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联用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复杂的食品加工过程和运输环节可能导致食品中残留一定量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是一种成熟、灵敏、准确、可靠的分析技术。
它可以分离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GC-MS在食品安全中的应用。
1. 残留农药分析农药是为了保护农作物而使用的化学物质,但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因此,必须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严格控制。
GC-MS作为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可以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分析。
例如,从多种果蔬中提取有机组分,然后进行GC-MS分析,可以检测到一些农药残留。
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同时确定多种农药残留量。
这种方法成为了常用的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之一,并得到公认。
2. 食品中毒素或残留物质的分析食品中可能包含许多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毒素或残留物质。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措施,对食品进行分析以保障人体健康。
GC-MS可以用于揭示诸如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等有害气溶胶。
通过整个分析过程,可快速跟踪毒素成分、检测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标记。
3. 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为了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口感,经常会在食品制造过程中添加各种添加剂。
然而,如果添加剂用量过多,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必须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严格控制。
GC-MS 可以对食品中的添加剂进行检测。
这种检测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提供关于食品中添加剂特定分析的精细数据。
4. 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分析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健康的脂肪。
它容易致病,并导致心血管疾病。
因此,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非常重要。
GC-MS可以用于测定食品中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该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多种食品样品,并得到广泛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方面的研究进展

气相色谱 一质谱联 用技 术简称气 质联 用, 即将气 相色谱仪与质 桂玲【 1 l 】 等 以二 氯甲烷充分提取市售沙 拉酱 中的脂肪并 浓缩, 采 用三 谱仪通过接 口组件进行 连接 , 不 同化合物按时 间先 后在色谱柱 中分 氟化硼 乙醚 甲醇法对样 品进行 甲酯化, 建立 了 8种反式脂 肪酸 的气 离后进入质谱, 在高真空的离子源内转化为带电离子, 进行质荷 比分 相色谱仪分析方法, 最 小检 出限为 1 . 2 1 — 1 . 2 6 mg ・ k g - - , 回收率在 7 0 % 离的一种色谱 一质谱 联用技术 , 可 同时完成待测组 分的分离 、 鉴定 1 1 0 %, 且相对偏差在 3 %一 1 5 %。王军平 等对市场上的乳 制品采用 和定量, 在石 油 、 化工 、 食品 、 环境 、 农业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已经成 为 三种 甲酯化方法, 运用气质联用检测 比较, 得 出碱皂化酸酯化 的方法 种 成熟 的常规分析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 , 人们对于食 品营 效率最高, 检测 出市售乳制品中含有少量 的反式脂肪酸。 养、 食品风味和食 品安全提 出了更高 的要求 。气质联用在食 品方 面 4 酒类的检测 的应用 主要在农药残 留的测定 、 食 品添加剂 的检测 、 脂肪酸的测定 、 我 国有着悠久 的酒文化 和酒历史 , 食 用少量适量 的酒 , 能促进血 调味品和酒类检测等方面, 对食 品的监管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 液循环 、 通经活络和祛风湿 。 酒 的种类包括 白酒 、 啤酒 、 葡萄酒 、 黄酒 1农药残留的测定 等, 目前对于酒类 的检测主要是针对 其中的香气成分和有害物质。 农药能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 的成长, 但也不可避免 给环 境造 梁新红『 1 等采 用二氯 甲烷 萃取提取猕 猴桃干酒 中的香气 成分, 成污染, 危害人类 的健康 。吴嘉嘉【 】 1 等选取 了玉米 、 青菜等 7 种 食品 经气质联用分析, 共鉴定 出 4 5 种香气成分, 约占总峰 面积 的 9 5 . 3 7 %, 作为基质样 品, 使用 Q u E C h E R S 技术进行样品提取和净化 , 运用气质 相对含量较高的香气成分主要有 3 一甲基 一 l 一丁醇、 2 , 3 一丁二醇 、 苯 联用对 8 6 5 种农残一针进样监测, 分析效率高, 绝 大部 分农 残的检出 乙醇 、 乳酸乙酯等。周勇㈣等用二氯 甲烷提取花雕酒 、 葡萄酒中的氨 限小于 2 . 0 n g ・ m L - ’ 。谢吉林翻 等用硅镁型吸 附剂 、 无水硫 酸钠和活 基 甲酸 乙 酯 ,气 质联 用 测 定 目标 物 含 量 ,该 方 法 线 性 范 围 为 性炭粉混合后作为净化剂, 乙腈 为提取溶剂 , 建立新型 的农残分散 固 1 0 — 1 0 0 0 g ・ L - , 检 出限为 1 . 0 g ・ L - ’ , 回收率 为 7 8 . 0 0%一 8 1 . 2 O %。 相萃取前处 理方法, 运用气 质联用对样 品进行检 测, 得出 3 2 种农 残 鲍忠定 等建立 了用 动态顶空进样 与气质联 用法测定绍 兴酒 中异 回收率为 8 0 — 1 2 0 %, 精密度 均小 于 1 0 %, 方法检出限 0 . 0 0 2 — 0 . 1 5 3 m g ・ 戊醛、 糠醛 、 苯 甲醛含量的方法, 并对 8 种绍兴酒进行 了检测 , 发现随 k g - 。赵桂华 等用丙酮 和正 己烷 提取乳制 品, 用F l o i f s i l 固相萃取小 着绍兴酒酒龄 的增加 , 异戊醛 、 苯 甲醛含量相 应增加, 糠 醛含量 则减 柱 串联 C 1 8 固相 萃取小柱联合 净化, 去除杂质 干扰 , 运用 气质联用 , 少。赵东瑞 等 以二氯 甲烷 为溶剂萃取酒样 品, 以4 一甲硫 基丁醇为 次性 测定 2 9种农残 , 检 出限低 , 精 密度高 , 重现性 较好 , 回收率在 内标, 用气质联用对酒 中的 3 一甲硫基丙醇进行定量分析 。质量浓度 7 5 . 0 % 一 1 1 1 . 3 %之间。孟晓萌 等以乙腈 为溶 剂, 多次提取杏鲍菇 中 为 1 0 g ・ L ~ 一1 0 m g ・ L - 范 围时 ,线性 相 关 系数 0 . 9 9 9 1 ,检 出限 微量残存 农药, 通过氨基 柱进行分散净 化处理 , 运用气质 联用, 对其 5 g ・ L - , 定量 限 1 0 g ・ L - , 回收率 在 8 6 . 0 %一9 3 . 7 %之 间, 精密 度均 %。 中1 6种有 机氯 测定 , 回收率在 9 3 . 8 % 一1 0 8 . 9 %范围内, 相对标准偏 小 于 4 差为 0 . 5 % 一4 . 7 %。 5调味品的检 测 2食 品添加剂的检测 调味品能增加菜肴 的色 、 香、 味, 刺激食欲, 增进人体健康 , 包括咸 食 品添加剂是为 了改善食 品品质和色 、 香、 味、 形、 营养 价值 , 以 味剂 、 酸味剂 、 甜 味剂 、 鲜味剂和辛香剂等 。通过调味 品检测, 不仅对 及 为保 存和加工工艺 的需 要而加入食 品中的化学合成或 者天然 的 提高产 品品质 、 完善质 量评价体 系有重要 的意义, 而且 打击不 良商 物质, 主要有着色剂 、 乳化剂 、 增 味剂 、 防腐剂 、 甜味剂等 2 3类 。食 品 家 违 法 掺 伪 行 为 。 添加剂 的使用会对人体造成一定 的损 害, 使用过程 中要严格控制用 田怀香l 】 等采用顶空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鸡 量低于相关 国家标准的规定 。 精 中的风味成分 , 共检测出 1 0 5 种风味成分。 吴惠勤 等用顶空 固相 廖 惠云[ 5 1 等以旋 涡混合辅助超声 提取处理样 品 的方 式, 建 立 了 微萃取富集微量外源杂质成分, 建立 了气质联 用鉴别地沟油的方法, 使 用气质联用内标法测定食品添加剂 中咪唑 的方法 , 目标物 咪唑在 通 过测定 是否含 有 乙酸 、 3 一丁烯腈 、 糠醛 、 异硫 氰 酸烯丙 酯 、 茴香 0 . 1 - 4 . 0 g ・ mL 范 围内具有 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关 系数 为 0 . 9 9 9 7 , 回 脑 、 姜烯 6种成分 的一种或多种, 判定是否为地 沟油 。孙旭 峰㈣采用 收率为 8 9 . 8 2 %一 1 0 9 . 2 0 %, 相对 标准偏差 为 1 . 9 7 %一 2 . 2 8 %, 检 出 限 为 3 一氯 一 1 , 2 一丙二 醇的氘代 同位 素作 内标 , 采用七氟丁酰咪唑进行衍 O . 2 0 mg ・ k g - I , 定量 限为 O . 6 7 m g ・ k g - 。李永波 建立 了运用气质联用对 生 化, 运用气 质联用测定 调味 品中 3 一氯 一 1 , 2 一丙 二醇 的含量 , 方法 糕 点 中 防 霉 保 鲜 剂 富 马 酸 二 甲酯 的 检 测 方 法 ,线 性 范 围 为 的添加 回收率不 小于 8 0 %, 相 对标 准偏差不 大于 7%, 检 出限达 到 0 . 0 1 — 1 0 0 g ・ mL - 。 , 检 出限为 0 . 0 1 m g ・ k g - , 相关 系数为 0 . 9 9 9 9 , 平 均 5 . 0 g ・ k g - 。苏小川 应用气质联用测定调味品辣椒粉和腌料 中的 回收率为 9 1 . 7 %一 9 8 . 2 %。李秀勇 寸 水果及罐头 中的甜蜜素进行了 苏丹红 I、 Ⅱ色素。在 0 . 5 8 —1 8 .9 mg ・ L - 浓度范 围内, 线性 相关系 提取, 将气质联用与气 相色谱测定结果相 比较 , 发现气质联用技术定 数为 0 .9 9 9 5 9 , 回收率 为 8 0 .7 %一9 5 . 4 %, 相对标 准偏 差为 1 . 9 0 % 性更为方便 、 简单快速, 重现性好 。姜 晓辉嘲 用 甲基叔 丁基 醚萃取食 7 .1 4 %, 检 出限分别为 0 .0 0 5 8 m g ・ k g - 和0 . 0 0 7 6 mg ・ k g ~ 。 品 中的抗氧 化剂和防腐剂, 用 气质联用进行检测 , 同时检 出 1 0种添 结束 语 加剂, 检 出限小 于 0 . 2 m g ・ k g 一 , 相对标准 偏差在 2 . 4 % 一8 . 4 %。 回收 气相 色谱 一 质谱联用不仅能对复杂的混合 样品进行 分离, 还能 率在 8 1 % 一1 1 8 %。 定性 、 定 量分析 , 操作简单 快速 , 灵敏度高 , 将会在食 品 的农药残 留、 3脂肪酸的测定 食品添加剂 、 食品掺伪 、 包装材料对食品 的污染 、 食品加工和储 存过 脂肪酸是人体必需 的营养成分之一 , 可分为饱 和脂肪 酸和不饱 程产生的毒
气质联用技术的应用

气质联用技术的应用摘要综述了气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和环境中的应用,以为气质联用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质联用技术;食品;环境;应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兼有色谱分离效率高、定量准确以及质谱的选择性高、鉴别能力强、能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便于定性等特点,应用广泛,尤其适用于易挥发或易衍生化合物的分析[1],是一种很完善的现代分析方法[1-2]。
1气质联用仪在食品中的应用现代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农药污染作为影响响食品安全的因素之一,已成为各国衡量食品卫生及其质量状况的首要指标。
GC-MS具有色谱高分离效、质谱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特点,可同时准确、快速地测定食品中微量的多种农药残留及代谢物,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1.1检测大米中的农药残留大米是人类的主食来源,也是主要的营养来源[2]。
尽管使用农药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但是其给环境(如水、土壤、空气)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加强农药残留分析是各国狠抓的一项重要任务。
蒋施等[3]建立了大米中78种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研究采用乙酸乙酯提取样品,提取液经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浓缩、定容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选择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内标法定量。
方法回收率为63.4%~124.1%,相对标准偏差为 4.43%~27.73%,测定低限为0.004~0.050 mg/kg。
刘艽岩等[4]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大米中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拟除虫菊酯等4类农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
以二氯甲烷为提取溶剂,以Florisil 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用气相色谱-质谱测定该方法的检出限达到μg/kg水平;除敌敌畏、乐果、PP′-DDT等几种农药外,大多数农药的加标回收率在75%~120%,RSD均低于10.4%,r≥0.992。
张伟国等[5]建立了一种以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GC/MS),选择离子技术为基础的多种农药同时检测方法。
气质联用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1)

气质联用技术在食品中的应用张萍玲摘要:气相色谱可以分解挥发性和半挥发性的化合物,质谱可以为大多数化合物提供详细的结构信息,进行精确地识别和量化,将这两种不同的分析技术结合起来,即气质联用技术能够充分的发挥两种仪器的优势,取长补短,提高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可用于分析复杂的有机和生化混合物。
气质联用技术由于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实现检测目的,在食品方面的应用主要在果蔬农药残留的测定、肉制品亚硝胺的测定、乳制品三聚氰胺的测定、酒香气成分的分析、水产品等方面,对食品的监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气质联用技术在食品中不同方面的应用做详细的综述。
关键字:气相色谱;质谱;食品;应用1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概述1.1 气相色谱法的概述气相色谱是一种利用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将混合物中的多组分进行分离分析的方法。
它的流动相是惰性气体或不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如氮气、氦气等。
它的固定相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
以固体为固定相的色谱称为气固色谱,其固定相是一种具有多孔性及比表面积比较大的吸附剂,如活性炭、活性氧化铝等。
以液体为固定相的色谱称为气液色谱,其固定相是在多孔性的固体小颗粒(担体或载体)表面涂上一薄层固定液,与样品发生反应的是固定液而不是载体。
当待分析的样品被汽化后被流动相带入色谱柱,由于样品各组分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各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也不同经过一定的柱长后,便彼此分离,按顺序离开色谱柱进入检测器,被记录成色谱图。
峰出现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可以用来对每个组分进行定性,而峰的大小(峰高或峰面积)则是组分含量大小的度量。
气相色谱法应用范围广,常用于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物和无机物(主要是气体),且具有高效能、高选择性、高灵敏度、分析速度快等优点,但是其有效分离的物质量小,且从色谱峰上不能直接给出定性结果,需要用已知物的色谱图数据对照才能得出定性结果,难以单独实现新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应用气质联用技朮有效测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

食品实验FOOD EXPERIMENT应用气质联用技朮有效测定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文I刘敏深圳市农产品质屋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今,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其中最普遍的便是农药残留问题。
残 留了农药的食品被食用后,人们的生命健康会受到极大威胁,甚至还会引发中毒、癌症等严重后果。
气质联用技术凭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及操作简单等特点,逐渐发展成为最常用的农药残留测定方法。
一、气质联用技术概述气质联用技术是运用相应接口连接气相色谱仪器与质谱仪,再结合计算技术促进两者能够达成联用分析。
该技术常用于复杂组分的鉴定与分离,兼具气相色谱仪器高分辨率、质谱仪高灵敏度的特点,在食品农药残留的测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气质联用技术的具体应用中,具有组分浓缩与压力分配等功能的接口部位十分关键,从气相色谱仪器内流出的样品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接口向质谱仪转移。
二、在食品农药残留测定中的应用1.粮食中农药残留检测^气相色谱质谱法可用于分析食品中有机磷、有机氯。
水浴环境内,依托 丙酮及二氯甲烷完成相关物质的提取后,旋转蒸发近干,选择Envi -Carb柱与Sepak -N H2柱进行净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及适宜的离子检测方式,实现对有机磷、有机氯等有机物的检测。
该方法还可以用于分析除草剂有机物,在完成样品的选择后,通过丙酮-乙酸乙酯的运用进行多效唑的提取,随后旋转蒸发器浓缩滤液。
结合试验结果得知,该方法能够取得良好的农药分离效果,且有着不低于0.99的相关系数。
2. 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
利用气质联用技术检测农药残留时,有着不同的结合方式,如在检测蔬菜中农药残留时,将气相色谱结合离子阱质谱仪,可实现蔬菜农药残留的有效检测。
结合试验结果得知,该方法能够定量检测多达17种农药,同时能确认农药结构例如利用气相色谱结合离子阱质谱的方法对白菜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时,能将农药回收率有效测定,通过农药回收率测定结果,即可有效明确农产品生产中的施药量。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检测成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一环。
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是目前食品安全检测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检测效果最佳的技术之一。
一、GC-MS技术的基本原理GC-MS技术是指将气相色谱技术与质谱技术相结合,利用气相色谱将混合物中的成分逐一分离,然后通过质谱对分离后的物质进行分子结构鉴定。
GC-MS技术具有分离能力高、灵敏度高、可靠性高、重现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农药、环境污染物、医药等领域的分析和检测中。
二、GC-MS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优势1.能够快速准确检测有害物质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较多,如农药、添加剂、重金属等,而GC-MS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高检出率等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准确地检测出这些有害物质。
2.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标准食品质量安全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而借助GC-MS技术的高可靠性和高重复性,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能够得到有效保障,有利于提高食品质量检测标准。
3.有利于快速处理食品中的待检物质食品中待检物质数量繁多且复杂,但通过GC-MS技术,能够快速、高效地处理这些物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检测时间。
三、应用GC-MS技术对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和监管1.检测各类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食品中最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各级监管部门对不同类别食品的农药残留量均有相关检测和抽检标准。
GC-MS技术在对各类农药残留的检测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和可靠性,能够为食品安全的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2.检测添加剂及其他有害物质食品中常使用的添加剂有色素、防腐剂、甜味剂等,使用不当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GC-MS技术可用于检测这些有害物质的残留量,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3.监管食品中的重金属部分大型食品企业会在其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重金属反渗透制水等设备,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这些金属离子,会直接影响到食品中重金属的含量。
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

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作者:高家文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9期【摘要】食品安全问题是事关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重要问题。
具有高灵敏度和低检出限特征的气质联用色谱技术是食品检验中的常用技术。
本文主要从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作用入手,对应用这一技术的气相色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气质联用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联用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根据我国食品工业的发展现状,不同种类的食品所表现出来的基质复杂性和一些痕量水平的违禁物质的存在,已经让食品的检测难度有所增加。
气质联用色谱技术是应用于食品检验的一种重要技术。
食品检验工作中所应用的气相色谱联用仪和气相色谱-串联色谱仪就是气质联用色谱技术的产物。
一、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作用(一)对检测物质进行有效分类在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应用于食品检验以后,人们可以借助这一技术对食品中可能含有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类。
一般而言,食品中所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主要分为以下内容:一是外来有机污染物;二是内源有机污染物;三是食品添加剂和食品包装迁移污染物[1]。
氯联苯类物质、二噁英物质是食品外来有机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内源有机污染物主要指的是肉制品中的N-二甲基亚硝胺和面包、酱油中所含有的丙烯酰胺和氨基甲酸乙酯等物质。
食品添加剂主要指的是食品中的防腐剂和抗氧化剂等物质。
(二)对食品检验技术进行优化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可以在减少复杂样品的基质干扰的情况下提升食品的色谱分离度[2]。
气相色谱联用仪可以借助电场和磁场之间所产生的相反的速度色散对食品进行检验。
色谱-串联质谱仪可以将分子量和化学结构较为相似的物质进行有效鉴定。
二、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一)气相色谱联用仪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分析气相色谱联用仪是食品检验中的一种常用设备。
它可以在以下领域得到应用:一是蔬菜水果、粮食作物和茶叶作物的农药残留量检测工作;二是奶制品中的三聚氰胺的检测工作;三是白酒和油脂中的塑化剂的检测工作。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食品安全一直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
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在食品检测领域中应用广泛,成为了掌握和监管食品安全的基本技术手段之一。
GC-MS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不断得到完善和提高,不仅可以有效地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还可以检测非目标物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以及相关进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简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结合了气相色谱和质谱两种分析方法的技术。
气相色谱是利用气相为载气的分离技术,将化合物在固相柱上实现分离;而质谱则是将化合物分子离子化后进行质量分析。
两种技术相结合,既能实现化合物的分离,又能通过分析其质谱图谱,进一步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从有害物质、污染物质检测到非目标物质检测都有应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有害物质检测常见的有害物质包括农药、兽药、残留药物、重金属等。
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害,如果食品中含量过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测定这些物质的含量和残留情况。
例如,可以检测食品中的多氯联苯(PCBs)、二甲基汞、苯并芘、硝基多环芳烃等物质的含量。
农药残留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气相色谱和质谱技术的结合可以使农药残留分析更加准确、可靠。
沉降法、超声波萃取、柱层析、蒸发浓缩、气相色谱分析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可以对食品农药残留量进行高效分析。
比如,透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识别食品中农药和杀虫剂的谱图,可以精确地检测农药、杀虫剂的种类、浓度和残留时间。
污染物质检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也可用于食品中非农药类化合物的分析。
有一些会影响食品品质的化合物会被添加到食品或从环境中污染,这些化合物在社会生活中长期积累,深刻地影响到人们的健康。
针对这种情况,常见的污染物质类别主要包括多种有机污染物、硝化物、亚硝化物等,如DBP、THMs、氯甲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质联用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1.气质联用的组成、原理及性能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是近年来应用日趋广泛的分析技术,特别适用于具有挥发性的复杂组分的分离、分析,由于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所以传质速度快,一般的样品分析可在20~30 s左右完成,具有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的特点在有对照品的条件下,可作定性、定量分析,但对重大事件或有争议的样品不能做出肯定鉴定报告,必须连接如质谱的检测器。
另外对于不能气化的样品则需要作衍生化处理后再分析。
质谱(Mass Spectrnum,MS)是强有力的结构解析工具,能为结构定性提供较多的信息,是理想的色谱检测器。
888气-质联用(GC-MS)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此技术日益成熟,功能日趋完善,兼有色谱分离效率高、定量准确以及质谱的选择性高、鉴别能力强、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便于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环保、材料、食品、药物开发等领域,特别适用于易挥发或易衍生化合物的分析。
GC-MS由于利用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鉴别特性,可对解析工具,能为结构定性提供较多的信息,是理想的色谱检测器。
气-质联用(GC-MS)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此技术日益成熟,功能日趋完善,兼有色谱分离效率高、定量准确以及质谱的选择性高、鉴别能力强、提供丰富的结构信息、便于定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环保、材料、食品、药物开发等领域,特别适用于易挥发或易衍生化合物的分析。
GC-MS由于利用了色谱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高鉴别特性,可对复杂的混合样品进行分离、定性、定量分析的一次完成,是一种完美的现代分析方法。
GC-MS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组分的分离与鉴定,其具有GC的高分辨率和质谱的高灵敏度,是生物样品中药物与代谢物定性定量的有效工具。
2.气质联用仪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2.1检测果蔬中的农药残留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农药污染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业已成为各国衡量食品卫生及其质量状况的首要指标。
欧盟、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相继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最高残留量要求。
随着农药残留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对检测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在的检测技术,已不仅仅满足于检测到有限农药残留量,而是不断向微量方向发展,同时必须向更多检测类别和品种上发展。
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如何准确快速全面的进行检测工作,作为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的重点。
GC-MS它既具有气相色谱高分离效能,又具有质谱准确鉴定化合物结构的特点,可达到同时准确快速测定食品中微量的多种农药残留及代谢物的优点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
目前蔬菜生产中滥用农药的情况比较严重,蔬菜中往往含有多种类型的残留农药,品种复杂多样,极性差别大,难以在同一色谱条件下监测。
传统的残留分析方法常常采用气相色谱的各种选择性检测器,但它们只能对一类农药进行分析检测,而且仅仅依靠保留时间定性,不适合进行多残留分析。
GC-MS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多种类型的农药,而且
对检测对象可进行准确定性、定量。
王莹等通过实验建立了蔬菜中28种农药的气相色谱-质谱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8种有机磷杀虫剂、7种有机氯杀虫剂、3种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7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3种杀菌剂。
李云飞用GC-MS以选择离子检测方式对果蔬类农产品中含有机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及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方法回收率在80%~120%,变异系数在6%~20%之间。
刘永波等采用SIM-GC-MS 方式,依据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丰度比,在36 min之内检测有机磷、有机氯、拟除虫菊酯和氨基甲酸酯等48种农药,并可同时定性和定量,可用于蔬菜、水果等多种农产品的检测。
2.2GC-MS在检测酒香气成分中的应用
香气成分是构成各种酒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酒类产品最主要的品质指标之一,决定着酒的风味和典型性。
随着气质联用技术的发展,GC-MS已广泛应用在各种酒类香气成分测定,尤其是在测定葡萄酒、荔枝酒、黄酒等的香气成分上,已有不少报道。
气质联用技术的应用为葡萄酒香气物质的分析鉴定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GC-MS技术在葡萄酒香气分析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由于前处理和色谱条件的不同,分析结果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葡萄酒香气成分的分析中多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其关键是内标物的选择,常用的内标物有2-辛醇、3-辛醇、γ-己内酯、4-甲基-2-戊醇等孙玉霞等分析了GC-MS技术在葡萄酒香气成分中的应用方法。
王方等用GC-MS技术对王朝赤霞珠、梅鹿辄两种干红葡萄酒进行分析,共检测出77种香气组分,根据计算机检索定性并利用面积归一法对组分进行定量,鉴定出70种香气组分。
杨亚红等采用GC-MS对青梅发酵酒和浸泡酒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出青梅发酵酒中的64个香气成分。
郑春亮等用GC-MS对黄酒香气成分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了不同年份黄酒中香气成分含有的物质及其含量,比较了不同年份黄酒香气成分之间的差异。
结果显示:各种黄酒均检出7种左右的香气物质,各香气物质在不同成熟期黄酒中的含量不同,年数长的比年数短的黄酒含乙酸乙酯多。
张巧珍等利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对新型果酒荔枝酒中的香味成分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计算机图库鉴定出65种香气物质,并用面积归一法了解了一些香味成分的相对含量。
2.3在香精香料方面的应用
香精香料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尤其是咸味香精的开发利用,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
GC-MS仪的利用为香精香料的检测分析做了很大的贡献。
在食用香料分析方面,刘源等用顶空SPME-GC-MS技术测定生姜挥发性成分,共得51种化合物,并检测到生姜特有的辣味成分:姜醇,同时范燕萍等对黄、白姜花的花瓣、花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其大多成分相同、少量相异。
朱晓兰等对辣椒油进行分析,鉴定出40种化合物。
李祖光等对八角茴香、黑胡椒粉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鉴定出44种和54种化合物。
在香味香精方面,如猪肉香精、牛肉香精、鸡肉香精等,GC-MS是必不可少的香气成分分析仪器。
2.4GC-MS在天然产物分析中的应用
在水果蔬菜香味分析方面,钟明等用SPME-GC-MS分析了“三棱榄”橄榄果的挥发性物质,得24种成分,其主要成分为反式-石竹烯和D-大根香叶烯,两者含量之和占58。
82%。
王素雅等分析新鲜香蕉与香蕉汁中挥发性组分,香蕉鲜果鉴定出71种挥发性化合物,果汁中鉴定出81种化合物,两者共有化合物41种,这41种物质占果汁挥发性物质的64。
93%。
吴继红等以此技术快速测定苹果中的挥发性成分,共鉴定出48个化合物(对于相同苹果品种,该方法只鉴定香气成分25种),按峰面积计算,其含量占苹果挥发性成分的98%。
马永昆等用此法测定库尔勒香梨香气成分,测出25种成分,占总量的48。
99%,得知香梨的浓香主要来自于小分子酯类和乙醇。
刘春香等分析新鲜黄瓜中的挥发性成分,得36种芳香类物质,鉴定成分29种。
翁雪香等从茼蒿中顶空萃取并鉴定出25种化合物。
在食品成分分析上,汪立平等用顶空联用法在红富士苹果酒中共鉴定出32种香气成分,其结果与Williams 等(1974年)的报道相符合。
胡国栋等顶空分析啤酒微量香气组分,共鉴定了41种化合物。
Carcia D等、栾天罡等对不同产地的葡萄酒运用相同方法进行分析,建立SPME和甲基硅烷化结合新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并应用气质联用技术对其中极性有机物进行分析,对白藜芦醇进行了定量分析、测定,方法快速、简单、灵敏度高。
肖华志等对芥末油风味成分鉴定,得6种挥发性成分,其主要物质为异硫氰酸烯丙酸(AITC)。
3结语
在上述几个方面GC-MS应用已经非常广泛,。
随着GC-MS技术的发展及其优点的凸显,也渐渐。
开始在其它方面利用,例如检测水质方面,肉类香味。
检测、品质检测一些食品(如鸭蛋)中苏丹红色素的检测等,GC-MS在食品工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