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草课件

合集下载

初中兰花草教案

初中兰花草教案

初中兰花草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唱歌曲《兰花草》,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提高音乐素养。

2. 引导学生欣赏兰花的美,培养对兰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歌曲《兰花草》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兰花的特征和欣赏方法。

教学难点:1. 歌曲《兰花草》的高音部分。

2. 兰花的生长环境和保护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视频。

2. 兰花的实物或图片。

3. 音乐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或实物中的兰花,让学生初步了解兰花的特征。

2. 提问:你们对兰花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兰花吗?二、歌曲学习(15分钟)1. 播放歌曲《兰花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 教唱歌曲,重点讲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3. 分组练习,让学生合作完成歌曲的学习。

三、歌曲欣赏与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谈谈对歌曲《兰花草》的理解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欣赏兰花的美,讨论兰花的生长环境和保护方法。

四、歌曲展示(10分钟)1. 让学生分组展示所学歌曲,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歌曲《兰花草》过程中的收获。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兰花种植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兰花的生长过程。

2. 举办兰花展览,让学生展示自己种植的兰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学唱歌曲《兰花草》,学生能够感受和理解歌曲的美,提高音乐素养。

同时,通过欣赏兰花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协作能力。

兰花草儿歌课件PPT

兰花草儿歌课件PPT

歌词中的意象
总结词
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兰花草的美丽 和坚韧。
VS
详细描述
歌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描绘兰花草的 美丽和坚韧。比如,“山谷里的野花”描 绘了兰花草生长的环境,“独自开放”展 现了它的孤独和坚韧,“美丽的花朵”则 强调了它的美丽和价值。这些意象共同构 成了兰花草生动的形象,使人们能够更好 地理解和感受它的美丽和坚韧。
06
兰花草歌曲的演绎和演绎者
原唱者
原唱者是胡适,他是一位著名的现代学者和诗人,也是新 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简洁、富 有思想深度而著称。
胡适的《兰花草》创作于1923年,当时他正在美国留学 ,为了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写下了这首诗歌。这首诗 后来被谱成了歌曲,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儿歌。
不同版本的演绎比较
不同版本的《兰花草》演绎各有特色。早期的版本以民谣形式为主,旋律简单,易于传唱。随着时间 的推移,演绎者们不断尝试新的演绎方式,使得这首歌曲在风格、编曲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例如,有的版本加入了流行音乐的元素,使得歌曲更加时尚、动感;有的版本则注重原诗的意境,以 轻柔的旋律和细腻的歌词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04
兰花草歌曲鉴赏
音乐美学角度的赏析
旋律优美
兰花草的旋律流畅,节奏明快, 给人以清新、优美的感觉,具有
很高的审美价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和声运用
歌曲在和声方面运用得当,丰富了 音乐的表现力,使得整首歌曲更加 立体、饱满。
曲式结构
兰花草的曲式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使得音乐情感表达得更加准确、 有力。
文化内涵的赏析
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01
兰花草是中国音乐史上的经典之 作,被广泛传唱和演绎,成为民 族音乐的代表之一。

桂教版三上《兰花草》研究课教学设计-(彭薇薇)

桂教版三上《兰花草》研究课教学设计-(彭薇薇)

南宁市越秀路小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三年级音乐教案单元内容简析:课题:《兰花草》学生学情:优美、欢快的曲调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较容易接受的,让学生给歌曲分乐句,学习鱼咬尾的有趣的音乐知识,学生会很乐于参与,极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

课型:唱歌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兰花的种类及特点,知道《兰花草》是一首台湾歌曲。

2、技能目标:指导学生用亲切活泼的情绪浏览性地学唱歌曲《兰花草》,并能唱谱子。

3、情感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兰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爱兰、种兰的情感。

并从此歌延伸出学生对台湾的热爱和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在学会唱谱子的前提下,体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深刻内涵。

教学难点:以本歌曲为介质,培养合作的生生关系和师生关系在视谱教学中的充分协调。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金三惠音乐教学系统、钢琴、卡片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通过这几个学期我们对台湾的接触,大家都知道宝岛台湾是我们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里不仅风光迷人,还有许多动听的歌曲。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台湾的一种草本植物,其实最早它只是一种野花,并不喜欢开在阳光灿烂下,总是悄悄的生长在角落中,但后来人们越来越喜欢它,就把它小心的供养起来了,这种植物叫兰花草,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

出示多张兰花的图片和美术作品,让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识兰花,感受到兰花形象的美。

)二、趣味学习1、教师范唱《兰花草》。

(由教师示范演唱,使学生产生出想模仿老师和学习歌曲的极大热情。

了解歌曲的情绪,是学生掌握这首歌曲的前提。

)师:看,多漂亮的花,这是与梅、竹、菊并称四君子的兰。

“兰花草”指的就是“兰花”。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首台湾歌曲,歌的旋律也像兰花草一样美,你们想欣赏吗?(生答)师:那我就给你唱唱这首歌吧,唱完后请你告诉我你对歌曲的感受。

师生讨论:歌曲给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优美、清新、温馨,欢快和活泼)2、创作背景师:兰花草的花语和代表、象征意义是——希望和理想。

兰花草教案

兰花草教案

兰花草教案兰花草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兰花草的基本知识。

2.了解兰花草的分类和种植技巧。

3.能够根据兰花草的特点进行养殖和管理。

二、教学重点:1.兰花草的基本知识。

2.兰花草的分类和种植技巧。

三、教学难点:1.兰花草的养殖和管理技巧。

2.兰花草的花期和花语。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兰花草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兰花草的基本特点和美丽形态。

2.引入正课:向学生介绍兰花草的基本知识,如兰花草的特点、兰花草的花期和花语等。

3.兰花草的分类和种植技巧:向学生详细介绍兰花草的各个品种和种植技巧,包括兰花草的适宜生长环境、土壤要求、光照条件等。

4.兰花草的养殖和管理技巧:向学生介绍兰花草的养殖和管理技巧,包括浇水、施肥、修剪、防虫等。

5.兰花草的应用:向学生展示兰花草在园艺和绿化中的应用,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兰花草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6.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与兰花草相关的选修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以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

7.课堂总结:对本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兰花草的问题,以巩固他们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评价:1.通过学生的参与和回答问题,评价他们对兰花草基本知识和养殖技巧的掌握程度。

2.通过学生的练习题,评价他们对兰花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兰花草教案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求,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兰花草的基本知识和种植技巧。

通过课堂练习和回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巩固了所学内容。

教案整体设计合理,操作性强,能够提高学生对兰花草的兴趣和热爱。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歌曲兰花草教案

歌曲兰花草教案

歌曲兰花草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材《音乐鉴赏》第四章《民间歌曲》第二节《民歌与创作歌曲》中的歌曲《兰花草》。

歌曲《兰花草》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民歌,歌词质朴、旋律优美,充满了浓郁的民间风情。

详细内容包括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兰花草》的旋律、节奏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 通过学习歌曲《兰花草》,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民族音乐素养。

3. 了解歌曲《兰花草》的文化背景,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的部分旋律和节奏较为复杂,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重点:熟练掌握歌曲《兰花草》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学具:歌词单、五线谱纸、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民间采茶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民间音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歌曲学习(10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歌词,感受歌词的韵味。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学唱。

(3)教师分段讲解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3. 歌曲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分析歌曲《兰花草》的旋律特点,如:跳跃、曲折等。

(2)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如:附点、切分等。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批改习题,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关注其他民间音乐,拓展音乐视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演唱歌曲《兰花草》,要求准确无误。

(2)分析歌曲《兰花草》的旋律和节奏特点。

2. 答案:(1)见教材附录。

(2)歌曲《兰花草》的旋律曲折、跳跃,节奏富于变化,如:附点、切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歌曲《兰花草》,使学生掌握了民间音乐的旋律、节奏特点,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

《兰花草》音乐教案

《兰花草》音乐教案

兰花草
一、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兰花草》。

二、教学目标
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兰花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爱兰、种兰的情感。

并从此歌延伸出学生对台湾和对祖国音乐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切活泼的情绪学唱《兰花草》,体会歌曲索要标的的深刻内涵。

四、教学步骤
1、导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了解台湾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了解台湾的音乐。


2、新歌教学
(1)初听音乐,教师讲述歌曲创作背景。

兰花草指的就是兰花。

胡适先生为有人送给他的一盆兰花草谢了一首小诗——《希望》,后来由曲作者陈贤德谱曲,便诞生了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兰花草》。

(2)教师指导学生拼读歌词,让学生按节奏读歌词,同事播放《兰花草》的背景音乐。

(3)教师采用跟唱法,教唱歌曲。

(4)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5)教师指导学生试用分组接龙的方式来演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教师:“兰花风姿素雅,幽香清远,所以兰花被视为高洁、典雅的象征。

希望同学们能从兰花身上血袋一种精神,并能在自己身上体现......”雨滴穿石,不是靠蛮力,而是靠持之以恒。

——拉蒂默。

观叶植物课件4兰花共62页PPT

观叶植物课件4兰花共62页PPT
观叶植物课件4兰花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兰花草》1500字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兰花草》1500字

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兰花草》1500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音乐教材第四章《童谣与儿歌》,详细内容为《兰花草》。

该曲是一首具有我国民间特色的儿歌,歌词描绘了兰花草的生长过程,旋律优美,节奏轻快,富有童趣。

二、教学目标1. 学会演唱《兰花草》,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轻快节奏。

2. 了解兰花草的生长过程,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3. 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兰花草》,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吉他、电子琴、音响设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笔记本、彩色笔、乐器(如小鼓、沙锤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兰花草》歌曲,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兰花草,让学生说说对兰花草的了解。

2. 歌曲学习(1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兰花草》,注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

(2)学生分组练习,相互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3)教师挑选学生代表进行示范演唱,其他学生跟随。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高跳跃,用吉他或电子琴进行演示。

(2)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掌握节奏和音高。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乐器伴奏,练习演唱《兰花草》。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唱和伴奏。

(1)每组学生进行演唱展示,其他学生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歌曲名:《兰花草》2. 歌曲节奏:强弱、音高跳跃3. 歌曲情感:优美、轻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演唱《兰花草》,并尝试用乐器伴奏。

2. 答案:完成作业后,家长签字确认,下节课分享演唱和伴奏的体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在节奏和音高的掌握上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其他具有民间特色的儿歌,如《茉莉花》、《小燕子》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美抒情、欢快活泼
胡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生于 1891年,卒于1962年,现代著名学者、 哲学家、文学史家、诗人,新红学的创始 人之一。他早年肄业于上海中国公学, 1910年赴美留学,师从著名的实用主义哲 学家杜威。1917年回国任北大教授,投身 新文化运动,是该运动早期领导者之一。 1949年再度赴美,1952年去台湾,1958 年4月就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主要著 作有《胡适文存》等。
课 型 : 唱歌 课 授课教师:张艳敏
兰花草,其本意为植 物名,也称竹叶草鸭草。 科属:鸭跖草科、鸭跖 草属。分布我国至朝鲜、 日本、俄罗斯和北美洲。 校园常见野草,生于阴 湿处。

XX

XX

X .X


X .X

XX

X


1、这首民歌是那个地区的民歌?
台湾民歌
2、这首民歌的音乐情绪是什么?
我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
一日看三回,望得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Biblioteka 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
兰花草清新、质朴、美丽、典雅,这 个世界上到处都散发着它诱人的芳香,希 望同学们在生活中呵护这些美丽的花朵, 做个人热爱生命的人!让我们在《兰花草》 的歌声中结束这节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