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人工合成色素的不同出峰时间
光合色素含量与叶片变色规律

摘要:实验以彩叶树种:金叶榆、紫叶李、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变叶植物:稠李、复叶槭、五叶地锦、紫叶稠李,绿叶植物:家榆、李为材料,研究了夏秋两季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结合叶片色素成分、叶片色素含量变化论述了植物叶色变化的规律,以期为彩叶植物叶色改良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彩叶植物在园林绿化的应用做出实践指导。
关键词:彩叶树种;变叶树种;光合色素近年来,在风景景观开发和城市绿化蓬勃发展的环境下,我国北方地区也逐渐开始重视彩叶树种的应用。
彩叶树种根据叶片色彩呈现的不同时期可分为春色叶、秋色叶和常彩叶树种三大类[1]。
春、秋彩叶树种仅在春季或秋季表现出彩叶特征,其他季节仍为绿色。
目前我国应用的彩叶植物多来自野生驯化或者从国外直接引种,人工培育的较少。
研究叶片色素含量变化规律,有利于揭示彩叶的发育机理,为彩叶植物更好地园林应用及今后人工调控叶色、定向培育彩叶植物奠定基础。
1 材料以长春科技学院的金叶榆、紫叶李、紫叶风箱果、金叶风箱果,变叶植物:稠李、复叶槭、五叶地锦、紫叶稠李,绿叶植物:家榆、李为试验材料。
2 方法自2013-06-19开始,每隔一个星期采样一次,截止到10-14共采样六次(暑假期间除外)。
采样时间在每次采样的上午8:00~9:00,取长势基本一致、无病虫害的叶片,在实验室将叶片洗净、吸干、去中脉。
2.1 叶绿素提取:分光光度计法准确称取0.5 g叶片,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数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80%丙酮(一般为2~3ml)研磨成匀浆,再加入10 ml丙酮,继续研磨直至植物组织变白,过滤到50ml的容量瓶中(应为棕色,但应根据实验室条件而定),用丙酮定容。
将上述提取液摇匀后用721型分光光度计于波长646 mm、663 mm、470 mm下测定吸光值,3次重复,取平均值。
按下列公式计算ca、c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及叶绿素b的含量。
叶绿素a:ca(mg/l)=12.21xa663-2.81xa646cb(mg/l)=20.13xa646 - 5.03xa663cx.c(mg/l)= (1000xa470-3.27xca-104xcb)/229叶绿素含量(mg/g-1)= c×v/( a×1000)3 结果分析3.1 不同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变化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几种彩叶植物(包括绿叶植物)其叶片中叶绿素a的含量动态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从06-19到07-04,家榆、稠李、复叶槭、五叶地锦、金叶风箱果的叶绿素a 均呈下降趋势,而金叶榆在此时间段变化趋势为先升后降,紫叶李的变化趋势为先降后升。
食品中添加剂的研究现状

食品中添加剂的研究现状摘要: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目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物,超标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其中许多属于化学制品,有些本身带有毒性,有些含有残留有害物,所以需要严格检验及限量要求,否则会给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
本文联系实际,对一些较为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分析,让读者更了解这些日常饮食中的隐形杀手。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检测方法,色谱Research situation of food additivesZhangLingling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Packaging engineering Class Two 0835209Abstract: Food additive is to improve food quality and color, flavor, taste and preservatio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join the food in the chemical synthetic or natural materi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ood industry. But at present the use of food additives are mostly synthetic, exceed mark to use on the human body caused by different degrees of harm. Many of them belong to the chemical products, some itself with toxicity, some contain residues of harmful substances, so the need for strict inspection and limits, otherwise it will give consumers the health hazards. In this paper, connection is actual, on some of the more common food additives were analyzed, to give reader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aily diet of invisible killer.Key words:food additives,detection method, Chromatographic1.绪论食品添加剂在食品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尤其在当今社会 ,我们所接触的食物几乎都与食品添加剂息息相关 ,平均每人每天可能摄入几十种的食品添加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10种合成着色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食品中10种合成着色剂合成着色剂因其色彩亮丽、性质稳定、价格低廉,成为食品工业常用的添加剂之一。
它们通常是以苯、甲苯、萘等化工原料合成,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毒性,尤其是对少年儿童。
世界各国对合成着色剂的使用范围和限量都有严格的规定。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1]中规定准许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有11种。
GB/T 5009.35[2]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和亮蓝等8种合成着色剂。
GB/T 5009.141[3]则规定采用纸层析-分光光度法测定诱惑红。
喹啉黄尚未有法定的检测方法。
为了对食品中常用的合成着色剂进行更为全面的检测,对食品安全状态进行更有效地监督,本文借鉴国标中合成着色剂的前处理方法,对食品中的10种合成着色剂进行分离检测。
此法简便、灵敏、准确,结果满意。
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与试剂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Aglient LC 1100 DAD检测器:安捷伦公司。
标准品与试剂合成着色剂标液(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亮蓝):0.5mg/mL,购自国家标准物质中心;诱惑红(80%):SIGMA-ALDRICH,Inc生产;新红、赤藓红、喹啉黄、靛蓝:Laboratories of Dr.Ehrenstorfer(Germany)生产;聚酰胺:过200目筛;pH6的水,蒸馏水加柠檬酸溶液(20%)调节pH=6;甲醇-甲酸(6+4)液;甲醇60mL,甲酸40mL,混匀;无水乙醇-氨水-水(7+2+1):无水乙醇70mL、氨水20mL、水10mL,混匀;甲醇为液相色谱淋洗剂;水为MilliQ水;其余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定量方法配制不同浓度的标准物质储备液,分别为:亮蓝0.25mg/mL,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靛蓝为0.5mg/mL, 诱惑红0.8mg/mL,赤藓红0.61mg/mL, 新红0.75mg/mL, 喹啉黄0.97mg/mL。
糖果中几种常用合成色素的检验结果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分析检测 Analysis and Testing
准溶液与样液按一定体积进行进样测定,准确记录待 上机检测,得出的部分色谱图如图 1 ~ 3 所示。 测物质光谱图,结合标准品,做好对照分析工作 [4]。
高效液相色谱仪,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峰面积法
在检测过程中,为了确保所检测糖硬质糖果、充气糖果、
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标准工作溶液、样品溶液
凝胶糖果及胶基糖果等类型的糖果,共计 12 个样品。 的待测溶液响应值处于仪器检测的范围之内,并将标
XIANDAISHIPIN 现代食品 /171
益的驱使下,突破允许使用品种、范围和数量,滥用、 2.2.1 检测仪器
重剂量使用合成色素,使食品安全面临挑战 [2]。
检测仪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带紫外检测器。
2 糖果中合成色素的检验分析
为了充分了解目前市场上糖果中人工合成色素的 具体添加情况,笔者对所在城市市场上现售的部分糖 果中所含的合成色素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实验检测 的方式进行分析和了解。
糖果中含有大量的合成色素,糖果表面的着色能 力较强,通过对合成色素的有效应用,使糖果表面的 色泽更加鲜艳,色调更稳定,也降低了糖果的生产成本。 因此色素在糖果的生产和制造中有着广泛运用;但是 糖果中的合成色素基本上都是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制
取的,含有大量的苯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如 食用超量或食用非食用性合成色素,会造成人体发育 畸形或致癌,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我国有关 部门都对目前允许使用的合成色素进行了严格的毒性 试验,我国也出台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了解糖果中合成色素的构成和添加情况,对糖果中的 黄、日落黄、苋菜红、胭脂红、新红和亮蓝各 0.000 1 g,
实习六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

实习六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第一篇:实习六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实习六食品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测定(一)原理聚酰胺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又称“尼龙6”,在酸性条件下可与水容性酸性染料牢固结合;在碱性条件下则可解吸色素,用纸层析法或薄层层析法进行分离鉴别后,再与标准比较予以定性、定量。
(二)试剂1.聚酰胺粉(尼龙6)200目 2.正丁醇 3.无水乙醇 4. 1%氨溶液5.乙醇-氨液(9:1)6. 20%柠檬酸7.0.1%色素标准贮备液(1mg/ml):精确称取商品色素胭脂红、苋菜红0.1克容于蒸馏水,稀释至100毫升。
8.展开剂(临用现配)正丁醇:无水乙醇:1%氨水(6:2:3)(三)仪器 9.沙氏漏斗-G3 10.抽滤瓶:500ml 11.100 ml,500 ml 12.血红蛋白吸管 13.展开缸14.玻璃水泵15.带塞刻度比色管:10 ml 16.恒温水浴17.量筒:25 ml,50 ml 18.天平19.吹风机20.吸管:1 ml 21.白瓷蒸发皿 22.中速层吸滤纸 23.温度计24.PH试纸 25.玻璃棒 26.滴管(四)操作方法1.样品处理(汽水类样品):将样品用两个杯子反复倾倒100次除去CO2,精确吸取样品50 ml放入100 ml烧杯中,加热到70℃,备用。
2.吸附去杂质:称取聚酰氨粉1g,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后倒入前处理的70℃的样品中,充分搅拌使样液色素全部被吸附,将样液全部移入沙氏-G3漏斗抽滤,用300ml 70℃ PH=4的蒸馏水分多次洗涤沉淀物,至洗液与原蒸馏水PH相同为止(洗涤过程必须充分搅拌,使所用的洗涤液与聚酰氨粉充分接触)。
3.解吸: 用乙醇氨溶液15mlf分三次洗涤色素,解吸过程时时搅拌直至滤出液无色为止并收集全部解吸液。
4.浓缩: 将色素解吸液置于蒸发皿中在80℃水浴上浓缩至0.5-1ml,转入10ml刻度试管中,用少量50%乙醇洗涤蒸发皿,洗液并入并入刻度试管中。
几种常用的人工合成色素介绍及调配不同色调的配比

几种常用的人工合成色素介绍及调配不同色调的配比人工合成色素,按化学结构可分为偶氮化合物与非偶氮化合物两类。
偶氮化合物可分为油溶性色素与水溶性色素。
油溶性色素不溶于水,进入人体后不易排出体外,因此它们的毒性比较大,现各国基本不再用它们作为食品的着色剂。
水溶性色素,一般认为磺酸基越多,排出体外越快,毒性也越小。
一、5种合成色素的性质1、苋菜红苋菜红也称光酸性红,分子式:C20H11O10N2S3Na3,分子量604.5。
化学名称为:1-(4’-磺酸基-1’-萘偶氮)-2-萘酚-3,6-二磺酸的三钠盐。
其结构式:为紫红色粉末,无臭。
0.01%水的溶液呈紫红色。
可溶于甘油及丙二醇,稍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
易为细菌分解,对光、热、盐均比较稳定。
耐酸性良好,对柠檬酸、酒石酸等均很稳定。
但在建性溶液中则可变成暗红色。
由于对氧化、还原作用敏感,故不适于发酵食品的着色。
毒性:毒性试验报告很多,在致癌问题上,说法不一,有致畸、致癌可疑。
ADI(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0~0.75mg/Kg体重。
在蜜饯凉果、装饰性果蔬、糖果、糕点上彩装、果蔬汁(浆)类饮料、碳酸饮料、风味饮料(仅限果味饮料)、配制酒和果冻中允许最大使用量为0.25g/kg。
2、胭脂红胭脂红,分子式C20H11O10N2S3Na,分子量604.5,也有称丽春红4R,化学名称为1-(4’-磺基-1’-萘偶氮)-2-萘酚-6,8-二磺酸的三纳盐。
其结构式:为红色粉末,无臭。
溶于水、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油脂。
对光及酸尚稳定,但抗热及耐还原性相当弱。
遇碱变褐色,易被细菌分解。
ADI:暂定0~0.125mg/kg。
GB2760-2014中规定,胭脂红及其铝色淀允许在30类食品中使用。
3、柠檬黄柠檬黄又称肼黄或酒磺,分子式:C16H9O9N4S2Na3,分子量为534.38,化学名称为3-羟基-5-羧基-2-(对-磺苯基)-4-(对-磺苯基偶氮)-邻氮茂的三纳盐。
人工合成色素

1、结构
一、 血红素
亚铁卟啉衍生物
• 肌红蛋白(Mb)和血红蛋白(Hb)是动物肌肉的主要色素蛋白质
肌红蛋白的三级结构
铁原子可形成6个配位键 ➢ 四个被4个吡咯环的氮原子占据 ➢ 第五个与肌球蛋白的组氨酸残基键合 ➢ 第六个可与各种配基的电负性原子结合
血红蛋白:由四个肌红蛋白构成,是一个四聚体
Chapter 5-32
Acidic conditions • Under acidic conditions, the magnesium atom (Mg 2+) is lost and the color changes to the
characteristic pheophytin(脱镁叶绿素) olive green color.
6个配位键
血红素与球蛋白的结合是通过球蛋白分子中的组氨酸残 基上的咪唑环上的一个氮原子和亚铁原子以配价键连结 而成
肌红蛋白空间结构
• 动物肌肉中的红色主要来源于肌红蛋白(70-80%)和血红蛋白(20-30%)。动物放血后肌肉色泽的90%以 上是由肌红蛋白产生。
• 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随着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及部位不同差异很大。 • 肌肉组织尚有少量其他色素,如细胞色素、黄酮蛋白和维生素B12等。由于含量很少,新鲜肌肉的颜色
• Under more or less neutral conditions, chlorophyll has its normal vegetable green color (think of raw green beans or broccoli)
H 3C
H
CH2
N
HN
M g+2
H 3C N
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快速检测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快速检测食品中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快速检测摘要:在我们日常所接触的食物中,含有的着色剂分为两种:天然着色剂和人工合成着色剂。
其中,人工合成着色剂不仅不能为人类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些着色剂的使用甚至会损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一些人工合成着色剂会导致食用者腹泻,一些会导致基因突变,更有甚者会导致癌症。
这些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工着色剂的存在为人类食品平安埋下了隐患,因此找出快速检测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会列举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人工合成着色剂,并指出对其进行快速检测的方法。
关键词:人工合成着色剂快速检测引言:人工合成着色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工合成色素,它们的合成原料往往以苯、甲苯、萘等化工材料为主。
其主要优点是价格低廉、着色能力强、成分比拟稳定。
但是,这些人工合成色素往往带有一定的毒性,因此使用快速检测方法来检测人工合成着色剂的含量对保证人民生命健康、饮食平安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常见的合成着色剂检测方法人工合成着色剂在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使用十分普遍,我们日常所食用的食品中有很多都含有人工合成着色剂,例如赤藓红、柠檬黄、靛蓝、胭脂红、亮蓝、日落黄、苋菜红等等。
鉴于这些人工合成着色剂普遍具有的危害性,快速、准确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成为保障食品平安的必然要求,食品质量平安监督检验机构一直致力于寻找更为快捷、方便、准确、可靠、低耗、环保的合成着色剂检测技术手段。
目前较为常见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有毛细管电泳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示波极谱法、分光光度法等诸多种技术方法,这些检测方法在长期的实践中均已证明有不错的效果,优势十清楚显,逐渐成为了色素检测分析的主流方法,尤其是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合成着色剂结果准确性好、灵敏性高、重现性强,是我国当前人工合成着色剂快速检测的标准方法。
但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乏,例如样品前处理技术由于采用色素吸附、解吸附法,不仅操作步骤十分繁琐,需要消耗许多的试剂,对环境造成较大程度的污染,而且回收率较低,选用254nm为检测波长时被测样品中有很多杂质都会产生吸收和干扰,极易导致检测人员误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人工合成色素的不同出峰时间,分别选用其最佳检测波长检测,可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并有效克服254 nm 处的梯度洗脱时造成的基线漂移,提高定量准确性。
其他方法还有纸色谱法、示波极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等。
样品前处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如下:①对于基质简单的样品,如果冻、碳酸型和酒精型饮料,可将样品直接用水溶解,调到合适pH值后,定容过膜测定。
②对于基质较为复杂的样品,如果汁等,可采用聚酰胺吸附法,将加热的样品溶液加柠檬酸钠调pH=6,加入聚酰胺粉搅拌,过滤,水洗可除去水溶性杂质,甲醇、甲酸可洗去天然色素。
水洗,至中性,用氨水———乙醇解吸色素,溶液蒸除氨后定容。
该方法对酸性合成色素含有单偶氮结构的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诱惑红等和三苯甲烷族的亮蓝、靛族的靛蓝有较强吸附能力。
③对于含脂肪和蛋白质较高的样品,可以用氨水形成色素容易释出的碱性环境,然后再用硫酸——钨酸钠沉淀蛋白质。
也可以先用乙醚去除油脂后,再用超声提取。
(2) 食品甜味剂食品甜味剂常见甜味剂,如糖精钠、天冬糖、乙酰磺胺酸钾(安赛蜜)、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甜味素)等,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有离子色谱法的报道。
甜蜜素的测定多采用气相色谱法,顾建华等改进了GB/T 5009.97-2003,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黄酒中的甜蜜素,色谱柱CP Sile 5CB(30m×0.25mm×0.25μm),检测器FID,检测室温度200℃,进样口温度200℃,载气(高纯氮)流速 1.0 mL/min,氢气流速30 mL/min,空气流速300 mL/min,尾吹29 mL/min,进样量1.0μL,分流比1/10(初始)、1/20(0min)、 1/100(0.75 min),柱箱温度100℃保持4 min,以50℃/min 升至150℃,保持5 min,结果准确。
样品前处理方法:①气相色谱法测定甜蜜素,利用了亚硝酸钠分解食品中的甜蜜素,产生的环己醇在酸性条件下酯化成易挥发的环己醇亚硝酸酯进行气相色谱法测定,将样品置于冰水浴中,加入亚硝酸钠和硫酸溶液,摇匀,于冰水浴中放置一段时间,然后加入正己烷和氯化钠,振荡,静止分层,得到正己烷提取液。
②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大多数甜味剂都溶于水,对于一些基质简单的食品,如碳酸型饮料、酒精类(事先除去二氧化碳和乙醇)只需用水萃取或水稀释到一定体积过膜即可。
对于基质较为复杂的样品,如果奶型饮料、酱油,可加水超声提取,然后再加入蛋白沉淀剂,过滤,滤液过膜即可。
对于固体样品,可加水后进行超声提取,定容过膜。
(3) 食品抗氧化剂食品抗氧化剂目前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应用最广泛,可同时测定多种抗氧化剂的方法。
胡晓中等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油脂中9种酚类抗氧化剂,采用甲醇——水——乙酸体系为流动相,采用梯度洗脱,可在30min 内将9种物质完全分离并定量测定。
测定线性范围为1~ 200 mg/L(R=0.998 5~0.999 7),检测限为 2 mg/kg,回收率为 82.4%~98.7%,RSD为1.01%~4.74%。
林安清等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了基质成分较为复杂的饲料中的BHA、OG、PG、TBHQ、NDGA、DG 6种抗氧化剂,检出限为 2 mg/kg,定性符合欧盟规定,线性、回收率、精密度均可满足残留分析要求。
此外还有气相色谱法、比色法等测定抗氧化剂方法的报道。
样品前处理方法:①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般用正己烷、乙醚等非极性溶剂萃取,然后再用乙腈等极性溶剂进行液——液分配,取极性溶剂进行旋蒸浓缩定容过膜进行测定。
②气相色谱法,一般用己烷溶解油脂,用乙腈和乙醇的混合液萃取,除去溶剂经硅烷化处理后进行检测。
(4) 食品防腐剂食品防腐剂近年来,食品防腐剂的测定主要集中在用气相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多种防腐剂的同时测定。
鲍忠定等人首次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内标法一次性同时测定食品中8种防腐剂。
8种食品防腐剂为丙酸、山梨酸、脱氧乙酸、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丁酯,检出限分别为1.5,1.0,1.5,1.0,2.0,2.0,2.0,2.0 mg/L。
吴玉娟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糕点中脱氢乙酸、苯甲酸和山梨酸的方法,在0.02~0.15 mg/m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SD为1.0%~2.5%,回收率96.2%~102.1%,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此外还有毛细管电泳法检测食品中防腐剂含量的报道。
样品前处理方法:①气相色谱法的样品前处理:对基质简单的食品(如食醋、果汁等),可先用盐酸(1+1)酸化,再用乙醚提取,然后用氯化钠酸性溶液洗涤,再过无水硫酸钠层,水浴挥干,再用石油醚——乙醚溶解。
对基质较为复杂的食品(如肉制品、辣酱等),目前的测定方法是先将食品中的干扰成分除去,例如用亚铁氰化钾——乙酸锌体系作为沉淀剂,氢氧化钠——硫酸锌作为沉淀剂,利用苯甲酸和山梨酸在碱性环境中溶于水,酸性环境中不溶于水的特点,在碱性条件下去除油脂,然后再用简单基质食品相似的方法测定。
②高效液相色谱法样品前处理:对基质简单的食品(汽水、果汁、配制酒类等),可将试样用水溶解,调pH值后定容离心。
对基质复杂的食品(如糕点、酱油等),也可先将食品中的干扰成分除去,如用亚铁氰化钾——乙酸锌体系作为沉淀剂,然后再用适当的方法提取。
潘晴等根据苯甲酸和山梨酸在酸性条件下能同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的特点,用蒸馏法进行样品前处理,方法简单快速,并测定了多种复杂基体食品中的苯甲酸和山梨酸。
(5) 多种食品添加剂的同时检测一种食品中有时会含有多种不同种类的食品添加剂,开发能同时检测多种食品添加剂的方法会有力地提高检测的效率,但由于食品的基质较为复杂,各种添加剂的性质差异较大,因此,目前多种食品添加剂同时检测的报道多为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性质较为相近的防腐剂和甜味剂的同时检测。
也有文献报道,对样品进行两步提取,然后将提取液混合同时测定多种食品添加剂。
黄百芬等建立一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酱油或饮料中8种防腐剂和3种甜味剂含量的新检测方法,用ODS-C18柱分离,20 mmol/L KH2PO4与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紫外变波长检测:230,254nm,在2.50~ 162μg/mL线性范围内,R=0.999,回收率为97.2%~99.2%之间,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和选择性好,回收率高,易于操作。
样品前处理方法:对于高效液相色谱法,由于大多数防腐剂和甜味剂都溶于水,同时测定这2种食品添加剂时,对于基体较为简单的食品(酒、碳酸饮料等)只需用水萃取或用水稀释到一定体积即可。
对于基体较为复杂的食品(酱油、奶粉、月饼等)则需采用水或超声萃取、加沉淀蛋白剂、过固相萃取柱等净化技术。
(6)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检测技术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氧化碳作为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已走进千家万户。
在食品方面的主要应用为:碳酸饮料(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啤酒等)、烟丝膨化、食品保鲜等领域。
据统计:每吨碳酸饮料对食品级二氧化碳的需求量约(0.015 ~ 0.020 )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占居国内约37%的碳酸饮料市场。
二氧化碳用于烟丝膨化的处理,可使烟丝节省 5% ,并可提高烟丝质量。
据统计每 10 万箱香烟,其烟丝膨化时,需 3000 吨左右二氧化碳,因此,烟草工业二氧化碳推广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在食品保鲜领域,以往我国采用机械冷藏等方式,冷冻贮存过程中食品因失水、风干、气化而不能很好的保鲜。
近年来,国际上广泛使用二氧化碳气调、干冰速冻、液体二氧化碳的保鲜法。
该方法既能控制好气体成分,保持适当低温,使水果、蔬菜获得良好的贮存效果。
为适应国际食品竞争的需要,食品二氧化碳还作为食品冷冻保鲜和贮存粮食的杀虫熏蒸剂具有潜在的广阔市场。
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的产品质量是涉及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对该项产品质量的监管重点放在立法、监测、预警、标准制定上,特别是该领域相关研究机构强化测量的有效性和标准物质的量值传递及溯源功能,通过研制一系列高准确度的标准物质来支持本国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
我国目前该标准及所涉及仪器分析定值指标所用的国家标准物质大部分均为空白,造成该标准、国际饮料技术协会标准以及可口可乐公司企业标准在量值溯源与传递方面存在较大缺陷。
因此开展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产品质量检测所急需的系列标准物质的研究,建立该项检测国家最高计量标准,确保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数据的有效性、可靠性和溯源性;研究满足国际互认要求的标准物质定值技术,分析方法以应对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和检测、国际贸易中该项食品安全检测的需求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项目的完成将从根本上解决和改善我国目前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分析方法及监测方法尚不完善的现状,提高检测机构检测技术、检测水平与产品质量的竞争力,改善我国目前尚不完善的国家级气体标准物质的空白局面,尽快地、早日地与国际计量标准接轨,促进食品行业的长远发展,最终达到,使我国食品行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为我国食品二氧化碳事业做出贡献。
五、小结综上所述,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技术与方法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其中色谱技术已成为食品添加剂检测的重要手段。
但多数检测方法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食品基质较为复杂,几乎各种分析检测方法的样品前处理都略显繁琐,并且大多针对特定基质、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②各种检测方法多数只能测定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或少数几种,虽然有的检测方法可以做到几种添加剂同时检测,但种类有限。
③色谱方法是目前测定方法的主体,但其不能作为最后确证结果的方法。
所以简化样品前处理程序、重点开发多种食品添加剂的同时,测定方法和GC/MS、LC/MS/MS确证最后结果方法是目前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研究应解决的主要课题。
【参考文献】:[1] 李春瑛.《现代科学仪器》.2008-12-24[2] 王龙飞.食品添加剂的新型高效液相检测技术分析法.2007-2 [3] 朱莉.基于太赫兹波的食品添加剂检测技术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