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对我国种子产业的负面效应研究
从FDI视角看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FDI视角看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从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的视角来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是指跨国公司在境外投资设立子公司、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并参与管理和运作。
FDI对于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而世界经济波动可能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波动会影响FDI的规模和流向。
在全球经济低迷时期,跨国公司的投资意愿和资金供给可能减少,导致FDI流入我国减缓甚至减少。
这对于我国经济增长来说是不利的,因为FDI不仅为我国带来资金投入,还会带来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信息的引入,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我国应该密切关注世界经济波动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FDI流入。
世界经济波动可能导致FDI流动方向的变化。
在全球经济剧烈波动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可能会重新评估其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调整FDI流向的国别和行业结构。
如果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下滑,跨国公司可能倾向于将投资流入我国等相对稳定的新兴市场,以分散风险。
这将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机遇,可以吸引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跨国公司投资。
如果世界经济出现下行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在FDI流动方向变化的我国应该重视自身经济风险,避免过度依赖外资,而是加大创新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以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增长。
世界经济波动对FDI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
经济波动可能导致国际间的贸易壁垒增加、投资环境恶化甚至出现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使FDI项目的风险加大。
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应该加强监管和调控,确保FDI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加强对跨国公司的审批、监测和评估,引导FDI流向高科技、绿色产业和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完善法律法规和投资环境,加快推进政府治理、市场化改革和便利化营商环境的建设,吸引更多高质量的FDI流入。
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FDI方面。
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论析

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论析李强【摘要】FDI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economic construction,the number of FDI in China is considerable in re-cent years,and the industry structure and regional distribution of FDI is in the continuous optimization.This article analyzes some aspects such as the mode of FDI introduction in China,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using FDI,and the impact on China’ s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market development,and mainly focus on the issue and negative impact in the introduction of FD I, including the FDI’s weak technology spillover effect,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occupy the market,crowding out domestic capital,and FDI’s potential threat to the national economic sovereignty and security,etc.The article gives the reference sug-gestions on how to guide and use FDI efficiently,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such as to enhance the industry’s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guidance in the introduction of FDI,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FDI,improve the promoting effect of FDI on domestic technological progress,an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FDI’s effect on domestic economic security.%FDI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近年来我国利用 FDI的数量较为可观,其行业结构和地区分布在不断优化。
从FDI视角看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FDI视角看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
从外商直接投资(FDI)的视角来看,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着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世界经济的波动可能会对我国的FDI流入产生负面影响。
当世界经济形势不稳定时,国际投资者趋于保守,他们可能会减少或暂停对我国的直接投资。
因为他们担心市场需求下降、资金成本上升、政策风险加剧等问题,从而减少对我国的投资。
这将进一步减缓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导致就业问题和贫富差距加大。
世界经济波动也可能会对我国的FDI流入产生积极影响。
当全球经济形势好转时,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增强,他们可能会选择对我国加大直接投资。
这将带来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于我国来说,FDI对于扩大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经济结构升级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FDI流入的影响并不全是负面的,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世界经济波动还可能对我国的FDI流出产生影响。
在全球经济低迷时,一些中国企业可能会选择将其投资转移到其他国家,以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将导致我国资本外流,可能对我国的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已经成为FDI的重要出口国,通过FDI,中国企业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就业率,并从中获得利润。
中国海外投资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当地经济增长。
从FDI视角看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从FDI视角看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摘要】外国直接投资(FDI)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FDI 角度探讨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正文部分分析了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积极和负面影响,以及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FDI流入和流出的影响。
提出我国如何应对世界经济波动对FDI的影响。
结论部分强调了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总结了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关键词】关键词:FDI(外国直接投资)、世界经济波动、我国经济增长、积极影响、负面影响、流入、流出、应对、重要性、总结。
1. 引言1.1 FDI的定义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是指跨国公司在境外投资并控制境内企业的一种方式。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定义,FDI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者在另一个国家或地区设立企业、购买股权、转让技术或提供融资等行为,从而在被投资国家或地区取得一定程度的控制权。
FDI主要分为绿地直接投资和并购直接投资两种形式。
绿地直接投资是指外国投资者在目标国新建生产设施或者扩建现有设施的投资,而并购直接投资则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购买现有企业的股权来实现对企业的控制权。
FDI通常被认为是跨国公司国际化的重要手段,可以带来技术、管理经验、市场销售网络等方面的优势。
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FDI已经成为国际间经济联系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FDI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我国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2 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世界经济波动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世界经济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增长,因为我国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国家,对外贸易和外资的依赖程度较高。
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会带来一系列的变化,从而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形势。
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在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一
、
外 资进 入 中 国 的现 状 分 析
在近 2 O年 中 , 国外 F I D 进入 我 国 的数 额 在 不 断增 加 。从 1 9 9 0年 的 不 足 1 0亿 美元 到 1 9 9 9 9年 的 30 0 0亿美元 , 国已成 为 在亚太 经 合组 织 中仅 次于美 国的第 二 大 引 资 国l 。新 世纪 之 初 的 2 0 中 _ 1 ] 0 0年 , 中 国吸引外 资 额在 全球 名列 第八 , 0 6年 仅 次 于美 国 、 国、 国 , 为 第 四 。据 国家 商 务部 公 布 资 料 显 20 英 法 跃
消费者 的视野 。快 餐业 中的“ 肯德 基” “ 当劳 ” 外 资公 司 在 中 国一 些 城市 的市 场 份 额甚 至 已经 超 过 、麦 等
了其在 本 国 同等规 模城 市 的市 场份 额 。商业 零 售 领域 的“ 出 莲花 ” “ 尔 玛 ” “ 乐 福 ” 计 算 机 行业 易 、沃 、家 , “ 特 尔” “ 软” “B 的进入 等都 无 不在 彰 显着外 资 的实 力 。外 资控 制力 的增 大 表现 形 式 主要 是外 英 、微 、 I M” 资控股 和 独 资企 业 的增 多 ,0 6年 的数 起 并 购 大案 掀 起 了外 资 进 军 中 国市 场 的热 潮 , 许 多合 资 企 业 20 在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 学社会科学版) 哲
中文 核 心 期 刊
21 0 1年 第 2 期
No 2 2 1 ..01
J .NORTHW ES I T UN VERS TY OR I F NAT ONA TI S ( hl sp y a d S ca ce c ) I LI l E P i o h n o il in e o S
浅析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效应

重要指标。FDI 在东道 国市场 占有率 的提高 ,意味着压 缩
按 照国际货 币基金组 织的 定义 ,是 指一 国的投资者 将资 了该 国企业 的生存空 间 ,扼 制 了本 国企业 的成 长 。相 比 DI 通常为2 %,一般行业为 0 本 用于它 国的生产 或经营 ,并掌握 一定经营 控制权 的投 国际F 市场 占有率警 戒线标准(
国实际FDI ( 含银行、证券业在 内) ,达8 6 5 亿美元 ,首 商务部、国家工商 总局都通过调研报告的方式承认 ,F 2 .8 DI
企业在 中 国的垄 断状况 已非常 严重 ,其 技术优 势 、品牌 2 F I 业市场 占有率分析 .D企 优势和规模 优势 ,构筑起较高 的行业进入壁垒。 市场 占有率( r e ha e,又称 “ Ma k t S r ) 市场份额” , 另一方面 ,FDI 的偏 高的市场 占有率 一定程 度上控 是 指在一 定时期 内某公 司的( 特定某类或某种) 产品在 某一 制 了我 国产业 的发展 。以我 国支柱产业 之一 的汽 车产业 ( 特定) 场区域( 市 或范围) 的销售量与 同期 同类产 品在 同 为例 ,美国 财富》 杂志2 0 年 7 上 0 4 月公布的最新一届全球 市 场上 的总销售 量之 比例 ,它 是分析 企业竞 争状况 的 50 0 强名单 中,上汽 集团首次 名列 其中 ,上汽集团的主要
fdi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负效应分析1fdl抢占国内市场制约国内企业发展fdi依靠其本身雄厚的财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纷纷并购我国国有企业利用我国国有企业原有销售渠道打开并占领中国市场迅速抢占了相应领域的市场份额逼走国产产品极大地冲击了我国国内企业尤其对处于上升期的中小型企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次 超过 80 0 亿美 元 ,再 创新高。
论FDI对我国社会发展不利影响及对策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 a eId s y d r ui s Trd n ut ns r
21 0 1年 第 6期
论FI D 对我 国社会发 展不利影响及对 策
朱 昆 王 耀
( 徽 大学 经济学 院, 徽 合肥 203 ) 安 安 3 0 9 摘 要 : D 的 引进 促 进 了我 国社 会 发 展 , 为 造 就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奇 迹 的 动 力 之 一 , 时 它 也 产 生 了许 多 负 面 影 响 。 F I 成 同 主 要 从 通 货 膨 胀 与 环 境 恶 化 两 方 面 分 析 , 顺 差使 得 流 通 中货 币 增 多 , 目 的 引进 增 加 了我 国 的 环 境 负担 , 对 此 分 别 提 双 盲 并
800 2 . 3亿 美 元 , 比增 长 1. 1 。 同 5 7
的一种梯度 特征 。
2 中 国 引 入 F I 两 个 负 面 影 响 D 的
2 1 国 际 收 支 不 平 衡 导 致 通 货膨 胀 严 重 . 货 币 数 量 论 认 为 每 一 次 通 货 膨 胀 的 背 后 都 有 货 币 供 给 的 迅 速 增 长 。从 国 际 收 支 方 面 来 看 , 国 长 期 处 于 经 常 项 中
格上升又 会引 起产 品 价 格 上升 , 成 通 胀 压力 。如 图 l 造 所
圄 制造_F I q D 的投 资 占 比 k
( %)
● 污 染 型 F I 业 增 加值 D工 比 () 一
1 9 2 0 20 2 2 20 2 1 20 2 99 00 0l 00 03 0( 5 06 007
目与 资 本 项 目“ 顺 差 ” 情 况 导 致 我 国 的 外 汇 占 款 增 加 , 双 的 进而增加 了流通 中的货币数量 。 2 0 年 中 国 的 经 常 项 目顺 差 达 2 7 09 9 1亿 美 元 , 本 项 目 资 顺 差 达 14 4 8亿 美 元 , 中 货 物 贸 易 顺 差 达 2 9 其 4 5亿 美 元 , 占 比 8 . 7 , 国 在 华 直 接 投 资 顺 差 达 7 2亿 美 元 , 资 本 3 9 外 8 占 金 融 项 目的 5 。海 关 统 计 显 示 ,0 9年 全 国进 出 口 贸 易 4 20 顺 差 为 12 . 美 元 , 中 外 商 投 资 企 业 的 货 物 进 出 口贸 2 8 2亿 其 易额 为 6 2亿 美 元 , 货 物 贸 易顺 差 的 5 . , 去 年 相 比 7 占 47 与 略有 下降 , 幅度 不 大 。这说 明 当前 中 国的 巨额 “ 顺 差 ” 但 双 主 要 原 因 是 外 资 的 大 规 模 进 入 , 此 引 起 了 我 国 经 济 的 流 由 动 性 过 剩 。我 国 引 进 的 F 一 直 集 中 第 二 产 业 尤 其 是 制 造 DI 业 , 20 在 0 7年 制 造 业 吸 收 F 占 同期 F 总 额 的 5 . 4 , DI DI 67 % 这 无 疑 加 剧 了对 本 就 紧 缺 的 能 源 和 原 材 料 需 求 , 资 品 价 投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分析

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作者:————————————————————————————————日期: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姓名:黄倩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号:405020332007-12-08FDI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自20世纪80 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GDP逐年增长,经济发展速度令人瞩目。
这种经济高增长背后促成的因素很多,外商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正是其中极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本文就此命题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加以证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但同时也发现FDI对GDP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效应。
关键词 FDI GDP 回归分析滞后性一.问题的提出伴随世界经济的较快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特别是拥有大量低成本,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跨国直接投资回升,相关数据表明,FDI与GDP的增长态势基本相似。
1986年到2004年,二者都成逐步上升趋势。
1994年到1998年增长速度显著放缓。
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从1999年开始,FDI有回落现象,一直到2001年我国初步克服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利用外资明显回升。
而与此对应GDP也从2000年开始高速增长。
我国GDP的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的趋势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那么二者的关系究竟如何,相关程度如何,本文就此命题从实证分析的角度,考察外国资本流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这不仅是对有关理论的一次很好的检验,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变量的选取及分析根据GDP的定义,从需求方面分析,影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因素包括三大需求:总消费(居民消费+社会消费),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增加)和净出口。
许多研究表明外商直接投资FDI作为总投资的一部分,对我国GDP的增长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种子产业的负面效应分析
种子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2010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但农业的利用外资情况仍然很低,农业中的种子产业更是如此。
然而,在这很少的一部分种子产业利用的外资中却存在很大的问题。
外资的进入是应为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带来乐观的前进的。
可事实并非如此,国外种子进入中国之后,却给我国的种子产业带来很大的危机。
一、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
2000年,我国种子产业市场对外开放,美国杜邦、美国圣尼斯、瑞士先正达、荷兰瑞克斯旺等外资种业集团趁机大举抢滩中国市场。
截至2009年,国外的种子品种已控制我国蔬菜种子50%以上市场份额。
“我国8000多家种子企业,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达市场总量的5%,前20强的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孟山都。
”11月25日,在广州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种业峰会上,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直陈中国种业的尴尬现状。
目前全国共注册种子企业8000多家,有效经营区域为全国的育繁加销一体化的大型种业不足80家,拥有自主品种权的企业也仅100余家,而经营不再分装种子的私营代销店高达10万家。
2006年,我国前10大企业的销售总额为48亿元,仅相当于全球十强种子企业销售额的6%。
可见,国内种子企业难以摆脱“杂、多、乱、小、散”的现状。
我国种业的数量虽大,但综合实力弱。
二、我国种子产业FDI的负面效应
由于外商投资者对任何国家资本输出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加上发展中国家从总体上给予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以不同程度的鼓励优惠政策,这就必然给东道国经济发展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国外种子的入侵就使我国种子面临一系列危机,这种外资的进入对种子产业的负面效应日渐显现。
主要从两方面来体现:外来种子挤占国内企业和合资下的技术溢出约束。
2.1外来种子挤占国内企业
自从2000年《种子法》颁布以后,我国种子进入市场化进程。
但由于国内种子企业规模较小,难与大型外企抗衡,造成跨国公司大量涌入。
这些外资企业除了严重挤压国内种子企业的生存空间,更加紧在国内进行研发布局,对中国的种质资源和种子产业安全构成了威胁。
今年7月据《人民日报》报道,目前外国公司已经控制了中国市场70%的种子来源,美国先锋公司的“先玉335”玉米仅用3年时间就迅速成为中国第三大玉米品种。
而之前还
有大豆,棉花种子和蔬菜种子。
目前,国外公司已实际控制我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种子需求国。
然而,我国培育的本土种子在与国外种子的竞争中却没有占到上风,如在棉花、玉米、蔬菜等作物的种子市场上,国外的种子甚至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主导地位。
外资渗透我国种业可能会对民族种业带来严重冲击,威胁我国粮食安全,危害我国农民利益。
表1. 我国种子产业进出口净重及进出口贸易额
(净重KG;贸易额:美元)
数据来源:联合国网站
由表1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从进出的净重来看,我国进口的重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近两年的增长势头尤其强劲,而相比之下,我国出口的数量却少很多。
2010年,我国进口的竞争约为4768万千克,而出口的重量仅82万千克,进口的重量是出口的58倍之多。
从进出口的贸易额来看,我国进口的贸易额约为1.84亿美元,出口的贸易额为1.13亿美元,进口额比出口额多了7000多万美元。
但相比之下,我国种子的出口单价要比国外种子的单价高。
表2. 我国蔬菜种子进出口净重及进出口贸易额
(净重:KG;贸易额:美元)
数据来源:联合国网站
由表2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2010年蔬菜种子的进口贸易额为1.06亿美元,占当年种子产业进口数量的57.76%,是种子进口类别中最多的一种,然而蔬菜种子进口的重量只占种子总数的16.33%。
从单价上来看,蔬菜种子的进口单价远超过了其他种子的单价。
我国的蔬菜种子的出口额一直呈上升趋势,但出口的重量却没有明显而稳定的增加。
图1. 种子产业的进口贸易额与蔬菜种子的进口贸易额对比
从上述两个表及图1,我们可以看出,国外的种子进军我国的势头十分强劲,尤其蔬菜种子,这已成为我国国内种子市场上不争的事实。
而国外种子并没有满足与对蔬菜种子的垄断行为,今年的春种,黑龙江省的农民甚至对美国“先锋玉米335”种子供不应求。
这种种子每公斤价格达到六七十元,是普通国内种子的五倍左右,但在种子市场上却很抢手,很难买到。
不仅杜邦先锋公司在扩大中国市场,瑞士的先正达公司和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也都在做同样的努力。
玉米种业也将逐渐被国外玉米种子所掌控,而控制了玉米种子市场,就意味着间接控制了中国玉米粮食市场,玉米种子的垄断问题也令人堪忧。
2.2合资下的技术溢出约束
合资对我国种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溢出的约束上。
国外种子为了保持自己在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从自身利益出发避免核心技术的溢出,对种业的技术核心采取保护。
合资化的技术溢出约束主要表现在横向溢出月纵向溢出两方面。
横向技术溢出是由于中国吸引大量FDI的产业或行业中竞争效应的存在,外资企业必然尽量避免企业间的技术溢出。
纵向技术溢出约束的由于资本的技术含量不高,而且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含量较高的关键投入品主要依赖进口。
2002年末,美国先锋公司公司与我国最大玉米制种企业——山东登海种业成立了合资公司,拉开了外资并购我民族种业的序幕。
2006年,先锋公司与甘肃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敦煌种业——先锋海外有限公司。
甘肃省敦煌种业具有20多年的种业经营历史,是我国大型的种子生产企业之一,产品几乎遍及中国市场,与敦煌种业合作,为先锋在中国生产杂交玉米种子打开了大门。
先锋公司下一步可能与辽宁东亚种业、川农高科种业合作,消除其在东北、西南地区的竞争对手,完成了在我国玉米种业科研、生产和市场营销布局。
作为我国水稻种子市场排名第一的湖南隆平高科,也已进入外资的并购视野。
目前,世界排名第四的法国利马格兰种子公司通过旗下VHK公司,与湖南隆平高科第一大股东长沙新大新集团合作,成立长沙新大新威迈农业有限公司。
而利马格兰公司这种行为的真实意图就是通过新大新旗下的湖南隆平高科,涉足中国水稻种子市场。
我国许多民族企业与国外企业合资后,名义上是中方控股,但核心技术、高层管理人员等都掌握在外资手中,合资企业实际由外资操控。
外资在完成并购重要种子企业后,我种子产业中小企业在外资挤压下面临严重生存危机,难以与外资抗衡。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对种子的科研技术投入,减少对进口的依存度
由于国外种子产业已是成熟的产业,在技术的研发和企业的管理方面都较为突出。
我国在技术上应加大科研力度,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学习国外的管理技术与种子产业的科研技术,发展适合我国土地的种植技术等。
针对中国种业发展的需求,首先要密切跟踪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努力改善育种手段;其次创新种子研发机制,采取“企业出题、专家解题、政府支持”的方式开展种子关键技术研发,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专家的重要作用、政府的引导作用,坚持基础研究政府办、应用科研企业担的理念,加强各地、市农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基础性、前瞻性的理论研究,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研究。
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提升我国种子科技研发
水平;三是积极培育科技型龙头企业,鼓励育种单位与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引导和支持种子企业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种业从主要依靠先发性的机制优势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转变。
2.依法行政,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
在种子管理体制改革、种子产业重组、种子市场培育过程中,应切实贯彻执行《种子法》及《新品种保护条例》,强化政府的管理监督职能,依法清理废除一切不利于种业市场开放的文件、规章,依法治种,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的力度,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建立公平竞争、规范有序、功能齐全、统一开放的种业市场。
加强对种子的科学管理,逐步改善种业投资环境,营造一个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空间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为我国种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有利的环境,确保种子产业健康发展。
3.建设和完善种子产业管理系统
种子企业是种子产业的主体,是市场的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种子企业一头连着育种,一头连着推广,贯穿着整个产业链,组建一批有竞争能力的种子企业是提高种子产业竞争力的关键。
政府与种子企业共同作用,深化企业机制改革,加快科技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加快种子产业的发展。
一是改革现行的种子经营管理体制,实行管理与经营机构分设,完善种子管理体系和制度,健全执法管理队伍。
二是建立和完善种子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在目前种子质量由种子公司自检、质量监督部门抽检的基础上,重点建设全国农作物检测中心和省级种子检测中心,承担种子质量监督、仲裁和认证等检验工作,逐步推行种子质量认证制度。
三是建立和完善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体系,重点建立和完善国家和省级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实行国家按全国的1%、各地按本地区需种量的5%以上进行储备。
四是建立和完善品种区试、审定体系,根据作物生态布局,在全国建立和完善国家区域试验网络,负责对申报国家审定的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