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技术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制作实验报告(二)

石蜡切片制作实验报告(二)石蜡切片制作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了解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通过将样品置于石蜡中,使其固定后切割成薄片,然后染色观察样品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实验材料•组织样品•石蜡•石蜡切片机•切片染色盒•水、乙醇、甲醇等试剂实验步骤1.取适量的组织样品,放入石蜡中固定。
2.用石蜡切片机将固化后的石蜡和组织样品切割成薄片。
3.用甲醇或乙醇脱除石蜡。
4.进行染色处理,如使用伊红染色。
5.将染好色的切片放入切片染色盒中,加入水并覆盖。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可窥见其微观世界。
依据样品的不同,可看到各种细胞器、细胞分裂、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时应戴手套和护目镜以保护手部和眼睛。
2.切片机的切割速度应适中,避免快过头造成样品损伤。
3.染色剂应均匀覆盖于切片表面,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差。
实验结论石蜡切片技术是生物学科研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手段,能够突显样品中的微观结构,帮助科研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生物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
实验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在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 - 组织学研究:观测组织中各种细胞器、细胞分裂、细胞凋亡等现象。
- 免疫学研究:确定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 病理学研究:观测肿瘤等病理组织的构造特征。
- 分子生物学研究:观测基因的表达、蛋白质的结构等。
- 药理学研究:观察药物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实验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样品切面出现粗糙、污染现象:可能是切割速度太快,应适当降低切割速度。
2.切片中出现气泡或破损:可能是样品固定不够完整或者太多切片被叠加在一起,应减少切割深度或重新采集样品。
3.切片上未能完全染色:可能是涂抹染色剂时没有均匀涂抹,应均匀涂抹液体染色剂或更换染色试剂。
4.显微镜观察时出现模糊影响:可能是显微镜镜头或平台不够清洁,应及时清理。
结语石蜡切片技术是生物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精巢(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步骤。
2. 观察精巢组织的结构特征。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技术,通过将组织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将组织制成切片,以便于观察组织结构。
本实验通过制作精巢组织的石蜡切片,观察其结构特征。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切片机、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酒精灯、酒精、二甲苯、苏木素染液、伊红染液、蒸馏水等。
2. 实验试剂:4%多聚甲醛固定液、无水乙醇、醇苯、二甲苯、石蜡、中性树胶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新鲜精巢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依次放入75%酒精、85%酒精、90%酒精、95%酒精、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醇苯、二甲苯I、二甲苯II、蜡I、蜡II、蜡III中进行脱水,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1小时。
3. 包埋:将脱好水的组织放入石蜡中,使组织完全浸没,然后放入包埋机中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
4. 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块放入切片机中,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4μm。
5. 脱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中脱蜡,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30分钟。
6. 水化:将脱蜡后的切片依次放入无水乙醇、95%酒精、90%酒精、80%酒精、70%酒精、50%酒精中进行水化,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5分钟。
7. 染色:将水化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素染液中染色1-2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漂洗,再放入1%盐酸酒精分化数秒,再用自来水漂洗,最后放入1%氨水溶液返蓝1分钟,再用自来水冲洗数秒。
8. 染色:将返蓝后的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2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漂洗。
9. 封片:将染好的切片放入中性树胶中封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精巢组织的切片,可见其主要由生精小管和生精细胞组成。
2. 生精小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排列紧密,管壁由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组成。
3. 生精细胞包括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步骤,并成功制作了精巢组织的石蜡切片。
石蜡制片实验报告

篇一:石蜡切片技术实验报告题目:石蜡切片技术实验报告学院:农学院,专业:植物学,姓名:张永丰,学号:2011202010目的掌握石蜡切片技术,为以后的科研中切出合格的实验装片做准备。
并观察植物叶的横切面内部结构。
材料:已经固定好的女贞叶方法与操作步骤一、脱水:依次使用下列浓度的乙醇脱水50%乙醇—70%乙醇—85%乙醇—95%乙醇—100%乙醇—100%乙醇每步两个小时。
二、透明:依次通过下列试剂进行透明1、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加少许番红粉末,对材料进行附染)两个小时2、二甲苯两个小时3、二甲苯一个小时三、浸蜡:浸蜡步骤如下1、将材料瓶中的二甲苯取出1/2,加入剩余二甲苯的体积3/2倍的石蜡液于36℃温箱中处理35小时2、换用纯石蜡液于60℃温箱中处理2小时,再换一次纯石蜡液处理2小时四、包埋与切片1、在提前准备好的纸盒中放入少量蜡液。
2、片刻后放入材料,避免形成断层还要注意材料摆放的位置和方向。
3、及时将蜡块冷却,防治形成结晶。
4、修块与粘连:将多余的石蜡切除,使蜡块成为梯形;将蜡块一正确的方向粘连在枕木上。
5、切片:利用切片机将蜡块切成薄片。
切片厚度为8~10μm,以每分钟40~50转为宜。
6、粘片与展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黏贴剂和一滴蒸馏水用牙签涂匀,将蜡带光面朝下固定于载玻片上,放到展片台上经加温使其充分展开。
7、干燥:将展好的片放于36℃温箱中干燥16小时五、脱蜡:切片分别经过下列步骤进行脱蜡二甲苯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乙醇85%乙醇70%乙醇 5min六、染色:染色分为番红染色和固绿染色两步1、番红染色:将载玻片放入盛有番红染液(1%番红,70%乙醇)的染缸中染色22小时2、固绿复染:载玻片依次经过一下处理固绿染液(0.1%固绿,95%乙醇)20秒3、脱水:95% 1min 100% 1min 100%1min4、透明: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 1min 二甲苯 1min 二甲苯七、封片中性树胶封片,干燥八、镜检将封好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挑选清晰的具有叶横切面典型结构特征的部位拍照。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包括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
2. 了解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石蜡切片,识别不同组织结构。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制片方法,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等微观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将组织固定后,通过一系列的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使组织在石蜡中充分浸渍,然后用切片机切成薄片,最后进行染色和观察。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组织:肝脏、肾脏、心肌、骨骼肌等3. 试剂:卡诺氏固定液、FAA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蜂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甘油蛋白粘片剂、郝普特氏粘片剂、中性树胶、1%番红、1%固绿、1%过碘酸、Schiff 试剂、0.5%偏重亚硫酸钠溶液、醋酸酐-吡啶混合液、0.5%~1%淀粉糖化酶溶液等4. 器材: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温台、熔蜡炉、蜡杯、酒精灯、蜡铲、展片台、解剖刀、解剖针、解剖剪、解剖盘、培养皿、吸管、镊子、单面刀片、台木、毛笔、洒精灯、包埋纸盒、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玻片盘、树胶、树胶瓶、显微镜、温度计、脸盆、水浴锅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依次放入75%、85%、90%、95%酒精中浸泡1小时,然后放入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中浸泡30分钟,最后放入醇苯中浸泡5-10分钟。
3. 透明:将组织放入二甲苯I、二甲苯II中浸泡5-10分钟。
4. 浸蜡:将组织放入熔化的石蜡中浸泡1小时。
5.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机内进行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并修整蜡块。
6.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片厚约4微米。
7. 展片:将切片漂浮于摊片机40℃温水上,将组织展平,用载玻片将组织捞起,并放进60℃烤箱内烤片。
8. 染色:将烤干的切片进行染色,如苏木精-伊红染色。
石蜡制片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石蜡制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2. 掌握石蜡制片法在组织切片中的应用。
3. 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为后续病理学实验奠定基础。
二、实验原理石蜡制片法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技术,其原理是将组织经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等步骤,制成石蜡切片,便于观察和研究。
石蜡具有优良的透明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制作较厚的切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组织、固定液、70%、85%、95%、100%酒精、二甲苯、甘油蛋白、石蜡、载玻片、切片刀、切片机、烤箱、显微镜等。
2. 实验仪器:解剖针、眼科镊子、手术刀、量筒、漏斗、滴管、酒精灯、小木块、切片木框、切片盒、吸水纸、标签纸、熔蜡箱、展片台、真空泵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材:将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取出后修整平整,放入脱水盒内。
2. 脱水:将脱水盒放入吊篮,于脱水机内依次梯度酒精进行脱水。
具体步骤如下:- 75%酒精1小时- 85%酒精1小时- 90%酒精1小时- 95%酒精1小时- 无水乙醇I 30分钟- 无水乙醇II 30分钟- 醇苯5-10分钟- 二甲苯I 5-10分钟- 二甲苯II 5-10分钟- 蜡I 1小时- 蜡II 1小时- 蜡III 1小时3. 浸蜡: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机内进行包埋。
先将融化的蜡放入包埋框,待蜡凝固之前将组织从脱水盒内取出,按照包埋面的要求放入包埋框并贴上标签。
于-20℃冻台冷却,蜡凝固后将蜡块从包埋框中取出并修整蜡块。
4.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片厚约4微米。
切片漂浮于摊片机40℃温水上将组织展平,用载玻片将组织捞起,并放进60℃烤箱内烤片。
待水烤干蜡烤化后取出常温保存备用。
5. 染色:将石蜡切片依次放入二甲苯、无水乙醇、95%酒精、90%酒精、80%酒精、70%酒精中脱蜡至水,然后进行HE染色。
6. 洗片: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清水中洗去浮色。
7. 晾干:将切片放入干燥箱中晾干。
石蜡切片制作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石蜡切片制作是病理学、生物学等研究领域中常用的制片方法,主要用于观察组织切片的微观结构。
为了更好地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技术,我们开展了为期两周的石蜡切片制作实习。
二、实习目的1. 熟悉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掌握石蜡切片制作的各项操作技巧;3.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
三、实习内容1. 实验材料组织块、固定液、70%、85%、95%、100%酒精、二甲苯、石蜡、载玻片、切片刀、切片机、显微镜等。
2. 实验步骤(1)取材与固定取新鲜组织块,将其投入固定液中浸泡24小时,使组织中的蛋白质变性凝固,防止细胞自溶和细菌分解。
(2)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块依次放入70%、85%、95%、100%酒精中,每次浸泡30分钟,逐渐脱去组织中的水分。
(3)透明将脱水后的组织块放入二甲苯中浸泡,每次浸泡30分钟,使组织块变得透明。
(4)浸蜡将透明后的组织块放入已溶化的石蜡中,浸泡30分钟,使石蜡渗入组织块。
(5)包埋将浸蜡后的组织块取出,放入熔化的石蜡中,使组织块包埋在石蜡中。
(6)切片将包埋好的石蜡块固定于切片机上,切成5-8微米的薄片。
(7)贴片将切下的薄片贴在载玻片上,放入45℃恒温箱中烘干。
(8)脱蜡将烘干后的切片放入100%酒精中浸泡,去除石蜡。
(9)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精染液中染色,再用盐酸酒精分化,最后放入伊红染液中复染。
(10)脱水、透明将染色后的切片依次放入70%、85%、95%、100%酒精中,每次浸泡30分钟,使切片透明。
(11)封片将透明后的切片覆以盖玻片,滴加树胶封片。
四、实习心得1. 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切片失败。
2. 在实际操作中,要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巧,如切片、贴片、染色等,以保证切片质量。
3. 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合理分配任务,提高实验效率。
4. 在实验过程中,要严谨操作,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将组织样本固定在切片上,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研究方法,它的原理基于石蜡的透明性和稳定性。
石蜡是一种具有较高熔点的蜡状物质,具有良好的剪切性和切片稳定性。
在进行石蜡切片前,需要将组织样本进行固定、脱水和浸渍处理,使其具备适合切片的性质。
然后,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浸入石蜡中,石蜡渗透进入组织细胞中,将其包裹在石蜡中形成固定的切片。
最后,使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石蜡切片的步骤1. 组织样本的固定:将组织样本取出后,迅速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乙醛等,可以使组织样本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
2. 脱水处理: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脱水过程中,需要逐渐使用浓度递增的酒精进行浸泡,使组织逐渐脱水至无水状态。
3. 浸渍处理: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浸泡在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渍。
浸渍时间根据组织样本的大小和类型而定,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4. 石蜡包埋:将浸渍好的组织样本放入石蜡模具中,加热使石蜡融化,将组织样本包裹在石蜡中。
包埋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石蜡充分渗透到组织中。
5. 石蜡切片:使用石蜡切片机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切割成薄片。
切片时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割速度和刀片的角度,以获得理想的切片质量。
6. 切片染色:将切好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组织结构的对比度和可见性。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学染色、组织学染色等。
7.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好的石蜡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组织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成。
三、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病理学研究,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通过观察石蜡切片下的组织结构,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一)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一)石蜡切片实验报告摘要•石蜡切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技术,用于研究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本报告通过对石蜡切片实验的描述和结果分析,总结了该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引言•石蜡切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总结石蜡切片实验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是一种将生物组织固定、浸泡、包埋和切割的方法。
•通过该实验可以获取生物组织的切片,用于观察细胞结构和功能。
实验步骤1.生物组织固定:将待实验组织固定在适当的固定液中,以保持细胞的形态。
2.组织浸泡:将固定后的组织浸泡在逐渐浓度上升的酒精溶液中,以去除水分。
3.组织包埋:将浸泡后的组织置于熔化的石蜡中,使其逐渐渗透和包埋。
4.组织切割:将包埋好的组织用切片机切割成薄片,通常为5-10微米厚。
5.切片染色:将切割好的组织片进行染色,以突显细胞结构和功能。
6.切片封装:将染色好的组织片放置在玻璃载板上,并用封片剂封装,以保护切片。
实验注意事项•实验过程中需注意个人安全,避免与切割仪器和刀片直接接触。
•切片时需控制切片机的速度和厚度,以获得理想的切片质量。
•染色时需掌握适当的染色时间和浓度,避免染色过度或不足。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石蜡切片实验,我们成功获取了生物组织的切片。
•切片经过染色后,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器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有助于进一步研究组织的结构和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石蜡切片实验是一种可靠、高效的技术,适用于各种生物组织的研究。
结论•本报告总结了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分析了实验结果。
•通过石蜡切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石蜡切片技术实验报告
学院:农学院,专业:植物学,姓名:张永丰,学号:2011202010目的
掌握石蜡切片技术,为以后的科研中切出合格的实验装片做准备。
并观察植物叶的横切面内部结构。
材料:已经固定好的女贞叶
方法与操作步骤
一、脱水:依次使用下列浓度的乙醇脱水
50%乙醇一70%乙醇一85%乙醇一95%乙醇一100%乙醇一100%乙醇每步两个小时。
二、透明:依次通过下列试剂进行透明
1、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加少许番红粉末,对材料进行附染)两个小时
2、二甲苯两个小时
3、二甲苯一个小时
三、浸蜡:浸蜡步骤如下
1、将材料瓶中的二甲苯取出1/2,加入剩余二甲苯的体积3/2倍的石蜡液于36C 温
箱中处理35小时
2、换用纯石蜡液于60 T温箱中处理2小时,再换一次纯石蜡液处理2小时
四、包埋与切片
1、在提前准备好的纸盒中放入少量蜡液。
2、片刻后放入材料,避免形成断层还要注意材料摆放的位置和方向。
3、及时将蜡块冷却,防治形成结晶。
4、修块与粘连:将多余的石蜡切除,使蜡块成为梯形;将蜡块一正确的方向粘连
在枕木上。
5、切片:利用切片机将蜡块切成薄片。
切片厚度为8〜10卩m,以每分钟40〜
50转为宜。
6、粘片与展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黏贴剂和一滴蒸馏水用牙签涂匀,将蜡带光面
朝下固定于载玻片上,放到展片台上经加温使其充分展开。
7、干燥:将展好的片放于36 E温箱中干燥16小时
五、脱蜡:切片分别经过下列步骤进行脱蜡
二甲苯30min 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5min无水乙醇5min 95%乙醇5min
85%乙醇5min 70%乙醇5min
六、染色:染色分为番红染色和固绿染色两步
1、番红染色:将载玻片放入盛有番红染液(1%番红,70%乙醇)的染缸中染色
22小时
2、固绿复染:载玻片依次经过一下处理
70% 1min 85% 1min 95% 1min 固绿染液(0.1%固绿,95%L醇)20 秒
3、脱水:95% 1min 100% 1min 100%1min
4、透明: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1min二甲苯1min二甲苯
七、封片
中性树胶封片,干燥
八、镜检
将封好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挑选清晰的具有叶横切面典型结构特征的部位拍照。
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分析
二、方法分析
1、包埋是材料放置的位置不正确加之材料较大,为切片带来较大困难,以致切
片效果不理想。
2、番红染色时间短,观察结果中应该是红色的部位不明显。
3、固绿复染时间短,表皮细胞染色不清晰。
4、材料固定时间过长,或者处理过程中使得材料变脆,切片时把叶的远轴面表皮
与叶片脱离,使得观察结果中的很多叶片没有远轴面表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