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工业美术运动也称之为“艺术与手工业运动”,是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初起源于英国,进而影响到欧洲和美国等其他国家的艺术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化批量生产造成设计产品水准下降的局面的设计运动。
水晶宫:整座建筑的外形是一个简单的阶梯型的长方体,中心添加了一个垂直的拱顶,以容纳海德公园的大树,外墙与屋面只显出铁架与玻璃,通体透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完全体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特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建筑形象。
风格派运动:是1917荷兰在以《风格》杂志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青年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为成员的松散的团体,特征;将传统的建筑家具产品设计,绘画和雕塑的特征完全抛弃,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
新古典主义:指资本主义最先出现了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80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主义形式。
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期活跃于欧洲艺术领域中的另一主要思潮,浪漫主义设计风格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思想和审美观,最初起源于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又称哥特式风格折衷主义:是19世纪上半期开始出现和兴盛的,强调新奇感,任意模仿不同来源和时代风格,不问背景和内容把所有的式样云集一身,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也被称为“集仿主义”。
红屋:它是建筑师飞利浦·韦伯设计的,墙面采用红砖的本色,表现出材料的自然属性大胆抛弃了传统建筑贴面装饰的特征,整个建筑具有哥特式风格的细节特征,体现了田园牧歌的情调,简朴的外观造型,戏剧话的色彩以及整体的设计创新,使之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首要标志和建筑上的里程碑式作品。
奥地利分离派:奥地利把最基本的几何单体或元素进行简单的结构组合,在新结构组合总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视性,即个体在整体中,但不因整体而失去个体的形态特征在造型艺术中,除对称性外,非对称性也是体现艺术效果的最有效的手段在造型上,非常特别的反复应用纵横结合结构,在色彩的应用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其组织者成员;杜格伯斯,蒙德里安,列克,利特维尔德等。
工艺美术运动 最新

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运动,因为 威廉莫里斯所推崇的是复兴手工艺,反对大工业生产,但他 提出的真正的艺术必须是“为人民所创造,又为人民服务的, 对于创造者和使用者来说都是一种乐趣。”及“美术与技术 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正是现代设计思想的精神内涵,后来的 包豪斯和现代设计运动就是秉承这一思想而发展的。
另一方面:为了炫耀工业革命带来的伟大成果,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在19世纪中叶提出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提议,同时也得到了欧洲 各国的积极响应。博览会由英国的阿尔伯特亲王主持,展览场所是 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温室——水晶宫,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材与玻 璃结构。1851年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敦开幕,震惊了整个 世界。会上展出了各种工业产品(包括传统手工业产品)一万余件。
பைடு நூலகம்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两条重要因素
一方面:社会上的一些知识分子、文学家、诗人等等,非常恐慌于 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好比工业化的过程当中造成的贫民窟, 城市生活恶化,童工女工的困苦生活等等,他们渴望中世纪的浪漫, 他们企图通过艺术和设计来逃避现实,回到他们理想的浪漫的哥德 时期去。这正是19世纪,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产生“工艺美术”运 动的根源。
第二讲 设计的历史
第一节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概述
工艺美术运动又称为“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是针对工业革 命后艺术设计领域所出现的危机,力图通过复兴传统手工艺 以及重建艺术与设计的紧密联系,来探索新的社会背景下艺 术设计发展道路的一场设计运动。它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的 英国,在1880-1890年间到达顶峰,并对欧洲等国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椅子
马克穆多 书籍扉页设计 马克穆多 1883年
1882-1883年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1、“工艺美术”运动的含义:(名词解释)“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
他们主张回溯到中世纪的传统,同时受到刚刚引入欧洲的日本艺术的影响,他们的目的是诚实的艺术,主要是恢复手工艺传统.他们的设计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纺织品、墙纸、家具和其他的用品上.他们反对机器美学,主张为少数人设计少数的产品。
2、“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特征(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它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3)提倡哥德风格和其它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良好功能;(4)主张设计的诚实、诚恳,反对设计上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的趋向:(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的中世纪、哥德时期。
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梳的主要风格,从意识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却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3、“工艺美术”运动的目的:为了抵制工业化对传统建筑、传统手工艺的威胁,复兴哥德风格为中心的中世纪手工艺风气和恢复手工艺.4、设计原则:(1)设计大众化;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万人服务的,而不是少数人的活动。
(2)团队协作:设计工作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5、“工艺美术”运动的优缺点和影响意义1、优点:(1)在一派维多利亚矫饰的风气之中,这些设计先驱们能采用中世纪纯朴风格,吸收日本的和自然的装饰动机,创造出有声有色的新设计风格来,而同时又完全与各种历史复古的风格大相径庭,的确难能可贵。
工艺美术运动的定义

工艺美术运动的定义工艺美术运动是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场以手工艺制品为核心的艺术及社会运动。
倡导者们认为,工艺美术是艺术与实用结合的产物,其价值不仅仅在于艺术性,更在于实用性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目标是通过以手工艺制品为核心的艺术创作和设计,呼吁追求艺术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它反对工业化带来的机械化生产和标准化产品,以及传统工艺的沦落和遗失。
倡导者们认为,工艺美术应该以民族的传统技艺为基础,融入当代艺术的创新思想,并将之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之中。
在工艺美术运动中,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致力于重新发掘民间传统工艺技艺,并运用于家居用品、家具、陶瓷、玻璃、纺织品等领域的设计与制作。
他们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的细致,力求在艺术性与实用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他们追求作品的精美细腻,注重手工制作的精湛技艺和独特的创意。
工艺美术运动对当时的设计教育也有深远影响。
许多设计学院开始引入工艺美术的理念和方法,强调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与艺术品味的培养。
这对于当时快速工业化的社会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使人们重新重视手工艺制品的独特价值,同时也促进了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工艺美术运动逐渐蔓延到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和设计师纷纷加入其中。
他们从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寻找灵感,将当地的民俗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推动了各种工艺美术形式的发展。
对于我们今天来说,工艺美术运动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在面对大规模生产和标准化产品泛滥的时代,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倡导者们对于手工制作和传统工艺的热爱与追求。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承工艺美术的精髓,将其应用于当代的设计和生产中,创造出更加独特、精美的产品。
工艺美术运动的定义,不仅仅是一场历史上的艺术运动,更是一种对于艺术与生活关系的思考和探索。
它提醒我们,艺术不应该只停留在画廊和博物馆中,它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丰富和有意义。
《工艺美术运动》考点总结

1、工艺美术运动:又称“艺术与手工艺运动”,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起源于英国,进而影响到欧美等其他国家的一场艺术设计运动。
(产生背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2、设计环境的改变:a 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手工艺设计---生产一体化的产品生产方式,从而导致了产品设计与生产过程分道扬镳,设计成为一个独立的部门。
b产品的批量化生产又形成了批量消费的商业化模式,由此引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
C在市场竞争中,设计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随着市场竞争的需要。
设计不断更新。
D在商业利润的驱使和市场竞争的刺激下,资本家为争夺市场,开始忽视了产品的功能性,注重数量:利用机械来尽量模仿历史上的艺术风格或刻意镂刻装饰,引起了人们的反感。
3.、水晶宫:1851年在伦敦第一届世界工业博览会;英国皇家园艺师帕克斯顿设计。
特点:采用现代化的材料;全部采用标准化的预制构件;采用机械施工工艺,体现出功能主义的思想。
意义:炫耀工业革命下的新技术、新材料的成果;暴露了当时产品设计的拙劣和无原则性,暴露了“没有功能意义的装饰”和“把钱放在不必要的装饰上”的缺点;反面刺激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4、约翰·拉斯金: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倡导者、奠基人,现代技术美学理论的先驱。
《哥特式的本质》、1846《现代画家》、1853《威尼斯的石头》《建筑的七盏明灯》。
思想及影响:拉斯金倡导工艺美术运动,主张艺术与工艺、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提倡艺术家、设计师应该向大自然学习和主张艺术要符合实际目的,注重社会功能,艺术设计的大众化,(片面性、局限性)反对工业化的生产方式的社会主义理想等,对于英国乃至世界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都起到积极的、进步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他的艺术设计思想和理论直接影响了威廉·莫里斯和他领导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进步性、矛盾性)5、威廉·莫里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现代设计之父。
1861年成立“莫里斯设计事务所”,第一个以艺术家的身份创办(纺织品设计)。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不足

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及不足一、工艺美术运动的定义和背景二、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2.1 注重手工制作2.2 强调材料的精选和加工2.3 追求设计与实用的结合2.4 倡导艺术与生活的融合三、工艺美术运动的不足3.1 小众化的艺术形式3.2 传统与现代的碰撞3.3 缺乏系统性的教育体系3.4 跨文化融合的挑战四、工艺美术运动的发展前景4.1 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4.2 结合科技进行创新4.3 提倡可持续发展4.4 推动工艺美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结论工艺美术运动是20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它通过追求材料精良、手工制作、艺术与实用相结合等特点,对传统工艺进行了革新与发展。
然而,工艺美术运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小众化的艺术形式、传统与现代的碰撞等问题。
尽管如此,工艺美术运动还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应用于现代设计领域、结合科技进行创新、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一、工艺美术运动的定义和背景工艺美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得机械化生产成为主导,传统的手工艺逐渐被淘汰。
然而,一些艺术家和设计师开始反对机械化带来的单调和标准化,提倡手工制作和艺术与生活的融合。
他们试图通过追求材料精良、工艺精细和设计创新,为工艺美术注入新的活力。
二、工艺美术运动的特点2.1 注重手工制作工艺美术运动强调手工艺制作的重要性,艺术家认为手工制作能够给作品带来独特的个性和质感。
他们追求纯熟的手工技艺,并将其视为一种艺术表达方式。
2.2 强调材料的精选和加工工艺美术作品注重选材,追求高品质的原材料。
同时,设计师也注重材料的加工和处理,通过精细的工艺让材料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2.3 追求设计与实用的结合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与实用的结合,追求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艺术家们尝试将艺术注入生活,通过设计创新,使工艺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实用的功能。
2.4 倡导艺术与生活的融合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融合,艺术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里的享受,更应该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

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批量化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约翰·拉斯金。
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1851年英国伦敦举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水晶宫是1851年世博会的展厅建筑,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伯克斯顿设计。
它是一座由钢铁和玻璃建造的圆拱形大厦,后被完整的拆迁到塞登汉,1936年毁于大火,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开创了钢铁和玻璃两种新型材料的应用。
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r瑞典,芬兰,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
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成为平民大众所享有。
因此,它只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三·工艺美术运动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改良运动,成为西方现代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
在工艺美术运动的感召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设计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史运动风格: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宅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烦人趋向。
新艺术运动,是首先在法国兴起的,这与法国家具设计家萨穆尔·宾在1895年开办的设计事务所————新艺术之家有关,时间大约在1895——1910年,长达十余年。
工艺美术运动

而已。但是由于他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门提供了新的设计风格参考,
提供了与以往所有设计运动不同的尝试。因此,这场运动虽然短暂,但在设 计史上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值得认真研究的。
另一方面:为了炫耀工业革命带来的伟大成果,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在19世 纪中叶提出举办世界博览会的提议,同时也得到了欧洲各国的积极响应。博览 会由英国的阿尔伯特亲王主持,他建造的水晶宫是用钢铁和玻璃建造的温室, 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材与玻璃结构。1851年在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博览会在伦 敦开幕,震惊了整个世界。会上展出了各种工产品(包括传统手工业产品)一
万余件。
水晶宫
工艺美术运动的先驱
亨利·柯尔(1808~1882)
柯尔最早提出了“艺术制造”的概念,提倡将美术贯彻于机械的生产。
1849年他创办了《设计杂志》明确提出“设计有着双重性,首先,所设计 的东西应严格满足其使用性,第二才是美化或装饰这种实用性。但是,许
多人已经将这第二种含义与设计的完整意义相等同,这样,装饰就与实用
背景
19世纪初期,欧洲工业革命都先后完成,蒸汽机在西欧和美国得到广泛的 推广。第一条铁路建成,第一艘轮船下海,工厂的烟囱也像雨后春笋一样在各地 林立起来了,大批工业产品被投放在市场上,但设计却远远落后。 在那个时候的美术家不屑与过问工业产品,而工厂也只顾着生产,流程,产 品质量,和销售利润等等,没有想过对于产品的进一步改进,当时的艺术和技术 已经分离,到19世纪初则更加对立。
主要实践者
莫里斯被后人尊为“现代艺术设计之父”。 在设计理论上莫里斯主张: 1.造型艺术与产品设计紧密结合,通过艺术 家与工匠的合作以及艺术与手工艺的结合来 达到改良日用品的目的。 2.重视传统手工艺的挖掘整理和发扬光大。 对于机器和工业社会的排斥以及对中世纪行 会制度的不适当推崇,成了莫里斯有关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工业革命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兴起,设计产品批量化生产,造成了设计水准的下降,艺术与技术分离的局面,这场运动的契机约翰·拉斯金。
运动的主要奠基人是威廉·莫里斯1851年英国伦敦举行第一次世界博览会。
水晶宫是1851年世博会的展厅建筑,由英国建筑师约瑟夫·伯克斯顿设计。
它是一座由钢铁和玻璃建造的圆拱形大厦,后被完整的拆迁到塞登汉,1936年毁于大火,它最大的价值在于开创了钢铁和玻璃两种新型材料的应用。
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r瑞典,芬兰,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
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
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成为平民大众所享有。
因此,它只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三·工艺美术运动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改良运动,成为西方现代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
在工艺美术运动的感召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设计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史运动风格: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宅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烦人趋向。
新艺术运动,是首先在法国兴起的,这与法国家具设计家萨穆尔·宾在1895年开办的设计事务所————新艺术之家有关,时间大约在1895——1910年,长达十余年。
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及其影响:一·虽然新艺术运动的风格在各国之间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从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这点上,所有卷入这个设计运动的国家都是相同的,它的装饰性的手工艺的方法依然陈旧。
二·它所采用的方式,比如装饰,自然主义的风格等等,使这场运动依然是为豪华奢侈的设计服务的,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
三·对于曲线的重视和强调,使这场运动具有强烈的平面特征,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东方艺术影响痕迹,特别是日本的浮世绘风格的痕迹。
这场运动风格细腻装饰性强,因此也常常被称为女性风格。
四·新艺术运动是世纪之交的一次承上启下都得设计运动,它继承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思想和设计探索,希望在设计矫揉造作风气泛滥的时期,在工业化风格浮现的时期,重新依自然主义的风格,复兴设计的优秀传统。
五·这场运动处在两个时代的交叉时期,旧的,手工艺时代接近尾声,新的时代,工业化的,现代化的时代即将出现,因此从艺术形态上看,它的兴起预示了旧时代的接近结束和一个新时代—现代主义时代的即将来临。
他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的过渡阶段。
西班牙的新艺术运动是最为极端的,最具宗教气氛的,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建筑家安东尼·高蒂。
他的作品有文森公寓,居里公园,巴特罗公寓,米拉公寓。
高蒂最为重要的作品是圣家族大教堂——他为此投入43年之久,并且至今没完成。
格拉斯哥四人:查尔金·马金托什,赫伯特·马克奈,麦当娜姐妹,主要首脑人物是查尔斯·马金托什,他们的风格注重各种植物的纹样装饰。
查尔斯·马金托什的设计风格是主张直线,主张简单几何造型,主张黑白色等中性色计划。
他的探索为机械化,批量化,工业化,的形式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马金托什是一个联系新艺术运动之类的手工艺运动和现代主义运动的关键过渡性人物。
代表作品是高背椅子。
奥地利“分离派”与德国“青年风格”运动:奥地利分离派运动和德国青年风格运动都是从新艺术运动中发展出来的设计运动,但这两个运动开始摆脱单纯的装饰性,而向成功性第一的设计原则发展,从简单的几何造型,从直线的运用上寻找新的设计发展方向,因此它们应该被视为介于新艺术赫然现代主义设计之间的一个过渡性阶段的设计运动。
现代主义:1·现代主义设计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二战后美国的发展,最后影响到世界各国。
它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不但深刻影响到20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赫然生活方式,同时对整个世纪的各种艺术,设计活动都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
对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设计运动,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的了解都应建立在对现代主义充分忍受的基础上。
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特点:1·民主主义,主张设计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希望通过设计来改变社会的状况。
2·精英主义,不是为精英服务的,但却是强调精英领导的新精英主义。
3·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现代主义在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法西斯大起大落的动荡时期,希望通过设计建立良好社会,改变大众生活,所以他们的设计探索具有强烈的知识分子理想主义成分和乌托邦主义成分。
现代主义作品:勒·科布西耶——马赛公寓、香教堂。
沃尔特·格洛佩斯——包豪斯校舍、古斯鞋楦工厂。
密斯·凡德罗——西格莱姆大厦、塞罗那椅子。
弗兰克·赖特——流水别墅1907年,穆特休斯、贝伦斯等人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
这个组织的形成,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的发轫。
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
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艺设计和手工艺。
3·强调走非官方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
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荷兰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和设计家建筑师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组成的松散设计团体,其中主要的促进者和组织者是凡·杜斯伯格,维系这个组织的中心是《风格》杂志,只主编也是凡·杜斯伯格。
风格派的特点:1、把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和绘画等的特征完全拔除,变成最基本的几何元素单体2、把这些几何单体重新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在新的结构组织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独立性和鲜明可视性。
3、注重非对称式的研究和运用4、特别注重运用纵横几何结构和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风格派的思想主张:1、坚持艺术、建筑、设计的社会作用,努力将它们统一成一个有机整体2、认为普遍化和特殊化,机体和个人之间有一种平衡,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3.对于改变机械主义、新技术风格含有一种浪漫、理想主义的乌托邦精神4、坚信艺术与设计具有改变未来的力量,具有改变个人生活和生活方式的力量风格派代表作品:1、盖里·里特维特的红蓝椅子2、蒙德里安的非对称式绘画俄国构成主义运动:又名结构偶主义发展于20世纪初期年代。
构成主义是指由一块块金属、玻璃、木块、纸板或塑料组够结合成的雕塑,强调的是空间中的“势”而不是传统雕塑着重的体积量感,构成主义由传统雕塑的加和减,变成组够和结合,注重简单几何结构。
构成主义代表作品:塔特林——第三国际:塔特林在1919—1920完成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是构成派最重要的代表作。
1919年4月,包豪斯成立,沃尔特·格洛佩斯出任第一任校长。
专门培养新型工业日用品和建筑设计人才。
1933停办。
包豪斯变迁:第一阶段(1919—1925)魏玛时期,格洛佩斯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同意”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二十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
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和手工匠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第二阶段(1925—1932)迪索时期,包豪斯在德国迪索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
这个时期是其高峰期。
1928年格洛佩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迈耶继任。
这位共产党员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
最后迈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米斯·凡·德洛继任。
接任的米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力尽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迪索后,被迫关闭包豪斯。
第三阶段(1932—1933)柏林时期,米斯·凡·德洛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不容,面对刚刚于1933年正式上台的纳粹政府,米斯终于无力回天,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
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柏林时期仅有六个月的时间。
包豪斯的主要影响和成就:1、包豪斯对现代设计的贡献(1)奠定了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基础,把一观念为重心的设计体系,已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设计体系,完整的奠定起来。
(2)工业产品设计用现代材料进行批量生产,奠定了现代主义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3)开创了现代设计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的第一章。
包豪斯对现代设计教育的贡献:(1)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本模式,创立了现代设计教育基础课的基本结构,把平面和立体结构的研究、材料的研究、色彩的研究三方面独立起来,把视觉教育第一次牢固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2)确立了工作室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设计制造过程。
(3)建立了和工业企业界的联系,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让学生亲自体验设计与工业生产的联系。
(4)开设有基础课、工艺技术科、专门设计科和理论课,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5)包豪斯的设计教育方式已在世界的每一个设计院校延续。
1927年,美国建筑家菲利普·约翰逊就注意到在德国斯图加特市郊举办的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的风格,当时他称这种风格会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建筑风格,当时他称这种单纯、理性、冷漠、机械式的风格为“国际风格”。
这是现代风格设计被成为国际主义的开端。
后现代主义是指在反抗现代主义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后现代注意最早的宣言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
文丘里的建筑理论“少就是乏味”的口号是与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的。
后现代在设计上是指现代主义设计结束以后的一个时间阶段,基本上可以说,自从7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设计探索都可以归纳入后现代时期。
广义的后现代主义即指后现代时期的各种批判现代主义的设计活动和风格(包括结构艺术、高技术风格、建筑风格、狭义的后现代主义风格等等)狭义的后现代主义,指的是具体的一种设计风格,这种风格首先从建筑上衍生出来,逐步影响到产品设计等众多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