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维生素参考答案
功能性食品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

功能性食品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第一章测试1.功能性食品对我们生活特别重要。
参考答案:对2.功能性食品就是药品。
参考答案:错3.功能性食品有时也称为保健食品。
参考答案:对4.功能性食品迅速发展的原因。
参考答案:回归大自然加速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推动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刺激了功能性食品的消费;人口老龄化促进了功能性食品的发展5.日常功能性食品包括参考答案:婴儿日常功能性食品;老年人日常功能性食品;学生日常功能性食品第二章测试1.真菌多糖属于活性多糖。
参考答案:对2.膳食纤维属于真菌多糖。
参考答案:错3.D-果糖属于功能性单糖。
参考答案:对4.以下哪种属于功能性单糖。
参考答案:果糖5.功能性脂类包括参考答案:磷脂;脂肪替代物;多不饱和脂肪酸第三章测试1.葛根属于根茎类功能性食品。
参考答案:对2.人参和西洋参作用一样。
参考答案:错3.魔芋可以减肥。
参考答案:对4.真菌类功能性食品资源包括参考答案:香菇5.益生菌类包括参考答案:乳酸菌;双歧因子;双歧杆菌第四章测试1.蛋白质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力。
参考答案:对2.一些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A从多方面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对皮肤/粘膜局部免疫力的增强、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反应性以及促进机体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产生特异性的抗体。
参考答案:对3.维生素C是人体免疫系统所必需的维生素,它可以提高具有吞噬功能的白细胞的活性;还参与机体免疫活性物质(即抗体)的合成过程;还可以促进机体内产生干扰素(一种能够干扰病毒复制的活性物质),因而被认为有抗病毒的作用。
参考答案:对4.以下哪种是免疫器官参考答案:骨髓5.免疫细胞包括参考答案:自然杀伤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第五章测试1.一般认为,腰围的尺寸必须小于臀围15%,否则是一危险信号。
参考答案:对2.肥胖症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参考答案:运动;饮食;遗传;精神3.肉碱有L型、D型和DL型,只有L-肉碱才具有生理价值。
生物化学作业参考答案

《生物化学》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极其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一门学科。
二、问答题:1.为什么护理学专业学生要学习生物化学?答:生物化学在医学教育中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与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护理各学科都有着程度不同的联系。
从分子水平阐明疾病发生的机制、药理作用的原理以及体内的代谢过程等,都离不开生物化学的知识基础。
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生化技术,为临床护理观察和护理诊断提供依据,对维持人类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以肽键连接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肽键:一分子氨基酸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
3.蛋白质的等电点(pI):在某一pH条件下,蛋白质解离成正负离子数量相等,静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4.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指蛋白质分子中,肽键及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化学基团可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显色,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二、问答题:1.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简述蛋白质的变性后的临床使用价值。
答:蛋白质的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理化因素的作用下,严格的空间构象受到破坏,从而改变理化性质并失去生物活性的现象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利用蛋白质变性原理在临床应用中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如:(1)利用酒精、加热煮沸、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来消毒灭菌;(2)口服大量牛奶抢救重金属中毒的病人;(3)临床检验中在稀醋酸作用下加热促进蛋白质在pI时凝固反应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4)加热煮沸蛋白质食品,有利于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促进蛋白质食品的消化吸收等。
2.简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种类和α-螺旋的结构特征。
答: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种类包括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四种。
α-螺旋主要特征是多肽链主链沿长轴方向旋转,一般为右手螺旋。
公共营养师第十一讲第四章_人群营养基础(二)

②牛乳 鲜牛乳是比较常用的母乳代乳品。 但由于牛乳营养成分与人乳有较大差异,需要配 制后才能适宜给婴儿喂养。牛乳的配制要掌握好 消毒、加水量、加糖量、喂养的奶量、次数和奶 具消毒等环节。(p163) ③全脂奶粉 用鲜牛乳制成的干粉,含蛋白 质20—28%,脂肪20—28%,用水溶解后成分同鲜 牛奶,再按牛乳配制方法喂养。 ④豆制代乳粉 是以大豆为主体蛋白的代 乳制品。其特点是不含乳糖,适用于对牛乳过敏 或乳糖酶活性低下的婴儿使用。
0-6个月龄的婴儿按每日摄入人乳 800ml计,则可获得脂肪27.7g ,占总能量的47%。我国营 养学会推荐摄入量为总能量的45%-50%。6—12个月可调整 为35—40%。乳母应注意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增加乳汁中 EPA、DHA及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的含量。 4.碳水化合物 婴儿碳水化合物的提供的能量应 占总能量的30-60%,人乳喂养的婴儿平均每日摄入量约为 12g/kg(供能比约37%),主要成分是乳糖。人工喂养儿 略高(40—50%)
②、婴儿饮食注意事项
a、除非有特殊的困难,婴儿一般应喂饲人奶。人奶 的营养素比牛奶或婴儿各种配方的乳品能更好地为婴儿所 吸收,并可将母亲对某些疾病的免疫物质传递给婴儿。 b. 在正常情况下,多数婴儿在4~6个月前是不喂固 体食物的。6个月以后可逐渐喂固体食物。延长喂饲人奶 或牛奶的时间至 6个月以上。如果不及时吃固体食物或不 补充铁,可能造成热量、蛋白质、铁及某些维生素的缺乏 c. 与一般传统的观念相反,盐或糖不应加入到婴幼 儿的食物中,因为婴儿并不需要依靠在食物中增加盐或糖 来增加口味、引起食欲。
①、婴儿添加辅食的顺序 无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婴儿, 都应按时于一定月龄添加辅助食物。添加辅助食 物的原则有以下几点: a、从少到多 可使婴儿有一个适应过程, 如添加蛋黄,由1/4个开始,如无不良反应,2~ 3天后增至1/3~1/2个,逐渐增加到1个。 b 、从稀到稠 如从米汤开始到稀粥,再 逐渐增稠到软饭 。 c、从细到粗 如增添绿叶菜,从菜水至 菜泥,乳牙萌出后可试食碎菜。 d、不能同时添加几种食物
生物化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齐鲁师范学院

生物化学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齐鲁师范学院第一章测试1.葡萄糖和甘露糖是参考答案:差向异构体2.环状结构的己醛糖其立体异构体的数目为参考答案:323.下列单糖中哪些是酮糖?参考答案:核酮糖;果糖4.下列的单糖分类中,哪些是正确的?参考答案:果糖——六碳糖;核糖——五碳糖;甘油醛——三碳糖;赤藓糖——四碳糖5.同一种单糖的α-型和β-型是对映异构体。
参考答案:错6.糖原、淀粉和纤维素分子中都有一个还原端,所以它们都有还原性。
参考答案:错7.下列有关甘油三酯的叙述,哪一个不正确?参考答案:任何一个甘油三酯分子总是包含三个相同的脂酰基8.下列哪个是饱和脂酸?参考答案:棕榈酸9.甘油三酯和卵磷脂分子中共有的基团是参考答案:脂酰基;甘油基10.自然界中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多具有反式结构。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下列蛋白质组分中,哪一种在280nm具有最大的光吸收?参考答案:色氨酸的吲哚环2.有一多肽经酸水解后产生等摩尔的Lys,Gly和A1a。
如用胰蛋白酶水解该肽,仅发现有游离的Gly和一种二肽。
下列多肽的一级结构中,哪一个符合该肽的结构?参考答案:Ala-Lys-Gly3.下列有关α-螺旋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参考答案:疏水作用使α-螺旋稳定4.下列氨基酸中哪一个是在前体分子合成后才出现于多肽链中?参考答案:羟脯氨酸5.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参考答案: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二硫键对稳定蛋白质的构象起重要作用;当蛋白质放入水中时,带电荷的氨基酸侧链趋向于排列在分子的外面6.下列有关肌红蛋白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参考答案:多肽链含有高比例的α-螺旋构象;肌红蛋白是由一条多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连接而成的紧密球状结构;血红素位于二个组氨酸残基之间7.能使蛋白质沉淀的试剂有参考答案:硫酸铵;浓氢氧化钠;浓盐酸;乙醇8.天然氨基酸都具有一个不对称α-碳原子。
参考答案:错9.只有在很高或很低pH时,氨基酸才主要以非离子化形式存在。
维生素——精选推荐

第四章:维生素与辅酶一、填空题1.维生素是维持生物体正常生长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质。
主要作用是作为()的组分参与体内代谢。
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质,可将维生素分为两类,即()和()。
2.FAD是()的简称,FMN是()的简称,它们都含有维生素(),是()酶的辅基。
3.泛酸的功能是以()和()辅酶形式参与代谢。
在代谢中起传递酰基和递氢的作用。
其功能基团是()。
4.维生素B5构成的辅酶形式是)与(),作为()酶的辅酶。
起递()作用。
5.维生素B6在体内可形成各自的磷酸酯,但参加代谢的主要是()和()形式,在氨基酸的()、()和外消旋三类反应中都起着辅酶作用。
6.维生素B7是由噻吩环和尿素结合成的双环化合物,是()酶的辅酶,起(定)作用。
维生素C的辅酶形式是(),它是()酶的辅酶。
7.叶酸即维生素(),它在还原剂()存在下,可被还原成()。
它的N5或N10位可与多种()结合,并作为它们的载体。
8.维生素()是唯一含金属元素的维生素,有多种辅酶形式。
植物体不能合成的唯一的水溶性维生素是维生素()。
不是人体及动物所必须的由脂肪酸构成的维生素是()。
9.维生素()和()与红细胞发育、成熟有关,缺乏时产生的疾病是恶性贫血。
维生素()能加速血液凝固,()离子能促进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10.维生素A在视色素中的活性形式是(),维生素D3在体内的最高活性形式是(),11.维生素D3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代谢。
维生素B12有多种辅酶形式,其中()和()这两种辅酶形式比较重要,它们分别是变位酶和转甲基酶的辅酶。
12.维生素A是()类化合物,维生素C是()类化合物,维生素D是()类化合物。
13.生物体内含腺苷酸的辅酶主要有()、()、()和()。
14.生物体中一些化合物上的氨基、一碳基团和脂酰基的转移作用通常需要()、()、()或()辅酶化合物的帮助才能完成。
15.脚气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引起的症状,糙皮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引起的。
生物化学作业答案

生物化学作业答案《生物化学》作业答案第一章绪论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生物化学二、问答题为什么护理学专业学生必须自学生物化学?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变化极其与生理功能相联系的一门学科。
二、问答题请问:生物化学在医学教育中起至了承前启后的关键促进作用,与医学基础学科和临床医学、护理各学科都有著程度相同的联系。
从分子水平阐述疾病出现的机制、药理作用的原理以及体内的新陈代谢过程等,都有赖于生物化学的科学知识基础。
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和生化技术,为临床护理观测和护理确诊提供更多依据,对保持人类身心健康,防治疾病的出现和发展都起至着关键促进作用。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2、肽键3、蛋白质的等电点(pi)9、蛋白质的呈色反应二、问答题1、什么就是蛋白质的变性?详述蛋白质的变性后的临床使用价值。
2、详述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种类和α-螺旋的结构特征。
3、蛋白质存有哪些主要生理功能?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以肽键连接的排列顺序称为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肽键:一分子氨基酸α-羧基与另一分子氨基酸α-氨基水解酯化构成的酰胺键。
3、蛋白质的等电点(pi):在某一ph条件下,蛋白质离解成正负离子数量成正比,静电荷为零,此时溶液的ph称作蛋白质的等电点。
4、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指蛋白质分子中,肽键及某些氨基酸残基的化学基团可与某些化学试剂反应呈色,这种现象称作蛋白质的呈色反应。
二、问答题1、请问:蛋白质的变性就是指蛋白质在某些化学因素的促进作用下,严苛的空间构象受到破坏,从而发生改变化学性质并丧失生物活性的现象称作蛋白质的变性。
利用蛋白质变性原理在临床应用领域中存有关键意义和实用价值,例如(1)利用酒精、冷却煮熟、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去消毒杀菌;(2)口服大量牛奶救治重金属中毒的病人;(3)临床检验中在叶唇柱醋酸促进作用下冷却推动蛋白质在pi时凝结反应检查尿液中的蛋白质;(4)冷却煮熟蛋白质食品,有助于蛋白酶的催化作用,推动蛋白质食品的消化吸收等。
(完整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练习及答案

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一、选择题1.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A.红细胞B.叶绿体C.线粒体D.洋葱表皮细胞2.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A B C D3.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4.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5.维生素D比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骨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是选择性透过膜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A.低浓度→高浓度B.载体蛋白协助C.高浓度→低浓度D.消耗能量7.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质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A.细胞膜上无木糖载体B.细胞膜上的磷脂排列紧密C.木糖的浓度太低D.木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太小8.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的缬氨霉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生素)时,K+则可以通过膜从高浓度移向低浓度处,这种物质通过膜的方式是()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胞吞作用9.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A.氧气、甘油B.脂肪酸、水C.葡萄糖、水D.钾离子、氨基酸10.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积累K+ 需消耗能量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二、非选择题1.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示示意的是的亚显微结构;(2)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和;(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其生理特性是;(4)②、③在①上的排布方式是。
《0 ~ 3 岁婴幼儿科学喂养》第4章 孕期营养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孕期营养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解冻过的母乳没喝完的话,可以再次冷冻。
(×)2.所有的妈妈都能进行母乳喂养,所有的婴儿都能喝母乳。
(√)3.婴儿出生6个月内,体重增长平均不小于每月1000g。
(×)4.罹患苯丙酮尿症的婴儿绝对不能吃母乳。
(√)二、单选题1.早产儿是指()。
A.指胎龄在34周以前出生的活产新生儿B.指胎龄在35周以前出生的活产新生儿C.指胎龄在36周以前出生的活产新生儿D.指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活产新生儿正确答案:D2.体重达到2.5千克、纠正胎龄超过()周后可进行预防接种。
A.40周B.41周C.42周D.43周正确答案:A3.早产儿需要充足的睡眠,一天保证至少()小时的睡眠。
A.14小时B.15小时C.16小时D.17小时正确答案:C4.母乳的营养丰富,极易滋生细菌,可在25-37℃的条件下保存()小时A.4B.6C.8D.10正确答案:A5.纯母乳喂养而且奶量足够的婴儿,通常24小时内至少排尿()次。
A.4-6次B.6-8次C.8-10次D.10-12次正确答案:B三、多选题1.早产儿的生理特点()。
A.体重低B.各个脏器功能发育不完善C.呼吸不规则D.吮吸能力弱E.易感染F.易哭闹正确答案:ABCDE2.早产儿的家庭喂养应注意()。
A.注意保暖B.科学喂养C.预防感染D.室内安静E.智力开发F.定期随访正确答案:ABCDEF四、简答题孕期妇女的营养需求有哪些?正确答案:①热能;②蛋白质;③脂肪;④无机盐;⑤维生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维生素参考答案
一、解释题
1.维生素是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过程所必须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2.有些物质,它本身不具有维生素活性,但在体内可转变为维生素的物质,称为维生素原。
3.因缺乏某种维生素所导致的疾病统称为维生素缺乏症。
二、填空题
1. 夜盲,佝偻病,软骨病,坏血病,糙皮病,维生素B1,维生素B2,恶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 TPP,FMN,FAD,NAD+,NADP+,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磷酸吡哆醛,一碳单位转移酶,四氢叶酸,羧化酶的辅酶,ACP,CoA;
三、选择题
1.2) 2.2)3. 3)4.3)5.2)6.3) 7.3) 8.4) 9.3) 10.3)11.2) 13.3) 14.2) 17.3) 18.4) 19.3)20.2)21.2) 23.4) 24.3) 25.2) 26.4) 27.3) 28.2) 29.4) 30.2)31.2) 32.2) 33.3)34.2)35.2)36.4) 37.3) 38.3) 39.4) 40.3) 43.4) 41.3)42.4) 44.2)45.3) 46.3) 47.2)49.3) 50.3) 52.3) 54.1)55.4)
五、问答题
3.动物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烟酸,正常人体所需的烟酸绝大多数来自色氨酸。
以玉米和高梁为主食的地区易缺乏色氨酸,因玉米中含色氨酸极少。
高梁中虽不缺乏色氨酸,但亮氨酸含量高;NAD和NADP在体内的合成过程中需要喹啉酸核糖磷酸转移酶,亮氨酸可抑制喹啉酸核糖磷酸转移酶的活性,使色氨酸不能转变为烟酸。
4.在体内,维生素B1常以硫胺素焦磷酸酯的形式存在,构成α-酮酸氧化脱羧酶系的辅酶焦磷酸硫胺素(TPP)。
其主要功能是参与α-酮酸的氧化脱羧作用;若维生素B1缺乏,TPP不能合成,糖类物质代谢的中间产物α-酮酸不能氧化脱羧
而堆积,这些酸性物质堆积的结果,可刺激神经末梢,易患神经炎,出现健忘、不安、易怒或忧郁等症状。
故维生素B1又称为抗神经炎维生素。
如α-酮酸不能正常氧化脱羧,糖代谢受阻,能量供应不上,进而影响神经和心肌的代谢和机能,出现心跳加快、下肢沉重、手足麻木并有类似蚂蚁在上面爬行的感觉,临床上称为“脚气病”。
所以维生素B1又称为抗脚气病(beriberi)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