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公转-精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高中地理必修一地球运动知识1(一)地球的自转1.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
(2)产生时差,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时间上东早西晚。
(3)水平运动物体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2.判断晨昏线的三大技法(1)利用自转方向判断:顺自转方向将要进入白天的为晨线,将要进入黑夜的为昏线。
(2)利用地方时判断: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点所在为晨线,为18时的点所在为昏线。
(3)利用昼夜半球位置判断: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则相反。
(二)地球的公转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2)速度:近日点(1月初)附近公转速度快,远日点(7月初)附近公转速度慢。
2.正午太阳高度(1)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两大技巧:①“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方向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
②“远小近大”:距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反之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其中,当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即为所求点与直射点纬度差的绝对值;不在同一半球时,该纬度差为二者纬度数之和。
3.日出、日落方位的判定(1)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春分日、秋分日),南、北极点除外,全球各地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2)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除极昼、极夜地区外,全球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且太阳直射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越偏北。
(3)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北;北半球刚刚结束极夜的地点,其日出、日落方位均为正南。
4.昼夜长短(2)纬度分布规律: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相反。
(3)计算方法:①利用一个地区昼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
方法:昼长=昼弧度数/15°,同理求夜长。
②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时间来计算。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重点、考点--新版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重点、考点第一单元宇宙中的地球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
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第二单元大气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低层大气的组成:干洁空气(氮—生物体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2):大气的垂直分层(课本29页图2.1)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层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平流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二:大气热力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对于可见光部分吸收比较少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越厚,反射作用越强,在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不是很高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2)对地面的保温效应①大气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截留热量而增温,由于大气对于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能力比较差,但是对于地面长波辐射吸收作用强,所以地面辐射大部分都是被大气吸收②大气逆辐射是大气辐射的一种,方向朝向地面,对地面热量进行补偿,起保温作用二:大气的热力状况大气的热力作用1)热力环流: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笔记 第一章 第一节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课时1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会判断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等特点。
(地理实践力)2.会分析航天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综合思维)3.结合示意图,会判断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地理实践力)目标一 地球的自转1.概念:地球绕其____________的旋转运动。
2.地轴与北极星(1)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它的北端始终指向________附近。
(2)北极星:北半球纬度________,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北极星的仰角)越高(如上图所示,∠2为A 地观察北极星的仰角,与当地地理纬度∠5相等)。
3.方向(1)方向⎩⎪⎨⎪⎧侧视:自 向俯视⎩⎪⎨⎪⎧从北极上空看:做 时针 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做 时针方向旋转(2)在下面三幅图中的弧线或短线上标注“→”,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1.在北半球观察星空,恒星围绕北极星做逆时针圆周运动。
2.经度法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增大的方向、西经减小的方向是地球自转方向。
如下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
4.自转周期时间长度意义参照物恒星日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距地球遥远的恒星太阳日____时昼夜交替的周期太阳5.自转的速度角速度地球表面除____________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____每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拓展延伸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应用(1)判断南、北半球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
如上图位于北半球。
(2)判断纬度带自转线速度⎩⎪⎨⎪⎧0~837 km/h →高纬度837~1 447 km/h →中纬度1 447~1 670 km/h →低纬度如上图A 、B 两处位于中纬度。
(3)判断地势高低某地区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低值处,说明该地区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大,即地势较高(如上图中A 处可能为山地、高原等);某地区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凸向高值处,说明该地区线速度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小,即地势较低(如上图中B 处可能为谷地、盆地等)。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第1章第1节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课件(共31张)

指向: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 特点: 过地心、垂直于赤道平面、北端指 向北极星、假想轴
问题:
1.为什么这些恒星在天空中看起来都围绕北极星附近作圆周运动? 2.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与拍摄地点的纬度有什么关系?
1.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在地球上的人们感觉不到地球的自转,在北半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极星附近的某 点(地轴北端指向的星空位置)作圆周运动。 2.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速度
(2)自转方向: 自西向东
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 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速度
思考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作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作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情况又是怎样呢?
02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03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1)一轴、两面、三角度
黄赤交角的影响
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北纬23°26’。
自转的概念
自转的方向
自转的周期
自转的速度
(3)周期(参考系不同)
名称 参照物 旋转角度 时间 应用价值
A_恒__星_日_ 恒星
360°
23小时 地球自转 56分4秒 真正周期
B_太__阳__日_
太阳
360°59′ 24小时
高一地理必修一地球的自转公转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三)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a b(a) B B1 B2
A
A1
B B1
B
2
c d(c)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三)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A
B
C
D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三)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太阳直射点所在半 球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北 (南)移,则北(南) 半球的昼渐长,直至 最长,夜长则相反。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下图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当阳光 下如③所示射入窗户 ( )
A .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 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 C.北极圈出现极昼 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
当阳光如②所示射入窗户时, 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0点,则该 地的经度是 ( )
E F
W
E
某人坐船于6月1日12时 用5分钟的时间通过180° 经线,时间可能有( )
A 6月1日12时5分 B 6月1日12时5分 C 6月1日12时5分 D 6月1日12时5分
E 6月2日12时5分 F 5月31日12时5分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地方时
【例题】当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点时,全世界还有: A、多一半的地方是3月21日 B、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0日 C、恰好一半地方是3月21日 D、少一半的地方是3月21日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二)地方时
①经度每相隔15°,地方时相 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 时相差4分钟。 ②越往东走,时间越早,钟点 数越大。 ③同一条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 相同。 ④特殊经线的地方时0、12、 6、18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自转和公转课件

第五页,共12页。
地球公转(gōngzhuàn)轨道示意图
第六页,共12页。
第七页,共12页。
第八页,共12页。
三、地球自转(zìzhuàn)与公转的关系
第九页,共12页。
二分(èr fēn)和二至点的确 定
第十页,共12页。
完
第十一页,共12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xíngshì)——自转和公转。完
No Image
第十二页,共12页。
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xíngshì)——自 转和公转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证明:傅科摆 地球自转的方向(fāngxiàng)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fāngxiàng)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fāngxiàng) 速度 角速度:两极点为0,其余各地都约为
15°/ h 线速度:赤道最大,向两极减小为0
第一页,共12页。
北极(běijí)上空
南极(nánjí)上空
第二页,共12页。
第三页,共12页。
天体(tiāntǐ)的东升西落
第四页,共12页。
二、地球的公转 公转轨道 椭圆轨道,太阳是其中(qízhōng)的一个焦
点 :360°/ 一个回归年
线速度
近日点:最快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学习笔记答案精析

学习笔记答案精析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时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目标一地球的自转新知预习1.自转轴2.(1)北极星(2)越高3.(1)西东逆顺(2)4.24 5.南北两极点15°对点落实1.A 2.A 3.D[第1题,赤道的周长约是四万千米,也就是八万里;地处赤道上时,即可“坐地日行八万里”。
故选A。
第2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读图分析可知,甲位于赤道,乙位于北回归线,丙位于40°N,丁位于北极圈,因此图中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甲>乙>丙>丁。
故选A。
第3题,地球自转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他各地都相同,均为15°/时。
故选D。
]4.C 5.C 6.A[第4题,根据图中0°和90°E经线可判断出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C项正确。
第5题,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各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与a点自转角速度相同的点是b、c、d,C项正确。
第6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则a、b、c、d四点线速度大小是a>b>c>d,A项正确。
]目标二航天发射基地对点落实(1)纬度较低;云雾少,空气透明度高;交通便利。
(2)海南省文昌市所处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卫星容易发射升空;濒临海洋,地势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监测;海洋运输便利(对零部件的运输)。
目标三地球的公转新知预习1.太阳 2.自西向东 3.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4.椭圆 5.快慢核心探究1.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因此地球公转过程中有一个点距离太阳最近,称为近日点,有一个点距离太阳最远,称为远日点。
2.冬半年和夏半年公转轨道对应的圆心角相同,都是180°,但是冬半年以近日点为中心,公转速度较快,夏半年以远日点为中心,公转速度较慢,因此,夏半年公转时间要长于冬半年。
3.先变快,1月初最快,后变慢。
1-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人教版2019地理选择性必修1)

2.方向
如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是做顺时针方向旋转,还是做逆时针方向旋转? 如果从南极上空看 情况又是怎样呢?
N
S
侧视图:自西向东
北极俯视图:逆时针
南极俯视视图:顺时针
一、地球的自转
3.周期
恒星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是1日。 选定的参照物不同,1日的时间长度略有差别,名称 也不同
太阳 α
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 减,赤道最大,两极为0.
N C
C′ B′
B A′
A
S
一、地球的自转
4.速度 1.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至两极有什么 变化规律?
P3思考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赤道最大约
1670km/h,南北纬60°约837km/h,约为
赤道一半)南北极点为0
2.南北两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是
一、地球的自转
4.速度 ——角速度
(1)概念: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地球 上某一点随着地球的自转在单位时 间内转过的角度。
(2)推理①:极点角速度
极点一天内
随地球所自
极点角 转过的角度 0°
速度
=
= 一天时间 24h
=0
N C
C′ B′
B A′
A
S
一、地球的自转
4.速度 ——角速度
(2)推理②:除极点外角速度
(2)推理①:极点线速度
N C
C′ B′
B A′
极点一天内随地球
极点线速度 = 所自转过的距离=
0
=0
A
一天时间 24h
S
一、地球的自转
4.速度 ——线速度 (3)推理②:除极除极点外某地一 天内随地球所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