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墨调配基本基础知识
油墨的调配

油墨的调配一﹑油墨的组成﹕1﹑色料:包括有机颜料、无机颜料、填充料。
油墨的色相、着色力、色度、耐酸、耐碱、耐光、耐水等性能,大多由色料所决定。
(20%-40%) 2﹑连结料:油墨的主体,也是赋予油墨流体性能的材料。
主要作用是使色料和填充料能固着于承印物上,并使印刷品的墨膜面具有一定的光泽,它的粘度、色渗、拉力、抗水性、干燥性等决定油墨性能优劣的重要因素。
包括油性连结料、树脂型连结料。
(15%--25%)3﹑填料(填充料):一般为白色或无色透明的粉未状物质,如碳酸钙、铝钡白,作用是减少颜料用量,降低油墨成本。
(2%--5%)4、助剂(辅助剂、附加剂):改变或提高油墨印刷适性的物质。
(25%--40%)二﹑颜色的认识﹕颜色的三原色﹕红﹑黄﹑蓝﹑红﹑三间色橙色绿色紫色橙色三复色橄榄灰色棕色1.颜色产生的三要素﹕光源﹑观测者﹑被测物体。
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3.影响颜色的一些因素﹕3.1观测者﹔3.2色体的大小﹔3.3色体的背景色﹔3.4光源﹔3.5观测者的眼睛与色体的角度﹔颜色调配的原则﹕1.先抓色系﹔2.颜色三属性﹕2.1明暗度﹔2.2饱和度﹔2.3彩度﹔一﹑基本要求:1、流动性好2、干燥适度3、粘度适度4、适应季节、温度、湿度、环境的要求5、适应网目、网材图案的具体情二﹑调油墨要做到三个准确性:1、色相调配准确。
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色,根据原稿需要色,调配成各种色相的颜色的油墨,称为色相调配。
2、耗墨量调配准确。
配墨量根据网印图文载墨量和承印物数量和吸墨程度等确定。
3、油墨印刷适性调配准确,使之符合印刷客观要求和工艺要求。
三﹑丝网印刷油墨调色时要注意四点:1、配墨时应尽量少加不同颜色的油墨,色墨种类越少,混合效果越好。
2、采用“由浅入深”原则,当色相接近样板时,一定要小心谨慎。
3.有些丝印油墨是通过烘干来干燥的,浅色烘干后比未干燥的更浅,深色烘干后偏深。
4.原油墨色已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配出很多颜色如下表﹕制定﹕黃春雷。
油墨调色入门技巧

油墨调色入门技巧油墨调色是指用油墨颜料来调制各种颜色,并在绘画、印刷等领域应用。
掌握油墨调色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呈现色彩。
以下是一些油墨调色的入门技巧。
1.了解基本颜色理论:要掌握油墨调色,首先需要了解基本颜色理论。
基本颜色理论包括颜色的三要素: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色相是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饱和度指颜色的鲜艳度,从浅灰到纯色逐渐增加;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从暗到亮逐渐增加。
了解这些要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调配颜色。
2.使用基本颜色来混合:在开始调色之前,我们可以准备一些基本颜色,如红、黄、蓝、绿、橙、紫等。
然后可以通过混合这些基本颜色来得到更多的颜色。
例如,混合红和黄可以得到橙色,混合蓝和黄可以得到绿色,混合红和蓝可以得到紫色。
通过不断尝试混合不同的基本颜色,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色彩。
3.注意颜色的明暗关系:在调配颜色时,需要关注颜色的明暗关系。
明暗关系是指颜色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明亮程度。
在调配颜色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颜色的明暗程度,使其更好地适应绘画或印刷的需求。
4.添加白色和黑色来调节颜色:除了使用基本颜色进行调色,还可以添加白色和黑色来调节颜色的明度。
添加白色可以使颜色变得更亮,添加黑色可以使颜色变得更暗。
通过适当添加白色和黑色,可以使颜色更加符合实际需要。
5.尝试混合相邻颜色:有时,混合相邻的颜色可以得到更自然和柔和的效果。
例如,混合相邻的蓝色和绿色可以得到柔和的青色。
通过尝试混合相邻的颜色,可以发现更多的色彩变化。
6.注意颜色的饱和度:除了控制颜色的明暗关系外,还需要注意颜色的饱和度。
饱和度指的是颜色的鲜艳度,从浅灰到纯色逐渐增加。
根据绘画或印刷的需求,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调整颜色的饱和度,使其符合作品或印刷品的整体色彩效果。
7.使用调色板:调色板是进行油墨调色的工具,可以将颜料放在调色板上进行混合。
使用调色板可以更好地控制颜料的混合比例,并且方便清洗和保存。
当然也可以使用其他容器或平面进行调色,关键是方便搅拌和控制颜料的比例。
油墨颜色调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

油墨颜色调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油墨颜色调配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巧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7-9-4 【字体:大中小】一、首先,要熟悉对油墨颜色的分析印刷用专色油墨都是以油墨的三原色为基础调配以及与油墨的色调,亮度和纯度的三种特征加以确定。
我们要知道油墨的三原色以及他们的混合情况:三原色:青、品红、黄黄色+青色绿色青色+品红蓝(紫)色黄色+品红红色黄色+品红+青色黑色(近似)我们在实际调配专色油墨中,在三原色油墨的基础上再加上冲淡墨、白墨、黑墨,即可得到我们想要的所有颜色。
二、要熟悉对标准色样的分析对于标准色样我们要估计色样所带的色相,以便用来决定用什么色相的油墨来调配,同时调配时还要了解色样颜色的印刷条件,如使用什么印刷方法,凹版还是平版,实地还是网线等,因为不同的印刷方法其墨层厚度是不同的,颜色也是有差别的,知道了印刷方法和版面情况以后可以在调制时尽可能模仿其墨层厚薄来作对比,对于色样版面是以网线为主,在调色时可以侧属于底色一致,如果是以实地为主,调色时可以侧重面色一致。
如果二者都有时,那底色和面色就都要兼顾了。
对色样的分析时还要看色样所印的是什么纸张,纸张对油墨颜色是有影响的,在调色时最好用色样所印的纸张来进行对比,这样调配的颜色将会更加接近标准色样。
三、油墨颜色调配中的注意事项一般是不同厂家油墨不要混在一起调配,不同厂家的油墨很有可能油墨体系不同,若混合在一起调配的话,会使油墨变质,凝固、发稠、沉淀,印刷中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印刷不能正常进行。
专色油墨多数是一次性短版使用,剩余油墨经过长时间的放置很容易结皮、发稠、变质,最后不能使用,因此,一定要精确计算专色油墨的调配量,以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用以下公式可精确计算出油墨用量:Q=M×N×A×DQ:油墨用量M:油墨损耗系数一般为1.15N:印刷纸张数量A:每张纸的印刷上墨面积D:每张纸的印刷上墨厚度。
丝印油墨调整时必备知识

丝印油墨调整时必备知识专色油墨调配包括浅色油墨调配和深色油墨调配。
凡是在原墨中加入冲淡剂所配成的油墨都是淡色油墨,调配时以冲淡剂为主,原色墨为辅。
须注意:1)根据色样选择合适的冲淡剂;2)根据色谱与原样确定原墨和冲淡剂的比例关系;3)按照从浅色到深色的顺序分别逐次加入所选定的原色墨;4)按照调配比例以从大到小的顺序添加油墨;5)调配均匀后,用刮刀刮取小色样与原样进行对比检查,或在纸上将油墨拍打开(即蘸取与绿豆体积相仿的油墨放在纸上,再有另一张纸盖在上面把油墨展开对比);6)尽量少用不同颜色的油墨,否则调配出的墨色光泽度降低,墨色灰暗;7)试样所有的纸张最好与印刷用纸相同,观察色稿与试样时必须在同一标准光源下进行。
深色油墨的调配方法与浅色油墨的调配基本相同,但应注意:1)以主色调为主要用墨,辅以其他油墨。
调配时先分析主色墨和辅色墨的明暗关系,然后称量油墨,置主色墨于配墨台上,徐徐加入辅色墨并搅拌均匀,而后用比较的办法观察与原色样的差异,直至相符。
2)选用色相接近要求油墨,进行油墨。
根据减色原理,混合后的色彩将变得灰暗,原色油墨种数越多,颜色就越灰暗,亮度和色彩的鲜艳度也越低。
所以,在调配以墨时,必须选择与用色要求相近的色墨,避免多种色墨的调配。
例如,深棕色一般用红墨和黄墨略加黑墨来调配。
3)注意油墨的色偏。
油墨通常都有些偏色,如偏红、偏蓝、偏黄等,调配油墨时一定要控制好各色油墨的色偏。
4.调配各色油墨应注意的问题调配专色油墨时,除必须遵守操作规程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配墨用具如墨刀,2)保持周围环境卫生,沾有油墨处应用抹布擦掉,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
3)保管好机台上送回的剩墨,不要使其干燥结皮,以备以后再用。
最好在剩墨中倒入一些调墨油,然后用油纸盖好。
4)用纸捻看色相时,应用待印的纸在标准光源或自然光下观看。
5)配墨时,不要用带色墨的墨刀去挖取另一种颜色的油墨或辅助料。
6)使用桶装或盒装油墨时,不要用墨刀随便挖取,应在表面按层挖取。
油墨调配需掌握的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油墨调配需掌握的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调配油墨是彩印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印刷质量。
因为色彩鲜艳、光亮度好、色相准确是彩印产品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准确调配好印刷油墨。
所以,操作者要掌握好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调配油墨是彩印工艺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印刷质量。
因为色彩鲜艳、光亮度好、色相准确是彩印产品的基本要求,要实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准确调配好印刷油墨。
所以,操作者要掌握好色彩知识和调墨工艺。
1、掌握三原色变化规律,以便实现准确油墨调配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颜色都能利用三原色的不同比例混合调成,油墨的色相变化,正是利用这个规律。
如三原色油墨等量混合调配后可变成黑色(近似)。
三原色油墨等量混调并加入不同比例的白墨,即可配成各种不同色调的浅灰色墨。
若三原色油墨按各种比例混调,即可调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或复色,但其色相偏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若两种原色墨等量混调后,可成为标准间色;两种原色墨按不同比例混合调配后,可配成多种不同色相的间色,但其色相趋向于比例大的原色色相。
此外,任何颜色的油墨中,加入白墨后其色相就显得更明亮。
反之,加入黑色油墨后,其色相就变得深暗。
上述用原色油墨调配成各种颜色,正是根据三原色的减色法理论得出的。
2、分析原稿色相利用补色理论纠正偏色,提高调墨效果当接到印刷色稿后,首先应对原稿中的各种颜色进行认真的鉴赏和分析,惦量一下所要调的油墨色相的各比例。
分析色稿就是要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即三原色是调配任何墨色的基础色。
一般来说,应用三原色的变化规律,除金银色彩外,任何复杂的颜色都能调配出来。
但是,在工艺实践过程中,仅靠三原色墨要调配出无数种的油墨颜色来,还是不够的。
因为,实际上制造油墨的颜料不是很标准的,甚至每批出产的油墨在颜色上免不了存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还应采用如中蓝、深蓝、淡蓝、射光蓝、中黄、深黄、淡黄、金红、桔红、深红、淡红、黑、绿色等油墨适量加入,才能达到所需油墨色相。
油墨调配方法的快速入门知识

油墨调配方法的快速入门知识印刷是一门以颜色理论为核心的工业。
现在的印刷品除了使用四色油墨外,专色油墨也较高频率的使用,尤其是在丝网印刷和凹版印刷中更为突出。
有的时候专色油墨是可以通过直接购买来进行印刷,有时候则出于成本或特殊墨色的要求需要由原色油墨调配来得到。
一般来说调配油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依靠仪器(如密度计)或色谱的比例得到的基础数据来调配,一种是由机台的操作人员依靠经验直接进行调配。
后种方式目前较为常用,但对于印刷操作人员的经验要求相对较高。
如何快速掌握这门技术,是初涉印刷行业者的期盼。
国内大多数开设印刷专业的职业院校都开设有调墨实训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颜色的感觉,掌握油墨调配的技术。
笔者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实习指导教师,就本人在调墨实训课程一线的教学经验,认为掌握油墨调配的重点是把握好“精”、“博”、“行”三个方面。
“精”和“博”是全面的掌握调墨的专业理论知识,“行”是要通过一些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下面作一简单阐述。
1“精”:突出调墨实训教学中的理论精华学生在参加调墨实训之前须学习过《印刷色彩学》课程,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
所以,在调墨实训教学中,教师要把握与实际应用关系密切的重点理论,讲解要透彻。
1)油墨颜色调配的色彩学理论:色料减色法混合Y+M=R,Y+C=G,M+C=B,Y+M+C=BKC、M、Y是色料的三原色,不能由其它色料混合而获得。
间色是指由两种原色料混合得到的颜色,典型的间色是R、G、B,还包括Y、M、C色料两两进行不等量混合得到的颜色。
复色是指三种原色料混合形成的颜色。
互补色是指两种色料混合后如果是黑色,则这两种颜色为互补色,最典型的三对互补色是Y—B,M—G,C—R。
包装印刷中通常使用专色,专色是指某一种颜色不是用四色叠印,而是需先专门制作一块印版,专门调配颜色,一次性印刷出来的颜色。
其特点主要有:通常用在印刷色彩要求高的场合;通过使用专色油墨扩大色彩复制的范围;有些色彩是通过四色印刷无法得到的;使用专色还可以解决色彩套印不准的问题。
聊聊印刷油墨的调配

聊聊印刷油墨的调配油墨调配也叫配墨或调墨,即调整印刷过程中油墨的印刷适性,或利用色料减色法,用三原色油墨调配出所需色相的油墨,它是印刷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油墨调配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本文,笔者将与大家分享油墨调配的基本原则和几点做法。
油墨调配的基本原则1.浓调淡印浓调淡印是指将所需油墨调配得比色样颜色略浓一些,印刷时有意将墨量减少,使之达到色样要求。
这是因为油墨色相受墨层厚度影响较大,用同一种油墨进行印刷,当墨层厚度变化时,所呈现的色相也会随之变化,特别是采用胶印工艺印刷时,受胶印工艺限制,墨层宜薄不宜厚。
2.用尽量少的色料品种根据色料减色法,调配油墨时,用的色料品种越多,调配出的油墨颜色就越暗。
所以,要尽量使用最少的色料品种,以保持油墨颜色的亮度。
另外,还要利用好黑墨和白墨。
在任何油墨中,加入黑墨会使油墨颜色变暗,加入白墨则会使油墨颜色的饱和度降低。
3.把握油墨干燥前后色相的变化同一种油墨干燥前和干燥后的色相相差很大,特别是网印油墨。
例如,调配一种浅灰色油墨,刚调好时刮出的色样颜色是符合原色样要求的,但油墨干燥后,其颜色明显变深。
其他颜色的油墨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调配油墨时首先要刮好色样,待色样油墨干燥后再与原色样进行比较,防止出现油墨干燥前颜色符合色样要求而干燥后颜色又走样的情况,减少了因颜色不符而造成的损失。
4.以多为主调配任何一种油墨都要先根据原色样确定主色,并以此为主,添加辅色,直到颜色符合原色样要求为止。
如调配浅灰色油墨,应以白墨为主,再加入少量黑墨形成浅灰色油墨。
如调配深灰色油墨,应以黑墨为主,再加少量白墨形成深灰色油墨。
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具体情况,认真分析原色样油墨颜色的构成,确定油墨的主辅关系,按照“以多为主”的原则进行调配。
油墨调配的几点做法1.油墨印刷适性的调整流动性和干燥速度是油墨的两个主要性能,进行油墨调配时需要特别注意。
(1)油墨的流动性承印物不同,对油墨流动性的要求也不同。
油墨的调配

油墨的调配在包装品、广告、书刊封面等彩色印刷中,所采用的颜色以专色实地平涂为多数。
这些设计中的专色色彩,不能在印刷机上通过青(C)、品(M)、黄(Y)、黑(BK)四色叠印而成,在印刷厂里往往找不到原装的油墨直接使用。
不同颜色的专色油墨必须由操作人员根据企业生产实际状况,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当的配色方法,对原墨进行不同比例的调配而得。
一、经验配色法许多中小型印刷企业,甚至包括一些大型印刷企业仍普遍采用经验型的配色方法。
即利用长期积累的实践经验,根据色彩变化规律和原理,配调出各种色彩的油墨,印刷出符合原稿要求的印刷品。
对于经验配色法可分三步进行:1.分析彩色原稿对原稿进行色彩构成及特点分析,判断原稿色属于哪种复色色调,以便确定需用油墨的色相、比例及冲淡剂的种类和比例。
利用印刷色谱确定三原色油墨比例是一种简单、实用的配色方法。
油墨配色与三原色网点面积有类似规律,色谱中每个色块旁边都标注有原色网点面积百分比,可以根据这些数值来确定原稿色样中三原色含量比例。
计算时应注意,在印刷色谱中的单位面积上,除去三原色含量,余下的白纸面积百分比,就是白色墨含量。
例如:原稿色样与40%的品红网点形成的淡红色相同,计算方法如下:M:W=40%:(100%-40%)=40%:60%=4:6=2:3即按照2份品红原墨与3份白墨的比例调配可得淡红色。
又如:原稿色样与50%黄色网点、50%青色网点组成的淡绿色相似,计算方法如下:Y:C:W=50%:50%:[(100%-50%)十(100%-50%)]=50%:50%:100%=b:b:10=1:1:2即按照1份黄色原墨、1份青色原墨、2份白墨的比例调配。
但由于等比例的黄墨与青墨混合,可得绿色墨,根据减色法理论,调墨时应尽量少用原色墨的种类,否则会降低所配油墨的亮度,影响色彩的饱和度,使墨色灰暗不鲜明。
也就是说,用两种原墨能够调出来的颜色,最好不用三种原色油墨调。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实际配墨时,均按1份绿色原墨加2份白墨的比例调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油墨调配的基本知识
油墨调配是一项很细致的技术工作,要在有专用的房间进行,主要是把握好色相以及防止砂尘落入油墨中。
调配油墨的器材与参照物
(1)调墨工作台:坚硬光滑表面的桌子(或石板)即可当作工作台。
(2)调墨刀:二把调墨刀(最好是一宽一窄)可以调匀。
(3)台秤、刮刀、刮样纸张、装墨盘盒。
(4)配方记录每次应该记下各组分及多种添加物的比例
(5)色表(谱)
除了配方外,墨样及打出的样张均应该保存下来。
室内四周应保持整洁,墙壁不能有面积较大的其它鲜明的色彩。
因为环境色对正确辨色产生很大的影响。
这种现象称为色错觉,同是一种灰色的色块,在绿色的环境里偏红,而在红色的环境里却偏青。
同一块颜色,周围都是深色,它就
显得偏淡。
周围都是淡色,它就显得偏深。
因此调配油墨时,无论是观看原稿的
色样,还是调墨后的墨样,都必须避免环境色的影响。
(二)调配专色油墨的方法
对于连续调原稿的复制,必须用网点组合的方法得到。
而对于实地原稿,如果用四色网点组合的方法,复制难度极大,复制效果不好,色彩模糊不实,色相
也容易产生偏差,这时就需要按照原稿调配出多种专色来配合印刷。
1、深色油墨的调配
仅用三原色或间色原墨,不加任何冲淡剂来进行油墨调配,统称为深色油墨的调配。
深色油墨的调配有以下几个步骤:
(1)根据色料减色法成色规律,将原稿色样与色谱对照,分析确定色样中
三原色含量的比例关系,排出主色、辅助色顺序。
(2)选用同型号的三原色油墨备用,精细产品可选用亮光快干油墨,一般
产品可选用树脂型油墨。
(3)确定调配数量后,然后按调配比例,依次从大到小的顺序加放油墨。
先秤取含量最多的主要原色,再秤取含量较少的辅助色,然后分几次将辅助色油墨加入主色油墨中,并调合均匀。
(4)利用三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调配的茶色、假金、赤紫,古铜,橄榄绿
等一系列深淡不等的色相,在调配过程中必须注意色相准确,另外,要掌握好燥油的加放量以及根据不同的色相采用不同的燥油。
表2-2 三原色油墨颜色变化规律表
原色配比附加色调配色相
三原色等量黑色(近似)
三原色等量不同比例白墨不同阶调浅灰色调
三原色不同比例各种不同色相的复色两原色等量标准间色
两原色黑色油墨各种不同色相的间色
任何颜色黑色油墨颜色色相相对变为深暗任何颜色白色油墨颜色饱和度相对降低
表2-3 间色油墨调配表
原色
混合比例间色色相中黄桃红天蓝
50 50 0 1:1:0 大红
75 25 0 3:1:0 深黄
25 75 0 1:3:0 金红
50 0 50 1:0:1 绿
75 0 25 3:0:1 翠绿
80 0 20 4:0:1 苹果绿
0 50 50 0:1:1 蓝紫
25 0 75 1:0:3 墨绿
0 75 25 0:3:1 青莲
0 25 75 0:1:3 深蓝紫
表2-4 复色油墨调配表
原色
混合比例间色色相中黄桃红天蓝
25 50 25 1:2:1 综红
25 100 25 1:4:1 红综
25 25 50 1:1:2 橄榄
25 25 100 1:1:4 暗墨绿
33 33 33 1:1:1 黑色
表2-5 常用油墨的色相及色偏
名称色相与色偏
金红红色偏黄
大红鲜红、略带黄味
深红暗红、略带紫
桃红品红色、稍偏红
深黄黄色偏红
中黄黄色略带红味
淡黄嫩黄色
深蓝暗蓝色、灰暗
中蓝蓝色略暗
孔雀蓝青色、略带绿味
天蓝青色、略带蓝
射光蓝暗蓝偏紫、反射红光
[next]
2、浅色油墨的调配
凡是以冲淡剂或白油墨为主,深色墨为辅,进行油墨调配统称为浅色油墨调配。
调配时,在适量的冲淡剂中逐渐加入所需色相的深色油墨调配均匀,直到符合色样要求为止。
冲淡剂的种类有:白油、维力油、撤淡剂、亮光浆、白油墨等,在调配浅色
油墨时,常用三种不同的调配方法:
第一种:以维力油、白油、撤淡剂等为主的冲淡调配法。
这种方法调配的淡
色墨,具有一定的透明度,不具遮盖力,但墨色不鲜明,很适合油墨的重叠套印,起弥补主色调不足的作用,一般用于胶印过程中的淡红、淡蓝、淡灰墨等,来补
充品红版、蓝版、黑版的色调气氛和层次。
第二种:以白油墨为主的消色调配法。
这种方法调配的淡色油墨,色调发粉、墨色较鲜、但具有很强的遮盖力,由于颜料的质地重,印刷时易堆版、堆橡皮布、耐光性差、适用于印实地。
带碱性的氧化锌白墨最好不用。
第三种:以白油、维力油等,加白油墨混合的调配法。
这种方法中白油墨起
到提色的作用,调配的淡色油墨根据白墨的用量不等而具有不同的遮盖力和透明
度。
用不同的方法调配的油墨色相一方面取决于掺入油墨的色相,另一方面与冲淡方式有关。
例如:
浅红以维力油、撤淡剂等为主,略加桃红或桔红等。
粉红以白油墨为主,略加桃红或桔红。
浅蓝以维力油等为主,略加孔雀兰。
湖蓝以白油墨为主,略加孔雀兰。
以上四种虽以等量相同深色墨调配的浅红和浅蓝、粉红和湖兰,但其色相则不一样。
浅红、浅蓝无光泽、色彩暗淡;粉红、湖蓝则颜色明快、漂亮较鲜艳。
表2-6 浅色油墨调配参考表
浅色油墨色
主冲淡剂(或白墨)深色油墨
相
粉红白墨桃红或桔红
湖蓝白墨孔雀蓝(如需深些,略加天蓝)
浅红色维力油、撤淡剂桃红或桔红
浅蓝色维力油孔雀蓝
淡白青白墨桃红、天蓝
湖绿白墨浅蓝、亮光蓝(如需深些、略加中黄)
翠绿撤淡剂孔雀蓝、中黄
银灰白油、撤淡剂、白墨银浆
有时,在实际生产中,客户只提供色名,而且色名还是外国名,色谱上只有
色彩的比例,没有色名,常给调墨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调墨工作者在实践中予以总结,例如:
圣诞红→黄100%,红100%
珊瑚红→黄50%,红70% 桔梗
色→品红70%,青70%
土耳其蓝→黄20%,青80%
若菜色→黄80%,青10%
那不勒斯黄→黄70%,品红10%
杏仁黄→黄50%,品红30%
琥珀色→黄80%,品红50%
皇家紫→黄30%,品红100%,青80%
藏青→品红90%,青100%,50%
橄榄色→黄90%,品红30%,黑80%
芥末色→黄100%,品红10%,黑30% 普鲁士
蓝→黄40%,品红70%,青100%
羊毛色→黄30%,品红20%,青20%
瓶绿→黄60%,品红50%,青90%
根据色谱各色网点的相应比例调配浅色墨时,可参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所需冲淡的大致比例。
实例1:色谱上的浅绿色(黄50%,青30%)假设所需冲淡剂为X,则
浅绿=黄50%+青30%+X
X=(100-50)+(100-30)=50+70=120
实际比例为:黄墨:青墨:冲淡剂=5:3:12
即调配该浅绿色油墨时需12 份冲淡剂。
实例2:色谱上的浅棕色(黄30%、品红20%、青20%)假设所需冲淡剂为
X,则
浅棕=黄30%+品红20%+青20%+X
X=(100-30)+(100-20)+(100-20)=70+80+80=230
实际比例为:黄墨:品红墨:青墨:冲淡剂=3:2:2:23
则调配该浅棕色油墨时需23 份冲淡剂。
[专家提示]
在浅色油墨调配中,尽量少用白油墨,但绝不是说不用白油墨。
虽然不能将白油墨完全当作冲淡剂。
但白油墨对深墨确有冲淡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新潮设计,使色彩更加丰富,而用白油墨调配的浅色的确漂亮鲜艳、色调明快。
另外,白油
墨在印刷中易堆墨,转移性差,但并不能因此而排斥白油墨的使用,最重要的是尊重客户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