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重点

南京工业大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重点
南京工业大学《汽车电子控制技术》重点

1 电子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检测反馈单元,指令及信号处理单元,转换放大单元,执行器动力源。

2 汽车电控系统可以简化为传感器,ECU和执行器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可分为以下四个部分:1)发动机和动力传动集中控制系统2)底盘综合控制和安全系统3)智能车身电子系统4)通讯与信息/娱乐系统

3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1)发动机和动力传动集中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集中控制系统,自动变速控制系统,防抱死制动和牵引力控制系统。(2)底盘综合控制和安全系统:包括车辆稳定控制系统,主动式车身姿态控制系统,巡航控制系统,防撞预警系统,驾驶员智能支持系统。(3)智能车身电子系统:自动调节座椅系统,智能前灯系统,汽车夜视系统,电子门锁与防盗系统。(4)通信与信息/娱乐系统

4 ECU的组成:输入回路,A/D转换器,微型计算机和输出回路。功能:(1)接受传感器或其他装置输入的信息,给传感器提供参考电压:2V,5V,9V.12V,将输入信号转变为微机所能接受的信号。(2)存储,计算,分析处理信息,计算出输出值所用的程序,存储该车型的特点参数,存储运算中的数据,存储故障信息。(3)运算分析。(4)输出执行命令。(5)自我修正功能。

5 HC的生成机理:HC产生的原因除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外,缸壁淬冷也是排气中HC的主要来源。在排气初期,靠近排气门附近的那一部分淬冷层中的未燃气体首先“剥离”随尾气排出。在排气后期,活塞把气缸壁面的淬冷层也卷进排气中,使HC的排放浓度大大增加。

6 CO的生成机理:CO是燃料的中间产物。排气中CO主要是在局部缺氧或低温下由于烃的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 浓度基本取决于空燃比。

7 NOx的生成原理:NOx是空气在燃烧室的高温条件下,由氧和氮的反应所形成的,它和其他废气成分不同,不是来自燃料。

8 排气净化后处理:(1)二次空气供给装置:解决尾气中未完全燃烧HC和CO。工作原理:空气送到各缸的排气门附近,利用燃烧后的高温,使废气中残留的HC和CO与空气相混合后再燃烧,达到排气净化的目的。(2)三元催化转换器:把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中有害气体转换成无害气体。(3)废气再循环控制:将一部分废气引到吸入的新鲜空气中返回气缸进行再循环的方法。

汽油机对点火系统的要求:(1)发动机对点火系的要求1)、能产生足以击穿火花塞电极间隙的电压2)、火花应具有足够的能量 3)、最佳点火提前角/点火时刻(点火提前角)(2)闭合角控制闭合角,即一次电流接通期间分电器转过的角度。最理想的闭合角,应随发动机转速增加而增加

第二章:传感器

11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物理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入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测量电路三部分组成。1) 敏感元件是指能直接感受(或响应)被测量的部分,即将被测量通过传感器的敏感元件转换成与被测量有确定关系的非电量或其它量。2)转换元件则将上述非电量转换成电参量。3)测量电路的作用是将转换元件输入的电参量经过处理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率等可测电量,以便进行显示、记录、控制和处理的部分。

(一)磁电式传感器:1.磁电效应: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N匝线圈在磁场中运动,切割磁力线(或线圈所在磁场的磁通变化)时,线圈中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取决于穿过线圈的磁通的变化率

A 直线移动式磁电传感器:直线移动式磁电传感器由永久磁铁、线圈和传感器壳体等组成。当壳体随被测振动体一起振动且在振动频率远大于传感器的固有频率时,由于弹簧较软,运动件质量相对较大,运动件来不及随振动体一起振动(静止不动)。此时,磁铁与线圈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接近振动体的振动速度。

B 转动式磁电传感器:软铁、线圈和永久磁铁固定不动。由导磁材料制成的测量齿轮安装在被测旋转体上,每转过一个齿,测量齿轮与软铁之间构成的磁路磁阻变化一次,磁通也变化一次。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变化频率(脉冲数)等于测量齿轮上的齿数和转速的乘积。

(二)霍耳式传感器:1霍耳效应:半导体或金属薄片置于磁场中,当有电流(与磁场垂直的薄片平面方向)流过时,在垂直于磁场和电流的方向上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霍耳效应。霍尔效应式传感器:当触发叶轮上的叶片进入永久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时,磁场被叶片旁路,不产生霍尔电压;当缺口部分进入磁铁与霍尔元件之间时,磁力线进入霍尔元件,传感器输出电压信号

(三)压电式传感器:1.压电效应:对某些电介质沿着一定方向加力而使其变形时,在一定表面上产生电荷,当外力撤除后,又恢复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施加电场,电介质会在一定方向上产生机械变形或机械压力,当外电场去除后,变形或应力随之消失,此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

(四)光电式传感器:信号盘随分电器轴转动,产生透光和遮光交替变化。当发光二极管的光束照到光敏二极管时,光敏二极管产生低电压;当发光二极管光束被挡住时,光敏二极管输出高电压。

(五)热电式传感器1.热电效应:将两种不同性质的金属导体A、B接成一个闭合回路,如果两接合点温度不相等(T0≠T),则在两导体间产生电动势,并且回路中有一定大小的电流存在,此现象称为热电效应。

发动机怠速控制系统常用(旁通空气式)和(节气门直动式)两种控制方式。汽车电控单元ECU主要由(输入回路)、(A/D转换器(模/数转换器))、(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和(输出回路)四部分组成。

采用发动机机体振动检测法的爆燃传感器有(磁致伸缩式)和压电式两种类型,压电式又分(共振型)和(非共振)型。

1)简述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传感器原理

(1)热线式空气流量传感器;将热线温度与吸入空气温度差保持在100℃,热线温度由混合集成电路控制,当空气质量流量增大时,由于空气带走的热量增多,为保持热线温度,混合集成电路使热线RH通过的电流增大,反之,则减小。热线电流随空气质量流量增大而增大。加热电流通过惠斯顿电桥电路中精密电阻RA产生的电压降即作为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2)发动机线性输出型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传感器有2个同节气门联动的可动电刷触点。1个触点可在位于基板上的电阻体上滑动,利用变化的电阻值,测得与节气门开度相对应的线性输出电压,根据输出的电压值,就可以知道节气门的开度。

为了能够准确地检测节气门的全关闭状态,另外设有1个怠速触点,它只在节气门处于全关闭状态时才被接通。(3)热敏电阻式进气温度传感器;进气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进气道,常见的进气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型式,发动机进气温度变化时,热敏电阻的阻值变化,通过测量电路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

(4)半导体应变片式进气压力传感器;半导体应变片式进气压力传感器利用的是半导体的压阻效应,它是由压力转换元件和把转换元件输出信号进行放大的混合集成电路等构成的。进气歧管内压力使传感器硅膜片产生变形,在薄膜上的应变电阻的阻值随应变成正比的变化,利用惠斯顿电桥将硅膜片的变形变成电信号。用集成电路进行放大后输出至ECU。

(5)二氧化钛式氧传感器氧传感器在排气管上安装,氧化钛式氧传感器是利用二氧化钛(TiO2)材料的电阻值随排气中氧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二氧化钛是在室温下具有很高电阻的半导体。若排气中氧含量少(混合气浓)时,二氧化钛材料的电阻随之降低。通过测量电路将其转变为电压信号

第三章:电控汽油喷射系统

12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CU如何进行起动时的喷油量控制:发动机在起动时,由于转速波动大,空气流量传感器(L型)或进气压力传感器(D型)难以精确地、直接地或间接地测量进气量,计算出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因此,在发动机起动时,ECU会根据起动信号,调用专用的起动控制程序,根据存贮在存贮器中的冷却液温度一喷油时间图,找出基本喷油持续时间Tp,然后进行进气温度和蓄电池电压的修正,得到起动时的喷射持续时间,即喷油持续时间T=Tp+TA+TB。其中,TA 为进气温度修正量,TB 为蓄电池电压修正量。

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ECU如何进行起动后的喷油量控制:当发动机转速超过预定值时,ECU根据以下公式确定喷油持续时间:喷油持续时间=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喷油修正系数+电压修正值。其中,喷油修正系数是各种修正系数的总和。

基本喷油持续时间:,基本喷油持续时间由进气歧管压力和发动机转速确定或由空气量和发动机转速确定

喷油量的控制:电控喷油器的喷油量取决于喷油器喷射持续时间,即喷油脉宽

喷油器的驱动方式分为电流驱动与电压驱动两种方式。电流驱动式响应快,但只适用于低阻喷油器;电压驱动式电路简单,既可用于低阻喷油器(必须在回路中加入附加电阻,以减小线圈中电流),又可用于高阻喷油器(响应慢)。喷油量修正:发动机的ECU根据传感器传来的工况信息,还要对基本喷油持续时间进行修正,这些修正主要包括:起动后燃油增量修正、暖机时燃油增量修正、大负荷运转时的修正、过渡工况空燃比控制的修正、空燃比反馈修正、学习控制、断油控制等。当蓄电池电压变化时,应考虑对无效喷射时间的影响,应对无效喷射时间进行修正。异步喷射:起动喷油控制和加速喷油控制

13 空气供给系统的作用:空气供给系统的作用是测量和控制汽油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量。并且能够通过电控单元对进气量进行测量和控制。组成:1)进气总管和进气歧管,2)节气门总成,3)空气流量计

14 汽油供给系统组成:电动汽油泵、滤清器、燃油分配管、压力调节器、喷油器及脉动减振器等

15、电动汽油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电动汽油泵的功用是从油箱中吸入汽油,将油压提高到规定值,然后通过供给系统送到喷油器。由点火开关和油泵继电器控制。油压:多点喷射:0.2~0.3MPa单点喷射:0.1~0.2MPa

电动汽油泵的性能改善:(1)改进滚柱滚道的廓线(2)改进涡轮泵叶片设计(3)采用特殊的阻尼装置(4)采用双级泵的结构型式

16、汽油压力调节器的主要功用是:使系统油压(即供油总管内油压)与进气歧管压力之差保持常数,确保喷油压

力恒定。一般为250kPa。这样,从喷油器喷出的汽油量便唯一地取定于喷油器的开启时间工作原理:燃油压力调节器由内部的调节弹簧和外部的进气歧管真空度的相互作用控制。它始终保持进油总管内的油压与进气歧管内的压差为250kPa。当进油总管的汽油压力超过预定值时,汽油压力将膜片上顶,克服弹簧压力,打开阀门,使汽油室内的过剩汽油通过回油管流回到汽油箱。

电磁喷油器:功用:接受来自ECU 的喷油脉冲信号,实现精确的汽油喷射量工作原理:

当由ECU控制的大功率晶体管导通时,即接通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产生电磁吸力。当电磁力超过针阀弹簧力和油压力的合力时,磁心被吸动,针阀随之离开阀座,即阀门打开,喷油器开始喷油。当大功率晶体管截止时,则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被切断,电磁力消失,当针阀弹簧力超过衰减的电磁力时,弹簧力又使针阀返回到阀座上,使阀门关闭,喷油器停止喷油

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一、汽油泵控制(1)汽油泵开关控制的汽油泵控制电路(2)ECU控制的汽油泵控制电路(3)具有转速控制的汽油泵控制电路二、喷油器控制:发动机工作时,ECU根据有关信号,经运算判断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大功率三极管导通与截止。当大功率管导通时,即接通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产生电磁吸力。当电磁力超过针阀弹簧力和油压力的合力时,磁心被吸动,针阀随之离开阀座,即阀门打开,喷油器开始喷油。当大功率三极管截止时,则喷油器电磁线圈电路被切断,电磁力消失,当针阀弹簧力超过衰减的电磁力时,弹簧力又使针阀返回到阀座上,使阀门关闭,喷油器停止喷油

第四章:汽油机点火控制

1 点火系统的分类:A传统点火系统:(1)磁电机点火系统;(2)蓄电池点火系统。缺点:高速易断火,不适合高速发动机;断电器触点易烧蚀,工作可靠性差;点火能量低,点火可靠性差。B微机控制的点火系统:(即电控点火系统。采用计算机根据各传感器信号对点火提前角进行控制。)(1)又分电式,(2)无分电式。电控点火系统的组成:电子控制的点火系统一般由电源、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ECU)、点火控制模块、分电器、火花塞等组成。

工作原理:发动机工作时,ECU根据传感器信号(G、Ne等信号),确定出最佳点火提前角和通电时间,并以此向点火器发出指令(IGt、IGd信号)。点火器根据指令,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导通和截止。当电路导通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导通。当初级电路被切断时,次级线圈中感应出高压,经分电器或直接送至工作气缸的火花塞。

电控点火系统分类:1、有分电器式点火系2、无分电器电控点火系统:二极管配电点火方式;点火线圈分配式:同时点火方式,独立点火方式

2点火提前角和闭合角的控制:1)开环控制的基本点火提前角是靠预先在台架上用实验方法测得的数据来确定的。这些数据存入ECU的只读存储器ROM中,工作时,ECU根据发动机的工况来选择调取。2)闭环控制方式是根据发动机实际运行结果的反馈信息来控制点火提前角的,所以闭环控制又称为反馈控制。通常,闭环控制方式是利用爆震传感器反馈爆震信号来控制点火提前角的。

目前广泛应用的电控点火系统,是在开环控制方式的基础上再配以闭环控制方式的混合控制方式。点火提前角的修正:修正方法有修正系数法和修正点火提前角法两种。

点火提前角的修正主要修正项目:水温修正;怠速稳定修正;空燃比反馈修正

最大和最小提前角的控制:微处理器计算的点火提前角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否则发动机很难正常运转。一般地,最大提前角为35~45o,最小提前角为-10~0o

闭合角的控制:闭合角控制电路的作用是: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蓄电池电压调节闭合角,以保证足够的点火能量。在发动机转速上升和蓄电池电压下降时,闭合角控制电路使闭合角加大,即延长一次侧电路的通电时间,防止一次侧储能下降,确保点火能量。在发动机转速下降和蓄电池电压较高时,闭合角控制电路使闭合角减小,即缩短一次侧电路的通电时间,确保一次线圈的安全。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发动机每一工况都存在一个最佳点火提前角。适当点火提前角,可使发动机每循环所做的机械功最多点火提前角过大,易爆燃;点火提前角过小,排气温度升高,功率降低。

最佳点火提前角的影响因素: 发动机转速:转速升高,点火提前角增大。发动机负荷:歧管压力高(真空度小、负荷大),点火提前角小,反之点火提前角大。燃料性质:汽油辛烷值越高,抗爆性越好,点火提前角可增大。其他因素:燃烧室形状、燃烧室内温度、空燃比、大气压力、冷却水温度。采用电控点火(ESA)系统,可以使发动机的实际点火提前角接近于理想的点火提前角

发动机爆燃的控制: 汽车发动机利用电火花将混合气点燃,并以火焰传播方式使混合气燃烧。如果在传播过程中,火焰还未到达时,局部地区混合气自行着火燃烧,使气流运动速度加快,缸内压力、温度迅速增加,这种现象称为爆燃

2、爆燃的危害是一种不正常燃烧。轻微的爆燃,可使发动机功率上升,油耗下降。爆燃严重时,会导致冷却液过热,功率下降油耗上升。控制方法:推迟点火提前角。

第七章:自动变速器

1、自动变速器组成:液力变矩器、变速齿轮机构、供油系统和换挡操纵机构

2、液力自动变速器的工作过程:根据汽车的行驶速度和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变换挡位。换挡控制方式是通过机械方式将车速和节气门开度信号两个参数转换成控制油压(控制信号),按照设定的换挡规律,将该油压加到换挡阀的两端,以控制换挡阀的位置,从而改变换挡执行元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这样,工作液压油进入相应的执行元件,使离合器结合或分离,制动器制动或松开,控制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升挡或降挡,从而实现自动换挡。通过传感器和开关监测汽车和发动机的运行状态,接受驾驶员的指令,并将发动机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自动变速器液压油温度等参数转换成电信号输入到ECU。ECU根据这些信号,按照设定的换挡规律,向换挡电磁阀、油压电磁阀等发出控制信号;电磁阀控制液压换挡阀,使其打开或关闭通往换挡离合器和制动器的油路,从而控制换挡时刻和挡位的变换,以实现自动变速。

4、自动变速器按齿轮变速器的类型不同,可分为普通齿轮式和行星齿轮式两种

5、自动变速器按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为液力控制自动变速器(液力自动变速器)和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电控自动变速器)两种

轿车自动变速器基本上都是采用结构简单的单级三元件(泵轮、涡轮和导轮)综合式变矩器。这种变矩器又分为有锁止离合器和无锁止离合器两种

6、液力自动变速器的汽车具有的优点:1)大大提高发动机和传动系的使用寿命2)提高汽车通过性3)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4)操纵轻便

7、液力耦合器的结构:曲轴、外壳、泵轮、涡轮、输出轴

8、液力变矩器构造组成:泵轮、导轮、涡轮及外壳

9、导轮何时起作用,何时不起作用?随涡轮转速的不断增大,涡轮出口处的液流的牵连速度相应的增大,液流冲击导轮叶片的作用逐渐减小,当达到某一数值时,液流不再对导轮叶片产生冲击作用,此时M w = M b;若涡轮转速进一步增大,液流对导轮叶片背部产生冲击作用,导轮开始自由转动

10、变矩器输出扭矩增大原理:当液体离开泵轮冲击涡轮时,把液体能量传递给涡轮并使其转动,与此同时流经涡轮的液体从中间流出,撞击导轮叶片的正面(此时单向离合器锁止),液体受到导轮正面叶片的阻挡而产生液体折反,具有方向性的液体返回到泵轮叶片上,而这种具有方向性的液体起到了帮助发动机转动泵轮的作用。流动的液体对导轮产生的作用力矩,可以使变矩器的输出扭矩提高

11、变矩器中的导轮设置单向离合器的原因:为了防止汽车高速时出现变矩器的输出扭矩小于输入扭矩的现象,在导轮和固定轴之间安置了单向离合器。当在低速时,作用在导轮叶片正面的液体通过单向离合器锁止使导轮固定,产生增大扭矩的效果。当在高速时,作用在导轮叶片的扭矩不能增大

12、液力变矩器性能指标:转矩比(K)=涡轮输出转矩/泵轮输出转矩= M w / M b转速比(i)=涡轮转速/泵轮转速= n w/n B<1传动效率(η)=涡轮轴输出功率/泵轮轴输出功率

14、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一个太阳轮、若干个行星齿轮和一个齿轮圈

15、单排行星齿轮变速系统组成:太阳轮、行星轮、行星轮架和齿圈

16行星齿轮机构的变速原理:1、内齿圈固定(n2=0),太阳轮为主动件且顺时针转动,而行星架则为从动件2、太阳轮固定(n1=0),行星架为主动件且顺时针转动,内齿圈为从动件3、行星架固定(n3=0),太阳轮为主动件且顺时针转动,而齿圈则作为从动件

17、行星齿轮机构基本特征:①两个外齿轮相互啮合时,其转动方向相反。②一个外齿轮与一个内齿轮相啮合时,其转动方向相同。③小齿轮驱动大齿轮时,输出扭矩增大而输出转速降低。④大齿轮驱动小齿轮时,输出扭矩减小而输出转速提高。⑤若行星架作为被动件,则它的旋转方向和主动件同向。⑥若行量架作为主动件,则被动件的旋转方向和它同向。⑦在简单行星齿轮机构中,太阳轮齿数最少,行星架的当量齿数最多.而齿圈齿数则介于中间。⑧若行星齿轮机构中的任意两个元件同速同方向旋转,则第三元件的转速和方向必然与前两者相同,即机构锁止,成为直接档

18、自动变速器供油系统作用:液压控制系统提供工作压力,通过电控实现换档离合器、制动器,阀体上的各种阀的接通、关闭或控制通过变速器的油流,把液压油(ATF)的液力传递给相应的施力装置,从而达到自动变速器变速的目的。

组成:油泵、压力调节装置、辅助装置及分支供油系统。

19、1-2档换档阀:当ECU发出信号使2号电磁阀关闭时,管路压力将作用于此阀的上部1处,克服弹簧压力使此阀下移,变速器进入1档。当ECU发出信号使2号电磁阀打开时,作用于此阀的上部1处的管路压力将从2号电磁阀的排泄孔释放,这时弹簧压力使此阀上移,接通通向B2(锁止阀)的油路,B2动作,变速器进入2档。当变速

器在超速档时, 2号电磁阀虽也关闭,管路压力也作用于此阀的上部1处,但由于从2-3换挡阀过来的管路压力作用于此阀的2处(此时1号电磁阀关闭),所以此阀在弹簧压力作用下仍留在向上的位置

20、2-3档换档阀:当ECU发出信号使1号电磁阀打开时,作用于此阀的上部1处的管路压力将从1号电磁阀的排泄孔释放,这时弹簧压力使此阀上移,变速器进入2档。当ECU发出信号使1号电磁阀关闭时,管路压力将作用于此阀的上部1处,克服弹簧压力使此阀下移,接通通向C2的油路,C2动作,变速器进入3档。当变速器在“L”范围时,从手控阀来的管路压力将作用于此阀的位置2上,使之保持向上,不能下移,无法进入3档

21:3-超速档换档阀:当ECU发出信号使2号电磁阀打开时,作用于此阀的上部1处的管路压力将从2号电磁阀的排泄孔释放,这时弹簧压力使此阀上移,变速器处于3档。当ECU发出信号使2号电磁阀关闭时,管路压力将作用于此阀的上部1处,克服弹簧压力使此阀下移,切断通往C0的油路,接通通向B0的油路,变速器进入超速档。当变速器在1档时, 2号电磁阀虽也关闭,管路压力也作用于3-超速换挡阀的上部1处,但由于从2-3换挡阀过来的管路压力作用于3-超速换挡阀的2处(此时1号电磁阀打开),所以3-超速换挡阀在弹簧压力作用下仍保持在上部

22、在自动变速器中,自动换挡规律关系到动力传动系统各总成潜力的挖掘与整体最优性能的发挥,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通过性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故它是自动变速器中最核心的技术。

23、常见的换挡模式:经济模式该模式以汽车获得最佳燃油经济性为目标设计换挡规律。

当自动变速器在经济模式下工作时,其换挡规律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经常在经济转速范围内运行,从而降低了燃油消耗。这种换挡规律,通常当发动机转速相对较低时,就会换入高一挡,即提前升挡

动力模式该模式以汽车获得最大动力性为目标设计换挡规律。

当自动变速器在动力模式下工作时,其换挡规律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经常处在大转矩、大功率范围内运行,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能。

通常这种换挡规律,只有发动机转速较高时,才能换入高一挡,即延迟升挡、

标准模式:标准模式的换挡规律介于经济模式与动力模式之间。它使汽车既保证了一定的动力性,又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

手动模式:该模式让驾驶员可在各挡位之间以手动方式选择合适的挡位,使汽车像装用了手动变速器一样行驶,而又不必像手动变速器那样换挡时必须踩离合器踏板

雪地模式:适用于在雪地上行驶的方式。在起步时,自动变速器会自动选择2挡起步,当操纵手柄置于“2”位时,自动变速器保持在2挡工作。而操纵手柄置于“1”位时,自动变速器保持在1挡工作

24、cvt与普通变速箱区别:普通的变速箱,无论是手动的或者是自动的,都必须将引擎转速以一定数目的比例来分段。从低档到高档的有级变速过程中,发动机工作处于不稳定状态,动力系统存在冲击,无法使发动机始终工作在高效率区域

25、CVT工作原理:工作时通过主动轮与从动轮的可动盘作轴向移动来改变主动轮、从动轮锥面与V型传动带啮合的工作半径,从而改变传动比。可动盘的轴向移动量是根据需要通过控制系统调节主动轮、从动轮液压泵油缸压力来实现的。由于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工作半径可以实现连续调节,从而实现了无级变速

第八章汽车防滑控制系统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组成:车轮转速传感器:ECU和制动液压力调节装置。制动性能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总结:汽车的地面制动力首先取决于制动器制动力,但同时又受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只有汽车具有足够的制动器动力,同时地面又能提供高的附着力时,才能获得足够的地面制动力,而提高附着力就必须提高附着系数Ψ。ABS系统通常由车轮速度传感器、液压控制单元(制动压力调节器)和电控单元ECU等组成。

ABS工作工程:(1)在制动时,车轮转速传感器测量车轮的速度,如果一个车轮有抱死的可能时,车轮减速度增加很快,车轮开始滑转。(2)如果该减速度超过设定的值,控制器就会发出指令,让电磁阀停止或减少车轮的制动压力,直到抱死的可能消失为止。

(3)为防止车轮制动力不足,必须再次增加制动压力。(4)在自动制动控制过程中,必须连续测量车轮运动是否稳定,应通过调节制动压力(加压、减压和保压)使车轮保持在制动力最大的滑转范围内。ABS优点:(1)缩短制动距离(2)增加了汽车制动时的稳定性(3)改善了轮胎的磨损状况(4)使用方便,工作可靠

ABS工作原理-升压常规制动阶段:常开阀断电--ON,常闭阀断电--OFF,来自制动总泵的制动液进入制动轮缸。此时ABS不工作保压阶段:当车轮趋于抱死时,常开阀通电--OFF,常闭阀断电--OFF,通往制动轮缸的通道被切断,轮缸内的油压保持不变减压阶段:保压后,若车轮仍趋于抱死时,常开阀通电--OFF,常闭阀通电--ON,制动轮缸

内的制动液进入储能器,并由液压泵泵回到制动总泵.减压后,车轮转速上升若太快,再次进入到升压阶段,进入新的一个循环,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汽车停车为止

ASR制动防滑系统的工作过程:制动防抱死系统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常规制动、制动压力降低、制动压力保持和制动压力升高等四个阶段。(1)常规制动阶段,在常规制动过程中;制动防抱死装置不起作用,制动防抱死装置的ECU 不向磁化线圈传送电流。三位电磁换向阀进油孔保持打开状态,排油孔保持关闭状态。当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轮缸压力升高。

(2)制动压力降低阶段车轮即将抱死,ECU给执行器磁化线圈输入5A的电流进油孔关闭,排油孔打开。液压泵和电动机工作,将储液罐中的制动液送回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压力降低。(3)制动压力保持阶段 ECU就给磁化线圈提供2A电流,三位电磁换向阀阀芯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移至中间位置。进油孔和排油孔都关闭,压力得以保持。(4)制动压力升高阶段同常规制动阶段

ASR优点是:(1)在汽车起步、行驶过程中提供最佳驱动力,从而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特别是在附着系数较小的路面上,起步、加速性能和爬坡能力良好。

(2)能保持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前轮驱动汽车的转向控制能力

第九章:汽车行驶与安全控制系统

1、采用电控悬架的目的:传统悬架系统使用的是定刚度弹簧和定阻尼系数减震器,只能适应特定的道路和行驶条件,无法满足变化莫测的路面情况和汽车行驶状况,只能被动地接受地面对车身的各种作用力,不能主动去进行调节。故又称为被动悬架系统(从动悬架)。

电控悬架系统的最大优点是悬架随不同的路况和行驶状态作出不同的反应,既可使汽车的乘坐舒适性令人满意,又能使操纵稳定性达到最佳状态

2、电控悬架系统的基本目的是控制调节悬架的刚度和阻尼力

基本功能有:车高调整:不论负载多少,汽车高度均可调;在坏路面上行驶时,使车高升高,高速行驶时,车高降低。减震器阻尼力控制:调整减震器阻尼系数,防止汽车起步或急加速时车尾后坐;防止紧急制动时车头下沉;防止急转弯时车身横向摇动;防止汽车换档时车身纵向摇动等。弹簧刚度控制:调整弹簧弹性系数,改善乘坐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

3、按传递介质不同,分气压式和油压式。按驱动机构和介质不同,分电磁阀驱动的油气主动式悬架和步进电机驱动的空气主动悬架。按控制理论不同,分半主动式和主动式

4、主动悬架系统优点:由于其刚度可调,使汽车转弯时出现的车身侧倾,制动、加速时引起的车身纵向摆动等问题得到解决,提高了汽车的纵向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2)当汽车载荷变化时,能自动维持车身高度不变,使汽车即使在凸凹不平道路上行驶也能保持车身平稳。3)制动时可使车尾下沉,使车轮与地面始终保持良好接触,提高了车轮与地面的附着力,缩短了制动距离,并提高了汽车的抗侧滑能力。

5、电控悬架组成:传感器:车高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向盘转角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开关:模式选择开关、高度调节开关、制动灯开关、停车开关、车门开关等。执行器:可调阻尼力减震器、可调节弹簧刚度和弹性大小的弹性元件等。ECU

一般原理:利用传感器(包括开关)检测汽车行驶时路面的状况和车身的状态,输入ECU后进行处理,然后通过驱动电路控制悬架系统的执行器动作,完成悬架特性参数的调整。

6、悬架刚度与阻尼的自动调节空气悬架由空气弹簧、减振器、执行器、空气管等组成。

通过改变主、副气室之间通路的大小,使悬架的刚度可以在低、中、高三种状态下变化,从而改变悬架的刚度

2)车身高度调节:由压缩机提供压缩空气,经干燥器干燥后送电磁阀,有电磁阀控制悬架主气室的充气量。 ECU 根据车高传感器的信号和驾驶员给出的控制模式指令,向电磁阀发送控制指令。当车身需要升高时,电磁阀打开,压缩空气进入主气室,车身升高;电磁阀关闭时,则悬架主气室的气量保持不变,车身维持在一定高度;当车身需要下降时,压缩机停止工作,电磁阀打开的同时排气阀也在ECU控制下打开,悬架主气室的气体通过电磁阀、管路、排气阀排出,车身下降

7、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汽车上装有车前与车内两种碰撞传感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传感器对碰撞程度进行识别,传感器发出信号给ECU,经ECU判别后发出点火信号使点火器工作,气体发生装置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大量气体通过滤清器充入气囊,使其膨胀,从而达到对乘员的缓冲保护作用

2020年南京工业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试卷

一:命名下列化合物或写出其结构:(10) C H 3C H 3CH 3 1 NH CH 3 O CH 3 2 CH 3 O 3 CH 3 SO 3H CH 3 C H 3Br 5 CHCH 2COOH CH 3 CH 3 OH NO 2 H OH CH 3 3 Br CH 3 8 O COOH 9 10. CH 3 二:完成下列反应(30 ) CH 3CH 2C= CH 2 CH 3 Br + 2, Cl 2 高温 OCH 2CH 3

+ 5, KM nO4 H2C C H C H3 (CH 3 ) 2 CHCHCH 3 OH NaOH 3 CH 2 CHCH(CH 3 ) 2 Cl 稀 (2)水 9,CH3CH2CH2CHO NaOH 4 10 O Cl+OH (CH3)2CHCHO Br2C2H 5 OH 干HCl 11. CH3 12+KM nO4 + O +2Br2 13 NH O KOH CH3CH2OH CH3CHBrCH3 14 NaNO2, HCl NH2 0-5℃ OH 15.

三:排序(10 ) 1.将下列化合物对亲电取代反应的容易程度排列成序 OH CHO Br 2.比较下列醇与卢卡氏试剂反应的相对速率的大小 CH 2OH CH 3 C H 33 OH C H 3CH 3 3.将下列化合物中羰基与同一亲核试剂加成反应的活性大小排列成序 C H 3CHO C H 3CHO CH 3 C H 3CH 3 O 4.比较下列羧酸的酸性 COOH COOH COOH COOH 3H NO 2 Cl 5. 比较下列卤代烃按S N 2反应的速度大小 CH 3CH 2CH 2CH 2Br (CH 3)3C Br CH 3CH 2CHBr CH 3 四、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6) 1 C H 3CH 3 CH C H 3C H 3CH 3 2 苯甲醛 苯甲酮 3-己酮 五 用化学方法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6) OH CH 2OH 1 2 乙醚 乙烷 六 用指定的原料合成下列各化合物(小分子试剂任选)(20) 1.以丙烯为主要原料合成1-氯-2,3-二溴丙烷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配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 一、填空题: 1.受力后几何形状和尺寸均保持不变的物体称为。 2.构件抵抗的能力称为强度。 3.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各点的切应力与其到圆心的距离成比。 4.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该段梁上的弯矩图为。 5.偏心压缩为的组合变形。 6.柔索的约束反力沿离开物体。 7.构件保持的能力称为稳定性。 8.力对轴之矩在情况下为零。 9.梁的中性层与横截面的交线称为。 1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其最大切应力是。 11.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两种效应分别是。 12.外力解除后可消失的变形,称为。 13.力偶对任意点之矩都。 14.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杆中最大正应力 为。 15.梁上作用集中力处,其剪力图在该位置有。 16.光滑接触面约束的约束力沿指向物体。 17.外力解除后不能消失的变形,称为。 18.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三矩式,只有满足三个矩心的条件时,才能成为力系平衡的 充要条件。 19.图所示,梁最大拉应力的位置在点处。

20.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1.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为。 22.在截面突变的位置存在集中现象。 23.梁上作用集中力偶位置处,其弯矩图在该位置有。 24.图所示点的应力状态,已知材料的许用正应力[σ],其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是。 25.临界应力的欧拉公式只适用于杆。 26.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的构件,称为。 27.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是。 28.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结果的三种情形是。 29.阶梯杆受力如图所示,设AB和BC段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2A和A,弹性模量为E,则截面C的位移为 。 30.若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这段梁上的剪力图为。 二、计算题: 1.梁结构尺寸、受力如图所示,不计梁重,已知q=10kN/m,M=10kN·m,求A、B、C处的约束力。 2.铸铁T梁的载荷及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C为截面形心。已知I z=60125000mm4,y C=157.5mm,材料许用压应力[σc]=160MPa,许用拉应力[σt]=40MPa。试求:①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②按正应力强度条件校核梁的强度。

(完整word版)南京工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习题

第一章分析质量保证 1. 某人以差示光度法测定某药物中主成分的含量时,称取此药物0.0250g,最后计 算其主成分的含量为98.25%,此含量的正确值应该是______________ 。 (98%,因为仪器误差为2%) 2. 2. 某学生分析工业碱试样,称取含Na2CO3(Mr =106.0)为50.00%的试样0.4240g,滴定时消耗 0.1000mol/LHCl40.10ml ,该次测定的相对误差是 _______ 。(0.24%) 3. 3. 用高碘酸钾光度法测定低含量锰的方法误差约为2%。使用称量误差为0.001g的天平减量法称取 MnSO4,若要配制成0.2mg/ml的硫酸锰的标准溶液,至少要配制__________________ ml。 (0.002/m=0.02,m=0.1g,故配制500ml) 4. 4. 溶液中含有0.095mol/L的氢氧根离子,其pH值为 _________________ 。(12.98) 5. 5. 列有关置信区间的定义中,正确的是: A 以真值为中心的某一区间包括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的几率 B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测量值的平均值为中心的,包括真值在内的可靠范围 C 真值落在某一可靠区间的几率 D 在一定置信度时,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B) 6. 6. 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它们的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______________ 检验法 7. 7. 滴定管的初读数为(0.05 0.01)ml,末读数为(22.10 0.01)ml,滴定剂的体积可能波动的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 。(22.05 0.02ml) 8. 8. 某同学测定盐酸浓度为:0.2038、0.2042、0.2052和0.2039mol/L,按Q(0.90)检验法,第三份结 果应__________ -;若再测一次,不为检验法舍弃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_ ;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 。 (Q=0.71<0.76,保留;0.2014; 0.2077)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确度是表示测得值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符合的程度;精密度是表示测得值与_____________ 之间符合的程 度。 准确度表示测量的____________ 性;精密度表示测量的____________ 性或_________ 性。(真值;平 均 值;正确;重复;再现) 10 10 .试样中含MgO约30%,用重量法测定时,Fe3+产生共沉淀,设试样中的Fe3+有1%进入沉淀, 从而导致误差,若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0.1%,则试样中Fe2O3允许的最高质量分数为 [ x=4.28%] 11. 根据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和计算规则解:5.856x106+2.8x103-1.71x104=? (5.842x106) 第二章第二章滴定分析概论 1. 1. 间接法制备标准溶液,常采用__ ___ 和_______ 两种方法来确定其准确浓度。 2. 2. 由于_____ 、_____ 或______ (用基准物标定;与其他标准溶液比较) 等原因不能直接滴定时,可采用回滴定的方式。 3. 3.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变色时,称为 (反应速度慢、试样不易溶解、无合适指示剂)________________ 。(滴定终点)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的初读数必须是“ 0.00” B 直接滴定分析中,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应成简单整数比 C 滴定分析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 D 基准物应具备的主要条件是摩尔质量大(B) 5. 使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的正确操作是 A 用左手捏稍低于玻璃珠的近旁 B 用左手捏稍高于玻璃珠的近旁 C 用左手捏玻璃珠上面的橡皮管 D 用右手捏稍低于玻璃珠的近旁(B) 6. 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 用间接法配制HCl 标准溶液时,用量筒取水稀释 B 用右手拿移液管,左手拿洗耳球 C 用右手食指控制移液管的液流 D 移液管尖部最后留有少量溶液及时吹入接受器中(D) 7. 用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 溶液时,下列情况对标定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 A 标定完成后,最终读数时,发现滴定管挂水珠 B 规定溶解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蒸馏水为50ml,实际用量约为60ml C 最终读数时,终点颜色偏深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

土木工程学院 2016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方案及录取办法一、复试名单及复试分数线 二、复试安排 1.报到时间:2016年 3 月17 日,上午 9:00-12:00;下午 13:00-16:00。 2.报到地点: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地坤楼 409。 3. 复试费 80 元/人,报到时交学院。考生复试期间的食宿费、往返路费,本人自理。 4.体检分两天进行,时间为3月17日、18日,上午8:30-12:00,下午12:30-16:00,请考生合理选择时间段自行前往。 体检地点:浦口区浦珠南路30号,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校医院(北苑旁); 体检费:25元/人(体检现场缴纳);请各位考生体检时带1寸照片一张(贴在体检表上)5.考生报到时必须持下列资料:

1)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准考证。 2)证件:往届生需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学历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1份、《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打印件(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c4561021.html,/xlcx/); 应届本科生需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1份、学生证原件、《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的打印件(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c4561021.html,/index.action); 因毕业时间早而不能在线验证的,需提供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原件(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2c4561021.html,/xlrz/)。 3)成绩单:本科段学习成绩单原件(用于验证);往届生可从本人档案中复印一份并加盖档案部门公章,报到时交给学院验证; 4)英语水平证明:考生需带英语等级证书原件或成绩单原件进行验证,并复印一份报到时交给学院。 5)个人政审材料。应届本科毕业生由所在学校所在院(系)党组织填写并加盖公章;非应届毕业生由档案所在单位或户口所在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 6)录取专业调剂申请表 6. 复试安排 (1)复试形式及安排

南京工业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试卷3

一.命名或写出结构式(12题×1分=12分): CH 3CH 2CH(CH 3)CHCH 2CH 2CH 3 CH(CH 3)2 CH 3 OH COCH 3 H 2C H 3C C COOCH 3 NOH SO 3H NO 2 O O O C H 2N H 3C H NH O C CH 3CH 3 O N O C H CH 2 H 2 C Cl 二、填空(每个空格填一个答案)(28分) 1、 ( ) ( ) ( ) ( ) H 3O+ CH 3CH 2CH 2CN SOCl 2 (CH 3)2NH LiAlH 4

2、 LiAlH 4CH 3CH 2CH 2CHO HCN OH-稀NaHSO 3 NHNH 2NO 2 O 2N Zn-Hg,HCl 干HOCH 2CH 2OH Cl H ( ) ( ) ( ) ( )( ) ( ) ( ) 4、 ( ) ( ) ( ) NH O O NaOH KOH BrCH 2COOCH 2CH 3 OH-O H 2 NaOH/H 2O Cl HNO 3,H 2SO 4 5 Cl Zn, HOAc 6 O 3 H 2O (1)(1) CH 3I N Ag 2O 7

8 H 2O, H (1)B 2H 6(2)H 2O 2, NaOH NaOH Cl OH CH 3OH 9 2 NO 2 Br Fe/HCl Br 2 /H 2 O (CH 3 CO) 2 O 稀盐酸 10 三、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0分) A) CH 3(CH 2)3NH 2 B) (CH 3CH 2CH 2)2NH C) (CH 3CH 2)3N 1. A) CH 3CH 2CH 2CH 2Br B) CH 3CHBrCH 2CH 3 C) (CH 3)3CBr 2. 四、简要回答问题(10分) 1.写出下述反应的机理: CH 2OH H ++

南京工业大学硕士材料科学基础真题02~10年

一、是非题 3. 2 3T图中的临界冷却速度大,则意味着容易形成玻璃,而析晶困难。 3.2 3T图中的临界冷却速度越大,则意味着熔体越容易形成玻璃。 BL.2鲍林规则适用于共价键的晶体结构。 BL.2鲍林规则适用于所有的晶体结构。 BL.2玻璃在常温下能长期稳定存在,因而它是热力学稳定态。 CV. 2 CVD法制备的非晶态硅也具有玻璃的四个通性。 CZ.1存在4根3次轴的晶体必定属于立方晶系。 DD. 1大多数固相反应是由扩散速度所控制的。 DD.2大多数固相反应是由界面上的化学反应速度所控制的。 DJ.1低价阳离子饱和的粘土,其δ一电位高于高价阳离子饱和的粘土。 DY. 2对于相同的体系,非均匀成核速率≤均匀成核速率。 DZ. 1等轴晶系的对称特点是具有4根3次轴。 FH.2非化学计量化合物结构缺陷也是一种杂质缺陷。 FK.1菲克定律是从宏观统计的角度,定量描述了质点的扩散行为。 FK.2菲克扩散定律是根据微观扩散特点与规律而总结得出的。 GR.2固溶体是一种溶解了杂质组分的非晶态固体。 GS.2硅酸盐晶体结构中,按硅氧四面体排列方式的变化,桥氧数可由1~4变化。GS.2硅酸盐熔体的粘度随碱金属氧化物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增大。 GX.2固相反应速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成正比。 HX.2化学组成不同的晶体其结构也一定不同。 JG. 2金刚石结构是立方面心格子,所以金刚石中的碳是按立方密堆形式排列的。JL.2晶粒生长与再结晶过程与烧结过程(即烧结一开始)是同时进行的。 JM.1晶面在三个坐标轴上的截距之比一定为一简单的整数比。 JP.1晶胚的临界半径r k随着△T的增大而减小。 JT. 2晶体中的热缺陷只有当温度高于某个值时才能形成。 KS.2扩散过程的推动力是浓度梯度。 LW.1螺位错的位错线平行于滑移方向。 NT.1粘土泥浆的触变性是由于粘土泥浆中存在不完全胶溶。 RW.1刃位错的位错线垂直于滑移方向。 SJ.2烧结过程的推动力是晶界能大于表面能。 SJ.2烧结是一个包含了多种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 SY.2三元相图中的三元无变量点都有可能成为析晶结束点。 TX.2体系中的质点发生扩散时,质点总是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扩散。 WG.1微观对称要素的核心是平移轴。 XB.1相变过程是一个物理过程。 XT.1相图表示的是体系的热力学平衡状态。 YB.1一般能够实际进行的纯固相反应是放热的。 YD.1杨德尔方程比金斯特林格方程的适用范围小。 YD.2杨德尔方程比金斯特林格方程的适用范围大。 YX.2有序一无序转变是指晶体与非晶体之间的转变。 YY.2有液相存在的烧结过程称为液相烧结。 ZD.2在低温时,一般固体材料中发生的扩散是本征扩散。 ZE. 2在二元系统相图中至少存在一个二元无变量点。 ZG. 1在各种层状硅酸盐晶体结构中,其晶胞参数a0和b0的值大致相同。 ZG.2在固液界面的润湿中,增加固体表面的粗糙度,就一定有利于润湿。 ZH. 1在宏观晶体中所存在的对称要素都必定通过晶体的中心。 ZH. 2在宏观上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是晶体的本质。 ZH.1在宏观晶体中进行对称操作时晶体的中心点是不动的。 ZH.1在宏观晶体中只存在32种不同的对称型。

南京工业大学分析化学试卷2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是3位的是( ) (A) mol/L (B) pH = (C) mol/L (D) pH = 2 可以减小偶然误差的有效措施为( ) (A)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B) 采用高纯水和高纯试剂 (C) 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 (D) 做对照试验 3 用高锰酸钾法测定Ca 2+,Ca 2+与MnO 4-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为n (Ca)/n (KMnO 4)为( ) (A) 2 (B) 5/2 (C) 5 (D) 2/5 4 下列物质不能直接用NaOH 标准溶液准确滴定的是( ) (A) 邻苯二甲酸氢钾 (B) HAc (C) NH 4+ (D) H 2C 2O 4 5欲配制pH=3左右的缓冲溶液,应选择下列何种酸和它的共轭碱( ) (A) HAc (pK a = (B) 甲酸 (pK a = (C) 一氯乙酸 (pK a = (D) 二氯乙酸(pK a = 6 欲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Bi 3+、Pb 2+混合液中的Bi 3+而使Pb 2+不干扰,下列哪种方法较好(94.27lg =BiY K ,04.18lg =PbY K ,4.303)(,=OH Bi sp pK ,93.143)(,=OH Bi sp pK )( ) (A) 适当降低pH 值,利用酸效应进行分别滴定 (B) 适当提高pH 值,利用酸效应进行分别滴定 (C) 将Bi 3+沉淀为Bi(OH)3,过滤分离出Bi(OH)3,用酸溶解后滴定Bi 3+ (D) 将Pb 2+沉淀为Pb(OH)2,过滤分离出Pb(OH)2后,滴定Bi 3+ 7 已知69.10lg =CaY K , pH )(lg H Y α 用L EDTA 滴定 mol/L Ca 2+,允许相对误差为%,则最低允许pH 值为( ) (A) pH ≈6 (B) pH ≈8 (C) pH ≈10 (D) pH ≈12 7 以MgY-EBT 为指示剂用EDTA 滴定Ca 2+,终点时的颜色变化为( ) (A) MgY → Mg-EBT (B) Ca-EBT → EBT (C) Mg-EBT → EBT (D) EBT → Ca-EBT 8 在含有Fe 3+和Fe 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Fe 3+/Fe 2+电对的实际电位将上升( ) (A) 稀H 2SO 4 (B) 三乙醇胺 (C) NH 4F (D) K 2Cr 2O 7

南京工业大学结构力学专业课

《433结构力学》考研复习大纲(2007年) 第二章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10分) 掌握几何构造分析的概念及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熟悉应用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进行几何分析; 理解平面杆件体系自由度的计算。 第三章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第四章静定结构总论(15分)掌握分段叠加法作内力图,熟悉静定多跨梁、静定框架、静定平面桁架、组合结构的内力分析; 理解三铰拱的压力线,三铰拱的合理轴线的概念。 第五章影响线(10分) 理解移动荷载和影响线的概念; 掌握静力法作影响线、机动法作影响线及影响线的运用; 理解简支梁的包络图和绝对最大弯矩。 第六章结构位移计算与虚功—能量法简述(15分)掌握杆件结构的虚功原理、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图乘法、互等定理; 熟悉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非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及广义位移的计算。 第七章力法(20分) 掌握超静定次数的确定; 理解力法的基本概念; 熟悉超静定刚架和排架、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受力分析(内力计算并绘制内力图)和位移的计算; 熟悉应用对称结构的特性进行受力分析。

第八章位移法(20分) 理解位移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等截面杆件的刚度方程及位移法的基本体系的确定; 熟悉无侧移刚架、有侧移刚架受力分析(内力计算并绘制内力图)和位移的计算; 熟悉应用对称结构的特性进行受力分析。 第九章渐近法及超静定结构影响线(10分) 理解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 掌握多结点的力矩分配、无剪力分配法、力矩分配法与位移法的联合应用; 熟悉力矩分配计算、超静定结构的影响线; 理解连续梁的最不利荷载分布及内力包络图。 第十章矩阵位移法(10分) 掌握单元刚度矩阵(局部坐标系、整体坐标系)、连续梁的整体刚度矩阵、刚架的整体刚度矩阵及等效结点荷载的求解; 熟悉对刚架、桁架进行整体分析; 理解组合结构整体分析。 第十三章结构的动力计算(20分) 掌握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单自由度体系的强迫振动、阻尼对振动的影响、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多自由度体系主振型的正交性和主振型矩阵及多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强迫振动; 熟悉近似法求自振频率; 理解多自由度体系在一般动荷载下的强迫振动、无限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 理解矩阵位移法求刚架的自振频率。

材料专业全国排名

材料物理与化学是一门以物理、化学和数学等自然科学为基础,从分子、原子、电子等 多层次上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行为与规律,致力于先进材料与相关器件研究开发的学 科。 材料学以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和固体化学等为理论基础,应用现代物理与化学研究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材料科学中的物理与化学问题,着重研究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和转变规律,以及他们与材料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能之间的关系,并运用这些规律改进材料性能,研制新型材料,发展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探索从基本理论出发进行材料设计,着重现代物理和化学的新概念、新方法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材料加工工程 主要研究内容涉及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成型原理、工艺学,先进复合材料制备科学与成型技术、原理,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技术及原理,先进的聚合物加工设备设计学,弹性体配合与改性科学,高分子材料的反应加工技术、原理,高分子材料改性科学与技术等方面。 材料专业全国排名 材料专业全国排名 材料学(160) 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排名学校名称等级 1 清华大学A+ 1 2 四川大学 A 2 3 燕山大学 A 2 西北工业大学A+ 1 3 山东大学 A 2 4 吉林大学 A 3 北京科技大学A+ 1 4 武汉理工大学 A 2 5 上海大学 A 4 上海交通大学A+ 1 5 西安交通大学 A 2 6 重庆大学 A 5 哈尔滨工业大学A+ 1 6 北京化工大学 A 2 7 大连理工大学 A 6 同济大学A+ 1 7 北京工业大学 A 2 8 湖南大学 A 7 东北大学A+ 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29 华中科技大学 A 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 19 天津大学 A 30 昆明理工大学 A 9 浙江大学 A 20 东华大学 A 31 北京理工大学 A 10 华南理工大学 A 21 南京理工大学 A 32 武汉科技大学 A 11 中南大学 A 22 合肥工业大学 A B+等(48个):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郑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江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苏州大学、青岛科技大学、湘潭大学、青岛大学、福州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湖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长安大学、武汉工程大学、南昌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内蒙古科技大学、河海大学、大连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长春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样2

1. Pb-EDTA(无色)、Pb-二甲酚橙(红色)、二甲酚橙(黄色)。用EDTA滴定Pb2+,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如何突变 (A) 无色→红色 (B) 黄色→红色 (C) 红色→黄 色 (D) 红色→无色 2. 可与Cu2+形成螯合物的配体是: (A) CN- (B) EDTA (C) NO 2 - (D) CO 3. 欲使BaCO 3 在水溶液中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是: (A) 加入mol·L-1NaOH (B) 加入mol·L- 1Na 2CO 3 (C) 加入mol·L-1BaCl 2 (D) 降低溶液的pH值 4. EDTA与Ca2+、Fe2+、Fe3+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次序是: (A) Ca2+>Fe2+>Fe3+ (B) Fe3+>Ca2+>Fe2+ (C) Fe2+>Fe3+>Ca2+ (D) Fe3+>Fe2+>Ca2+ 5. 碘量法中所用的指示剂为: (A)二甲酚橙 (B) 淀粉溶液 (C) 亚甲基蓝 (D) 二苯胺磺酸钠 6. [FeF 6 ]3-为外轨型配合物。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和理论磁矩为: (A) 4s14p34d2;μ B (B) 3d24s14p3; μB (C) 4s14p34d2;μ B (D) 3d24s14p3; μB 7. 在pH = 的溶液中,用EDTA滴定Ca2+和Mg2+混合液,测定的是: (A) Mg2+的量 (B) Ca2+的量 (C) Ca2+-Mg2+的 量 (D) Ca2++Mg2+的量 8. 从氧元素的电位图φo(V) O2 H2O2H2O | | 求φo(H2O2/H2O)为: (A) (B) (C) (D) 9. 已知M的lg K MY =,pH=5的氨缓冲溶液中,α Y(H) =;α M(L) =; α M(OH) =;则在此条件下,lgK' MY 为: (A) (B) (C) (D) 10. 在下列物质中,哪一个不能将KI氧化成I 2 : (A)KBrO 3 (B)FeNH 4 (SO 4 ) 2 (C)Fe(NH 4 ) 2 (SO 4 ) 2 (D) CuSO 4

新版南京工业大学土木水利专业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得到拟录取消息的前些天一直忐忑不安,想象着自己失败时的沮丧或者自己成功时的兴奋。 终于尘埃落定,内心激动,又面色平静地拿起手机给每一个关心我的家人和朋友发了这个好消息。也想在这里写下自己考研路上的点点滴滴,给自己留一个纪念,也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一些收获。 立大志者得中志,立中志者得小志,立小志者不得志。 所以我建议刚开始大家就朝着自己喜欢的,最好的学校考虑,不要去担心自己能不能考上的问题,以最好的学校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去学习。大家可以去自己想报考的学校官网上下过去的录取分数线,报录比之类的信息给自己一个参考和努力目标。包括找一些学长学姐问下经验也是很有用的。 备考那个时候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们都给了我很多的帮助,让我在备考的路上少走了很多的弯路,尤其是那些珍贵的笔记本,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很是感动,还好现在成功上岸,也算是没有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所以想着成功之后可以写一篇经验贴,希望可以帮助大家。话不多说,下面跟大家介绍一下我的经验吧。 文末有笔记和真题下载,大家可自取。 南京工业大学土木水利专硕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302数学二 834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或835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或838水处

理微生物学基础或839传热学或831材料力学(土)或832工程地质学或833结构力学或825工程建造与管理 参考书目: 《工程项目管理》,孙剑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工程力学2》,范钦珊、郭光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材料力学》(第5版),孙训方,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工程地质》(第二版),石振明,孔宪立主编,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2011 《工程地质》(第四版),孙家齐,陈新民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工程地质》,张忠苗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结构力学I—基本教程》(第3版),龙驭球包世华袁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结构力学II—专题教程》(第3版),龙驭球包世华袁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结构力学》(第2版)(上、下册),朱慈勉张伟平,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第二版),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二版),李建松、唐雪华,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 《水处理生物学》(第五版),顾夏生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群英、高廷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南京工业大学有机化学1

一、根据结构式命名或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各组化合物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A. 乙醇和乙醚 B. 环丙烷和丙烯 C. 环戊烯和戊炔 D. 1,3-丁二烯和丁炔 2. 下列化合物中若按S N1反应,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D ) A. 1-溴丁烷 B. 2-溴丁烷 C. 2-甲基-2-溴丁烷 D. 2-甲基-3-溴丁烷 3. 下述卤代烃中发生S N2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C )。

4. 下列化合物中不属于Lewis酸的是(A)。 A. 硫酸 B. 三氯化铝 C. 三氟化硼 D. 氯化锌 5. 下列化合物中与硝酸银溶液作用最快的是(A)。 A. 氯化苄 B. 氯苯 C. 溴苯 D. 氯乙烯 6. 化合物HOOCCH(OH)CH(OH)COOH中含有手性碳原子个数为( B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 下列化合物硝化反应速度最快的是( C )。 A. 硝基苯 B. 氯苯 C. 甲苯 D. 苯 8. 用卢卡氏试剂可鉴别下列哪组化合物?(A) A. 叔丁醇与丙醇 B. 苯与甲苯 C. 环己烷与己烯 D. 乙烯与乙炔 9. 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生成黄色沉淀,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和碘仿反应的是( D )。 A. 丁醛 B. 2-丁醇 C. 2-丁酮 D. 3-戊酮 10. 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进行反应的反应机理是( C )。 A. 亲电取代 B. 亲核取代 C. 自由基取代 D. 亲电加成 11. 我们常用下列哪种试纸判断重氮化反应的终点。( C ) A. PH试纸 B. 刚果红试 C. 淀粉-碘化钾试纸 D. 石磊试纸 12. 下列乙酸衍生物中最容易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D )。 A. 乙酸乙酯 B. 乙酸酐 C. 乙酰胺 D. 乙酰氯 1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B )。 A. 苯酚 B. 氯乙酸 C. 冰醋酸 D. 对硝基苯酚 14. 下述含氮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A)。 A. 甲胺 B. 苯胺 C. 乙酰胺 D. 四丁基溴化铵 15. 下述手性化合物中互为对映异构体的一组是( B )。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试卷

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基础试卷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 名词解释:(12分) 1. 网络形成体 2. 烧结 3. 一级相变 4. 弗仑克尔缺陷 5. 反尖晶石结构 6. 萤石结构 二. 填空:(28分) 1. 1. 空间群为Fm3m的晶体结构属于晶族,晶系。 2. 2. 晶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3. 硅酸盐晶体分类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此分类法可将硅酸盐矿物分为:结构、结构、结构和结构。 4. 4. 当12mol%的MgO加入到UO2 晶格中形成置换型固溶体,试写出其缺陷反应方程式,其固溶式为。 5. 5. 由于的结果,必然会在晶体结构中产生“组分缺陷”,组分缺陷的浓度主要取决于:和。 6. 6. 在玻璃性质随温度变化的曲线上有二个特征温度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与这二个特征温度相对应的粘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7. 7. 玻璃具有下列通性:、、 和。 8. 8. 粘土荷电的主要原因有:、 和。 9. 9. 马氏体相变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10. 10.本征扩散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引起的质点迁移,本征扩

散的活化能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11. 11.熔体的析晶过程分二步完成,先是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是_____________过程。均匀成核的成核速率Iυ由_________________因子和_________________因子所决定的。 12. 烧结的主要传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四种,这四种传质过程的坯体线收缩ΔL/L与烧结时间的关系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三. 选择题:(20分) 1. 1. 晶体结构中一切对称要素的集合称为()。 a.对称型 b.点群 c.微观对称的要素的集合 d.空间群 2. 2. 在ABO3(钙铁矿)型结构中,B离子占有________。 a.四面体空隙 b.八面体空隙 c.立方体空隙 d.三方柱空隙晶体 3. 3. 非化学计量化合物Cd1+xO,由于在化学组成上偏离化学计量而产生的晶格缺陷是()。 a.阴离子空位 b.阳离子空位 c.阴离子填隙 d.阳离子填隙 4. 4. 粘土泥浆胶溶必须使介质呈() a. 酸性 b. 碱性 c. 中性 5. 5. 对于下列化合物表面能最小的是() a. CaF2 b. PbF2 c. PbI2 d. BaSO4 e. SrSO4 6. 6. 在下列几类晶体中,形成间隙型固溶体的次序是()。 a. 沸石>CaF2>TiO2>MgO b. MgO>TiO2>CaF2>沸石 c. CaF2>TiO2>MgO>沸石 d. TiO2>MgO>CaF2>沸石 7. 7. 在CaO—Al2O3—SiO2系相图中,有低共熔点8个、双升点7个、鞍形点9个,按相平衡规律该系统可划分成()分三角形。 a. 8个 b. 7个 c. 9个 d. 15个 e. 22个 8. 8. 在扩散系数的热力学关系中,称为扩散系数的热力学因子。在非理想混合体系中:

南京工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试卷下A

南京工业大学无机与分析化学试卷(下、A)(一页开卷)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使用班级:全校相关专业 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一、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选择(每题2分,将答案填入答题表中)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1. 取同浓度的Zn2+-EDTA配合物的溶液两份,分别用A:用NaOH溶液控制pH=10.0,其条 件稳定常数记作K'ZnY,A,B:用氨-氯化铵缓冲溶液控制pH= 10.0,条件稳定常数记作K'ZnY,B,。 正确的关系式是: 2. 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使用的指示剂是: (A) Ag2CrO4(B) 二氯荧光黄(C) 甲基橙(D) FeNH4(SO4)2 3. 在下列物质中,不能将KI氧化成I2的是: (A) KIO 3 (B) FeNH4(SO4)2(C) Fe(NH4)2(SO4)2(D) CuSO4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构晶离子的盐浓度越大,沉淀溶解度越大 (B) 非构晶离子的盐浓度越大,沉淀溶解度越小 (C) 两种沉淀的溶度积相比,溶度积小的溶解度也小 (D) 不同种类沉淀的溶解度越大,溶度积也越大 5. 从磷元素的电位图φo(V) H2PO2-____-2.25V____P4_______________PH3 |_____________-1.23V____________| 可计算电对P4/ PH3的标准电极电位φo P4/PH3为: (A) -1.02V (B) -1.74V (C) -0.89V (D) -1.16V 6. 在配离子[Co(C2O4)2(en)]-中(en为H2N-CH2-CH2-NH2),中心离子Co3+的配位数是: (A) 3 (B) 4 (C) 5 (D) 6 7. 用Na2C2O4标定KMnO4,加入第一滴KMnO4时,KMnO4的紫红色不会立即退去,这是因 为反应速度不够快,若使第一滴KMnO4很快退色,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加大H2C2O4浓度(B) 加大酸度 (C) 事先加入Mn2+(D) 加快滴KMnO4的速度

南京工业大学生物化学期末试题和详细答案

南京工业大学考试试题 2005级生物化学期中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鉴别醛糖、酮糖、核糖、糖原和淀粉可采用、和反应进行鉴别。 2、胆固醇在体内可转变为哪些活性物质______ 、____ 和______ 。 3、绝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作为酶的辅酶或辅基成分,在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泛酸的活性形式为,是酶的辅酶;维生素B6的活性形式 为,是酶的辅酶;烟酰胺(Vit PP)的活性形式为和,核黄素(Vit B2)的活性形式为和,均可作为酶的辅酶;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为,主要功能是。 4、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主要因素是____ __,其次,大量存在于DNA分子中的弱作用力如_____ ,_____ 和_____ 也起一定作用。 5、tRNA分子的3’—末端的结构是____ 。 6、DNA变性后,紫外吸收______,粘度______、浮力密度______,生物活性将______。 7、在20种氨基酸中,酸性氨基酸有_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具有羟基的氨

基酸是________和_________,能形成二硫键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 8、氨基酸与茚三酮发生氧化脱羧脱氨反应生成______色化合物,而________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化合物。 9、今有A、B、C三种蛋白质,它们的等电点分别为8.0、4.5和10.0,当在pH 8.0缓冲液中,它们在电场中电泳的情况为:甲___ __,乙___ __,丙 _____ __。 10、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有____ 、____ _、___ __、___ _和 ___ _等。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第二信使学说 2、增色效应与减色效应 3、蛋白质变性与沉淀 4、玻耳(Bohr)效应 5、酶的活性中心 三、问答题:(每题8分,第4题10 分) 1、写出磷脂酰甘油的通式,并指出4种磷脂酶的作用位点。 2、简述蛋白质的各级结构及主要作用力。 3、以葡萄糖为例,解释单糖溶液的变旋现象。 4、DNA双螺旋结构与蛋白质α-螺旋结构各有何特点?

南京工业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试卷2

一:命名下列化合物(10) 1. F Br I Cl H 3C C O N CH 3CH 3 2 3 CH 3 NO 2 NO 2 O 2N 4 5. 6. COOCH 3 7 NH 2 HOOC 8 SO 3H 3 9. OH HO OH 10. 3 H 3C 二:完成下列反应(30) H 3C H C CH 2 H 2C H C H C CH 2 1NBS + Cl 2 光 2, CH C H 3[A g (N H 3)2]N O 3 3 O OH 4. SOCl 2CH 3OH

+ 5, KMnO4 H2C CHCH3 6 NaOH溶液 7, OH CH3CH2CHCH3 C2H5OH NaOH 8 稀 (2)水9,CH3CH2CH2CHO4 O N H2 CH3 +N a O H+Br2 10 (CH3)2CHCHO Br2CH3OH 干HCl 11. CH3 O H 2 O 12 13, NH O KOH C2H5OH CH3CHBrCH3 14 NaNO2, HCl NH 2 0-5℃ 15.

三:排序(10 ) 1.将下列化合物对亲电取代反应的容易程度排列成序 NO2Cl H CH3 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碱性(气态条件下) 氨甲胺二甲胺 3.将下列化合物中羰基与同一亲核试剂加成反应的活性排列成序 COCH 3 CH 3CH 2 CHO CH3COCH3 4.比较下列化合物的酸性 C6H5OH CH3COOH ClCH2COOH 5.比较下列卤代烃按S N1反应的速度大小 CH 3CH 2 CH 2 CH 2 Br(CH3)3C Br CH3CH2CHBr CH 3 四、区别下列各组化合物:(6) 1 丙烷,丙烯,丙炔 22-丁醇苄醇正丙醇 五用化学方法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10) 1.苯、苯酚 2. 2—丁醇与2—丁酮 六立体化学问题:用R/S标出下列手性碳原子的构型(4分) H3C C Cl Br C H C2H5 C3H7 2 3 3 HBr 6 H5 3

(完整word版)南京工业大学2010-2011年分析化学试卷1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物质中可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是………………………………………………………( ) (A) 浓硫酸 (B) 固体氢氧化钾 (C) 高锰酸钾 (D) 硝酸银 2 下列数据中有效数字是3位的是………………………………………………………………( ) (A) 1.030 mol/L (B) pH = 12.02 3 (C) 1.023 mol/L (D) pH = 1.23 3 下列措施中不能消除系统误差的是……………………………………………………………( ) (A)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B) 采用高纯水和高纯试剂 (C) 对测量仪器进行校正 (D) 做对照试验 4 下列物质中能用NaOH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 (A) 苯胺(K b = 4.6×10-10) (B) NH 4NO 3(NH 3 的K b = 1.8×10-5) (C) 乳酸(K a =1.4×10-4) (D) Na 2SO 4 5 配制pH 3左右的缓冲溶液并使其缓冲容量较大,最好应选择下列何种酸及其共轭碱……( ) (A) HAc (p K a =4.74) (B) 甲酸(p K a =3.74) (C) 一氯乙酸(p K a =2.86) (D) 二氯乙酸(p K a =1.30) 6 H 3PO 4磷酸的三级酸式离解常数的对数值分别为2.12,7.20和12.36,当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磷酸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pH 约为……………………………………………………………( ) (A) 2.12 (B) 5.66 (C) 7.20 (D) 9.78 7 下列酸效应系数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 ∑=++ =n i i a i K 1Y(H)]H [1α (B) ∑=++=n i i 1 Y(H)]H [1α (C) ∑=++ =n i i i 1 H Y(H)]H [1β α (D) ∑=++=n i a i i K 1Y(H) ]H [1α 8 欲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Bi 3+、Pb 2+混合液中的Bi 3+而使Pb 2+不干扰,下列哪种方法较好(27.94lg BiY =K ,18.04lg PbY =K ,30.4p 3Bi(OH)sp,=K ,14.93p 3Bi(OH)sp,=K )……( ) (A) 加入强酸适当降低pH ,利用酸效应进行分别滴定 (B) 加入强碱适当提高pH ,利用羟基络合效应进行分别滴定 (C) 将Bi 3+沉淀为Bi(OH)3,过滤分离出Bi(OH)3沉淀,再用强酸溶解沉淀后滴定Bi 3+ (D) 将Pb 2+沉淀为Pb(OH)2后直接滴定Bi 3+ 9 已知5.16lg ZnY =K , 用0.02000 mol/L EDTA 标准溶液滴定浓度约为0.02 mol/L 的Zn 2+,允许相对误差为0.1%,则最高允许酸度为…………………………………………………………………………………( ) (A) pH ≈4 (B) pH ≈6 (C) pH ≈8 (D) pH ≈10 10 在含有Fe 3+和Fe 2+的溶液中,加入下述何种溶液将使Fe 3+/Fe 2+的实际电位上升…………( ) (A) 稀H 2SO 4 (B) 三乙醇胺 (C) NH 4F (D) K 2Cr 2O 7 11 已知44.10' /Ce Ce 34=+ + E V ,68.00' /Fe Fe 23=++E V ,反应Ce 4+ + Fe 2+ = Ce 3+ + Fe 3+达到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Fe 3+与Fe 2+的分析浓度之比为…………………………………………………………( ) (A) 1.08×10-18 (B) 92.5 (C) 36.2 (D) 2.76×106 12 用Cr 2O 72-滴定Fe 2+至化学计量点时,有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是………………………………( ) pH 4 5 6 7 Y(H)lg α 8.44 6.45 4.56 3.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