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合集下载
第1章 电路的基本定律与分析方法

复杂电路的几个术语—— 支路:电路中每一个分支 节点: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会交点 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路径 网孔:内部不含其它支路的回路又称独立回路
例:
b
I1 I2
a
I6 R6
c
I4 I3
I5 d
+
_ E3
R3
支路:ab、ad、… (共6条)
节点:a、 b、… ... (共4个)
回路:abda、… ... (共7 个)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电工电子技术》 这门课?
学习后续课程的需要 今后从事岗位技术工作的需要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 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普遍适用性
求:U1
U1- U6 - U5 +#43;20) =0
U1=-5V
1.1.4.3 支路电流法
1.支路电流法的概念 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依据基尔霍夫两条定律列 方程的分析方法称为支路电流法
例 I1
c +R1
E1 -
a
I2 R2
d
I1 + I3 = I3
I3 R3
+ _ E2
例如:手电筒电路
电源
开
关
负载
三、电路的作用
(1)用于电能传输、分配、与转换——如照明用电 电路。这种电路特点是工作电压高、传输电能大, 常称为电力电路。
发电机 升压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
热能,水 能,核能 转电能
传输分配电能
电灯
电能转换 为光能
(2)用于信息传递和处理——如扬声器电 路.
例:
b
I1 I2
a
I6 R6
c
I4 I3
I5 d
+
_ E3
R3
支路:ab、ad、… (共6条)
节点:a、 b、… ... (共4个)
回路:abda、… ... (共7 个)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电工电子技术》 这门课?
学习后续课程的需要 今后从事岗位技术工作的需要
电工电子技术
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学习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及从事工程技术 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普遍适用性
求:U1
U1- U6 - U5 +#43;20) =0
U1=-5V
1.1.4.3 支路电流法
1.支路电流法的概念 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依据基尔霍夫两条定律列 方程的分析方法称为支路电流法
例 I1
c +R1
E1 -
a
I2 R2
d
I1 + I3 = I3
I3 R3
+ _ E2
例如:手电筒电路
电源
开
关
负载
三、电路的作用
(1)用于电能传输、分配、与转换——如照明用电 电路。这种电路特点是工作电压高、传输电能大, 常称为电力电路。
发电机 升压变压器
降压变压器
热能,水 能,核能 转电能
传输分配电能
电灯
电能转换 为光能
(2)用于信息传递和处理——如扬声器电 路.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A

例1 对于我国电力系统来说,集中参数电路尺寸最大 为多少。 c / f 3 108 / 50m 6000km 可见,对以此为工作频率的实验室设备来说,其尺 寸远小于这一波长,因此它能满足集中化条件。而 对于数量级为104km的远距离输电线来说,则不满足 集中化条件,不能按集中参数电路处理。 例2 对无线电接收机的天线来说,如果所接收到信 号频率为400MHz,则 是否可是为集中参数电路处理 。 c / f [3 108 /(400 106 )]m 0.75m 因此,即使天线的长度只有0.1m,也不能把天线视 为集中参数元件。
若计算结果为负,则实际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 法
例1-1
A
关联参考方向 元件或支路的u,i 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 为关联参考方向。反之,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 U U 非关联方向 关联方向 I I + u
i
B
电压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标, 问:对A、B两部分电路电压电 流参考方向关联否?
-5A + 4V
-
发出 20w
+ 2V
-1A
吸收 2w 非关联
关联 p = 4 × (-5) = -20w < 0
p =- ui = - (-1) × 2 = 2 w> 0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 法
c +
US1 -
I1 R1 I2
用什么来 求解呢?
a
R2 b
图1
I3
d
R3 IS3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 法
U<0
如无特殊说明,在电路分析中所涉及的电流、电压 方向都指参考方向。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大学物理第1章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Part
06
实验与实践
电路实验的基本操作
实验准备
熟悉实验原理、目的和步骤,准 备好所需设备和材料。
实验报告
整理实验数据和结论,撰写实验 报告。
实验操作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注意观 察和记录实验数据。
数据处理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 出结论。
电路故障排查与维修
故障诊断 1
通过观察和测试确定故障 部位和原因。
三角形电路
三个端子不连接到一个公共点的电路。每个元件的电压是相 电压。
节点电压法与回路电流法
节点电压法
通过设定节点电压,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节点 和少量元件的电路。
回路电流法
通过设定回路电流,利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电路的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回路 和少量元件的电路。
Part
基尔霍夫定律
总结词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的重要定律 之一,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 霍夫电压定律。
VS
详细描述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任意一个闭合 电路中,流入节点的电流总和等于流出节 点的电流总和。数学表达式为:∑I入=∑I出。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在任意一个闭合 电路中,沿着闭合路径绕行一周,各段电 压的代数和等于零。数学表达式为:∑U=0。
大学物理第1章电路 及其分析方法
• 引言 • 电路的基本概念 • 欧姆定律与基尔霍夫定律 •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 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 实验与实践
目录
Part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01
本章节主要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元件、电路模型以及分析方
法。
电路的重要性
第一章 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有
I
源
+
电
U
路
–
1.5 基尔霍夫定律(KL)
• 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KCL)和基尔 霍夫电压定律( KVL )。它反映了电路中所有支路电 压和电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是分析电路的基本定 律。
• 两类约束
①元件约束(VCR)
如电阻元件 uR = RiR
u L di dt
i C du dt
对结点①:- i1- i4 - i6 0
对结点②: i2 + i4 - i5 0
对结点③:- i3+ i5 + i6 0
①
i1
i4
i2
i6 ②
3式相加得: i1 - i2 + i3 0
表明:KCL可推广应用于电路
i3
i5
中包围多个结点的任一闭合面。
③
• 例2:求电流 i。
3A
3
3
(2)KVL是对回路中的支路电压的约束,与回路各支路 上接的是什么元件、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
(3)KVL方程是按电压参考方向列写,与电压实际方 向无关。
例2:求电压 u。
I4 R4 + I3 R3 –E = 0
对回路 adbca,沿逆时针方向循行:
– I1 R1 + I3 R3 + I4 R4 – I2 R2 = 0 对回路 cadc,沿逆时针方向循行:
– I2 R2 – I1 R1 + E = 0
注意: (1)KVL不仅适用于回路,也适用于电路中任一假想
的回路;
是什么元件、电路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无关;
(3)KCL方程是按电流参考方向列写的,与实际方向
电路基本分析 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定律

Chapter 1
Chapter 1
Chapter 1
举例
开关 干电池
电灯
R0 + US (b)
S R1
(a)
(c)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Chapter 1
四、电路的分类 1.集总参数电路:其电路的几何尺寸l<<电路的工作频率 对应的波长λ。 集总参数电路又分为线性能 定义:一段时间内电路消耗的功率。可表为:
W=P t
若功率随时间变化,则: w
u、i 方向与w的关系:
t
pdt uidt
0
0
i
t
单位:焦耳J
u、i 方向如图示:
w>0,吸收;w<0, 发出。
a
+
u
_
b
Chapter 1
小结: 1.实际电路或实际电路元件可以用理想电路元件或理想 电路元件组合的电路模型进行模拟。
目 录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第三章 电路分析的网络方程法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 第五章 谐振与互感电路 第六章三相电路 第七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第八章 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第九章 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
第十章 二端口网络
Chapter 1
第一章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定律
Chapter 1
教学目的 1.了解实际电路、理想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 2.熟练掌握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概念。 3.理解电位、电动势和能量的概念。
教学内容概述 主要介绍理想电路元件和电路模型的概念以及电路中常 用的物理量:电流、电压和电功率的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电流、电压的参考方向及关联参考方向和电功率 的计算。 难点:电功率的计算及对电路发出和吸收功率的判断。
电工电子学课件_______第一章

uab
b
13
关联参考方向与非关联参考方向 对一个元件,电流参考方向和电压参考方向 可以相互独立地任意确定,但为了方便起见,常 常将其取为一致,称关联参考方向;如不一致, 称非关联参考方向。 i
a
i u
b a
+
−
u
+
b
(a)关联参考方向
(b)非关联参考方向
如果采用关联参考方向,在标注时标出一种即可。 如果采用非关联参考方向,则必须全部标注。
b (b)
三、电路中的功率
定义: 单位时间内元件吸收(消耗)或发出(释 放)的电能。 dw 数学表达式: p dt 单位:瓦特 W 方向:在电压、电流取关联参考方向下,p=ui 表 示的是该元件吸收(消耗)功率的大小。即为:
i i
w
+ u
w
+ u
p>0
18
p<0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
34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
实际电压源 I + − Rs Us
U Us
RL
0 理想电压源 实际电压源
U
I
电源内阻,表 示内部损耗 U = Us – IRs
Rs越小 特性曲线越平坦
当Rs = 0 时,实际电压源模型就变成电压源模型
35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
2.电流源
Uab
15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与分析方法
Uab是否表示a端的电位高 于b端的电位?
a
Uab 元件
b
Uab只表示a、b两端电位的参考 方向为由a指向b。实际两点电 位哪点高,要看是Uab>0,还是 Uab<0。若Uab>0,则a端电位高 于b端电位。反之, b 端电位高 于a端电位。
计算机电路基础(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二、电流源 1、理想电流源(简称电流源)的端电流不变,而端 电压要随负载的不同而不同。 两个特点: (1)输出电流为恒定值(直流电流源)或固定的时 间函数(交流电流源),与所接外电路无关; (2)电流源的端电压随外电路的不同而变化。
I Is
0
U
理想电压源
2、实际的电流源
输出电流则要随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实际电流源存在 内阻)。 ' R 实际电流源可以用一个理想电流源IS和内阻 i 相并联的模型 来表示,如图1-13(a)所示,图(b)是它的电压电流关系。 由图可以看出,实际电流源的输出电流I 为:
三、电流的参考方向 在分析电路时往往不能事先确定电流的实际方向,而且 时变电流的实际方向又随时间不断变化。因此在电路中很难 标明电流的实际方向。为此,我们引入电流的“参考方向” 这一概念。 参考方向的选择具有任意性。在电路中通常用实线箭头 或双字母下标表示,实线 箭头可以画在线外,也可以画在线 上。为了区别,电流的实际方向通常用虚线箭头表示,如图 1.3所示。 规定: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所选的参考方向一致,则 电流为正值,即i>0;若电流的实际方向与所选的参考方向相 反,则电流为负值,即i<0。如图1.3所示。这样以来,电流 就成为一个具有正负的代数量。
U I IS Ri
(1-10)
1.3.3 受控源 一、受控源的特点 输出电压或电流受电路其他部分电压或电流的控 制,因此称为“受控源”。受控源又称为非独立源, 也是有源器件。
例如,在电子电路中,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 受基极电流的控制,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受栅极电压 的控制;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受到输入电压的控制;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受其励磁线圈的电流的控制等。这 类电路器件的工作性能可用受控源元件来描述。
第1章__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第1讲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章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电路和电路模型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电阻元件和电源 基尔霍夫定律 支路电流法 等效变换法 节点电压法 网络定理分析法 应用——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应用 惠斯登电桥测电阻
本章内容提要
重点: 重点:
电子技术基础
参考教材:计算机电路基础(第二版) 参考教材:计算机电路基础(第二版) 张虹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张虹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主讲: 主讲: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包蕾
(QQ:178083516 ) 622774
1. 基本电路知识 2. 模拟电子电路知识 3. 数字电路知识
24% 26% 50%
(1)电路模型的概念; )电路模型的概念; (2)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 (3)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 )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
难点: 难点:
(1)关联参考方向的判断; )关联参考方向的判断; (2)灵活、熟练选用最佳分析电路的方法。 )灵
我们要学习最现代的技术,必须掌握最基 我们要学习最现代的技术,必须掌握最基 最现代的技术 的知识,否则的话,我们很难掌握最先进 最先进的 本的知识,否则的话,我们很难掌握最先进的 技术。特别是现今社会, 技术。特别是现今社会,我们无时无刻地与电 打交道,电能是最主要的能源, 打交道,电能是最主要的能源,如果不掌握有 关电路和器件的特性, 关电路和器件的特性,我们根本无法很好的应 用它, 用它,也无法开发出更多适合我们要求的新装 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就是电路, 置。学习计算机硬件的基础就是电路,随着计 算机技术飞速发展, 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 而这方面的人才越来越缺乏。 泛,而这方面的人才越来越缺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定义
电感元件 储存磁能的元件。其特 性可用~i 平面上的一 条曲线来描述。
i
f ( , i ) 0
2. 线性电感元件
任何时刻,通过电感元件的电流i与其磁链 成正比。
~ i 特性是过原点的直线。
( t ) Li( t ) or L
i
i
tan
O
i
电路符号
L u ( t)
• 三者的区别和联系 电压等于两点电位之差: Uab=Va-Vb 电源的开路电压在数值上等于电源电动势; 电路中某点电位数值上等于该点到参考点的电压。
例
a
b
已知:4C正电荷由a点均匀移动至b点电 场力做功8J,由b点移动到c点电场力 做功为12J, ① 若以b点为参考点,求a、b、c点的电 位和电压Uab、U bc;
iAB
B
•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位
单位正电荷q 从电路中一点移至参考点 (=0)时电场力做功的大小。 单位正电荷 q 从电路中一点移至另一点 时电场力做功(W)的大小。
电压U
dW U dq
实际电压方向
电位真正降低的方向。
单位
V (伏)、kV、mV、V
•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a
电动势E只存 在电源内部, 其数值反映了 电源力作功的 本领,方向规 定由电源负极 指向电源正极
问题
复杂电路或交变电路中,两点间电压的实际方向往 往不易判别,给实际电路问题的分析计算带来困难 。
电压(降)的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 U 实际方向
+
–
+
假设高电位指向低电 位的方向。 参考方向 U – 实际方向
+
–
–
+
U >0
U<0
电压参考方向的三种表示方式:
(1) 用箭头表示:
U
(2)用正负极性表示
2、电流与电压及其参考方向
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有电压、电流、电荷、磁 链、能量、电功率等。在线性电路分析中人们主要 关心的物理量是电流、电压和功率。
•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
电流强度
带电粒子有规则的定向运动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i (t ) dq dt
单位
方向
A(安培)、 kA、mA、A
电路由哪几部分 组成?各部分的 作用是什么? 何谓理想电路元件? 其中“理想”二字在 实际电路的含义?
如何在电路 中区分电源 和负载?
试述电路的功 能?何谓“电 路模型”?
理想元件有何 特征?
学好本课程,应注意抓好四个主要环节:提前预习、 认真听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还要处理好三个 基本关系:听课与笔记、作业与复习、自学与互学。
S R0
I
+
U RL
+
_
b
E
–
路端电压U。 电压的大小反映 了电场力作功的 本领;电压是产 生电流的根本原 因;其方向规定 由“高”电位端 指向“低”电位 端。
电位是相对于参考点的电压。 参考点的电位: b=0;a点电位: a=E-IR0=IR
•电压、电位和电动势
• 三者的定义式 W源 W a- W b W a- W 0 E = a= Uab = q q q 显然电压、电位和电动势的定义式形式相同,因此 它们的单位一样,都是伏特[V]。
u、i 取关联 参考方向
满足欧姆定律 u 0 R i
伏安特 性为一 条过原 点的直 线
i
+
单位
u
-
R 称为电阻,单位: (Ohm) G 称为电导,单位:S (Siemens)
注意
欧姆定律
①只适用于线性电阻( R 为常数);
②如电阻上的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 非关联,公式中应冠以负号; ③说明线性电阻是无记忆、双向性 的元件。 i R
a
c 0
b
Wac 8 12 a 5V q 4 Wbc 12 b 3V q 4 U ab a b 5 3 2 V
结论
c
U bc b c 3 0 3 V
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择;参考点一经选定, 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值就唯一确定;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 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值将改变,但任意两点间电压 保持不变。
• 理想电路元件
+
R L C – US IS
电阻元件 只具耗能 的电特性
电感元件 只具有储 存磁能的 电特性
电容元件 只具有储 存电能的 电特性
理想电压源 输出电压恒 定,输出电 流由它和负 载共同决定
理想电流源 输出电流 恒定,两端电 压由它和负载 共同决定。
理想电路元件是实际电路器件的理想化和近似化,其电 特性单一、精确,可定量分析和计算。
特点: 1. 流过所有电阻的电流i相同 2. u=u1+u2+ … +un 3. Req=R1+R2+ … +Rn 分压公式:
Ri ui u Req
2. 并联
特点: 1. 所有电阻的电压u相同 2. i=i1+i2+ … +in
3.
u u Req i i1 i2 in
注意 5种基本理想电路元件有三个特征: (a)只有两个端子; (b)可以用电压或电流按数学方式描述; (c)不能被分解为其他元件。
电路元件按照其与电路其他部分相连接的端钮 数,可以分为二端元件和多端元件。二端元件 通过两个端钮与电路其他部分连接;多端元件 通过三个或三个以上端钮与电路其他部分连接。
能量
从 t0 到 t 电阻消耗的能量:
WR pdt uidt
4.电阻的开路与短路
t0 t0
t
t
u
0 i
开路
uu
i
i R
i0
R or G 0
0
u0
+ +
––
短路
u i
i0 u0 R 0 or G
实际电阻器
5. 线性电阻元件的串、并联
1. 串联
则欧姆定律写为
u
+
i –G u
u –R i
公式和参考方向必须配套使用! 无特殊说明一般均使用关联参考方向
3.功率和能量
功率
i
R
+
i
u
R
+
p u i i2R u2 / R
p -u i (-R i) i
–i2 R - u2/ R
-
u
表明 电阻元件在任何时刻总是消耗功率的。
• 转换。
电子技术中
电路可以实现电信号的传递、变换、 存储和处理。
• 电路模型
S 开关 电 源 负 载 R0
中间环节 I
+
RL U
+
_
连接导线
US
–
负载
实体电路
电源
电路模型
用抽象的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组合,近似地代替实 际的器件,从而构成了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模型。
P5 U5 I3 7 (1) 7W(发出)
P6 U 6 I 3 (3) (1) 3W(吸收)
注意
对一完整的电路,满足:发出的功率=吸收的功率
想想、练练
已知某电路中Uab=5V,试说明a,b两点哪 点电位高?
一个元件的功率为 P=100W,试讨论关联与 非关联参考方向下,该 元件吸收还是发出功率?
1kA=103A
1mA=10-3A 1 A=10-6A
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元件(导线)中电流流动的实际方向只有两种可能:
实际方向
A A 问题
B B
实际方向
对于复杂电路或电路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时, 电流的实际方向往往很难事先判断。
参考方向 i A
任意假定一个正电荷运动的方 向即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参考方向
表明
B
电流(代数量) 大小 方向(正负)
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的关系: i A 参考方向 实际方向 B A i
参考方向 实际方向 B
i>0
i<0
电流参考方向的两种表示:
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指向为电流的参考方向。
i
A
参考方向 B
用双下标表示: 如 iAB , 电流的参考方向由A指向B。 A
(包括
① 分析电路前必须选定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② 参考方向一经选定,必须在图中相应位置标注 方向和符号),在计算过程中不得任意改变
③ 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相差一负号,但电压、电流的 实际方向不变。
想想、练练
已知某电路中Uab=5V,试说明a,b两点哪 点电位高?
电功率大的用电器, 电功也一定大,这种说 法正确吗?为什么?
i1 i2 in 1 Geq Req u G1 G2 Gn
分流公式:
Gn i n Gn u i Geq
1.2.2
电感器
电感元件 (Inductor)
u (t ) - 把金属导线绕在一 + i (t) 骨架上构成一实际 电感器,当电流通 (t) 过线圈时,将产生 (t) 磁通,是一种储存 (t)= N (t) 磁场能量的部件。
3
电功率
单位时间内电场力所做的功。
1)电功率
dw p dt
dw u dq
dq i dt
dw dw dq p ui dt dq dt
功率的单位:W (瓦) (Watt,瓦特) 能量的单位:J (焦) (Joule,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