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心舒张功能
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

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现在认识到舒张功能异常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方面起到主要的作用,约占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的40%。
因此,了解和识别心脏的舒张期充盈异常对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非常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综述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评估和治疗进展。
1?心室舒张功能与异常相关概念从力学上讲,心脏舒张起始于左室压力下降的等容舒张期,大量的心肌细胞已经进入细胞舒张期,是代谢的活跃期。
左室压力继续快速下降,当低于左房压力时,二尖瓣打开,形成快速的早期充盈。
最后心房收缩,完成左心室全部的前负荷。
细胞水平的舒张功能异常改变了心肌的主动松弛和后续的充盈,而心肌纤维化和渗透性的改变增加了左室被动充盈时的僵硬度。
松弛或充盈损害的最后结果是不适当地增加了心内压力,才能保证下一步心脏收缩完成所需的左心室充盈容量。
从临床上讲,这种连续的过程和阶段可简化为松弛、抽吸、充盈和心房收缩。
舒张期功能障碍是一种任何的异常情况,可引起松弛损害、减少心室的抽吸力、充盈不良或无心房收缩。
一种或多种异常情况可导致心室压力升高,来完成足够的充盈容量。
这种转变为所谓的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舒张功能受损定义为射血分数大于40%的心力衰竭,这一综合征与正常压力下左心室不能充分充盈有关。
也存在其它更微细的舒张功能损害,包括运动时心输出量不能相应增加。
因此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一组临床综合症,具有液体负荷过重或失代偿特征,常导致住院治疗,没有瓣膜性心脏病和左室收缩功能异常(EF>50%)。
但Gibs on认为心室舒张功能的定义,目前还不简明、确切,由于缺乏金标准来评估和鉴别,就具体患者而言,舒张功能受损难以鉴别和量化。
2. 影响心室舒张的因素心室舒张包括心室弛张(主动耗能过程)和心室顺应性两部分。
驰张功能为舒张期单位时间心腔压力的变化(dp/dt ); 顺应性为舒张期单位容积的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dp/dv )。
左室舒张期功能障碍分为四级:松弛异常(1 级)、左室充盈假性正常化(2 级)、限制性充盈异常(3 级)及晚期不可逆限制性充盈异常(4 级)。
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

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评估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主要参数包括心动周期中的早期舒张峰速度(E峰)、E波峰和A波峰之间的E/A比值、E峰和E'峰(或e'峰)之间的E/E'比值以及舒张末期速度(A'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使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来测量,通过评估左心室充盈与排空过程中的动态变化来获得。
首先,早期舒张峰速度(E峰)是指心室舒张早期时血流速度的峰值,它反映了心室舒张末期充满的速度。
通常,E峰的速度较快,可以指示心室内的高压或者压力超负荷状态。
因此,当E峰速度增快时,可能伴随着左心室负荷过多或心室充盈不足的情况。
接下来,E波峰和A波峰之间的E/A比值可以提供充盈压力和舒张功能的信息。
正常情况下,E/A比值通常大于1,表示心室的舒张功能正常,压力传输良好。
然而,当心脏出现异常时,E波峰和A波峰之间的平衡可能被改变,导致E/A比值小于1或大于1、例如,E/A比值小于1可能表示心脏舒张功能受限或充盈受阻。
其次,E峰与E'峰(或e'峰)之间的E/E'比值可以提供左心室舒张功能的信息。
通常,当E/E'比值较高时,说明左心室充盈受限或者心肌僵硬度增加。
因此,E/E'比值可以用于鉴别心脏病患者。
最后,舒张末期速度(A'峰)是指心室舒张晚期时血流速度的峰值,它反映了心室舒张晚期充满的速度。
舒张末期速度反应了心室的充盈能力,而且通常会随着心肌的充盈负荷而变化。
在一些疾病过程中,A'峰可能减弱或消失,这可能表明充盈压力下降或心室腔的压力升高。
综上所述,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对于评估心脏功能和诊断心脏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早期舒张峰速度(E峰)和舒张末期速度(A'峰)可提供充盈压力和舒张能力的信息,E/A比值和E/E'比值则可以反映心脏的舒张状态和充盈负荷。
这些指标在心脏超声检查中得到广泛应用,有助于临床医生对心脏疾病进行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和预测预后。
左心室舒张功能评价

LA容积指数=容积/体表面积
E/A 高低变化,valsalva后E<A J Am Soc Echocardiogr 2016;29:277-314.
谢谢大家的聆听!
舒张功能的减低是伴随人年纪的增长,非疾病状态下松弛性减低可以 理解为退行性改变。
我们根据美国超声心动图协会制定的左心舒张功能评 估办法将超声评估流程做了如下简化:
E/A>0.8+E>0.5m/s E/e<8
舒张功能正常
左室舒张功能评价表
E/A≤0.gt;0.5m/s 或 2>E/A>0.8
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舒张功能
主讲人:
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舒张功能
问题的提出
1.心脏彩超中左心室的舒张功 能是指什么? 2.如何评估舒张功能?
概念
左心舒张功能包括左心室弛张和左心室顺应性两 个部分,弛张功能为舒张期单位时间心腔压力的变化, 顺应性为舒张期单位容积变化引起压力变化。舒张功 能的决定因素包括非固有因素,如心室激动、年龄、 收缩功能、心肌动作失调、充盈压力等,固有因素包 括心室僵硬度、早期有无舒张异常等。舒张功能诊断 的方法中多普勒超声是最广泛应用的且无创,是反复 评定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最常用方法。
E/A≥2
测得3指标
1.E/e均值>14 2.三尖瓣反流速度>2.8m/s 容积指数>34ml/m2
测得2指标 1.E/e均值>14 容积指数>34ml/m2
年轻人可 见,正常
2阴3阴
左房压正常 舒张功能I级
1阳1阴
无法评估左房压 舒张功能等级
2阳
左房压升高 舒张功能II级
左房压升高 舒张功能III级
左心室舒张功能指标

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评估和治疗进展现在认识到舒张功能异常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方面起到主要的作用,约占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40%。
因此,了解和识别心脏的舒张期充盈异常对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非常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综述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的评估和治疗进展。
1.心室舒张功能与异常相关概念从力学上讲,心脏舒张起始于左室压力下降的等容舒张期,大量的心肌细胞已经进入细胞舒张期,是代谢的活跃期。
左室压力继续快速下降,当低于左房压力时,二尖瓣打开,形成快速的早期充盈。
最后心房收缩,完成左心室全部的前负荷。
细胞水平的舒张功能异常改变了心肌的主动松弛和后续的充盈,而心肌纤维化和渗透性的改变增加了左室被动充盈时的僵硬度。
松弛或充盈损害的最后结果是不适当地增加了心内压力,才能保证下一步心脏收缩完成所需的左心室充盈容量。
从临床上讲,这种连续的过程和阶段可简化为松弛、抽吸、充盈和心房收缩。
舒张期功能障碍是一种任何的异常情况,可引起松弛损害、减少心室的抽吸力、充盈不良或无心房收缩。
一种或多种异常情况可导致心室压力升高,来完成足够的充盈容量。
这种转变为所谓的舒张功能障碍,引起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舒张功能受损定义为射血分数大于40%的心力衰竭,这一综合征与正常压力下左心室不能充分充盈有关。
也存在其它更微细的舒张功能损害,包括运动时心输出量不能相应增加。
因此舒张性心力衰竭是一组临床综合症,具有液体负荷过重或失代偿特征,常导致住院治疗,没有瓣膜性心脏病和左室收缩功能异常(EF≥50%)。
但Gibson认为心室舒张功能的定义,目前还不简明、确切,由于缺乏金标准来评估和鉴别,就具体患者而言,舒张功能受损难以鉴别和量化。
2. 影响心室舒张的因素心室舒张包括心室弛张(主动耗能过程)和心室顺应性两部分。
驰张功能为舒张期单位时间心腔压力的变化(dp/dt);顺应性为舒张期单位容积的变化引起的压力变化(dp/dv)。
左室舒张期功能障碍分为四级:松弛异常(1级)、左室充盈假性正常化(2级)、限制性充盈异常(3级)及晚期不可逆限制性充盈异常(4级)。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诊断标准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诊断标准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主要表现为心脏左室在舒张期的充盈能力下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诊断标准:
1. 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这是诊断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主要方法。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观察到左室的形态、大小、壁厚、运动情况以及舒张期的充盈情况。
如果左室舒张期的充盈能力下降,或者左室壁的运动异常,就可以诊断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2. 心电图(ECG):心电图可以反映心脏的电生理活动,如果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定的心电图改变,如ST段压低、T波倒置等。
3.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这是一种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然后通过特殊的设备拍摄心脏图像的方法。
如果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可能会出现心肌灌注不足的情况。
4. 磁共振成像(MRI):MRI可以提供心脏的详细结构和功能信息,如果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定的MRI表现。
5.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反映出一些与心脏疾病相关的生化指标,如B型钠尿肽(BNP)等。
如果这些指标升高,可能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
退。
以上就是诊断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一些常用方法和标准,但具体的诊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医生的专业判断。
左室舒张功能评价指标

左室舒张功能评价指标左室是心脏中最重要的心室,承担着将氧合血液推送到全身的重要功能。
左室舒张功能评价指标是用来评估左室在舒张期的功能状态的一组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心脏功能是否正常,以及诊断并监测心脏疾病的发展情况。
1. 舒张末容积(EDV):舒张末容积是指左室舒张期末时左室内血液的容积。
它反映了左室在舒张期内接受的血液量,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舒张末容积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表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2. 舒张末压力(EDP):舒张末压力是指左室舒张期末时左室内的压力水平。
它反映了左室在舒张期内的充盈压力,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舒张末压力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表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3. 舒张末压力-容积关系曲线(E-V曲线):E-V曲线是通过测量左室舒张末压力和容积的关系来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一种方法。
E-V 曲线可以反映左室在不同充盈水平下的舒张能力,通过分析曲线的形状和斜率可以判断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
4. 舒张早期峰流速(E峰):舒张早期峰流速是指左室在舒张早期时血液流速的峰值。
它反映了左室舒张早期的充盈能力,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E峰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表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5. 舒张晚期峰流速(A峰):舒张晚期峰流速是指左室在舒张晚期时血液流速的峰值。
它反映了左室舒张晚期的充盈能力,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A峰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表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6. 舒张早晚期峰流速比值(E/A比):E/A比是指舒张早期峰流速和舒张晚期峰流速的比值。
它反映了左室舒张早期和晚期的充盈能力之间的平衡关系,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指标。
正常情况下,E/A比应该在一定范围内,过高或过低都可能表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7. 舒张末期间期(IVRT):IVRT是指舒张早期峰流速结束到舒张晚期峰流速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超声诊断标准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超声诊断标准
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超声诊断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正常范围应在60\~100ml,如果容积过高,意味着
左室舒张功能受损,造成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2. 左室舒张末期压力:正常范围应在4\~12mmHg,如果超出正常范围,
代表左室舒张功能异常。
3.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正常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应在50\~70ml/m²,如果指数高于正常水平,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受到损伤。
4.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与收缩末期容积比值:正常比值应在\~,如果数值高
于正常水平,代表左室舒张功能受损。
5. 左室舒张末期容积与体重比值:正常比值应在50\~70ml/kg,如果比值
过高,代表左室舒张功能受到严重损伤。
6. 二尖瓣前叶EF斜率:以EF斜率小于70mm/s提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7. E/A值:E峰、A峰分别是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晚期充盈速度。
E/A值也
是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超声工作较为广泛的应用。
以上标准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医生。
超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利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心肌的形
变和运动情况。
0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对超声图进步和应用,相信超声评价左室舒张功
能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THANKS
感谢观看
特点
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实时 、重复性好等优点,能够提供心 脏解剖结构、血流动力学和心肌 功能等方面的信息。
左室舒张功能的重要性
左室舒张功能是心脏功能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维持全身组织器官
的血液供应具有关键作用。
左室舒张功能受损可能导致心输 出量减少,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
常生理功能。
评估左室舒张功能有助于早期发 现心脏疾病,为临床治疗提供重
多模态成像技术融合
将超声成像与其他模态成像技术(如MRI、CT等)融合,提高评 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无创检测
寻找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测方法,以便更方便、安全地评估左 室舒张功能。
新技术应用与展望
01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估左室舒张功能,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心肌组织
的弹性变化。
02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此外,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还可以作为预后评估的依据。通过对左心室结构和功 能的评估,可以预测患者未来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从而制定更为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和预防措施。
05
超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局限性及未
来展望
技术局限性
依赖操作者技术水平
01
超声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同操作者
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二尖瓣关闭情况分析
观察二尖瓣关闭情况,评估是否存在二尖瓣关闭不全或狭窄等异 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冠心病与高血压(尚未出现左室肥厚时)均有左室舒张 功能异常,可通过彩超早期评估。高血压型表现为左室松弛功能 减低,E /A <1, DT及IVRT延长;冠心病多表现为左室松弛功 能减低与顺应性减低的交界期或表现为左室顺应性减低,E/A正 常,或A峰减低(假性正常化),DT及IVRT缩短。高血压和糖 尿病患者的主动脉僵硬度升高,与左室舒张功能密切相关。 (2)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可能是Ⅱ型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 减退的一个重要因素。 (3)Okano等通过心理应激压力(mental stress)试验, 认为心理应激是影响心脏功能的重要因素,引起缺血性心脏病伴 显著冠状动脉狭窄患者(>75%)左室舒张功能减退。
名词解释 E峰(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 A峰(舒张晚期血流峰速度 ) DT(E峰减速时间) IVRT(左室等容舒张时间) PLVEF(射血分数) LVSD (左室收缩功能) SV(每搏射血量) EF斜率(二尖瓣前叶舒张中期关闭速度,即心室压力减半 时间:T ½,)
现在测量方法简化,频谱多普勒测量(以前必须用组 织多普勒测量) A B
室压力负荷对预防高血压早期舒张功能异常有着重要意义。
4.评价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指标和方法 射血分数正常与降低的心衰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 差异很大(可能患者预后也不同)),因此做出正确的 诊断很重要。
4.1 超声心动图 4.1.1 二维或M型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左房增大但 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正常,室壁厚度增厚或正常,左室 EF正常,内径缩短率>25%,二尖瓣前叶舒张中期关 闭速度(EF斜率或压差降半时间)降低。 4.1.2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美国ACC/AHA/ASE推荐的2003版超声心动图
左心舒张功能
廖义俊
舒张功能主要指射血后心室接受血液充盈的能力,
包括心肌的主动扩张和被动充盈两个过程,前者由心室 消耗能量完成,后者为被动扩张,与心室顺应性有关, 由以下几个过程组成: A. 等容舒张期 0.06~0.08 B. 快速充盈期 0.11 C. 静止期(房室压力平衡期) D. 缓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 0.19
舒张功能异常改变了心肌的主动松弛和后续的充盈,而 心肌纤维化和渗透性的改变增加了左室被动充盈时的僵 硬度。松弛或充盈损害的最后结果是不适当地增加了心 内压力(比如心肌细胞肥大导致心室肥厚或心腔增 大),才能保证下一步心脏收缩完成所需的左心室充 盈容量。
从临床上讲,舒张期功能障碍是一种任何的异常 情况,可引起松弛损害、减少心室的抽吸力、充盈不良 或无心房收缩。一种或多种异常情况可导致心室压力升 高,来完成足够的充盈容量。这种转变为所谓的舒张功 能障碍,引起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
5 DHF的诊断 5.1 临床症状与体征: 有后发性的心脏病(即不是先天性),如高血压 病,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等。劳力性
呼吸困难致运动耐力下降是DHF的早期信号,50%的 患者颈静脉扩张,心房纤颤占75%,第3和4心音,肺 啰音,移位心尖搏动。有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而 查体无心脏增大。
4.2 心电图 冠心病患者Ptfv(Morris指数)负值增大与心肌 供血不足、左心衰竭、左房负荷过重有密切关系。同步 记录心电图、心音图及心尖搏动图可以测得主要指标 有:IVRT延长(>100 ms),快速充盈期缩短 (<110 ms),减慢充盈期延长(>250 ms), 75%DHF患者有心房纤颤,而收缩功能指标正常。
4.5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术。 通过导管准确测量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心肌松弛时 间常数值,并同步记录左室压力和容量,可计算出反映 心室顺应性能的指标和心肌僵硬度常数及与其压力关系 的斜率。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 室顺应性能指标显著降低,心肌僵硬度常数值延长,与 其压力关系明显增大。 目前多普勒超声多代替这种有创检查,也有学者用 食管心房调搏测定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
P/P-R比值诊断LVDF异常的敏感性高于E/A比 值,特异性及准确性无显著差别,P/P-R>1.6(正常
P/P-R比值在1.0~1.6之间,平均为1.2)可提示 LVDF异常。基于ECG的左房异常(ECG-LAA)可反映 高血压患者左室充盈压力增高与随后的左室重构。
4.3 胸部X线。 有明确的肺淤血或肺水肿征象而心影正常或稍大, 对诊断舒张性心力衰竭有一定帮助。 4.4 放射性核素心血池造影。 主要参数包括:射血分数(EF)、高峰射血率 (PER)、高峰充盈率(PFR)、前1/3舒张分数 (1/3FF)、等容舒张时间(IVRT),并计算 PFR/PER值,PFR/PER能消除心率、射血分数的影 响。
强调:正常情况下心脏射血约65 ~ 85%(即收 缩末心室腔常有20 ~ 30ml血液存留),充盈压升 高,提示左室残留血液增加,也说明收缩功能有问题 了。
舒张功能的决定因素: (1)非固有因素包括:心室激动、年龄、收缩功 能、心肌动作失调、充盈压力; (2)固有因素包括心室僵硬度、早期的舒张异常。 舒张期功能损害的本质是心室压力减半时间(t1/2) 延长,IVRT明显缩短是左房压力升高的可靠信号。 影响舒张的多因素中(表1),3个基本因素是心 室的松弛性、膨胀性和心房的收缩性。
4.1.3 2003年更新的指南提出阶梯式的评估左室 舒张功能和充盈压。 ①如果患者舒张功能不全合并收缩功能减退时,E 波减速时间(DT)<150 ms 和 E/A >1.5 则充盈压 高;这类患者若E/A能减少0.5,则为限制性充盈异常 (3级),不变化为晚期不可逆限制性充盈异常(4 级);E/A < 0.75和 DT >240 ms,充盈压可能低 或正常,为松弛异常(1级);介于二者之间为假性正 常化(2级)。 ②如果患者舒张功能不全合并收缩功能正常时, E/Ea<8表示左室充盈压正常,若左房大小正常,则诊 断舒张功能正常;若E/Ea > 15表示左室充盈压升高。
临床应用指南舒张功能参数(表2)。
表2: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的舒张功能参数 1)二尖瓣流入道流速(E峰,A峰,E/A:1.3/1.0) 2)二尖瓣E峰减速时间(EDT,220ms) 3)等容舒张时间(IVRT) 4)肺静脉收缩及舒张速度(S,D,S/D) 5)肺静脉心房收缩期反向血流速度(PVa) 6)PVa与二尖瓣A峰持续时间之间的差值 7)组织多普勒测得二尖瓣环速度:E峰(早期), A峰(晚期),二尖瓣E峰与组织多普勒E峰的比率彩色 M型血流播散(FPV)
2002年欧洲HF研究认为DHF(舒张期心衰)和 SHF (收缩期心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和颈 静脉怒张、足水肿、肺部捻发音等的发生率相似。
5.2 辅助检查: (1)超声心动图、胸片、必要时选择心电机械图、 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 (2)左室射血分数可能正常; (3)欧洲心脏病学会2005年CHF诊断和治疗指南 仍采用了欧洲研究组标准,并强调必须排除肺部疾病才 能诊断DHF 。指南对超声心动图评价舒张功能进行了 解释,对”假性正常化充盈”模式与正常充盈模式的鉴 别需经DTI检测二尖瓣环E速率减慢加以证实 。 (4)心衰患者脑利钠肽(BNP)升高,帮助鉴别肺 源性和心源性呼吸困难 。
舒张功能受损定义为射血分数大于40%的心力衰
竭,这一综合征与正常压力下左心室不能充分充盈有
关。
2. 影响心室舒张的因素 心室舒张包括心室松弛性(主动耗能过程)和心室 顺应性两部分。松弛性为舒张期单位时间心腔压力变 化(dp/dt);顺应性为舒张期单位容积心腔压力变化 (dp/dv)(顺应性又称弛缓性,就是某一个物体在外 力作用扩张的能力,容易扩张为顺应性大,不容易就是 顺应性下降)。左室舒张期功能障碍分为四期:舒张迟 缓(1期)、左室充盈假性正常化(2期)、限制性充盈 异常(3期)及不可逆限制性充盈异常(4期)。
FS%下降,说明收缩功能障碍。
2.引起高血压无左室肥厚早期舒张功能异常的主要因素可
能是夜间血压持续升高所致。 人的血压呈明显的昼夜波动性,通过动态血压观察到波动 曲线呈双峰一谷的长柄勺形状,血压在凌晨2~3时最低,随后 出现血压急骤上升,略有波动,可见明显双峰,继之缓慢下 降。这种昼夜节律方式对保护心血管结构与功能有益。夜间血 压持续升高就容易出现舒张功能异常,其机制可能是持续的血 压升高使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收缩末期左室残留血容量使左 室压力负荷相应增多,导致左室舒张末压上升,从而使左房收 缩前左室充盈不足(E峰降低),为了维持恒定及必要的心输出 量,心房代偿性收缩加强(A峰升高),出现早期舒张功能受 损。因此有效降低高血压,特别是降低夜间高血压,减轻左心
现在认识到舒张功能异常在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 征方面起到主要的作用,约占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患者的40%;Lenzen等对欧洲HF研究中24个ESC成员、 ll5家医院完成左室功能评价的6 806例住院CHF患者分 析,证实54%存在左室收缩功能不全(LVSD),46%具有 左室射血分数储备(PLVEF,定义EF≥40%)。 因此,了解和识别心脏的舒张期充盈异常对诊断、 治疗和预后有非常重要意义。
C (Ⅲ期):限制性充盈障碍(即舒张性心衰),提示 早期左室松弛功能亦受损同时左室顺应性严重减低, 此期患者表现为轻度运动后呼吸困难,左室充盈压显 著增高;左房内径中~重度增大,左室收缩功能不全, 二~三尖瓣反流增加;频谱为E峰增高,下降支陡降 (DT变短),A波低平。 D(Ⅳ期):不可逆限制性充盈障碍,提示早期左室松 弛功能亦受损同时左室顺应性严重减低,此期患者表 现为轻度运动后或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左室充盈压 异常增高;左房内径中~重度增大,左室收缩功能不 全,二~三尖瓣反流增加(甚至出现舒张期二尖瓣反 流);频谱基本同三期。
一般情况下,舒张功能主要指左心室舒张能力。
A
B
C
D
引起舒张功能失调的常见原因 1)年龄性心肌松弛能力下降 2)可能与左室重量增加有关 3)心室舒张早期充盈减少 4)左房自主收缩能力增强 5)大多数心脏疾病引起的左室松弛能力受损 6)心室顺应性降低 7)心室充盈压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