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精讲】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下册 第7课《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知识要点+同步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精品教学课件

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 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
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 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他是 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 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 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在汤姆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 边伙伴的影子吗?你(他)们有哪些相 似之处?快来说一说。
从汤姆“怎样……怎样……”的讲述 中,我们可以看出来什么?
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 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
汤姆和贝奇在山洞里是怎么一步 步脱离险境的?请你仔细读读第4自然 段。
找出脱险过程的相关词语,一边浏览 一边说一说脱险的过程。
洞中迷路——摸索出口——找到出口——说 服贝奇——爬出洞口——进行呼救——安全脱险
汤姆利用放风筝的绳子离开贝奇寻找出口,在绳子拉尽 时发现了亮点,他摸索到那里钻出一个小洞,看到了密西西 比河。于是他回去找贝奇,把好消息告诉她,并成功让贝奇 相信。他们钻出小洞,从里面出来后遇到了几个划小艇的人, 向他们说明情况后,他们把汤姆和贝奇送回家来。
你认为汤姆和贝奇是靠什么走
出绝境的?
自信
欣喜若狂、衣衫不整
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 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萨契尔 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掉了满地
说说这个情节中,你感觉表达
精彩的地方是什么?
语言诙谐幽默,通过语言、动作和神态的 描写,表现了人们喜悦的心情。
什么是动作描写?运用动作描写又有哪些好处呢?
表现他淘气和历险 后心理得到了极大 的满足
因为汤姆身体虚 弱,浑身一点儿 力气也没有。
2020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课文原文、知识点、课后练习题、同步练习题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一生著述颇丰。
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针砭时弊时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其创作将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和谐地统一。
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二、主要人物分析(1)汤姆•索亚:原名托马斯•索亚,一个聪明活泼,富有正义感,而对家庭、学校和教堂却充满了反感的小男孩;厌恶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死板的生活环境,梦想当“海盗”,一心追求自由和冒险的生活。
(2)蓓姬•萨切尔:萨切尔法官的女儿,活泼可爱,汤姆的意中人,汤姆在见到她第一眼时就“爱”上了她。
(3)哈克贝利•芬:圣比得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不受约束,但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汤姆与他关系最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
(4)波莉姨妈: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对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5)锡德:汤姆的异母兄弟,一个循规蹈矩的“模范儿童”,成绩好。
经常和汤姆作对,喜欢向波莉姨妈告汤姆的状。
(6)玛丽:波莉姨妈的女儿,汤姆的表姐,也是一个善良纯朴,天真,富有同情心,公道的女孩。
(7)乔埃•哈波:汤姆最好的玩伴,知己,与汤姆、哈克贝利•芬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
(8)莫夫•波特:一个“酒鬼”,为了挣钱买酒喝而去帮年轻的鲁滨逊医生盗墓,结果被同伙印第安人乔陷害,被诬陷为杀人凶手,后由于汤姆的勇敢作证才得以洗脱罪名。
(9)印第安人乔:印第安人,阴险狡诈,在与莫夫•波特一起帮鲁滨逊医生盗墓时杀死了医生,并把罪名稼祸给莫夫•波特,但最终因贪财而饿死在山洞里。
(10)萨切尔法官:蓓姬•萨切尔的父亲,圣彼得堡镇律师杰夫•萨切尔的哥哥,是圣彼得堡镇人眼中的大人物。
语文六下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知识点

语文六下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知识点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汤姆.索亚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著名的儿童形象。
默读课文,说说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
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在他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伙伴的影子吗?如果你还想知道汤姆的其他故事,就去读一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吧。
到了星期二的黄昏,圣彼得堡镇仍然笼罩在一片悲伤之中,两个走失的孩子还没有找到。
镇上的人们已经为他们作了公开的祈祷,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私下里为这两个孩子作了祈祷,诚心诚意地祈求他们平平安安,但是依旧没有从洞里传来好消息。
大多数搜索的人已经放弃了搜寻孩子这件事,回到镇上继续干他们平日的活儿去了,他们认为孩子明摆着是找不回来了。
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
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
波莉姨妈已经陷人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
到了晚上,镇上停止了一切活动,整个小镇被蒙上了悲伤与凄惨的阴影。
半夜时分,镇上传来了发疯般的钟声。
不一会儿,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人们叮叮当当地敲响了铁碗铜盆,嘀嘀嗒嗒的喇叭声与人们的喧嚷声汇成了一片。
大家成群结队地拥向河岸,去迎接那两个乘敞篷车归来的孩子。
车子由欢呼着的村民拉着,簇拥着。
前来迎接的人们加入了这支回小镇的队伍,他们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整个小镇灯火通明,谁也没有再回去睡觉。
这是这个小镇前所未有的最辉煌的一个夜晚。
在孩子们回来后的半个小时,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同时还使劲握住撒切尔太太的手,满肚子的话想说又不出,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波莉姨妈真是高兴到了极点,撒切尔太太也是如此。
然而,等派到山洞里的信使把这个喜讯报告给她的丈夫时,快乐才会变得十全十美。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主要内容和知识点《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经典之作,是美国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
讲述了汤姆和他最好的朋友汉克和他们的冒险故事。
本篇文章节选了部分内容,对其主要内容和知识点进行介绍。
1. 内容概要故事开头,汤姆和他的好朋友汉克在一起玩。
一天,汤姆感到枯燥无味,因此他想出了一个计划:穿过林子去拜访他的女朋友贝壳·萝杉。
在林子里,他们听到了一个可怕的声音,吓得他们不敢再往前走。
最后,他们发现声音是由猫头鹰所发出的。
接着,汤姆和汉克决定成为寻宝家。
他们跑到墓地去寻找一个神秘的“印第安储蓄罐”。
他们成功地找到了储蓄罐,然而,他们却发现另外三个人也在寻找它。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夺,最终汤姆和汉克获得了储蓄罐。
在困难和冒险中,汤姆和汉克学到了很多东西,他们成长为了更勇敢、更智慧的少年。
从这些经历中,我们也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
2. 故事中的知识点(1)动物知识:在故事中,汤姆和汉克遇到了许多动物,例如猫头鹰、蛇、蜘蛛等。
作者通过描述这些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让读者了解到了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
(2)探险知识:汤姆和汉克在寻找“印第安储蓄罐”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他们通过努力、智慧和勇气,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达到了目的地。
这启示我们,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勇敢、坚韧,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3)友谊、正义与勇气:在故事中,汤姆和汉克是最好的朋友,他们在一起玩、学习和冒险。
在危急时刻,他们总是彼此支持,互相帮助。
他们也对不道德的行为保持警惕,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和正义。
这启示我们,友谊、正义和勇气是成功的关键。
(4)文学知识:这是一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作者的语言生动、形象、幽默。
读者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文学知识,例如描述人物形象、语言技巧、情节构思等。
3. 总结《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篇富有启示性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在故事中,汤姆和汉克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维护友谊和正义,成长为了更勇敢、更智慧的少年。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讲解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讲解知识点教材分析:选文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
课文先是讲述贝琪的妈妈撒切尔太太和汤姆的阿姨悲痛绝望的心情,以及汤姆、贝琪回来后小镇欢乐的晚上。
先悲后喜,充满了喜剧气氛。
接着通过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琪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琪,从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乔埃被困洞中。
轻松、幽默而略有讽刺夸张,是作者语言的特点。
浪漫有趣,有惊无险,是这部名著吸引孩子的地方。
作者介绍:马克·吐温(1835-1910)(1835-1910年),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
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曾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
主要作品有《汤姆·索亚历险记》《乞丐王子》《百万英镑》《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涯》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等。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之一。
作品简介:《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该书自出版以来,就广受追捧。
大获成功之后,马克·吐温又创作了《密西西比河上的生活》(1883年)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1884年),被后人推崇为“密西西比河三部曲”,还原了19世纪中后期最真实的美国社会。
该书的姊妹篇是《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人物介绍:汤姆·索亚本小说的主人公。
他是个聪明爱动又调皮捣蛋的孩子,阿姨罚他星期六不能去玩而是刷墙,他却会忽悠别人说刷墙是件很好玩儿的事儿,让其他孩子抢着为他刷墙。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概括《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识别并运用新词汇和成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培养学生的勇敢、正直和探索精神。
教学内容1. 课文导入: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马克·吐温,以及小说的背景和主题。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节选内容,并标记生词和难点。
3. 词汇学习:讲解并练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汇和成语。
4. 内容理解:通过小组讨论,概括节选内容的主要情节和转折点。
5.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动机。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由的追求,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理解并概括节选内容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识别并运用新词汇和成语。
2. 难点:深入理解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由的渴望,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教学视频。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作者和小说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节选内容,标记生词和难点。
3. 词汇学习:讲解并练习新词汇和成语。
4. 内容理解:小组讨论,概括情节和转折点。
5.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动机。
6.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探讨汤姆·索亚的冒险精神和自由追求,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7. 总结与反思:回顾学习内容,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板书设计1.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2. 作者:马克·吐温3. 主要人物:汤姆·索亚、哈克贝利·芬4. 情节概括:学生的讨论结果5. 新词汇与成语:列出新词汇和成语,并附上释义和例句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回答关于节选内容的问题。
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部编版

你觉得汤姆是一个怎样 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汤 姆 索 亚 的 形 象
汤姆滔滔不绝地讲述他的经历,“同时还夸 张地吹嘘了一番”,体现了他喜欢冒险、能说会 道、有虚荣心的特点。
找到洞口后,汤姆没有独自逃出山洞,而是回 去寻找贝琪,汤姆能对同伴不离不弃,说明他有责 任心、有担当,对贝琪也十分关心。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汤姆终于勇敢地站出来, 指证了凶手。不久之后,在一次野餐活动中,他与他 心爱的姑娘贝琪在一个岩洞里迷了路,整整三天三夜 饥寒交迫,面临着死亡的威胁。后来终于成功脱险, 和好友哈克一起找到了凶手埋藏的宝藏。
圈出文中出现的人物。
汤姆·索亚、贝琪、哈克、波莉姨妈、 撒切尔夫妇、道格拉斯寡妇、印江·乔埃
汤姆和贝琪失踪后终于回到了小镇。汤姆给 大家讲述了他和贝琪在洞中探险的经过。后来汤 姆去看望朋友哈克时,从撒切尔法官口中意外得 知山洞已经被封上,乔埃竟然被困在了洞中。
小结
在读小说时,应该关注主要 人物,并理清人物关系,这有助 于我们理解小说内容。另外,我 们可以用串联主要情节的方法, 概括主要内容。
汤姆身体刚恢复就去探望生病的哈克,可见 汤姆是一个善良、关心他人的孩子。
汤姆在哈克身体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才向哈 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这体现出汤姆的心思细腻和 为人着想。
在汤姆的身上,你能找到自己或是身边 伙伴的影子吗?说说理由。
我觉得汤姆在山洞里遇到困难时对贝琪不 离不弃,这很像我的一个朋友,他在我遇到困 难的时候,鼓励我,帮助我,汤姆这个人物让 我感觉很熟悉。
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 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 束,常常逃学闯祸。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六年级# 导语】《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讲述的是汤姆和贝琪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所不能、淘气、向往自由、勇敢机智、有正义感和爱心的一个孩子头儿的形象。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课文原文星期二下午到了,并且渐渐拖到黄昏时分。
圣彼得堡镇还在哀悼。
那两个失踪的孩子还没有找到。
大家为他们举行了公开的祈祷,私自为他们祈祷的人也很多,个个都是诚心诚意地祈求,可是洞里仍旧没有传来什么好消息。
寻找的人大多数都停止寻找,恢复日常工作了,他们都说这两个孩子显然是永远也找不到了。
萨契尔太太病得很厉害,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神智昏迷地乱说。
人家都说听见她呼喊她的孩子,看见她抬起头来,侧耳倾听一分钟之久,然后疲惫地呻吟一声,垂下头去,那情形实在令人伤心。
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
村里的人在星期二晚上各自休息,大家都怀着悲伤和绝望的心情。
那天半夜里,村里的大钟忽然&#xxxx;啷&#xxxx;啷地大响起来,片刻之间,街上挤满了衣服还没有穿戴整齐的人,疯狂地大嚷大叫:“快出来!快出来!找到他们了!找到他们了!”除了这种喧嚣之外,还加上了洋铁盆子和号角的声音。
村里的居民聚集成一堆,向河边走去,迎接那两个坐在一辆敞篷车上回来的孩子,车子由那些欢呼的居民拉着,前后左右还围着许多人。
迎接的人也跟着车子往回走,在大街上派头十足地一阵风似的涌过来,一面发出一阵又一阵的欢呼。
村里灯烛辉煌,谁也不回去睡觉。
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在起初的半小时中,村里的人排着队来到萨契尔法官家里,大家楼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并且还握一握萨契尔太太的手,想说话又说不出来——然后像流水似的涌出,到处都像下雨一般掉了满地的眼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文精讲】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7课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知识要点+同步练习
知识点总结
一、作者及作品简介
马克•吐温(1835-1910)是美国著名的小说家,一生著述颇丰。
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针砭时弊时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其创作将现实主义的刻画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和谐地统一。
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汤姆•索亚历险记》描写的是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二、主要人物分析
(1)汤姆•索亚:原名托马斯•索亚,一个聪明活泼,富有正义感,而对家庭、学校和教堂却充满了反感的小男孩;厌恶枯燥的功课,骗人的教义和死板的生活环境,梦想当“海盗”,一心追求自由和冒险的生活。
(2)蓓姬•萨切尔:萨切尔法官的女儿,活泼可爱,汤姆的意中人,汤姆在见到她第一眼时就“爱”上了她。
(3)哈克贝利•芬:圣比得堡镇上公认的“野孩子”,父亲是个酒鬼,不受约束,但秉性纯良,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流浪儿;
汤姆与他关系最要好,把他当作知心朋友,后因救了道格拉斯寡妇一命而被其收养。
(4)波莉姨妈:汤姆的姨妈,心地善良,对汤姆要求严格,一心想把汤姆教导成有礼貌,有教养的好孩子。
(5)锡德:汤姆的异母兄弟,一个循规蹈矩的“模范儿童”,成绩好。
经常和汤姆作对,喜欢向波莉姨妈告汤姆的状。
(6)玛丽:波莉姨妈的女儿,汤姆的表姐,也是一个善良纯朴,天真,富有同情心,公道的女孩。
(7)乔埃•哈波:汤姆最好的玩伴,知己,与汤姆、哈克贝利•芬一起在杰克逊岛上度过了一段他们一心向往的海盗生活。
(8)莫夫•波特:一个“酒鬼”,为了挣钱买酒喝而去帮年轻的鲁滨逊医生盗墓,结果被同伙印第安人乔陷害,被诬陷为杀人凶手,后由于汤姆的勇敢作证才得以洗脱罪名。
(9)印第安人乔:印第安人,阴险狡诈,在与莫夫•波特一起帮鲁滨逊医生盗墓时杀死了医生,并把罪名稼祸给莫夫•波特,但最终因贪财而饿死在山洞里。
(10)萨切尔法官:蓓姬•萨切尔的父亲,圣彼得堡镇律师杰夫•萨切尔的哥哥,是圣彼得堡镇人眼中的大人物。
(11)道格拉斯寡妇:美丽、善良而富有,因哈克贝利•芬曾经救过她一命,后来收养了他。
(12)吉姆:波莉姨妈家的小黑奴,善良、可爱。
(13)艾美•劳伦斯:汤姆的第一个订婚人,爱美。
三、阅读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1.用较快的速度浏览梗概,说说这部小说主要写了什么。
(小说描写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浪漫的生活。
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作出了种种冒险经历。
)
2.在汤姆这些冒险的经历中,你觉得最惊险的是什么?(如,半夜到墓地去试胆量,亲眼目睹凶杀案;三个人到杰克逊岛上过无拘无束地“海盗生活”;鬼屋寻宝;山洞迷路等。
)
四、探讨小说
1.你觉得这部小说值得一读吗,为什么?(从趣味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来进行交流。
)
2.在梗概中,汤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才能等。
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足智多谋,富于同情心,对现实环境持反感态度,一心要冲出桎梏,去当绿林好汉,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
五、精彩情节
1.在这段历险中,你对汤姆又有了怎样的认识。
(结合具体的内容来简单说一说:如,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山洞中迷路,贝琪绝望时,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已经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路;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即看望朋友哈克;是个顽皮的孩子,讲精彩历
险过程,还不忘夸张地吹嘘一番;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那个山洞走一趟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
)
2.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
引导学生关注表达的特点:如,细节描写传神--撒切尔太太和波莉姨妈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语言描写生动--汤姆在讲历险时不停“怎样”“如何”,夸张与吹嘘溢于言表;侧面烘托:小镇上人们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与勇敢机智的精神;幽默:如镇上的人们略显失常的表现,“欣喜若狂、衣衫不整;成群结队地迎接,迈着雄壮有力的步伐,浩浩荡荡地穿过大街小巷,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排着队搂着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使劲握着撒切尔太太的手,泪水如雨,洒了一地”等。
六、写作方法
细节描写使人如临其境;生动的语言描写使人如闻其声;心理描写让人了解事情背后的变化;侧面烘托使主人公的形象更加鲜明;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使文章条理清楚等。
同步练习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祈祷(qíqǐ)哀悼(dào diào)
渲染(xuān xuàn)话匣子(jiáxiá)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诚()诚()()不在乎
()()昏迷()()倾听
三、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不正确的打“×”。
1、本课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
()
2、本课由《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名著的梗概和“找到汤姆和贝奇”这个精彩片断组成。
()
3、梗概围绕“历险”,写了汤姆的四次历险。
()
4、课文中几次历险纯粹是孩子的游戏。
()
5、精彩片断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后的故事。
()
参考答案
一课时
一、qídào xuàn xiá
二、心意满神智侧耳
三、1、√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