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成果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doc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钟表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业题目:
经过这段时间的网络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请结合本次培训,完成一份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微课、课堂实录三选一)并提交。
微课作品说明:可以针对某一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可以针对某一个教学环节,也可以对应某一知识点的典型习题。
课堂实录说明:实时记录某一节课,形成课堂实录文字版或视频版以作业形式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教学设计方案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
2.微课视频时长建议5—8分钟,最长不能超过10分钟。
3.课堂实录文字版要求把教学的过程原原本本记录下来;视频版要求画面稳定、清晰,教师讲授声音清晰、响亮。
4.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必须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如出现雷同,视为不合格。
5.建议:所有作品请以附件形式上传至平台(注:由于视频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教学设计成果展示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要求
作业题目: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经过一段时间的研修和教学实践,相信您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一定有所提升、有所收获。
请在教学实践中,应用您自己的打磨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上一节课,并将这一节课录制成课堂实录视频(若没有拍摄设备,可用文字记录),课后根据实践情况,再次修订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并完成教学实践反思;将修订后的课堂实录(视频或文字)或教学设计及反思(终稿)、教学课件(终稿)作为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提交至平台。
作业要求:
1.信息技术应用成果,可以提交教学设计(含实践反思)和对应的教学课件(PPT),也可以提交课堂实录(视频或文字记录)。
2.作品内容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设计请参照模板要求填写;教学课件需保证能正常播放查看;课堂实录以视频格式为主,若没有拍摄设备也可以提交文字记录。
3.所有作品必须原创,做真实的自己,如出现雷同,视为无效。
4.以附件形式统一提交应用成果。
(注:由于成果上传需要一定时间,请确保其上传成功后,再点击“提交”按钮)。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word文档5篇精选

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一、学习目标与任务的确定1.学习目标描述用可观察行为动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2.学习资料与学习任务说明包括学习资料的选择、学习形式的确定、学习结果的描述、学习重点及难点的分析3.问题设计精心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思考所学的资料二、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生的一般特征、入门技能、学习风格等。
三、学习环境选择与学习资源设计1.学习环境的选择学习环境包括:简易多媒体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多媒体网络教室、移动学习环境等。
2.学习资源的应用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的,并能在线阅读,实现共享的多媒体学习材料。
(1)学习资源的类型包括:网络课件:适用于知识点的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整门课程的教学专题站:某一专题的学习和研讨案例库:典型个案的分析题库:单元或课程的练习测试等等。
(2)学习资源资料要点及来源简要说明每个学习资源的名称、网址及主要资料。
(3)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
供给事实,建立经验;B。
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
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
供给示范,正确操作;E。
呈现过程,构成表象;F。
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
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
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
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
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
自定义。
(4)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
设疑播放讲解;B。
设疑播放讨论;C。
讲解播放概括;D。
讲解播放举例;E。
播放提问讲解;F。
播放讨论总结;G。
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
学习者自我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
自定义。
四、学习情境的创设1.学习情境的类型情境的类型包括真实性情境、问题性情境和虚拟性情境或其他。
2.学习情境的设计情境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
情境创设必须反映出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联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重组和改造;能够帮忙学生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此处要对所选择的某一情境类型做一简要描述五、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活动的组织包括自主学习的设计、协作学习的设计和教学结构流程的设计等资料。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从课堂教学到管理决策,学校教育信息化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数十年的探索与积累。
近年来,在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驱动下,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学校ICT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电子教材和数字化图书馆等几个方面介绍中国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成果。
一、学校ICT基础设施建设学校ICT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学校信息化的关键。
目前,中国大多数地区都已实现了校园网覆盖。
教育部的“校园网互联互通计划”也在积极推进,将中国的高校、学校与全球互联网建立起紧密联系。
在硬件设备方面,高速光纤、数字化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的应用也在不断提升网络带宽和稳定性,满足了学校信息化的要求。
二、网络课程平台建设网络课程平台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另一项关键建设。
这种平台能够支持在线教学、资源共享和学习管理等功能。
当前,中国的教育部门已经积极构建和推广国内知名的网络课程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和“智慧校园平台”,提供了高质量的在线课程和教学资源。
同时,互联网巨头如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等公司也纷纷投入巨资开发自己的在线教育和学习平台,形成了一种市场竞争和资源共享的格局。
三、电子教材电子教材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通过电子教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材内容,而且还能进行交互式学习,比传统纸质教材更为灵活、便捷。
目前,中国的电子教材经历了内容丰富、规格标准化和知识点智能化等多个发展阶段。
很多出版社和互联网企业如新华书店、当当网、京东等都开始投入电子教材的开发和推广。
四、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是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最新成果之一,也是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
通过数字化图书馆,学生可以方便地获取到各种学科的电子图书,促进自主学习和自我培养。
在中国,教育部还在指导和推广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完善的数字资源数据库和平台技术支持。
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成果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不仅是数字化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学校教学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成果——小学英语教学案例《乌鸦喝水》

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成果——小学英语教学案例《乌鸦喝水》《乌鸦喝水》是一则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应用。
以下是该案例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课文中的单词和短语。
2.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文本的理解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乌鸦喝水》课文PPT展示。
2.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乌鸦喝水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T: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Do you know whatthe bird is doing?S1: The bird is drinking water.T: That's right. The bird is drinking water. Do you knowwhat kind of bird it is?S2: It's a crow.T: Good job! It's a crow. 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story about a crow. Are you ready?2.阅读理解(15分钟)通过展示PPT,让学生阅读课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T: Now, let's read the story together. Please read it silently first.[学生阅读课文]T: Now, let's read the story aloud together.[学生齐读课文]T: Now, I will show you some questions. Please answer them according to the story.[展示问题]1. What is the crow doing in the story?2. Why is the crow thirsty?3. What does the crow see in the jar?4. How does the crow get the water out of the jar?5. How does the crow feel after drinking the water?[学生回答问题]3.听力训练(10分钟)通过播放录音,让学生进行听力训练。
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成果——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乌鸦喝水》

信息技术融合创新应用成果——小学数学
教学案例《乌鸦喝水》
简介
本文档介绍了一种融合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小学数学教学案例,题为《乌鸦喝水》。
目标
通过该教学案例,旨在帮助小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
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概述
《乌鸦喝水》是一种互动式数字游戏,通过结合数学问题和信
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展示乌鸦喝水的场景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
入问题讨论。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思考乌鸦喝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3. 信息技术应用:引入信息技术工具,如计算器或电子白板,
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进行计算和记录。
4. 分享和讨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进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5. 总结:总结案例中学生的解决方法和思考过程,强调数学知
识的应用和信息技术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 学会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应用技能。
-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效果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记录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以及对学生提问的回答等方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
总结
通过《乌鸦喝水》这个案例,结合数学教学和信息技术应用,
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上是关于小学数学教学案例《乌鸦喝水》的信息技术融合创
新应用成果的简要介绍。
信息技术作业信息技术应用成果

信息技术作业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使得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作为信息技术领域的从业者,我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取得良好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信息技术应用在作业中的一些成果,以及对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积极影响。
一、自动化处理信息技术在作业中的一个重要应用成果是自动化处理。
以往繁琐的手工操作或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现在,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编写程序、开发软件等方式将一些重复性的工作自动化处理。
例如,信息技术可以用于自动化清洗和分析数据、自动生成报告和统计图表等,极大地提高了作业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实时协作与沟通信息技术将传统的纸质文档和面对面的会议逐渐取代,为作业中的协作与沟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和云存储等技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同事或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和协作。
这不仅大大加快了决策和协作的速度,还提高了信息的传递和保存效率,以及工作的灵活性和便捷性。
三、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信息技术在作业中的另一个应用成果是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在过去,对于大量的数据,我们往往需要手动整理和分析,难以及时获取和掌握对工作有价值的信息。
而现在,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从中发现隐藏的规律和趋势,并提供给决策者科学的依据。
这有助于作业中的决策制定、问题解决和业务优化。
四、虚拟化与云计算信息技术应用的另一个重要成果是虚拟化和云计算。
通过虚拟化技术,我们可以在一台服务器上同时运行多个虚拟机,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和硬件投入的效益。
而云计算则为作业提供了弹性和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通过将应用和数据托管在云平台上,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资源,并降低了作业成本和风险。
五、信息安全与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成果之一是信息安全和风险管理的提升。
在信息化的作业环境中,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性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深度渗透到各个领域和行业。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需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来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为学生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学习方式。
本文将介绍一个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课程概述本教学设计方案主要应用于高中数学课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数学教学与网络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内容:1.数学公式的输入和输出2.数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3.数学知识的交流和分享二、教学方法本教学设计方案采用的是“项目化教学法”。
同时,采用网络教学这种新的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够在网络上参与到课程中来,用网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过程1. 布置任务:老师在班级群或者在线教室上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上搜索到相关的数学公式,同时还需要收集一些数学数据。
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互相交流,探讨相互之前的学习成果。
2.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在收集到相关数学公式和数据后,学生可以通过相应的软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且制定一些高质量的报告,可以是ppt或者是word文档等。
3. 借助网络进行交流和分享:学生可以在此时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成果,并且进行一些自由讨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加深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效果1. 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 通过网络这种新的教学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佳便捷的学习方式。
3. 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和沟通性。
4. 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操作。
五、适用范围本教学设计方案主要适用于中学数学教学,特别适用于高中数学课程。
同时,该教学设计方案也适用于其他具有数学相关内容的教学,如物理、化学等。
六、教学环境该教学设计方案需要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包括网络空间、网络设备和网络教学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四:应用成果:信息技术应用成果(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根据学生的冋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
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
(勾画做记号)
(4)专项练习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 0240. 031
X 0. 14X 0.026
9678
2426
0. 3360.000338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5 8 6.25 2.04
X4. 2 X0.18 X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436112505712
四、拓展延伸
67X0. 3 2. 14X6.2
做一做:先判断积里应该有儿位小数,再计算。
P.8页5题。
先让学牛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五、冋顾
冋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作业:P8 7、9 题。
P9 13 题。
------------ \
/L耳I入,/ 鴻幣
六、流程图:
小数乘小数2 J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针对学习流程的设计的各流程,
教学设计评价量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