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诊预检分诊
如何预检分诊

如何预检分诊一、预检分诊概念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区分病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进行初步诊断、安排救治的过程。
二、预检分诊原则1、护士必须熟悉分诊程序,坚守工作岗位,责任心强。
2、热情接待,简要了解病情,重点观察体征,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初步诊断。
3、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病人就诊,对需抢救的危重病人开放绿色通道,并立即通知有关医生进行急救处理,病情稳定后再行挂号付费。
4、对危急病人,在医生到来之前,护士应酌情予以急救处理,如吸氧、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吸痰、止血包扎等。
三、预检分诊目的1、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2、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3、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4、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四、预检分诊优点1、减轻病人和家属的焦虑心情。
2、保证急诊通道通畅,减少病人等待就诊时间。
3、解答病人及家属的询问。
4、遇到暴力事件及时和保安部门联系。
五、病情分级一级:(急危症)1.病人情况:有生命危险。
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
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度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2.决定:进入绿色通道和复苏抢救室。
3.目标反应时间:即刻。
每个病人都应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得到治疗。
二级:(急重症)1.病人情况: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
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突发剧烈头痛、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开发性创伤、儿童高热等。
2.各诊室优先就诊。
3.目标反应时间:<15分钟。
即在15分钟内给予处理,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5%的病人。
三级:(急症)1.病人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急性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
如高热、呕吐、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
2.决定:各诊室候诊。
3.目标反应时间:<30分钟。
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病人。
四级:(非急诊)1.病人情况:病情不会转差的非急诊患者。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预检分诊工作制度一、制度目的为了保证医院的门诊工作有序有效,提高门诊诊疗的质量和效率,在患者就诊前开展一系列的工作,调查患者病史情况、病情表现和检查指标等,减少医患矛盾的发生,实行科学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提供优质的门诊服务。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医院各门诊科室;三、工作内容1、门诊挂号:医院对病人进行预检分诊的第一步是挂号。
医院要明确挂号的流程,制定挂号规定,为患者保障他们获得合理和公平的预诊服务。
2、分诊:分诊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患者的病情,将患者分流到合适的科室。
分诊时需要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患者姓名、住址、年龄、性别、症状等,检查患者急需挂号、拍片、化验等情况,辨明患者所需的医疗服务,并按照患者的病情优先安排医疗资源。
3、门诊病例:患者在医院就诊后,医生应尽量减少对他们的等待时间,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患者进行诊疗。
医生应配备必要的检查仪器和设备,建立病例档案,根据患者的疾病情况和需要科目进行诊断和治疗,分配合适的诊疗资源,并对患者进行医嘱和申请化验及CT等检查。
4、门诊药房:最后阶段,患者需要随处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药品,制定合理的处方方案,开出药获得处方中的药品。
医生有责任确保给患者开出的药品规格和品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同时将相关药品信息录入药品应用数据库中。
四、具体流程1、挂号前要核对患者基本信息,并对患者挂号、预约、缴费等服务进行详细描述;2、患者来到挂号窗口后,挂号人员首先核实患者信息并确认挂号和缴费;3、挂号人员询问患者症状和就诊需要,并将患者病历及就诊资料分类处理;4、将患者病历和就诊资料移交给医生进行初步诊疗;5、医师根据患者所述症状和病史,开始检查和诊断,并按照预定时间告知患者检查结果和保存好的病历;6、患者需要药品处方的,医师根据患者情况开立相关的病历和处方,如有需要,要做好药物监护工作。
五、作用1、实现了医院对患者的关注,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初步了解;2、规范了诊疗流程,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3、减少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误解和不必要的沟通,降低了医患纠纷发生率。
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门诊预检分诊工作制度
1、预检分诊应有经验丰富护士承担。
2、预检分诊护士需坚持工作岗位,仪表端庄整洁,礼貌用语,热情耐心接待患者。
3、根据患者的病情认真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分诊做到询问耐心、仔细观察、分诊准确、迅速。
4、疑似传染病立即进行隔离,按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并做好登记。
5、预检分诊中遇有困难,应向门诊部主任汇报或向有关医生请教,分诊护士应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分诊质量,防止误检、漏检。
6、预检分诊后,对急诊、危重、疑似传染病患者,嘱导医护送病人到相关科室就诊。
7、遇有疫情立即上报院感科。
预检分诊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预检分诊是医疗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对患者的初步问诊和体格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确定患者的诊治方案,对患者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保障患者就医体验,以下是预检分诊工作的具体内容:
1. 接待患者:预检分诊员要接受门诊或急诊的患者,询问患者就诊原因和病情描述,了解家族病史和过往病史等重要信息。
2. 测量生命体征:预检分诊员需要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
3. 初步判断病情:预检分诊员通过对患者的病情描述和体征测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断,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检查或立即治疗。
4. 问诊和病史记录:预检分诊员通过有针对性地询问患者当前的症状、病史、药物过敏史等,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
5. 做好医疗记录:预检分诊员需要记录患者的病史和接受的检查内容,清晰地准备患者的转诊单或分诊单,以方便医生进行接诊和后续处理。
6. 提供正确的医疗指导:预检分诊员需要向患者提供一些必要的医疗指导,如饮食、住宿、复诊等事宜,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配合和参与诊治。
总之,预检分诊工作是一个重要的就医过程,在有效地利用医疗资源的同时,也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就医体验和对症治疗。
导诊预检分诊

拥
挤
的
急 诊
• 分诊的定义、发展、国外的分诊形式 • 急诊分诊的程序、分类 • 急诊分诊的技巧 • 急诊病情的等级、抢救措施
分诊的定义
以科学的方法做依据,以病人的主客观资料,来评估 病人病情危急程度,决定病患就诊的优先秩序,使急诊患 者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正确且迅速的医疗照顾和护理,因 而达到降低病患死亡率,增强急诊之效率。 • 本质: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分类,突出重危患者优先就 诊的特点。
急诊分诊概况
功能目的:
⑴对急诊的患者给予个性化处理; ⑵对患者的症状、体征给予快速的评估; ⑶对急诊患者在迅速得到医疗救助的同时,进行病情分类; ⑷对应优先处理的患者首先进行救治; ⑸决定在院治疗的最佳区域; ⑹让不同能力的医护人员照护不同严重度的患者; ⑺调整急诊患者的诊疗节奏; ⑻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⑼减少确实需要医疗救治患者的等候时间; ⑽给予患者及家属医疗咨询; ⑾特殊疾病团队照护的启动者; ⑿对医院的医疗资源和医疗空间进行最合理的配置
群发伤分诊时需要采取的抢救措施
• 3.维持呼吸功能:观察呼吸 • 的频率、幅度节律,有无 • 呼吸困能,检查局部有无 • 创伤。轻微缺氧者给以鼻 • 导管 或面罩吸氧,若呼吸不佳或无呼吸者, 可酌情选用口咽通气道、面罩、气管插管或 气管切开予以呼吸支持,有条件者可行脉搏 血氧饱和度监测。
• O(bjective,客观现象):收集病人的客观资料,包括体征及异常 征象。
• A(asses,估计):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初步判断。 • P(plan,计划):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专科分诊,按轻、重、缓、
急有计划地安排就诊。
分诊技巧
PQRST公式:适用于疼痛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人。
关于预检分诊的名词解释

关于预检分诊的名词解释预检分诊,顾名思义是在就诊之前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评估,以便将患者合理地分流到适当的医疗资源上。
这项流程通常是在就诊之前进行的,可以帮助医务人员正确评估病情、导诊和安排合适的医疗环境,对于提高诊疗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预检分诊在医疗服务中起到了确保资源合理分配的作用。
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和医疗资源有限的现实,患者数量与医院或医疗机构的能力之间形成了一种巨大的“矛盾”。
如果没有合理的分诊机制,患者的就诊时间可能会被无谓地延长,医生的工作负担也会过度累积,甚至导致因医疗资源不足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而通过预检分诊,可以依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分配医疗资源,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及时得到适合自己病情的医疗服务。
其次,预检分诊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
在传统的就诊流程中,患者需要逐一排队等候、挂号、检查、诊断等,整个流程耗时较长,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
而预检分诊可以通过提前对患者进行初步的医疗评估和检查,简化就诊流程,减少繁琐的环节,提高患者的就医效率。
患者可以提前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就医方式,同时避免因不必要的排队等候而引起的不适。
另外,预检分诊还有助于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在传统的就诊流程中,医生往往需要直接接触大量的患者,无法针对每个病例进行充分的认知和判断。
而通过预先对患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筛查,可以根据病情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安排专业医生进行诊疗,从而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医生可以更加专注于患者的核心问题,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预检分诊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服务模式,不仅需要医疗机构的支持和推广,也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和理解。
患者可以通过主动提供自己的病史信息、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配合医生的工作,共同提高诊疗的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患者也可以通过合理的预检分诊流程,获得更好的就医体验和服务质量。
当然,预检分诊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如何提高口腔专科医院导诊预检分诊准确性

如何提高口腔专科医院导诊预检分诊准确性口腔专科医院是专门治疗口腔疾病的医疗机构,在就诊过程中,导诊预检分诊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导诊可以让患者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服务质量。
那么,如何提高口腔专科医院导诊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呢?首先,口腔专科医院应该建立科学的导诊预检分诊流程。
在患者到达医院后,应首先由专业的导诊员进行初步了解病情,然后根据患者的症状、疾病史等信息进行初步分诊。
接着,将患者引导到相应的科室进行详细的检查和治疗。
在整个导诊预检分诊流程中,医院应该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分工,确保每一个步骤都得到妥善执行,以提高准确性。
其次,口腔专科医院应加强导诊员的培训和考核。
导诊员是医院导诊预检分诊的核心力量,他们应该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和就诊需求。
因此,口腔专科医院应该定期组织导诊员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不断提升其专业水平。
同时,医院还应该建立导诊员的考核制度,对其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确保导诊员的准确性。
此外,口腔专科医院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导诊预检分诊的准确性。
现代医疗信息化已经广泛应用于医院的各个环节,口腔专科医院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导诊预检分诊系统,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患者在到达医院后,可以通过电子导诊系统进行快速挂号和初步分诊,提高就诊效率和准确性。
此外,导诊员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患者的病历和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和精准的导诊服务。
最后,口腔专科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导诊预检分诊的准确性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控。
医院可以通过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召开导诊会议等方式,了解导诊预检分诊的工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措施。
同时,口腔专科医院还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定期指导和督促,提高导诊预检分诊的准确性和专业水平。
综上所述,口腔专科医院要提高导诊预检分诊的准确性,需要建立科学的流程、加强导诊员的培训和考核、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等多方面的措施。
预检分诊制度官方版(二篇)

预检分诊制度官方版一、门诊设置导医台,导医要采取一级防护措施。
初步了解患者病情并测量体温,对体温≥38℃的立即提供一次性口罩并引导到发热门诊,对其它患者或体温<38℃的引导至挂号台和普通门诊。
二、发热门诊和普通门诊医师接诊时必须询问流行病史、职业史并进行登记。
三、普通门诊医师结合患者主诉、病史、临床症状、体征等对患者进行传染病预检,发现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时立即通知导医,在对患者采取一级防护的情况下分诊到发热门诊。
四、发热门诊医师还需详细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根据情况采取必要的检查,并进行相关处理。
五、发现原因不明病例或疑似传染病病例、妥善保存病历资料,立即报告医务科组织会诊,做出临床诊断并进行相应处理。
六、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患者或疑似病例,应当依次采取隔离或控制传播措施,并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陪同人员和其它密切接触人员采取医学观察及其它必要的预防措施。
预检分诊制度官方版(二)一、急诊科预检分诊由熟悉业务知识、责任心强、临床经验丰富、服务态度好的护士担任。
要求护士迅速、准确检诊分诊,判断病情危重程度并确定相应首诊科室,安排患者挂号或进入抢救室,及时通知有关医师尽快接诊。
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及时报告。
二、预检分诊护士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如有事离开时,必须由能力相当的护士代替。
三、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根据病情确定就诊科室,办理手续,并通知急诊值班医师。
四、必要时(如三无人员),挂号、交费、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
五、解“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
急、危、重症病人应先行抢救,后补办手续。
遵守绿色通道制度,遇符合绿色通道的患者应立即按急诊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执行。
六采取首诊负责制度,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需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
七、对患者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
确定为传染病病例立即转到传染病医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6
A
7
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分5类
刻不容缓地立即抢救,心肺复苏
生命垂危患者
( fatal patient )
5~10分钟内接受病情评估和急救措施
有致命危险危重者
( critical patient )
30分钟内急诊检查及急诊处理
暂无生命危险急症者
( acute patient )
60分钟予急诊处理
普通急诊患者
急诊的预检分诊
西院急诊 罗丽华
A
1
拥 挤 的 急 诊
A
2
本课的主要内容
• 分诊的定义、发展、国外的分诊形式 • 急诊分诊的程序、分类 • 急诊分诊的技巧 • 急诊病情的等级、抢救措施
A
3
分诊的定义
以科学的方法做依据,以病人的主客观资料, 来评估病人病情危急程度,决定病患就诊的优先秩序,使 急诊患者可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正确且迅速的医疗照顾和护 理,因而达到降低病患死亡率,增强急诊之效率。
• 2.进一步评估:主要包括收集主观资料和客观资 料
•
主观: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
•
客观:生命体征,视、触、叩、听。
A
9
分诊临床评估技巧
• 观察:患者的面色,有无苍白、发绀、 颈静脉有
无 怒张
• 触诊:脉搏了解心律、率变化
• 辨别:是否有异常呼吸气味,如酒精味 ,呼吸的
酸味,化脓性伤口的气味等。
A
5
急诊分诊概况
功能目的:
⑴对急诊的患者给予个性化处理; ⑵对患者的症状、体征给予快速的评估; ⑶对急诊患者在迅速得到医疗救助的同时,进行病情分类; ⑷对应优先处理的患者首先进行救治; ⑸决定在院治疗的最佳区域; ⑹让不同能力的医护人员照护不同严重度的患者; ⑺调整急诊患者的诊疗节奏; ⑻减轻患者的焦虑程度; ⑼减少确实需要医疗救治患者的等候时间; ⑽给予患者及家属医疗咨询; ⑾特殊疾病团队照护的启动者; ⑿对医院的医疗资源和医疗空间进行最合理的配置
• R(radiate,放射):有否放射痛,向哪些部 位放射。
• S(severity,程度):疼痛的程度如何,若把 无痛到不能忍受的疼痛用1一10的数字来比喻, 相当于哪个数的程度。
• T(time,时间):疼痛开始、持续、终止的时 间。
A
12
分诊技巧
CRAMS评分:CRAMS评分是主要采用循环、 呼吸、运动、语言4项生理变化加解剖部 位的一种简易快速、初步判断伤情的方法。
• 本质: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分类,突出重危患者优先 就诊的特点。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依照其医疗水平对疾病 严重程度的判定观点,而设计出属于自己国情和 需要的预检分诊系统。
A
4
国外急诊分诊概况
定义:预检系统就是通过使用预 检标尺快速地对患者进行分类 挑选的基础框架。 该系统的核心是“4个正确”:正 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给正 确的患者正确的医疗护理。
•
(3)托下颌法
A
17
群发伤分诊时需要采取的抢救措施
• 3.维持呼吸功能:观察呼吸
• 的频率、幅度节律,有无
• 呼吸困能,检查局部有无
• 创伤。轻微缺氧者给以鼻
A
14
急救现场流程管理
• 1.切实做好检伤分类工作,尽量区分三类 • 2.危重伤员(红),必须火速抢救 • 3.重伤员(黄),主要做好术前准备和防
止休克的发生,预防感染等 • 4.轻伤员(绿),多能行走,等待处理与
观察 • 对伤员的分类有利于 • 对伤员的及时处理
A
15
群发伤分诊时需要采取的抢救措施
参考文献: Christopher M, Paula T, Nicki G, et al. Five - level triage: a report from the ACEP/ ENA five -level triage task force[ J] . J Emerg Nurs, 2005, 31: 39- 50.
• 为便于记忆,以CRAMS代表,每项正常记2 分,轻度异常记1分,严重异常为0分,总 分8分。
• CRAMS记分是总分越小,伤情越重。
A
13
分诊技巧--CRAMS评分
• C(Circulation,循环):毛细血管充盈正常和收 缩压>100mmHg为2分,毛细血管充盈延迟和收缩压 85一99mmHg为1分,毛细血管充盈消失和收缩压< 85mmHg为0分;
• 1.体位安置:对于轻症或中重症患者在不影 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协助患者处于舒适 卧位,对于危重患者应予平卧位,头偏向 一侧(怀疑颈椎损伤者除外)
A
16
群发伤分诊时需要采取的抢救措施
• 2.畅通呼吸道:观察口腔和咽喉部有无异
物、舌后坠,及时解除梗阻。开放气道的
方法有三种:
•
(1)仰头抬颌法
•
(2)托颈法
• A(asses,估计):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 初步判断。
• P(plan,计划):根据判断结果,进行专科分诊,按轻、 重、缓、急有计划地安排就诊。
A
11
分诊技巧
PQRST公式:适用于疼痛的病人。
• P(Provoke,诱因):疼痛发生的诱因及加重 与缓解的因素。
• Q(quality,性质):疼痛的性质,如绞痛、 钝痛、电击样、刀割样、针刺样、烧灼样等。
• R(respiration,呼吸):正常为2分,急促、浅或 呼吸频率>35次/分为1分,无自主呼吸为0;
• A(Abdomen,腹胸部):无压痛为2分,有压痛为1 分,肌紧张、连枷胸或有穿通伤为0分;
• M(Motor,运动):运动自如为2分,对疼痛有反应 为1分,无反应或不能动为0分;
• S(SPeech,语言):正常为2分,谵妄为1分,讲不 清完整的词语为0分。
• 听诊:呼吸、咳嗽,有无异常杂音和短促呼吸
• 诱导问诊:可能得到最有价值的主诉,诱导的基
础更
• S(subjective,主观感受):收集病人的主观感受资料, 包括主诉及伴随的症状。
• O(bjective,客观现象):收集病人的客观资料,包括 体征及异常征象。
(emergency patient)
120分钟,可根据当时急 非急诊患者
诊抢救情况
适当延时给予诊治 (non-emergency patient)A
8
护理评估
• 分诊护士的评估具有高度的灵活性
• 评估内容:初步评估 进一步评估
• 1.初步评估的重点:
•
(1)气道通畅情况
•
(2)呼吸情况
•
(3)循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