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
某移动公司全业务接入项目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移动浙江公司2009年全业务接入项目建设指导意见一、全业务接入项目的建设总体原则:全业务接入项目遵循“面向需求、注重投资效益,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积极稳妥推进项目建设。
接入网管线建设要遵循“租、购、建、合作共享”相结合,掌握关键核心网络资源、合作共享用户资源的原则。
二、全业务接入网络定位:全业务接入网是指覆盖城市及其郊区、开发区、工业园区、中心乡镇,以城域光纤物理网和CMNET数据城域网为依托,主要面向客户接入的全业务接入和承载网络。
三、全业务接入网络构架:全业务接入网规划要遵循“分区、分层和就近接入”的原则。
➢分区:根据城市行政区域的划分、以城市的铁路、桥梁、河流、湖泊、公园、绿化带、主要街道及其他妨碍光缆线路穿行的大型障碍为界,并结合城市中现有通信管道的实际情况和规划目标客户的分布情况,对城市进行网格状的区块划分,每一个区块就是一个全业务接入区。
➢分层:在全业务接入区中,选择合适的位置设置光交接点和光分配点,把全业务接入区分为三层“主配线层、辅配线层和引入层”。
➢就近接入:接入用户的引入层光缆就近接入光交接点或光分配点。
图1、全业务接入网络分层构架全业务接入需要依托的城域光纤物理网络,以PON(无源光网络)、SDH/MSTP、PTN等光纤接入技术为主,无线接入等作为补充手段,支撑全业务竞争。
全业务接入网通过布放在传输汇聚节点的CMNET城域网交换机,与上层城域数据网、软交换网等承载网和业务网互通。
四、全业务接入建设指导意见(一).全业务接入覆盖目标及策略根据政企客户部政企客户市场综合接入业务营销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全业务接入的政企客户预覆盖和政企客户接入,并按物理楼宇进行梳理,优先进行重要物理楼宇的覆盖。
在小区建设上,要充分利用共建共享的政策,采取与其他运营商或资源所有方合作、共建、共享、租用、置换等方式,快速获取小区管线资源和用户线资源的使用权。
老小区或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小区,不考虑强行予以接入;对于具备后期业务发展条件的新建小区的管线覆盖要逐步跟进,除满足无线系统小区室外覆盖、电梯覆盖和地下室覆盖外,同步开展小区家庭客户接入和家庭综合业务的推广。
山东公司全业务光缆网络建设指导意见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内部资料,注意保密山东公司全业务光缆网络建设指导意见1 引言为满足不断增长的GSM基站、TD基站、用户(校园、集团客户、住宅小区、城市家庭客户、农村用户等)等综合业务宽带接入需求,提高全业务市场竞争能力。
中国移动山东公司着手构建适合全业务发展的光缆网络。
为统一建设思路,特编制此指导意见。
2 城域/本地网光缆网络现状城域/本地网为综合业务承载平台,能承载2G/3G基站接入、集团客户接入、营业网点、家庭客户接入、WLAN等综合业务接入。
城域/本地网作为综合业务承载网,是重要的基础资源。
城域/本地网网络结构通常分: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如图2-1所示。
各层的网络拓扑结构都推荐使用环形结构,接入层还可以采用链形结构组网。
对应城域/本地网各分层,城域/本地网光缆可分为:局间中继光缆、城域/本地市到县汇聚光缆、城域/本地网接入光缆。
局间中继光缆是连接各交换局之间的光缆,主要为高端路由器和多业务交换机之间提供大容量的SDH或波长通道,实现汇聚层之间大容量的业务调度与传送。
城域/本地市到县汇聚光缆是连接各业务汇聚点之间的光缆,主要实现接入层的业务汇聚,并实现与核心层的连接,实现业务的汇聚、调度、综合承载和安全性。
城域/本地网接入光缆是连接基站与基站、业务汇聚点与用户之间的光缆,并实现与汇聚层的连接,主要解决基站电路、用户互联等需求,完成基站、用户业务接入与传送。
图2-1 城域/本地网典型光缆网络结构城域/本地网包括城域/本地传送网和城域/本地数据网。
中国移动的城域/本地传送网和城域/本地数据网大多采取共缆方式。
核心层局间中继光缆和汇聚层光缆由于光缆容量较大,并且安全稳定,能够满足长期基站、用户等全业务发展需求,一般不考虑新建光缆,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进行部分段落光缆建设。
城域/本地接入网包括基站接入网和用户接入网,由于目前用户数量不大,多数市县区接入层光缆采取基站接入、用户接入合一方式进行建设。
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

宅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为了支撑上述业务发展,我省2011年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商务楼宇、住宅小区、校园网等驻地网建设;(2)传统DSLAM覆盖区域的铜缆改造;(3)集团客户专线接入间建设;(4)全网AG/EPON设备扩容工程,含贝尔、烽火EPON设备的规整。
(5)全网接入网设备网管系统建设(6)全省PON网络OLT节点的规划和建设(7)接入网主干、配线光缆物理网建设等(8)接入储备资源建设,主要针对在建高档小区,同步进行驻地网管道、入户线铺设。
一、建设方式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公司接入网主要采用基于PON的FTTx模式组网,目前常用的接入模式有:FTTH/O(PON)方式、FTTB(PON+LAN)方式、FTTB/C(PON+DSL)方式、和FTTCab(光纤到交接箱+铜缆模式)方式。
FTTB/C模式下的ONU设备宽带端口配比按照2年期业务发展指标和覆盖用户数的20%综合衡量;同时鉴于固网语音业务的持续萎缩,语音端口应慎重配置。
公众客户小区宽带工程的固网语音业务优先考虑使用家庭网关、家庭手机等其他方式解决。
另外,对于综合布线困难的一些小区,还可与广电合作,采取PON+EOC接入模式,末端利用同轴电缆接入;对于有TDM专线接入需求的大客户,还可采用MSTP/MSAP方式接入。
(1)商务楼宇、办公楼商务楼宇、办公楼用户来说,此类用户通常对语音和宽带都有较高的需求。
商务楼宇、办公楼采用FTTB/O接入方式。
有高带宽需求的高档商务楼宇原则上采用FTTO方式实现语音和数据的综合接入。
对于工程实施时已有明确客户业务需求的,楼宇内部的垂直布线和水平布线同时进行,满足用户业务快速开通的要求;对于尚无客户业务需求的,首先完成楼内垂直布线工程,并为方便后期水平布线工程实施和快速开通业务做必要的工程准备。
具体细节包括:采用壁挂式光交箱放置在楼宇弱电井内,接入光缆为采用12芯。
布放至ONU的光缆纤芯数根据ONU的数量和规格确定,考虑适当冗余。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

(发展战略)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移动和宽带业务是中国联通的核心业务。
当前宽带业务已经成为拉动中国联通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之壹。
随着3G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移动宽带业务将迅速发展。
保持移动宽带和固网宽带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是中国联通的战略选择。
宽带网络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是社会信息化的基础和关键。
加强宽带网络建设,能够有效支撑3G移动宽带和固定宽带业务的发展。
宽带接入网是宽带网络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宽带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适应未来宽带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需要,规范宽带接入网建设工作,进壹步指导各省宽带接入网的发展,全面推进宽带接入网提速,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1.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总体思路和原则1.1.总体思路中国联通作为全业务运营商,拥有移动、无线和固定接入等多种手段,能够为用户提供高带宽、高质量、多样化的接入服务。
于宽带接入网的建设中,要充分考虑3G移动宽带、WLAN无线宽带、固网有线宽带的协调发展,将移动宽带的便利性、广覆盖和有线宽带的大带宽、高质量有机结合,实现有无线接入手段的优势互补。
固定宽带接入网的建设以光纤接入为主,优先使用PON技术。
通过接入节点逐步靠近用户,提升用户接入带宽,最终实现FTTH。
1.2.总体原则统壹规划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建设是壹项长期工作,必须统壹规划,量质且重,循序渐进,分步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适度超前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涉及面广、技术复杂、投资巨大,为切实满足业务发展需求,避免重复改造,宽带接入网建设应满足3-5年业务需求,注重效益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建设应于细分业务发展需求和全面资源核查的基础上,依据发展需求和网络资源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提高投资效益。
投资应优先满足业务重点城市和业务重点区域。
资源有效利用的原则。
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充分发挥既有资源的协同效应。
XXXX年河南联通宽带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及PON系统工程技

近期(2010年)新建PON接
入端口占新增宽带接入端口的80 %以上。
中 期 ( 2011 年 ) 新
远 期 ( 2012 年 以 后
1、改造约52万线DSLAM端 建PON接入端口占新增宽 )新建PON接入端口占新
口,其中市区2M及以下端口全部 带 接 入 端 口 的90 % 以上
改造,重点市区改造部分4M以下 端口,共约47万线,县城改造部 分2M及以下端口约5万线。初步
12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雷F
接入端口现状-端口情况
➢ 截止2010年3月底,全省宽带接入端口总数为592万个,其中 DSL端口为489万个,占比为82.7%,PON端口为62万,占比为 10.6%,LAN端口为40万个,占比为6.8%。
➢ 在PON端口中,FTTH/O端口0.1万个,占比为0.2%,PON+LAN 端口28.7万个,占比为46%,PON+DSL端口33.5万个,占比为 53.7%。
4.29%
下一步的我公司501M8以M上 以上:2路标清IPTV0.(1 6M) +可视0电.02话% (2M)+ 力推上网及下载
)网的建设,以PON为主要技术实现光缆到楼和光纤到户,逐步停止传统DSLAM的建
n中端用户带宽需求 宽带网络建设必须以光纤化和高带宽为目标,高速进光接入
n高端用户带宽需求32M以上 :2路高清IPTV(20M)+可视电话(2M)+高速上网及下设。 载(10M)。
广东电信 n 广东电信PON建设模式主要为FTTB的方式,仅在个别新建的高档小区内进行了FTTH的试点部署。 n 2010年原则停止DSLAM节点的新建,所有新建宽带接入点必须采用PON技术。
中国联通 集团宽带接入指导意见

运 行 维 护 部
网 络 建 设 部
财 务 部
技 术 部
网络建设部的主要分工: 基于业务发展需求和技术业务演进趋势,网络建设部组织制定宽带接入网发展 策略,明确技术策略和建设模式的选取原则,督导工程建设,按期提供生产能力, 满足发展需要。 原网通企发部2007年曾下发了《接入网及光进铜退指导意见》,明确了光进铜退的相关 原则。要求光纤应覆盖至小区,有步骤对既有铜缆接入进行改造。本次网络建设部编制的 《中国联通宽带接入网发展指导意见》,根据业务部门提出的具体提速需求、未来业务发 展趋势及光接入技术发展情况,对宽带接入的目标、策略及具体建设模式进行了明确。 3
75.15% 74.91% 75.12%
不同接入方式实占率
LAN实占率低(43.54%)
58.30% 54.43% 47.80% 46.89% 43.54% 35.46%
北方实占率高(72.79%) 南方实占率低(64.34%)
其它类型接入实占率
南方
合计
xDSL接入 83%
宽带接入端口,总计3669.73万个。其中: xDSL接入端口3055.3万,占宽带接入端口的83%; LAN接入端口580.4万,占宽带接入端口的16%; 其它类型接入端口34.1万。 8
单位 北京市 天津 山西 辽宁 吉林 山东 0.32mm 0.53% 0.4mm 65% 99.47% 98.00% 79.57% 98% 94.80% 0.5mm 35% 2.00% 20.35% 2% 5.20% 0.6mm
北方10省线径现状 120% 100% 80% 60% 40% 20% 0%
2
目标Βιβλιοθήκη “宽带升级提速”组织架构和职责
成立总部和省两级“宽带升级提速”工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左迅生副董事长担任 总部领导小组组长,裴爱华、张钧安、姜正新副总经理任副组长。
传送网城域接入网工程立项建设指导意见V

2015年传送网城域接入网建设立项指导意见一、2015年城域接入网建设立项总体思路传送网城域接入网是“城域传送网”的组成部分,是“传送网城域骨干网”的接入延伸,为无线接入网、集团客户专线、高价值家庭宽带及WLAN等业务提供综合业务的接入与承载服务。
广东移动构建传送网城域接入网,统一采用“GPON骨干网+城域接入网”的模式进行建设,其中“主干接入光缆”纳入“传送网城域骨干网”项目。
GPON骨干网按照“网格化”规划思路,根据业务及网络整体规划开展建设,确定新增覆盖型/叠加型OLT需求、PON口/GE口的扩容需求、机房配套电源及网管系统建设等需求,2015年重点以补点建设及网络扩容为主。
城域接入网结合“一张光缆网”思路开展网络规划、统一接入各类业务,末端接入以物理点为单位一体化规划建设,按照按需建设、效益优先的总体思路,满足2015年无线基站接入、集团专线(语音专线、数据专线等)接入、家庭客户接入及热WLAN点接入需求。
二、2015年城域接入网建设立项总体原则1、2015年城域接入网建设立项遵循集团公司下发的《中国移动城域传送网建设指导意见》相关原则,并参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2014年城域接入网规划和配置指导意见》中的具体建设原则;2、“GPON骨干网”基础资源建设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项目要符合规划中的总体目标要求,2015年重点进行综合业务接入区补点建设及网络扩容;(备注:2015年结合“一张光缆网”部署新增的汇聚机房,并非所有都要求放置OLT设备,各地市应根据实际业务带宽按需部署,确保投资有效性)3、城域接入网建设应根据项目重要程度,按“重轻急缓”原则进行立项建设;4、城域接入网建设需综合考虑多种手段,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重要客户的安全保护;同时遵循全业务统一承载思路,整合各专业(无线、集客、家宽、WLAN)建设需求,以物理点为单位(如楼宇)一体化规划建设,有效规避重复建设。
宽带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宣贯0423v1

CISCO 4003 PIX 525
POS 155M ERX 1400-5
CISCO 4006
CISCO 4006
原联通宽带用户正按集团统一部署,迁移到169网,165网将退网 宽带用 正按集团统一部署,迁移到 团统一部署 网 网将退网
11
宽带简介-宽带网络带宽情况
出省带宽为520G, 忙时占用率为 忙时占用率为87.5% 出省带宽为 城域出口带宽为900G,忙时占用率为80% 城域出口带宽为 ,忙时占用率为 IDC出口带宽为 出口带宽为300G,忙时占用率为 出口带宽为 ,忙时占用率为76%
4
山东宽带发展情况简介—用户增长情况 用户增长情况
单位: 单位:万户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
542.7
400.1 265.4 191.5 122.9 46.7 15.8
用户数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预计2011年山东联通宽带用户将超过千万,三分之一的家庭拥有宽带
从现场应用经验分析,接入距离大于2KM的用户, 从现场应用经验分析,接入距离大于2KM的用户,由于受到电缆质 2KM的用户 量和用户接入线的限制,使用ADSL接入技术,带宽难以保证3M ADSL接入技术 3M以上的 量和用户接入线的限制,使用ADSL接入技术,带宽难以保证3M以上的 接入带宽。 接入带宽。
12
宽带网络结构-集团对业务融合后的规划
13
目录
宽带业务发展概况 宽带网络的组织结构概况 宽带接入网络概况 宽带提速建设方案 09年投资估算 年投资估算
14
接入网络分析接入网络分析 宽带端口资源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宽带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讨论稿)中国**2011年01月总则宽带接入网络作为企业战略投资的基础网络资源,是电信基干网络和用户之间的连接桥梁,由业务节点接口和相关用户终端接口之间的线路和设备等一系列传送实体组成,包含由交换端局或数据城域汇聚节点以下至用户终端之间,单纯提供宽带数据及语音服务的所有传输介质和相关设备。
接入网建设涵盖了管道、铜缆、光缆、综合布线、设备等多个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范畴。
宽带接入网建设应贯彻以效益为中心的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规模既要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应以提升带宽和性能、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加强业务管理能力,实现网络平滑演进为目标;应积极推进光进铜退,建成具有语音、数据及其它业务的综合接入能力为一体的宽带IP化光纤接入网;网络本身具备良好的生存、扩展及过渡能力,力争在新业务应用、市场反应速度等方面居于领先地位。
为适应宽带多媒体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需要,需要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规范接入网发展建设工作,结合目前全省接入网现状,对本地接入网络发展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一、建设原则传统PSTN和ADSL接入速率受距离限制不能满足未来高带宽的业务需求,二层LAN交换机在网管及QoS能力方面无法保证,而由XPON 技术实现的FTTB/H方式实现语音和数据的综合接入的技术成熟且设备成本迅速降低,大大提高了的投入产出比,具有符合技术演进路线,快速布放抢占市场等优势。
因此,在本地接入网的建设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落实国家七部委《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加大宽带接入网的建设力度,提高光纤覆盖率,提升市场竞争能力,适应三网融合的需要。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网络资源整合优化为基础,确定网络发展方向和目标。
在保持公司盈利能力稳步增长的前提下,确定投资规模,合理安排资金投向,按照轻重缓急落实投资计划项目。
优先保证重点区域,重点客户的接入需求。
(3)做好接入网的规划,科学分配建设投资,保障投资效益最大化。
应根据网络广覆盖和深覆盖的需求,提前对需要资源前置的建设要求通盘考虑。
根据工程建设的性质对区域新建、区域扩容、区域改造投资统筹考虑。
(4)接入网分层建设:接入网应该分主干层、配线层和引入层来建设,要根据3年期业务需求构建OLT局点、主干配线网络,根据1~2年期业务需求建设配套驻地网及管道资源,逐步建成层次清晰、覆盖全面的完整网络。
(5)大力推进光进铜退工程,使光纤逐步靠近用户,提升用户最大可用带宽。
以光纤为传输媒介、基于PON的FTTx组网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PSTN+DSLAM、LAN接入网建网模式。
(6)停止PSTN和DSLAM设备的新建及扩容。
原有传统设备以盘活全省冗余板卡和提高端口使用率为主,在PSTN和DSLAM覆盖范围内的扩容工程应结合网络改造同步进行。
(7)充分考虑共建共享,降低建设成本。
对于业务发展区域资源匮乏需要新建时,首先应争取采用共享方式获得资源,以降低建设成本。
(8)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建设方案。
在接入网络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客观环境、用户性质、潜在业务需求、用户分布情况和网络现状采用不同的建设方案和网络资源配置,以实现快速部署和确保投资效益。
二、业务需求类型及2011年主要建设内容宽带接入网工程项目是单纯为最终用户提供宽带数据及语音通信服务的基础网络服务项目。
宽带接入网建设支撑的业务种类包括公众客户普通语音、宽带业务,商企、集团客户专线数据传输业务等,需要覆盖的区域包括了商务楼宇、专业市场、高校校区、沿街门面,住宅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为了支撑上述业务发展,我省2011年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商务楼宇、住宅小区、校园网等驻地网建设;(2)传统DSLAM覆盖区域的铜缆改造;(3)集团客户专线接入间建设;(4)全网AG/EPON设备扩容工程,含贝尔、烽火EPON设备的规整。
(5)全网接入网设备网管系统建设(6)全省PON网络OLT节点的规划和建设(7)接入网主干、配线光缆物理网建设等(8)接入储备资源建设,主要针对在建高档小区,同步进行驻地网管道、入户线铺设。
三、建设方式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公司接入网主要采用基于PON的FTTx模式组网,目前常用的接入模式有:FTTH/O(PON)方式、FTTB(PON+LAN)方式、FTTB/C(PON+DSL)方式、和FTTCab(光纤到交接箱+铜缆模式)方式。
FTTB/C模式下的ONU设备宽带端口配比按照2年期业务发展指标和覆盖用户数的20%综合衡量;同时鉴于固网语音业务的持续萎缩,语音端口应慎重配置。
公众客户小区宽带工程的固网语音业务优先考虑使用家庭网关、家庭手机等其他方式解决。
另外,对于综合布线困难的一些小区,还可与广电合作,采取PON+EOC接入模式,末端利用同轴电缆接入;对于有TDM专线接入需求的大客户,还可采用MSTP/MSAP方式接入。
(1)商务楼宇、办公楼商务楼宇、办公楼用户来说,此类用户通常对语音和宽带都有较高的需求。
商务楼宇、办公楼采用FTTB/O接入方式。
有高带宽需求的高档商务楼宇原则上采用FTTO方式实现语音和数据的综合接入。
对于工程实施时已有明确客户业务需求的,楼宇内部的垂直布线和水平布线同时进行,满足用户业务快速开通的要求;对于尚无客户业务需求的,首先完成楼内垂直布线工程,并为方便后期水平布线工程实施和快速开通业务做必要的工程准备。
具体细节包括:采用壁挂式光交箱放置在楼宇弱电井内,接入光缆为采用12芯。
布放至ONU的光缆纤芯数根据ONU的数量和规格确定,考虑适当冗余。
ONU端口数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并考虑一定的冗余等。
(2)新建小区新建小区主要采用FTTB/H方式建设。
有高带宽需求的高档新建小区原则上采用FTTH方式实现语音和数据的综合接入。
相关FTTH 建设实施方案和相关技术标准,另文下发1)FTTHONU置于用户住宅内相对隐蔽且便于维护的位置。
应尽量将ONU 设置在用户家里。
在用户家内,可将ONU 设置在用户终端智能盒内提供保护,或者放置于桌面(采用光纤信息插座)。
对于新建楼宇的FTTH建设,需要在用户楼宇及户内进行光纤的综合布线,应尽早和开发商协商相关问题,在用户侧为ONU的安装预留位置。
对于已建成投入使用的住宅楼宇实施FTTH建设时,可以采用安装光纤面板方式,在用户开通宽带业务时再提供ONU。
2)FTTB对于具备综合布线的住宅区采用FTTB(PON+LAN)方式进行建设,光缆应直接推进到用户楼宇,并根据用户的密度,确定光缆的芯数。
ONU应尽量优选设备间或弱电间,次选大楼竖井内机柜或楼道机柜。
ONU应采取安全可靠的供电方式,原则上采用本地供电。
采用FTTB部署方式,ONU一般应采用小容量固定端口配比MDU设备(如8口、16口或24口)。
对于不具备综合布线条件的住宅区,只能以双绞线入户的新建区域,可采用FTTB(PON+DSL)的方式建设,铜线距离控制在100~200米范围内容,使用机框插板式MDU设备放置在楼道内。
(3)DSLAM改造1)现有区域改造应结合用户接入资源现状和带宽需求,有计划、分步骤进行宽带接入升级提速改造。
改造前应摸排核实在网用户的线路基础资料,提前进行本地交换网络码号资源上收工作。
上收有困难的地方,可采用宽带先下移,窄带在具备条件后实施下移。
2)优先对端局设备容量、主干和配线容量利用率过高,铜缆线路质量频繁被盗或质量较差,端局机房非自有机房,租期将到期的地方安排改造。
对用户线路的改造,应在考虑用户发展潜力和投资效益的前提下,由远及近对用户线路进行改造。
3)宽带改造以FTTB/C(PON+DSL)方式为主,对于有高带宽业务需求的用户,改造区域带宽目标应一步到位。
4)改造后城区用户铜缆接入距离不大于500米,端口最大可达带宽大于16M。
改造区域可选择“宽带和语音同步下移”或“宽带下移,语音维持现状”的模式。
(4)大中专院校大中专院校基本都有自己的校园网,学生公寓密集,宽带需求量大。
对于该类型的用户可采用PON方式FTTB/H方式解决,提供数据综合业务。
设备容量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并考虑一定的冗余。
(5)大型厂矿、企业、工业园区大型厂矿、企业、工业园区用户,一般比较稀疏,分散,数据端口和语音端口需求数量均较少。
1) 已有机房且企业内部布线完成的用户对于语音业务集中需求可采用AG 接入模式。
采用室内型一体化AG 设置放置在机房内。
AG容量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并考虑设备备电和传输线路的冗余保障。
接入距离控制在500米内。
2) 无内部布线的用户对于该类型的用户采用FTTB接入模式。
ODN集中设置在中心机房。
采用1:16/32分光器。
有需求的厂房设置多媒体箱,内置配线架。
ONU放置在多媒体箱内,ONU端口配置实际需求确定并考虑一定的冗余。
(6)专业市场大市场区域较大,商户集中。
对于该种类型的用户采用PON方式的MDU接入模式,提供语音和数据业务。
接入距离控制在500米内。
(7)城中村、沿街门面、公话超市该种类型的用户特点是在网时间短,随时可能拆迁,用户分散。
该种类型的用户采用FTTB接入方式(PON+DSL),采用12芯光缆(根据用户需要可适当调整)布放到中心位置的多媒体箱,其他位置的多媒体箱光缆可从中心位置的多媒体箱引接。
ONU放置在多媒体箱内,ONU端口配置实际需求确定并考虑一定的冗余。
(8)专线客户接入行业及集团客户业务主要包括电路出租、语音专线、语音专网互联、互联网专线等业务,该类业务主要使用小型SDH/MSTP、光纤收发器、协议转换器等接入设备通过P2P方式将客户端通信设备就近接入本地城域网POP点或本地SDH传输网节点。
集团客户专线主要采用P2P或PON方式进行光纤接入,使用小端口PON-ONU设备比使用光电收发器方式实现专线接入具有占用光缆资源少、可实现网管监控等优点,推荐分公司在专线接入中优先使用。
对于有TDM专线接入要求的大客户,宜采用MSTP/MSAP建设模式,对于没有TDM接入要求的集团大客户、商企客户,可根据带宽需求灵活选择FTTB/FTTO等方式。
MSTP/MSAP在建设初期可使用现有的SDH传输网络平台,以提供政企客户的MSTP/MSAP设备接入及业务传送。
接入设备有MSTP 和MSAP两种选择。
MSTP设备属于现网主流厂家的设备,可与现网传输设备灵活组网,便于对大客户电路端到端的配置及网络管理,性能优越,但成本相对较高。
MSAP设备为非主流厂家设备,具备SDH、PDH的一些基本功能及部分接口,能满足业务的TDM接入要求,成本相对较低,但其网管与现网SDH网管无法兼容,无法实现大客户电路的端到端的配置和管理。
根据投资收益和客户需求,推荐对银行等重点保障企事业单位选择MSTP设备,对小型商企选择MSAP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