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临床科室质量指标

临床科室质量目标(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1、平均住院日(各科目标值由医务科确定,并统计反馈)2、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职能部门统计反馈)3、3个工作日内病历回收率≥90%(职能部门统计反馈)4、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职能部门统计反馈)5、死亡病例讨论率10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6、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5%(职能部门检查反馈)7、对住院时间超过30天病例进行统计并进行原因分析、评价率100%(本科室统计,分析评价)8、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50%(职能部门统计反馈)9、临床路径管理入组完成率≥70%(职能部门统计反馈)10、上级医师对诊疗方案的核准率10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11、对单病种指标进行监测并控制12、生命支持类急救设备完好率10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13、医务人员对不良事件报告制度的知晓率10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14、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执行率10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15、重点疾病患者住院死亡率控制在基准值以下(职能部门统计反馈)16、重点手术患者住院死亡率控制在基准值以下(职能部门统计反馈)17、对出院2周与1个月内再住院患者进行统计并进行原因分析、评价率100%(本科室统计,分析评价)18、对非计划重返手术室病例进行统计并进行原因分析、评价率100%(本科室统计,分析评价)19、择期手术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并进行原因分析、评价率100%(本科室统计,分析评价)(二)药学质量控制指标1、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百分率≤60%(职能部门统计反馈)2、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强度≤40DDDs(职能部门统计反馈)3、I类切口(手术时间≤2小时)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30%(职能部门统计反馈)4、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率≤45%(职能部门统计反馈)(三)护理质量与安全指标1、护理操作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正确执行核对程序≥9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2、高危患者入院时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9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3、患者在院期间压疮发生率<0.6%(职能部门检查反馈)4、高危患者入院时压疮风险评估率≥9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5、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95%(职能部门统计反馈)(三)医院感染控制指标1、医院感染发病率(各科的目标值由院感科制定,并统计反馈)2、多重耐药菌感染核心预防措施执行率>8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3、院感病例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送检率>8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4、重点科室手卫生正确率10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5、普通科室手卫生正确率>8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6、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五)传染病管理指标1、传染病报告率100%(职能部门检查反馈)(六)科室专业特色指标(根据专业特点自定)。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2、跌倒发生率;
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
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
5、24/48小时重返ICU率;
6、手术患者重点并发症(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11、传染病报告率100%;
12、甲级病历90%;
13、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
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科室重点监测指标
指标
科室数据
科室医疗质量评价指标
指标
科室数据
1、月门诊人次;
2、出院人次;
3、平均住院床日;
4、药品比例;
5、床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率95%;
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7、处方合格率达95%;
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9、出入院诊断负符合率90%;
10、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
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
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10、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医院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XXX人民医院医务科2019-01-18修订医院对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目标(一)临床医疗1.病床使用率≤93%2.病床周转次数≥35次/年3.平均住院日≤10天4.住院药占比≤30%5.住院基药比≥50%6.入院患者三日确诊率≥90%7.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8.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9.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10.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11.符合重症评估患者≥30%12.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13.疑难病症好转率≥90%14.住院患者死亡率≤1.5%15.三级以上手术率≥30%16.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7.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18.无发生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19.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20.不良事件报告率≥20件/百床/年21.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22 .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告知率100%23.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4.本地患者复诊预约比例≥20%25.住院患者满意度≥90%26.投诉按时反馈率100%27.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完成率≥90%28.住院病历首页各项信息的正确率≥98%(二)急诊29.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0.急诊人员设备操作与技能考核合格率≥95%31.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32.需急诊会诊患者,10分钟内获得会诊率≥95%(三)门诊33.处方合格率≥95%34.门诊基本药物使用比例≥35%35.普通门诊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比例≥60%36.挂号、候诊、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37.门诊患者满意度≥90%(四)护理38.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95%39.静脉输液、吸氧、无菌技术、吸痰、引流管护理、背部护理、背部护理、心肺复苏等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合格标准为90分)≥95%;基础护理合格率≥90%(合格标准为90分)40.危重患者(特护、一级护理)护理合格率≥90%(合格标准为85分)41.护理人员对所管患者病情知晓率≥90%42.患者对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度≥90%43.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100%;知晓率≥95%44.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合格标准为85分)≥95%45.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应达到100%46.无护理并发症(压疮、坠床)(已上报的难免压疮、院前压疮例外)47.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零48.新护士上岗前培训率100%;49.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95%(90分合格);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每年一次,参与率100%50.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51.重症医学科护床比≥2.5:152.手术室护士与手术间比≥3:153.责任护士负责患者数≤854.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100%55.护士每年离职率<10%56.护理人员“三基”考核合格率100%(90分合格)57.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五)医院感染58.手卫生依从性≥70%59.洗手正确率英≥90%61.医院感染率≤10%60.医院感染漏报率≤10%62.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1.5%63.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64.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六)医技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65.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66.检查报告缺陷率≤2%67.报告及时性≥95%68.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含预约时间)69.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特殊检查出报告24-48小时,细菌培养报告≤72小时。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指标

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指标科室医疗质量安全数据指标是评估一个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收集、分析和比较不同指标的数据,可以了解该科室医疗过程的有关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下面将分别介绍一些常见的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数据指标。
1.术后感染率:术后感染是指在手术后出现的与手术操作相关的感染。
术后感染率是用来评估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科室可以收集和统计手术病例的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感染率的变化趋势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和改进。
2.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是指患者在科室住院的平均时间。
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长短可以反映出科室的住院管理水平和治疗效果。
科室可以分析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变化趋势和相关因素,探讨并改进住院管理和治疗方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科室住院效率。
3.门诊复诊率:门诊复诊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门诊患者中需要再次复诊的比例。
门诊复诊率可以反映出科室门诊诊疗水平和医患沟通情况。
科室可以分析复诊率的变化趋势和原因,改进门诊诊疗流程和医患沟通方式,减少不必要的复诊。
4.不良事件报告率:不良事件报告率是指科室内发生的医疗不良事件的数量与科室总数的比例。
不良事件包括医疗事故、病人投诉、病人意外伤害等。
不良事件报告率可以反映出科室安全管理的效果和医疗服务的质量。
科室可以鼓励和规范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及时总结和分享经验教训,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5.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指患者对于科室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
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面试等方式进行,了解患者对科室医疗服务的评价和意见。
科室可以根据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增加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
6.医疗错误发生率:医疗错误发生率是指科室内发生的医疗错误的数量与科室总数的比例。
医疗错误包括诊断错误、用药错误、手术错误等。
医疗错误发生率可以反映出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的状况。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是评估医院整体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医疗质量和安全控制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下面将从医疗质量和安全两个方面介绍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一、医疗质量控制指标1.门诊病人满意度门诊病人满意度是通过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对医院门诊服务对满意程度。
包括对医生、护士、检验、药房等各个环节的评价,用来评估医院门诊质量是否达到患者的期望。
2.住院病人死亡率住院病人死亡率是对医院住院患者死亡情况的评估指标。
通过统计每年住院病人的死亡数量和总住院人数,计算出住院病人的死亡率,以监控医院的医疗质量。
3.康复率康复率是指患者在经过医院治疗后康复的比例。
通过追踪和评估患者的康复情况,可以了解医院的治疗效果和康复疗效,以及医院的康复治疗质量。
4.手术并发症率手术并发症率是指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的比例。
通过统计手术中并发症的数量和手术的总数,计算出手术并发症率,用来评估医院的手术技术和训练质量。
5.抗生素使用率抗生素使用率是指医院使用抗生素的比例。
抗生素的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造成影响。
通过监控抗生素的使用率,可以评估医院的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和质量。
1.医疗事故率医疗事故率是指医院发生的各类医疗事故的比例。
医疗事故包括手术事故、药物事故、输血事故等。
通过统计每年医疗事故的数量和总住院人数,计算出医疗事故率,用来评估医院的安全管理水平。
2.用药安全指标用药安全指标是评估医院用药安全的重要指标,包括药物误用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通过监控用药安全指标,可以提高药品的使用安全性,预防药物误用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包括手术操作安全、医疗器械使用安全等。
通过评估医疗操作安全指标,可以提高手术和医疗器械使用的安全性,预防手术事故和医疗器械不当使用导致的安全问题。
医院医务科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五篇

医院医务科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一、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1、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2、病床使用率≥85-90%,病床周转次数≥48次/年(每月一个床位周转4次,12个月共周转48次)3、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4、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手术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5、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治愈好转率≥90%6、麻醉死亡率≤0.02%,麻醉意外发生率≤0.5%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住院产妇死亡率≤0.02%8、2周内再入院发生率、1月内再入院发生率、非预期再手术发生率较前降低9、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100%,履行对患者各种知情同意的告知率100%10、术前病例讨论,疑难、死亡病例讨论率100%11、危急值报告率100%,手术部位的标识识别合格率100%12、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数≤3天,患者平均住院天数≤10天13、手术安全核查率100%,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14、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率100%,对口支援任务完成率100%1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全年无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医疗事故16、急救药品齐全,急救器械完好率100%,急诊留观时间≤72小时17、出诊医师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比例≥60%18、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60%二、护理质量管理指标1、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2、急救物品完好率100%3、手术安全核对率100%4、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05、住院期间患者压疮发生率06、住院期间患者跌倒、坠床发生率07、护理文书合格率≥95%三、医技质量管理指标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1、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2、检查报告误诊率≤3%3、报告及时性≥95%4、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5、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6、B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7、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分钟;平诊≤2小时8、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9、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50小时/周放射科:1、X光摄片甲片率≥90%2、废片率≤0.5%3、X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5%4、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60%5、CT检查阳性率≥60%6、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放射科服务满意度≥90%检验科:1、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80)2、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3、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95%4、尿沉渣异常复检率达100%5、报告单审核率达100%6、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上7、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病理科:1、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药剂科:1、处方复核率≥95%2、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3、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4、无假冒伪劣、过期药品5、药品供应满足率≥95%6、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30%7、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5%8、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0%9、每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10、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四、药事质量管理指标1、药品收入占医疗总收入比例≤42%2、抗菌药物品种≤35种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60%4、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40DDD以下6、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30%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24小时8、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9、门诊患者注射剂药物处方比例≤20%五、院感质量管理指标1、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2、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3、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16 ‰4、留置导尿所致泌尿系感染率≤4 ‰5、血管导管所致血行感染率≤4 ‰六、输血质量管理指标1、成分输血率≥95%2、临床用血审批合格率100%3、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4、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05、输血前四项检查率100%6、输血时效控制:血浆、血小板、红悬、全血7、输血室间质评达标合格(省级)七、病案质量管理指标1、申请单书写合格率≥95%2、报告单合格率≥95%3、处方合格率:≥95%4、病历归档时间≤7天5、甲级病历合格率90%,无丙级病历八、临床路径: 1、40种临床路径管理病种2、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50%3、临床路径管理入组完成率>90%4、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或持平5、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死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前下降或持平6、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治愈及好转率较前升高或持平医院科室质量与安全目标一、综合目标1、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规范医疗行为,以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为主线,圆满完成签订的目标管理相关任务。
医院各重点科室质量控制指标

医院各重点科室质量控制指标医疗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疗效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等。
其中,手术成功率衡量了医院开展手术治疗的效果,是一个重要的手术质量指标。
手术成功率高,代表着医院在手术技术、团队合作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疗效指标是衡量医院治疗效果的指标,比如癌症治疗的3年、5年生存率等。
不良事件发生率是指医疗过程中出现的意外事件,包括手术意外、药物不良反应、感染等。
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有助于提升医院的医疗质量。
服务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服务工作质量的指标,包括患者满意度、就诊便捷度、医患沟通等。
患者满意度是衡量患者对医院服务满意程度的指标,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评估。
就诊便捷度是指患者在医院就诊的便利程度,包括挂号、排队、检查等繁琐环节的简化。
医患沟通是指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包括医生的沟通技巧、信息的传递等。
安全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安全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医疗器械、药品使用安全、手术安全等方面。
医疗器械和药品使用安全是指医院在使用医疗器械和药品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泄漏、误用等情况。
手术安全是指医院开展手术时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是否存在手术风险、术前术后管理等问题。
管理质量指标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指标,包括绩效评价、资源利用合理程度、人员流动率等。
绩效评价是对医院综合管理工作的考核,包括经济效益、医疗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资源利用合理程度是指医院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是否合理利用资源,包括医疗设备、人员等。
人员流动率是指医院医生、护士等人员的流动情况,对医院管理水平有直接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科室的质量控制指标存在差异,这取决于科室的医疗特点和工作内容。
医院要根据各科室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指标,确保各科室的工作能够达到相应的质量要求。
同时,医院还应定期对各科室的质量控制指标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提升医院整体的质量水平。
医院医疗质量及安全控制指标

附件一: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一、所有科室:安全指标(一)医嘱合格率≥95%;处方合格率99%;(二)危急值报告、登记、处置率:100%;(三)每年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或隐患)报告例数:每百张开放床位年报告≥15件;辅助科室≥2件。
(四)不良事件上报率:100%。
(五)传染病漏报率0。
(六)患者满意度≥95%。
二、缺陷登记处理规范,每季度投诉发生次数不得超过3次,投诉及纠纷处理及时率100%。
三、临床科室:(一)门诊病历合格率≥95%(二)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三)平均住院日1.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8.50日;2.各临床科室: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控制指标(见附表一);(四)住院时间超30日患者例数;(五)出入院诊断符合率≥95%;(六)治愈好转率≥95%;(七)床位使用率≤93%;(八)在岗人员参加“三基”培训覆盖率100%。
(九)手术知情同意书签署规范,内容完整,合格率100%。
(十)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20%。
(十一)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40%。
(十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各临床科室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指标(另行下发)(十三)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控制指标(另行下发)(十四)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送检率≥80%。
(十五)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十六)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42%;(十七)病案首页主要诊断正确率达100%;(十八)出院病历3天回归率≥90%;(十九)“住院病历首页”各项信息的正确率≥95%;(二十)抢救成功率≥80%;(二十一)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签署率 100%。
(二十二)输血合格率≥95%;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质量管理:(一)医院开展7个病种临床路径管理;(二)医院开展6个单病种质量管理;(三)临床路径入组率较前升高;入组完成率≥70%;五、麻醉质量与安全指标:(一)麻醉工作量:各种麻醉例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 标
科室数据
1、月门诊人次;
2、出院人次;
3、平均住院床日;
4、药品比例;
5、床位使用率95%;
6、择期手术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7、处方合格率达95%;
8、住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9、出入院诊断负符合率90%;
10、完成成分输血指标达85%,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90%,血袋回收率100%;
7、手术患者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次手术)例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例数;
8、医院感染重点监测指标(呼吸机相关肺炎、静脉导管致血行感染、留置导管致感染等);
9、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
10、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11、传染病报告率100%;
12、甲级病历90%;
13、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14、医院感染漏报率≤10%,医院感染率≤10%;
1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符合率97%,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16、术前术后诊断符合率≥85%;
17、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60%。
科室重点监指标
指 标
科室数据
1、压疮发生率;
2、跌倒发生率;
3、管路脱落发生率(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管、胃管、引流管、深静脉插管等);
4、意外伤害发生率(烫伤,坠床、自杀、走失等);
5、24/48小时重返ICU率;
6、手术患者重点并发症(手术患者手术后肺栓塞、手术患者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手术患者手术后败血症发生率、择期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