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器设备维护资料
(完整版)《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知识点

第一章电源系统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铅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的作用、结构、工作原理与特性、使用与维护、常见故障的排除等内容,对汽车电源系统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重点:普通铅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其调节器的结构、原理、特性。
教学难点:电源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
§1-1 概述一、电源系统的作用:提供低压直流电能。
二、组成:P5 图1-1交流发电机、调节器、蓄电池、电流表(或其它充电指示装置)、钥匙开关等。
三、充电状态指示装置:电流表或指示灯§1-2 蓄电池一、蓄电池的作用、要求与分类:1.蓄电池的作用:P6图1-2 蓄电池与发电机并联P5 (1)~(4)2.对蓄电池的要求:容量大、内阻小3.分类:铅酸蓄电池:普通型、荷电型(干式、湿式)、免维护型、胶体型碱性蓄电池★汽车上广泛采用铅酸蓄电池。
二、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1.普通型蓄电池的构造:P7图1-3 包括:外壳、极板组、隔板、电解液、联条、加液孔盖、接线柱等。
极板上有活性物质:正极板: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铅Pb(1)单格电池中,正极板比负极板少一片(如EQ1090汽车,7正8负)(2)利用极板组增大蓄电池容量2.干荷电式蓄电池:P10 图1-123.免维护蓄电池:P11图1-134.胶体型免维护蓄电池:P12图1-145.铅蓄电池的型号:(JB2599-85)铅蓄电池的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单格电池数、蓄电池类型和特征、额定容量额定容量(A·h)特征代号类型(用途)单格电池数例:EQ1090E汽车使用6—Q—105D表示:6个单格(12V)、起动用、额定容量为105 A·h、低温起动性能好CA1091汽车使用6—QA—100S表示:6个单格(12V)、起动用、干荷电式、额定容量为1050A·h、塑料整体式外壳三、蓄电池的工作原理与特性:1.基本工作原理:铅蓄电池:化学能(1)电势的建立: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少量溶解产生Pb+4,具有约2.0V正电位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少量溶解产生Pb+2,具有约0.1V负电位即单格蓄电池电压(静止电动势)约为:E=2.0V-(-0.1V)=2.1V(2)铅蓄电池充、放电过程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PbO2 + Pb + 2H2 SO4 2 PbSO4 + 2H2 O2.工作特性:(1)静止电动势E:蓄电池在静止状态(不充电也不放电)时,正、负极板间的电位差(即开路电压)(2)内阻:(3)蓄电池的放电特性:蓄电池的端电压与电解液相对密度的关系。
汽车电气设备的养护方法

汽车电气设备的养护方法
1. 定期检查电池:检查电池的外观是否有腐蚀或漏液现象,清洁电池接头,确保连接良好。
同时,定期测量电池的电压和充电状态,确保电池正常运行。
2. 注意维护车灯:经常检查车灯是否正常工作,如有损坏或灯泡熄灭,及时更换。
同时,保持车灯表面干净,避免灰尘或污垢堆积影响照明效果。
3. 维护电动窗玻璃:定期检查电动窗玻璃的开合是否顺畅,如有卡滞或异常声音,及时进行维修保养。
同时,注意清洁窗玻璃下方的导轨,保持畅通。
4. 检查汽车启动和充电系统:定期检查启动和充电系统的连接线路,确保紧固可靠。
检查发电机、启动电机和相关零部件,如有异常,及时修理或更换。
5. 维护空调系统:定期检查空调系统的压力和冷媒情况,确保正常工作。
同时,定期清洁和更换空调过滤器,保持空调系统的性能。
6. 注意保护车内电子设备:避免在车内使用过多的充电器和电子设备,以免过载损坏电影设备。
同时,避免将水或其他液体溅到电子设备上,防止短路和损坏。
7. 定期检查汽车电路和保险丝:定期检查汽车电路和保险丝的
连接情况,防止松动或腐蚀导致电路故障。
如发现问题,及时修理或更换相关配件。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第二版)(吴涛)1-5章 (4)

6
1.启动系统的组成 目前汽车上的启动系统一般由蓄电池、启动机和启动控 制电路组成,如图4.1所示。启动控制电路包括启动按钮或开 关、启动继电器、电磁开关等。 启动机是启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启动开关的作用是接通 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使电磁开关通电工作。汽油发动机的 启动开关与点火开关组合在一起,即点火开关设有启动挡。 一些汽车的启动机控制电路中装有启动继电器,由启动继电 器触点的开闭控制启动机电磁开关电路的通断,启动开关只 是控制启动继电器线圈电路的通断,减小了通过启动开关的 电流。
29 图4.8 电刷组件
30
4) 机壳 启动机的机壳是电动机的磁极和电枢的安装机体,大多 数一端有四个检查窗口,便于进行电刷和换向器的维护。机 壳中部有一个电流输入接线柱,并在内部与励磁绕组的一端 相连。启动机一般采用青铜石墨轴承或铁基含油滑动轴承。 减速启动机由于电枢的转速较高,采用滚柱轴承或滚珠轴承。 电刷装在前端盖内,后端盖上有拨叉座,盖口有凸缘和安装 螺孔,还有拧紧中间轴承板的螺钉孔。
M = Cm s
35
式中,Cm为电动机的转矩常数,取决于电动机的结构。Cm 与电动机磁极对数P、电枢绕组导线总根数Z及电枢绕组电路 的支路对数a有关,即Cm = PZ/(2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6
2) 直流电动机转矩自动调节过程 根据上述原理分析可知,电枢在电磁转矩M作用下产生转 动。由于绕组在转动时切割磁力线而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 右手规则判定其方向与电枢电流Is的方向相反,所以称为反 电动势Ef。反电动势Ef与磁极的磁通量Φ和电枢的转速n成正 比,即
1 项目四 启动系统的检修
任务1 启动机的检修 任务2 启动系统的故障诊断 拓展知识 项目小结
2
第4章 汽车维护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1充电系的维护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2)硅整流发电机的试验 · 用手拨动皮带轮检查。若情况良好则可进一步做空载和 满载试验,按图4-9接好线路,装好后应用手拨动皮带轮转 动一会,看是否转动自如无卡磨,若有卡磨应及时排除。 · 测试空载转速。试验时应先用蓄电池对发电机进行励磁,其 方法是当发电机转速提高时,闭合一下开关S1,然后再打开。 · 测试满载转速。在上述空载试验的情况下,把开关S2闭合, 同时调整可变电队,观察电压和电流都指在相应的额定值时, 测量此时的转速值,应符合原厂家规定的满载转速值。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1充电系的维护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③就车调整。在无试验台的情况下,可根据汽车上的电流表 进行粗略的调整。现以FT61型调节器为例说明调整方法。 · 在发动机起动后,发电机以10-20A大电流向蓄电池充 电。但发动机运转5-10min,使蓄电池充足电后,充电电流 就逐渐减小,直至趋近于0,说明调节器工作正常。 · 倘若充电电流很大,且几分钟后仍不减小,说明调节电压 过高。若电流仍大,可适当调松弹簧拉力,如图4-11所示, 反复调整,达到规定为止。其调整数据如表4-2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4.1充电系的维护及故障诊断与排除
②调节器性能及故障的检测。 · 当电压调整到3. 5 V左右时,试灯开始发亮,到接近 14V时最亮,当刚刚大于14V时,试灯熄灭,再将电压调低 至刚刚小于14V时,试灯又亮了,这说明该调节器工作正常。 · 当电压调整到大于14. 5V时,试灯仍然发亮,说明该调 节器的开关电路短路,已不能使用。 · 当电压调整到大于14. 5V时,试灯仍然不亮,说明该调 节器的开关电路断路,也不能使用。 晶体管电压调节器规格及性能如表4-3所示。
车辆电气系统的维护与检查

车辆电气系统的维护与检查维护与检查车辆电气系统车辆电气系统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许多关键的电气设备,如发动机控制模块、点火系统、照明系统等。
为了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和行驶安全,经常对车辆电气系统进行维护和检查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介绍车辆电气系统的维护与检查方法,以帮助车主们更好地了解和保养自己的爱车。
一、保持电池系统良好状态电池是车辆电气系统的核心设备,它提供电能供应给车辆的各个电气设备。
因此,保持电池系统的良好状态对车辆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在日常使用中,合理安装电池并固定好,确保电池端子与电池螺栓紧密连接,避免因电池松动而影响电能供应。
另外,定期检查电池的电量,并及时清理电池表面的腐蚀物是必要的。
二、定期检查线路连接车辆电气系统中的线路连接质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电气设备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因此,定期检查线路连接是必要的。
首先,检查线路是否有磨损、断裂或老化现象,如有必要,应及时更换故障线路。
其次,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松动,如有松动现象则需紧固并确保连接牢靠。
最后,检查线路是否有发热、短路等情况,以确保线路的安全使用。
三、保护发动机控制模块发动机控制模块是车辆电气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负责监控和控制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为了保护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正常工作,一方面要防止发动机控制模块受到过高的温度影响,如远离高温区域;另一方面要注意保护发动机控制模块不受到水、油等外部物质的侵蚀。
此外,定期检查发动机控制模块的接口和连接线路是否松动,并确保其正常工作。
四、维护照明系统照明系统在夜间行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照明系统需要定期维护。
首先,检查车辆的大灯、示宽灯、刹车灯等照明器具是否正常工作,并及时更换损坏或照明效果不佳的灯泡。
其次,注意清洁车辆的灯具,避免尘土或水汽的堆积影响照明效果。
最后,根据不同季节的需求调整照明系统的亮度,提高行车安全性。
五、关注仪表显示信息车辆仪表板上显示的信息通常是车辆电气系统工作状态的反映,因此,关注仪表显示信息有助于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汽车维修电工手册

汽车维修电工手册1. 概述电工手册是为汽车维修人员提供基本的电气知识和技术指导的工具。
本手册的目的是帮助维修人员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原理、组成部分以及故障排除的方法。
2. 汽车电气系统2.1 系统组成汽车电气系统由电源系统、起动系统、充电系统、点火系统、照明系统以及其他辅助电器组成。
本节将详细介绍每个系统的功能和构成。
2.2 电路图解读电路图是理解和排除汽车电气故障的重要工具。
本节将介绍如何正确解读电路图,并举例说明常见电路图中的符号和线路连接方式。
3. 电气故障排除3.1 基本故障排除步骤在遇到电气故障时,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排除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将介绍基本的故障排除步骤,包括检查电源、查找故障点以及修复故障。
3.2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汽车电气系统常见故障包括电池无电、发动机无法起动、充电系统故障以及照明系统故障等。
本节将列举这些常见故障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4. 电气设备使用与维护4.1 测试仪器介绍汽车电气系统的维护和诊断需要使用各种测试仪器。
本节将介绍常见的测试仪器,包括数字万用表、示波器和电源检测仪等。
4.2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和诊断时,需要注意安全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本节将提供一些使用电气设备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5. 附录5.1 电路符号表电路符号表是理解电路图的重要参考资料。
本节将提供一份常见的电路符号表,以方便读者了解和解读电路图中的各种符号。
5.2 常见电器元件参数表在电路维修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了解电器元件的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将提供一份常见电器元件参数表,以供读者参考。
通过本手册的学习,读者将深入了解汽车电气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并学会正确使用各种测试仪器。
希望本手册能够对广大汽车维修人员有所帮助,提高他们的维修水平,保障汽车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汽车电气设备的拆装、维护、检修

带轮、转子、后端盖、整流调压器。
• (2)拆下定子绕组端头,从后端盖上取
出定子。
• (3)拆下电刷架,取出电刷总成、二极
管、整流子及电容器。
• (4)拆下带轮固定螺母,取下带轮、半
圆键、风扇、轴套,使转子和前端盖分离。
三、 发电机与调节器的使用与维护
• 检查发电机
电气设备的拆装与维护
• 学习任务一 蓄电池的拆装与维护
• 学习目标:能够正确拆装蓄电池,熟知蓄
电池的维护方法。
• 学习方法:本任务为实践技能学习,学生
分组在实验室由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学习。
一、蓄电池的拆卸和安装
• 1、蓄电池的拆卸 • (1)先拆下蓄电池的搭铁线,再拆正极接线。 • (2)拆下蓄电池压板,从支架中取出蓄电池。 • 2、蓄电池的安装 • (l)将固定压板压在蓄电池底部凸缘上。 • (2)先将蓄电池正极接线接上,然后连接上
使起动机停止工作。
• (4)经过三次起动,发动机仍没有起动着车,则应停止
起动。然后进行简单的检查,如检查蓄电池的容量、极柱 的连接、发动机油路和电路等工作情况,排除故障后再起 动发动机,否则蓄电池的容量将严重下降,起动发动机可 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 (5)在拆卸起动机之前,应先拆下蓄电池的搭铁电缆
线。
搭铁线。
二、蓄电池的检查与维护
• 用玻璃管测
量电解液液 面高度
测量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温度 1.密度计 2.温度计
用高率放电计测量蓄电池的起动性能
检测方法
• 如何判断蓄电池的好坏 • 1、判断一个蓄电池是否完好,可通过测开路电压,量比
重等方法。
• 一组完好的刚充足电的蓄电池每一个单体应该在2.08V左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工学一体化教材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工学一体化教材
1. 汽车电气系统基础知识,介绍汽车电气系统的基本构成、工作原理和相关的物理学知识,包括电路原理、电磁学等内容。
2.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技术,详细介绍汽车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法和技术,包括电路故障诊断、电器元件的拆装与更换、电气设备的调试和维护等内容。
3.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涵盖汽车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电子控制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维修技术,包括故障代码诊断和清除、电子控制系统的编程和校准等内容。
4. 汽车电气设备工程实践,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习者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工程中,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的来说,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工学一体化教材旨在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汽车电气设备维修工程的全面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其未来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检查点火提前角1、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发动机的转速为800r/min时,点火提前角应为( )°。
A 3B 5C 7D 9解析:二、检查分电器重叠角与触电闭合角1、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分电器的触点闭合角应为36°~42°。
A正确 B错误解析:2、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测分电器重叠角,国家标准规定分电器重叠角应不大于9°。
A正确 B错误解析:3、断电器触点闭合期间对应的分电器( )转角,称为触点闭合角。
A 曲轴B 转子C 凸轮轴D 驱动轴解析:4、断电器触点闭合期间对应的分电器凸轮轴转角,称为( )。
A 分电器重叠角B 触点闭合角C 触点提前角D 触点滞后角解析:5、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测分电器重叠角,国家标准规定分电器重叠角应不大于( )°。
A 3B 5C 7D 9解析:6、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分电器的触点闭合角应为( )°。
A 30~36B 36-42C 42-48D 48-54解析:三、检查点火电压1、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发动机的转速为800r/min时,点火电压应为8~10kV。
A正确 B错误解析:2、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发动机的转速为1200r/min时,单缸发动机断火转速下降应不小于90r/min。
A正确 B错误解析:3、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发动机的转速为1200r/min时,单缸发动机断火转速下降应不小于( )r/min。
A 30B 50C 70D 90解析:4、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发动机的转速为800r/min时,点火电压应为( )kV。
A 2-4B 4-6C 6-8D 8-10解析:5、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发动机的转速为( )r/min时,单缸发动机断火转速下降应不小于90r/min。
A 600B 800C 1000D 12006、进行汽车二级维护前,检查发动机的转速为( )r/min时,点火电压应为8~10kV。
A 200B 400C 600D 800解析:四、检查起动电压、电流1、为保证车辆顺利起动,启动电流稳定值应该为100~150A,蓄电池内阻不大于20mΩ。
A正确 B错误解析:2、为保证车辆顺利起动,启动电流稳定值应该为100~150A。
A正确 B错误解析:3、为保证车辆顺利起动,起动前蓄电池电压不小于( )V。
A 6B 8C 10D 12解析:4、为保证车辆顺利起动,启动电流稳定值应该为100~150A,蓄电池内阻不大于( )mΩ;稳定电压不小于9V。
A 5B 10C 20D 50解析:5、为保证车辆顺利起动,启动电流稳定值应该为100~150A,蓄电池内阻不大于20mΩ;稳定电压不小于( )V。
A 3B 6D 12解析:6、为保证车辆顺利起动,启动电流稳定值应该为( )A,蓄电池内阻不大于20mΩ;稳定电压不小于9V。
A 20-50B 50-100C 100-150D 150-200解析:五、检查空调系统1、进行空调系统检修时,抽真空之前,应进行泄漏检查。
A正确 B错误解析:2、制冷系统如果制冷剂泄漏速度很慢,对冷冻机油泄漏影响不大。
A正确 B错误解析:3、充氟试漏是向系统充注氟利昂蒸汽,使系统压力高达( )MPa,然后用卤素灯检漏仪检漏。
A 0.15B 0.25C 0.35D 0.45解析:4、充氟试漏是向系统充注氟利昂蒸汽,使系统压力高达0.35MPa,然后用( )检漏仪检漏。
A 二极管B 卤素灯C 白炽灯D 荧光灯解析:5、( )是向系统充注氟利昂蒸汽,使系统压力高达0.35MPa,然后用卤素灯检漏仪检漏。
A 抽真空B 充氟试漏C 加压D 测试压力解析:6、充氟试漏是向系统充注( )蒸汽,使系统压力高达0.35MPa,然后用卤素灯检漏仪检漏。
A 水B 冷却液C 氟利昂D 压缩机油解析:六、蓄电池电解液的检查1、当蓄电池为塑料外壳时,呈半透明状,电解液液面应在厂方标明的上刻线之上。
A正确B错误解析:2、当电解液相对密度低于标准值时,应补加稍高相对密度的电解液并充电调整。
A正确 B错误解析:3、橡胶壳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应高出极板( )mm。
A 5-10B 10-15C 15-20D 20-25解析:4、一般夏季行驶( )天,应检查电解液的液面高度。
A 5-6B 10-12C 12-14D 14解析:5、一般每行驶( )km或冬季行驶10~15天,夏季行驶5~6天,应检查电解液的液面高度。
A 200B 500C 1000D 1500解析:6、一般冬季行驶( )天,夏季行驶5~6天,应检查电解液的液面高度。
A 5-10B 10-15C 15-20D 20-25解析:七、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检查1、一般技术状况良好的蓄电池,单格电压应在1.5V以上,并在5s内保持稳定。
A正确 B错误解析:2、一般技术状况良好的蓄电池,单格电压应在1.5V以上,并在5s内保持稳定。
若5s内下降至1.7V,说明存电量足。
A正确B错误解析:3、一般技术状况良好的蓄电池,单格电压应在1.5V以上,并在5s内保持稳定。
若5s内下降至( )V,说明存电量足。
A 1.3B 1.5C 1.7D 1.9解析:4、一般技术状况良好的蓄电池,单格电压应在1.5V以上,并在5s内保持稳定。
若( )s内下降至1.7V,说明存电量足。
A 1B 3C 5D 7解析:5、一般技术状况良好的蓄电池,单格电压应在1.5V以上,并在( )s内保持稳定。
A 1B 3C 5D 7解析:6、一般技术状况良好的蓄电池,单格电压应在( )V以上,并在5s内保持稳定。
A 0.5B 1.0C 1.5D 2.0解析:八、蓄电池充电1、蓄电池电解液的浓度应为( )g/cm3。
A 1.84B 1.90C 2.00D 2.8解析:2、不是“自行放电”而蓄电池没电的原因是( )。
A 电解液不纯B 蓄电池长期存放C 正负极柱导通D 电解液不足解析:九、电子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1、磁感应式点火系统点火信号传感器转子与定子爪极间隙应为0.4mm。
A正确 B错误解析:2、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点火系为( )式电子点火系。
A 磁感应B 霍尔C 光电D 脉冲解析:十、铅蓄电池的充电1、充电过程中,应将蓄电池加液孔上的螺塞拧下,便于充电后期产生的气体顺利逸出。
A正确 B错误解析:2、初充电第一阶段的充电电流为额定容量的1/15。
A正确 B错误解析:3、按蓄电池生产厂家的要求或气温条件,在蓄电池内加注规定密度的电解液,静置( )h后,再将液面高度调整到高出极板(或防护片)顶部10~15mm。
A 6-8B 5-10C 15-20D 20-25解析:4、在充电完成2h后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若不符合要求,可用蒸馏水(过高时)或相对密度为1.4的( ) (过低时)调整。
A 稀硝酸B 浓硝酸C 稀硫酸D 浓硫酸解析:5、按蓄电池生产厂家的要求或气温条件,在蓄电池内加注规定密度的电解液,静置6~8h后,再将液面高度调整到高出极板(或防护片)顶部( )mm。
A 10-15B 5-10D 20-25解析:6、在充电完成2h后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若不符合要求,可用( ) (过高时)或相对密度为1.4的稀硫酸(过低时)调整。
A 蒸馏水B 井水C 河水D 雪水解析:十一、更换点火模块1、点火模块用于控制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
A正确B错误解析:2、更换点火模块前应拆下蓄电池。
A正确B错误解析:3、关于更换点火模块前应采取的措施,说法错误的是( )。
A 注意观察点火模块的连接方式B 拆下蓄电池正极导线C 注意观察点火模块的型号D 关闭点火开关解析:4、点火模块用于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 )。
A 搭铁B 电源C 电阻D 电感解析:5、( )用于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绕组的搭铁。
A 点火模块B 高压线C 分电器解析:6、为确保安全,更换点火模块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拆下蓄电池负极导线B 拆下蓄电池正极导线C 拆下蓄电池D 关闭点火开关解析:十二、更换点火系统传感器1、更换发动机转速传感器前应拆下蓄电池。
A正确B错误解析:2、为确保安装牢固,在安装爆振传感器时,应在爆振传感器与气缸体之间垫上衬垫。
A正确B错误解析:3、车速传感器安装在( )。
A 气缸体上B 油底壳上C 离合器上D 变速器上解析:车速传感器,位置一般在变速器的输出轴,用来采集车速信号,和显示车速。
4、爆振传感器安装在( )。
A 气缸体上B 油底壳上C 离合器上D 变速器上解析:5、爆振传感器的拧紧力矩为( )N·m。
A 5B 10C 15D 20解析:6、为确保安全,更换霍尔传感器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拆下蓄电池负极导线B 拆下蓄电池正极导线C 拆下蓄电池D 关闭点火开关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