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美术课件《汉字书法艺术》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汉字书法艺术--软硬笔书法培训|广西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美术年级:六年级课程单元:汉字书法艺术——软硬笔书法培训教材版本:广西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技巧。
2. 培养学生对汉字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书法实践,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质。
二、教学内容1. 软笔书法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技巧。
2. 硬笔书法的基本特点和书写技巧。
3.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的基本书写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书法实践,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毛笔、墨汁、宣纸、钢笔、墨水、练习本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书写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书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技巧讲解:教师讲解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的基本书写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的书写实践。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1. 软笔书法基本技巧2. 硬笔书法基本技巧3. 书法作品欣赏与评价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软笔书法和硬笔书法,并准备下一节课的作品。
2.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书法学习的感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八、课后反思这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书法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汉字书法艺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书法素养。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针对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汉字书法艺术——软硬笔书法培训”的内容,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既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又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以达到提高学生书法素养的目的。
广西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2课汉字书法艺术 课件(共18张PPT).ppt

行书的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 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 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 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 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
疏密得体。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 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 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 浓淡相间。
行书名家及代表作
东晋王羲之《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
唐颜真卿《祭侄稿》,古人评之 为“天下第二行书”。
唐李邕,宋苏轼、黄庭坚、米芾, 蔡襄,元赵孟頫、鲜于枢,明祝 允明、文徵明、董其昌、王铎, 清何绍基等。
明 王铎行书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
王羲之《兰亭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guǐ)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 (xì)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又有 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 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 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 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通 “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 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 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 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 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六年级美术下册《汉字法艺术汉字法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以及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风格的汉字书法作品,如楷书、行书、草书等,掌握汉字书写的基本规范和技巧。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手法对汉字进行创意表现,如变形、组合、色彩运用等,提高他们的美术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途径,掌握汉字法艺术的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使他们在互动交流中提高汉字书写和美术表现技巧。
2.引导小组成员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鼓励小组间开展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发现并纠正他们在汉字书写、美术表现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2.介绍不同风格的汉字书法作品,如楷书、行书、草书等,分析它们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演示汉字法艺术的基本技巧,如笔法、墨色运用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汉字艺术的表现手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a.汉字书法的美在哪里?
b.你最喜法作品?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创作一幅汉字书法作品,主题自定,运用所学知识,体现个人创意。
2.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如字体、结构、墨色等,鼓励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精益求精,力求表现汉字艺术的魅力。
3.告知学生作业上交时间,并承诺及时批改、反馈,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案例亮点
1.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六年级美术下册《汉字法艺术汉字法艺术》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当今信息时代,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汉字书写和美术基础,但对于汉字艺术的认识尚浅。本节课程以《汉字法艺术》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们探索汉字的美学韵味,激发他们对汉字艺术的热爱。通过学习,让学生们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掌握基本的汉字书写技巧,运用美术手法对汉字进行创意表现,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汉字艺术的魅力,为传承中华文化奠定基础。
中国书法艺术 ppt课件

ppt课件ຫໍສະໝຸດ 18一、汉字:一个图像的世界
12.汉字字体的演变,并不意味着汉字图像化 特征的丧失,各种书体充分利用线条在空间中 流动的特点,极尽汉字线条的内部变化,从而, 一个汉字可以在书法中有十几乃至上百种写法, 变态万端,意蕴丰富,虽各具风貌,但线的结 构、线的意味、线的流动不离汉字作为象形字 的母型。
和发展有重要贡献,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
“天下第一行书”,灵动流畅,线形多变,运笔
提按处有顿挫,有轻重,骨力内蕴,圆润挺秀。
王献之擅长行书与草书,传世的行草书《鸭头丸
帖》笔致纵放,往往数字一笔通贯,气势酣畅,
姿态横生,具有动态之美。
ppt课件
23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时代风格
天下第一行pp书t课件-王羲之《兰亭序》 24
2.汉字的造字方法有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所 造汉字几乎都与图像有关,汉字组成了一个图像的世 界。
ppt课件
9
一、汉字:一个图像的世界
3.人们用汉字进行记录书写 时,不断探索汉字的书写快 捷和形体之美,汉字字体不 断演变和积累。
4.商代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 古老的成系统的汉字。笔锋 雄劲古拙,字形结构疏朗错 综,已具有书法意趣。
ppt课件
19
一、汉字:一个图像的世界
ppt课件
20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时代风格
魏晋:书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 篆、隶、楷、行、草诸体渐臻完善,书法家
们探索书法的体势、结体和章法之美,自觉追 求笔意和笔韵,注重以形写神,通过优美的线 条,表现自己对美的理解和对自然的体察和赏 悟。
王僧虔《笔意赞》:“书道之妙,神采为上,形质次之。”
晋 ·王献之《鸭头丸贴》
ppt课件
桂美版 六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 汉字书法艺术》说课稿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汉字书法艺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2课汉字书法艺术》是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并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书法作品。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书法作品和详细的书法技法介绍,旨在让学生在欣赏和创作中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对美术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他们对手工艺和绘画等方面的事物充满兴趣。
但是,对于书法艺术,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逐步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较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他们的书法技能。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书法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模仿和创作,提高书法技能,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了解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能够创作出具有个性的书法作品。
难点: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美感的书法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欣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展示、作品欣赏、分组讨论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书法艺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引起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课的主题。
2.讲解(10分钟):讲解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书法的起源、发展、种类和特点等,同时展示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笔法、墨法、构图等。
3.示范(5分钟):教师现场示范书法创作过程,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书法的创作方法。
4.实践(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书法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展示与评价(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2.汉字书法艺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

2. 汉字书法艺术(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书法,使学生能够培养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修养。
3. 引导学生从书法艺术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教学内容1. 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 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3.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书法作品。
2. 难点: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欣赏,创作出有个人特色的书法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2. 学具: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书法作品,引起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讲解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介绍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3. 示范:教师示范书法作品的创作过程,讲解创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4.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进行书法技巧的练习和作品的创作。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进行互评和教师评价。
六、板书设计1. 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历史。
2. 书法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3. 书法作品的欣赏和评价。
七、作业设计1. 完成一幅书法作品,要求字迹工整,结构合理,具有一定的书法风格。
2. 写一篇关于书法艺术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3.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否得到提高,是否需要加强引导和培养。
讲解环节是传授书法知识的关键。
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系统地介绍书法的基本概念、技法和训练方法。
例如,可以从书法的五大要素(笔画、结构、章法、墨色、神韵)入手,详细讲解每个要素在书法作品中的重要作用。
还可以介绍一些书法大家的作品特点和风格,让学生对书法艺术有更全面的了解。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汉字书法艺术》教学设计

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2课汉字书法艺术》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2课汉字书法艺术》是桂美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书法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书法的起源、书法的基本技巧、名家的书法作品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但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学生对书法的兴趣浓厚,但书法技巧和理论知识的掌握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汉字书法的起源和发展,知道书法的基本技巧。
2.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让学生掌握书法的基本技巧,提高书法创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书法的基本技巧(如笔法、墨法、章法等)。
2.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书法的起源、发展、基本技巧和名家作品。
2.示范法:教师现场演示书法技巧,学生跟随练习。
3.欣赏法:让学生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4.实践法:学生动手练习书法,提高创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
2.毛笔、墨、纸、砚等书法工具。
3.名家的书法作品图片或实物。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汉字书法吗?汉字书法有什么特点和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书法的起源、发展、基本技巧和名家作品,让学生对书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 操练(10分钟)教师现场演示书法技巧,边演示边讲解,让学生跟随练习。
重点讲解笔法、墨法、章法等基本技巧。
4. 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的基本技巧,自己动手练习书法。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名家的书法作品,让学生分析、评价这些作品的特点和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6.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书法的基本技巧和欣赏方法。
7. 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幅书法作品。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2课汉字书法艺术-有趣的汉字|广西版

教学设计课程名称:美术年级:六年级课时:1课时教材版本:广西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对汉字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
教学内容:1. 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书法艺术的特点。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包括横、竖、撇、捺、折等笔画,以及字的间架结构和比例。
3.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巧,包括笔法、墨法和纸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了解汉字书法艺术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对汉字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学具:毛笔、墨汁、宣纸、练习本、铅笔、橡皮擦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的汉字,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和感受。
2. 教师简要介绍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汉字书法艺术的兴趣。
二、基本笔画和结构的学习(10分钟)1. 教师讲解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让学生通过观察和练习掌握基本笔画和结构的书写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基本笔画和结构的书写,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三、书法艺术技巧的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书法艺术的基本技巧,包括笔法、墨法和纸法。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书法艺术技巧,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四、创作练习(10分钟)1. 教师提出创作要求,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笔画和结构,结合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作,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五、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板书设计:1. 汉字书法艺术的基本知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书法艺术的特点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横、竖、撇、捺、折等笔画字的间架结构和比例3. 书法艺术的基本技巧笔法、墨法和纸法作业设计:1. 根据课堂所学,回家后练习书写一篇自己喜欢的汉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先入后出
3.读帖善悟
继承与发展
1.发展循 环经济 是转变 经济增 长方式 的唯一 途径 2.发展循 环经济 是我国 实施可 持续发 展战略 的必然 选择 3.必须尊重和认同传统文化 4.认识世界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 提 5.要增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 6.要发挥意识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作 用
颜 真 卿
柳 公 权
赵 孟 頫
如何学习书法
临摹与创作是学习书法最重要的两个阶段。从古到今,几乎没 有一个书法家不是从“临摹-创作-再临摹-再创作”这样循环反复 的过程中艰难地走过来的。学习书法先临摹后创作,先继承后创 新,这是最起码的程序和方法。临摹重在技术训练,掌握古人书法 作品中的技法规律;创作重在艺术体悟,领略古人书法作品中的 艺术韵味。没有扎实、认真、刻苦的临摹,创作只是一句空话; 但没有创作的追求,临摹也就失去了动力和意义,只有临摹和创作 相结合,既注重技法练习,又注意艺术体悟,才能百尺杆头更上一层 。
竹简、木牍
篆书 篆书分大篆、小篆两种。
大篆,是秦以前通用的一种 字体。因为它从甲骨文演变 而来,所以有许多字与甲骨 文很相似。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 秦代通用的标准字体。它大篆字体 简化演变而来,书写起来更加简便。 在秦代,篆书虽然只存在了短短25 年,但篆书书法艺术为中国书法发 展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隶书
王羲之
东晋书法家、文学家。为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 因与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 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 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流动的 艺术美。论者称“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 有《兰亭集 序》等书法作传世。
每天多一点艺术,每天多一点成长
上古结绳而治 素描勾勒成功桥梁,色彩挥洒美丽人生。
•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 事小,小结其绳。 •仓颉造字说
最早的文字出现于商代。
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 刻在龟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 标示凶险。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约一寸见
每天多一点艺术,每天多一点成长 素描勾勒成功桥梁,色彩挥洒美丽人生。
汉字书法艺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每天多一点艺术,每天多一点成长 素描勾勒成功桥梁,色彩挥洒美丽人生。
文字的诞生是人类告别蛮荒走 向文明理性时代的标志——人类 “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 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汉 字作为汉文化的载体,它的产生宣 告了中华文明的开端。
方,小字如谷粒,或繁或简,非常精致。
龟甲 兽骨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 的是金文,金文也 叫钟鼎文。
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 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 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 或金文就是指 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 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