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

石蜡切片技术实验实验目的掌握动植物材料石蜡切片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原理石蜡制片法是将材料经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后包埋在石蜡里面进行切片的方法。
此法适用范围,制片手段完备,能将材料切成极薄的片子(可切至2-8微米左右),并能制成连续的片子,这是其它制片法难以达到的,因此在光学显微镜的制片技术上它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除了一些经不住石蜡切片法中所应用的各种药剂处理的材料不能应用石蜡切片以外,一般的材料都可以用此法制片,但有制作时间较长,操作过程复杂以及材料易发硬或发脆等缺点。
该法多采用旋转式切片机进行切片。
实验材料小白鼠各种器官组织试剂1、70%、80%、90%、95%酒精及无水酒精:95%以下的各级浓度酒精是用95%酒精加蒸馏水稀释而成。
简单的稀释方法:所需稀释的浓度是多少,就量取多少毫升原浓度的酒精,再加蒸馏水至该酒精的原浓度即可。
例如,配制70%酒精,就量取70ml95%酒精,然后加入25ml蒸馏水即成。
2、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有10%福尔马林、Bouin氏液和Zenker氏液等。
Bouin氏液在组织学切片技术方面应用甚广,配方如下:苦味酸饱和水溶液75ml福尔马林25ml冰醋酸5ml3、蛋白甘油:蛋白甘油是粘贴蜡片用的粘片剂。
配方如下:取一新鲜鸡蛋的蛋白,充分搅拌成雪花状泡沫,然后滤去泡沫,加入等量甘油,搅拌均匀,再加入一小粒麝香草酚防腐。
4、染色液:以H.E.染色法为例,需配制苏木精染液和曙红染液。
⑴、苏木精染液:苏木精是一种碱性染料,它可将染色质染成蓝紫色。
配方有多种,现介绍Harris氏苏木精的配制:甲液:苏木精0.5 g95%酒精5.0 ml乙液:硫酸铝钾(或硫酸铝铵)10g蒸馏水100 ml氧化汞0.25g冰醋酸几滴先将甲液溶解,再将硫酸铝钾溶于蒸馏水中,并加热使溶解,然后将两液混合煮沸,离开火焰后缓缓加入氧化汞。
冷却后过滤,加入几滴冰醋酸即成。
⑵、0.5%曙红酒精溶液:即0.5g曙红溶于100ml95%酒精中。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制备薄片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样品固定和处理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首先需要对待切样品进行固定和处理。
固定样品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常用的有乙醛固定、冰醋酸固定和福尔马林固定等。
处理样品的方法也根据实验目的而定,可以包括染色、脱水、透明化等步骤,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样品。
2. 包埋将处理好的样品包埋在石蜡中,以便进行切片。
首先,将样品放入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石蜡溶液转移到恒温水浴中,使其逐渐固化。
在固化过程中,要确保样品均匀分布在石蜡中,避免出现气泡和空洞。
3. 切片切片是石蜡切片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首先,将固化的石蜡块从模具中取出,并放置在切片机的夹持装置上。
然后,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和速度,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
接下来,使用切片刀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在切割过程中,要保持手稳定,避免切片厚度不均匀或出现断层。
4. 切片取片切片切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取下。
首先,使用镊子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小心取下,避免损坏或弯曲切片。
然后,将切片放置在预先准备好的载玻片上。
在放置切片时,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如细管吸气来帮助排除气泡。
5. 去除石蜡和染色切片取片后,需要将切片上的石蜡去除,并进行染色处理。
首先,将切片放入去石蜡剂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切片转移到浸泡染色剂中,进行染色处理。
在去石蜡和染色过程中,要注意时间控制和温度控制,以确保染色效果和切片质量。
6. 封片和封边染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做成封片,以保护切片并便于保存。
首先,将切片用透明胶片或玻璃片覆盖。
然后,使用封片胶或封片胶带将切片和覆盖物固定在一起。
接下来,将切片的边缘进行封边处理,以避免切片脱落或污染。
7. 干燥和贴标封片完成后,需要将切片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贴标。
石蜡切片技术

石蜡切片制备技术活的细胞或组织多为无色透明,各种组织间和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均缺乏反差,在一般光镜下不易清楚区别出;组织离开机体后很快就会死亡和产生组织腐败,失去原有正常结构,因此,组织要经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步骤以免细胞组织死亡,而能清晰辨认其形态结构。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
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
教学中,光镜下观察切片标本多数是石蜡切片法制备的。
石蜡切片法是将组织经过一系列药品处理,使石蜡渗入组织,包埋成蜡块,再把组织蜡块切成极薄的片子,根据不同的需要用不同的染色方法以显示不同细胞和组织的形态,以及细胞和组织中某些化学或特殊(如抗原)成份含量的变化。
一、所需器材及试剂1,器材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熔蜡炉,蜡杯,酒精灯,蜡铲,铺片台,冷冻台,解剖刀,镊子,台木,毛笔,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中性树胶,显微镜。
2,试剂各种浓度的酒精(70%、80%、90%、95%、100%)、二甲苯、石蜡、苏木精染液,0.5%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等。
二、石蜡切片制备过程1,取材采集病料要及时,以防组织变质发生自溶。
病理组织材料要采取病变典型突出的部分,最好选病变与健康组织的交界处,以识别和探讨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2,固定采集样品在滤纸上吸干后迅速放入4%甲醛溶液中固定七天以上,使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变性凝固,以防止细胞死后的自溶或细菌的分解,从而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结构。
3,洗涤切取约1cm×1cm×0.3mm固定好的组织,放入带盖的网槽中用自来水冲洗过夜,调节流量使水从底部缓慢流出。
4,脱水透明组织经固定和水洗后含多量水分,水与透明剂、石蜡不能溶合,因此,在透明、浸蜡前必须进行脱水,把组织中的水份彻底驱除。
酒精为常用脱水剂,它既能与水相混合,又能与透明剂相混,为了减少组织材料的急剧收缩,应使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递增的顺序进行。
组织胚胎学研究方法和技术—石蜡切片与HE染色

是最常用的经典技术
02 石蜡切片术基本步骤
取材和固定 脱水和包埋 切片和染色 封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3 HE 染色
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法,简称HE 染色法
原理: 苏木精(Hematoxylin)-- 伊红(Eosin)
碱性染料
酸性染料
嗜碱性
将嗜碱性物质 (本身酸性)
构具有被碱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碱性。
光镜技术— 石蜡切片术和HE染色
目录
CONTENT
01 光镜技术概述
02 石蜡切片术
03 HE染色
01 光镜技术概述
应用一般光学显微镜(简称光镜)观察是组织学研究的最基本方法 放大倍数可达1500,分辨率约为0.2μm 光镜下能被分辨的微细结构称光镜结构(LM) 组织学研究需要制备能使光线透过、微细
染成蓝色
中性
细胞核中的染色质、 细胞质中的核糖体
将嗜酸性物质 (本身碱性) 染成红色
嗜酸性
细胞质、膜性结构(线粒体、溶 酶体、滑面内质网)、细胞间质
脑垂体,H&E, x400
特殊染色法
镀银染色法
醛复红染色法
活体染色法
小结
1. 组织学最常见的研究方法是采用光镜观察。 2. 石蜡切片术是光镜观察时标本制备最常用的经典技术。 3. 组织切片常用的染色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法,称HE染色。 4. 凡组织结构具有被酸性染料着色的性质称嗜酸性,凡组织结
石蜡切片法

包埋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包埋后的石蜡块应为均匀半透明状,有时出现白色浑浊 结晶(像雪花一样)部分,这样在切片时就有妨碍,不易切出 薄的切片。 原因:①组织内部或石蜡中混有透明剂;②脱水不干净;③石 蜡本身品质不良;④组织块移入纸盒时动作太慢,周围的石蜡 已成凝固状态;⑤冷却用水温度不够低,石蜡凝固太慢。 解决办法:属于前三个原因者应在包埋之前就须注意;属于后 二个原因者,可将包埋块再投入Ⅲ蜡中熔化后重新包埋,但必 须注意熔化包埋过的石蜡块的时间不宜过久。
脱水(常用脱水剂:乙醇;脱水原则:低浓度到高浓度)(目的?) 脱水时间:视材料的性质、大小而定 小鼠肝脏:在各级AL中停留0.5-1h; 植物叶片:在各级AL中停留2-4h; 注意:脱水应彻底,否则与二甲苯混合后混浊,必须倒回重脱水;如需过夜, 则停留在70%酒精中。
二、实验步骤(2)
透明(置换) 常用透明剂:二甲苯; 透明原则:低浓度到高浓度 (½ 二甲苯+ ½ 100%酒精 二甲苯 二甲苯) 透明时间:小鼠肝脏每级停留0.5-1h;植物叶片每级停留1-3h。
染色原理--化学作用
化学作用的主要理论根据是染色剂的性质可分为酸性、碱性和 中性染色剂,而动、植物的细胞内—般也可区分为酸性(阴离子) 和碱性(阳离子)部分。当碱性染色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阳 离子时,就能与细胞的阴离子(酸件部分)较牢固地结合,当酸 性染色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阴离子时,就能与细胞内的阳 离子(碱性部分)较牢固地结合。 例如,细胞核,尤其是核内的染色质,主要由核酸组成,是酸 性的组成成分.故和碱性染色剂(苏木精)的亲和力很强,易于 着色。细胞质含碱性物质,故和酸性染色剂(伊红、曙红)的亲 和力很大,易于着色。
甲醛-醋酸-酒精液(FAA) 50%或70%酒精 90ml 冰醋酸 5ml 甲醛 5ml 特点:过去称”标准固定液“或”万能固定液“;是 组织形态中常用的固定液;同时兼作保存液。是植物 制片技术中较为良好的固定液和保存液。除单细胞和 丝状藻类外,均可用此液固定.也通用于昆虫和甲壳 类的固定。
石蜡切片技术

流水冲洗:将小瓶用纱布蒙住,放入盆中,流 水冲洗,效果较静置冲洗为好,时间为 12~24h,但流水不能太大太急,也不能太长, 太长使组织变软肿胀,冲洗时间有时长达24h 左右,如木本植物的木质部。
3.注意事项
(1) 冲洗彻底——否则收缩、变硬、抽取 (2)不能时间太长太急——变软,肿胀(吸水) (3) 摇动有利于冲洗干净——加快分子运动
3注意事项: ▪ 要准 ▪ 要快 ▪ 避免损伤(方向,刀要快,不能挤压)
植物取材:用剪刀剪下材料时一定要植物生活正常,不要 因缺水、营养和温度光照发生明显改变,影响细胞结构, 同时发育程度、部位要准。
(二)固定
1.目的: 为了使取样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成分方面保
持与生活的状态一样,就必须迅速杀死细胞避 免失水变形,自溶破坏结构等。 固定液的选择:快;不溶解;不收缩膨胀; 软硬适中;增加折光度;增加染色能力;长期 保存等7项。
混合固定:
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试剂混合在一起进行固定如: 卡诺氏固定液
酒精:冰醋酸(3:1) 酒精:冰醋酸:氯仿(6:1:3)适用于动植物一般 组织细胞。 FAA 福尔马林(38%甲醛)5 ml: 冰醋酸5ml:70%酒精90 ml 幼嫩材料用50%酒精代替70%酒精,可防止材料收 缩;还可加入5 ml甘油(丙三醇)以防蒸发和材料变硬. 但单细胞及丝状藻类除外,也不适于细胞学研究
生物显微技术 第一章 石蜡切片制作技术

三、包埋
是把被石蜡浸透的材料连同熔化的石蜡一起 倒入一定形状的容器内,并立即投入冷水中, 使它凝固成含材料的蜡块,以备切片。
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的蜡杯,倒入包埋 用的纸盒中,取出存放材料的蜡杯,用温镊 子夹取材料平放于纸盒底部,使之排列整齐。 将纸盒两侧的把手提起,慢慢地平放在面盆 的水面,待石蜡的表面凝固,将 纸盒慢慢 浸入水中,待石蜡完全凝固(约30分钟) 后即可取出备用。
包埋前应先把必需的用具(恒温箱、温台、纸盒) 准备好。 包埋用的镊子要先放在温箱中预热。
第五节 切片、展片和贴片
一、切 片 是把包埋好的材料块用切片机切成所需厚度的切片带。 实验程序 1. 切片前的准备工作 (1)整修:用单面刀片将蜡块四周修整平行。 (2 )石蜡块的固着:先将蜡块用刀片切成方形或长
四、注意事项
1 透明的注意事项
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水 分进入; 更换透明剂,动作要迅速; 材料周围 出现白色雾状,应退回纯酒精中重新脱水。
2 透蜡的注意事项
动物材料常用的石蜡熔点为52-56ºC;植物材料 为54-60ºC。 透蜡温度要恒定,不可忽高忽低;
3 包埋的注意事项
第一节 动物的选择、杀死和取材
一、动物的选择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和组织 如:健康状况的选择 观察不同组织、器官选择不同的动物(如:
肥大细胞、肝小叶、环层小体等)
二、动物致死法 根据动物的大小、种类和观察目的不同,进
行适当的选择。 1、麻醉法 2、空气栓塞法 3、断头法 4、击头法 5、股动脉放血法 要求动作迅速、及时取材、迅速固定
石蜡切片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包括组织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
2. 了解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3. 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石蜡切片,识别不同组织结构。
二、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学制片方法,用于观察组织、细胞等微观结构。
其基本原理是将组织固定后,通过一系列的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使组织在石蜡中充分浸渍,然后用切片机切成薄片,最后进行染色和观察。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小鼠2. 组织:肝脏、肾脏、心肌、骨骼肌等3. 试剂:卡诺氏固定液、FAA固定液、各种浓度的酒精、二甲苯、石蜡、蜂蜡、埃利希苏木精染液、1%伊红酒精溶液、1%盐酸酒精溶液、甘油蛋白粘片剂、郝普特氏粘片剂、中性树胶、1%番红、1%固绿、1%过碘酸、Schiff 试剂、0.5%偏重亚硫酸钠溶液、醋酸酐-吡啶混合液、0.5%~1%淀粉糖化酶溶液等4. 器材:切片刀、切片机、恒温箱、温台、熔蜡炉、蜡杯、酒精灯、蜡铲、展片台、解剖刀、解剖针、解剖剪、解剖盘、培养皿、吸管、镊子、单面刀片、台木、毛笔、洒精灯、包埋纸盒、染色缸、盖玻片、载玻片、玻片盘、树胶、树胶瓶、显微镜、温度计、脸盆、水浴锅等四、实验步骤1. 取材:取新鲜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24小时以上。
2. 脱水:将固定后的组织依次放入75%、85%、90%、95%酒精中浸泡1小时,然后放入无水乙醇I、无水乙醇II中浸泡30分钟,最后放入醇苯中浸泡5-10分钟。
3. 透明:将组织放入二甲苯I、二甲苯II中浸泡5-10分钟。
4. 浸蜡:将组织放入熔化的石蜡中浸泡1小时。
5.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包埋机内进行包埋,待石蜡凝固后取出并修整蜡块。
6. 切片:将修整好的蜡块置于石蜡切片机上切片,片厚约4微米。
7. 展片:将切片漂浮于摊片机40℃温水上,将组织展平,用载玻片将组织捞起,并放进60℃烤箱内烤片。
8. 染色:将烤干的切片进行染色,如苏木精-伊红染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进化生态研究组技术体系之——
石蜡切片技术
固定
1.切实验材料(在满足实验要求的条件下,尽可能小),置于FAA溶液中(如
果材料过大,最好抽气固定至材料沉底);材料小固定24 h即可,材料大可适当延长时间。
FAA固定的材料可放置数月。
脱水
2.用配置FAA时同等浓度的酒精来清洗材料(材料小的话,每次20 min,材料
大的话可延长至1—2 h,如刺玫瑰花苞的上位腺体与花药每次均清洗1.5h。
以下脱水,透明与透蜡每一步的时间都与此相似);
3.70%,80%,90%%酒精各清洗1次,每次20min;
4.100%酒精清洗两次,每次30min;
透明
5.25%二甲苯+75%酒精,50%二甲苯+50%酒精,75%二甲苯+25%酒精各30min,
100%二甲苯30 min,两次;
透蜡
6.在纯二甲苯加入约1/4体积的蜡块,2h后放入37度恒温箱中,过夜(此时,
把载玻片清洗干净,用蒸馏水泡过后,放在烘箱中至烤干)
7.再加入1/4体积的蜡块,把恒温箱调到42度;
8. 2 h后去掉一半的混合液,再加入1/2蜡块,把恒温箱调到48度;
9. 2 h后更换纯石蜡,恒温箱58度;
10.2 h后更换纯石蜡(可先把包埋模预热);
11.2 h后再更换纯石蜡,过夜(可把蜡液连同实验材料倒在预热的包埋模内)(此
时,把烤干的载玻片用粘片剂处理,可用多聚赖氨酸,用配好的多聚赖氨酸溶液,用移液器滴50 μL左右在一个载玻片一端,然后取另一个载玻片与之轻轻合在一起,使液滴在两个载玻片之间均匀分布,所有玻片都处理后,把一对一对的载玻片放在白瓷盘里,放在烘箱里烤干);
包埋
12.用包埋模包埋(若是倒好的包埋模,用白瓷盘放入约1—2 cm深的凉水或冰
水,从烘箱中拿出一个包埋模,左手拿模子,右手拿镊子,镊子在酒精灯上晃过,轻轻用镊子夹着材料不让其沉底,然后把模子放入水中,用镊子将其摆放至你准备切的切面,让模子中的蜡自然冷却);
13.第二天把蜡块从模子中磕出来,修块;
切片
14.去中心实验室切片时,先把摊片机的水槽清洗干净,装适量的纯水(不要用
自来水),打开摊片机电源,设置温度为37度;再打开烤片机的电源,温度设置为37度;
15.中心实验室石蜡切片机的粘石蜡块的装置,是一个空心的塑料盒子,石蜡块
要黏在盒子上无突起的一侧;粘块时,先给废的一次性石蜡切片机的切片加热,用烫的刀片抹在蜡块地步,然后迅速地黏在盒子上,后用刀片在酒精灯上溶废蜡若干,滴在蜡块周围,这样固定的蜡块会非常结实,切片时不会脱落;
16.固定好蜡块后,等1分钟左右蜡凝固,可把盒子固定在石蜡切片机上;
17.给切片机换一个刀片,转动手轮调节蜡块与刀片之间的距离,以刀片能触到
蜡块为宜,若蜡块在刀片上方时突出刀片距离过大(蜡块在刀片左侧,人在转轮一侧),容易导致蜡块从固定的盒子上脱落,若蜡块在刀片上方时离刀片距离较大(蜡块在刀片右侧),空转时间会较长;
18.切好的蜡带,用毛笔或者毛刷轻轻转移至摊片机的水里展片,展片时间不易
过短或过长,以石蜡带平滑为宜,约30 s左右;
19.用涂过粘片剂的载玻片,插入到水槽中蜡带的下方,轻轻将蜡带捞起,平展
地铺在载玻片上,然后把捞有蜡带的载玻片放在烤片机上;
20.所有片子切好后,等载玻片表明的水分看不到后,把左右片子收在白瓷盘内,
带回实验室,在37度烘箱内烤片过夜;
脱蜡至水
21.把载玻片放入染色缸内,内放纯二甲苯,15min,2次;
22.纯酒精两次,各20min;
23.90%、70%、50%酒精各一次,每次10min;
24.蒸馏水中2次,每次10 min;
25.在显微镜下选片,切片完整的用于染色;
染色
26.在1%番红溶液中染色1-2 h;
27.蒸馏水洗10 min;2次;
28.30%酒精溶液中1-2 min;
29.50%酒精溶液中1-2 min;
30.70%酒精溶液中1-2 min;
31.95%酒精溶液中1-2 min;
32.固绿溶液(0.2 g固绿溶于100 mL95%的酒精溶液中)染30 s-2 min;
33.95%酒精溶液中1 min;
34.无水酒精中2-5 min,2次;
封片
35.50%二甲苯+50%无水酒精溶液中,5min;
36.纯二甲苯溶液中5min;2次;
37.中性树胶封片(不宜滴过多树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