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临床表现
甲亢危象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甲亢危象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甲亢危象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甲亢危象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很多,身体各个系统都可能出现症状表现。
甲亢危象的全身表现主要是包括了高热症状,一般情况下,甲亢危象患者还可能会有心动过速症状。
★(1)全身表现:高热,体温达39℃以上,极度多汗.皮肤潮红,脱水发牛后可以出现汗闭,面包苍白。
★ (2)循环系统农现:心动过速,一般在140次每分钟以上,有时出现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室卜性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有的病人还有心力衰竭。
★ (3)神经系统表现:极度烦躁不安,精神变态,甚至昏迷或谵妄。
★ (4)淡漠型甲亢病人发生甲亢危象时表现为神志淡漠、嗜睡、软弱无力、体温低、心率慢,重者昏迷。
由此可见,淡漠型甲亢危象容易被误诊。
淡漠型甲亢由于甲亢诊断的延误更易发生甲亢危象。
值得注意的是,后者虽老年多见,但也有在儿童中发病的报道。
★ (5)消化系统表现:恶心、呕吐、腹泻,往往出现黄疸、肝功能化验异常。
★ (6)少数无甲状腺疾病史的病人。
老年人多发,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发生隐袭而不典型。
易被漏诊。
当存在感染、应激因素时,易诱发甲亢危象,应值得注意。
甲亢病因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

精品课件
5
第
2 临床表现
章
精品课件
6
临床表现
(一)甲状腺毒症表现(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1.高代谢症状群:产热和散热增多,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解加速 2.神经精神系统兴奋表现 3.心血管系统:心动过速,房性心律失常,房颤,脉压增大,心脏病 4.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增快;肝功能异常 5.肌肉骨骼系统:周期性麻痹,急慢性甲亢肌病,骨质疏松 6.其他(生殖、血液) (二)甲状腺肿:弥漫性、质软、无压痛;动脉杂音左右叶上下极常可听到收缩
6. 妊娠期甲亢
因为甲状腺激素结合球蛋白增加,所以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异 常的诊断主要根据FT4和FT3以及TSH作出
病因 (1)一过性妊娠剧吐甲状腺功能亢进(transient hyperthyroidism of hyperemesis gravidarum, THHG),仅发生于妊娠期间 (2)甲亢合并妊娠 (3)产后GD (4)产后甲状腺炎症(PPT)
精品课件
25
7. 胫前黏液性水肿(pretibial myxedema)
(1)为GD相关自身免疫性病变在皮肤部位的表现 (2)皮肤增厚、粗,结节。汗毛增生,皮损融合,似橡 皮腿
(参见临床表现(四)其他表现)
精品课件
26
8. Graves 眼病(GO,TAO)
分级 眼部症状和体征 0 (N) No signs or symptoms 1 (O) Only signs, no symptoms 2 (S) Soft tissue involvement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精品课件
1
甲状腺毒症是指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 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根据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甲状腺毒症可分类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类型和非甲状腺功能亢进类型。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本身的病变引发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主要是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病).女性内分泌失调也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典型病例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轻症患者,或年老和儿童病例的临床表现少而不典型,诊断常须借助实验室检查.(一)具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特别注意怕热、多汗、激动、纳亢伴消瘦、静息时心率过速、特殊眼征、甲状腺肿大等.如在甲状腺上发现血管杂音、震颤,则更具有诊断意义.(二)甲状腺功能试验在通常情况下,甲亢患者T3、rT3和T4血浓度增高,T3的升高较T 4为明显.TSH低于正常仅在较灵敏的免疫放射测定中见到.本病病因不明,故无病因治疗主要控制高代谢症群.减除精神紧张等对本病不利的因素.治疗初期,予以适当休息和各种支持疗法,补充足够热卡和营养物质如糖、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等,以纠正本病引起的消耗.控制甲亢症群的基本方法为:①抗甲状腺药物;②放射性同位素碘;③手术.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各种原因导致正常甲状腺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引起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用药治疗(一)治疗甲亢治疗目前主要有3种方法:内科药物治疗、131I放射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
在老年人中内科药物治疗是最基本方法,131I放射治疗也是比较常用,由于身体条件限制,手术在老年人中相对较少用。
1.内科药物治疗治疗甲亢的药物主要还是硫脲类药物,包括硫氧嘧啶类和咪唑类。
国内常用的有甲巯咪唑(他巴唑)、丙硫氧嘧啶(PTU)、卡比马唑(在体内分解成他巴唑起作用)和甲硫氧嘧啶(MTU)。
后者现已少用。
硫脲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甲状腺过氧化酶活性,阻断酪氨酸碘化,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这类药既不影响甲状腺碘?纳闳。
膊挥跋煲押铣傻募鬃聪偌に氐氖头拧R虼耍 ┖蟛荒芰⒓瓷 В 鹦 奔渚龆ㄓ诩鬃聪倌谝押铣杉に氐?量多少。
内分泌代谢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

内分泌代谢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Graves病)一、疾病相关情况(一)定义:因甲状腺组织增生、功能亢进,产生和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引起的神经、循环、消化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简称甲亢。
(二)临床表现:神经过敏、烦躁失眠、手抖;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乏力、怕热、多汗、体重减轻;食欲亢进、大便次数增多或腹泻;周期性麻痹(男性);女性月经稀少等。
少数重症肌无力(1%)。
淡漠型甲亢:常见于老年患者:乏力、厌食、抑郁、嗜睡、体重减轻。
体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质软或韧,无压痛,甲状腺上下极可触及震颤,闻及血管杂音;部分病人可伴有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等。
实验室检查:T3、T4、FT3,FT4↑、TSH↓,TRAb阳性。
(三)诊断标准:有甲亢症状,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或伴有突眼、胫前粘液性水肿,T3、T4↑、TSH↓,TRAb阳性。
二、门诊分级诊疗指南(一)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1.确诊甲亢(Grave’s病),无甲亢合并症(浸润性突眼、粘液性水肿、甲亢肌病、甲亢性心脏病、肝功损害),无抗甲亢药物不良反应者;2.已制定抗甲亢治疗及合并症控制方案,病情稳定且较轻者;3.当地医疗机构已开展甲状腺激素测定。
(二)二级及二级以下医疗机构上转标准:1.不能鉴别甲状腺毒症者;2.口服抗甲亢药物后,病情反复,或较快出现甲减者;3.口服抗甲亢药物后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如皮肤过敏、肝功损害、粒细胞减少或缺乏;4.甲亢伴浸润性突眼、粘液性水肿等,或治疗过程中出现上述合并症者;5.需要做I131治疗者;6.妊娠合并甲亢者;7、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甲亢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患者;8.当地医疗机构诊断、治疗有困难者。
三、住院分级诊疗指南(一)三级医疗机构下转标准:1.甲亢伴严重合并症(浸润性突眼、粘液性水肿、甲亢肌病、甲亢性心脏病、甲亢危象、严重肝功损害)经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2.口服抗甲亢药物后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者经住院治疗病情好转,已制定后续治疗方案;3.I131治疗后,病情好转。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介绍、检查及病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系指由多种病因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以神经、 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以Graves 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域常见。
本节以Graves 病为例介绍。
Graves 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未明,但公认与卬状腺的口身免疫反应有关。
其危险因索 包括遗传因素、感染因素、精神因素等。
临床表现起病多较缓慢。
1•高代谢状态:常有疲乏无力、不咐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体重锐减、低热等。
2. 甲状腺肿:呈弥漫性对称性肿人,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
可闻及血管杂音,可触及 震颤,为本病的特异性体征,貝有觅要诊断意义。
3•眼部表现:(1)非浸润性突眼:①上眼睑挛缩;②眼裂增宽;③上眼睑移动滞缓(Graefe征):: ④瞬目减少和凝视(Stelhvag 征):⑤惊恐眼神:⑥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Joffroy 征):⑦两眼内聚减退或不能(Mobms 征)。
Gmves 病为最 席见的引起甲亢的疾病.典 型表现有高代谢状态,甲状 腺弥漫性肿大及眼部庄状Q正常甲状躱甲状腺肿大(crarfr MrllwaM<4HU *J<i(Tnn(2)浸润性突眼:患者有明显自觉症状,如畏光、流泪、视力减退、眼部肿痛等。
检查可发现眼球活动受限,明显突出。
4-蒂神神经系统: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伴多言多动,思想不集中,焦龙烦躁等。
5•心血管系统:多有持续性心动过速,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常有收缩期杂音。
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脉压增大为甲亢特征性表现之一。
房性早搏较常见。
甲亢性心脏病表现为明显心律失常,心脏扩人和心力衰竭。
甲亢完全控制后心脏功能町恢复正常。
6•消化系统:多表现为食欲亢进,常伴腹泻。
此外,血液系统可表现为周闱血白细胞总数偏低。
运动系统表现为肌肉软弱无力。
生殖系统女性患者常有月经桶少甚至闭经,男性可出现阳痿。
特殊类型1•甲亢危彖:为本病严重表现,可危及生命。
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误诊原因及避免措施论文

浅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误诊原因及避免措施【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甲亢的临床表现,特别是一些非典型临床症状,来探讨导致甲亢临床误诊的原因;经过对临床误诊原因的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避免措施,为今后临床开展甲亢的诊疗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误诊;措施甲状腺功能亢进即甲亢,其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进而引起机体代谢率增高和神经兴奋性增强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甲亢是内分泌类疾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甲亢的临床表现常常比较典型,如怕热、多汗、易激动、消瘦、心动过速及甲状腺肿大等,临床医生往往可根据这些典型症状判断,但通过实际观察我们发现,甲亢临床误诊的情况并不少见,特别是一些表现不典型的病例及一些基层医疗机构[1-2],本文现将甲亢的临床表现、误诊原因及避免措施综述如下。
1甲亢的临床症状概述甲亢的临床症状众多,在每个系统都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和变化[3],其具体表现可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系统症状:①心血管系统:心悸,心跳加快,心律不齐;②皮肤肌肉:皮肤潮湿、搔痒、软弱无力甚至肢体不能活动(周期性瘫痪);③消化系统:吃得多但易饿,大便次数增多,腹泻;④神经精神方面:易激动,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失眠;⑤生殖内分泌:月经不规则,阳痿,生育力下降;⑥血液系统: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或贫血;⑦全身表现:怕热,多汗,乏力,消瘦[4-5]。
参考相关文献,70%以上的甲亢病人有3项以上上述临床症状,临床医生可根据这些症状较容易诊断就诊者是否患有甲亢,但许多甲亢病人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例如患者临床症状单个发生,或是甲亢发生时伴有相应并发症,或是老年人体质弱常无明显症状[6-7],这也是临床诊治常常误诊的重要原因。
2甲亢误诊的因素及分析2.1误诊为神经类和心血系统疾病部分患者症状为易激动、情绪不稳定及焦虑失眠等,这些临床症状易被误诊为神经官能症;还有少数患者出现神情抑郁淡漠、妄想及幻觉等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状;部分老年患者表现为帕金森氏综合征[8];以上都易被误诊而耽误治疗。
《内科护理学》甲亢病人的护理

妊娠者宜用ATD,禁用131I治疗,慎用普萘洛尔; 产后如继续服药,不宜哺乳
4.社区-家庭支持
八、预后
经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少数可自行缓解。 66%的GO病人可自行减轻;20%无变化;14%继 续恶化 甲亢危象病死率在20%以上。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表现(A )
A.新陈代谢旺盛
2、活动无耐力 3、应对无效
4、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1)眼部护理:突眼的护理
• 带深色眼镜 • 涂抗生素眼膏 • 睡觉或休息时抬高头部
(2)用药护理
(3)病情观察
5、潜在并发症:甲状腺危象
(1)避免诱因 (2)病情监测:原有甲亢症状加重,出现严重乏 力、烦躁、发热(39oC以上)、多汗、心悸、心 率达140次/分以上,伴纳差、恶心、腹泻等应警 惕发生甲状腺危象。
(3)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浸润性突眼有关 (4)潜在并发症 甲状腺危象 (5)焦虑 与神经系统功能改变有关
六、护理措施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1)体重监测 (2)饮食护理
•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补充消耗,满 足高代谢需要。
• 避免食用含碘的食物:海带、紫菜
(3)药物护理
粒细胞减少:若白细胞低至3×109/L或粒细胞低 于1.5×109/L,应立即停药 药疹:严重皮疹应停药。
周期性麻痹:多见于青年男性(伴 低钾血症) 甲亢性肌病:肌群萎缩,软弱无力, 行走不便。 骨质疏松
女性常月经减少、后移、甚至闭经 男性阳萎,偶有乳房发育。
7、造血系统
淋巴细胞比例增加,单核细胞增多,但外周血
白细胞总数减少
(二)甲状腺肿大
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质地不等,无压痛。 左右叶上下极可触及震颤及血管杂音,为本病的重 要体征。
甲 亢 知 识

甲亢知识什么是甲亢,甲亢症状和类型甲亢是由于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本病多见于女性。
甲状腺激素过多可以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怕热、多汗、食欲亢进、消瘦、心慌、情绪紧张及脾气急躁等症状。
大多数甲亢患者出现甲状腺肿大,肿大的程度有轻有重,极少数甲亢患者甲状腺不肿大。
不少甲亢患者还有眼球突出,眼球突出的程度有轻有重。
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发现甲状腺吸131碘率增加,血中甲状腺激素(T3、T4)水平明显增高。
最常见的甲亢类型是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大约占全部甲亢患者的80%左右。
其病因主要与免疫功能紊乱和先天性遗传有关。
临床上除典型甲亢之外,常见的类型有:(1)T3型甲亢。
T3型甲亢是指有甲亢的临床表现,但血清TT4和FT4正常甚至是偏低,仅T3增高的一类甲亢。
(2)T4型甲亢。
有甲亢临床表现,仅血清T4增高,或伴FT4增高,T3正常。
如:碘甲亢、甲状腺炎、急性或慢性系统性疾病所致的T4甲亢。
(3)儿童甲亢。
以3岁以后发病逐渐增高,11-16岁发病率最高,女孩多于男孩,几呼所有患儿都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典型的高代谢症候群,突眼比较常见。
(4)老年性甲亢。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变化,其全身脏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减退,甲状腺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纤维化和萎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外周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也发生改变,老年性甲亢的临床特点:甲状腺常不肿大,或轻度肿大,多伴有结节;突眼不明显或无突眼,高代谢症候群不明显,缺少食欲亢进、怕热多汗及烦躁易怒等症状;常合并其他心脏病如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易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多见持续房颤;病人表现淡漠呈无欲状,重者嗜睡或呈木僵、昏迷。
对于老年性甲亢的治疗,专家强调应重视中?quot;复方甲抗平胶囊的长期疗效。
(5)淡漠型甲亢。
该型是甲亢的特殊表现类型。
症状与典型甲亢的症状相反,表现为神经抑郁的一种甲亢。
淡漠型甲亢临床表现:食欲不振、恶心、畏寒、皮肤干燥,神情淡漠抑郁,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精神思维活动迟钝,同时回答问题迟缓,有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懒动少语;心悸者为多见,常伴有心脏扩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颤,眼球凹陷,双目杲滞无神,甚或有眼睑下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亢临床表现
1、代谢增加及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的表现。
病人常有多食、易饿、消瘦、无力、怕热、多汗、皮肤潮湿,也可有发热、腹泻、容易激动、好动、失眠、心跳增快,严重时心律不
规则,心脏增大,甚至心功能衰竭。
2、甲状腺为程度不等的弥漫性对称肿大。
肿大程度与病情不一定平行,由于腺体中
血管扩张和血流加快,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可听到杂音,或可以摸到如猫喘一样的颤动。
3、眼部改变。
由于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表现眼裂变大、眼睑后缩、眨眼减少,呈
现凝视状态或惊吓表情。
有的病人由于眼部肌肉受侵犯,眼球活动受限制,产生视物成双
的复视现象或眼结膜、角膜水肿,也可破溃。
病人常有眼球突出。
眼部病变严重的可有视
神经乳头和或视网膜水肿、出血,视神经受到损害可引起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1、高代谢症群:常有疲乏无力、易饿、多食而消瘦。
怕热多汗、皮肤温暖潮湿,可
伴有低热。
危象时可有高热。
2、精神、神经系统:神经过敏、多言多动、紧张多虑、焦躁易怒、不安失眠、思想
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
3、心血管系统:可有心悸、胸闷、气短。
心率增快,严重的甲亢病有心房纤颤、心
脏扩大和心力衰竭。
4、消化系统:常有食欲亢进、多食消瘦。
老年病人可有食欲减退、厌食。
常有腹泻。
5、肌肉骨骼系统:多数患者有肌无力及肌肉萎缩。
慢性肌病主要是近端肌群无力和
萎缩,男性病人可伴周期性麻痹。
6、生殖系统:女性常有月经减少或闭经,男性有阳痿,偶有乳房发育等甲亢病症状。
7、甲状腺肿大:多呈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甲亢治疗有三种方法,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适应范围广,无论大人小孩,男性还是女性,轻症或者重症甲亢,
首次发病还是甲亢复发,孕妇或哺乳女性甲亢都可以用药物治疗。
抗甲状腺药物有两种——咪唑类和硫氧嘧啶类,代表药物分别为甲巯咪唑又称“他巴唑”和丙基硫氧嘧啶又称
“丙嘧”。
药物治疗适合甲亢孕妇、儿童、甲状腺轻度肿大的患者,治疗一般需要1~2年,治
疗中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情况增减药物剂量。
药物治疗有一些副作用,包括粒细胞减少、
药物过敏、肝功能受损、关节疼痛和血管炎,药物治疗初期需要严密监测药物的副作用,
尤其是粒细胞缺乏,需要告诫患者一旦出现发热和/或咽痛,需要立即检查粒细胞以便明
确是否出现粒细胞缺乏,一旦出现。
立即停药急诊。
药物治疗另一个缺点是停药后复发率高,大约在50%左右。
放射碘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属于破坏性治疗,甲亢不容易复发,治疗只需要一次。
放射碘适合甲状腺中度肿大或甲亢复发的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甲状腺对放射碘的摄取率计算每个患者需要的放射剂量。
放射碘对孕妇和哺乳妇女是绝对禁忌证。
由于放射碘的作用有一个延迟作用,随着时间随诊,甲减发生率每年3%~5%。
放射碘治疗不适合有甲状腺眼病的甲亢患者,因为治疗后眼病可能会加剧。
手术治疗适合那些甲状腺肿大显著,或高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或甲状腺肿大有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者。
手术前需要用药物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前还需要口服复方碘溶液做术前准备。
.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