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立面垂直绿化类型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建筑外墙的垂直绿化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绿色建筑设计形式,通过在建筑外墙上种植植物,可以起到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降低建筑能耗等多种作用。

而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和影响。

本文将对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垂直绿化形式1. 植物墙植物墙是一种通过在建筑外墙上悬挂种植箱或种植架,并在其中种植植物的垂直绿化形式。

植物墙一般通过自动滴灌系统或人工浇水方式进行养护,种植的植物种类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季节和气候进行更替,从而实现一年四季都有绿色植物的效果。

2. 绿墙绿墙是一种在建筑外墙上设置支架,在其上栽种攀缘植物,使其自然攀附并覆盖整个支架表面的垂直绿化形式。

绿墙一般不需要额外的水源供给,植物通过自然的生长过程获取水分和养分,对于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养护成本具有一定的优势。

3. 植物挂篮植物挂篮是一种通过在建筑外墙上挂置花篮或悬挂式种植盆,并在其中种植植物的垂直绿化形式。

植物挂篮种植容易管理,对于需要经常更换植物或进行养护管理的场所比较适用。

二、垂直绿化效果对比分析1. 生态环境效果植物墙:植物墙由于可以种植多种不同的植物,可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植被,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增加城市绿地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绿墙:绿墙由于主要以攀缘植物为主,植被较为单一,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相对较弱。

植物挂篮:植物挂篮由于种植范围较小,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有限。

2. 美化效果植物墙:植物墙可以根据季节变化更换植物品种,可以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形态,对于建筑外墙的美化效果比较显著。

绿墙:绿墙的美化效果主要依赖于攀缘植物的生长情况,对于整体外观美观程度有一定的影响。

植物挂篮:植物挂篮由于单一的种植形式,对美化效果的提升相对较小。

三、结论与展望通过对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每种形式的垂直绿化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植物墙适用于对绿化效果有较高要求的场所,绿墙适用于对养护成本有限的场所,植物挂篮适用于对美化效果有限的场所。

城市垂直绿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城市垂直绿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城市垂直绿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引言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城市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环境的恶化。

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城市绿化往往只局限于地面绿地,而城市垂直绿化技术的出现为城市绿化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城市垂直绿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包括其定义、分类、原理、优势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情况。

城市垂直绿化技术的定义与分类城市垂直绿化技术,即利用垂直表面进行绿化,将植物栽种在建筑垂直墙面、立面、屋顶等位置,形成垂直方向的绿色生态系统。

根据绿化方式的不同,城市垂直绿化技术可分为墙体绿化和屋顶绿化两大类。

墙体绿化是指将植物种植在建筑垂直墙面上,形成立体绿化景观。

墙体绿化可以通过储备土壤、建立支撑体系等手段实现。

屋顶绿化是指将植物种植在建筑屋顶上,形成绿色屋顶景观。

屋顶绿化可以分为浅层屋顶绿化和深层屋顶绿化两种形式,根据屋顶绿化的厚度和种植植物的种类进行区分。

城市垂直绿化技术的原理城市垂直绿化技术的实现依赖于以下关键技术。

1. 植物选择与配置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并能够在垂直墙面或屋顶上生长的植物种类,以及合理配置不同植物的组合,可以提高绿化效果并增加生态多样性。

2. 支撑体系建设建立稳定的支撑体系是实现墙体绿化和屋顶绿化的基础。

支撑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承受植物生长、风力等外部力的作用。

3. 土壤储备与养分供应垂直绿化的根系需要足够的土壤储备和养分供应。

土壤储备应具备适当的保水性和透气性,养分供应可以通过施肥等方式实现。

4. 灌溉与光照管理植物在垂直墙面或屋顶上的生长依赖于灌溉和光照。

合理的灌溉系统和光照管理措施可以确保植物的健康生长。

城市垂直绿化技术的优势相比传统的地面绿化,城市垂直绿化技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 增加绿化面积城市垂直绿化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建筑垂直墙面和屋顶空间,增加绿化面积,弥补地面绿地不足的问题。

2. 没有占用地面空间与传统的地面绿化相比,城市垂直绿化技术不需要占用宝贵的地面空间,可以在有限空间内实现绿化,进一步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率。

建筑外墙垂直绿化现状与分析

建筑外墙垂直绿化现状与分析

建筑外墙垂直绿化现状与分析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实现了显著提升,从而对自身居住环境和条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其绿化程度,营造绿色健康的居住环境,使其具备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特征,部分建筑会采用外墙垂直绿化的设计方案,通过在建筑外墙种植藤本植物和攀缘植物等绿植,来增强建筑整体的绿化和防护效果。

本文主要对建筑外墙垂直绿化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其中的发展现状做了相关陈述,从而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用参考。

关键词:建筑外墙;垂直绿化;现状与分析引言在对建筑外墙展开优化设计的工程中,采用垂直绿化施工方案能够使得外墙结构和室内环境得到充分的保护,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建筑风化老化问题,增强建筑外墙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

1建筑外墙垂直绿化概念论述建筑外墙垂直绿化主要是在外墙结构上采用绿色施工方案,结合外墙结构和使用功能要求采用攀缘植物以及相关植物材料装饰的外墙或者围护结构。

结合既定的设计方案或者工艺技术实施外墙垂直绿化施工和改造,提高建筑整体的绿化覆盖率。

通过此项设计方案能够增强建筑整体的美化装饰和防护效果,并且也能反映出城市整体的绿色建筑覆盖数量,发挥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筑外墙垂直绿化设计的表现手法2.1通过形状构图进行表现建筑外墙垂直绿化设计应根据建筑的外墙立面特点和环境因素等选择合适的构图表现手法,以此来创建出丰富多彩和吸引人们眼球的垂直绿化效果。

通常情况下,形状构图主要包括点线面这三种类型。

首先,在点构图方面,一般是从点的线化和面化这两个层面进行合理设计,通过点的强调能够直接确定视线焦点,从而有效消除建筑外墙立面结构的单调感,同时,通过点的线化能够体现出良好的方向感和节奏感,科学的组织点,从而体现出图案的丰富性和张力特征。

其次,在线构图方面,主要是涉及到线性加强和面的分割这两项内容。

线性加强通常会使用不同方向的线,这样设计能够从心理层面给人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形成视觉冲击效应,增强了建筑整体的延伸感。

垂直绿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垂直绿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

垂直绿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非常迅速,越来越多的建筑工程踊跃而起,大力推动了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但却给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

为了能够确保城市建筑和生态环境共同发展,绿色建筑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其可以有效扩大城市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本文主要分析了垂直绿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要点,并针对垂直绿化在建筑立面设计、建筑屋顶设计的应用及垂直绿化对城市美化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标签:垂直绿化;建筑立面设计;屋顶设计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今建筑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建筑工程竖向外表面积远远超过建筑工程占地面积,因此如果在建筑竖向外表面加大绿化措施,即建筑垂直绿化[1]。

尤其是当前政府部分非常重视城市绿化和环境美化,并提出了花园城市的概念。

而如在绿地面积相对较小的城市建筑中软化城市建筑的硬质景观,充分发挥绿化在城市中的生态作用,垂直绿化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手法。

一、垂直绿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要点设计人员首先要做好植物类型的选择,如藤本类攀缘植物是在建筑工程垂直绿化中应用比较频繁的植物,包含紫藤、爬山虎、常春藤等[2]。

如果城市气候比较炎热,设计人员可以选择爬山虎、常春藤等,该类植物具有生长快和枝叶茂盛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墙体和室内温度。

如果建筑工程距离街道较近,则可以利用中华猕猴桃、爬山虎等叶面粗糙的攀缘植物。

设计人员还需要注意对种植基质的选择,如人工复合土壤、泡沫基质等,需要起到固定、保持水分和满足营养等作用。

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要注意做好灌溉系统设计,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和植物生长需求,采用机械喷灌方式进行浇灌。

由于如今建筑工程规模较大,需要采用大尺寸墙体绿化方式,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注意设计安装构架,利用金属网格垂直支架和水平支架制造种植平台,将植物种植在平台上,从而起到垂直绿化的作用[3]。

另外设计人员还需要充分考虑建筑工程墙体的结构、构造和材料,选择厚外墙,并确保墙体的光滑和框架的牢固性,随后才能够进行植物的种植。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建筑外墙垂直绿化是一种利用植物在建筑外墙上进行生长,从而在城市环境中增添绿色元素的手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外墙垂直绿化成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方式之一。

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于建筑外墙的影响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对垂直绿化的不同形式进行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各种形式的垂直绿化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垂直绿化的种类1.藤蔓式垂直绿化藤蔓植物是一种常见的垂直绿化植物,其生长速度快,植物茂盛,能够有效地覆盖建筑外墙。

藤蔓式垂直绿化通常需要在建筑外墙上安装支架或者藤蔓网,以便植物在上面攀爬。

这种形式的垂直绿化适用于建筑外墙较大的区域,植物的生长和覆盖速度比较快,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绿色墙面。

藤蔓植物的生长也需要一定的管理和维护,过大的茂盛可能会影响建筑外墙的保温和通风效果,需要定期修剪和管理。

2.植物垂直绿墙植物垂直绿墙是将植物种植在垂直的墙面上,通常使用格栅、槽和挂盆等方式进行固定。

这种形式的垂直绿化对建筑外墙的要求相对较高,一般需要专门的支撑结构和灌溉系统。

植物垂直绿墙能够有效地增加建筑外墙的绿化面积,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有利于调节室内外温度和湿度。

植物垂直绿墙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且植物的养护也需要专业知识。

3.装饰性垂直绿化装饰性垂直绿化是指在建筑外墙上设计和布置一些植物装饰,以增加建筑立面的美观性。

这种形式的垂直绿化通常将植物作为建筑立面的一部分,与建筑外墙的设计风格相融合。

装饰性垂直绿化不仅能够增加建筑外墙的观赏性,还能够提升建筑的整体形象,营造出更加舒适和宜居的环境。

这种形式的垂直绿化在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上需要有一定的设计和策划,同时也需要进行定期的养护和管理。

二、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1.美观性在美观性方面,装饰性垂直绿化具有较大的优势。

由于装饰性垂直绿化是为了增加建筑外墙的美观性而设计的,因此在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上更加精细和考究。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建筑垂直绿化是一种减少城市环境影响的绿色建筑方式。

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于建筑外墙的气候调节及景观效果有着不同的表现。

本文将分别分析两种形式:单层绿化与双层绿化。

单层绿化是一种维护简单的绿色建筑形式,在建筑外墙表面覆盖一层植物,以提高建筑的隔热和隔音效果。

单层绿化中,植物种植多采用容器种植或者绿色幕墙形式。

相较于其他绿化方式,单层绿化的最大特点是造价低,鲜花常常便携式,也较为方便维护。

此外,绿色幕墙在安装的过程中通常是由花盆挂钩和未经过专业工人施工来完成,容错率较高。

对于酒店、商场、医院等建筑来说,单层绿化通常是一个良好的设计选择,能够提高建筑的良好形象和环保模式。

但单层绿化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它需要足够的日照和水源。

其次,由于绿化覆盖的面积不大,其纯净度和空气净化效果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最后,容易被外来物伤害,如风雨、鸟类等。

双层绿化相比之下,是一种具有更加复杂形式的绿色建筑。

双层绿化包括两种主要形式:垂直河流与迷你悬挂花园。

垂直河流是基于植物自然的生长规律,采用自然盆栽促进了绿色环保。

“垂直河流”仿照自然生态,采用“悬挂式”设计,在建筑立面上挂起层次犹如“山峦”的盆栽种植,犹如自然生态的峰峦起伏,显得高大、粗壮、飘逸。

迷你悬挂花园则是更喜欢多样化颜色和品种的朋友最喜欢的一种形式。

迷你悬挂花园带有田园风格和家居花园的气息。

这些花园集音、雾、光于一身,增添了艺术美感。

与单层绿化相比,双层绿化的优点显而易见。

首先,双层绿化可产生更大的面积供生长,能更大地消耗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其次,它能够降低建筑的温度并发挥较好的隔热效果。

最后,它不仅能提高建筑的整体外形,还可以为人们带来和谐的自然气息。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双层绿化的植物群落比单层绿化更加复杂,因此维护起来也更加困难,同时墙体的负荷也要比单层绿化要高。

总体而言,在建筑垂直绿化的选择中,不同的绿化形式应视具体环境和使用情况而定。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比分析垂直绿化是一种以垂直表面为基础的绿化方式,将植物种植在建筑外墙上,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

本文将对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进行对比分析。

垂直绿化的形式可以分为自然垂直绿化和人工垂直绿化两种。

自然垂直绿化是指利用建筑外墙自然条件进行绿化,如利用阳光、雨水等自然资源来滋养植物。

人工垂直绿化则是利用人工设施来实现绿化效果,如使用藤蔓、绿色墙壁等人工结构提供支撑。

对比这两种形式的垂直绿化,自然垂直绿化更加环保,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

自然垂直绿化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消耗,只需要利用建筑外墙的自然条件就可以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

而人工垂直绿化则需要人工维护和经常性的能源供应,增加了能源的消耗和人力成本。

垂直绿化的植物种类也是一个重要的对比因素。

不同的植物种类适应的环境条件和绿化效果也会有所不同。

一些植物适应性强,能够在较恶劣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但其绿化效果可能会相对较弱;而有一些植物对环境要求较高,但其绿化效果更加鲜明。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外墙形式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的植物配置。

垂直绿化的维护和管理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对于维护和管理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自然垂直绿化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和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定期修剪和养护,而人工垂直绿化则需要定期更换支撑结构和保养植物的生长环境。

在选择垂直绿化形式时需要考虑到维护和管理的难易程度,以及后期的运营成本。

建筑外墙不同形式的垂直绿化在环保性、植物种类、维护和管理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在进行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选择最合适的垂直绿化形式。

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垂直绿化的研究和推广,促进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为改善城市环境做出积极贡献。

城市建筑立面垂直绿化的景观性研究

城市建筑立面垂直绿化的景观性研究

城市建筑立面垂直绿化的景观性研究摘要:城市热岛效应(Urbanheatislandeffect)正在侵蚀着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愿望,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不争事实,我们应当立刻采取行动,从减弱热岛效应的影响开始,保护我们的希望火种。

关键词:景观垂直绿化热岛效应一、城市热岛效应的概念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交通拥塞,大气污染严重,且城市中的建筑大多为石头和混凝土建成,它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或减弱作用,可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可高2℃,甚至更多,在温度的空间分布上,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从而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二、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热岛效应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城市内大量锅炉、加热器等耗能装置以及各种机动车辆。

这些机器和人类生活活动都消耗大量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传给城市大气空间。

城区大量的建筑物和道路构成以砖石、水泥和沥青等材料为主的下垫层,而这些材料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自然界的下垫层要大得多,而对太阳光的反射率低、吸收率大。

因此在白天,城市下垫层表面温度远远高于气温,其中沥青路面和屋顶温度可高出气温8℃~17℃。

由于城区下垫层保水性差,水分蒸发散耗的热量少(地面每蒸发1克水,下垫层失去2.5千焦的潜热),所以城区潜热大,温度也高。

城区密集的建筑群、纵横的道路桥梁,构成较为粗糙的城市下垫层、因而对凤的阻力增大,风速减低,热量不易散失。

城市大气污染使得城区空气质量下降,烟尘、S02、N0x、及CO含量增加,这些物质都是红外辐射的良好吸收者,至使城市大气吸收较多的红外辐射而升温。

城市建筑立面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反射能力较强,使城市气候中热量增加。

三、建筑立面对热岛效应的形成产生的影响建筑立面的材料、颜色及立面形式均对热岛效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外立面垂直绿化类型比较研究
作者:李旭东
来源:《当代旅游》2018年第08期
摘要:由于需要依靠某一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建筑外立面垂直绿化的设计,并且在实际施工时技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该垂直绿化是否可行。

本文从技术措施和构造方法等方面对建筑外立面各种垂直绿化类型进行介绍和比较。

关键词:垂直绿化;比较研究;构造方法
随着我国垂直绿化的建设越来越多,面对的建筑种类也多种多样,为适应不同的建筑,垂直绿化建造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发挥好本身具有的生态价值的基础上,发展其他形式的价值,比如景观价值、人文价值,在城市绿化用地很有限的情况下缓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

而要发挥这些价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不同建筑上选择相适应的垂直绿化建造方式,下面笔者将国内外垂直绿化主要建造方式归纳为以下四种:
一、攀缘吸附类垂直绿化
攀缘吸附垂直绿化系统是最为普及的垂直绿化类型,因为此绿化系统直接根植于地面并且依靠植物的吸附根或吸附盘与建筑外墙直接连接,只要在设计建筑时预留出空间,使植物能在上面生长。

这使得攀爬吸附类垂直绿化具有技术要求不高、造价低、管理费用小、工期短等优点。

而缺点就是对建筑外立面的材质和垂直绿化植物种类的选择上非常有限,种植后并不能及时起到绿化效果,有的植物还会对建筑外立面造成破坏,并且由于植物生长不受约束,无法形成有效的视觉景观。

二、攀爬辅助类垂直绿化
攀爬辅助类垂直绿化通过支撑系统使得绿化植物与建筑外立面分开一定距离,有效防止绿化层与建筑外立面接触,避免植物对于建筑墙面的破坏,同时攀爬辅助类垂直绿化与攀爬吸附类垂直绿化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能控制藤本植物的生长形态,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其生长方向,因而可以避免对建筑某些部位(比如窗户)造成遮挡。

此类垂直绿化施工简单,造价低廉,适用范围广。

但也有缺陷,一方面对建筑外立面的覆盖速度较为缓慢;另一方面由于植物的生长高度有限,此类型在高层建筑利用比较有局限性。

三、模块式垂直绿化
某些建筑外立面面积大、高度高,为便于后期的养护需求,在实践中产生了模块式垂直绿化。

模塊式垂直绿化是预先将植物种植在装有其生长所需栽培基质的、且具有标准规格的种植基盘、种植槽、种植箱等容器中,栽培容器按照一定模数组成单元种植模块,再通过结构系统的支撑框架,把单元种植模块安装在建筑外立面上的绿化形式。

模块式垂直绿化具有易养护、
易更换等特点。

种植模块的形式和尺寸也由于不同的需求,有多种选择,可以根据要求拼接成各种形状、大小和图案。

模块式垂直绿化的优势在于可即时绿化覆盖墙面,可以采用的植物种类较广泛,色彩较丰富,并且可以拼装成各种图案,在景观初建成时就能有良好的视觉效果,适用于对外观要求比较高的建筑,同时在建筑节能方面的效果比较突出。

四、水培式垂直绿化
为了减轻垂直绿化的重量,法国植物学家帕特里克·布兰克研制出了一种无需土壤的就能栽培植物的水培垂直绿化方式。

随着水培垂直绿化技术的发展,减轻了建筑外立面的负荷并削弱了模块界限,加强了建筑外立面绿化的整体性,使得水培垂直绿化在建筑外立面得到广泛应用。

水培式垂直绿化指在建筑外立面上建立一定的构造,通过滴灌方式传输水分和养料来替代土壤直接向植物提供其生长所需要的矿物质的绿化方式。

这种种植方式的核心在于将植物根茎固定于吸水毛毡上的定植篮内,并使根系自然垂入植物营养液中,那么营养液就能代替自然土壤向植物提供水分、养分等生长因子,使植物正常生长并完成整个生命周期。

此垂直绿化类型以金属框架作为支撑,用PVC板材防水并造型,再将吸水毡布固定在其上,那么植物就可以种植在毛毡上了。

水培式垂直绿化不依附墙面生长,利用水培方式替代土壤基质为植物提供生长所需,具有是覆盖速度快、绿化墙体整体、景观效果好、施工快捷、工期短、植物种类丰富、生态效益好等优点。

也有较为明显的缺点,如需要深入了解植物生长习性,养护频率较高,还需要比较高的施工技术等。

五、比较总结
通过笔者对建筑外立面各垂直绿化类型的分析以及对表现信息的总结,以垂直绿化的种植类型、自重、覆盖速度、造价养护等多个方面,对建筑外立面垂直绿化类型做出有效性的分析比较,使我们对各种建筑外立面垂直绿化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边颖.建筑外立面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