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报告

石蜡切片报告
报告人:XXX
报告时间:XXX年XX月XX日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了解石蜡切片的制备过程及其在显微镜下的观察方法,为后续的生物组织切片和显微镜观察打下基础。
二、实验材料
石蜡、无水乙醇、甲苯、石蜡切片机、差显显微镜、显微照相机等。
三、实验步骤
1、制备石蜡切片
①调制石蜡薄膜:将石蜡切成小块,加入无水乙醇,用热水浴器加热搅拌至完全融解,制成石蜡薄膜;
②制备石蜡块:将制好的石蜡薄膜倒在石蜡切片机切片台上,用切片机切割出合适大小的石蜡块;
③制备石蜡切片:将制好的石蜡块置于切片机切片刀上,用刀片切割出薄如纸片的石蜡切片。
2、染色
将石蜡切片用甲苯除蜡后放入不含水的甲醛中,浸泡30分钟后取出,用无水乙醇漂洗3次。
3、观察
将石蜡切片放在差显显微镜下观察,用显微照相机拍摄所需部位的照片。
四、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石蜡切片均匀、透明,组织结构清晰,染色效果良好。
五、结论
制备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组织切片方法,其制备过程简单、成本较低,观察效果较好。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以及显微镜下的观察技巧,为日后的实验打下基础。
六、参考文献
无。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精巢(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步骤。
2. 观察精巢组织的结构特征。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切片技术,通过将组织固定、脱水、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将组织制成切片,以便于观察组织结构。
本实验通过制作精巢组织的石蜡切片,观察其结构特征。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切片机、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酒精灯、酒精、二甲苯、苏木素染液、伊红染液、蒸馏水等。
2. 实验试剂:4%多聚甲醛固定液、无水乙醇、醇苯、二甲苯、石蜡、中性树胶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新鲜精巢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依次放入75%酒精、85%酒精、90%酒精、95%酒精、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醇苯、二甲苯I、二甲苯II、蜡I、蜡II、蜡III中进行脱水,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1小时。
3. 包埋:将脱好水的组织放入石蜡中,使组织完全浸没,然后放入包埋机中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
4. 切片:将包埋好的组织块放入切片机中,进行切片,切片厚度为4μm。
5. 脱蜡:将切片放入二甲苯中脱蜡,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30分钟。
6. 水化:将脱蜡后的切片依次放入无水乙醇、95%酒精、90%酒精、80%酒精、70%酒精、50%酒精中进行水化,每个步骤处理时间为5分钟。
7. 染色:将水化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素染液中染色1-2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漂洗,再放入1%盐酸酒精分化数秒,再用自来水漂洗,最后放入1%氨水溶液返蓝1分钟,再用自来水冲洗数秒。
8. 染色:将返蓝后的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2分钟,然后用自来水漂洗。
9. 封片:将染好的切片放入中性树胶中封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精巢组织的切片,可见其主要由生精小管和生精细胞组成。
2. 生精小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排列紧密,管壁由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组成。
3. 生精细胞包括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步骤,并成功制作了精巢组织的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及染色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步骤。
2. 了解石蜡切片的染色原理和方法。
3. 观察细胞组织的结构特征。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 石蜡切片机- 石蜡包埋机- 恒温箱- 显微镜- 载玻片- 盖玻片- 毛笔- 镊子- 刀片- 染色缸- 烤片机- 试剂瓶2. 试剂:- 4%多聚甲醛固定液- 无水乙醇- 二甲苯- 苏木素染液- 伊红染液- 1%盐酸酒精溶液- 1%氨水溶液- 甘油蛋白粘片剂- 中性树胶三、实验步骤1. 取材与固定:取新鲜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放入脱水盒,依次用75%、85%、90%、95%、无水乙醇进行脱水,每级酒精处理1小时。
3. 浸蜡:将脱水后的组织放入二甲苯中浸泡,每缸浸泡1小时。
4.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块放入包埋机中,加入融化的石蜡,待石蜡凝固后取出,修整蜡块。
5.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固定在切片机上,切成4微米厚的切片。
6. 水化:将切片放入水中,用毛笔轻轻搅动,使切片展平。
7. 脱蜡:将水化的切片放入二甲苯中,依次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10分钟。
8. 苏木素染色:将脱蜡后的切片放入苏木素染液中,染色0.5-1分钟。
9. 自来水漂洗: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0. 盐酸酒精分化:将漂洗后的切片放入1%盐酸酒精溶液中分化数秒。
11. 自来水漂洗:将分化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2. 氨水返蓝:将漂洗后的切片放入1%氨水溶液中返蓝1分钟。
13. 自来水漂洗:将返蓝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4. 伊红染色:将漂洗后的切片放入伊红染液中染色1分钟。
15. 自来水漂洗: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自来水中漂洗。
16. 梯度酒精脱水:将漂洗后的切片依次放入70%、80%、90%、95%、无水乙醇中,每级酒精处理5分钟。
17. 透明:将脱水后的切片放入二甲苯中,依次浸泡5分钟,然后放入无水乙醇中,浸泡5分钟。
石蜡制片实验报告

篇一:石蜡切片技术实验报告题目:石蜡切片技术实验报告学院:农学院,专业:植物学,姓名:张永丰,学号:2011202010目的掌握石蜡切片技术,为以后的科研中切出合格的实验装片做准备。
并观察植物叶的横切面内部结构。
材料:已经固定好的女贞叶方法与操作步骤一、脱水:依次使用下列浓度的乙醇脱水50%乙醇—70%乙醇—85%乙醇—95%乙醇—100%乙醇—100%乙醇每步两个小时。
二、透明:依次通过下列试剂进行透明1、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加少许番红粉末,对材料进行附染)两个小时2、二甲苯两个小时3、二甲苯一个小时三、浸蜡:浸蜡步骤如下1、将材料瓶中的二甲苯取出1/2,加入剩余二甲苯的体积3/2倍的石蜡液于36℃温箱中处理35小时2、换用纯石蜡液于60℃温箱中处理2小时,再换一次纯石蜡液处理2小时四、包埋与切片1、在提前准备好的纸盒中放入少量蜡液。
2、片刻后放入材料,避免形成断层还要注意材料摆放的位置和方向。
3、及时将蜡块冷却,防治形成结晶。
4、修块与粘连:将多余的石蜡切除,使蜡块成为梯形;将蜡块一正确的方向粘连在枕木上。
5、切片:利用切片机将蜡块切成薄片。
切片厚度为8~10μm,以每分钟40~50转为宜。
6、粘片与展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黏贴剂和一滴蒸馏水用牙签涂匀,将蜡带光面朝下固定于载玻片上,放到展片台上经加温使其充分展开。
7、干燥:将展好的片放于36℃温箱中干燥16小时五、脱蜡:切片分别经过下列步骤进行脱蜡二甲苯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乙醇85%乙醇70%乙醇 5min六、染色:染色分为番红染色和固绿染色两步1、番红染色:将载玻片放入盛有番红染液(1%番红,70%乙醇)的染缸中染色22小时2、固绿复染:载玻片依次经过一下处理固绿染液(0.1%固绿,95%乙醇)20秒3、脱水:95% 1min 100% 1min 100%1min4、透明: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 1min 二甲苯 1min 二甲苯七、封片中性树胶封片,干燥八、镜检将封好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挑选清晰的具有叶横切面典型结构特征的部位拍照。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包括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
2. 了解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石蜡切片,识别不同组织结构。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制片方法,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等微观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将组织固定后,通过一系列的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使组织在石蜡中充分浸渍,然后用切片机切成薄片,最后进行染色和观察。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组织:肝脏、肾脏、心肌、骨骼肌等3. 试剂:卡诺氏固定液、FAA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蜂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甘油蛋白粘片剂、郝普特氏粘片剂、中性树胶、1%番红、1%固绿、1%过碘酸、Schiff 试剂、0.5%偏重亚硫酸钠溶液、醋酸酐-吡啶混合液、0.5%~1%淀粉糖化酶溶液等4. 器材: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温台、熔蜡炉、蜡杯、酒精灯、蜡铲、展片台、解剖刀、解剖针、解剖剪、解剖盘、培养皿、吸管、镊子、单面刀片、台木、毛笔、洒精灯、包埋纸盒、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玻片盘、树胶、树胶瓶、显微镜、温度计、脸盆、水浴锅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依次放入75%、85%、90%、95%酒精中浸泡1小时,然后放入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中浸泡30分钟,最后放入醇苯中浸泡5-10分钟。
3. 透明:将组织放入二甲苯I、二甲苯II中浸泡5-10分钟。
4. 浸蜡:将组织放入熔化的石蜡中浸泡1小时。
5.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机内进行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并修整蜡块。
6.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片厚约4微米。
7. 展片:将切片漂浮于摊片机40℃温水上,将组织展平,用载玻片将组织捞起,并放进60℃烤箱内烤片。
8. 染色:将烤干的切片进行染色,如苏木精-伊红染色。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石蜡切片实验,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组织构成,掌握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细胞学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与试剂,显微镜、石蜡切片、染色剂、玻璃片、显微镜载玻片、酒精、甘油、显微镜盖玻片。
实验步骤:1. 取一块石蜡切片,将其放置在玻璃片上,用酒精浸泡片切片5分钟,使其软化。
2. 用刮刀将石蜡切片刮至薄如纸张。
3. 将切好的石蜡切片浸泡在染色剂中,染色10分钟,使细胞染色。
4. 将染色后的石蜡切片放入酒精中脱水,然后放入甘油中固定。
5. 取一个显微镜载玻片,将固定好的石蜡切片放在载玻片上,盖上显微镜盖玻片。
6.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上,调节倍率,观察石蜡切片下的细胞结构。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石蜡切片下的细胞结构清晰可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等结构清晰可辨。
通过不同染色剂的染色,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不同细胞器的形态和分布,比如细胞核的形态、染色颜色的深浅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到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对于研究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石蜡切片实验,我们掌握了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了细胞学实验操作技能。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注意石蜡切片的切割技巧和染色方法,以保证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清晰、准确。
在未来的实验中,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细胞结构和组织构成的观察,不断提高实验操作技能,为细胞生物学和组织学的研究工作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1. 高等学校生物学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 生物学实验指导[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张三等. 细胞生物学实验指导[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石蜡标本制备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学习石蜡标本制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石蜡切片、染色、封片等操作步骤。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对组织结构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石蜡标本制备是一种常用的生物组织切片技术,通过将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等步骤,使组织结构清晰、便于观察。
本实验采用HE染色法,使细胞核和细胞质呈现不同颜色,便于观察。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器材:石蜡、组织块、固定液、脱水剂、透明剂、包埋剂、切片机、染色剂、封片剂、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
2. 试剂:甲醛、酒精、苯、二甲苯、无水乙醇、HE染色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好的组织依次放入75%、85%、90%、95%、无水乙醇中,每级处理1小时。
3. 透明:将组织放入苯中,处理1小时。
4. 浸蜡:将组织放入石蜡中,处理2小时。
5.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剂中,在-20℃冰箱中冷却,使蜡凝固。
6. 切片:将包埋好的蜡块置于切片机上,切片厚度为4微米。
7. 染色:将切片放入染色液中,染色时间为5分钟。
8. 水洗:将染色后的切片放入水中,水洗3次。
9. 封片:将切片用封片剂封片,放入载玻片上,盖玻片。
五、实验现象1. 脱水过程中,组织逐渐变得透明。
2. 浸蜡过程中,组织逐渐变得透明,且颜色变白。
3. 包埋过程中,组织被石蜡包裹,形成蜡块。
4. 切片过程中,组织被切成薄片。
5. 染色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质呈现不同颜色。
6. 封片后,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清晰可见。
六、实验结论通过石蜡标本制备实验,成功制备了组织切片,并进行了染色和封片。
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结构清晰可见,达到了实验目的。
七、实验讨论1. 在脱水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时间,避免组织过度脱水而影响切片质量。
2. 在浸蜡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避免组织过度加热而影响切片质量。
3. 在切片过程中,要注意切片机的速度和压力,以保证切片厚度均匀。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它可以将组织样本固定在切片上,以便于观察和分析。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步骤和应用。
一、石蜡切片技术的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研究方法,它的原理基于石蜡的透明性和稳定性。
石蜡是一种具有较高熔点的蜡状物质,具有良好的剪切性和切片稳定性。
在进行石蜡切片前,需要将组织样本进行固定、脱水和浸渍处理,使其具备适合切片的性质。
然后,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浸入石蜡中,石蜡渗透进入组织细胞中,将其包裹在石蜡中形成固定的切片。
最后,使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观察和分析。
二、石蜡切片的步骤1. 组织样本的固定:将组织样本取出后,迅速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乙醛等,可以使组织样本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
2. 脱水处理:将固定好的组织样本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组织中的水分。
脱水过程中,需要逐渐使用浓度递增的酒精进行浸泡,使组织逐渐脱水至无水状态。
3. 浸渍处理: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浸泡在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渍。
浸渍时间根据组织样本的大小和类型而定,一般需要数小时至数天。
4. 石蜡包埋:将浸渍好的组织样本放入石蜡模具中,加热使石蜡融化,将组织样本包裹在石蜡中。
包埋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石蜡充分渗透到组织中。
5. 石蜡切片:使用石蜡切片机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切割成薄片。
切片时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割速度和刀片的角度,以获得理想的切片质量。
6. 切片染色:将切好的石蜡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组织结构的对比度和可见性。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学染色、组织学染色等。
7. 显微镜观察:将染色好的石蜡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通过显微镜的放大功能,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组织样本的细胞结构和组织构成。
三、石蜡切片技术的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用于病理学研究,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
通过观察石蜡切片下的组织结构,医生可以了解病变的类型、程度和分布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水洗去多余染液;
*30%、50%、70%、80%、90%、95%各级乙醇脱水,5min;
*在材料上滴加1%的固绿(95%乙醇配制),染色10-30s;
*95%乙醇漂洗;
*纯乙醇脱水5min;
*1/2纯乙醇+1/2二甲苯,5min,纯二甲苯5min.
四、实验结果:
百合子房横切7微米4倍
百合子房横切7微米40倍注:胚囊内并没ຫໍສະໝຸດ 观察到细胞普通生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番红-固绿二重染制作百合子房永久切片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1.材料:新鲜百合花子房
2.试剂:FAA固定液(50%乙醇89ml+冰醋酸5ml+甲醛6ml)、1%番红、1%固绿、各级乙醇(30%、50%、70%、80%、90%、95%、100%)、脱水剂、石蜡、封片胶。
3.用具:包埋机、切片机、摊片机、快速制片处理仪、恒温箱、解剖刀、镊子、单面刀片、毛笔、乙醇灯、包埋盒、染缸、晾片板、温度计等。
三、实验步骤:
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透蜡→包埋→切片→镜检→烤片→染色→树胶封藏→镜检→显微照相
染色程序如下:
*切片在二甲苯中脱蜡,10-20min,直至全部石蜡脱掉;
*1/2纯乙醇+1/2二甲苯,5min;
*经无水乙醇、95%、90%、80%、70%、50%、30%各级乙醇各5min,蒸馏水5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