真阅读下面这幅漫画,介绍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20楼楼梯拐角处,一个官员模样的人指着意见箱,让一个收废纸的人把意见箱中的信件收入麻袋。讽刺了某些领导表面上表示愿意听取群众意

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练习

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练习 图表题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定、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例一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参与运动前的预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 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没有 小学37.3 33.6 29.1 30.7 27.3 42 初中38.1 33.4 28.5 35.2 32.7 32.1 高中50.3 24.4 25.3 45.8 15.4 38.8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是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熟悉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 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没有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 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定、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图表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进行分析、综合、判定,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留意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运动前的预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活动所占人数比例不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留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熟悉程度在提高。” 例二下面是上海世博会会徽,请用文字说明它的含义。 1

语文图表题专项训练

专项训练一:图表题 1.请观察下面图表,概括图中主要信息。 2.请认真阅读两幅图表,简要概括近年来在线餐饮外卖行业的特征。

3.读下面遗忘曲线图,回答后面的问题。 (它的横坐标代表记忆天数,纵坐标代表记忆保持量。)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曲线图表明的遗忘发展规律: 4.某校学生就“我喜欢的太原旅游品牌形象”进行投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投票结 果统计表中的主要信息。(3分) 类别风景名胜饮食文化历史名人 名称晋祠汾河永祚寺老陈醋面食傅山狄仁杰票数(张)194 103 189 24 36 31 48 合计(张)486 60 79 5.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3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 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1)根据上表,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_____ ___。 (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6.阅读下面的表格,完成后面的题目。 某校图书馆学生阅览室在最近的一次图书状况调查中,列出了下表。请你根据图表所反映的信息,写出一条结论和学校针对这一情况所采取的措施。 (1)结论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措施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在规定发布之前,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一项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调查对象调查项目 中老年青少年 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城镇居民乡村居民 更喜欢过中国 传统节日 73.8% 95.5% 58.3% 70.1% 更喜欢过 西方节日 26.2% 4.5% 41.7% 29.9% 根据上表得出结论: (2分) ①在我国中, ②在我国中, 8. 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4分) 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预报 城市 白天夜间 天气现 象 风向风力最高气温天气现象风向风力最低气温 石家庄雷阵雨北风3-4级22 小雨北风<3级12 唐山 阴东风3-4级23 阵雨北风3-4 级 11 廊坊阴东北风3-4级25 小雨北风<3级12 沧州 阴东北风3-4级22 小雨北风3-4 级 12 衡水 阴北风3-4级24 阵雨北风3-4 级 13 邢台阴北风<3级23 阵雨北风3-4 级 13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知识讲解

中考语文“图表题”专项复习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分析、综合信息,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梧州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赋分达到了6分之多。针对2016年的考纲精神,下面谈谈表格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表格题一般是给出一个(数据+文字的)表格,要求考生根据表格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表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有四种:一是直接概括表格的内容;一是说说从表格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表格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发评论、提建议等;四是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拓展,写应用文。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结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表格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表格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表格。表格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读表格时,要特别 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 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 ......,而认为 ..,“做了”的人数比例越来越高 “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 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表格,使审读表格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表格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表格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表格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表格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 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阅读表格首先应读表格名称(题目)、然后读内容、读附注等。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表格中的任何一个数据或者说明文字,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找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揭示表格的本质和要旨,然后把数据或图示信息转换成文字,实现质的飞跃。上题中,我们把通过横向纵向比较看出的内容, 进行分析、综合、判断,不难得出初步 ...:“不同学段的学生都不太注意体 ..的结论 育锻炼的科学性,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比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注意体育锻炼科学性的人数比例在提高,说明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在提高。” 此题要求具体明了,题干的要旨比较容易把握。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统计结果”,不仅要把表格的内容叙述清楚,还隐含另一层意思。 第三步:准确归纳善表述。首先要根据要求来答题,问什么答什么,怎样问怎样答;其次,归纳概括是这类题目的共同点,不少题目常有字数限定,所以语言表达一定要简明扼要、有条理。上题的结论就可以概括为“学生普遍对体育锻炼的科学性认识较肤浅,但随着年级的升高对此认识也逐渐提高。”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1]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 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并有方兴未艾的趋向。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各省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分析题型理应得到重视。下面谈谈图表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图表题她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参与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活动结束做整理 做了无所谓不需要做了无所谓没有小学37.3 33.6 29.1 30.7 27.3 42 初中38.1 33.4 28.5 35.2 32.7 32.1 高中50.3 24.4 25.3 45.8 15.4 38.8 结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段对体育锻炼科学性的认识的深浅,而不仅是不同学段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不同了。 二审图表。图表是得出结论或反映问题的主要依据。在审图表时,要特别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结论的源头。我们可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在比较中发现变化,发现差距,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结论。上题中,通过横向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差距:不同学段的学生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科学性(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要远远高于认识到体育锻炼科学性(“做了”)的比例;通过纵向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随着年级的升高,“做了”人的数比例越来越高,而认为“无所谓”和“不需要”的人数比例越来越低。三审要求。根据考题要求提供的“信息”,带着“问题”审读图表,使审读图表更具指向性,更准确地把握图表的中心(尤其是在有些图表没有标题,但在题目要求中告诉你这是一张什么图表时)。同时也只有根据要求答题,才能有的放矢,避免答题偏向。 第二步:认真思考找规律。在前面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根据观察所得,结合标题、图表内容和要求,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进行思考,分析出表中有关材料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阅读图表首先应读图名、读图例、读内容、读功能、读附注等环节,不局限于某一点或某一面,不放过图表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维。其次,及时筛选信息,努力寻找信息点,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1](同名14694).doc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1](同名14694)

中考语文图表分析题专项训练 图表题是语言和图形的综合题,具有简明直观,概括性强,知识覆盖面广,涉及学科多等特点。浏览近几年来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我们会注意到,图表类材料不时出现在一些地方的中考语文试题中,并有方兴未艾的趋向。这类题型的出现无疑使较为单一的文字材料变得活泼而生动。而且图文转换综合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它要求从原始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并运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观点。近年各省市中考语文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工具性特点。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分析题型理应得到重视。下面谈谈图表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图表题她一般是给出一幅图表,要求考生能根据图表的信息作出相关的答题,主要考察学生认图判断、查找相关信息和语言表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题型一般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概括图表的内容,一是说说从图表中得到的启示,另一是与图表相关的开放性题,如写宣传标语、写对联等。

下面是对不同学段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性的调查。阅读下表,你得出什么结论? 体育锻炼的科学性 结 论: 第一步:仔细审读扣题旨。包括审读图表的标题、内容和题目要求。有些细节(如表注)也要认真审读。 一审标题。标题往往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因此标题对我们答题起到了提示、指向作用。抓住了标题,就圈定了答题的范围,把握了答题的主题,明确了解题方向,答题就不会走题。上题中图表的标题为“体育锻炼的科学性”,也就告诉我们表格反映的是不同学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图表题

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图表题 [考点导航] 近年中考语文学科的命题,更加突出对考生语文综合能力的考查,注重考生创造性能力的发挥,试题注意情境的设置,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图表题近年来受到中考命题者的青睐。 目前图表题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读表表述,要求考生根据表格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二是读图表述,对漫画、图标、照片、招贴画等进行解读;三是以图片为媒介,考查其他知识。 [点击经典] 1.分析下面的表格内容,把表格传达的主要信息补写完整。 世界城市化进程:拥有8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数量。 1995年全世界拥有80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数量,由1975年的11个发展到23个,其中增加的12个全都来自发展中国家。预计到2015年,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在世界城市化进程中________________。 2.在沈阳站你遇到了一位外地来沈阳的叔叔,他向你打听去外文书店的路,你该怎样向他介绍呢?请根据下图提示,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3.《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调查显示,最受公众喜欢的校徽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人大校徽主体构思是三个并列的篆书“人”字图形,寓意“人民”“人本”“人文”,隐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成众”之意。 下图是北京大学校徽,中间的“北大”二字由三个篆书“人”字图形组成。认真读图后回答:三个“人”字图形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校徽突出的办学理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幅题为《爱与碍》的漫画,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漫画的寓意。(不超过20个字) 5.下图是著名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欣赏这幅油画,说说它的感人之处。

2020-2021高考语文专题训练---图文转换的综合题分类含详细答案

一、高中图文转换专题训练 1.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写出它的寓意。 【答案】告诫人们,好奇心要有限度,否则会带来麻烦或危险。 【解析】【分析】漫画中一位老人和一个小孩面对面坐着,两人中间有一个装着东西的瓶子,小孩兴奋地说:“我只看一眼毒魔长得什么样,好吗?”老人摆着手。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小孩对瓶中的“毒魔”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老人不同意他看瓶中的东西。老人之所以拒绝他,就是因为他知道瓶中是毒魔,不应该去看,更不能去看,因为看后只能带来坏的结果。这幅漫画实则是告诫那些怀有好奇心的人,滥用自己的好奇心而不加节制可能会带来麻烦或危险。 故答案为:告诫人们,好奇心要有限度,否则会带来麻烦或危险。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孟母四迁》的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 (2)用一句话说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答案】(1)孟母一手提着篮子(食盒),一手拽着幼小的孟子,走上了搬迁之路,离开了背后的一家网吧。 (2)青少年沉迷网吧,家长充满担忧。 【解析】【分析】(1)解答此题,首先需要看准题干给出的信息,即《孟母四迁》,与此同时明确题干的要求,即“概括漫画主要内容”,其次,漫画试题的解答技巧为“一审二联三

组”,即是审材料——联系教材,找切入口——组织答案;然后仔细观察研究主题画面,抓住细节的地方,如画面上“网吧”字眼,以及孟母左手拉着孩子,右手提着篮子的状态;最后组织答案。 (2)解答本题,一般需要弄清漫画寓意的金钥匙——画注,即文字。然后分析漫画的寓意对接教材的哪些观点,从漫画到现象,再到本质。“网吧”是答题的关键点,联系《孟母三迁》故事,结合现在青少年对于网吧的迷恋状态,不难得出答案。 故答案为:⑴孟母一手提着篮子(食盒),一手拽着幼小的孟子,走上了搬迁之路,离开了背后的一家网吧。 ⑵青少年沉迷网吧,家长充满担忧。 【点评】⑴该题考查漫画类图文转化的能力。完成这类题目,首先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文字,看夸张之处,抓住矛盾;接着分析细节,揣摩夸张之处的寓意;再注意提示,抓住关键。 ⑵该题考查概括漫画寓意的能力。把握漫画寓意,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观察画面的夸张之处,这多是漫面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可将漫画所反映的直观内容同生活、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要歌颂或讽刺的对象,从而理解漫画的含义。 3.(2019?浙江)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注】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个字。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字。 【答案】(1)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解析】【分析】(1)由流程图可知红色议事厅的主要职责是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本题要求,从“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从红色议事厅处理的难事来源可知,红色议事厅处理的难事来自民意,工作很务实;从对事件的处理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