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考研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考研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考研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A. 《哈姆雷特》B. 《李尔王》C. 《麦克白》D. 《悲惨世界》答案:D2. “文以载道”这一文学观念主要强调的是:A. 文学的审美功能B. 文学的教育功能C. 文学的娱乐功能D. 文学的政治功能答案:B3.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意境”一词最早见于:A. 《诗经》B. 《楚辞》C. 《文心雕龙》D. 《诗品》答案:C4. 下列哪位作家不是意识流文学的代表人物?A. 弗吉尼亚·伍尔夫B. 詹姆斯·乔伊斯C. 威廉·福克纳D. 欧内斯特·海明威答案:D5. “现实主义”在文学中主要指的是:A. 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文学流派B. 强调文学形式和技巧的文学流派C. 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文学流派D. 以超现实和荒诞手法表现现实的文学流派答案:A6. 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不包括:A. 对传统的反叛B. 对现实的逃避C. 对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D. 对语言的革新答案:B7. 下列哪部作品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A. 《百年孤独》B. 《动物农场》C. 《了不起的盖茨比》D. 《老人与海》答案:A8. 在文学创作中,“典型”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A.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B.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情节C.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环境D. 文学作品中的典型风格答案:A9. “新批评”理论主张文学批评应该:A. 关注作者的生平和背景B. 关注文学作品的社会影响C. 关注文学作品本身的艺术特性D. 关注文学作品的道德价值答案:C10.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A. 《红楼梦》B. 《西游记》C. 《三国演义》D. 《金瓶梅》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案: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对个人情感和想象力的强调,对自然的崇拜,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推崇。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一、名词解释1、文学:答案:文学是显现在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
地理学。
2、话语蕴藉:答案:对文学活动的特殊的语言与意义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3、艺术构思:答案: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以心理活动和艺术概括方式,创造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意象序列的思维过程。
4、艺术真实:答案:以主观性感知与诗艺性创造,在其营构的假定性情境中表现对社会生活内蕴、特别是那些本质性规律性的东西的认识与感悟。
5、诗:答案: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二、简答题1、列举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答案:从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这一流动系统来看,文学理论有文学哲学、文学心理学、文学信息学、文学符号学等基本形态;从文学创造——艺术价值——文学消费这个流动系统看,文学理论有文学社会学、文学价值学、文学文化学等基本形态。
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是什么?答案:根据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文学活动应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我们认为这四个要素是文学活动的四个基本要素。
它们在文学活动这个整体中不是彼此孤立地或静止存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浑然一体。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什么?答案:第一、文学艺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第二、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第三、文学艺术是一种艺术生产。
三、论述题1、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意识答案: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文学做为审美意识形态,从目的上看,既是无功利的,也是功利的。
确切地说,无功利是直接性的,功利性是间接的,直接的无功利性总是实现间接功利性的手段。
从方式上看,既是形象的,也是理性的。
文学是形象的,这是由于文学的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的;同时,文学又是理性的,即文学创作、阅读及形象本身都与某种简接的或深层的理性思考有关,这是由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的。
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一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是研究文学的本质、功能、创作、欣赏和批评等方面的基础性学科。
以下是一份自考文学概论的模拟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第一要素是()A. 语言B. 情节C. 人物D. 主题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文学的基本功能?()A. 审美B. 娱乐C. 教育D. 宣传答案:D3. 文学创作中的“灵感”通常来源于()A. 个人想象B. 生活实践C. 梦境D. 随机事件答案:B4. 在文学批评中,新批评主义强调的是()A. 作者意图B. 文本自身C. 读者反应D. 社会背景答案:B5. 下列哪位作家不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A. 托尔斯泰B. 巴尔扎克C. 卡夫卡D. 狄更斯答案:C6. 文学语言与日常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A. 规范性B. 形象性C. 逻辑性D. 简洁性答案:B7.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体现了文学欣赏中的()A. 主观性B. 客观性C. 多样性D. 一致性答案:C8. 下列作品中,属于浪漫主义文学的是()A. 《巴黎圣母院》B. 《百年孤独》C. 《动物农场》D. 《局外人》答案:A9. 文学中的“意象”是指()A. 文学形象B. 文学语言C. 文学主题D. 文学情节答案:A10. 文学作品的“三一律”是指()A. 时间、地点、情节的统一B. 人物、情节、主题的统一C. 情感、形象、语言的统一D. 思想、艺术、技巧的统一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文学的审美价值。
答案:文学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其能够通过语言艺术的形式,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情感共鸣,提供美的享受。
文学作品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如象征、隐喻、拟人等,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情感,从而实现对读者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提升。
2. 论述文学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文学与社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首先,社会是文学创作的土壤,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卷2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卷2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1.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A.一种语言艺术B.审美意识形态C.作家体验的凝结D.作者与读者沟通情感的渠道正确答案:B解析:从社会结构的角度看,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从作家的角度看,文学是作家个体的体验的凝结;从读者的角度看,文学是作者与读者情感沟通的渠道;从作品构成的角度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故答案选B。
2.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最为活跃、最易变化的是【】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C.物质文化D.理念文化正确答案:C解析:在广义的文化概念中,文化被分为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其中物质文化最为活跃,容易变化;精神文化则惰性最大,不易改变。
3.林语堂认为“汉语的单音节性”造就了【】A.中国文学的主题B.中国文学的风格C.中国文学的美D.中国文学的文体正确答案:C解析:林语堂注意到中国文学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汉语的单音节性”。
这种极端的单音节性造就了极为凝练的风格,造就了中国文学的关。
4.提出“小说界革命”口号的人是【】A.王国维B.鲁迅C.茅盾D.梁启超正确答案:D解析:19世纪以后,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等论著中阐述的小说理论强调了叙事艺术与国民性格的关系,进而提出“小说界革命”的口号,倡导了一种与社会改造目的直接相关的叙事理论。
5.文学语言组织的文法层面的构成要素有【】A.语法、逻辑、修辞B.声调、语调、情调C.词法、句法、篇法D.字法、词法、句法正确答案:C解析:文法是指“作文”和“作诗”之“法”,即文学创作的法则,主要指文学语言组织在语词、语句和篇章方面的构成法则。
6.李白的《月下独酌》之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在意境创造上属于【】A.情景并茂式B.情中见景式C.虚实相生式D.景中藏情式正确答案:B解析:情中见景是意境创造方式之一,往往是直抒胸臆的。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和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以“生活-作家-作品-读者”系统为对象的批评方法是()。
[A] 文学现象批评[B] 文学观念批评[C] 文学过程批评[D] 文学批评形态学2、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
[A] 思想、生活、技巧、知识[B] 情节、结构、人物、事件[C] 作品、作家、读者、世界[D] 创作、文本、传播、阅读3、表现手法是指文学创作中作家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作家审美体验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
[A] 白描、叙述、抒情、议论[B] 描写、叙述、旁白、议论[C] 白描、叙述、旁白、议论[D] 描写、叙述、抒情、议论精品资料4、文学理论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学科,是一门()。
[A]无意识性的学科[B] 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C]审美意识性的学科[D] 非意识形态性的学科5、即使在自然这一审美对象面前,人也是通过(),才使得自然成为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
[A]自然的人化[B] 自然对理念的确证[C]自然规律的自我显现[D] 完全顺应自然规律6、主要是在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自考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目中只有一个是符号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提出‚境生于象外?的我国古代文论家是( ) A. 王昌龄 B. 皎然C. 司空图D. 刘禹锡答案,D2. 哲理性是文学象征意象的( )A. 表现手段B. 审美特征C. 形象特征D. 本质特征答案,D3. 能真正体现作家的艺术品格(也即创作个性)的语体是( ) A. 规范语体 B. 自由语体C. 抒情语体D. 叙事语体答案,B4. ‚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这段对文人‚感物?过程的描述出自( ) A. 陆机的《文赋》 B. 曹丕的《典论•论文》C. 钟嵘的《诗品》D. 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答案,D5. 下列关于艺术情感与自然情感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自然情感具有普遍的可传达性B. 艺术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C. 自然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D. 艺术情感的明显特征是私人性答案,B6. 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以( )为中心的各种文学现象。
A. 作家 B. 文学作品C. 文学流派D. 文学思潮答案,B7. ‚学问有渊源,文章有法度。
文有文法,诗有诗法,字有字法,凡世间一能一艺,无不有法。
得之则成,失之则否。
?提出这一论断的我国古代理论家是( )A. 苏轼B. 李东阳C. 王安石D. 揭曼硕答案,D8. 童话《狼和小羊》中狼的形象是( ) A. 典型形象 B. 圆形形象C. 表意型形象D. 性格形象答案,C9. 对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这两个概念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 创作个性是小于文学风格的概念B. 创作个性是大于文学风格的概念C. 创作个性是等于文学风格的概念D. 创作个性与文学风格两个概念无关答案,A10. 在文学研究中提出文学活动是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四个要素构成的理论家是( )A. 亚理士多德B. 艾布拉姆斯C. 苏珊•朗格D. 英加登答案,B11.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

2023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1. 【单选题】狭义文化概念的含义是()A(江南博哥). 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B. 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C. 人类的符号活动及其产品D. 人所需要、制作和发明的一切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文化是个人的素养及其程度,包括人受教育的程度、知识的多少、涵养的高低等,这是狭义的文化概念。
2. 【单选题】“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
”语言的此定义出自()A. 索绪尔B. 但丁C. 黑格尔D. 萨丕尔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有个著名定义:"语言是纯粹人为的、非本能的,凭借自觉地制造出来的符号系统来传达观念,情绪和欲望的方法。
”这个定义突出了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特点:语言是人类创造的、旨在表达意义(观念、情绪和欲望)的符号系统。
3. 【单选题】对于声调和语调之间的关系,提出著名的“代数和”的是()A. 陈望道B. 赵元任C. 汪曾祺D. 老舍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赵元任提出了著名的“代数和”论,认为声调(字调)加在语调的起伏上面就像海浪上的微波,即滚滚浩荡的波涛之上还有轻微起伏的小波,二者达成“音高运动的代数和”,从而有助于形成汉语音律美。
4. 【单选题】构成意境论的“两大因素”是()A. 意与境B. 情与景C. 意与情D. 情与境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我国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大致在唐代已经确立。
总的来说它有两大因素、一个空间,即情与景两大因素和审美想象的空间。
5. 【单选题】意境的美感特征是()A. 情景交融B. 虚实相生C. 呈现生命律动D. 韵味无穷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意境以它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的美感特征和呈现生命律动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
6. 【单选题】黑格尔说“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他的意思是说()A. 文学形象不能融合抽象思维B. 文学形象是具体可感的C. 文学形象应该逼肖自然D. 文学形象只为感官的愉悦而存在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黑格尔说:“艺术的内容就是理念,艺术的形式就是诉诸感官的形象。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学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客观性B. 主观性C. 创造性D. 逻辑性2. 下列哪部作品被认为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百年孤独》C. 《悲惨世界》D. 《安娜·卡列尼娜》3. 以下哪位作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A. 鲁迅B. 莫言C. 村上春树D. 张爱玲4. 文学创作中“灵感”的作用是什么?A. 决定性作用B. 辅助性作用C. 无作用D. 可有可无5. 以下哪种修辞手法不属于比喻?A. 明喻B. 暗喻C. 拟人D. 对比6. 以下哪一项不是文学批评的功能?A. 指导创作B. 评价作品C. 娱乐消遣D. 教育引导7. 以下哪种文学形式属于叙事文学?A. 诗歌B. 小说C. 散文D. 戏剧8. 以下哪位诗人不属于浪漫主义?A. 李白B. 杜甫C. 拜伦D. 雪莱9. 以下哪种文学理论不属于结构主义?A. 形式主义B. 符号学C. 叙事学D. 接受美学10. 以下哪部作品是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A. 《荒原》B. 《老人与海》C. 《等待戈多》D. 《尤利西斯》答案:1. C2. B3. A4. B5. D6. C7. B8. B9. D 10.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文学作品的三个层面包括语言层面、形象层面和______。
2. 现实主义文学主张通过______来反映社会现实。
3.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______和形式的创新。
4.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______和节奏。
5. 叙事文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物、情节和______。
6. 文学批评的三个主要功能是指导创作、评价作品和______。
7.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的自由表达和对______的追求。
8. 象征主义文学通过象征和暗示来表达作品的深层意义。
9. 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是由其内部结构决定的。
10. 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学作品的接受和解读过程中的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以“生活-作家-作品-读者”系统为对象的批评方法是()。
[A] 文学现象批评[B] 文学观念批评[C] 文学过程批评[D] 文学批评形态学2、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一书中提出的文学四要素是指()。
[A] 思想、生活、技巧、知识[B] 情节、结构、人物、事件[C] 作品、作家、读者、世界[D] 创作、文本、传播、阅读3、表现手法是指文学创作中作家运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传达作家审美体验所采用的各种具体的艺术手段和方法;主要包括()。
[A] 白描、叙述、抒情、议论[B] 描写、叙述、旁白、议论[C] 白描、叙述、旁白、议论[D] 描写、叙述、抒情、议论4、文学理论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学科,是一门()。
[A]无意识性的学科[B] 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学科[C]审美意识性的学科[D] 非意识形态性的学科5、即使在自然这一审美对象面前,人也是通过(),才使得自然成为具有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
[A]自然的人化[B] 自然对理念的确证[C]自然规律的自我显现[D] 完全顺应自然规律6、主要是在批判地继承()的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合作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
[A]德国古典哲学、文学、文艺学[B]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文学思想[C]法国唯物主义的美学和文学思想[D] 古希腊的文艺思想7、审美评价是包含在文学活动中的作家或读者的()。
[A] 意志态度[B] 主观情感态度[C] 客观理智态度[D] 既有主观态度,又有客观态度8、提出“文学生产的客体即原始想象”这一学说的是()。
[A] 荣格[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D] 萨特9、()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生产的一股内在动力。
[A] 材料储备[B] 艺术发现[C] 创作动机[D] 创作灵感10、()倾向于“修饰”人物或事件,把与人太切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开,以造成似曾相识的生疏感。
[A] 简化[B] 陌生化[C] 变形[D] 突出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诗歌按其内容性质来分有两类,即()。
[A] 叙事诗[B] 散文诗[C] 戏剧诗[D] 抒情诗12、下列关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正确的说明是()。
[A] 人类文学最悠久、最重要的创作方法之一[B] 主张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逼真地再现生活,注重细节的真实描写[C] 代表作家有巴尔扎克、斯汤达、雨果、托尔斯泰等[D] 隐蔽地表现作家的思想感情,通过人物的命运遭遇,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13、现实主义的典型化,特别重视()。
[A] 现象真实[B] 细节真实[C] 本质真实[D] 情感真实14、精神生产作为“特殊的生产”,它不同于物质生产的特征主要是()。
[A] 它是一种符号性的生产[B] 它是一种观念性的生产[C] 它是一种工具性的生产[D] 它是一种富于个性的自由创作活动15、从严格意义上讲,文艺学一般包括三个分支,即()。
[A]文学史[B]文学理论[C]文学批评[D]文学批评史和文学理论史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6、文学语言17、文学观念18、意境19、陌生化20、即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1、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22、怎样理解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创作动机萌发阶段?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23、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雅与俗的问题?24、试论文学批评的作用。
《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6、标准答案:文学语言是能够唤起形象与情绪记忆并有利于激发表象自觉定向变异从而催生并最终物化文学形象的语言。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四章)17、标准答案:文学观念是指人们对于文学是什么等文学基本问题的看法,它整体影响着人们的文学活动。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一章)18、标准答案:意境指的是抒情性文学作品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谐广阔的艺术空间,是蕴涵着作家丰富情思和深广人生意味而能诱发令人回味无穷的审美体验的艺术境界。
它主要具有情景交融、境生象外和韵味无穷三个美学特征。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九章第三节:意境及其创造)19、标准答案:陌生化倾向于不用习见的“称谓”,而是以作者或人物似乎都未见过此事物,不得不以陌生的眼光如实地描写它,以消解“套板反应”,进而使读者产生某种新奇感的构思方式。
陌生化把与人太贴近的事物或现象从身边推开,从而造成似曾相识的陌生感。
陌生化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九章: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20、标准答案:即兴是作家因受某一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兴会来临,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地创造出某作品的状况。
它的特点是趁热打铁。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六章)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5分,共10分)21、标准答案:(1)作品中的景不是原本的自然之景,而是由抒情话语组织表现出来的,被赋予了情感内涵的画面。
(2)作品中的情不是空洞和概念之物,而是由景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的情感过程。
(3)作者写景,意在言情,表达独而微妙的感受。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九章: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22、标准答案:创作动机是指创作主体的审美创作需求处于激活状态,促使他通过创作去吐露、宣泄,成为一种强大的、不可遏制的创作推动力。
“如鲠在喉,一吐为快”,是此时的典型心态;只有满足了这种审美创作需求,主体的内心才会从失衡状态趋向恢复平衡。
创作动机的发生依赖主体内心需要与外部刺激触发两方面相互作用。
作家内心需要来源于前创作阶段的积累;而外部刺激触发的情况极其复杂,依据触发因素,可以分为情境触发、原型触发、意念触发和形象触发等主要类型。
创作动机的作用:一是引导作用,即明确了文学创作的具体目标,也就是写什么;此后的创作活动全部围绕这个目标进行。
二是动力作用,即获得了创作活动的巨大动力;创作是艰苦的,没有强有力的动力支持就很有可能半途而废。
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六章第二节:文学创作过程中的心理机制)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23、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七章)24、复习范围或考核目标:(课件第十五章:文学批评)北京语言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文学概论》模拟试卷二注意:1.试卷保密,考生不得将试卷带出考场或撕页,否则成绩作废。
请监考老师负责监督。
2.请各位考生注意考试纪律,考试作弊全部成绩以零分计算。
3.本试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90分钟。
4.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所有答案必须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上不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1. 理论来源于实践活动;文学理论来源于文学实践活动。
其中的文学实践活动是指()。
[A] 文学创作、文学传播、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运动和文学研究[B] 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运动和文学研究[C] 文学创作、文学欣赏、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D] 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2、作家的审美意识主要包括()。
[A] 审美体验能力、审美领悟能力、审美想象能力[B] 审美感受能力、审美体验能力、审美想象能力[C] 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创作精神[D] 审美理想、审美情趣、欣赏模式3、下列关于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中外文学史上一种重要的创作方法[B] 多运用理想化的手法,塑造理想化的艺术形象[C] 主张象征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和表现方法,而且是文学的本质,是文学与现实的基本关系[D] 具有寓意性、间接暗示性、朦胧多义性和客体意象性4、文学创造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它作为主观体验是一种心理过程,它内隐着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宗教、审美诸多社会性的需要和态度,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对社会生活的评价。
[A]形式创造[B] 情感把握[C] 艺术概括[D] 艺术真实5、()是文学的创作与鉴赏两大活动的联接点。
[A] 作者[B] 读者[C] 作品[D] 体验和想象6、文学作为反映,是()。
[A] 判断与推理的统一[B] 个别和一般的统一[C] 表现与再现的统一[D] 概括与分析的统一7、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
[A] 城市小资产阶级的悲观失望情绪[B] 中下层资产阶级,特别是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不满情绪[C] 无产阶级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抗情绪[D] 大资产阶级的没落情绪8、“意象”作为一个概念最早出现于()。
[A] 《周易》[B] 《论衡》[C] 《文心雕龙》[D] 《人间词话》9、原始的文学传播方式主要是()。
[A] 口头传播[B] 书籍传播[C] 视听传播[D] 代代相传10、()指出:“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黑格尔[D] 列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题号处。
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1、属于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是()。
[A] 象征主义[B] 田园诗歌[C] 古典主义[D] 荒诞派戏剧12、我们对待文学遗产的正确态度是()。
[A] 有批判有继承[B] 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C] 全盘吸收[D]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3、下列对文学理论、文学发展史、文学批评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 文学理论比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更具深刻性和普遍性[B] 文学理论可以指导文学史研究和文学批评[C] 文学理论比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更正确[D] 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关系14、广义的文学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