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黄香温凊》国学经典故事导读课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百善孝为先》教案

《百善孝为先》教案

《百善孝为先》教案第一篇:《百善孝为先》教案《孝敬父母》主题队会设计目的: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爱的圣洁,无私和伟大。

2、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课前准备:1、准备反映父母爱的歌曲<><><>。

2、准备体现学生享受父母关爱的照片,录音,信笺。

3、准备一篇震撼心灵的母爱故事4、准备主持人串词。

5、准备有关课件。

活动准备:1、课前采访什么是感恩:2、学生亲手制作“幸运星”项链.3、学唱歌曲,学做手语操。

活动开始中队长检查人数!(各小队报数)各小队汇报人数!中队长:五二中队<>中队主题活动现在开始!出旗!敬礼!(奏乐)礼毕!唱<>!全体请坐!进入主题:主持人女:是谁?将我们带到了人间,让我们有了第一声啼哭.男:是我们敬爱的父母.是谁,牵着我们的手,让我们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女:是我们敬爱的父母.合:今天就让我们感恩父母吧!女:请欣赏歌曲<>,以及歌曲背后一个感人的故事.播放歌曲,老师讲故事.女:懂事的小女孩,虽然说不出话,但她明白了妈妈的心,她要好好的活下去,让妈妈放心的离去.男:我看到大家眼里含着泪花,我知道,大家已经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因为父母的爱,才让我们拥有了比海洋还要深的幸福,这些爱你们发现了吗?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第一个内容的美好的回忆!一、甜蜜回忆,拥有幸福播放歌曲<>1、学生们展示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2、讲诉父母曾经让你感动的事情.3、告诉大家自己最珍贵的礼物的来历.4、资料里的小故事.男:爱是阳光,爱让我们开心,让我们快乐.如果大家都感受到了这份幸福就让我们一起唱> 学生唱歌女:沐浴在爱的阳光下,我们幸福的成长,可你懂得了什么呢?请听诗朗诵<> 诗朗诵主持人男:三千多和日日夜夜,父母的爱与我们相随, 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始终与爱同行, 为此,我们派出了小队员去了很多同学的家里,对他们的爸爸,妈妈进行了采访,想听听爸爸妈妈说什么吗? 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第二个环节二、父母心语,伴我成长播放采访录音,读父母给子女的信主持人:我们的故事在父母的笔下,在父母的言语中,在父母的心里,是永远也抹不去的,可同学们,我们对父母的挂念又有多少呢? 提问:你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是否问候过父母?是否让父母伤心难过过?那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今天的第三个环节三、感恩父母,快乐永远刚才有好多同学都流泪了,这是激动的泪,这是幸福的泪.让我们把这泪水花成我们的行动,来回报我们亲爱的爸爸妈妈吧!将自己给父母做的礼物展示给大家,并把想对父母说的话,说给同学们听.表演二胡,吉他独奏.舞蹈等.一个人会因感恩而感到快乐,一颗感恩的心,.就是一颗和谐的种子.我们只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发现生活的美好,世界的美丽,就能永远快乐的生活在真情的阳光里.四、宣读<> 从现在开始在思想品德上让你安心.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 在生活上决不辜负父母心五、结束中队长:下面请辅导员讲话辅导员: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我很高兴看到大家都长大了.我们51颗孝敬父母的诚心合着青春的步伐,已经紧紧地跳动在一起.让我们从爱父母开始,爱我们的老师,爱我们的集体,爱我们的国家,用一颗年轻的心和蓬勃的朝气书写我们壮美诗篇吧!中队长:全体起立!呼号!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中队长:退旗!敬礼!《尊敬老师》主题队会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尊师、敬师的教育;2、通过班会,使学生懂得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尊师、爱师,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3、通过班会,让学生懂得老师的工作是平凡而伟大的,学习老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百善孝为先(教案)

百善孝为先(教案)

7、百善孝为先教学目标:1. 听古今“孝”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孝道,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施报答不完的,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2. 初步学会理解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主动分担家务。

教学重点:学会感恩,学会孝敬。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教学过程:活动一“孝”的故事,引出课题1.师: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和你们同龄的孩子,他的名字叫黄香,听一听他的一则小故事。

(播放课件P2,flash《凉席温被》)出示“故事园”图片,听故事2.师:这是东汉时期的一个故事。

虽然年代久远,但是故事很感人。

你觉得黄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3.指名说。

学生回答(略)4.师:黄香对父亲极为孝敬,。

说到“孝”这个字,从古到今,它有不同的写法(媒体演示课件P3:“孝”字的不同写法),但是含义却是相同的,你能从字形中看出这个字的意思吗?4. 师述:黄香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7课——《百善孝为先》。

板题,齐读。

5.打开书,出示图片,观察“e链接”中“孝”的字形演变。

提问:你能从字形演变中看出什么是“孝”吗?(自由读,指名读)(1)同桌自由说说对“孝”的理解(2);学生交流,指名说。

5.师小结:当老人年纪大了、身体弱了,连吃饭用的勺子都拿不稳的时候,孩子就扶着他行走,照顾他、敬重他,这就是孝。

2000多年前的古人不仅造出“孝”这个字来表达对父母的敬重,还为后人留下了“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6.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齐读)。

师总结:其实正因这句话说到了“根本”处,所以放之四海而皆准。

万官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孝为先。

这又为何?因没有孝,没有根本,就没有人类传承。

为人子女当孝,为人父母当慈。

父母养子女叫做“养”,子女养父母也叫做“养”。

前者抚养成人,后者赡养终老。

这叫天经地义,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活动二故事交流,感受美德1.师: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孝敬父母、长辈的感人事例层出不穷,我知道大家课前都查找了资料,收集了很多关于“孝”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国学经典【孝敬教案】

国学经典【孝敬教案】

百善孝为先尊长敬为重
三维目标
1、激发学生对父母的亲情和孝敬父母长辈的真情,让学生学会爱,学会理解,学会感恩。

2、通过教学增强学生孝敬父母的自觉性;纠正各种不孝敬父母的思想和行为;在生活中能将孝敬父母和长辈落实到行动中。

3、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懂得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思想感情上的深情爱戴,然后在具体行为上要有孝行。

教学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父母关心我们的具体事例或身边不孝敬父母的例子。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教师选用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而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引导学生获得心理体验,增强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责任感。

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过程
1、课前播放《白发亲娘》渲染气氛
2、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师:〈显示孙红雷图片〉,哪位同学知道他是谁?孙红雷是当红的演员,你知道他在成功后首先想感激的人是谁吗?请你们猜一猜[显示问题]
生答:母亲
师:为什么他首先要感谢的是自己的父母?让我们听听他是怎么说的〈走近孙红雷配乐〉。

百善孝为先(教案)

百善孝为先(教案)

7、百善孝为先教学目标:1. 听古今“孝”的故事,了解什么是孝道,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施报答不完的,孝敬父母是子女应尽的责任。

2. 初步学会理解父母,主动与父母沟通,主动分担家务。

教学重点:学会感恩,学会孝敬。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教学过程:活动一:“孝”字变迁,引出课题。

1.出示“故事园”图片,听故事,请大家思考:黄香是个怎样的孩子?2. 教师讲述《黄香温席》的故事。

3.指名说。

4. 师述:黄香真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切道德的基础。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第7课——《百善孝为先》。

板题,齐读。

5.打开书,出示图片,观察“e链接”中“孝”的字形演变。

提问:你能从字形演变中看出什么是“孝”吗?(自由读,指名读)(1)同桌自由说说对“孝”的理解;(2)指名说。

(板书:敬重、扶持)活动二:故事交流,感受美德。

1.师述:孝这种美德在我国传承了几千年,在泱泱大国向来不少孝子的例子。

现代人,又是怎样用行动诠释孝的呢?我们来听一个这样的故事,思考:主人公的哪些行为让你很感动?媒体播放“故事园”《田世国感动2004》。

听完了故事,请学生谈谈感想。

2.CCTV的颁奖词“田世国感动2004”,自由读读,请女生朗读。

3.田世国的故事感动全中国。

课前,老师让大家去观察和搜集一些你了解的有孝心的小故事,并写在爱心卡上,大家完成了吗?那还等什么,快拿起你的爱心卡和小组里去分享,把你们小组里认为最感人的故事画上三颗星推荐给大家。

4.指名交流。

5.小结:听了这么多的故事,谈了这么多的感受,我感觉大家对孝有了更多的理解。

活动三:感受母爱,探究孝道。

1.师述:父母对自己的爱和我们对父母的爱,你又知道多少呢?请大家完成这张表格:爱的天平2.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谁来举个例子说说自己父母或长辈对你们的付出呢?3.父母爱我们,辛勤劳动抚养我们长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应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所以,我们要(点击:提倡孝道)活动四:小组讨论,学会孝敬1.请学生小组讨论:孝在当下,现在的我们该如何孝敬父母长辈?(1)(板书:在家里)我们可以为长辈做些什么?(板书:问候、安慰、有礼貌、做力所能及的事。

百善孝为先(教案)

百善孝为先(教案)

百善孝为先(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的:引发学生对“百善孝为先”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1.2 教学内容:介绍孝道的概念和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孝道的意义。

1.4 教学步骤:1.4.1 引导学生思考孝道的定义和含义。

1.4.2 分享一些关于孝道的故事或例子,引发学生的共鸣。

1.4.3 引导学生思考孝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1.4.4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孝道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第二章:孝道的起源与传统文化2.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孝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2 教学内容:介绍孝道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孝道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4 教学步骤:2.4.1 介绍孝道的起源和发展。

2.4.2 讲解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4.3 引导学生思考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章:孝道的实践与意义3.1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如何实践孝道,并理解其意义。

3.2 教学内容:介绍孝道的实践方法和孝子的典型例子。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实践孝道。

3.4 教学步骤:3.4.1 介绍孝道的实践方法,如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

3.4.2 分享一些孝子的典型例子,让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点。

3.4.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孝道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第四章:孝道与现代社会4.1 教学目的:让学生思考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挑战。

4.2 教学内容:讨论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

4.3 教学方法:采用讨论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挑战。

4.4 教学步骤:4.4.1 引导学生思考孝道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4.4.2 讨论孝道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代沟、家庭关系紧张等。

4.4.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实践孝道。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的: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进行自我反思。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教学设计设计者:盘晓红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孝道的教育。

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孝道,为什么要对父母尽孝道。

朗读背诵有关孝道的圣贤经典,让学生认识我们中华民族的孝文化。

2、了解母亲生命孕育和父母养育儿女的过程,使学生明白生命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懂得感恩。

欣赏《跪羊图》,五六年级的学生复习唱好这首歌。

3、向学生介绍古代孝道故事,如《黄香温席》舜帝孝悌故事,让学生明白古代圣贤都是孝敬父母的典范。

4、播放中华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让学生学习现代孝心少年的善良、坚韧、感恩、报恩的美德。

教学思路:对学生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我们已经通过美心课向学生讲了,如《感恩父母》,《我爱爸爸妈妈》《感恩母亲》,也教学生唱过一些有关感恩父母的歌,如《我爱妈妈的眼睛》《我的好妈妈》,《跪羊图》,欣赏过《母亲》《父亲》等,大部分学生对父母的恩情有了一些认识,也知道作为儿女要对父母感恩。

我认为对学生要经常性地进行感恩父母的教育,特别是有很多的孝道故事是可以讲给学生听,播放给学生看的。

孩子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对父母尽孝,也需要老师给予正确的引导。

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我考虑了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孝道文化,认识孝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通过让学生朗读有关孝道的圣贤经典,让学生欣赏《跪羊图》,观看古代孝道故事来认识我国的孝道。

再结合现代社会面临的新问题,教育学生要珍惜生命,不要让父母操心,家庭有困难要主动为父母分担。

此外,还要把孝道的内涵扩大,引导学生用父母给的身体,为社会大众付出,为人群造福,懂得这是更高一层的孝,即大孝。

在教学中要始终注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明白感恩和尽孝的道理,让他们体验能够行孝是一种幸福。

教学准备:有关孝德的书或视频,制作好教学幻灯片。

准备一个五斤来重的书包,课堂上让学生绑在腹部,体验母亲怀孕的艰辛。

教学重点:用故事、朗读、播放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父母养育孩子的艰辛,激发学生的感恩心。

《百善孝为先》活动方案

《百善孝为先》活动方案

《百善孝为先》活动方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方案以《百善孝为先》为主题,涵盖我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内涵和价值。

活动围绕教材第五章“家庭与社会”,详细内容包括孝道的起源、孝道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践行孝道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深入了解孝道的起源和发展,认识到孝道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2. 引导学生理解孝道的内涵,树立孝敬父母的观念;3. 培养学生践行孝道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孝道的起源和发展;2. 孝道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3. 如何践行孝道。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2. 孝道故事视频;3. 讨论卡片。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孝道的感人视频,引发学生对孝道的思考;2. 知识讲解:利用PPT课件,详细讲解孝道的起源、发展、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3. 故事分享:分享一些孝道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孝敬父母的快乐和幸福;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讨论卡片上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5. 实践演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孝道,并进行分享;六、板书设计1. 孝道起源;2. 孝道内涵;3. 孝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4. 如何践行孝道。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我心中的孝道”的作文;2. 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孝心事,并记录下来;3.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道,制定一个践行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2. 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是否真正理解了孝道的内涵?3. 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孝道?4. 拓展延伸:组织一次孝道主题的实践活动,如孝道知识竞赛、孝道演讲比赛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孝道起源孝道起源于我国远古时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原始社会,孝道主要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天然情感和义务,如《诗经》中所说:“父母生我,鞠我育我,长我养我,欲报之德。

《百善孝为先》教学设计

《百善孝为先》教学设计

《百善孝为先》教学设计第一篇:《百善孝为先》教学设计《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一、班会背景:如今的学生独生子女居多,在父母的呵护中渐渐长大,却很少从父母的角度去体谅父母的艰辛与不易,还常常埋怨父母的唠叨、麻烦。

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叛逆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总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独立和成熟的感觉使他们不满足于对家长的服从和依赖,与家长和老师的关系慢慢疏远,甚至与家长对着干。

这些对中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在全市推行经典诵读《弟子规》之后,针对本班学生个性中暴露的自私任性,自我中心的不良倾向,通过真情体验,感悟亲情,激发学生爱的情感,丰富情感积淀,把亲情回报付诸于实践,召开这次主题班会。

二、教育目标:1.让学生深入体会父母之爱,认识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

感受亲情的伟大与无私。

2.让学生理解、关心、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3.引导学生由“感谢父母”到“常存感激之恩”的思想意识转变,学会感恩。

三、活动准备:歌曲:《父亲》、《天亮了》、《灰色空间》;二十四孝图、文章内容等四、活动过程:(一)深情导入师::当你生病时,是谁无微不至的照顾你?当你任性时,是谁始终不变的包容你?当你遇到挫折时,是谁全心的支持与鼓励你?在你成长的路途上,是谁给你永不枯竭的爱?答案只有一个,请同学们共同回答!…古语云:“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不善待父母就是不善待生命。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我们人类呢?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更应传承中华优良传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今天让我们走进“百善孝为先”。

(二)讨论探究: 1.我把孝心说个你来听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谁把“孝心”说给大家来听?学生上台展示,诉说自己对孝心的理解。

2.感恩调查(1)出示调查内容,学生选择评判自己做到的是哪些,没有做到的是哪些。

知道的父母生日了解父母健康状况知道用于你一年的花费是多少能经常与父母交流、沟通,向父母倾诉心中的烦恼能为父母分担忧愁、知道父母最大的的烦恼是什么会为父母分担家务活,为他们洗头,洗衣服知道父母最喜欢的东西父母苦口婆心的教育,自己不认为是唠叨 3.践行“孝”(1)生讲述历史上孝顺父母的故事,古诗句,以及学过的古诗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善孝为先-《黄香温凊》国学经典故事导读
导读
(一)教学目标:
1、读通《黄香温凊》的古文故事,感受中国古文的精炼;
2、欣赏《黄香温凊》的绘画作品,让学生说说故事内容;
3、研读二十四孝故事的目录,激发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贤孝故事的兴趣;
4、归纳阅读古文故事的做法,指导学生阅读国学经典贤孝故事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
1、《经典德育故事》人手一册;
2、自主阅读卡人手一份;
(三)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2‘)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0月7日是什么日子吗?
2、教师:10月7日是农历九月九日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都有些什么活动?(重阳节一般有登高赏菊、遍插茱萸、吃重阳糕等活动。


九九重阳,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九月九日又被定为老人节。

4、教师讲述:孔子说“仁者爱人”,这“爱人”主要就体现在“孝”和“悌”两个方面,“孝”是晚辈对长辈、孩子对父母要尽孝道。

元代郭巨敬辑录古代流传的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又有人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版本很多。

二、以图导入,读准题目(3‘)
(1)教师:在诸多版本中,以现代著名画家陈少梅先生的作品最值称赞;(2)教师:这位就是现代著名画家陈少梅先生,他被誉为“唐寅之后第一人”,现在我们来欣赏。

(3)教师: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来形容你所看到的绘画作品。

(4)我们选其中一幅来看看,你们看图上画着什么?(有个小孩拿着一把扇子在扇。


(5)教师:这个小孩的名字叫——(教师板书:黄香)。

(1)教师:请同学们赶快在目录中找到黄香的故事,把标题读一读。

(2)教师:这个字你念得很准,请你再念一遍,我们大家来念一念。

你是怎么念准的?
(3)教师:你很会观察。

请同学们看正文,标题的右上角标了符号,正文下方的注释里有这个字的读音和字义,这个字念——,它在这里的意思是——。

(4)小结:读古文故事的时候,我们可以参考注释来读字音,解释字义。

(20‘)
15‘)
(1)教师:我们四年级还没有真正学习古文,如何在课外阅读古文故事呢?我们来看看故事的正文,蓝色加粗的部分和黑色细体部分的内容是一样的,不过它们的表达方式不同。

上面部分的这种表达方式是文言文,也叫古文。

古文的特点就是文字精炼。

下面这部分是现代文,现代文的特点是通俗易懂。

(2)教师:现在我们先来读读古文故事。

出示古文:黄香九岁,母丧父存,温衾②扇枕,奉侍晨昏。

●同学们数一数,加上标题,古文一共有几个字?20
●我们对照注释读一读,读好这20个字。

读古文应当一字一个音地读。

●第一层朗读定位:读准字音;
朗读形式:指名1个读;
教师指导:及时纠正读音;重点读温衾扇枕,奉侍晨昏(课件里标注拼音)
还读出了古文的韵味来。

●第二层朗读:读出韵律;
朗读形式:同桌合作读,古文故事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读哦(你读一句,我读一句;一起读,你读前8个字,我读后8个字)
教师指导:第一组指导慢慢地读,读出古文的韵律;
●第三层朗读:配乐表演朗读;
(1)教师:熟读了古文故事,我们再来读读现代文故事。

(2)读读现代文故事,数数有几个自然段?
(3)选择你特别感兴趣的一个段进行默读。

(4)交流学生感兴趣的部分(请3个学生,也许其中2个是扇枕这部分)
(5)教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的重点语句。

原来细心的小黄香,担心劳累一天的父亲因天太热,睡不好觉,正拿着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