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释义

合集下载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后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

老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将其作为主题歌歌词。

作品原文: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作品注释:(1)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2)淘尽:荡涤一空。

(3)成败:成功与失败。

《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4)青山: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5)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6)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

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7)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

也指美好的岁月。

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8)浊(zhuó):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9)古今:古代和现今。

《史记·太史公自序》:“故礼因人质为之节文,略协古今之变。

”(10)都付笑谈中:在一些古典文学及音乐作品中,也有作“尽付笑谈中”。

作品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么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惯于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创作背景:1511年(明朝正德六年),杨慎获殿试第一。

1524年因得罪世宗朱厚熜,杨升庵被发配到云南充军。

他戴着枷锁,被军士押解到湖北江陵时。

正好,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在江边煮鱼喝酒,谈笑风生。

三国演义开篇词译文

三国演义开篇词译文

三国演义开篇词译文
《三国演义》开篇词原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译文:
哎呀妈呀,那滚滚流淌的长江水一直往东流去,浪花不停地翻腾,
把好多英雄人物都给冲没影啦!是是非非、成功失败,转过头来一看,啥都没啦,一场空!那青青的山还是在那儿立着,太阳不知道多少次
升起又落下,红彤彤的。

有个头发都白了的打鱼砍柴的老头在江边小洲上,早就习惯了看秋
天的月亮、春天的风。

弄上一壶度数不高的酒,高兴地跟朋友碰上了面。

从古到今那么多的事儿,全都变成大家闲聊时候的谈资啦!
这开篇词出自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

您瞧瞧,这长江水哗哗地流,一刻不停,就像时间一样,带走了多
少英雄豪杰。

那些个争来争去的事儿,不管是对是错,成功还是失败,到最后啥也没剩下,就像一阵风似的。

山还是那座山,太阳照常升起
落下,岁月不断流转。

那个老白头发的老头,天天在江边晃悠,啥样
的景色都看遍了,心里可淡定了。

朋友来了,一起喝点小酒,乐呵乐呵,说起过去发生的那些大事小情,哈哈一笑,不当回事儿。

这词写
得多有意思,让人感慨万分呐!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反正咱读起来,就感觉人生啊,起起落落,别太较真,就当成个故事来讲讲,也挺好
玩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意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意思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意思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讲述了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后开创基业的故事,全书共120万字,读起来却让人爱不释手。

其中有一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人像那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奔流而去,又有多少人像那闪着光亮的浪花一样默默无闻地消失。

水波涛汹涌的江水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去,为何还要说它把多少英雄都带走了呢?在古代社会,并没有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发展,大家只能靠着自己的力量开拓自己的疆土,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天下。

自然也免不了有许多战争,在动乱的社会里,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会活下去,因此就更容易让人们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成为英雄,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

人们纷纷投靠到能够安居乐业的主公麾下,表现自己的才华,以求得生存,达到自己的目标。

刘邦率领着汉军一路攻城略地,被项羽打败;曹操凭借着实力占据着北方大片土地,最后终于打败了袁绍;诸葛亮熟谙兵法,帮助蜀国建立了伟大的功勋,但当国家覆灭时他也一个人独守西城,泪洒大殿。

他们都是一时的英雄,最后却死在浪潮般汹涌的历史长河里。

那些英雄都成为过去,还有多少曾经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已经被我们遗忘,慢慢地淡出人们的视线,被时间吞噬。

风起云涌的三国时代,一位名叫“仲谋”的人站在石壁边挥舞着拳头,举起弓箭射出一支利箭,仿佛要穿透这几千年的厚重历史,射向未来。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虽然时代变了,但人们还没有把英雄气概抛掉,只是有人愿意付出行动,有人喜欢等待。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当我看完这句话,我想,这句话不仅是一句歌词,它还告诉了我一些道理。

只要我们肯努力,也可以像滚滚长江东逝水一样,创造出属于我们的辉煌!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出英雄的年代。

一个英雄诞生的背后,往往会伴随着另一个英雄的崛起。

明月装饰了你窗子你装饰了我的梦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鉴赏

明月装饰了你窗子你装饰了我的梦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鉴赏

明月装饰了你窗子你装饰了我的梦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鉴赏明月装饰了你窗子,你装饰了我的梦,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鉴赏夜幕降临,明月高悬于天空。

透过窗子,明月若隐若现,为宁静的夜晚增添了一抹诗意的色彩。

窗外的世界静谧而温暖,仿佛一幅画卷,让人心生遐思。

而你,则装饰了我的梦,温暖了我的心房。

人生中的每个人都渴望着能与某个人分享生活的点滴,与他共赴每个日出日落,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当你进入我的生命,就像那明亮的月光照进了我的窗子,照亮了我曾经黯淡的内心。

你的存在如此珍贵,如同一股清风吹拂着我疲惫的心灵,让我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因为你,我的梦境变得华丽而美好。

每个晚上,当我闭上双眼,仿佛又回到了我们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

在梦里,我们一起漫步在滚滚长江东逝水畔,感受浩渺的江水,感受时光的流逝。

河水宛如一位哲学家,默默地讲述着生命的变幻无常,而我们则在其间品味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如同滚滚长江东逝水永不停歇,生活中的变幻无常也从未间断。

但无论外界如何变幻,你的陪伴始终如一。

无论多少风雨,我们总能互相依靠,给对方带来温暖和力量。

就像那滚滚的长江,我们心中承载着无限的热情和希望。

你的爱如同江水,一直流淌在我心中,滋润着我前行的路途。

你是我的知己,是我梦中的伴侣。

与你相识相聚,我仿佛找到了失落已久的宝藏,找到了前进的勇气。

你给我带来了许多启迪,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宽容,怎样去感恩,在每个日子里都保持一颗感恩的心。

你的言辞如同阳光洒向窗前,温暖了我内心的寒冷。

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一首耐人寻味的歌曲,也是对生活的一种鉴赏。

在这滚滚东流的长江之上,人们见证着岁月的痕迹,感受着生命的变迁。

而你,则是我生命中的一道风景线,使我更加珍惜每一刻的相遇。

明月装饰了你窗子,你装饰了我的梦。

你的存在如同滚滚的长江,永不停歇。

在这喧嚣的尘世中,你是我宁静的港湾,给我带来了美好的回忆和无限的希望。

我们一起走过风雨,一起分享快乐与困难。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翻译及赏析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翻译及赏析1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朝代:明代作者:杨慎原文:《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翻译: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现在都是一场空,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

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

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

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

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

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

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

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

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

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话的理解

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话的理解

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话的理解
滚滚长江东逝水,这句话充满了唯美的诗意,它令人想起了长江滚滚的水流不息,奔腾而过,无情地冲刷着一切,然而同时又带来了温柔、慈悲和希望。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从中国西部流向东部,革新了几个世纪,其影响力渗透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

这句话似乎把这股力量形容得非常完美,描述了长江不断前行,非常准确地表达了它的魅力。

它也表达了一种精神态度:所有事情皆有可能,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长江一直向前,不畏变化的力量正是我们学习的重要精神。

我们可以从长江获得生机,它倡导我们要勇敢面对困难,继续前行,永不放弃。

正如歌词所说:“也许明天会更好”。

除此之外,《滚滚长江东逝水》还蕴含着某种古老的弥漫,它让人想到了古老的文化和历史,它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了中国的宏伟历史。

而长江,作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令人感动,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重要的道理:历史的洪流从来不会停息,历史的变迁可能持续好几代。

总的来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心灵,它以最美的文字描述了无尽而神奇的奔流不息之力,给了我们无限的精神力量。

它激励我们要勇敢面对一切,让我们相信所有事情不可能都会成功,但是总是有可能的。

- 1 -。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临江仙》[明]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1559)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浊: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这首词,词牌叫“临江仙”为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这首词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秦汉两朝具体的史实上,而是高屋建瓴,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会人们始终能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

上片只写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

头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诗“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抒发对历史变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慨。

第三句则是作者经过思考后,透过历史的表象得出的结论。

作者认为,英雄豪杰们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句贵在一个“空”字。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它不仅是作者追溯历史后的结论,而且是他对待自己历尽坎坷人生的达观态度。

“青山”句乃是写自然,意为“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夕阳”句亦写自然,“几度”谓“难得”,而“夕阳红”象征人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它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在景语中蕴含了丰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体会,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伤情结。

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是一句歌词,出自1995年6月28日发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曲。

它也是电视剧版《三国演义》的主题曲。

如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楮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创作背景该曲的歌词出自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代文学家毛宗岗在删改罗贯中版《三国演义》的时候,将这首词放在了卷首。

1993年,电视剧《三国演义》总导演王扶林邀请了包括谷建芬在内的五位作曲家为主题曲试稿,由剧组其他主创人员投票决定。

数月后,正在采风的谷建芬被叫回北京。

王扶林告诉她,这次四男一女,大家一致通过了她的作品,却发现是她个女的。

一位领导认为《三国演义》是英雄之歌,不要找女作曲家写。

于是,谷建芬收回了提交的曲子,回家重写,最后创作了《滚滚长江东逝水》。

第一版开头比较慢,第二版修改后更有气势。

杨洪基是从20多位歌手中脱颖而出,获得演唱该曲的机会的'。

选歌唱演员时,谷建芬让杨洪基去录音。

杨洪基去了一看,好多人在里面唱,还要选拔,他看竞争这么激烈,就随便唱了一遍。

他想,《三国演义》这种古典作品哪用得上美声,觉得没劲,就不太愿意唱,一唱到高音的时候就低八度,可谷建芬觉得他唱的味儿还行。

当时,杨洪基采用古典作品的风格,也吸收了中国戏曲的风格——把昆曲的感觉加了进去。

不过,这首歌又不完全是戏曲,还要发挥美声的高音特点。

经过一番努力,杨洪基把所有元素都加进去,觉得特别合适,音色也挺好,最后剧组全都认可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滚长江东逝水》歌词释义
【标题】:临江仙
【作者】:杨慎
【朝代】:明
【体裁】:词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
①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

字用修,号升庵。

新都(今属四川)人。

②淘尽:荡涤一空。

③渔樵:渔父和樵夫。

④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⑤浊: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译文】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赏析】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这首词,词牌叫“临江仙”为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杨慎(1488- 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

明朝中叶杰出的词人。

正德六年进士。

官经筵讲官。

以直谏忤旨,被明世宗廷杖谪戍云南永昌,年七十二,死于贬所。

升庵博闻广识,著述极富,为明代第一。

诗风渊博缛丽,词则华美流利,好入六朝丽字,似近而远,然其妙处亦能过人。

这首词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秦汉两朝具体的史实上,而是高屋建瓴,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会人们始终能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

上片只写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

头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诗“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抒发对历史变
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慨。

第三句则是作者经过思考后,透过历史的表象得出的结论。

作者认为,英雄豪杰们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句贵在一个“空”字。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它不仅是作者追溯历史后的结论,而且是他对待自己历尽坎坷人生的达观态度。

“青山”句乃是写自然,意为“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夕阳”句亦写自然,“几度”谓“难得”,而“夕阳红”象征人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它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在景语中蕴含了丰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体会,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伤情结。

下片写江上渔樵闲话,娓娓动听。

“白发渔椎”是作者塑造的形象,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此翁正是作者的化身。

词的一、二句写老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

他远离尘嚣,遁迹山林,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看惯了“江上之清风”和“山间之明月”(苏轼《前赤壁赋》),与世无争,其乐无穷,是一位志向高洁、风怀潇洒的老人。

第三句写老翁的生活情趣,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断绝一切人际交往的隐者,而是仍旧同世俗社会保持着联系。

“美酒要逢知己饮,好诗须向会家吟”(杨慎《说三代》)。

“一壶浊酒”以“秋月”“春风”为背景,正显示出作者淡泊、高雅的襟怀和朋友之间的志趣相投。

最后两句直揭“白发渔樵”并非胸无点墨的老翁,而是通晓古今、博学多识、知权达变的高士,他把古今多少英雄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成败荣辱都化作可助酒兴的谈资;在笑谈之中,纵论古今,品评人物,其旷达和
豪放可以想见。

我们不难发现,在老翁身上有许多同渔樵的身份不相符合的特征,这正是作者的性格和人生理想的反映。

这首词可称为“史论”。

它综观历代兴亡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感慨,表现出一种旷达超脱乃至“大彻大悟”式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自《给力大辞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